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2月份)(二)_第1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2月份)(二)_第2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2月份)(二)_第3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2月份)(二)_第4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2月份)(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2月份)(二)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3分)阅读材料,根据拼音写汉字。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经过时间的沉淀,每一个古老节日都被fù予了多重意义。传统节日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庄严肃穆的仪式和丰富的民俗活动。每年春节期间,世界各地张灯结彩,共享“中国时间”。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具有无可替代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其中所蕴含的精神之钙qián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它是中华灿烂文化的时间脉络,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因此,今天我们倡导传承和弘扬节日文化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让节日内涵huàn发时代光彩。2.(2分)下列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牛羊马匹顺遂地接纳着瞬息万变的草原,低头承受着这一场夏日的突袭。②常常,太阳还高悬在天上,大片大片的云朵也在肆意游走,大雨却突然而至。③雨后的草原,仿若从大地母亲的子宫里刚刚诞生的婴儿,散发着迷人的芳香。④好在,草原上的风雨总是稍纵即逝。不过半个时辰,一切倏然停止。⑤每一寸土地,每一株野草,每一条河流,都闪烁着恒久的生命之光。⑥在夏日的呼伦贝尔草原上,几乎每天都有一场急雨冲刷着大地。A.⑥②①④③⑤ B.⑥③⑤④②① C.③②⑥①④⑤ D.③②①⑥④⑤3.(8分)根据文意填写古诗文名句,并用一个成语典故将对联补充完整。不悲过往,勇往直前的豁达心胸不弃理想,坚信前途光明的乐观不惜残年,为国谏言的担当精神不懈己任,先忧后乐的奉献品格沉舟侧畔千帆过,(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李白《行路难》)(3),(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范仲淹《岳阳楼记》)(5)“览前贤铁杵成针永不言弃,思己任自强不息”。名人的故事和精神彪炳千秋,他们的一片丹心是我们青年汲取力量的源泉。4.(2分)下面是张宇在爷爷七十岁大寿时写的一段贺词,请你帮他补充完整。松风披岁月,鹤语记春秋,尊敬的各位长辈亲朋,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①(寒舍 尊府)参加我爷爷的七十寿宴。我亲爱的爷爷,今天已迈入了②(耳顺 古稀 知天命)之年,俗语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爷爷对于我们家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在这里衷心地祝福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5.(10分)学校拟举办“校园闲置物置换”活动,张柔正好有一些旧书想要置换,请你和她一起参与本次活动吧!(1)张柔将闲置书籍整理分类后,你发现她的分类有不妥,请你指出问题并说明理由。旧书架【科幻探险类】《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古代文学类】《红楼梦》《水浒传》《朝花夕拾》【外国文学类】《简•爱》《安徒生童话》《羊脂球》【红色经典类】《红岩》《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张柔将书籍重新归整好后,放到了展台上,但是半天过去了,展台前却一直门可罗雀,请你想想办法,为小柔的展台做宣传。①设计广告词:②设计海报版面(写出构想即可):(3)在你们的努力下,展台前簇拥了许多书友,一位七年级的学妹对书架上《水浒传》产生了兴趣,阅读后她对题目进行了思考,“水浒”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后世引申为“出路”,即被逼无奈、走投无路的人的安身之所。落草梁山的好汉们找到他们的人生出路了吗?从下面的人物中选择一位,结合情节具体分析。A.宋江B.鲁达C.公孙胜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6.(5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题,“青山”指北固山,“客路”指旅人前行的路,暗含旅途奔波之意。B.颔联前句描写江水与岸齐平之景显其“阔”;后句则以小景传情,取象宏大。C.颈联中的“生”“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春色渐浓的江南美景。D.尾联采用反问的手法,诗人希望归雁来给他传递家书,表达出思乡愁绪。(2)请从下面两首诗中任选一首,使之与《次北固山下》组成一组阅读材料。你选择哪一首?为什么?【甲】早寒江上有怀〔唐〕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乙】汉江临泛〔唐〕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7.(1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左传》)【乙】建安十二年,袁尚、熙①奔上谷郡②,乌桓③数入塞为害。曹操征之。夏五月,至无终;秋七月,大水,傍海道路不通。田畴④请为乡导,操从之,率兵出卢龙塞,水潦⑤,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⑥谷五百余里。经白檀,历平刚,涉鲜卑庭,东指柳城。未至二百里,虏方知之。尚、熙与蹋顿等将数万骑逆军。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操辎重⑦在后披甲者甚少左右皆惧。操登高而望,见虏阵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溃。斩蹋顿及名王以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选自《百战奇略》,有删减)【注】①袁尚、熙:指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②上谷郡:地名。后文中的“卢龙塞”“白檀”“平刚”“鲜卑庭”“柳城”均为地名。