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手札完整版本_第1页
米芾手札完整版本_第2页
米芾手札完整版本_第3页
米芾手札完整版本_第4页
米芾手札完整版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讲米芾手札(一)《李太师帖》(1)《李太师帖》《李太师帖》元祐二年(1087年)纸本纵25.8厘米横31.3厘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释文:

李太师收晋贤十四帖。武帝、王戎书若篆籀,谢安格在子敬上。真宜批帖尾也。注:李太师,即李玮,字公炤。宋仁宗之母真宗李宸妃之侄。尚仁宗兖国公主。神宗朝封检校太师。米芾《三帖卷》计《叔晦帖》,《李太师帖》,《张季明帖》,均纸本,行书。《三帖》合装一卷,为米芾行书中的精品。项元汴认为米芾此帖书风于王羲之相近。米芾的书法的确得力二王最多。但与二王父子书法又有不同,王羲之法度紧敛古质蕴藉内含;而王献之的笔致则是散朗妍妙,俊逸姿媚。米芾的天资个性于王献之较为相近,所以,米芾的结体,用笔中多可以见王献之的风骨。

章法:单字与字组——矛盾对比(1)开篇字大墨浓,排列疏朗。笔画粗细对比,李字取竖式,太、师取横式。横竖对比。形成章法上的视觉矛盾。收字缩小、疏离,与晋字相类;贤字大而倾斜,十四复为疏朗,此组贤字突出。1、此组突出武字。武字大,落笔重,同时它本身又表现为左重又轻。帖最小,帝中等。排列整齐、疏朗,注意笔画粗细对比。2、王戎一组笔画连属,王字上疏下密,连带出戎字第一笔上挑出斜钩,行笔为按—提—按,在左边重新起笔,一笔向右带出一撇。两字连属上密下疏,行笔流畅。3、书与若采取疏朗排列,书小若大,书字上疏下密,笔画粗细对比明显。作业临《李太师帖》前两行,注意章法,突出矛盾对比关系。第十二讲米芾手札(一)《李太师帖》(2)章法:单字与字组——矛盾对比(2)篆籀二字,在章法处理上注意字形的对比——竖式与横式。字本身篆疏籀密。谢安二字皆倾侧,章法上有大小对比与轻重对比,字本身有疏有密。格在二字之矛盾对比在于字势的向背。格字向左,在字向右。似连又断,动感十足。真宜批三字一笔书成,其节奏为疏——密——疏——密;轻——重——轻——重。书写时注意笔画的连贯性,一气呵成。帖尾二字的矛盾点在于短与长;重与轻;收与放。帖字短、重、收;尾字长、轻、放。也字自成一行,压尾之字,注意其本身的落笔轻重,做到提按灵活。作业临《李太师帖》后两行,注意章法,突出矛盾对比关系。第十三讲米芾手札(二)《张季明帖》(1)《张季明帖》约元祐元年(1086年)纸本纵26.0厘米横34.5厘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释文:余收张季明帖。云秋气(衍字点去)深,不审气力复何如也,真行相间,长史世间第一帖也。其次“贺八帖”。余非合书。张季明:唐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曾官常熟县尉,金吾长史。故称张长史。贺八:贺知章,其排行第八,人称“贺八”。

合书:又称“合作”孙过庭《书谱》: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乖合之际,优劣互差。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笔畅。

精神怡悦自在悠闲,是一合。感人恩惠酬答知己,是二合。时令温和气候湿润,是三合。纸佳墨优利于发挥,是四合。突发灵感欲尽其兴,是五合。心神不安事务缠身,是一不合。违背心意委屈情势,是二不合。风干气燥烈日炎炎,是三不合。纸次墨劣两不称手,是四不合。情呆志怠身疲手懒,是五不合。

章法:单字与字组——矛盾对比(1)《张季明帖》前半部分,三行,以每一行为一组,注意轻重、疏密断连、欹正等矛盾,尤其是最后一行,一笔完成,气息连贯。作业临《张季明帖》前三行,注意章法,突出矛盾对比关系。第十四讲米芾手札(二)《张季明帖》(2)章法:单字与字组——矛盾对比(2)《张季明帖》后半部分,三行,可分五组,注意轻重、疏密、欹正、大小、浓淡、横纵等矛盾。第一组:行字疏、淡、轻,字形竖式倾斜;相字密、浓、重、字形扁方;间字圆、外疏内密。第二组:长史二字重、方,世字扁,轻重相间;间字疏朗,宽、大;与前一个间字亦不同;第字上下宽疏,中间紧密,字形略长。第三组字间疏朗,呈扁方式。第四组:此五字大小相间,其、贺稍大,其余稍小,字间疏朗,下笔跌宕,提按变化明显,运用自如灵活。第五组:此四字相对较重,下笔谨慎,字中轻重、提按,变化明显,余、合较重,非、书较轻,注意错落。作业临《张季明帖》整帖,注意结字与章法,突出矛盾对比关系。第十五讲米芾手札(三)《彦和帖》彦和帖米芾《彦和帖》行草书。纸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信札一则。约书于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纵30.1厘米,横42.6厘米。

释文芾顿首启。经宿。

尊候冲胜。山试

纳文府。且看芭山。暂

给一视其背。即定交

也。少顷。勿复言。芾顿首。

彦和国士。

本欲来日送。

月明。遂今夕送耳。《彦和帖》解析米芾拜上启彦和国士:明天一早,我将于冲胜恭候大驾,并在纳文府接受您的考试。就以芭山为题,过一眼之后我将当即凭记忆现场作画。再以此决定我们今后的交往。时间间隔不多了,您就不用回信了。米芾再次顿首拜上彦和国士,本来我是打算来日再把这封信送过来给您的,由于月光很好,所以今晚就派人送来了。章法:单字与字组——矛盾对比芾字重写单出,顿首启经宿,一气呵成,笔势连绵,注意行笔提按。此行虽字间不连,但轻重对比明显,大小错落,注意矛盾。幼字开头重写,此行无连绵笔势,注意行间摆动,字的大小变化。给一视重写,其它注意向背、横式与竖式、字的大小、轻重等矛盾对比。此行笔墨较重,大小错落,注意字内部与字间的连带。此四字极具特色,为后世学书者极力推崇。字势纵横交错、大小错落。本段以枯笔书写,是为无意于佳乃佳。注意用笔与用墨,连带、纵横、大小、收放等关系。作业临《彦和帖》整帖,注意结字与章法、用笔用墨,突出矛盾对比关系。第十六讲米芾手札(四)《临沂使君帖》《临沂使君帖》米芾《临沂使君帖》(又称戎薛帖)行草书。纸本。纵31.4厘米横25.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

芾顿首。戎帖一、薛

帖五上纳,阴郁,为况

如何?芾顿首。

临沂使君麾下。使君: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麾下:①指将帅的部下。②敬辞,称将帅。麾下的“麾”,旌旗之属,是将帅用以指挥的旗帜。书法特点:此帖头二行以行书写出,将要言之事交待清楚,至第三行“如何”开始变为草书,连绵而下。第四行为受信札者,故空约一行位置,此虽为格式如此,客观上却形成了丰富多变的章法。章法:单字与字组——矛盾对比本行注意单字的大小、轻重、欹正、疏密,以及行的左右呈“S”形摆动。此行前六字字距较密,注意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