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帮(全国)第6章 溶解现象(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帮(全国)第6章 溶解现象(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帮(全国)第6章 溶解现象(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帮(全国)第6章 溶解现象(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帮(全国)第6章 溶解现象(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章溶解现象

H复习目标

1.认识溶解和结晶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具有均一怛和稳定性(新增);

2.知道绝大多数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新增),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

3.知道溶质质量分数可以表示浓度(新增),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学习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和配制一

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基本方法,初步感受定量研究的意义(新增);

4.体会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考点过关

考点一溶液的形成

1.概念: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二、稳定的混合物。

2.特征: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遗食物(悬浊液和乳浊液属于混合物,但不均一、不稳定)。

【注意】均一、稳定的液体丕二位是溶液,如蒸镭水、乙醉等。溶液丕二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为

蓝色,氯化亚铁溶液为魂绿色,氯化铁溶液为黄色。溶质可以是固住,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溶液质量三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但溶液体积关溶质体枳+溶剂体积。

3.组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若固体、气体与液体混合,固体、气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若两种液

体混合,最多的为娘剂,量少的为渣质:若溶液中有水,水为溶剂。

【注意】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作溶剂,如汽油能溶解油脂、

酒精能溶解碘,等等。

4.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1)温度:温度越高,溶解速率越快。

(2)溶质颗粒的大小:溶质颗粒越小,溶解速率越快。

(3)搅拄:搅拌能加快溶解速率。

5.溶解放热与吸热现象:浓硫酸、氢氧化钠加入水中时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硝酸就溶于水时吸热,4吏

溶液温度降低;硝酸钾、氯化钠等大多数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丕变。

6.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1)纯净的水导电性非常微弱,而某些溶液可以导电(如:酸碱盐溶液)。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金属中存在

能自由移动的电子。

⑵其些物质溶液导电原因:物质在水中溶解时能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使得溶液能够导电。如食盐水溶液、

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均可导电。

①食盐溶于水生成自由移动的钻离工和氢离壬,稀硫酸中含有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所以食盐

水和稀硫酸都能够导电。

②蔗糖、酒精溶于水后,蔗糖、酒精以金王的形式存在于水中,因此蔗糖、酒精的水溶液不能导电。

电解水实验中,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增强水的导电性。

典例引

1.(2023年重庆市中考A卷)食堂里的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A.可乐B.西瓜汁C.冰水D.绿豆汤

【答案】A

【详解】A、可乐是碳酸等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

B、西瓜汁中含有不溶性的果肉等,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C、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不是溶液,不符合邈意;

D、绿豆汤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2.(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卜.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稀硫酸B.生理盐水C.蔗糖溶液D.碘的酒精溶液

【答案】D

【详解】A、稀硫酸是硫酸的水溶液,溶剂是水,溶质是硫酸,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溶剂是水,溶质是氯化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蔗糖溶液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溶剂是水,溶质是蔗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I)、碘的酒精溶液,溶剂是酒精,溶质是碘,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o

3.(2023年云南省中考)下列溶液中,溶质不是固体的是

A.食盐溶液B.硝酸钾溶液C.酒精溶液D.蔗糖溶液

【答案】C

【详解】A、食盐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钠,是固体,故A错误;

B、硝酸钾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是他体,故B错误:

C、酒精溶液的溶质是酒精,是液体,故C正确;

D、蔗糖溶液的溶质是蔗糖,是固体,故D错误。

故选C。

4.(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有机物都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答案】D

【详解】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中子带有电荷,但不是离于,此

选项错误;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水不是溶液,

此选项错误;

C.有机物都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钠等,虽然含

有碳元素,但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属于无机物,此选项错误;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此选项正确。

故选D。

5.(2023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下列固体物质加入适量水中,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NH,NO;B.CaO

C.NaCID.NaOH

【答案】A

【解析】A、硝酸核溶解在水中时吸热,溶液温度降低,符合题意;B、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

热,溶液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溶解在水中时无明显吸放热,溶液温度不变,不符合题意;D、

氢氧化钠溶解在水中时放热,溶液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故选A。

6.(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预期目的或效果的是

红磷

小7k白磷」A工

A.证明C0,能与水反应圉八B.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戌

:卜二氧化碳

-红黑水

证明NaOll固体溶于水放热D.证明Mn(h是H◎分解的催化剂

卜NaOH

固体5mL5%的

与水匕。2溶液

【答案】C

【详解】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软塑料瓶中由于气体减少而变瘪,但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该设计