③乌桓: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④田畴:人名,东汉末年隐士。⑤潦(lǎo):古同“涝”,雨水过多。⑥堙(yīn):堵塞。⑦辎重: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搬运的物资。(1)实词解释有多种方法,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A【查阅词典法】《古代汉语词典》中“再”的解释有:①多次;②第二次;③两次。据此,可以判断“再而衰”中的“再”的意思是:。B【语境推断法】齐军前两次击鼓时,鲁军并不应战,“竭”与“盈”分别形容齐军与鲁军的状态,据此可判断出“盈”的意思为:。C【课内迁移法】联系《<论语>十二章》中“七十而从心所欲”可推断“操从之”中的“从”的意思是:。D【查阅词典法】《古代汉语词典》中“将”的解释有:①率领;②扶持,扶助;③取,拿;④将要;E把。据此,可以判断“尚、熙与蹋顿等将数万骑逆军”中的“将”的意思是:。(2)下列句中加点的“乃”与“乃堑山堙谷五百余里”中的“乃”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B.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D.乃入见(《曹刿论战》)(3)用“/”给文中画横线处断句(限断两处)。操辎重在后披甲者甚少左右皆惧(4)【甲】文中的齐鲁之战中齐军的“三鼓”与【乙】文中曹操攻打乌桓军的三个阶段,都与“三”有关。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三鼓”对齐军的作用三阶段攻打乌桓军的结果第一次①阶段一②第二次士气衰弱阶段二平山填谷,直指东城第三次士气穷尽阶段三③(5)你认为曹刿与曹操的人物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8.(16分)阅读文章及后边的批注,完成下面小题。爷爷的铁盒罗晓雨①拉开爷爷房间那尘封已久的旧抽屉,一堆铁丝铜线,破收音机零件闯入了大家的视线。它们正紧紧地缠绕在一起,就如同此时大家的头绪般凌乱。忽然,在这堆凌乱不堪的零件下露出一只精致的铁皮盒子,铁锈从盒子的一角正慢慢往上攀爬。这一刻,大家对铁盒子充满期待和想象。【批注1:疑问式】文章第①段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②盒子里会不会是古钱?爷爷有收藏的小爱好。他曾在醉酒后,将几枚银圆、铜钱拿出来向我们炫耀。隔着两米的距离,短短地给我们瞧了两眼,羡煞我们这些小朋友。他摆弄着亮堂堂的银圆,对着吹一口气,再拿到耳朵旁听银圆发出的声音。然后,红着脸笑嘻嘻地说“哎唷,我要收起来了”,便连忙将他的宝贝收了起来。自始至终,我也没有机会触摸那些神圣的珍藏。③盒子里该不会还是收音机零件吧?爷爷一度对收音机十分痴迷。静谧的午后,他常常摆弄着破旧的收音机,拆了装,装了又拆。从电视机大小的收音机到能搁置到手中把玩的收音机,他都有。他是收音机发展历程的最好的见证者。“咿~呀~”上了年纪的爷爷还是难逃尘世的俗气。收音机时常传出悠长的京剧、川剧调子。小时候,很难理解为什么老人都爱听剧。在这种长调中,我仿佛觉得时间停滞不前了,和爷爷住在一起日子总是如此漫长。④盒子里会不会是爷爷的信件?常年缄默少语的爷爷总爱独来独往。天才蒙蒙亮,他便穿好一身笔挺的中山装,配一顶英伦皮革帽或毛呢贝雷帽。【批注2:评价式】这句话展现出一位精致、热爱生活的老年形象。蹬上那陪伴他多年的老式二八自行车往小镇而去。甚至在炎热的盛夏,他依旧不改着装,至多是换一顶草编凉帽而已。在这个村子里的老人中,他算是鹤立鸡群了。毕竟八十来岁的他还时常保持着笔挺的身姿,依旧十分注重自己的着装。想来年轻时,他定是一位翩翩公子。他的故事不少,在通信不发达的往昔,信件是传情达意最好的桥梁。这么推断下爷爷铁盒子里的故事应该非常精彩。⑤盒子难道是黄金?我的猜想越来越大胆。虽然爷爷未曾把他的珍藏与我好好瞧瞧,也未曾给我送过任何一件礼物。但是,在爷爷上了年纪后,他坚持将自己的退休金拿出来,给三个孙儿每人每月五百元的生活补贴。时光匆匆,这样一坚持就是多年。大家都说老人总会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留点什么。此时,我脑海里浮现的就是这一盒子的黄金。⑥“打开看看吧。”有人提议道。幺爸轻轻地揭开盒子来,大家的想象都被打破了。五彩缤纷的小卡片出现在大家的眼前。这些小卡片上写着“四川省粮票,1972年伍市斤”“德阳市粮票壹千克”“四川省布票1973年”——原来是被时代淘汰的历史遗物。这些票虽然年代久远,但它们看上去几乎是崭新的。此刻,它们正一层一层整齐地躺在盒子里。然而,现在它们终究是没有任何用处了。幺爸将爷爷的粮票和布票分给了三个孙儿。我们没有见过当年的票据,对这些票如何具有货币功能充满了好奇。同时,也对爷爷为何留下如此多没用的票据感到略微不解。⑦回到爷爷的孩提时代。那时,家家户户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爷爷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有三个孩子,他是老二。他们常常过着揭不开锅的日子。为了解决吃饭问题,这个家庭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将家里的老二送与他人抚养。他们也曾思考过送哪个孩子出去最合适。老大已经有劳动能力,不久便能回馈家庭。老幺太小,还需要父母精心照料。只有八九岁的老二最合适。当时,才八九岁的爷爷十分顺从,不带任何怨言便从一个家庭走入了另一个家庭。⑧一日清晨,天蒙蒙亮时,他迈着坚定的步伐离开了最后的家。这次离家,他大概十三四岁。他自尊心极强,从一个村子走向另一个村子,一个镇走到另一个镇,绝不张口恳求一口饭吃。不知道走了多久,也不知道饿了多久,就这么漫无目的地一直往前走。最终,他误打误撞闯入了天池煤矿。为了在煤矿立足,他羸瘦的身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最早下工,最晚收工,他丝毫不畏惧黑灯瞎火的工作环境。他的百倍努力,得到了回报,他终于能吃上一口饱饭了。后来,他成了一位优秀的煤炭工人,用自己的能力养活了整个家庭。⑨这便是爷爷的少年。历经饿肚子的痛苦滋味后,他勒紧裤腰带,将自己填肚子的粮食抠出来,囤起来留给了儿孙!⑩原来,爷爷留下的是比黄金更为贵重的宝藏!【批注3:理解式】比黄金更为贵重的宝藏是什么?(刊载于2023.10.13,有删改)(1)文章第②~⑤段记叙了大家对爷爷铁盒子内物品的猜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表格内容补充完整。猜测铁盒内的物品猜测依据爷爷的形象古钱爷爷有收藏的小爱好,他曾在醉酒后,将几枚银圆、铜钱拿出来向我们炫耀①收音机零件②痴迷于老物件信件爷爷总爱独来独往,常穿着中山装蹬上自行车前往小镇③黄金④节俭、关心儿孙的长辈(2)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3)有两位同学阅读文章时围绕第④段中画线句展开了如下讨论,请你将对话补充完整。轩轩:“天才蒙蒙亮,他便穿好一身笔挺的中山装,配一顶英伦皮革帽或毛呢贝雷帽”这句话是否运用了人物描写?有什么好处呢?雯雯:是的,(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爷爷留下的是比黄金更为贵重的宝藏”的理解。