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六、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举荐理由】2024-2025五年高考15套全国卷,本学问点共出现选择题18道,考查频率120%。【学问点复习】阶段特征总体从鸦片斗争至辛亥革命爆发(1840~1912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逐步形成并日益加深时期,是中国近代化起步并日益发展时期。政治列强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斗争、中法斗争、甲午中日斗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斗争,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逐步加深。清朝中心机构日益半殖民地化,并开展新政、预备立宪和教化改革等自保活动。农夫阶级先后发动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给中外反动势力沉重打击。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失败后,民主革命日益成为救国的重要选项。经济随着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动。自然经济起先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洋务派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有了初步发展。中国经济起先向近代化迈进。思想封建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猛烈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渐渐成为主流思想。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改良思想、三民主义相继产生。社会生活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社会习俗、交通、通讯、大众传媒手段都发生了重大变更。主干学问排查一、政治:1840—1912年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究1.列强的侵华斗争(1)鸦片斗争:1840—1842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其次次鸦片斗争:1856—1860年,清政府再次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3)甲午中日斗争①缘由:明治维新后日本为满意资本主义发展须要加紧对外扩张。②过程:1894年,日本在丰岛海面挑起斗争,黄海海战中国失去对黄海的制海权。③结果: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④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4)八国联军侵华①缘由:义和团运动危及列强在华利益。②结果:1901年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③影响: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究(1)太平天国运动①前期a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起先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b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阔农夫的愿望和要求,但其肯定平均主义思想具有空想性,且其强化自然经济的主见,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南辕北辙。②后期:a1856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b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是最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没有反映农夫的要求和愿望,加之中国缺乏资本主义发展的土壤,没有真正实行。c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2)戊戌变法:1898年,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标记着政治领域的近代化起先启动。(3)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农夫阶级掀起了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4)辛亥革命①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②1911年10月10日,发起武昌起义,清朝统治土崩瓦解。③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④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⑤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宏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二、经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1)缘由:鸦片斗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外国商品冲击。(2)标记:中国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3)影响: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供应了条件(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2.洋务运动(1)目的: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3)活动①军事工业: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企业。②民用工业:带有极强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但仍具有肯定的封建性。(4)意义①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育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②在客观上既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本国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又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了肯定的抵制作用。3.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1)产生①缘由: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起先解体;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与洋务派创办企业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创办近代企业。