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写作指导:美育_第1页
高考写作指导:美育_第2页
高考写作指导:美育_第3页
高考写作指导:美育_第4页
高考写作指导:美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美育兴国。——蔡元培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习近平加强对地方和学校开展美育工作的督导,强化结果应用。要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各级政府、教育部门政绩考核和学校负责人业绩考核,把美育工作从“软要求”变成“硬指标”。——陈宝生(教育部部长)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兴华中学”)同学以“美育是否应全面推广”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中的前三句话有一个共同点:强调美育的作用。第一句讲了美育的历史与作用,“诗”与“乐”中都包含美育的成分。说明美育对个人成长或社会教化分别有“兴”和“成”的作用。第二句直接讲了美育对国家的作用。第三句讲美育的目标是立德树人,也包含美育的作用——让身心都健康成长第四句则是要求重视美育工作。所以,从材料的指向来看,显然是要求全面推广美育。那么接下来的立意就省事多了,考生只要谈美育的作用或意义,提倡或肯定全面推广美育。当然,因为“美育”是一个统笼的概念,所以,在写作时特别需要对“美育”概念进行分解或具体化,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阐明其作用或意义。按百度百科的解释,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狭义的美育,一般被认为美育指“美感教育”“审美教育”等。如果从狭义的美育概念来构思:构思一:1.美育,可以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2.美育,可以培养一定的审美修养。3.美育,可以形成高尚的人生态度。构思二:1.美育告诉我们要用美的眼光来看社会;2.美育告诉我们用乐观的心态对面人生;3.美育告诉我们“诗和远方”的价值。构思三:1.美育,可以打开另一扇认识世界的门。2.美育,可以培养一种富于风雅的情怀。3.美育,还可以激发与众不同的创造力。

广义的美育,有人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我们可以理解为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来感染受教育者。如果从广义的美育概念来构思:构思之一:1.读诗歌,使我们感觉意境之美。2.读散文,让我们欣赏人情之美。3.读小说,使我们品味人性之美。美育育我

美美与共何有湖各位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来讲一讲德智体美劳教育中的“美育”这个话题。顾名思义,美育就是美的教育,我个人理解为用美好事物来感染自己,熏陶自己。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的思想属性首先就决定了我们需要接受美的教育,因此,我想说,只有美育育我,才能更好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相较于德智体劳的教育,美育是一种更高级、更有趣的。如果说德育让我们用善良的心灵对待世界,智育让我们用理智的态度认识生活,那么美育则告诉我们,用美的眼光看待一切。这种眼光既是李白亲临庐山时挥笔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的由衷赞叹,也是杜甫登泰山时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乐观自信,更是王羲之面对兰亭美景时发出“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幽情畅叙。可以说,善良,让我们成为高尚的人;理智,让我们成为智慧的人;而具备美的眼光,则让我们成为有情趣的人,让我们成为情感丰富的人,让我们成为能发现世间之美的人。著名的审美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以陶养吾之情感为目的,使之有纯洁有趣之习惯。”可见,推广美育,真是善莫大焉!

不仅如此,当世界吻我以痛时,美育让我们依然报之以歌;假如生活欺骗了我们时,美育让我们对人生保持微笑。人生不可能一直艳阳高照。孔子周游到陈国时,粮食耗尽。面对弟子们饥肠辘辘、疲惫迷茫的情形,孔子端坐桐树下,弹琴不止,用悠扬的琴声和高昂的歌声激励弟子,在琴声高歌中,弟子们慷慨激昂,载歌载舞,最终寻得粮食,继续一路向西。看来,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是实践的总结。此时,我不禁想到古代戍边城楼上的笛声,一段段《梅花落》,一曲曲《折杨柳》既调节单调的生活,更抚慰思乡的心;我又不禁想到红军长征路上的宣传队,一段段节奏鲜明的快板,一首首昂扬的歌曲,既丰富了平乏的旅途,又激励战士们奋勇前行:而这些艺术之美,都化成了意志的铜墙,铸就了精神的铁壁。看来,美能激励人心,推广甚好!

总之,智育让我们计较利害,考察因果,以冷静的头脑判断一切;德育让我们不顾祸福,不计生死,以热烈的激情通往直前。这些都是我们精神世界不可缺少的养料。巴金说:“我们不能光靠吃米活着。”是啊,生活不光有眼前的奋斗,还是美妙的诗和令人憧憬的远方。推广美育,让美育来提升我们的精神,让美育来纯洁我们的心灵,让各美其美,与人共美,从而达到美美与共的世间和谐。

谢谢大家!以美育成就青春风华

很荣幸作为中学生代表在此论坛参与发言讨论。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以美育成就青春风华”。

珠玉纨素,仅赋予外在华贵;美育浸润,方见“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绝代风华、诗意人生皆在美育之功。近日“弹琴大妈”步入人们视野,衣着简朴难掩气质风华,运指如飞,琴音若水,为美育熏陶之效;某市出台新中考方案,将音乐、美术并入应试之轨道,其意大概亦在培养全人。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学生美育教育势在必行。诚然,现如今升学压力山大,考试竞争难上难,层层禁锢阻碍美育的落实。在此境况下,某些学校的美术、音乐课更是任主科悄然挤占。但须知德智体美劳,全人发展需五好,美育润泽亦重要。美是有力量的,没有了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缺失了美育的心灵何其荒芜!缺席了美育的生命又何其黯然!现代社会人被物化、机器化,原因之一便是美育缺失。

美育蕴个体风华,涵养品格。

两千多年前,孔子便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之说,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亦有言,“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美育使我们懂得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完善智育与德育的成果,将美的精神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短视频、口水歌、劣质小说等大量信息涌入时,接受过完备美育的青少年能更好地鉴别真假善恶,避免思想贫瘠与随波逐流,择真善美而取之,拯救心灵于萧条。取精华而化用,技艺娴熟,心灵丰足,便如“钢琴大妈”一般——虽布衣素履,也难掩风华。

美育助文明赓续,彰文化自信。

近代以来,从王国维将美育和智育、德育并举,到鲁迅写就《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再到蔡元培发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思想家们从来都是站在文明赓续的高度看待美育。也正因美育对传承文化有重要作用,就更需要学校通过美育工作,引领我们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将我国优秀文化深植于心,彰显文化自信。这一层若是缺席,少年既可能不懂文物之美,又缺乏敬畏之心,便会有在文明古迹上刻下“到此一游”等荒唐之举,而贻笑大方。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将美育落到实处,需固本清源。某市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