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7-浙江省2024年高考语文压轴卷(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生牛犊不怕虎”,她不断磨砺自己的韧(rèn)劲,面对质疑坚守信念,最终厚积薄发,稀奇制胜,成为独当(dǎng)一面的悍将。B.他们乘风破浪,栉(zhì)风沐雨,带领当地群众攻艰克难,完成了住房、医疗、教化、交通等方面的升级改造,脱贫功绩彪炳(bǐng)史册。C.腊月伊始,主办方遴(lín)选“新春祈福联展”中的作品,将其制成年历、春联等演生品送给市民,助力创设快乐祥和的过年氛(fēn)围。D.这部著作以慎重的看法回溯(sù)历史,聚焦重大事务的转折点,钩沉风流人物的峥(zhēng)嵘往事,使读者透过人事风云厘清近代社会发展的脉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这个地方真可谓山清水秀。[甲]沿湖走了没多远,对岸就出现了一座高耸的山峰,湖面上有一座用赤褐色的岩石砌成的水坝,湖水由上倾泻而下,形成小型的瀑布,游人可以从坝上走过,脚踩岩石戏水玩耍。[乙]湖水接着向前流淌,穿过一座石桥,水面渐渐变窄,形成溪流,溪流之上时常出现精致的小水坝,共有好几座,造型各异,互不雷同,看得出是细心设计的。有圆圆的树墩形的,一个挨着一个排列成一排;有长长的似乎是被砍倒的树木,从中间劈成两半,分别摆在水中心;有长方形的,上面装饰有鹅卵石;有正方形的,形似自然的石块。溪水从坝上潺潺流过,游人可以在上面蹚水走过,清凌凌的溪水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丙]溪水中心放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踏浪二字,跟这里的景致非常协调。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清水秀B.精致C.分别D.心旷神怡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专家指出,由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均没有特效药,因此要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等健康习惯,切忌生熟食物分开,避开交叉污染。B.一花独放不是春,为了让每一户贫困户都稳定脱贫许久致富,王书记针对本村资源优势和村内劳动力不足,提出了“发展庭院经济”的方案。C.在国内部分乳品制造企业曝出诚信允危机之后,豆奶作为替代品进入了消费者的视野,从而引发了投资者对相关行业发展前景的关注。D.广阔考古工作者要牢记嘱托,既要着眼当下,又要谋划长远,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传承好、爱护好历史文化遗产。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当今世界文化重大转折的景观是国际的经济、技术、军事竞争正显现为“文化竞争”,换言之,那种可见的国家“硬实力”竞争,已经渐渐______________。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过,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因为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此话提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在世界上就恒久只能是“提篮小卖”的农夫。当今中国贸易出口量已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在不断走向世界,但是,______________。在世界文明对话的舞台上,中国往往还是在人家搭建的舞台上、在人家的主场里当配角。6.阅读下面的漫画,依据要求完成题目。(6分)(1)给漫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8个字。(不得以“无题”为题)(2分)答:(2)描述漫画内容并揭示寓意。不超过100字。(4分)答: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冠状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外膜有蘑菇状蛋白刺突,使病毒形如王冠状。冠状病毒科分α-CoV、β-CoV、γ-CoV和δ-CoV四个属,分别有7、7、2和3个种。动物宿主广泛,目前发觉有编蝠、鼠类、鸟类、家禽和家畜。蝙蝠是最为重要的自然宿主,约35%所携带的病毒为冠状病毒,迄今至少从中鉴定了十几种新型冠状病毒。多数冠状病毒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α和β冠状病毒主要引起人呼吸道感染以及哺乳类动物肠道、呼吸道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Ƴ和δ冠状病毒主要感染鸟类。10%~30%人一般病毒性感冒由CoV-229E、CoV-0C43、CoV-NL63和CoV-HKU1冠状病毒感染所致,但一般仅侵袭上呼吸道呈轻症感染。(摘编自严杰等《2024-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感染性肺炎》,《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4年第1期)材料二:2024年12月中旬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接连出现病原不明的感染性肺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38℃发热、干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下或正常和淋巴细胞计数低下,称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传染源疑为市场贩卖的竹鼠、獾、果子狸、蛇等野生动物。随后疫情快速扩大和排散至全国,2024年1月9日病原体被确定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2024年1月12日世卫组织(WHO)将该病毒临时命名为“2024新型观状病毒”(2024-nCoV)。