②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③影响:变更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推动了近代化进程;顺应了工业文明的发展潮流;推动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出现。(2)初步发展①缘由: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甲午中日斗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②表现:棉纺织业等轻工业发展尤为快速。三、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和物质社会生活的变迁1.向西方学习的思想(1)“新思想”萌发: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撰《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2)“中体西用”:其次次鸦片斗争后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维护固有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纳西方的好用科技,才能“自强”“求富”。(3)早期维新思想:以王韬、郑观应等为代表,主见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主见兴办学校;实行君主立宪制度。(4)维新思想①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西方思想不断传入;民族危机的加深。②内容:发展资本主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倡西学。③代表人物a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初步形成维新变法纲领;出版《孔子改制考》,以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学习西方民主政治。b梁启超:宣扬民权学说,提倡维新变法,批判封建君主专制,要求“伸民权”“设议院”。c严复:提倡进化论思想,成为激发人们要求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④特点:将西方启蒙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利用进化论思想来宣扬维新变法。⑤意义: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5)孙中山的三民主义①提出:1905年,面对严峻的民族危机,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②评价: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但未明确提出反帝,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2.物质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的变更①鸦片斗争后:西装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流行,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服饰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渐渐向美观、适体、便利、平民化转变。②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主见“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③辛亥革命时期:辛亥革命前后,“剪辫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调;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2)交通与通讯的进步①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中国新式航运业诞生。②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通车。③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④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⑤通讯工具的变迁:清朝晚期,电报、电话起先出现,民国时期,通讯事业进一步发展。(3)大众传媒的发展①报刊业的出现:适应了普遍民众阅读的须要,成为开启民智的重要手段。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②报刊业的发展: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阵营都把报刊作为宣扬自己主见的工具,中国报刊业呈现出旺盛景象。③影视事业的发展: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胜利,中国电影事业起先起步。【真题例证】1.(2024全国Ⅰ卷·28)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相互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爱好、关注点动身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表1《格致汇编》“相互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应用科学、各种技术自然常识基础科学奇异和其他问题42.5%22.8%17.5%17.2%据此可知,当时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化发展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答案】C【解析】材料各类问题中西方“应用科学、各种技术”占据多数,说明西学传播适应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兴办实业的需求,故选C项;材料当时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说明西用思想的传播没有受到抑制,解除A项;材料互答问题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与维新思想无关,解除B项;材料反映出国人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关注,但没有体现出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解除D项。2.(2024全国Ⅱ卷·28)1894—1914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有所增加,各行业所占比例如图9所示。据图9可知,当时A.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B.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由逆差转向了顺差C.国际资本垄断日益趋于和缓D.