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B、白磷和红磷均与氧气接触,但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以上,对比说明可燃

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而不是需要与氧气接触,该设计不能达到预期R的;

C、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装置温度升高,则U形管中的红墨水左高右底,该设计能达到预期目的;

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该实验只能证明二氧化镭能改变反应速率,但没有

证明二氧化锦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该设计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故选C。

7.12022湖南长沙中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串的氯化

钠溶液来选种。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是混合物B.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C.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植物油和水可以形成溶液

【答案】A

【解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正确。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比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选项错误。

C.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比如水,选项错误。

D.植物油和水不可以形成溶液,只能形成乳浊液,选项错误。

故选:Ao

国国田测

1.(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在体育中考期间,班主任为同学们准备了很多食物,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A.稀饭B.番茄蛋汤

C.酸奶D.淡盐水

【答案】D

【解析】A、稀饭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番茄蛋汤不均一、不稳定,不属

于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酸如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

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淡盐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2.(2023年辽宇省营口市中考)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食盐B.豆油

C.花椒粉D.面粉

【答案】A

【解析】A、食盐与水混合后可以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可以得到溶液,故选项符合题意:B、豆油

与水混合后不能形成均•、稳定的混合物,则不可以得到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花椒粉与水混合后

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不可以得到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面粉与水混合后不能形成均一、

稳定的混合物,则不可以得到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3.(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下列关于水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R.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明双杀菌消毒

C.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通常情况下,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答案】C

【解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例如蒸偏水具有均一稳定性,

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A说法错误;B、明矶溶于水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但不能

杀菌、消毒,故B说法错误;C、生活中常用的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

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依C说法正确;D、通常情况

下,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说法错误;故选C。

4.(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卜.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B.阳离子带正电荷,所以带正电荷他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C.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答案】D

【详解】A、纯净物只含一•种物质,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如

纯净物铁由铁原子构成,错误: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的离子是阳离子。但带正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如质子也带

正电,错误;

C、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错误;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一定含有多种物质,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正确;

故选D。

5.(2023・辽宁・统考中考)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除去铜粉中的少量碳粉在空气中灼烧

B除去CO,中的少量C0点燃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铁丝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D鉴别硝酸铁和氯化钠固体分别加适量的水,用手触摸容器外壁

A.AB.BC.CD.I)

【答案】D

【详解】A.铜和碳都会与氧气反应,违背除杂原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不能通过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达到实验

目的;

C.铁丝在空气中不会燃烧,只会红热,所以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硝酸铁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所以能够鉴别出来,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及

6.(2023•海南海口-校考二模)取Ag食盐固体溶于水,得到食盐溶液200mL。从食盐溶液中取出10通,

则对于这部分溶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含有的食盐的质量为会

B.该溶液的密度比原溶液的大

C.该溶液的密度与原溶液相同

D.该溶液与原溶液一样咸

【答案】B

【详解】A、食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取出的10亳升溶液中含有原溶液溶质的《,所以该溶液中

含有的食盐的质量为会g,故A正确;

B、溶液是均一的,各部分的密度相同,故B错误;

C、溶液是均一的,各部分的密度相同,故C正确;

D、溶液是均一-的,各部分的浓度相同,所以该溶液与原溶液一样咸,故D正确。

故选B。

7.(2023•海南海口-校考一模)下列变化能使温度升高的是

A.冰雪融化B.浓硫酸加水

C.NHN6固体溶于水中D.干冰升华

【答案】B

【详解】A、冰雪融化,固态变液态,吸收热量,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

R、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符合题意;

C、硝酸铉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明显降低,不符合题意:

D、干冰升华,固态变气态,吸收热量,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考点二乳浊液和乳化

考点理

1.乳浊液:小液漉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其特征是:不均一、不稳定、长期放置易分层.