(5)分享阅读感悟环节中,老师在黑板上为大家提供了思考方向,请同学们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写下来。思考方向:选文是怎样塑造爷爷的人物形象的?你从选文中汲取了哪些精神养料?写作提示:①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来写,如果另有其他独到的收获也可以写;②不少于100字;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9.(9分)书味可人甘如饴王立成①读书,是件无可炫耀却实实在在的事情。②翻看中国历史,许多人用一生的韶华投入其中,衣带渐宽终不悔,甚至成癖、成瘾,哪怕冒天下之大不韪,“雪夜闭门读禁书”也在所不惜。无书可读的时光,人如坐针毡,如烤炉火,手脚无措。③科举时代,读书是“鲤鱼跳龙门”的敲门砖,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垫脚石。读书成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最好诠释。十年寒窗,埋头书卷,望换得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千万“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子至善之信仰,只因“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眼前的锦绣,无不借知识的力量,在平步青云的读书人看来,读书的魅力正赖于斯。可即便不少人曾因贫不能有书相伴,但成人后每逢心生寂寥,忆困顿无不以此为憾,因此省吃俭用,用一生的精力努力耕耘,想要惠及子孙,造就书香门第。④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修身养性,求得“孔颜之乐”成了人生格调的一种风雅追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惜乎山水逍遥的烟霞之意、自然之趣,是五柳先生、徐霞客们的闲适,是那么难得,甚至是“世俗之所避也”。⑤对于古人而言,山水清赏可望却困阻于行。好在,这难不倒读书人。君子取道中庸,既然不能逃禅于林泉,又不能庸碌于世俗,那就努力营造书房的小天地,远拒浮华声色在俗气之外,近存赏心乐事于娴雅之内。“余尝净一室,置一几,陈几种快意书,放一本旧法帖;古鼎焚香,素麈挥尘,意思小倦,暂休竹榻。饷时而起,则啜苦茗,信手写汉书几行,随意观古画数幅。心目间,觉洒洒灵空,面上俗尘,当亦扑去三寸。”诗书自娱里,求得悠然澄净的洒脱欢喜,顺势将“守正”和“尚真”悦情纸上。⑥无疑,读书是好的,是人生精神追求与共鸣的慰藉神物。但即使读书这么美好的事情,有时也会有不尽如人意、无可奈何之时。历史上,改朝换代动荡之时,读书人一旦遇上,何来读书之乐?即使有,也是苦中作乐,莫名之状不可言说。当然,喟叹之余,抚平内心因读书不便而带来的灵魂失落感,静默以待,刹那千年,潮起潮落。待又能放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后,收拾好落寞时压抑许久、新生后又激动万分的心绪,再拿起久束高阁、蒙尘几许的书卷,掸落风尘,更为认真地读下去,并且愈加投入其中。毕竟知识宝贵,不可不读。⑦对读书人而言,书就是知识的源泉、进步的阶梯,更是精神的载体、灵魂的归宿,古今概莫能外。一本好书,承载着时光的精致、人性的相知、心灵的慰藉。一人静坐书窗,手捧爱书,以清明之心随意地读、闲适地览,在书香墨韵的典雅芳菲间,求得“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确,那些意味悠长的书籍,着实是纸与文字融合的神奇之物,世间十分美好,它必分其一,可解忧、可排闷,亦可寄情托志,若人沉浸其中,简直妙不可言。⑧“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窃以为,此句对书是个例外。好书从来是独享,慢慢赏阅。记得一位爱书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搬动我的书,犹如割肉剜心般刺痛,再亲近的人我也会不顾情面地果断拒绝。”此句诚不欺人也,也足可见证一个读书人的爱书之深。笔者最怕突然开口的唐突子,将别人心爱之书看作是平常物,并且深信“书非借不能读”,岂不知还有一句古训曰:“名酒过于求赵壁,异书浑似借荆州。”⑨北齐文学家颜之推云:“积财千万,无过读书。”孟德斯鸠曾说道:“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⑩追溯历史,放眼世界。对人类而言,无论何时何地,读些对人生有益的书,一直都是最容易也最美好的事情。(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在古人眼中读书的目的有哪些。(2)下面语段是英子同学在网上找到的,她想把这段文字作为本文的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恰当?请说明理由。明代文学家、画家陈继儒的《小窗幽记》如是说。陈继儒29岁开始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朝廷屡次征用,他皆以疾辞。正所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陈继儒们将一纸清欢寄流年,放下“功名册”,读得“快意书”,从而觅得“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的无上良方。(3)AB两种读书,哪种情况更贴合“落寞时压抑许久、新生后又激动万分”的情况,请说明理由。【A】张兰非常喜欢《简•爱》这本书,在一次考试中,张兰遇到了《简•爱》中最熟悉的语段,万分激动。【B】刘奇在三年前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因为身体状况,这本书被搁置三年,而后小刘再次品读本书时,内心五味杂陈。四、写作。(共52分)10.(7分)近期,语文老师发现学生在作业、试卷上写姓名经常使用缩写,如“张晓梦”写成“ZXM”,“宋清扬”写成“SQY”。对此,语文老师提出了“如何看待作业、试卷上使用姓名缩写”的问题,鼓励同学们发表看法,在课堂上交流。请拟写100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11.(45分)作文。人生是一场奇妙的旅途,有时乘飞机走,起落安妥;有时搭拖拉机,轰轰烈烈;也有时迈开双腿,索性逡巡一阵、闲庭信步。不同的状态也会邂逅不同的精彩,这些都将成为我们到达终点之前独一无二的馈赠。请你以“邂逅精彩”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地名、校名。12.写作。作文题目: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姐姐李蒙得知自己刚上初中的表弟小瀚,由于第一次月考成绩不佳,有了抗拒上学的心理。他的妈妈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李蒙的名义给小瀚写一封信,帮助小瀚重拾信心。回信日期为2023年12月21日。