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答案】A【解析】由材料信息1894—1914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中,运输业所占比例有明显的增加,结合所学,甲午战后西方列强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进而攫取铁路沿线的物产资源,因此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外国在华企业投资状况,并未提及中国的对外贸易,解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外国在华企业投资状况,无法体现国际资本垄断的趋势,解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外国企业而非民族企业,解除D项。3.(2024全国Ⅲ卷·28)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独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这表明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B.清政府激励民间投资设厂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变更D.洋务派打算创办民用企业【答案】D【解析】据材料“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须华商独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说明结合所学洋务派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的目的可知洋务派主见创办民用工业以对抗外国经济入侵,故选D项;材料“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可知面对外国入侵实行的措施不是对外交往的中心,解除A项;材料“李鸿章认为”说明不是清政府,且清政府激励民间投资设厂是在甲午斗争以后,与材料信息不符,解除B项;据材料“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须华商独立公司,自建行栈’”说明是坚持求富自强的方针,解除C项。4.(2024全国I卷,28)表1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黄彬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皆其手订。朱纯祖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习米业,中年创设朱丽记花米行。姚光第南邑生员,感于地方贫瘠日甚,就其家设机器轧棉厂。表1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川沙县部分名人大多参加了工商业。这说明当时出现了士与工商合一的趋势,冲击了传统强调士农工商分立的社会结构,故选B项;材料“创设朱丽记花米行”说明是从事工商业,与科举取士无关,解除A项;材料反映部分士人参加工商业说明是儒家的义利观念受到冲击而非被抛弃,解除C项;材料只是提及部分名人从事新式工业,不能反映整个经济状况,且无法说明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解除D项。5.(2024全国II卷,28)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C.列强找寻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答案】D【解析】由材料“1898年”“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可知部分西方人支持光绪帝主持变法运动,反对慈禧太后干涉政治,故选D项;“广泛支持”不符合当时社会史实,解除A项;1898年,加强排外活动的是义和团运动,而并非清政府,解除B项;其次次鸦片斗争后列强起先干涉中国内政,材料强调部分西方人的看法而非列强干涉内政,解除C项。6.(2024全国III卷,28)19世纪六七十年头,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答案】B【解析】“19世纪六七十年头,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外国人的名字”代表外国人的身份,在中国近代受领事裁判权的影响,往往意味着特权,成为民族工业创立之初的护身符,故选B项;“民间设厂高潮”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在甲午斗争后才起先出现,与题干时间不符,解除B项;“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不是外国资本运作的结果,解除C项;“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与对外贸易没有干脆的联系,解除D项。7.(2024·全国Ⅰ卷·28)甲午斗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扬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很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A.欧美舆论宣扬左右了斗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答案】C【解析】甲午斗争的进程是由中日双方确定的,欧美的舆论宣扬最多只能影响但并不能左右斗争进程,故A项错误;日本将中国包装成专制独裁的代表并非为了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而是为了在舆论上争取西方的支持,故B项错误;面对日本对西方舆论的争取,清政府却无所作为,反映了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故C项正确;西方媒体的说法反映出日本获得了西方舆论的支持,并非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故D项错误。8.(2024·全国Ⅱ卷·28)19世纪70年头,针对日本阻挡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始终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依据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可知是中国希望借助西方势力而非日本借助西方列强,故A项错误;由材料“琉球国向中国进贡”、“琉球始终是中国的藩属”可知中国与琉球国为朝贡贸易,传统朝贡体系并没有解体,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地方督抚的外交建议而非干预朝廷的外交决策,故C项错误;由材料“依据万国公法与评直曲”,可知地方督抚希望借助国际公法解决日本干涉中国和琉球的事务,已经具有近代外交的观念,故D项正确。9.(2024·全国Ⅲ卷·28)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挖空心事”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A.订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供应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答案】D【解析】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峻,材料严复“挖空心事”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联系起来,目的是推动国人的思想解放,故A项错误;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没有提倡反清革命,故B项错误;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与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无关,故C项错误;严复“挖空心事”的目的是,宣扬社会进化论思想,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故D项正确。