1月23日,武汉市被列为疫区并实行封锁措施,随后不少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接连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务一级响应。1月30日,WHO宣布将2024-nCoV疫情列为“国际关注公共卫生突发事务”。3月份,全球疫情爆发,美国由于不力,成为疫情的“风暴眼”。(摘编自时丹怡等《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与常见家养动物冠状病毒的同源性分析》,《江苏农业学报》,2024年第2期)材料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最初出现的新冠肺炎患者大多有武汉贩卖野生动物的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因此高度怀疑竹鼠、獾、狸、蛇等野生动物可能是最初的传染源。最近资料显示,7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中分别的2024-nCoV在全基因组水平上与一种蝙蝠CoV同源性高达96%,提示2024-nCoV最初很可能来自蝙蝠。疫情扩散后,传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患者、潜藏期和无症状2024-nCoV感染者。2024-nCoV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沾染有含病毒飞沫物品传播。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报道新冠肺炎患者粪便中可检出2024-nCoV核酸,提示该病毒通过粪一口途径感染消化道的可能性。我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地区人群对2024-nCoV普遍易感。(摘编自李太生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建议方案》,《协和医学杂志》2024年第2期)材料四:2024-nCoV的S刺突蛋白含SARS-CoV相像受体结合结构域,其受体是与SARS-CoV相同的细胞血管惊慌素转化酶-2(ACE-2)。男性ACE-2表达水平高于女性,可部分说明目前新冠肺炎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的现象。2024-nCoV主要侵扰肺泡上皮细胞,目前发觉感染后病毒潜藏期是2~14天,一般3~7天。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38℃)、乏力、干咳,部分患者有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老年人以及有糖尿病、心血管等基础性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病情较轻。多数患者呈轻症过程,表现为低热、轻度乏力,但无肺炎表现。重症患者常在感染后一周出现呼吸困难,然后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血症休克等。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目前病死率约2%,多为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值得关注的是,一些重症患者可低热甚至不发热,一些患者2024-nCoV感染后无明显症状和体征,RT-PCR连续检测2024-nCoV核酸阴性,但CT或X胸片显示病毒性肺炎样病变,故目前认为影像学检查极为重要。(摘编自严丽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识别和处理策略》,《新医学》2024年第3期)7.下列对材料中“2024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24新型冠状病毒”是2024年新产生的一种冠状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外膜有蘑菇状蛋白刺突,使病毒形如王冠状。B.“2024新型冠状病毒”始发于我国湖北省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传染源疑是竹鼠、獾、狸、蛇等野生动物,后被试验提示极有可能是某种蝙蝠。C.“2024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传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患者、潜藏期和无症状的感染者,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沾染有含病毒飞沫物品传播。D.“2024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侵扰肺泡上皮细胞,该病毒潜藏期一般3~7天,最长的可达14天,患者感染该病毒后大多表现动身热、乏力、干咳等症状。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冠状病毒有广泛的动物宿主,其中蝙蝠是最为重要的自然宿主,多数冠状病毒对人和动物都有致病性。B.依据美国报道,新冠肺炎患者粪便中可检出“2024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这说明该病毒也存在着粪——口传染的可能性。C.人类的ACE-2简单感染新冠病毒的S刺突蛋白,而男性的ACE-2表达水平高于女性,因此男性新冠肺炎患者数量要比女性多。D.不论性别、年龄和地区,国人对新冠病毒普遍易感,相对于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新冠肺炎患者,儿童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较轻。9.依据上述材料,请你推断并概括疑似新冠肺炎患者要想解除隔离的条件。(4分)答:(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头发的故事鲁迅①星期日的早晨,我揭去一张隔夜的日历,向着新的那一张上看了又看地说:“啊,十月十日,今日原来正是双十节①。