2023-2024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2月份)(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3分)阅读材料,根据拼音写汉字。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经过时间的沉淀,每一个古老节日都被fù赋予了多重意义。传统节日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庄严肃穆的仪式和丰富的民俗活动。每年春节期间,世界各地张灯结彩,共享“中国时间”。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具有无可替代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其中所蕴含的精神之钙qián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它是中华灿烂文化的时间脉络,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因此,今天我们倡导传承和弘扬节日文化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让节日内涵huàn焕发时代光彩。【解答】答案:赋潜焕2.(2分)下列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牛羊马匹顺遂地接纳着瞬息万变的草原,低头承受着这一场夏日的突袭。②常常,太阳还高悬在天上,大片大片的云朵也在肆意游走,大雨却突然而至。③雨后的草原,仿若从大地母亲的子宫里刚刚诞生的婴儿,散发着迷人的芳香。④好在,草原上的风雨总是稍纵即逝。不过半个时辰,一切倏然停止。⑤每一寸土地,每一株野草,每一条河流,都闪烁着恒久的生命之光。⑥在夏日的呼伦贝尔草原上,几乎每天都有一场急雨冲刷着大地。A.⑥②①④③⑤ B.⑥③⑤④②① C.③②⑥①④⑤ D.③②①⑥④⑤【解答】阅读题干开展,⑥句应该是总领全文的句子。依据②句中“大雨却突然而至”可知,其与“几乎每天都有一场急雨冲刷着大地”形成鲜明照应关系。所以,第②句应排在第⑥句之后。是写大雨来临前的景象。依据①句中的“着瞬息万变的草原”“夏日的突袭”可知,本句应紧承第②句,表明夏日的呼伦贝尔草原夏季天气变化的特点。是写雨中的景象;依据④、⑤两句内容可知,这是写雨后大草原的景象。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⑥②①④③⑤。故选:A。3.(8分)根据文意填写古诗文名句,并用一个成语典故将对联补充完整。不悲过往,勇往直前的豁达心胸不弃理想,坚信前途光明的乐观不惜残年,为国谏言的担当精神不懈己任,先忧后乐的奉献品格沉舟侧畔千帆过,(1)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3)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5)“览前贤铁杵成针永不言弃,思己任闻鸡起舞自强不息”。名人的故事和精神彪炳千秋,他们的一片丹心是我们青年汲取力量的源泉。【解答】(1)病树前头万木春(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易错字:沧)(3)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易错字:弊、衰)(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闻鸡起舞4.(2分)下面是张宇在爷爷七十岁大寿时写的一段贺词,请你帮他补充完整。松风披岁月,鹤语记春秋,尊敬的各位长辈亲朋,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①寒舍(寒舍 尊府)参加我爷爷的七十寿宴。我亲爱的爷爷,今天已迈入了②古稀(耳顺 古稀 知天命)之年,俗语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爷爷对于我们家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在这里衷心地祝福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解答】①寒舍:谦辞,指自己的家;尊府:是对他人父亲或他人之家的敬称。根据“张宇在爷爷七十岁大寿时写的一段贺词”“欢迎大家光临”“参加我爷爷的七十寿宴”可知,是欢迎长辈亲朋来到自己的家中;故第一空:选“寒舍”合适。②耳顺:六十岁的代称;古稀:七十岁的代称;知天命:指五十岁。根据“参加我爷爷的七十寿宴”可知,爷爷七十岁。选第二空:选“古稀”合适。答案:①寒舍②古稀5.(10分)学校拟举办“校园闲置物置换”活动,张柔正好有一些旧书想要置换,请你和她一起参与本次活动吧!(1)张柔将闲置书籍整理分类后,你发现她的分类有不妥,请你指出问题并说明理由。旧书架【科幻探险类】《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古代文学类】《红楼梦》《水浒传》《朝花夕拾》【外国文学类】《简•爱》《安徒生童话》《羊脂球》【红色经典类】《红岩》《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张柔将书籍重新归整好后,放到了展台上,但是半天过去了,展台前却一直门可罗雀,请你想想办法,为小柔的展台做宣传。①设计广告词:“换”醒你闲置的书②设计海报版面(写出构想即可):海报正上方写广告词“‘换’醒你闲置的书”,中间部分列举张柔目前闲置的图书书名,正下方写张柔旧书展台的位置及张柔的联系方式。(3)在你们的努力下,展台前簇拥了许多书友,一位七年级的学妹对书架上《水浒传》产生了兴趣,阅读后她对题目进行了思考,“水浒”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后世引申为“出路”,即被逼无奈、走投无路的人的安身之所。落草梁山的好汉们找到他们的人生出路了吗?从下面的人物中选择一位,结合情节具体分析。A.宋江B.鲁达C.公孙胜【解答】答案:(1)问题:《朝花夕拾》位置有误;理由:《朝花夕拾》不属于“古代文学类”的图书。(2)示例:“换”醒你闲置的书示例:海报正上方写广告词“‘换’醒你闲置的书”,中间部分列举张柔目前闲置的图书书名,正下方写张柔旧书展台的位置及张柔的联系方式。(3)示例一:宋江原任押司一职,被陷害入狱,后在法场被梁山人马解救,宋江投奔梁山,梁山正是宋江最初的“出路”。但宋江心想被招安,随着梁山不断壮大,朝廷改征剿为安抚。招安,正可让来门重回朝廷。宋江将“招安”视为自己的“出路”,招安的结局却是宋江被毒死。可以说宋江并没有找到“出路”,而是走上了人生的末路。示例二:鲁达原是经略府提辖,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的缉捕做了和尚,又因搭救林冲流落江湖,后加入梁山泊。梁山是鲁达最初的“出路”。鲁达在招安后,曾立下战功,但招安并不是他的“出路”。鲁达“看破红尘”,在六合寺出家隐退,保全了自身:获得善终,找到了他的“出路”。示例三:公孙胜劫了生辰纲后,济州府尹派人到石碣村抓捕,他施展道术逃脱,梁山是他最初的“出路”。招安后跟随宋江征时方腊,回汴京的路上。他想到了师父罗真人“遇汴而还”的告诫。于是返回二仙山,继续修行。他将修行作为自己的“出路”,得以善终。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6.(5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首联点题,“青山”指北固山,“客路”指旅人前行的路,暗含旅途奔波之意。B.颔联前句描写江水与岸齐平之景显其“阔”;后句则以小景传情,取象宏大。C.