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课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课时作业含解析统编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课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课时作业含解析统编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课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课时作业含解析统编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课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课时作业含解析统编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课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课时作业含解析统编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下列各项中,标记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C.中共八大的召幵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2.“一化三改”中的“三改”包括()A.对农业、工业、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手工业、制造业、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农业、手工业、制造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志向,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压不再过穷苦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此材料相关的历史事务是()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C.第一个五年安排 D.三大改造4.如表:为建国初期粮食产量增长率(1950—1957年)统计表(据《中国统计年鉴》1983年),据此可知,当时()年度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14.34%8.05%12.34%1.74%1.59%7.84%4.57%1.2%A.国民经济结构比例严峻失调B.建国初期粮食产量快速下降C.个体经营方式阻碍农业发展D.国家政策干脆影响农业发展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需()①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详细实际相结合②以苏联阅历教训为鉴戒,回避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曲折③立足中国国情和社会冲突变更来探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④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阅历来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经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更,这()①充分证明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②实现了我国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化③表明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曲折中前进的④说明建立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7.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的变更,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主要表现在()①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②体现工人阶级风貌的大庆精神③胸怀全局,为国分忧④“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8.“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阅历,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气,为了建设一个宏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这是毛泽东在中共八大开幕式上的致词。以下对这次会议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形势和主要冲突的变更②会议提出加强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加强国内各民族团结③为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白方向④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9.中国共产党探究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A.新中国成立B.中共七大的召开C.三大改造完成D.中共八大的召开10.—位美国学者评论说,1956年,毛泽东向政治局提交了供选择的建议,即他的《论十大关系》,这篇讲话虽然用词含义模糊,但要求却非常清晰,描绘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战略。对“完全不同的发展战略”的正确理解是()A.依据国情自主探究建设之路B.完全抛弃苏联的发展模式C.集中力气发展社会生产力D.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1.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共4章106条的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称为五四宪法。五四宪法()①规定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②是中国有史以来将公民定为国家主子翁的社会主义大法③是在新中国的历史由人民来完全主宰的条件下所诞生的④制定了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详细途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2.探究性学习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通过质疑、发觉问题,调查探讨、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沟通等探究活动,获得学问、驾驭方法的学习性活动。高一某班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一组图片(五四运动、开国大典、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该组图片信息所反映的主题是()A.民族复兴之路B.民主革命之路C.社会主义道路D.改革开放之路13.材料一1953年,中共中心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途;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途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个体农业、对手工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二1958年6月《人民日报》社论写道:“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用最快的速度实现共产主义。”(1)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看,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途的实质是什么?(2)运用所学学问,分析材料二中做法的错误所在,并说明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14.党的八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的中国社会的主要冲突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白方向。(1)社会主义改造后我国社会主要冲突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记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也标记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D项当选;其余三项均与题意不符。答案为D项。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属于常识考查,“三改”指的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符合题意。3.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第一个五年安排相关的学问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1953年;工业化。因为1953—1957年为了有安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安排。集中主要力气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因此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4.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新中国成立,极大地调动农夫的生产主动性,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增长;从1953年起,国家实施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一五安排”,因此此时农业生产增长率降低,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国民经济的结构问题,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建国初期粮食产量增长率总体下降,体现不出粮食产量的快速下降,B项错误;此时的农业正在进行改造,C项错误。5.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需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详细实际相结合,立足中国国情和社会冲突变更来探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①③符合题意;②中“回避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曲折”的说法明显错误,不选;发达国家的先进阅历未必适合中国国情,故④不选。答案为A项。6.答案:B解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经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更,取得了一些成就,这充分证明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说明建立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①④符合题意;②中“先进工业国”的说法夸大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不选;材料没有体现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性,故③不选。答案为B项。7.答案:D解析: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属于科技成就,不是精神面貌,①不符合题意;胸怀全局,为国分忧也不是精神面貌,③解除;体现工人阶级风貌的大庆精神,“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人们的精神面貌的详细体现,②④符合题意。8.答案:A解析:解题时紧扣“中共八大”及所学学问分析归纳,据所学可知中共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冲突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①④符合题意;据所学可知1956年召开中共八大,当时已经完成三大改造而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新民主主义”,②③均不是中共八大的内容,解除。9.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主要冲突的变更,制定了经济建设方针,所以中共八大是探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故答案选D。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尚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须要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A项不符合题意,解除;中共七大的召开是1945年,为抗日斗争和解放斗争的成功奠定了基础,B项解除;三大改造完成标记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C项解除。10.答案:A解析: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的问题,体现了依据国情自主探究建设之路,故A项正确;“完全抛弃苏联的发展模式”说法过于确定,故B项错误;集中力气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没有体现出“完全不同的发展战略”,故C、D两项不符合题意,解除。11.答案:C解析: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驾驭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①符合题意。②“将公民定为国家主子翁”中的“公民”错误;由所学学问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宏大飞跃,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③符合题意;《宪法》确定了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详细途径,不是“制定”,④错误。12.答案:A解析: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先的标记。开国大典标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拓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今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今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从今走上了富强的道路。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13.答案:(1)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途和总任务概括起来就是“一化三改”,“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质就是发展生产力;“三改”即逐步实现国家对个体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质就是变更生产资料全部制的形式,亦即变革生产关系。因二者同时进行,所以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途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统一。(2)材料二“用最快的速度实现共产主义”的做法没有立足当时的国情和生产力发展实际,犯了“大跃进”的错误。这启示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需坚持从中国国情动身,实事求是;必需遵循客观规律。解析:第(1)问要求说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途的实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途和总任务概括起来就是“一化三改”,“一化”强调的是发展生产力,“三改”强调的是变革生产关系,故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途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统一。第(2)问第一小问通过材料中的“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用最快的速度实现共产主义”等关键语句可以看出这犯了“大跃进”的错误。其次小问与第一小问相承接,“大跃进”的错误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就是要从国情动身,坚持实事求是,必需遵循客观规律。14.答案:(1)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冲突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冲突,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冲突,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须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意人民须要的状况之间的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