这里却一点没有记载!”②我的一位前辈先生N,正走到我的寓里来谈闲天,一听这话,便很不兴奋地对我说:“他们对!他们不记得,你怎样他!你记得,又怎样呢?”③这位N先生原来脾气有点夸张,时常生些无谓的气,说些不通世故的话。当这时候,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语,不赞一辞;他独自发完争论,也就算了。④他说:“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展,警察到门,叮嘱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样始终到夜,——收了旗关门;几家偶然忘却的,便挂到其次天的上午。他们忘却了纪念,纪念也忘却了他们!我也是忘却了纪念的一个人。倘使纪念起来,那第一个双十节前后的事,便都上我的心头,使我坐立不稳了。多少故人的脸,都浮在我眼前。几个少年辛苦奔跑了十多年,暗地里一颗弹丸要了他的性命;几个少年一击不中,在监牢里身受一个多月的苦刑;几个少年怀着远志,突然踪影全无,连尸首也不知那里去了。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慢慢平塌下去了。我不堪纪念这些事。我们还是记起一点得意的事来谈谈罢。”⑥N两眼望着屋梁,似乎想些事,仍旧说:“谁知道头发的苦轮到我了。我出去留学,便剪掉了辫子,这并没有别的奥妙,只为他不太便当罢了。不料有几位辫子盘在头顶上的同学们便很厌恶我;监督也大怒,说要停了我的官费,送回中国去。不几天,这位监督却自己被人剪去辫子逃走了。去剪的人们里面,一个便是做《革命军》的邹容,这人也因此不能再留学,回到上海来,后来死在西牢里。你也早忘却了罢?”⑦N收回目光望向我,接着他的絮叨:“过了几年,我的家景大不如前了,非谋点事做便要挨饿,只得也回到中国来。我一到上海,便买定一条假辫子,那时是二元的市价,带着回家。我的母亲倒也不说什么,然而旁人一见面,便都首先探讨这辫子,待到知道是假,就一声冷笑,将我拟为杀头的罪名;有一位本家,还预备去告官,但后来因为唯恐革命党的造反或者要胜利,这才中止了。我想,假的不如真的直截爽快,我便爽性废了假辫子,穿着西装在街上走。一路走去,一路便是笑骂的声音,有的还跟在后面骂:‘这冒失鬼!’“假洋鬼子!’我于是不穿洋服了,改了大衫,他们骂得更利害。在这日暮途穷的时候,我的手里才添出一支手杖来,拚命的打了几回,他们慢慢的不骂了。只是走到没有打过的生地方还是骂。”⑧N用胳膊在空中比划着手杖,说:“宣统初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同事是避之惟恐不远,官僚是防之惟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窖子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条辫子!有一日,几个学生突然走到我的房里来,说,“先生,我们要剪辫子了。’我说,‘不行!’‘有辫子好呢,没有辫子好呢?没有辫子好呢?’‘没有辫子好……’‘你怎么说不行呢?’‘犯不上,你们还是不剪上算,——等一等罢,’他们不说什么,噘着嘴唇走出房去,然而最终剪掉了。呵!不得子了,人言啧啧了;我却只装作不知道,一任他们光着头皮,和很多辩子一齐上讲堂。然而这剪辫子传染了;第三天,师范学堂的学生突然也剪下来六条辫子,晚上便开除了六个学生。这六人,留校不能,回家不得,始终挨到第一个双十节之后又一个多月,才消去了犯罪的火烙印。”阿,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恒久是这一样的中国,决不愿自己变更一支毫毛!……”⑨N愈说愈离奇了,但一见到我不很愿听的神情,便立即闭了口,站起来取帽子。⑩我说,“回去么?”⑪他答道,“是的,天要下雨了。”⑫我静默的送他到门口。⑬他戴上帽子说:⑭“再见!请你恕我打扰。好在明天便不是双十节,我们统可以忘却了。一九二〇年十月(有删改)【注】①双十节: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时间,后被中华民国政府定为国庆纪念日,世称“双十节”。②扬州十日,嘉定屠城:指清顺治二年清军攻破扬州、占据嘉定后进行大屠杀。10.文中写了哪几件发生在N先生身上的“头发的故事”?请简要概括。(4分)答:11.理解文中画线句的含义。(4分)(1)“阿,十月十日,一今日原来正是双十节①。这里却一点没有记载!”答:(2)“再见!请你恕我打扰,好在明天便不是双十节,我们统可以忘却了。”答:12.有人认为小说前4段与“头发”没关系,可以删去。你的看法呢?为什么?(6分)答:13.鲁迅的杂文被喻为“匕首”与“投枪”,有评论认为这篇小说“融进了鲁迅杂文的若干特质”。试结合文本,从语言特点、选材立意、表达方式三个角度中任选两个谈谈你的思索。(6分)答: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5题。皇甫百泉①《三州集》序(明)王世贞在昔唐宋时,朝士大夫称得罪去者,往往屈为荒远郡佐员外署置。其禄虽有之,仅自给妻子耳。为之上者,不以责其吏②能;为之下者,亦不谓其能吏我:以故鲜钱谷法比③、簿书期会之烦。其余日,则足以竭其工于诗。虽其诗之工,然不过以之发其羁孤无聊、磊落不平之思而已。其山川之秀丽,则辱之而为险恶;风日之骀荡则辱之而为憯凄以至物候之稍偏民俗之稍异则辱之而为瘴为疠为魑魅魍魉若不行一朝居者。如沈宋元白刘柳诸君子之言,固具在其探幽造微,穷变尽态,固不行以余说而废其工,然要之有出于叹老嗟穷、忧谗畏讥之外者乎?有能如风人④之所谓可以兴、可以群且怨者乎?明世则不然。士大夫坐谪者,仅少镌其秩级,而不限以地之远近。为之上者,少优以礼而不废其事;为之下者,以叙迁之吏待之而忘其端。其外既有所縻于职,而内又无所也许于念,宜其人之工事而拙言也。夫明之诗,诚不足以拟唐之工;然于臣子之节,亦即修矣。而余乃复交致其不满者,何也?之唐而使风人之义渝也,之明是使天下无风人也。吾郡以诗名天下,至嘉靖间最;嘉靖中诸名能诗者,独皇甫氏最;皇甫氏昆季四人,独子循先生最。先生绮岁通朝籍,三事公卿,皆折行而与之礼。先生既负才,有重名,然秉执劲节,多所抵牾。以故从虞部郎始谪佐黄州,稍迁南司勋部郎,辄又谪佐开州,量移婺州,最终迁滇宪以罢。黄,故楚饶郡,又邻天子汤沐之邑;开,属魏,为三辅地;婺,属越,越又天下首藩。当事者虽不能尽知先生,其所以处先生,雅亦已胜唐;而先生亦不以谪故,遂厌薄其吏道。其为吏,亦竟不愿缘饰时好而诎其诗,其诗之工不待言。然要之志有所微动,则必引分以通其狭;气有所微阻,则必广譬以宏其尚。其山川风日,物候民俗,偶得其境以接吾意,而不为意于其境。盖先生之诗之工,取工于穷者也,非用其工于穷者也。