2.乳化现象:洗涤剂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的过程,形成的乳浊液能够稳

定存在。

3.溶液和乳浊液

溶液乳浊液

分散物质的溶解性溶不溶

分散物质原来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液态

分散粒子分子或离子诧多分子的集合体

特征均一、稳定不均一、不稳定

相同点都是混合物

4.悬浊液:由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例如钢餐(硫酸粉的悬浊液)、粉刷墙

壁用的涂料、黄河水都是悬浊液。

例引

1.(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下面是四位问学在小组学习群中的交流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A.小云:硝酸铉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

B.小丁: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小丽: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I).G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答案】C

【详解】A、硝酸镂溶于水吸热,导致溶液温度降低,故A正确;

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因为温度和溶质都不确定,故B正

确;

C、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故C错误;

D、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故D正确。

故选C。

2.(2023•辽宁阜新-统考中考)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以用来除铁铁

B.熟石灰和氢氧化钠都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月汽油、洗涤剂去除油污都属于乳化现象

D.某化钠和亚硝酸钠在生活中都可以做调味品

【答案】A

【详解】A、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与氧化铁反应,故都能用于除铁锈,选项正确;

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是一种碱性的物质,可用于中和酸性土求改良土壤,氢氧化钠具有碱性,但

有很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选项错误;

C、月汽油去油污是溶解原理,不是乳化现象,洗涤剂去除油污属于乳化现象,选项错误:

【)、氯化钠在生活中可以做调味品,但亚硝酸钠有毒,不能做调味品,选项错误。

故选A。

3.(2023•江苏宿迁•统考中考)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下列家务劳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选项家务劳动化学知识

A将洗净的铁锅擦干水放置潮湿的铁锅在空气中易生锈

B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洗涤剂能乳化油污

C用食醋除去水能内的水垢食醋的pH>7

D在阳光较好的地方喷晒湿衣服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

A.AB.BC.CD.D

【答案】C

【详解】A、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将洗净的铁锅擦干水放置,是因为潮湿的铁锅在空气中易

生锈,不符合题意;

B、月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不符

合题意:

C、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食醋除去水壶内的水垢,是因为食醋显酸性,pHV7,食醋能

与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反应,符合翘意;

D、在阳光较好的地方瞭晒湿衣服,是因为温度高,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时检测

1.(202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二模)放入水中形成乳浊液的是

A.酒精B.食盐C.豆油D.蔗糖

【答案】C

【详解】A、酒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B、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C、豆油不溶于水,把豆油放到水里是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符合题意:

I)、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上学期校月考)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A.月自来水洗手B.用汽油清洗油污

C.月洗洁精清洗油腻的餐具D.用食醋清除水垢

【答案】C

【详解】A、自来水能洗手,不是乳化,不符合题意;

B、油污能溶于汽油,形成的是溶液,不符合题意;

C、洗洁精使油以小液滴均匀分散在水中,屈于乳化作用,符合题意:

【)、食醋能与水垢反应,生成了氯化钙的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3.(2023年江西省赣州市会昌2校级模拟)去污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以下去污方式中,有一种去

污方式与其它三种不同的是

A.水洗衣服B.洗洁精洗碗C.汽油洗油漆D.炉灶清洁剂洗油污

【答案】D

【详解】A、水洗衣服不涉及化学性质,属于物理方法,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乳化剂去除油污利用的是乳化作用,乳化是物理变化,洗洁精洗碗属于物理方法,

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汽油去污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汽油不能溶于水,但能溶丁•有机溶剂中,所以汽油去污原理是汽油能溶解

油污形成溶液,汽油洗油漆属于物理方法,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油污的主要成分是脂类,脂类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酸盐和耨类,高级脂酸盐和醇类都易溶于水,

浸入水中,衣物上的油污就消失了,达到了去油污的效果,炉灶清洁剂洗油污属于化学方法,D选项符合题

意。

故选:D。

4.(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2023-2024上学期联考)用水和适量洗涤剂或在油渍处涂抹汽油,均可去除衣服

上沾有的油渍,原因是

A.加入洗涤剂后,使油渍溶于水

B,加入洗涤剂后,发生乳化,使油渍均匀地分散在水中

C.涂抹汽油后,吸附了油渍

D.涂抹汽油后,使油渍和汽油充分反应,瓦解油渍

【答案】B

【详解】A、洗涤剂并不能使油渍溶于水,该选项不正确:

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使油渍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该选项正确;

C、汽油能溶解油渍,该选项不正确:

D、汽油能溶解油渍,而不是与其反应,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

5.(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23-2024校级月考)下列做法是利用乳化的原理达到目的的是

A.月酒精清洗碘渍B.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C.月自来水清洗蔬菜D.用汽油清洗油污

【答案】B

【详解】A、酒精是良好的有机溶剂,碘易溶解于酒精,用酒精清洗碘渍是利用溶解原理,故A错误;

B、洗涤剂中有乳化剂,具有乳化功能,用它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原理,故R正确;

C、用自来水清洗蔬菜是利用溶解原理洗去可溶性污物,利用悬浊液形成的原理洗去不溶性污物,故C错误:

D、汽油是良好的有机溶剂,油脂易溶解于汽油,用汽油清洗油污是利用溶解原理,故D错误。

故选Bo

6.(2023•湖南曲阳•统考中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下列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化学与能量B.化学与安全

①化学反应在物质变化时不一定伴随能量变化①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②稀释浓硫酸时会吸收大量的热②实验时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

C.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生产

①利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属于乳化现象①工业上用焦炭和赤铁矿等冶炼铁

②可用食储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②在钢铁制品表面刷漆可以防止其生锈

A.AB.BC.CD.D

【答案】A

【详解】A、化学与能量,①化学反应在物质变化时一定伴随能量变化,错误:②稀释浓硫酸时会吸收大量

的热,正确;归纳错误:

B、化学与安全,①油锅着火时用锅盖隔绝氧气灭火,正确;②实验时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防止发

生爆炸,正确:归纳正确;

C、化学与生活,①利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属丁乳化现象,正确;②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氢氧化镁,可

用食醋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正确;归纳正确:

1)、化学与生产,①工业上用焦炭和赤铁矿等冶炼铁,正确;②在钢铁制品表面刷漆可以隔绝氧气和水,防

止其生锈,正确;归纳正确。

故选A。

考点三溶液的浓度及溶液的配制

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渣质的质量与触的质量之比。

2.公式:

溶质质量溶质仍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x100%=:S2:xl00%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3…、*溶解度“SO/

饱和溶液:.⑼二溶解度40%-:---X100%

S+100g

3.溶液稀释:

原理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M浓)(浓)=M稀)X6%(稀加(浓)+m(水)=m(稀)m(溶液质

计算公式

量尸■(溶液体积)X,(溶液密度)

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

步骤:it复、蟹量、筌解、装瓶贴标签。

仪器: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烧杯、药匙、胶头滴管。

注意:若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则可能原因是称量时左右盘放颠倒、药品倒入烧杯中•洒落、药品

不纯、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配制溶液烧杯中有水等:若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量取的水倒入烧杯时外溅、量筒读数时俯视等:而装瓶时洒落不影响影响或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

5.用液体配制溶液:

(1)实验用品: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2)实验步骤:①让篁:计算液体或浓溶液的体积和所需溶剂水的体积,

②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液体或浓溶液体积,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③配制(稀释):

④装瓶贴标签:

1.(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在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Na2co、溶液的实验中,一定不需要用

到的仪器是

A.漏斗B.玻璃棒C.50mL量筒D.烧杯

【答案】A

【详解】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碳酸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碳酸

钠和量取水,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碳酸钠中溶剂的质量为50gx(100%-2%)=49g,即所需水的体积约

为49mL,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50mL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

棒,故不需要用到漏斗,故选A。

2.(2023年重庆市中考)某小组用NaCl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妫勺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棒的作用只有引流B.水倒入时洒出烧杯外,质量分数变大

C.实验中会用到蒸发皿D.实验中选用25mL规格的量简

【答案】B

【详解】A、溶解氯化钠时需要玻璃棒搅拌,是为了加快溶解,故A错误:

B、水倒入时洒出烧杯外,溶剂的质量减少,所配溶液质量分数变大,牧B正确;

C、蒸发实验中会用到蒸发皿,该实验不用蒸发,故C错误;

I)、所用NaCl固体质量为:50gx6%-3g,需要水的质量为:50g~3g=47g,需要水的体积为47mL,故选择50mL

量筒,故D错误.

