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化学全册说课稿_第1页
高中一年级化学全册说课稿_第2页
高中一年级化学全册说课稿_第3页
高中一年级化学全册说课稿_第4页
高中一年级化学全册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化学全册说课稿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离子反应强、弱电解质(第一课时)说课稿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第二课时)说课稿第二章碱金属第三章物质的量第一节物质的量说课教学设计稿第二节气体摩尔体积说课稿(1)第二节气体摩尔体积说课稿(第一课时)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说课稿(第一课时)第三节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教学设计第一节氯气说课稿《第一节氯气》教案第四节化学键说课稿(1)第四节化学键说课稿(I)第五章第四节:化学键(第一课时)第五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说课稿第六章氧族元素环境保护第二节二氧化硫说课稿第五章第三节硫酸说课稿课题:第三章物质的量第一节物质的量(第一课时)题目:第二章碱金属第一节金属钠说课化学键说课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1.本节地位及作用本节安排在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二章,从学科内容方面讲是学生认识化学学科的2.教学目标2.1知识与技能2.2过程与方法2.4教学重、难点[问题]知道它们的原理吗?例证1:H₂+CuO=Cu+H₂O(氧化还原反应)例证3:2Na+Cl₂点燃NaCl(氧化还原反应)例证4:H₂+Cl₂2HCl(氧化还原反应)实验1:将锌片插入CuSO₄溶液中实验2:将锌片和碳棒中间连接一个电流计插入CuSO₄溶液中1.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反应方程式。2.实验2中电流产生的原因?为何有源源不断的电子?2.通过以上实验,你认为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体会到反应中有电子转移,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过渡]接下来从原子结构微观角度认识电子转移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理解电子以钠与氯气、氢气与氯气反应为例投影并讲解教学到此,分三个层次强化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例证1、2、3、4中物质发生的反应法”的相关理论。通过一连串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对初中所学知识深入和拓宽,重建学生已有知识体系和网络。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二.教学目标应。四教学方法六教材分析及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材首先复习初中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以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得氧、失氧)的概念,这部分知识我打算让学生自己举例复习,用时约5分钟。通过对两个反应 的本质(如慷慨解囊、互不相让来形容电子得失和电子偏移),从而更好的突破难点。从第一七.教学程序[讨论]:完成课本讨论(投影片打出)[产生疑问]:从讨论结果中学生自然产生疑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究竟属于那种类型的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到底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追问]:若没有氧的得失呢?[提问]: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的关系?(讨论、回答)八.板书设计失电子得氧:H₂氧化反应失电子3.本质:从电子转移分析离子反应强、弱电解质(第一课时)说课稿 2.学生情况3.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含义;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了解二、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引导归纳巩固练习实验研究分析现象实验研究分析现象形成概念理解应三、教学过程1.地位和作用100%。教材涉及: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第二课时)说课稿三、学法方面(3)通过授课过程中一系列发散性的设问提问:(1)为什么会产生同一种沉淀,或产生同一种气体?(2)是离子反应?(3)是什么离子参加反应?实际参加反应的微粒是什么?事实上无论是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只要是酸碱盐电解(1)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盐酸离子方程式如何写?(2)石灰乳中加入盐酸离子方程式如何写?什么?可用幻灯片:判断正误(1)Fe²++Cl₂=Fe³++2Cl(2)2MnO₄-+7H₂O₂+6H+=2Mn²+感到自己的不足,又获得学习的乐趣。查:(1)质量守衡(2)电荷守衡(3)电子得失守衡(是(2)能否用实验来证明?学生一方面进行知识回顾,另一方面进行思维发散。让学生提(3)在此Ba(OH)₂溶液中加入什么物质能使电灯熄灭?这一问题不仅巩固离子反应知(4)用什么方法加入?倒入?滴入?然而按课本P74练习6实验装置并演示,请学生观五、板书设计(用幻灯片)附:巩固练习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碳酸钙跟醋酸反应B.铁跟稀盐酸反应C.碘化钾溶液跟适量溴水反应D.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2.