第11单元 单元检测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_第1页
第11单元 单元检测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_第2页
第11单元 单元检测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_第3页
第11单元 单元检测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_第4页
第11单元 单元检测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单元检测(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答在第II卷前的答题表中。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本试卷上。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银不是银B.盐酸不是酸C.干冰不是冰D.纯碱不是碱2.下列物质中不适宜作为氮肥使用的是A.氯化铵(NH4Cl) B.硝酸钾(KNO3)C.硝酸(HNO3) D.尿素[CO(NH2)2]3.以下对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分类和用途的说法,其中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选项俗称化学式分类用途A干冰CO2氧化物人工降雨B酒精C2H5OH有机物消毒C水银Hg金属单质水银温度计D苏打NaHCO3盐治疗胃酸过多4.(2018•上海)关于复分解反应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反应物为酸和碱 B.伴随有明显现象C.生成物为盐和水 D.元素化合价不变5.人体的血液中,钾元素含量偏低会影响肌肉和神经的功能。一种医用含钾化合物的溶液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化合物是A.KNO3 B.K2CO3C.KCl D.KHCO36.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关于氯化铵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铵属于酸B.氯化铵是一种复合肥C.氯化铵中含有两种原子团D.氯化铵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会产生白色沉淀7.下列关于化肥、农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硝酸钾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B.通过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的方法,不能鉴别氯化钾和硫酸铵C.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D.通过闻气味的方法,能鉴别氯化铵和碳酸氢铵8.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表述没有直接联系的是选项性质用途A活性炭有吸附性脱色制白糖B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治疗胃酸过多C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作化肥DCO具有还原性工业炼铁9.如图表示向一定量C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的变化过程,x表示Na2CO3溶液的质量,则y可能表示A.气体的体积B.沉淀的质量C.NaCl的质量D.混合溶液的pH10.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在稀盐酸中:Ag+、B.在硫酸钠溶液中:Ba2+、Cl﹣C.在硝酸钠溶液中:Zn2+、D.在碳酸氢铵溶液中:K+、OH﹣11.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无色溶液B的溶质只有硝酸钙B.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止一种C.原溶液中的杂质只有氯化钙 D.原溶液中杂质可能由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钠组成12.(2018•铁岭)下列实验步骤或检验方法正确的是A.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步骤是:过滤、蒸发、计算产率B.用氯化钠固体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是:计算、量取、混匀C.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可分别取固体加少量水溶解,触摸容器外壁D.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13.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杂质,应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等物质,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实验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操作步骤也可以是①③④②⑤⑥B.操作⑥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调为7C.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可以颠倒D.操作⑤得到的沉淀中共有四种物质14.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A.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单质碳C.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丁可以是氯化钡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8分。15.(12分)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其流程简图和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已知:①母液中有一种铵态氮肥;②NH3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远远大于CO2;③2NaHCO3Na2CO3+H2O+CO2↑。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NaCl饱和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2)要向NaCl饱和溶液中先通入_______(选填:“NH3”或“CO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流程中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5)从图中可以看出温度高于60℃,NaHCO3的溶解度曲线“消失”了,其原因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9分)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样品,实验过程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数据如下:温度(℃)溶解度(g/100g水)2036.04036.66037.3(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________g/100g水。(2)该实验是利用泥沙难溶于水而氯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进行提纯,操作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3)关于蒸发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编号)。