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弹性质感涂层材料》_第1页
《建筑用弹性质感涂层材料》_第2页
《建筑用弹性质感涂层材料》_第3页
《建筑用弹性质感涂层材料》_第4页
《建筑用弹性质感涂层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JC/T2079—××××建筑用弹性质感涂层材料本文件规定了建筑用弹性质感涂层材料的术语与定义、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内、外墙面装饰的弹性质感涂层材料。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728-2020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T1731腻子膜柔韧性测定法GB/T1733-1993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1766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T1865-2009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滤过的氙弧辐射GB/T9265GB/T9271GB/T9755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的测定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GB/T9779-2015复层建筑涂料GB/T9780-2013建筑涂料涂层耐沾污性试验方法GB/T15608中国颜色体系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18582建筑用墙面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JC/T412.1-2018纤维水泥平板第1部分: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JG/T25-2017建筑涂料涂层耐冻融循环性测定法JG/T210建筑内外墙用底漆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弹性质感涂层材料elastomericstucco以合成树脂乳液为基料,由颜料、砂石、树脂岩片等填料及助剂配制而成,可在建筑物表面形成具有立体化纹理装饰效果的弹性抗裂饰面涂层的材料。通常由底涂、质感层和/或面涂组成。3.2通体弹性质感涂层材料wholebodytextureelastomericstucco涂层色彩的装饰效果是由弹性质感层的自身颜色来实现的涂层材料。2JC/T2079—××××3.3非通体弹性质感涂层材料nonuniversaltextureelastomericstucco涂层色彩的装饰效果是由面涂颜色来实现的涂层材料。4分类和标记4.1分类产品根据使用部位分为内墙(N)、外墙(W)。外墙产品根据色彩体现层分为通体型(T)、非通体型(FT)。通体型产品又分为有面涂(I型)及无面涂(II型)。4.2标记产品按下列顺序标记:产品名称、产品使用部位、色彩体现层、面涂层、标准号。5一般要求产品不应对人体与环境造成有害的影响,所涉及与使用有关的安全和环保要求应符合相关现行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规定。6技术要求6.1产品的理化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产品的理化性能123456—7——83JC/T2079—××××9——柔韧性———浅色是指以白色涂料为主要成分,添加适量色浆后配置成的浅);6.2有害物质限量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GB18582的相关要求。7试验方法7.1标准试验条件及状态调节试验室标准试验条件为:环境温度23℃±2℃,相对湿度50%±10%。所有试验样品和基材应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至少24h。7.2试验基材的制备7.2.1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应符合JC/T412.1-2018中NAFAR5C5PSYB级的规定,厚度为4mm~6mm,表面处理按GB/T9271的规定进行。7.2.2砂浆块:符合GB/T9779-2015中6.3.2的规定。7.2.3各检验项目的试验基材尺寸、数量及涂层的涂布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涂层制板的要求板1—3 1——4JC/T2079—××××7.3试板制备7.3.1产品在使用前应搅拌均匀。7.3.2无石棉纤维水泥试板制备7.3.2.1在规定的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上涂刷一层底涂料,经1h~2h干燥后备用。7.3.2.2在7.3.2.1制备的板上刮涂一遍2mm厚的质感层,在标准条件下养护14d。7.3.2.3如需涂布面涂,在质感层养护7d时进行涂刷。7.3.3柔韧性试板制备在7.2.3规定的试板上刮抹质感层,试板在标准条件下养护7d。7.4容器中的状态打开包装容器,用搅捧搅拌时观察有无结块,搅拌后是否呈均匀状态。7.5涂膜外观目测7.3所制备并养护好的涂层耐温变性试件,观察涂膜表面有无开裂现象、颜色是否均匀一致。7.6干燥时间在7.3.2.1制备的板上刮涂质感层,按GB/T1728-2020中7.2乙法的规定进行试验,每间隔1h测试一次。7.7低温贮存稳定性将800g质感层试样装入约1L的塑料容器中,轻轻振实,密封后放入-5℃±1℃的低温箱内18h,取出后在23℃±2℃的条件下放置6h。