采用四种不同方法鉴别K₂S,K₂SO₄两瓶无色溶液,并写出相应离子方程式。3.用法0.2mol.L¹的H₂S溶液100ml与0.1mol-L¹的NaOH溶液300ml作用,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第二章碱金属一.说教材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2.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2)尽可能让学生实验和观察得出结论。5)让学生阅读课本并归纳总结。III.右板书第三章物质的量2.学生情况分析对这些概念进行应用。3.教学目标5.具体教学设计流程(第1课时)第二节气体摩尔体积说课稿(I)已有的知识,通过计算得出1mol几种物相同呢?然后介绍气态物质的体积与外界温度、压强的关系,计算出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五.教法学法【环节一】目标这节课我们要解决6个问题(学习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与体积之比有什么关系?2.同温同压下,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相同吗?3.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是多少?4.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气体体积由什么决定?5.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气体体积由什么决定?H₂的摩尔质量,计算物质的量,并并通过下表进行比较。质量物质的量H₂和O₂的物质的量之比2、演示:根据电解水原理进行动画演示(略),观察不同时间试管内的气体体积之比。结摩尔质量/g/mol密度/g.L¹1mol物质的体积空气;密度/g.cm³1mol物质的体积得出结论:在标准状况下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L,达成学习目标5。气体①对一定量的气体加热升温,分子间距会,它的体积会0②对一定量的气体加压,分子间距会,它的体积会0【环节五】小结小结:这节课要解决的6个问题你能回答吗?第二节气体摩尔体积说课稿(第一课时)①知识与技能②过程与方法Ⅱ启发一归纳一应用:通过对比1mol固体、液体、气体的体积,师生活动总结规律:1.1mol固、液态物质的体积[提问]已知物质的质量和密度,怎样求体积?[投影]计算1mol几种固、液态物质的体积,填表;物质粒子数20℃密度(g/cm³)2.1mol气态物质的体积[投影]计算标准状况下(0℃,101kPa),1molH₂、O₂、CO₂气体的体积,并填表:气体粒子数1mol物质质量(g)密度(g/L)体积(L)[板书]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提问]气体摩尔体积与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是什么关系?[师生活动]通过上述1mol固体、液体、气体体积的对比,得到什么规律?[学生讨论回答]在一定温度、压强下,1mol固态、液相同;在相同的条件下,1mol不同物质所占的体积固体<液体<气体;[提出问题]为什么在一定温度、压强下,1mol固态、液态物质体积不同,而1mol气体体积[学生讨论]从微观角度分析决定物质体积的主要因素状态因素粒子个数粒子大小粒子之间距离固体和液体主要因素忽略气体忽略主要因素[课堂练习一](投影)1mol液态水变为水蒸气[课堂练习二](投影)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错误的原因。答:只有第3项正确。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说课稿(第一课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c.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些概念如“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存在3.1molNaOH固体溶于1L水配制的溶液。度为1mol/L;有的同学可能意识到溶液的体积和溶联系呢?拓展升华A.150mL1mol/L氯化镁溶液B.450mL1.5mol/L氯酸钾溶液C.50mL1.5mol/L氯化钾溶液D.50mL0.5mol/L3.我用自己带来的溶液标签为学生提供如下探究内容,意在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4.0,它表达什么含义?其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2)枝江大曲的酒精度为45°,它表示体积百分含量,要将其换算成物质的量浓度,尚须第三节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教学设计量(m)、摩尔质量(M),标况下气体体积(Vm)及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能力目标1.通过各化学量的相互转化,灵活运用公式计算;情感目标1.通过比较化学量的差异和联系,建立各化学之间教学重难点:1.化学方程式系数的意义。课时分配:2节时。可用1节时学习例题,1节时课堂训练;也可分段先讲一个例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回顾初中化学有关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不仅表明了反应物、反应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同时还根据配平系数明确表示出化学反应中构成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数目(化学计量数γ)的关系。进而可以扩大到表示物质的量的关系:例:2H₂+O₂点螺2H₂O▲引入新课的途径:①复习第三章所学几个重要的概念的涵义及换算公式:②复习初中化学有关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特别是配平系数表示的意义。▲根据化学方程式配平系数的含为一"的内涵,再扩大到阿伏加德罗常数倍成为mol。左栏各层次的推论,由学生思考讨论得出。▲例题的研讨:可采用课本的例题,也可将课本例题改为学生自学,另选相对应的题目作补充例题。