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插秧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插秧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插秧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插秧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插秧歌》杨万里-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著名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家”。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及第,历任漳州、常州等地方官,官至宝谟阁学士。后因指责朝政,得罪权贵,罢官居家15年,忧愤而死。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情感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文学常识-诚斋体诚斋体因杨万里而得名。其特点是:①幽默谈谐,风趣活泼。他的诗多从寻常生活中取材,常常在诗中打诨取笑,涉笔成趣。如《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栏”。②多写自然景色,日常生活。他善于敏锐地捕捉曰常生活中容易被人忽略的景象,摄入镜头,构成一幅情趣盎然的图画,如《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③语言通俗明快,多用口语、俗语入诗,使诗歌就像日常对话那样生动有趣。如《竹枝歌七首》(其一)“吴侬一队好儿郎,只要船行不要忙”。当然,诚斋体也有缺点。他的诗取材琐细,较少反映社会现实,气魄、意境都欠阔大,也有一些浅薄无聊之作。但诚斋体的出现,给笼罩在江西诗派风气下的诗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为宋诗开创了一个新境界。

“插秧歌”,即插秧时所唱的歌曲,后代指插秧的劳动场面。题目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描写插秧的场景,通俗明白,一目了然。题目解说

孝宗淳熙六年(1179)四月。杨万里由常州卸任后返回故乡江西,路过衢州,适逢大雨,就暂驻留。他看见农民插秧的劳动情景,就写下这首《插秧歌》记录所见所想。他在《明发三衢》中亦说:“拔尽新秧插尽田,,出城一眼翠无边。写作背景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农家丈夫抛秧妻子接秧,小儿拔秧大儿插秧。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头上戴的斗笠像头盔,身上披的蓑衣像铁甲,雨水从头上一直淋湿到肩膀。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叫他吃早饭歇一会儿,他只是忙着低头弯腰地干活,没空回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秧根没有生牢插秧没有完结,要提防鹅儿和小鸭(下水田来破坏秧苗)-具体探究-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开篇直奔主题,一、二句运用白描、互文手法描绘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各有分工,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段解:写热火朝天的插秧场景。-具体探究-笠星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三、四句通过对雨具和雨势的描写,表现了插秧的艰苦。诗人别出心裁地将“斗笠”比作“头盔”、将“蓑衣”比作“铁甲”,两个形象的比喻向读者暗示:插秧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虽全副武装,仍浑身湿透,插秧的辛苦可以想见。段解:描绘雨中抢插秧苗的情景。-具体探究-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诗人给雨中插秧图配上声声入耳的画外音,有人招呼插秧人吃饭、休息片刻,而插秧人仍然保持着插秧的姿势,不停地忙碌着。段解:写插秧人劳作时的忘我程度,顾不上吃饭与休息。-具体探究-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七、八句是插秧人的答语。转移话题,嘱咐送饭食的人照看好鹅儿和小鸭,提防它们作践秧苗。一个时时尽力、事事操心农夫勤劳、质朴的形象,在这朴实的答语中显现出来。段解:写插秧人提醒别人爱护秧苗。-结构图解-插秧歌正面描写对话描写全家出动图雨中插秧图吃早餐、歇息提防鹅鸭护秧苗辛勤劳动吃苦耐劳

这首诗描写插秧时节农民的辛勤劳动,全家老少一齐出动,紧张地战斗在田间。诗人将农民描绘成战士,赞扬他们辛勤劳动、吃苦耐劳的可贵精神。诗歌语言通俗浅近,人物形象生动鲜明,生活气息浓郁。主题归纳-写作特色-妙趣横生清新活泼

从农村普遍存在的景物环境中,从农民丰富多彩的劳动生活气息里撷取来的镜头,不失耐人寻味的新鲜之意和活泼之趣。①从生活中选材。

直叙其事,直绘其景。如连用四个动词“抛”“接”“拔”“插”,一连串插秧的农事活动令人目不暇接,紧张而有序的抢插秧苗的场景跃然纸上。②运用白描手法。-写作特色-妙趣横生清新活泼

如最后的对话,口语白话、直意曲说的一问一答,加上农夫生性自然、即兴而为的肢体语言,把农忙时节雨中插秧的紧张气氛渲染到了极点,读完使人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③语言朴素自然。问题思考

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该诗是怎样描绘江南农户紧张忙碌而又秩序井然的插秧情景的。①动作描写。一、二句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展示了插秧的繁忙景象,“抛”“接”“拔”““插”四个动词用语直白却传神,描绘出全家老少齐上阵,为抢农时忙碌不停而又秩序井然的场景。五、六句,家人送饭让歇一会儿却无人答话,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低头折腰只不答”,撷取田夫的肢体动作,表现农事的紧张与忙碌。问题思考②环境描写。“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写雨势之猛,天气条件极为恶劣。虽然带着斗笠,穿着蓑衣,雨水仍从头。上湿到肩胛。农人就是在这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