颈联中的“生”“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春色渐浓的江南美景。D.尾联采用反问的手法,诗人希望归雁来给他传递家书,表达出思乡愁绪。(2)请从下面两首诗中任选一首,使之与《次北固山下》组成一组阅读材料。你选择哪一首?为什么?【甲】早寒江上有怀〔唐〕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乙】汉江临泛〔唐〕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ABC.正确;D.有误,尾联运用设问的手法,一问一答中,给全诗笼罩了一层淡淡的思乡愁绪,D项中“反问”说法有误。故选:D。(2)本题考查诗歌赏析。阅读【甲】诗,根据诗中的“乡泪客中尽”可知,【甲】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阅读【乙】诗,根据诗中“江流天地外”等可以看出江水的浩瀚与开阔,两首诗均与《次北固山下》有共同点,选择其中一首,说明理由即可。答案:(1)D(2)示例一:我选【甲】,因为【甲】与《次北固山下》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示例二:我选【乙】,因为【乙】与《次北固山下》都描绘了江水的浩瀚与开阔,表现了山水之美。【参考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7.(1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左传》)【乙】建安十二年,袁尚、熙①奔上谷郡②,乌桓③数入塞为害。曹操征之。夏五月,至无终;秋七月,大水,傍海道路不通。田畴④请为乡导,操从之,率兵出卢龙塞,水潦⑤,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⑥谷五百余里。经白檀,历平刚,涉鲜卑庭,东指柳城。未至二百里,虏方知之。尚、熙与蹋顿等将数万骑逆军。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操辎重⑦在后披甲者甚少左右皆惧。操登高而望,见虏阵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溃。斩蹋顿及名王以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选自《百战奇略》,有删减)【注】①袁尚、熙:指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②上谷郡:地名。后文中的“卢龙塞”“白檀”“平刚”“鲜卑庭”“柳城”均为地名。③乌桓: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④田畴:人名,东汉末年隐士。⑤潦(lǎo):古同“涝”,雨水过多。⑥堙(yīn):堵塞。⑦辎重: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搬运的物资。(1)实词解释有多种方法,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A【查阅词典法】《古代汉语词典》中“再”的解释有:①多次;②第二次;③两次。据此,可以判断“再而衰”中的“再”的意思是:第二次。B【语境推断法】齐军前两次击鼓时,鲁军并不应战,“竭”与“盈”分别形容齐军与鲁军的状态,据此可判断出“盈”的意思为: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C【课内迁移法】联系《<论语>十二章》中“七十而从心所欲”可推断“操从之”中的“从”的意思是:顺从,听从。D【查阅词典法】《古代汉语词典》中“将”的解释有:①率领;②扶持,扶助;③取,拿;④将要;E把。据此,可以判断“尚、熙与蹋顿等将数万骑逆军”中的“将”的意思是:率领。(2)下列句中加点的“乃”与“乃堑山堙谷五百余里”中的“乃”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B.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D.乃入见(《曹刿论战》)(3)用“/”给文中画横线处断句(限断两处)。操辎重在后披甲者甚少左右皆惧(4)【甲】文中的齐鲁之战中齐军的“三鼓”与【乙】文中曹操攻打乌桓军的三个阶段,都与“三”有关。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三鼓”对齐军的作用三阶段攻打乌桓军的结果第一次①鼓舞士气阶段一②道路不通,无法前行第二次士气衰弱阶段二平山填谷,直指东城第三次士气穷尽阶段三③洞察敌情,大败敌军(5)你认为曹刿与曹操的人物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A再而衰: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再”意思为“第二次”。B根据语境推断法,齐军前两次击鼓时,鲁军并不应战,而“竭”与“盈”分别形容齐军与鲁军的状态。由于齐军击鼓后力量已经逐渐减弱,而鲁军则保持着充足的力量,因此可以推断出“彼竭我盈”中的“盈”的意思为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C根据《<论语>十二章》中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七十岁可以顺从意愿)”,可以推断出“从”的意思是顺从、听从。同样地,在“操从之”这个句子中,“从”也表示顺从、听从的意思。因此,此处填写为“顺从、听从”。D尚、熙与蹋顿等将数万骑逆军:袁尚、袁熙与蹋顿等人带领数万骑兵迎战曹军。“将”的意思是:率领。(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乃堑山堙谷五百余里”中的“乃”意义和用法:连词,于是,就。A.判断词,是;B.副词,竟然;C.副词,才;D.连词,于是,就。故选:D。(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本句意思是:曹操的军用物资和重装备还在后面,身边披甲的士兵很少,左右的人都感到害怕。“操辎重在后”“披甲者甚少”“左右皆惧”是三个独立的主谓句,因此断句为:操辎重在后/披甲者甚少/左右皆惧。(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第一空,根据【甲】“一鼓作气”可知,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舞士气,使齐军士兵充满斗志。因此,此空可概括为:鼓舞士气。第二空,根据【乙】“夏五月,至无终;秋七月,大水,傍海道路不通”可知,在阶段一,曹操大军因为道路不通,遇到大水阻碍,无法前行。因此,此空可概括为:道路不通,无法前行。第三空,根据【乙】“操登高而望,见虏阵不整,乃纵兵击之……虏众大溃”可知,在阶段三,曹操登高观察敌情,发现敌军阵列不整,于是果断下令攻击,最终大败敌军。因此,此空可概括为:洞察敌情,大败敌军。(5)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概括分析。根据【甲】“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以及【乙】“操登高而望,见虏阵不整,乃纵兵击之……”可知,曹刿和曹操两个人物形象的相似之处是细心、谨慎。