故选B。

3.(2023年安徽省中考)为制作叶脉书签,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10%的NaOH溶液,部分操作如下,其中

正确的是

【答案】C

【详解】A、取用NaOH时,要用药匙,瓶塞应该倒放,防止污染试剂,图示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超”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示操

作错误;

C、倾倒液体时,量筒耍倾斜,标签要向着手心,瓶口紧挨量筒口,图示操作正确:

I)、量取水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的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或俯视读数,

图中为仰视读数,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C。

4.1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在怀化市初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考试中,小明同学抽到的化学考题是“配

制50g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流液”,他的以下实验操作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A.计算出配制该溶液需要3g氯化钠固体和47mL水

B.称量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左边,于是向右移动游码

C.量取水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将称得的氯化钠和量取的水倒入同一烧杯中,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答案】B

【详解】A、计算出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固体:5Ogx6%=3g,水:50g-3g=47g,水的密度是Ig/mL则

是47mL,正确。

B、称量固体时,是先调节.好祛码的度量,再加药品,发现指针向左偏,说明药品的质量大于硅码的质量,

应减少药品,直至天平平衡,错误。

C、量取水读数时,量筒应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

D、溶解操作在烧杯中进行,则将称得的氯化钠和量取的水倒入同一烧杯中,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正确。

故选;Bo

5.(2023年云南省中考)学校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来

选种。溶液的配制过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②中的跌码和药品放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

B.若③中烧杯内壁有水珠,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影响

C.若④中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

D.将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

【答案】C

【详解】A、若②中的跌码和药品放反,会使得称量药品的质量偏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故选项

A错误;

B、若③中烧杯内壁有水珠,会使得水的量偏多,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故选项B错误;

C、若④中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得量取水的量偏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故选项C正确:

I)、因为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将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影响,故

选项D错误:

故选:Co

1.(2023•河南•中考)实验室用蔗糖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类的蔗糖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需蔗糖的质量为3g

B.蔗糖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C.量水时仰视读数会使溶液浓度偏大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答案】C

【详解】A、所需蔗糖的质量50gx6%=3g,说法正确;

B、使用托盘天平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蔗糖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说法正确:

C、量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蔗糠质量不变,溶液浓度偏小,说法错误: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说法正确:

答案Co

2.(2023•湖北宜昌・中考)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承运的是()

A.称量固体B.量取液体

C.固液混合D.搅拌溶解,

■:n

【答案】B

【详解】A.称量固体需要左物右码,正确:

B.量取液体,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齐平,错误;

C.固液混合,将液体加入到固体中,正确:

D.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正确。

故选:Bo

3.(2023•山东聊城•中考)以下是摘录小丽同学化学笔记本中的部分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A.MLN。,溶于水,溶液温度会降低

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隔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在酱油中适当添加含铁化合物,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D.配制16%的NaCl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会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答案】D

【详解】A、硝酸筱溶解过程吸热,溶液温度会降低,故A正确:

B、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体积变大;温度降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体积变小,故B正确;

C、铁是人体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元素,人体缺铁会贫血,故C正确:

1)、仰视读数,读数偏低,实际量取水多,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D错误。

故选D。

4.(2023•山东济宁-中考)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溶液。他查阅

资料得知:常用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J8.3%,其密度为L84g-cma浓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

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加水稀释后可以得到稀硫酸。请回答:

m

5o

4o

3o

2O

10

5

AB

(1)通过计算,需量取5.4mL浓硫酸,选择量筒_____(填“A”或"B"j量取:

⑵若完成溶液的配制,除如图所提供的仪器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浓硫酸稀释时应将中

(填“a”或"b”);

a.水注入浓硫酸b.浓硫酸注入水

(3)若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9.8%(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DA⑵玻璃棒b(3)小于

【详解】(1)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尽量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需

量取5.4mL的浓硫酸,10ml,量筒能保证量取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故选A;

(2)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配制步骤有计算、量取(量筒和胶头滴管)、稀释(烧林、

漏玻璃棒)、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所以还需要的坂璃仪器为玻璃棒:

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

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防止酸液飞溅,故选b:

(3)若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则实际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偏小,则所配溶液溶质质量

分数小于9.8%o

考点四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

饱和溶液:在定温度下,定量的溶剂中,丕镇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

2.判断方法

(1)当溶液中有固态溶质时,若固体不再减少,那么该溶液是饱和的:若固体不断减少,那么该溶液是不

饱和的。

(2)当溶液中没有固态溶质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相应的溶质,若固沐不溶解,则原溶液是饱和的;若固