a、蒸发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水汽化除去b、所需仪器为酒精灯、蒸发皿、温度计c、搅拌可以防止蒸发过程中食盐水飞溅d、加热过程中用试管夹夹住蒸发皿移动,使其均匀受热(4)溶解时,加入水的合适的量约为______(选填“15”、“30”或“60”)m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9分)(2018·邵阳)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1)其主要操作步骤顺序是_______________。①过滤 ②溶解 ③蒸发 ④计算产率(2)图1是某同学过滤的操作图,指出图中明显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填一种)(3)蒸发时,蒸发皿内出现_______________时应停止加热。(4)通过以上操作只能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欲除去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得到纯净的NaCl,可采用如图2所示流程。①图中所用甲、乙、丙三种试剂依次是_____________。A.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B.Na2CO3溶液、KOH溶液、稀盐酸C.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硫酸②反思交流:通过以上规范操作,制得氯化钠的质量比原粗盐样品中含氯化钠的质量___________(填“增多”、“减少”、“不变”)。18.(12分)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的一个特点是面团中有许多小孔,它们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小明学习相关化学知识后,将家里制作馒头用的白色粉末带到实验室与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进行探究。【初步探究】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测得溶液的pH>7,说明溶液呈__________性。【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1)碳酸钠、碳酸氢钠都可用于制作发面食品。(2)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碳酸钠很稳定。【猜想与假设】猜想Ⅰ:白色粉末成分是碳酸钠;猜想Ⅱ:白色粉末成分是碳酸氢钠。【实验探究】甲、乙兴趣小组设计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甲组方案:如图1,取适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将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中,加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Ⅱ正确。写出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组方案:用如图2所示装置作为反应容器,准确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以判断白色粉末的成分。分别向盛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白色粉末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记录如表:实验编号锥形瓶内物质最终得到CO2体积/mL名称质量/g①碳酸钠aV1②碳酸氢钠aV2③白色粉末mV3实验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中m=_______g;根据上表中数据分析,猜想Ⅱ正确,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应用】(1)甲组方案中,无法判断白色粉末是否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乙组方案可以判断,如果是两者的混合物,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家中制作馒头、面包时,将面粉发酵(产生有机酸),再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可以使馒头、面包松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4分)党的十九大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省是“三农大省,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1)科学保护和使用土地当前,土壤酸化是引起土地生产潜力减退的重要原因,施用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①在种植农作物之前,首先要检测土壤的酸碱度,请写出用pH试纸检测土壤酸碱度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化肥某化肥可能含有KNO3、NH4Cl、(NH4)2CO3、(NH4)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已知:AgCl、BaSO4均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实验探究】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该化肥样品和少量熟石灰放在研钵中混合研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有铵根离子②另取少量该化肥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完全溶解,滴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再滴加足量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有气泡产生,沉淀完全溶解有___________存在③取②所得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____。产生白色沉淀有NH4Cl存在【实验评价】在步骤②中不能用氯化钡溶液代替硝酸钡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反思】铵态氮肥不能和熟石灰混合使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1个)。(3)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联合收割机等许多农用设备的工作部件主要由钢铁组成。试计算如果冶炼2000t含杂质2%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单元检测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BCDDCDBCDCACCC1.【答案】B【解析】A、水银是汞的俗称,正确;B、盐酸是酸,错误;C、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正确;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盐,正确。故选B。2.【答案】C【解析】硝酸是强酸,破坏土壤,故不能做氮肥,故选C。3.【答案】D4.【答案】D【解析】A、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B、有的复分解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错误;C、生成物不一定是盐和水,也可以是盐和碱等,错误;D、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正确。故选D。5.【答案】C【解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有两种:硫酸钡和氯化银。根据题意:“含钾化合物的溶液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那么该白色沉淀是氯化银沉淀,故含钾的化合物是氯化钾。