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 科学 第四单元《第 5 课时 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习题课件_第1页
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 科学 第四单元《第 5 课时 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习题课件_第2页
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 科学 第四单元《第 5 课时 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习题课件_第3页
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 科学 第四单元《第 5 课时 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习题课件_第4页
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 科学 第四单元《第 5 课时 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习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第5课时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温馨提示:点击进入讲评一二三一选择题1.关于矿物、宝石等大地中蕴藏着的宝藏的来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开始就存在,所以越用越少B.经历了亿万年的许多物理变化才形成的C.经历了亿万年的许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才形成的C2.【杭州市萧山区期末】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A.地球内部

B.太阳辐射C.绿色植物【点拨】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与水转化为氧气和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质。C3.科学家们发现,煤田一般都位于远古时代()的地带。A.森林茂密

B.岩石较多

C.海洋辽阔A4.石油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大,下列不是由石油制成的是()。

A.木头

B.沥青

C.人造纤维A5.【温州市瓯海区期末】我们身边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物理变化的产物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属于物理变化C.面包发霉是由霉菌引起的,属于化学变化C6.早期的大气层中没有氧气,绿色植物出现之后,地球的氧气含量逐渐增加。由此得出的下列推论不合理的是()。A.早期的地球不适合人类生存B.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产生的C.地球上没有氧气前肯定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生命体C返回二填空题1.下图是煤层形成过程的示意图,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丙乙2.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将____________与_______转化为_______和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质。二氧化碳返回水氧气三材料阅读题材料一: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意义主要有:将太阳能变为化学能;把无机物变为有机物;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每年光合作用所同化的太阳能约为人类所需能量的10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规模是非常巨大的。据估计,地球上的植物每年吸收二氧化碳可合成约5000亿吨的有机物。大气中之所以能保持21%的含氧量,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1.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判断,发生光合作用的场所是()。A.叶绿体

B.细胞质

C.液泡A2.如图是光合作用的简单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是物理变化B.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C.光合作用是化学变化A3.氧气约占大气体积的_________,早期地球的大气层中没有氧气,经过长时间的演变,氧气含量仍然很低。当_________出现后,地球的氧气含量逐步增加。21%绿色植物材料二:煤炭、石油是地球赋予人类的宝藏,我们利用它们可以生产很多重要的生产生活中所需的材料。但是煤、石油是要经过亿万年的复杂变化才能形成的不可再生能源,随着人类的过度开采,它们的储存量变得越来越少。于是,人类开始寻找更多的新能源去替代它们。沼气能是一种可燃性气体能源,这种气体最早是在沼泽、池塘中发现的。我们通常所说的沼气是由人工制取的,属于二次能源。人畜粪便、动植物遗体、工农业的有机物废渣和废液等,在一定温度、湿度、酸度和缺氧的条件下,经厌氧性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可以产生沼气。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沼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家庭燃料。将沼气与空气以适当的比例混合,使之充分燃烧,产生的能量可以用来煮饭、照明,既方便又干净。沼气还可以为动力机械供能,完成碾米、磨面、抽水、发电等工作。4.我们利用石油可以生产很多生产生活中所需的材料,下列不属于石油产品的是()。A.铺路使用的沥青B.妈妈佩戴的钻戒C.常见的塑料制品B5.沼气作为家庭燃料,在使用的过程中,与________按一定比例混合,它能充分________,并伴随___________的现象。空气燃烧发光发热6.沼气是化学变化的产物吗?你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沼气是人畜粪便、动植物遗体、工农业的有机物废渣和废液等,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新物质7.煤、石油等化石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它们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造成大气污染、酸雨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活。为应对这些环境问题,我们可以怎么做?(列举三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