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开学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湖南省永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开学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湖南省永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开学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湖南省永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开学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湖南省永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开学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永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开学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书写(每题5分共1题)1).结合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重庆的一家里,沃克医生正在检查一位为二十四岁的小伙子的,小伙子说他被打伤了眼睛,拒绝在手术时使用,整个手术的过程中,小伙子咬紧牙关,,完成了这场的手术。评卷人得分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读书就要不断补充新知识,不断学习,就如朱熹在《观书有感(其一)》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在本册书的学习中,我们徜徉在美丽的牧场之国荷兰,草原上极目yuǎntiào(

)牛羊成群,傍晚异常jìjìng(

),谁都不叫喊yāohe(

)。我们领略了世界闻名的威尼斯风光,河道zònghéng(

),出行只能依靠船夫cāozòng(

)小艇。我们认识了足智多谋的孙膑,他向田忌xiàncè(

),得到田忌的shǎngshí(

),最后田忌将孙膑tuījiàn(

)给了齐威王。3).形近字组词

巨(

)

访(

)

汛(

)

稳(

)

壁(

)

臣(

)

妨(

)

迅(

)

隐(

)

璧(

)4).先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

①出谋划(

)

②兴(

)勃勃

③摩拳(

)掌

④跃跃(

)试

为了办好今年的“六一联欢会”,班主任李老师亲自组织节目,安排训练。艺术小组的同学一个个______、______,准备拿出最精彩的节目进行表演。其他同学也______的,你一言,我一语,纷纷为办好联欢会______。(填序号)5).将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手(

)眼(

)

心(

)胆(

)

(

)有成(

)

出谋(

)(

)

养(

)处(

)

神(

)(

)算

手(

)脚(

)

不(

)思(

)

(1)________是描写人物心理的,再写一个这样的四字词语:________。

(2)跟“娇生惯养”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比喻做事之前已有完整打算的词语是________。评卷人得分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1).寻汉字之“趣”:旅行的小朋友纷纷要跟讲解员“晋晋”合影,“晋晋”可真是(

)A.外甥打灯笼——照旧(舅)B.梁山伯的军师——无(吴)用C.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D.隔着门缝出喇叭——名(鸣)声在外2).下面字体属于楷书的一项是(

)。A.B.C.D.3).“晋晋”要为汉字馆拟写一条宣传语,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汉字兼备审美韵味与哲理意蕴,走过数千年历史仍熠熠生辉。B.汉字,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画,具有无与伦比的美。C.书法是镌刻在时光里的艺术,一针见血地写出了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D.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是我们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评卷人得分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1).请在括号里加上动作和神态描写,使句子更具体。

(1)妈妈(

)说:“你作业没做完,为什么要看电视?”

(2)小东(

)说:“这个节目太好看了,您让我看完了再做作业,行吗?”

(3)妈妈(

)说:“不行,必须马上去做作业!”小东只好含着泪,关掉电视。评卷人得分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1).将下列词语与意思连接起来。

堡垒

形容数目极多,无法计算。

智慧

在重要地点作防守用的坚固建筑。

不计其数

没有穷尽,没有限度。

无穷无尽

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2).把诗的上下句连起来。

垂绥饮清露

穿尽红丝几万条

家家乞巧望秋月

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劝天公重抖擞

流响出疏桐评卷人得分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1).调整句子顺序,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

)不知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

)但是,它内心深处坚信自己不是一株野草,而是一株百合。

(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

(

)于是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

(

)而唯一能证明自己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2).给句子排序。

)那些有价值的书籍,他总是想尽办法读一读。

)列宁对书籍的选择是很严格的。

)读书的时候,十分认真。

)读过之后要说出自己的意思。

)至于没有价值的书,他从来不去读。

)例如这本书是什么时候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中心思想在哪里,等等,都要弄个一清二楚,才肯放手。

)在他的房间里,那些无聊的书籍一本也找不出来。评卷人得分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1).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在《落花生》文中,父亲借花生朴实无华、用处很多的特点,来说明做人的道理,让“我”深受启发。(

)

2.“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这是一个比喻句。(

)

3.“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比较的手法,突出了桂花树的长相很难看。(

)评卷人得分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1).古诗词鉴赏。观书有感(其一)[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

徊(huái

huí)

为(wéi

wèi)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半亩方塘”因常有活水注入而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首诗中的“活水”指流动的水。B.池塘因有活水注入而清澈的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C.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3.第一、二句是怎么具体描绘“半亩方塘”的清澈明净的?

______________

4.表现诗人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9、书面表达(每题15分共1题)1).写作。

假期里“我”第一次给家人做饭,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上周“我”第一次在班里演讲,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前两天“我”学会了滑冰,感受到了滑冰的乐趣……本次习作就写一写自己成长过程中一件难忘的事吧。注意要把事情写具体,不少于400字。评卷人得分10、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1).7.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乡里的念头。②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③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把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④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⑤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并认真分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的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某某某,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⑥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违背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⑦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⑧家人读懂老人的心,是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

)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地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⑨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的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了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⑩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络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1)理解下面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①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这里“黄金屋”指_________。

②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老人“试”的是什么?___________

(2)选文第⑤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为后文哪些内容埋下了伏笔?

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⑦段中说“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请你用一小段话来描绘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想象第⑧段贺卡的内容,填写在文中横线上。

____________

(5)联系选文主旨,理解第⑨段中“纵使给了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的含义。

__________

(6)题目说“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_________评卷人得分11、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1).选择正确读音。

堆砌(qìchì)

处世(chǔ

chù)

抹去(mā

mǒ)

传记(chuán

zhuàn)

卷轴(juǎn

juàn)

敌寇(kòu

guàn)2).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句子中。

美中不足

理所当然

同心协力

难以置信

不计其数

(1)她瞪大了亮晶晶的双眼,一副(

)的样子。

(2)他的错误言论,(

)地受到同学们的严肃批评。

(3)这篇文章的(

)之处,是作文题目有些偏离了。

(4)两军苦战至傍晚,双方死伤()。

(5)要想取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