如此循环操作三次后,打开容器,充分搅拌试样,观察试样有无结块、凝聚、组成物分离现象。7.8初期干燥抗裂性按GB/T9779-2015中6.10的规定进行试验。7.9涂层耐温变性按JG/T25-2017第6章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每次循环的试验条件为:23℃±2℃水中浸泡18h,-20℃±2℃冷冻3h,50℃±2℃加热3h,共做五次循环。三块试板中至少有两块试板未出现开裂、起泡、剥落、明显变色等现象,则评为“无异常”。7.10拉伸粘结强度7.10.1试验器具7.10.1.1硬聚氯乙烯或金属模框:内框尺寸为40mm×40mm,厚2mm。7.10.1.2抗拉用钢质上夹具(俗称拉拔头):符合GB/T9779-2015中6.18.1的规定。7.10.2试件制备将规定量的底涂涂布于在7.2.2规定的砂浆块表面,经1h~2h干燥,再将硬聚氯乙烯或金属模框置于砂浆块上,在模框内填满质感层试样,用刮刀平整表面,立即除去模框。5JC/T2079—××××对于不含面涂层的弹性质感涂层材料,将除去模框的试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14d后即为试件,同时制备六个试件。对于含面涂层的弹性质感涂层材料,将除去模框的试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7d后,使用规定用量的面涂涂布于质感层上面,在试验条件下养护3d,然后置于温度为40℃±2℃的烘箱内干燥72h后取出,置于标准试验条件下24h,即为试件,同时制备六个试件。7.10.3标准状态的拉伸粘结强度在养护期满前24h,用适宜的高强度粘结剂(如环氧类粘结剂)在试样表面粘贴拉拔头,再放置24h。按GB/T9779-2015中6.18.2.2规定的方法,测定试件的拉伸粘结强度,去掉两个极值,取中间四个值并计算算术平均值,各测试数据与平均值的最大相对偏差应不大于20%,否则本次试验数据无效,应重新制样检测。7.10.4浸水处理后的拉伸粘结强度将7.10.2制备的试件完全浸没水中,2d后取出试件,擦干表面水渍,在标准条件下放置3d,按7.10.3的方法测定拉伸粘结强度。7.10.5冻融循环处理后的拉伸粘结强度将7.10.2制备的试件置于-20℃±2℃的低温箱内8h,取出后完全浸没于23℃±2℃的水中16h。如此循环操作5次后,将试件取出,擦干表面水渍,在标准条件下放置3d,按7.10.3的方法测定拉伸粘结强度。7.11耐水性按GB/T1733-1993中9.2条规定进行。试板测试前除封边外,还需封背。将三块试板浸于水中7d后,取出试板,用滤纸吸干表面水渍,观察涂层有无起鼓、开裂、剥落、变色现象。7.12耐碱性按GB/T9265的规定进行。将三块试板浸泡7d后取出,用水清洗板面,并用滤纸吸干表面水渍,观察涂层有无起鼓、开裂、剥落、变色现象。7.13耐冲击性将7.3养护好的试板置于厚度为20mm的标准砂(GB/T17671)上面,有涂层的一面朝上,然后把直径50mm±2mm,质量为500g±10g的钢球,从高度为500mm处自由落下,试验在每个试件上选择各相距50mm的三个位置进行。目测涂层表面有无裂纹及剥落。7.14耐沾污性按GB/T9780-2013中5.4.1.3中B法(烘箱快速法)的规定进行。涂层采用浸渍法。7.15耐人工气候老化性按GB/T1865-2009中9.5循环A的规定进行,结果评定按GB/T1766进行。7.16柔韧性7.16.1标准状态下的柔韧性将7.3养护好的试板按GB/T1731-2020中的第5章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弯曲直径为50mm。7.16.2热处理后的柔韧性将7.3养护好的试板置于温度为80℃±2℃的烘箱内,恒温5h后取出,置于标准试验条件下24h后,按GB/T1731中的第5章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弯曲直径为50mm。7.16.3低温处理后的柔韧性6JC/T2079—××××将7.3养护好的试板及腻子膜柔韧性仪置于温度为-5℃±1℃的低温箱内,恒温2h后在低温箱内迅速按GB/T1731中的第5章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弯曲直径为100mm。8检验规则8.1检验分类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8.1.1出厂检验项目出厂检验项目为容器中的状态、涂膜外观、干燥时间,初期干燥抗裂性。8.1.2型式检验本标准第六章的要求为型式检验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进行型式检验:a)正常生产条件下,每一年至少进行一次;b)新产品投产或产品定型鉴定时;c)产品主要原料、配比或生产工艺有重大变更时;d)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8.2组批对同一类型产品,每60t为一批,不足60t亦可按一批计。8.3抽样在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样品总质量不少于10kg。抽取样品分为两份:一份试验,一份备用。8.4判定规则产品试验结果若均符合第六章的要求时,即判为合格。若有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允许用备用样品,对不合格项进行双倍复验。若复验均符合标准规定,则判该批产品合格;若仍不符合标准规定,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9.1标志产品外包装上应包括:a)产品名称、标记、颜色;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