10.(2024·全国Ⅰ卷·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A.增加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念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限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答案】A【解析】据材料“土煤……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到“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可知,开平煤矿所产之煤税负削减,这有利于增加洋务派兴办企业的信念,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只是开平煤矿税负问题,没有涉及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开平煤矿的管理无关,故B项错误;开平煤矿属于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材料未涉及列强限制煤矿业,故C项错误;税负减轻只是煤矿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其稳健发展的关键还在于内部的经营管理、技术、资金等条件,因而“保证”一词言过其实,故D项错误。11.(2024·全国Ⅰ卷·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激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更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答案】A【解析】材料中“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直隶”等地开放较早、经济文化较发达,“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大多属于内地省份,通商口岸、新式企业较少,经济相对落后,因而留学跟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有关,故A项正确;20世纪初的反清革命运动大多是由留日归国的学生宣扬和发动,因而是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导致革命运动存在区域差异,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属于因果倒置,故B项错误;清政府作为全国性的中心政府,其激励留学的政策不会厚此薄彼,出现区域性的差别,故C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留日学生,日本在华的势力范围仅限于福建,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与留日则没有干脆的关系,故D项错误。12.(2024·全国Ⅱ卷·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实行“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更反映了()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逆境【答案】B【解析】材料中提到“协造”,福州船政局应当是从官办转为官督商办,也就是协办,并没有转为商办,故A项错误;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由“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到此后造船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实行‘协造’方式”反映了经费来源的变更,目的在于缓解经费压力,故B项正确;从1879年以前“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到后来“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说明所造之船自始至终没有投入市场,故C项错误;材料仅涉及福州船政局的造船业,不能由此推断近代轮船制造业的状况,故D项错误。13.(2024·全国Ⅲ卷·28)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日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更的主要缘由是()A.维新变法运动快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削减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答案】D【解析】维新变法运动是一场政治改良和思想启蒙运动,虽主见发展工商业,但不是维新派变法的重点,并且维新变法的影响力也没有这么大,因此维新变法不是产生上述变更的主要缘由,故A项错误;1895年甲午斗争清军惨败,洋务运动破产,洋务派创办的官督商办企业也受到影响,并且无法推断材料中企业是否为官督商办企业,故B项错误;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在华资本输出的途径,列强加大了对华资本输出,故C项错误;甲午斗争清政府战败,须要赔偿日本巨额斗争赔款,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间出现办厂热潮,故D项正确。14.(2024·全国Ⅰ卷·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起先丢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亲密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答案】C【解析】中国关税主权起先丢失于鸦片斗争后,材料无法推断出关税主权是否丢失,故A项错误;19世纪中期以后的中国,自然经济仍旧占据主导地位,没有被商品经济所取代,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外国商品输出已经深化到中国偏远农村,民众运用洋货日益增多,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亲密,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讲解并描述中国市场的洋货增多,无法推断中国是否主动开放市场,故D项错误。15.(2024·全国Ⅰ卷·29)甲午中日斗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肯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定最终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推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救济【答案】C【解析】甲午中日斗争前中国的洋务运动只是对军队进行初步的西式改革,并没有全部完成,故A项错误;集权制度不肯定带来有效作战指挥,也不属于军备优势,而且之前两次鸦片斗争也是集权制度,但结果还是失败,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斗争前的洋务运动中,兴办军事工业,筹划海防,建立了三支近代海军,推动军事近代化的努力收到较大成效,属于军备优势,故C项正确;甲午中日斗争前中国并没有获得广泛的外部救济,而是受到外部的侵略,故D项错误。