理解——讨论——列式——计算”的方法,切忌教师“一言堂”▲[例题1]思考讨论:化学计量数之比:物质的量2可将12n(物质的量)M(摩尔质量)Vm(气体摩尔体积)C(物质的量浓度)[课本例题1](题目略)21n(H₂SO₄)①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②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怎样写?②配平系数表示了什么关系?④如何例出对应比例以求得n⑤如何根据n(H₂SO₄)求得m⑥本题在作题格式上有哪些要注意?(计算过程及答案略)(计算过程及答案略)程式的计算[课本例题2](题目略)(1)先求出n(MnO₂)(计算过程略)得n(MnO₂)=0.26mol(2)再求参加反应的浓盐酸体积V[HCl(ag)]:(3)又求反应生成的标准状况下Cl₂的体积V(Cl₂):(计算过程及答案略)[课本例题3](题目略)①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②如何求出m(矿)中MnO₂的物质的量?③如何根据n(MnO₂)求得n(HCl)?又如何由n(HCl)和C(HCl)求得V[HCl(ag)]?④如何根据n(MnO₂)求n(Cl₂)?再由n(Cl₂)换算成V(Cl₂标况)?能不能由n(MnO₂)直接求V▲在解答出[例2]V(Cl₂)后,进⑤能不能利用HCl+MnO₂同一个生成的V(Cl₂)?(以此引出[例题3])①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求n(NaClO)?(计算过程及答案略)▲通过讨论围绕以下几方面应有所收获:①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系数在计算中发挥的作②运用③列比例“上、下单位要一致,左右单位需对应。”④要养成讲究计算格式的习惯,以[例3]的格式规范计算过程。板书设计:略第四章卤素第一节氯气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和学生情况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人教版高中新课程《化学》第四章是高中化学教材中唯一系统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一章。从教材体系看,它是前一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学习的延伸,共同完成无机物及其应用这一主题的学习,又是以后学习无素周期律的基础,所以本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研究方法看,氯气是典型的非金属,本节学习化学特有的科学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影响其存在制备和应用”,对以后研究其它非金属及其分合物具有指导意义。从教育目的看,氯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它更具有现实意义。2、教学重点、难点(2)氯离子的检验;(1)知识与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法和学法分析四、教学程序分析引言:通过舍勒发现并命名的化学元素约占总量的1/4的成就和发现氯气却没能给氯气设计意图: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形成科学的世情景:播放江苏淮安发生液氯泄漏事故的有关报道(从发生到人畜中毒情况)应用练习:预防中毒设计意图: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3)了解国际上使用化学物质进行自来水消毒的情况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第一节氯气》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化学史的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科学素质(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科学献身的思想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化学仪器和药品(略),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师]舍勒是瑞典著名化学家,氧气的发现人之一。1774年他用浓盐酸与软锰矿(MnO₂)反[实验]用MnO₂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并收集一瓶气体。[师]观察制得的气体具有什么颜色,其气味如何?[师]介绍闻气体气味的方法。[生]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师]他发现氯气能溶于水中形成溶液。[展示]展示一瓶氯水溶液[问]氯水溶液呈什么颜色?说明有什么微粒?[生]淡黄绿色,说明有氯气分子存在。酸和氧结合成的:氯=盐酸十氧。[动画演示]氯水光照分解的动画。[师]1809年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和泰纳用金属钾(当时金属钾已被戴维用电解法制得,[实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生]cl。[生]有。[生]不能。[生]Cl₂+H₂O=HCl+HClO氯酸?[生]次氯酸。[生]自来水[师]怎样处理就可以了?[师]其目的是什么?[生]除去水中微量的HClO[师]说明HClO的什么性质?[生]褪色[生](经讨论后)加NaOH溶液[师]写出氯气与NaOH反应的方程式。[生]Cl₂+2NaOH=NaCl+NaClO+H₂O[师]这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判断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什么?转移了几个电子?[生]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氯气,共转移了e。[师]实际中用NaOH溶液来吸收多余氯气,以防止氯气泄漏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史实]氯气有毒。1915年4月22日下午5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军对峙的比利时伊珀尔痛苦的肺在喘息,满嘴都是黄色液体。”