故选C。6.【答案】D【解析】A、氯化铵是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属于盐,错误;B、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C、氯化铵中只含有铵根一种原子团,错误;D、氯化铵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铵,会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正确。故选D。7.【答案】B【解析】A、硝酸钾是一种常用的氮、钾复合肥料,正确;B、通过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的方法,能鉴别氯化钾和硫酸铵,硫酸铵加入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错误;C、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正确;D、通过闻气味的方法,能鉴别氯化铵和碳酸氢铵,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氯化铵没有,正确。故选B。8.【答案】C【解析】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故可以脱色制白糖;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由于其腐蚀性弱,且能与酸反应,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正确;C、碳酸氢铵含有氮元素,可用作氮肥,错误;D、CO具有还原性,能将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常用于炼铁,正确。故选C。9.【答案】D10.【答案】C【解析】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是指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A、稀盐酸中的Cl﹣与Ag+能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错误;B、硫酸钠溶液中的与Ba2+能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错误;C、在硝酸钠溶液中:Na+、、Zn2+、不能结合生成沉淀,可以共存,正确;D、碳酸氢铵溶液中的碳、与OH﹣不能共存,错误。故选C。11.【答案】D【解析】A、无色溶液B的溶质有硝酸钙、硝酸钠,错误;B、该实验中只涉及复分解反应,错误;C、原溶液中的杂质有氯化钙、也可能含有硝酸钙、氯化钠,错误;D、原溶液中杂质可能由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钠组成,正确。故选D。学科~网12.【答案】C【解析】A、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氯化钠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精制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最后计算产率,故选项说法错误;B、用氯化钠固体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C、可分别取固体加少量水溶解,能使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温度几乎无变化的是氯化钠,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D、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中不一定含有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说法错误。故选C。13.【答案】C14.【答案】C【解析】A、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氧化钙转化为氢氧化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水,则丙可以是氧气,丁可以是单质碳,甲可以是氧化铜,故B正确;C、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丙应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氯化钡不反应,故丁不可以是氯化钡,故C错误;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甲可以是碳酸钠,乙可以是碳酸钙,丁可以与碳酸钠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故D正确。故选C。15.【答案】(12分)(1)过滤(1分) Na+(1分)(2)NH3(1分) 使溶液呈碱性,促进CO2的吸收,更多地析出沉淀(2分)(3)NaCl+H2O+NH3+CO2NaHCO3↓+NH4Cl(2分)(4)NaHCO3、NH4Cl(2分)CO2(1分)(5)NaHCO3受热易分解(2分)【解析】(1)操作a将固体与液体分开,应为过滤;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NaCl饱和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为钠离子,符号为Na+。(2)由于NH3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远远大于CO2,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能更好的吸收二氧化碳,使反应物浓度大,促使反应的进行,更多地析出沉淀。(3)反应Ⅰ的反应物是氯化钠、氨气、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是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4)母液是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一定含有碳酸氢钠,同时还有生成的氯化铵;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5)由于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温度高于60℃时,碳酸氢钠会分解。16.【答案】(1)36.0(1分)(2)易溶于水(1分) 过滤(1分)(3)ac(2分)(4)30(2分)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实验中称取的粗盐质量为10g,加入约30mL水既可使粗盐中的氯化钠充分溶解,又不会因加水过多而影响后续蒸发操作的效率(2分)17.【答案】(1)②①③④(2分)(2)没有使用玻璃棒引流(1分) 滤纸破损(1分)(3)较多量固体(1分)(4)①A(2分)增多(2分)【解析】(1)粗盐提纯时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和计算产量,故操作步骤顺序是②①③④。(2)图1是过滤操作,图中明显的错误是没有使用玻璃棒引流;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因为滤纸破损。(3)蒸发时,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将剩余固体蒸干。(4)①要除去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得到纯净的NaCl,应先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除去Mg2+,同时生成氯化钠,然后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除去Ca2+,同时生成氯化钠,最后加入适量稀盐酸,除去过量的NaOH、Na2CO3,故选A。②通过以上规范操作,有食盐生成,故制得氯化钠的质量比原粗盐样品中含氯化钠的质量会增多。18.【答案】(12分)【初步探究】碱(1分)【实验探究】甲组方案:CO2+Ca(OH)2CaCO3↓+H2O(2分)乙组方案:Na2CO3+2HCl2NaCl+CO2↑+H2O(2分)a(1分)V3=V2(2分)【反思应用】(1)V1<V3<V2(2分)(2)白色粉末与有机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