曹刿在追击前,先下车观察车辙、登高望敌情,然后再做出判断,发布命令;曹操也是在观察敌情时发现敌军阵势紊乱,才出兵进攻。根据【甲】“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曰:‘可矣。’遂逐齐师。”以及“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和【乙】“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操辎重在后,披甲者甚少,左右皆惧。操登高而望,见虏阵不整,乃纵兵击之……”可知,曹刿和曹操两个人物形象的另一个相似之处是有勇有谋。曹刿能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在齐军击鼓三次后士气衰竭时才出击,在观察齐军车辙紊乱、旌旗倒下后才下令追击,善于把握时机;曹操在敌军兵力多,己方披甲者甚少,周围人都慌张时,能沉着应对,观察敌情,做出部署,最终大败敌军。答案:(1)A第二次B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C顺从,听从D率领(2)D(3)操辎重在后/披甲者甚少/左右皆惧。(4)①鼓舞士气 ②道路不通,无法前行③洞察敌情,大败敌军(5)①细心、谨慎。曹刿先下车观察车辙、登高瞭望敌情,然后再做出判断、发布命令;曹操观察敌情时,发现敌军阵势紊乱,才出兵进攻。②有勇有谋。曹刿能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善于把握时机;曹操在敌军兵力多,周围人都慌张时,能沉着应对,观察敌情,做出部署。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8.(16分)阅读文章及后边的批注,完成下面小题。爷爷的铁盒罗晓雨①拉开爷爷房间那尘封已久的旧抽屉,一堆铁丝铜线,破收音机零件闯入了大家的视线。它们正紧紧地缠绕在一起,就如同此时大家的头绪般凌乱。忽然,在这堆凌乱不堪的零件下露出一只精致的铁皮盒子,铁锈从盒子的一角正慢慢往上攀爬。这一刻,大家对铁盒子充满期待和想象。【批注1:疑问式】文章第①段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②盒子里会不会是古钱?爷爷有收藏的小爱好。他曾在醉酒后,将几枚银圆、铜钱拿出来向我们炫耀。隔着两米的距离,短短地给我们瞧了两眼,羡煞我们这些小朋友。他摆弄着亮堂堂的银圆,对着吹一口气,再拿到耳朵旁听银圆发出的声音。然后,红着脸笑嘻嘻地说“哎唷,我要收起来了”,便连忙将他的宝贝收了起来。自始至终,我也没有机会触摸那些神圣的珍藏。③盒子里该不会还是收音机零件吧?爷爷一度对收音机十分痴迷。静谧的午后,他常常摆弄着破旧的收音机,拆了装,装了又拆。从电视机大小的收音机到能搁置到手中把玩的收音机,他都有。他是收音机发展历程的最好的见证者。“咿~呀~”上了年纪的爷爷还是难逃尘世的俗气。收音机时常传出悠长的京剧、川剧调子。小时候,很难理解为什么老人都爱听剧。在这种长调中,我仿佛觉得时间停滞不前了,和爷爷住在一起日子总是如此漫长。④盒子里会不会是爷爷的信件?常年缄默少语的爷爷总爱独来独往。天才蒙蒙亮,他便穿好一身笔挺的中山装,配一顶英伦皮革帽或毛呢贝雷帽。【批注2:评价式】这句话展现出一位精致、热爱生活的老年形象。蹬上那陪伴他多年的老式二八自行车往小镇而去。甚至在炎热的盛夏,他依旧不改着装,至多是换一顶草编凉帽而已。在这个村子里的老人中,他算是鹤立鸡群了。毕竟八十来岁的他还时常保持着笔挺的身姿,依旧十分注重自己的着装。想来年轻时,他定是一位翩翩公子。他的故事不少,在通信不发达的往昔,信件是传情达意最好的桥梁。这么推断下爷爷铁盒子里的故事应该非常精彩。⑤盒子难道是黄金?我的猜想越来越大胆。虽然爷爷未曾把他的珍藏与我好好瞧瞧,也未曾给我送过任何一件礼物。但是,在爷爷上了年纪后,他坚持将自己的退休金拿出来,给三个孙儿每人每月五百元的生活补贴。时光匆匆,这样一坚持就是多年。大家都说老人总会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留点什么。此时,我脑海里浮现的就是这一盒子的黄金。⑥“打开看看吧。”有人提议道。幺爸轻轻地揭开盒子来,大家的想象都被打破了。五彩缤纷的小卡片出现在大家的眼前。这些小卡片上写着“四川省粮票,1972年伍市斤”“德阳市粮票壹千克”“四川省布票1973年”——原来是被时代淘汰的历史遗物。这些票虽然年代久远,但它们看上去几乎是崭新的。此刻,它们正一层一层整齐地躺在盒子里。然而,现在它们终究是没有任何用处了。幺爸将爷爷的粮票和布票分给了三个孙儿。我们没有见过当年的票据,对这些票如何具有货币功能充满了好奇。同时,也对爷爷为何留下如此多没用的票据感到略微不解。⑦回到爷爷的孩提时代。那时,家家户户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爷爷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有三个孩子,他是老二。他们常常过着揭不开锅的日子。为了解决吃饭问题,这个家庭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将家里的老二送与他人抚养。他们也曾思考过送哪个孩子出去最合适。老大已经有劳动能力,不久便能回馈家庭。老幺太小,还需要父母精心照料。只有八九岁的老二最合适。当时,才八九岁的爷爷十分顺从,不带任何怨言便从一个家庭走入了另一个家庭。⑧一日清晨,天蒙蒙亮时,他迈着坚定的步伐离开了最后的家。这次离家,他大概十三四岁。他自尊心极强,从一个村子走向另一个村子,一个镇走到另一个镇,绝不张口恳求一口饭吃。不知道走了多久,也不知道饿了多久,就这么漫无目的地一直往前走。最终,他误打误撞闯入了天池煤矿。为了在煤矿立足,他羸瘦的身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最早下工,最晚收工,他丝毫不畏惧黑灯瞎火的工作环境。他的百倍努力,得到了回报,他终于能吃上一口饱饭了。后来,他成了一位优秀的煤炭工人,用自己的能力养活了整个家庭。⑨这便是爷爷的少年。历经饿肚子的痛苦滋味后,他勒紧裤腰带,将自己填肚子的粮食抠出来,囤起来留给了儿孙!⑩原来,爷爷留下的是比黄金更为贵重的宝藏!【批注3:理解式】比黄金更为贵重的宝藏是什么?(刊载于2023.10.13,有删改)(1)文章第②~⑤段记叙了大家对爷爷铁盒子内物品的猜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表格内容补充完整。猜测铁盒内的物品猜测依据爷爷的形象古钱爷爷有收藏的小爱好,他曾在醉酒后,将几枚银圆、铜钱拿出来向我们炫耀①喜欢收藏,爱炫耀的“老小孩”收音机零件②爷爷对收音机十分痴迷,他常常摆弄破旧的收音机痴迷于老物件信件爷爷总爱独来独往,常穿着中山装蹬上自行车前往小镇③特立独行、热爱生活、有故事的人黄金④爷爷上年纪后坚持给孙儿生活补贴节俭、关心儿孙的长辈(2)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3)有两位同学阅读文章时围绕第④段中画线句展开了如下讨论,请你将对话补充完整。轩轩:“天才蒙蒙亮,他便穿好一身笔挺的中山装,配一顶英伦皮革帽或毛呢贝雷帽”这句话是否运用了人物描写?有什么好处呢?雯雯:是的,运用外貌描写,写出爷爷前往小镇时的着装讲究,表现出爷爷对着装的重视,突出爷爷与村中老人的不同之处,塑造出一位精致、热爱生活的老人形象。(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爷爷留下的是比黄金更为贵重的宝藏”的理解。