16.(2024·全国Ⅱ卷·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亲密D.中国关税主权起先丢失【答案】C【解析】鸦片斗争前,中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相继发动鸦片斗争、其次次鸦片斗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同等条约,中国的大门被迫向世界开放,不是主动开放,故A项错误;鸦片斗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社会原有的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结构,但整个近代传统经济形式仍占肯定优势,商品经济并没有取代自然经济,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可知,鸦片斗争后外国日常生活用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人和世界市场联系日趋亲密,故C项正确;鸦片斗争后,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协定关税,使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但并非完全丢失,故D项错误。17.(2024·全国Ⅲ卷·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A.提倡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须要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答案】C【解析】甲午斗争后,为挽救民族危机,梁启超提倡维新变法,即政治改良,而不是民主革命,故A项错误;白话文运动发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与材料时间“甲午战后”不符,故B项错误;甲午战后,中国面临严峻的民族危机,从“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可以看出梁启超的“诗界革命”意在振兴中华、挽救民族危亡,故C项正确;改良思潮形成于19世纪六七十年头的早期维新思想,而不是甲午战后,故D项错误。18.(2024·全国Ⅲ卷·29)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运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净性C.反对向西方学习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答案】D【解析】1898年维新变法已经失败,1903年不会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故A项错误;《奏定学堂章程》禁止运用的只是“团体”等部分新名词,并非全部新名词,与民族语言的纯净性无关,故B项错误;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见中体西用,并不反对向西方学习技术,故C项错误;“‘团体’……‘观念’”等新名词涉及到意识形态,而洋务派反对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思想,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传统意识形态,维护封建统治,故D项正确。【强化练习】1.(2024·湖南A佳大联考高三拓展卷·8)20世纪初,清政府对原洋务企业主动进行“改制”,如1903年规定江南制造总局在生产枪炮的同时,可以“制造矿务、农务及一切应用机器”。当时的改制()A.扭转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局面B.有效地抑制了西方经济侵略C.增加了洋务企业的资金压力D.有利于中国工业近代化发展【答案】D【解析】据材料“规定江南制造总局在生产枪炮的同时,可以‘制造矿务、农务及一切应用机器’”可知江南制造总局的业务范围扩大,联系所学可知该企业属于近代工业,因此它的改制有利于近代工业的发展,故选D项;1895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已标记洋务运动破产,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A项;材料侧重做法,未提及效果,且“有效抑制”用语肯定,解除B项;拓宽业务范围可以增加收入,缓解压力,解除C项。2.(2024·湖北十一校高三其次次联考·7)1909年《大公报》上登载文章说:“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做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所演的故事里头,有很多的道理很可以劝善戒恶,教人警醒。……中国戏最简单引诱坏了青年的子弟,就是那好戏,也不免夹杂着迷信邪说。人能把爱看戏的心,移在看电影上,保管他有好处。”这篇文章说明()A.电影肯定程度上得到时人的接受和理解B.《大公报》成为激进派的宣扬武器C.中国还没有实现电影和传统戏剧的结合D.列强利用电影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答案】A【解析】由“人能把爱看戏的心,移在看电影上,保管他有好处”可知,文章认为电影对国人是有好处的,说明当时得到肯定程度上的认可和接受,故选A项;激进派出现在辛亥革命之后,与题干时间“1909年”不符,解除B项;文章的主旨是想说电影比中国戏更简单劝善戒恶,而不是说电影和传统戏剧是否结合,解除C项;由“劝善戒恶,教人警醒”可知,作者是想强调电影对国人是有好处的,而不是去说电影是为列强服务的,解除D项。3.(2024·湖北十一校高三其次次联考·6)表2是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部分)(数额单位:万两),由此可知()表2时间财政总收入田赋盐税关税乾隆三十一年4,854约3,000多约5005401911年30,191约4,800约4,600约4,300A.清末新政推动晚清财政收入的大量增加B.晚清时期民族工业获得较大发展C.清朝财政体制由农业型向工商业型转变D.海关关税成为晚清最主要的财源【答案】C【解析】由上述表格看,乾隆三十一年田赋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是一半以上,说明其财政体系为农业型,而1911年田赋占比远远低于盐税和关税(属于工商业收入),盐税和关税占比较高则说明财政体系已经实现由农业向工商业的转变,故选C项;清末新政中的措施都是须要清政府财政支出才可以实行的,所以清末新政不行能使得晚清财政收入大量增加,解除A项;题干中的盐税和关税的财政收入增加是全部工商业企业导致的,而民族工业在清末占比较小,解除B项;表格中海关关税的收入数量低于田赋和盐税的收入,没法说其是最主要财源,解除D项。4.(2024·山东聊城一模·7)1901—1908年,全国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达21家以上,其中以南方为多,仅1901—1905年四年里,上海、苏常地区新开办的工矿企业就有62家,而同时期北方各省刚刚起步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则遭遇了重大打击。这说明()A.清末新政引起清朝政治结构变更B.预备立宪宣告中心集权的式微C.东南互保利于南方民族产业发展D.