德军共施放氯气18万公斤,使协约国有1.5万人中[小结]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氯气的物理性质(色、味、态、水溶性、毒性)和化学性质(与水[启发](1)从发现氯气到认识氯是一种元素,经过了36年,经过多位科学家努力才解决。(2)科学方法: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解决问题。第四节化学键说课稿(I)本节课是第五章的第四节化学键,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从微观角度来解释这些化学反应是怎么发生的,生成物是怎么形成的。虽然这些知识很抽象,学生理解时会有些困难,但它将会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化学反应的发生,从而找出规律。知识目标: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知道化学键。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事物发展的本质的哲学思想。过程新课引入用两块不同磁极的磁铁相吸后再拉开,让学生思考相吸原因;同时播放钠和氯气反应录象,思考氯原子和钠原子如何结合成氯化钠,并分析两种作用力的差别,从而引出课题一化学键。讲解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变化的本质,提出问题,钠和氯气如何形成氯化钠。利用多媒体演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和氯化钠晶体的模型,引出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通过具体实例启发学生归纳离子键的特点及离子键的成键规律并学会利用这些规律如何判断离子化合物。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离子化合物外我们遇到的其他物质又是如何形成的,如氯化氢、水等。再利用多媒体演示氢气和水的形成过程,引出共价键及共价化合物概念。通过具体实例启发学生归纳共价键的特点并学会如何判断共价化合物。随即推出化学键的概念,并简单介绍化学键的分类情况。3、巩固归纳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出讨论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答案,并布置作业。至此,教学目标完成,最后提出一道思考题,让学生回家思考。设计目的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知识入手,让他们能很快并清楚地体会什么是作用力,从而引出新知识。把我们看不到的微观变化展现出来,不仅帮助学生记忆、中学到了学习任何事物都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道理。归纳巩固学到的新知识为下节课的教学做铺垫。一、对教材的分析及教学目标的确立2.教材所处的地位: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4.教学目标的确定:1)知识目标: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条二、教学重点、难点三、教材处理(二)、新课教学:(1)、离子键:演示NaCl(2)、共价键:通过演示HCl的形成过程引出概念,分析其成键原因、特第五章第四节:化学键(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示】氯化钠固体和水的样品。【设问】1.食盐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水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2.氯原子和钠原子为什么能自动结合成氯化钠?氢原子和氧原子为什么能自动结合成水分子?种元素组成,水是由氢猜想。宏观展从原子结领悟。【板书】一、什么是化学键分解成氢原子需要加热到温度高达2000℃,它的分解率仍不到1%,这就说明在氢分子里氢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领为引出化学键的概念做铺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如果要破坏这种作用就需消耗436kJmol的能量。这种强烈的相互作用存在于分子内相邻的两个原子间,也存在于多个原子间。【板书】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引言】根据构成强烈的相互作用的微粒不培养学生准确严【板书】二、离子键【软件演示】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从原子结构入手进行分析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及本质,同时培养学生抽象思维不稳定不稳定电于,nea指庭电荷相吸结合到一起,形成氯化钠。能力。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过程。【组织讨论】1.在食盐晶体中Na+与Cl间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存在有哪些力?1.阴、阳离子之间除了有静2.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彼此电荷是否会中和呢?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用“对2.当两种离子接近到某一定立统一规律”来认识问题。复正确结论。【小结并板书】1.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记录后在教师点拨引路下分析离子键的概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路】成键微粒:相互作用:成键过程:离子呢?子也能形成离子键。静电作用(静电引力和斥阴、阳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了离子键。分析回答出活泼金属提供阳的形成条件,理解个别和一般的关系。领悟。层电子有关,那么如何形象地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呢?