(5)分享阅读感悟环节中,老师在黑板上为大家提供了思考方向,请同学们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写下来。思考方向:选文是怎样塑造爷爷的人物形象的?你从选文中汲取了哪些精神养料?写作提示:①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来写,如果另有其他独到的收获也可以写;②不少于100字;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根据第②段“盒子里会不会是古钱?爷爷有收藏的小爱好。他曾在醉酒后,将几枚银圆、铜钱拿出来向我们炫耀。隔着两米的距离,短短地给我们瞧了两眼,羡煞我们这些小朋友。他摆弄着亮堂堂的银圆,对着吹一口气,再拿到耳朵旁听银圆发出的声音。然后,红着脸笑嘻嘻地说‘哎唷,我要收起来了’,便连忙将他的宝贝收了起来”可知,爷爷喜欢收藏,在醉酒后拿出他收藏的银圆,向我们炫耀他的宝贝,爷爷是一个喜欢收藏,爱炫耀的“老小孩”;根据第③段“盒子里该不会还是收音机零件吧?爷爷一度对收音机十分痴迷。静谧的午后,他常常摆弄着破旧的收音机,拆了装,装了又拆。从电视机大小的收音机到能搁置到手中把玩的收音机,他都有。他是收音机发展历程的最好的见证”可知,爷爷对收音机十分痴迷,他常常摆弄破旧的收音机,爷爷痴迷于老物件;根据第④段“盒子里会不会是爷爷的信件?常年缄默少语的爷爷总爱独来独往。天才蒙蒙亮,他便穿好一身笔挺的中山装,配一顶英伦皮革帽或毛呢贝雷帽。蹬上那陪伴他多年的老式二八自行车往小镇而去。甚至在炎热的盛夏,他依旧不改着装,至多是换一顶草编凉帽而已。在这个村子里的老人中,他算是鹤立鸡群了”可知,爷爷喜欢独来独往,并且穿着打扮精致爷爷是一个特立独行、热爱生活、有故事的人;根据第⑤段“在爷爷上了年纪后,他坚持将自己的退休金拿出来,给三个孙儿每人每月五百元的生活补贴。时光匆匆,这样一坚持就是多年”可知,爷爷虽然没给孩子们送过礼物,但是爷爷上年纪后坚持把自己的退休金拿出来给孙儿做生活补贴。(2)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根据第①段“忽然,在这堆凌乱不堪的零件下露出一只精致的铁皮盒子,铁锈从盒子的一角正慢慢往上攀爬。这一刻,大家对铁盒子充满期待和想象”可知,描写抽屉中凌乱的零件下有一个精致的铁盒,引出写作对象“爷爷的铁盒”,设置悬念,凌乱抽屉里怎么有个精致铁盒,铁盒里有什么,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根据第②段“盒子里会不会是古钱”第③段“盒子里该不会还是收音机零件吧”第④段“盒子里会不会是爷爷的信件”和第⑤段“盒子难道是黄金”可知,写在抽屉里发现铁盒,总领全文,为下文写爷爷的铁盒的具体内容做铺垫。(3)本题考查句子分析。根据第④段“天才蒙蒙亮,他便穿好一身笔挺的中山装,配一顶英伦皮革帽或毛呢贝雷帽”可知,写爷爷清晨穿上中山装,带上帽子骑车去镇上,是对爷爷的外貌描写,“一身笔挺的中山装”写出爷爷前往小镇时的着装讲究,“配一顶英伦皮革帽或毛呢贝雷帽”表现出爷爷对着装的重视,突出爷爷与村中老人的不同之处,塑造出一位精致、热爱生活的老人形象。(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第⑨段“这便是爷爷的少年。历经饿肚子的痛苦滋味后,他勒紧裤腰带,将自己填肚子的粮食抠出来,囤起来留给了儿孙”可知,爷爷留给大家的粮票和布票见证了艰苦的岁月,这是爷爷在物资匮乏的时期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留给儿孙的“礼物”,爷爷希望这些粮票能让孩子们都吃饱,体现了爷爷对儿孙深厚、无私的爱;根据第⑧段“为了在煤矿立足,他羸瘦的身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最早下工,最晚收工,他丝毫不畏惧黑灯瞎火的工作环境。他的百倍努力,得到了回报,他终于能吃上一口饱饭了。后来,他成了一位优秀的煤炭工人,用自己的能力养活了整个家庭”可知,粮票和布票是爷爷在煤矿辛勤劳动所得,反映了爷爷自立自强、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爷爷把辛苦得来的粮票留给儿孙,希望把这些品质传承给儿孙,这些优良品质比黄金更可贵,更能在精神上给予儿孙启迪。(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理解。《爷爷的铁盒》一文,通过猜想爷爷铁盒内的物品展开全文,每猜测一个物品就会回忆物品和爷爷之间的联系,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对爷爷的形象进行刻画。猜测爷爷铁盒内是银圆、是收音机零件,是因为爷爷喜爱收藏宝贝、收音机是他最喜欢的老物件,可知爷爷有自己独特的喜好;猜测是信件,是因为爷爷总是着装十分讲究,与村中老人的不同,爷爷是一位精致、热爱生活的老人;猜测是黄金,是因为爷爷上年纪后坚持把自己的退休金拿出来给孙儿做生活补贴,可知爷爷关心疼爱子孙;铁盒内的粮票和布票出乎意料,但是爷爷在艰苦岁月辛勤劳动所得,更加凸显了爷爷自立自强、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答案:(1)①喜欢收藏,爱炫耀的“老小孩”②爷爷对收音机十分痴迷,他常常摆弄破旧的收音机 ③特立独行、热爱生活、有故事的人④爷爷上年纪后坚持给孙儿生活补贴(2)①引出写作对象“爷爷的铁盒”,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总领全文,为下文写爷爷的铁盒的具体内容作铺垫。(3)运用外貌描写,写出爷爷前往小镇时的着装讲究,表现出爷爷对着装的重视,突出爷爷与村中老人的不同之处,塑造出一位精致、热爱生活的老人形象。(4)①爷爷留给大家的粮票和布票见证了艰苦的岁月,这是爷爷在物资匮乏的时期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留给儿孙的“礼物”,体现了爷爷对儿孙深厚、无私的爱;②粮票和布票是爷爷辛勤劳动所得,反映了爷爷自立自强、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这些优良品质比黄金更可贵,更能在精神上给予儿孙启迪。(5)示例一:人物特点突出,个性鲜明。文章中“红着脸笑嘻嘻”“穿好一身笔挺的中山装”“保持着笔挺的身姿”等句子,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对爷爷的形象进行刻画;通过猜想铁盒中的物品介绍了爷爷的生平,展现出一位正直、坚韧、关爱儿孙的老人形象,文中对爷爷的刻画鲜明可感,爷爷身上的品质值得大家学习。示例二:《爷爷的铁盒》一文,通过介绍爷爷铁盒中票据的来由,展现了爷爷孩提时代、少年时代的经历,热情赞颂了爷爷自强不息的品质,启发儿孙珍惜当下生活,学会靠双手拼搏不息。本文给人以启迪,我们要学习老一辈勤劳坚强的品质,传承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的家风,做一个具有优良品质的新时代少年。9.(9分)书味可人甘如饴王立成①读书,是件无可炫耀却实实在在的事情。②翻看中国历史,许多人用一生的韶华投入其中,衣带渐宽终不悔,甚至成癖、成瘾,哪怕冒天下之大不韪,“雪夜闭门读禁书”也在所不惜。无书可读的时光,人如坐针毡,如烤炉火,手脚无措。③科举时代,读书是“鲤鱼跳龙门”的敲门砖,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垫脚石。读书成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最好诠释。