实业救国提升了清朝经济实力【答案】C【解析】据材料“其中以南方为多……上海、苏常地区新开办的工矿企业就有62家”、“同时期北方各省……遭遇了重大打击”可知这一时期南北方民族工业发展状况差距极大,联系所学1901—1905年北方是因八国联军侵华斗争影响而遭打击,而南方由于东南互保,未卷入战事,相对稳定,因而发展快,故选C项;材料侧重民族工业发展的南北差异,非政治结构的变更,解除A项;预备立宪是1906年才起先,无法说明1901—1905年的状况,解除B项;材料重在探讨1901—1908年南北民族工业发展差异,非国家整体实力,解除D项。5.(2024·山东聊城一模·6)“原告为中国人,被告为有约国人,由该有约国领事衙门审判;原告为有约国人,被告为中国人,案件由中国地方官员审判,但得通知该国领事派员莅审,原、被告一方为无约国人,另一方为中国人,或均系无约国人,其案件虽由中国官府受理,但须邀一有约国领事会同裁判。"上述规定主要表明,晚清()A.司法制度较为完备B.司法起先与国际接轨C.外交努力取得成效D.司法主权遭到破坏【答案】D【解析】据材料“……由该有约国领事衙门审判”、“……但得通知该国领事派员莅审”、“……但须邀一有约国领事会同裁判”可知不管何种状况,在中国领土上中国均未驾驭司法主权,故选D项;材料侧重中国司法主权的丢失,为消极层面,“完备”一词不符合材料,解除A项;材料侧重主权丢失,不是与国际接轨,解除B项;材料只涉及司法主权的破坏,未提及中国的主动应对及其效果,解除C项。6.(2024·河北唐山一模·6)1896年,梁启超在作品中引用《周易·系辞下》中的一段话“神农氏没,黄帝、尧、舜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梁启超旨在强调变法应()A.适应时代要求B.学习西方制度C.符合民众意愿D.借助儒家思想【答案】A【解析】由题干中的“通其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等信息可知,梁启超强调要变才能适应时代须要,才能许久,故选A项;梁启超引用的都是《周易》里面的原文来说明变法的必要性,学习西方制度只有大家接受了变法的思想观念后才该宣扬,解除B项;梁启超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所以他主见变法也是为了自身和国家利益须要,而不是民众意愿,解除C项;梁启超的目的是论证变法的必要,而不是借助什么思想或者手段,解除D项。7.(2024·河北唐山一模·5)下表为“1881—1911年中国商办、官办企业发展数量统计表”。这一现象的重要影响是()
A.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B.促进了新兴阶级的力气壮大C.压制了外国资本的优势地位D.巩固了当时政府的政治统治【答案】B【解析】由图中的数据可知,1881—1911年间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远远超过官办企业,这意味着与之相关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气不断壮大,故选B项;这一时期中国依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没法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解除A项;尽管这一时期商办企业数量大大增加,但是总体上来看,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和官办企业总体实力都更占优势,解除C项;商办企业发展为推翻清朝统治打算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解除D项。8.(2024·福建厦门一模·6)1893年,郑观应在谈到《万国公法》时指出,“公法者,万国之大和约也”,国内士人要理解并接受《万国公法》,就须要完成从把中国视为天下到视为万国之一国的转变。这反映出郑观应()A.注意政治制度变革B.突破了传统华夷观念C.强调中体西用理论D.主见建立法治化国家【答案】B【解析】据材料“从把中国视为天下到视为万国之一国的转变”,结合所学可知,传统华夷观念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而郑观应认为中国是万国之一,突破了传统华夷观念,故选B项;材料表述对外观念不是政治制度变革,解除A项;洋务派强调中体西用理论,郑观应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解除C项;材料“公法者,万国之大和约也”,可见强调是国家间要依公法和约处理国家间争议,不是建立法治化国家,解除D项。9.(2024·广东一模·6)清政府于1902年制定的新学制中,学段越高,“中学”课程的比重越小,如经学课时在蒙小学堂约占全部课时的1/6,到高校堂示范馆阶段剩下约1/36。该学制反映出()A.深厚的殖民文化特征B.经世致用人才的培育C.中体西用思想被摒弃D.儒家正统地位的丢失【答案】B【解析】据所学清末“新政”可知,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近代第一个学制——壬寅学制,增加了不少西学的课程,相应地就削减了经学课程,反映出经世致用人才的培育,故选B项;殖民文化强调的是殖民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作用,解除A项;清末“新政”虽迫于形势的压力,进行了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但是并不彻底,依旧没有跳出中体西用的思想范畴,解除C项;该学制只能反映儒家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但是“丢失”无从体现,解除D项。10.(2024·广东一模·5)康有为等人于1895年组织成立的强学会是一个“京师高级官员俱乐部”,其成员来自军机处、总理衙门、内阁、翰林院等机构。这表明()A.维新派与守旧官僚合流B.维新派的阶级属性发生变更C.变法成为朝野普遍共识D.统治集团有肯定的自救意识【答案】D【解析】据材料“其成员来自军机处、总理衙门、内阁、翰林院等机构”可知,面对外国侵略的加剧,中心高级官员也在探究政治变革的道路,说明统治集团有肯定的自救意识,故选D项;维新派和守旧官僚隶属于不同的阶级,政治目标并不一样,并不会“合流”,解除A项;从早期维新思想到维新变法运动,维新派始终都主见建立君主立宪制,其资产阶级的属性并未发生过变更,解除B项;材料仅提及维新派和中心高级官员,C项“普遍共识”表述过于肯定,解除C项。11.(2024·江苏苏锡常镇一模·7)清政府在某斗争中的惨败彻底暴露了它的腐朽与虚弱,从今西方列强再也不把中国视为东亚“睡狮”,而把它视作可以任人宰割的猎物,并马上掀起了一片瓜分中国的叫嚣。这场“斗争”()A.扭转了中外贸易逆差B.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C.导致了社会性质转变D.揭开了清末新政序幕【答案】B【解析】据材料“惨败……和瓜分中国”可得是甲午中日斗争加深了民族危机,维新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故选B项;甲午中日斗争跟扭转贸易逆差无关,解除A项;此斗争前后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除C项;20世纪初清政府主动改革,跟此处社会背景不符,解除D项。12.(2024·江苏苏锡常镇一模·6)下表是近代某部著作的内容概要,对其理解和相识正确的是()一、用人察失,严禁朋奸“治国必先立政”“因时制宜,审势而行”,反对“结盟联党之事”二、革除腐朽习俗反对传统迷信;禁止饮酒及“一切生熟黄烟鸦片”三、实行新的社会经济政策造火车、轮船,以兴车马和舟楫之利,办理邮政等四、采纳新的刑法制度以法制为先,以遵行为要,……有法制而后有国家A.旨在满意农夫追求财宝平均的志向B.试图回答农夫革命应向何处去的问题C.推动实现了农夫阶级政权鼎故革新D.