为此我们引入一个新的化学用语——电【举例并讲解】离子电子式:Na+Mg²+【投影】课堂练习初步掌握原子及简单离子的电子式的书写方法,为下一环【引言】用电子式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原子之间是怎样结合的以及原子结构特点与化学键间的续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板书】3.用电子式表示出离子化合物【举例并讲解】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设问】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与化学方程式在书写上有何不同?领悟各式的含义及整体的含义,区别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和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析它们的不同之处。领悟书写方法。讨论。较,初步学会用破重点、难点,苟的学习精神。【指导讨论】请同学们归纳小结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注意事项。请其他组对上述发言进行评议。【评价】对学生的发言给予正确评价,一个小组的代表发言:1.首先考虑箭号左方原子的摆放,并写时要注意二标:标正负电荷、阴离子标[]。另一个小组的代表发言。4.在标正负电荷时,特别要注意正负重复要点。【投影】课堂练习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过程的下列各式,其中正确的是()。的注意事项,达到熟练书写;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一丝不苟续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学生总训练学结本节重点生归纳总结【作业】课本第145页第1、2题,第146页第3题。【投影】随堂检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C)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2.主族元素A和B可形成AB₂型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AB₂的形成过程。考察本节重点掌握针对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共价健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2.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3.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教学重点1.共价键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及其形成过程教学难点化学键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拟人、讲述、练习、比较教学用具投影仪、电脑教学过程[引言]上节课我们介绍了化学键中的离子键,本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另一种类型的化[板书]第四节化学键(第二课时)请大家看以下实验,并描述实验现象。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集气瓶的瓶口有大量白雾出现。应生成的氯化氢分子与空气中的水分子结合而成的盐酸小液滴分散在瓶口所形成的现象,应该说是“白雾”。是通过什么作用结合成氯化氢分子的呢?它们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氯化氢分若形成稳定结构,需要几个共用电子对;然后再据分析结果进行书写。2、受离子键的影响,而出现中括号,或写成离子的形[过渡]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通过共用电子对可形成化合物的分子,那么,通过共[问]要使氢原子达到稳定结构还差几个电子?一个电子氢原子之间应怎样合作?形成共用电子对[师]那么,请大家用电子式表示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其形成的共用电子对位于两原子的正中间,谁也不偏向谁。子和氢原子相遇时,每两个结合就可以达到稳定结构。[问]为什么稀有气体是单原子组成的?因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都已达到稳定结构了10个电子。同样的情况还有CO、NO₂等分子,因此,化学键理论仍在不断发合物共价键。如HCl中的H—Cl键和AlCl₃的Al—Cl键。[板书]五、化学键水分子里氢原子和氧原[投影展示]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键型离子键共价键形成过程得失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成键粒子阴、阳离子原子实质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注:以上内容也可由学生自己填写。本节课我们主要介绍了共价键的实质及化学反应过程的本质。[布置作业]课本一、2,3,4;二、1;三、2,3。[参考练习1 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必是离子化合物B.具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就是共价化合物C.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D.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A.Ba(OH)₂B.CaCl₂C.H₂O A.Na₂ONa₂[o.]²B.H₂SH[.s.]²-H*4.在下列分子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D)一、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1、学法引导一课时安排为2课时。C1的主要化合价。对照表5-5进行验证,第六章氧族元素环境保护第二节二氧化硫说课稿【设计理念】【教材分析】还原性于一身的酸性氧化物。