体继续溶解,则原溶液是不饱和的。

(3)当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二定是饱和溶液。

3.转化:

(1)对大多数固体溶质:

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方法:加溶质、蒸发水、降温

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方法:加水、升温

(2)对氢氧化钙或气体溶质:

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方法:加溶质、蒸发水、升温

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方法:加水、降温

4.溶液的稀、浓与溶液是否饱和的关系如图所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但同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其饱和溶液二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

例引领

1.(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溶液用途广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纯净物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答案】A

【详解】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此选项正确;

B.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此选项错误:

C.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此选项错误;

D.溶液的浓稀是指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含量多少,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

是否能溶解某种溶质,所以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此选项错误。

故选Ao

2.(2023年重庆市中考A卷)向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逐渐加入少量生石灰(忽略水挥发和C0?影响),

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D

【详解】第一个图: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氮氧化钙析出,则随着生石灰质量增大,溶液的质量变小,图像错误;

第二个图: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溶液的温度会先升高,反应结束后恢复至室温,图像错误;

第三个图: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溶液中溶

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碱性减弱,溶液pH减小:

随着反应结束,温度恢复至室温,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部分固体溶解,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至反应前,碱性增强,溶液pH增大至最初pH,图像错误:

第四个图:生石灰中含氧元素♦,则随着生石灰质量增大,烧杯中氧元素质量增大,图像错误;

由以上分析知,错误图像有4个。

故选D。

3.(2023年陕西省中考)试管内盛行20C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其上漂浮一小木块。如下图所承,将试管

插入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说法不或砸是

n

,小木块

-冰水混合物

-饱和硝酸钾溶液

A.试管内溶液的质量变小

B.试管内有固体析出

C.试管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个木块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大

【答案】C

【详解】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盛有硝酸钾饱和溶液试管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

杯中,温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有硝酸钾晶体析出,试管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溶剂的质量

不变,则试管内溶液总质量减小,说法正确;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盛有硝酸钾饱和溶液试管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温

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有硝酸钾晶体析出,说法正确;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温度下降,硝酸钾溶解度下降,为降低温度后的饱和硝酸钾溶

液,此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说法错误;

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温度下降,硝酸钾溶解度下降,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质量降

低,溶液密度减小,所以根据浮力公式F=PgV',溶液密度减小,小木块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大,说法正

确。

故选C。

固囱口国

1.1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

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梢酸镀固体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吸收热量

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答案】C

【详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也可能是水等纯净物,错

误;

B、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温度、溶质的种类,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比不泡和溶液的浓度大,错误;

C、梢酸铉固体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正确:

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定减小,例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溶解度

增大,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后,没有溶质析出,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

故选C。

2.(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工业上氢氧化钙制取步骤为:煨烧石灰石得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0203040506070

温度/℃

A.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再恢复到原温度,溶液质量不变

B.10C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升高温度至40C,溶液变浑浊

C.20c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式可表示为:耳辔x100%

HX)g

D.50c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降低温度至20c时,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答案】B

【详解】A、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再恢复到原温度,溶剂

水参与反应损失一部分、造成溶质也会析山,故最终溶液质量减少,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10c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升高温度至40C,氢氧化钙溶解

度下降、溶质析出,溶液变浑浊,符合题意;

C、2。℃氢氧化钙溶解度为0.165g,即100g水最多可溶解0.165g氢氧化钙,故此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溶

质质量分数计算式可表示为:x100%=■^黑X100%,不符合题意:

100g+0.165g100.165g

1)、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5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降低温度至20℃时,氢氧化钙溶解度

增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考点五溶解度

考点□理

1.物质的溶解性

①碘几乎不溶于水,却能溶解在汽油中,说明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②高镒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碘却能溶解在汽油,说明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③物质的溶解性受温度影响。

2.固体溶解度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四要素:①二下;②100s溶剂;③达到饱和状态:④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单位为g。

(3)影响因素

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②外因:温度。

a.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

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如NaCl:

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

(4)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0

溶解度/g<0.010.01—11〜10>10.