十年寒窗,埋头书卷,望换得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千万“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子至善之信仰,只因“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眼前的锦绣,无不借知识的力量,在平步青云的读书人看来,读书的魅力正赖于斯。可即便不少人曾因贫不能有书相伴,但成人后每逢心生寂寥,忆困顿无不以此为憾,因此省吃俭用,用一生的精力努力耕耘,想要惠及子孙,造就书香门第。④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修身养性,求得“孔颜之乐”成了人生格调的一种风雅追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惜乎山水逍遥的烟霞之意、自然之趣,是五柳先生、徐霞客们的闲适,是那么难得,甚至是“世俗之所避也”。⑤对于古人而言,山水清赏可望却困阻于行。好在,这难不倒读书人。君子取道中庸,既然不能逃禅于林泉,又不能庸碌于世俗,那就努力营造书房的小天地,远拒浮华声色在俗气之外,近存赏心乐事于娴雅之内。“余尝净一室,置一几,陈几种快意书,放一本旧法帖;古鼎焚香,素麈挥尘,意思小倦,暂休竹榻。饷时而起,则啜苦茗,信手写汉书几行,随意观古画数幅。心目间,觉洒洒灵空,面上俗尘,当亦扑去三寸。”诗书自娱里,求得悠然澄净的洒脱欢喜,顺势将“守正”和“尚真”悦情纸上。⑥无疑,读书是好的,是人生精神追求与共鸣的慰藉神物。但即使读书这么美好的事情,有时也会有不尽如人意、无可奈何之时。历史上,改朝换代动荡之时,读书人一旦遇上,何来读书之乐?即使有,也是苦中作乐,莫名之状不可言说。当然,喟叹之余,抚平内心因读书不便而带来的灵魂失落感,静默以待,刹那千年,潮起潮落。待又能放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后,收拾好落寞时压抑许久、新生后又激动万分的心绪,再拿起久束高阁、蒙尘几许的书卷,掸落风尘,更为认真地读下去,并且愈加投入其中。毕竟知识宝贵,不可不读。⑦对读书人而言,书就是知识的源泉、进步的阶梯,更是精神的载体、灵魂的归宿,古今概莫能外。一本好书,承载着时光的精致、人性的相知、心灵的慰藉。一人静坐书窗,手捧爱书,以清明之心随意地读、闲适地览,在书香墨韵的典雅芳菲间,求得“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确,那些意味悠长的书籍,着实是纸与文字融合的神奇之物,世间十分美好,它必分其一,可解忧、可排闷,亦可寄情托志,若人沉浸其中,简直妙不可言。⑧“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窃以为,此句对书是个例外。好书从来是独享,慢慢赏阅。记得一位爱书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搬动我的书,犹如割肉剜心般刺痛,再亲近的人我也会不顾情面地果断拒绝。”此句诚不欺人也,也足可见证一个读书人的爱书之深。笔者最怕突然开口的唐突子,将别人心爱之书看作是平常物,并且深信“书非借不能读”,岂不知还有一句古训曰:“名酒过于求赵壁,异书浑似借荆州。”⑨北齐文学家颜之推云:“积财千万,无过读书。”孟德斯鸠曾说道:“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⑩追溯历史,放眼世界。对人类而言,无论何时何地,读些对人生有益的书,一直都是最容易也最美好的事情。(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在古人眼中读书的目的有哪些。(2)下面语段是英子同学在网上找到的,她想把这段文字作为本文的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恰当?请说明理由。明代文学家、画家陈继儒的《小窗幽记》如是说。陈继儒29岁开始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朝廷屡次征用,他皆以疾辞。正所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陈继儒们将一纸清欢寄流年,放下“功名册”,读得“快意书”,从而觅得“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的无上良方。(3)AB两种读书,哪种情况更贴合“落寞时压抑许久、新生后又激动万分”的情况,请说明理由。【A】张兰非常喜欢《简•爱》这本书,在一次考试中,张兰遇到了《简•爱》中最熟悉的语段,万分激动。【B】刘奇在三年前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因为身体状况,这本书被搁置三年,而后小刘再次品读本书时,内心五味杂陈。【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根据第③段“科举时代,读书是‘鲤鱼跳龙门’的敲门砖……眼前的锦绣,无不借知识的力量,在平步青云的读书人看来,读书的魅力正赖于斯”可知,古人读书是为了求取功名,平步青云;根据第④段“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修身养性,求得‘孔颜之乐’成了人生格调的一种风雅追求”可知,古人读书是为了自省,为了修身养性;根据第⑤段“对于古人而言,山水清赏可望却困阻于行。好在,这难不倒读书人……诗书自娱里,求得悠然澄净的洒脱欢喜,顺势将‘守正’和‘尚真’悦情纸上”可知,古人读书是为了自娱,为了远离世俗,做到“守正”和“尚真”。(2)本题考查论据补充和分析。根据第⑤段“诗书自娱里,求得悠然澄净的洒脱欢喜,顺势将‘守正’和‘尚真’悦情纸上”一句可知,该段主要论述了通过读书可以获得悠然洒脱的心态以及守正尚真的品质。而英子同学找到的论据,即陈继儒放弃功名利禄,隐居山林,专心读书的故事,正是体现了这种在读书中寻求内心宁静、坚守真我态度的观点。因此,将这个论据放在第⑤段最为恰当。(3)本题考查文本情境理解和分析。A选项描述了小语在考试中遇到熟悉的《简•爱》语段时激动万分的情境。这个情境虽然体现了“激动万分”的部分,但并没有涵盖“落寞时压抑许久”的感受。虽然小语喜欢《简•爱》这本书,并在考试中遇到熟悉的语段感到激动,但这并没有涉及她之前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落寞和压抑;B选项详细描述了刘奇在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因身体状况不佳而搁置阅读,后来重获健康后再次品读时的复杂情感。这个情境既包含了“落寞时压抑许久”——刘奇因身体状况不佳而无法继续阅读,可能会感到落寞和压抑;也包含了“新生后又激动万分”——他重获健康,有了新生的感觉,再次品读时能够更深刻地感受书中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产生激动万分的情绪。根据以上分析,B项更贴合“落寞时压抑许久、新生后又激动万分”的说法。刘奇的经历不仅体现了身体上的新生,也体现了心灵上的新生和对书籍情感的深化。故选:B。答案:(1)①读书是为了求取功名,平步青云;②读书是为了自省,为了修身养性;③读书是为了自娱,为了远离世俗,做到“守正”和“尚真”。(2)第⑤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