并且此部分很多内容与日常生活、环境问题有密切的关系,能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②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③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2)过程与方法:采用“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的方法,使学生亲历科学②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③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学情分析】此教学是针对一般高中的学生而设计,在多年来的课堂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过程,所以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探究习惯。他们对化学现象、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元素周期律等知识,这些内容对SO₂知识的学习【教法和学法分析】本节课设计了“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过程,并与实验、多媒体有机的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教学程序】创设问题情景设置两个问题:1、酸雨是怎样形成的?2、日常生活中不法商贩怎样将银耳变的更白、更好看,来牟取暴利呢?学生观看、思考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猜测性质理论分析学生1、讲述:SO₂的物理性质2、猜测:SO₂的化学性质(并讲解猜测依据)教师问题预测:学生会根据问题2预测出SO₂的漂白性;如果没有,可以引导。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探究教师提出探究任务:如何用实验证明猜测的正确性呢?学生提出实验方案、相互交流、相互评价教师提出自己的创新实验学生分组实验:选取可行性、安全性、环保性、颜色直观性、简洁性的最佳实验方案完成:SO2性质的实验报告交流:学生将实验报告投影,对全班同学讲解(相互提问、相互补充)师生深入探究:SO2的漂白性的特点SO₂化学性质实验报告实验项目现象结论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硫酸滴到Na₂SO₃上气体遇到品红溶液浸湿的棉球气体遇到KMnO₄溶液浸湿的棉球气体遇到蓝色石蕊浸湿的棉球气体遇到KI溶液浸湿的棉球气体遇浸湿NaOH的棉球解决问题学生讨论问题:情景创设中的两个问题教师问题预测:学生在此时一定会有两种结论,此时他们自己会产生疑问。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两者不可偏机的结合对于知识难点的突破应该是更有效的方法,这也是当今教改中值得思学生知识迁移与应用:如何控制酸雨?课堂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学会了那些化学知识和学习方法,还存在那些学习上的困惑。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有那些建议。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从三个维度认识化课堂反馈学生思考:1、SO₂的用途2、为除去CO₂中的SO₂气体,可将气体通入:A.饱和NaCl溶液B.饱和NaOH溶液C.饱和NaHCO₃溶液D.饱和NaHSO₃溶液3、盐A与酸B反应,可放出有气味的气体C,C与NaOH反应生成A;C最终可氧化生成D;D溶于水生成B,则A、B分别是:A.Na₇S和HCIB.Na₂S和H₂SO₄C.Na₂SO₃和HClD.Na₂SO₃和H₂SO₄课后探究撰写一篇关于环保方面的小论文第二节二氧化硫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硫酸是硫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典型的含氧酸,所以掌握硫酸的性质,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硫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过初中的《常见的酸——硫酸》基础之上的,对其硫酸是工业三大强酸之一,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它在工业上和实验室都有2.教学目标分析为了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反馈矫正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促进教学目标的第一环节:完成教学目标展示样品展示样品的强氧化性回忆对比明引出浓硫酸的强氧应用知识解惑释疑物理性质1.旧知新析创条件:明确本节学习内容通过复习讨论,引导学生回忆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追问为什么稀硫酸会表现出酸性,指导学生从电离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然后引导学生讨论酸性的具体体现,进而由老师引导学生按H价态是否变化进行分类小结。一类是与碱、碱性氧化物等反应,H价态不变;二是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₂,H价态变化,体现出酸的弱氧化性。这样小结为后面学习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作了铺垫。同时指出,硫酸和其它物质一样,既有事物的普遍性(酸性),又具有矛盾的特殊性(浓硫酸的特性)。这样既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又顺利实现知识点的过渡,引入浓硫酸的2.观察辨析获认知:明确硫酸物理性质展示两瓶等体积的浓硫酸、浓盐酸,让学生观察、比较、实验。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出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然后提问如何稀释,学生回忆后究实验,明确“黑面包”实验发生的条件。演示“黑面为什么实验要稍作改进?一是保持了操作的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够与铜片反应?表现出什么性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