一般称为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3.气体溶解度

(1)定义:通常是指该气体的压强为lOl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

积。

(2)影响因素

①内因:气体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②外因:温度、压强。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4.同体溶解度曲线

(1)意义

内容意义

曲线(如图1曲线甲)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

曲线上方的点(如图1点。表示溶液饱和且有未溶解的固体

曲线下方的点(如图1点力)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曲线上的点(如图1点3)表示物质在对应温度时的溶解度

曲线交点(如图2点d)表示几种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相等

(2)应用

①判断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③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④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

⑤判断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利溶液的转化方法。

⑥确定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

典例引

1.(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KN0,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的溶解度比NaCl大

B.将室温下KN0,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液仍饱和

C.KN(h和NaCl均属于难溶物质

D.除去KM)?中少量NaCl可用冷却热咆和溶液结晶的方法

【答案】D

【详解】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室温下KNO,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解度增大,溶液变为不饱

和,故B错误;

C、KNO,和NaCl在20℃时的溶解度均大于10g,均属于易溶物质,故C错误;

D、梢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提纯硝酸钾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故D正确。

故选Do

2.(2023年云南省中考)夏季下雨之前,天气闷热,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养鱼池中的鱼往往会浮出水面。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的溶解度会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B.氧气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向养鱼池中通入空气

D.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把养鱼池的水喷向空中

【答案】B

【详解】A、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则氧气的溶解度会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不符合题意。

B、熨季下雨之前,池塘里的地常跃出水面,是因为熨季气温升高,原本水中溶有的氧气的溶解度减小,溶

解在水中的氧气减少,符合题意。

C、空气中含有氧气,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向养鱼池中通入空气,不符合题意。

D、增大气体和水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加溶解量,把养鱼池的水喷向空中,增大了水和氧气的接触面积,增

加水池的含氧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3.(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碘酒用于消毒杀菌,其溶剂是(填化学式)。

(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中混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O

②时,将30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之匕为

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③12c时,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IJ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填选项)

A.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甲B.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C.得到的都是饱和溶液D.溶剂质量大小关系是:丙〉乙>甲

【答案】(DC2Hs0H

⑵降温结晶2:7B

【详解】(1)碘酒中的溶剂为酒精,化学式为CJhOH。

(2)①由图可知,甲、乙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则若甲中混有少量

乙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②由图可知,tJC时,甲的溶解度为40©则该温度下,50*水中最多可溶解甲的质量为50gx货=20g,

则将30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之比为20g:(20g+50g)=2:7。

③A、由于不知道三种饱和溶液的质量关系,则无法比较析出晶体的多少,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由12c降温到tJC,甲、乙溶解度减小,溶液中有晶体析出,但溶液仍饱和,

乙溶解度增大,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又由于IJC乙的溶解度>lJC甲的溶解

溶解度

度丙的溶解度,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二;■所仆2^X100%,则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

甲)丙,该选项说法正确:

C、结合前面分析可知,降温后丙为不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降温过程中,溶剂质量不变,由于12c时溶解度关系:甲〉乙〉丙,则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关

系:丙>乙>甲,又由于溶液质量不一定相等,则无法比较溶剂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o

4.(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如图1为某兴趣小组用硝酸钾进行的系列实验,图2为硝酸钾溶解度与温

度的关系。

40℃40℃20℃60℃40℃

加入50gKNO、「降温|升温J加100g水'降,^-----[

充分搅拌kud充分搅拌~充分搅拌F14I

充分搅拌11rl

CD

图1

溶解度依(DB中溶液为

1I0.C

102030405060温度/℃

图2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C中固体(填“增加”或“减少”)。

(3)D中(填“有”或“无”)固体。

(4)E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o

【答案】(1)饱和

(2)增加

⑶无

⑷25%

【详解】(1)由图1可知,B中有硝酸钾固体剩余,故B中溶液为饱和溶液:或由溶解度图可知,40C时,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63.9g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故50g水中最多溶解

^y^=31.95g<b0g,所以8中溶液右硝酸钾同体剩余,所以B中溶液为饱和溶液;

(2)由溶解度图可知,40C降温至2。℃,硝酸钾的溶解度降低,会析出固体,所以C中的固体增加:

(3)由溶解度图可知,20c降温至6C"C,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0g,即100g水中最多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