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与应用-4_第1页
流体力学与应用-4_第2页
流体力学与应用-4_第3页
流体力学与应用-4_第4页
流体力学与应用-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1.4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1.4.1流体的流动型态1.4.2流体在圆管内的速度分布1.4.3流体流动边界层1.4.1流体的流动型态

一、雷诺实验1.4

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层流(或滞流):流体质点仅沿着与管轴平行的方向作直线运动,质点无径向脉动,质点之间互不混合;湍流(或紊流):流体质点除了沿管轴方向向前流动外,还有径向脉动,各质点的速度在大小和方向上都随时变化,质点互相碰撞和混合。二、流型判据——雷诺准数

无因次数群式中:d-管子的内径,其单位为m,因次L;

u-流体流动的平均速度,其单位为m/s,因次L/θ;

ρ-流体的密度,其单位为kg/m3,因次M/L3;

μ-流体的粘度,其单位为Pa.s或kg/m.s,因次M/(Lθ)。判断流型Re≤2000时,流动为层流,此区称为层流区;Re≥4000时,一般出现湍流,此区称为湍流区;2000<Re<4000

时,流动可能是层流,也可能是湍流,该区称为不稳定的过渡区。2.物理意义

Re反映了流体流动中惯性力与粘性力的对比关系,标志着流体流动的湍动程度。

惯性力∝ρu2

粘性力∝μu/d1.4.2流体在圆管内的速度分布速度分布: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管截面上质点的速度随半径的变化关系。

一、层流时的速度分布

由压力差产生的推力

流体层间内摩擦力

管壁处r=R时,=0,可得速度分布方程

管中心流速为最大,即r=0时,=umax

管截面上的平均速度:即层流流动时的平均速度为管中心最大速度的1/2。

即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层流流动时,其速度呈抛物线分布。二、湍流时的速度分布

剪应力:e为湍流黏度,与流体的流动状况有关。

湍流速度分布的经验式:n与Re有关,取值如下:

1/7次方定律当时,流体的平均速度:1.4.3流体流动边界层一、边界层的形成与发展

流动边界层:存在着较大速度梯度的流体层区域,即流速降为主体流速的99%以内的区域。边界层厚度:边界层外缘与壁面间的垂直距离。流体在平板上流动时的边界层:

边界层区(边界层内):沿板面法向的速度梯度很大,需考虑黏度的影响,剪应力不可忽略。主流区(边界层外):速度梯度很小,剪应力可以忽略,可视为理想流体。边界层流型:层流边界层和湍流边界层。层流边界层:在平板的前段,边界层内的流型为层流。湍流边界层:离平板前沿一段距离后,边界层内的流型转为湍流。

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的边界层

充分发展的边界层厚度为圆管的半径;进口段内有边界层内外之分。也分为层流边界层与湍流边界层。进口段长度:层流:湍流:湍流流动时:湍流主体:速度脉动较大,以湍流黏度为主,径向传递因速度的脉动而大大强化;过渡层:分子黏度与湍流黏度相当;层流内层:速度脉动较小,以分子黏度为主,径向传递只能依赖分子运动。——层流内层为传递过程的主要阻力Re越大,湍动程度越高,层流内层越薄。二、边界层的分离ABS

A→C:流道截面积逐渐减小,流速逐渐增加,压力逐渐减小(顺压梯度);C→S:流道截面积逐渐增加,流速逐渐减小,压力逐渐增加(逆压梯度);S点:物体表面的流体质点在逆压梯度和黏性剪应力的作用下,速度降为0。SS’以下:边界层脱离固体壁面,而后倒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