标记农夫阶级起先实践资本主义方案【答案】B【解析】该著作中“造火车、轮船,以兴车马和舟楫……以法制为先”体现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主见,是1859年颁布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动身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故选B项;《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平均主义,没有反映材料中发展资本主义,解除A项;《资政新篇》没有真正实行,解除C项;《资政新篇》没有真正实行,解除D项。13.(2024·福建泉州一模·8)1893年,日本大量的从军记者、政治家认为:清朝夜郎自大的华夷思想、封建性的军制、中国人无近代国家思想、吏治腐败、文弱的民族性情,可以轻易被日本折服。这些观点()A.加速了清王朝的战败B.助长了日本侵华的野心C.推动清朝向西方学习D.引发中国反日心情高涨【答案】B【解析】据材料“清朝……可以轻易被日本折服”并结合所学可知,日本大量记者和政治家们公开发表清朝落后易被折服的言论,这一论调必定助长日本侵华的野心,故选B项;清王朝战败的根本缘由是政府的腐败落后,不是日本一方论调所导致的,解除A项;向西方学习主要是在列强的侵略下,一些有识之士主动探究救亡图存之路的产物,并非日本记者、政治家的观点推动,解除C项;引发了中国反日心情高涨是在甲午中日斗争之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解除D项。14.(2024·山东潍坊高三3月高考模拟·6)太平天国运动后,人口大量削减,土地荒芜,“向存鱼鳞册、黄册荡然无存”。江浙皖诸省往往“客民争携耒耜来受塍廛”,而“土著之流亡者,一旦生还,反致无所归宿。田为人有,屋为人居,力不能夺,讼不能胜”。材料主要说明()A.清朝政府统治瓦解B.农耕经济衰退C.土地关系受到冲击D.阶级冲突尖锐【答案】C【解析】“向存鱼鳞册、黄册荡然无存”表明斗争毁掉了土地全部权的官方证明材料,外来的“客民”占有了土地,原来的土地关系受到冲击与材料中“土著之流亡者……田为人有……力不能夺,讼不能胜”相符,故选C项;辛亥革命使清朝政府统治瓦解,与材料中“太平天国运动”不符,解除A项;在“人口大量削减,土地荒芜”的状况下,“客民争携耒耜来受塍廛”有利于农耕经济复原,解除B项;“客民”“土著”都是农夫,解除D项。15.(2024·河北衡水中学高三其次次联合考试·7)1853年初,清政府户部估算,与1852年相比,该年岁人至少少收银1000万两。6月,户部密奏说,截至6月12日仅存银227000余两,连正常的行政费用也无法开支。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由于()A.太平天国运动不断发展的影响B.中国的海关税收被西方列强限制C.鸦片斗争赔款带来的沉重负担D.自然经济解体影响政府财政收入【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清朝户部估算,1853年与1852年相比,“岁入少收银1000万两”,6月,户部密奏“连正常的行政费用也无法开支”,结合史实1853年,太平军定都南京,建立与清政府相对峙的政权,一方面使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削减,而另一方面却增加军费支出,所以才导致1853年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故选A项;鸦片斗争之后,英国取得了协定关税的权力,中国起先丢失关税自主权,但这一时期中国的海关税收并未被西方列强限制,解除B项;鸦片斗争的赔款会增加清政府的财政支出,但不会影响清政府的财政税收,解除C项;自然经济的渐渐解体影响清政府的赋税收入,但结合1853年的史实,这不是导致清政府财政危机的主要缘由,解除D项。16.(2024·广东肇庆二模·5)有学者指出:“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定会在旧有轨道上缓缓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接着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这说明“这场革命”()A.加速了清朝统治的瓦解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C.受到了西学东渐的影响D.获得了学问分子群体的支持【答案】B【解析】由清廷“向西方学习”、“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后来的政治大变局”等可知题干中的革命指的是太平天国革命,导致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故选B项;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统治,但还没到加速其瓦解的程度,解除A项;洋务运动是近代西学东渐的起先,太平天国革命没有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解除C项;太平天国运动是农夫运动,没有与学问分子全体结合,解除D项。17.(2024·湖北八市高三3月联考·6)甲午斗争前后,章太炎、孙中山等人先后上书李鸿章,劝其革新政治,将民族命运之希望寄于李鸿章之身,这主要是因为()A.李鸿章为晚清政府的实权派人物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C.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意义重大D.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答案】C【解析】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而李鸿章作为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也因此倍受敬重,并因此被章太炎、孙中山等人寄予厚望,故选C项;晚清政府的实权派人物也有洋务派和顽固派之分,但顽固派不行能“革新政治”,所以章太炎、孙中山等人看重的并非为是否驾驭实权,而是是否有推动变革的意识,解除A项;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人工智能的2024年度窗帘颜色搭配咨询合同
- 管桩合同范本
- 2024年度服装企业社会责任实施合同3篇
- 综合出口信用证抵押外汇借款04年合同
- 退休人员返聘合同协议书范本 2篇
- 有关代理商合同范本
- 2024年度商场促销活动LED广告合同3篇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2金属的化学性质课时2金属活动性顺序分层作业课件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3走进化学实验室课时1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药品的取用教学教学课件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实践活动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教学课件
- 非标融资审计问题研究报告
- 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首都师范大学)》2024章节测试答案
- 机电综合实训报告
- 油库设计与管理(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与施工合同
- 小学科普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煤矿复工复产培训课件
- 飞飞自动打怪脚本
- 火电电力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发电厂燃料管理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
- 血栓风险评估及个体化干预(遗传性易栓症风险基因检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