吾不知其后先于风人,第于所谓兴与群与怨者,盖三复而略得之矣。先生庀材于江左,得格于大历,其为虞部,有《虞部集》;为司勋,有《司勋集》;中岁依白下释氏居,有《禅栖集》;宪滇,有《南中集》;归,有《还山集》;其所用,得罪为三州故,详自序中,兹不赘。(选自《弇州四部稿》,有删改)(注)①皇甫百泉:皇甫访,字子循,号百泉,与王世贞同为吴郡人。②吏:同“使”。③钱谷法比:钱谷,财政方面的事物;法比,法律条例。④风人:诗人。“风”为诗经六义之一,故以“风人”为诗人;孔子认为诗之本义在于“兴观群怨”。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以责其吏能责:要求。B.固具在其探幽造微造:虚构。C.其外既有所縻于职縻:束缚。D.先生绮岁通朝籍绮岁:年少时。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固不行以余说而废其工醉则更相枕以卧B.宜其人之工事而拙言也不知老之将至C.而不为意于其境而母立于兹D.第于所谓兴与群与怨者廉颇送至境,与王诀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唐宋时期,往往将获罪的朝士大夫贬谪到荒僻偏远之地;朝士大夫们在被贬任上所作诗歌,内容主题往往不能超出叹老嗟穷、忧谗畏讥之外。B.皇甫访既有才学又出名声,只是由于坚守节操而与人多有冲突,因而多次被贬;《三州集》收录的是他在黄州、开州、婺州这三个被贬任上所作的诗。C.文章中论明代诗坛,认为有明一代诗词昌盛,其中以嘉靖年间为最;嘉靖年间能作诗之辈,以皇甫一家为最;皇甫一家兄弟四人中,又以皇甫访为最。D.文章以唐宋开篇,继之以明世,进而至于皇甫访其人,行文脉络清楚;笔至皇甫访处,又叙其事论其诗,谓其得“兴群怨”之旨,读之深有余味。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3分)风日之骀荡则辱之而为僭凄以至物候之稍偏民俗之稍异则辱之而为瘴为疠为魑魅魍魉若不可一朝居者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夫明之诗,诚不足以拟唐之工;然于臣子之节,亦即修矣。译文:(2)当事者虽不能尽知先生,其所以处先生,雅亦已胜唐。译文:(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9-20题。(8分)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微山亭赋韵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江总①岑参②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家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注)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②岑参,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19.这两首诗都是五言绝句,都写了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的名称是__________,第一首写了节日中__________的习俗,其次首写了节日中_________的习俗。(2分)20.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同中有异,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依据是什么?(6分)答:(三)(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材料一: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行。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论语•宪问篇》)材料二: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论语•宪问篇》)21.材料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礼崩乐坏。22.两则材料中孔子的言行似有冲突,请谈谈你的理解。答:(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一日克己复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由人乎哉?(《论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见放。(《楚辞•渔父》)(3)_____________,开妆镜也;绿云扰扰,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4)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5)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四、作文24.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写作。(60分)相对于物理学的“边界”来说,当下人们常说的“边界”是一种无形的边界,如在个人隐私、感官、角色等方面的边界。有人将“边界”视为交往的蜜糖,也有人认为“边界”制造了交往的隔闺。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索?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留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参考答案及解析【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A项,“独当一面”的“当”应读作dāng;B.项,“攻艰克难”的“艰”应为“坚”;C项,“演生品”的“演”应为“衍”。故选D。2.【答案】B【解析】应为“新颖”。精致:精致细致,细密;新颖:新颖 ,别有情趣。二者都有细致的意思,不同在于“精致”突出表现精致的一面,而“新颖”突出表现新颖 的一面,依据语境可知“新颖”更恰当。3.【答案】C【解析】“踏浪”二字应运用引号引起来。4.【答案】C【解析】A项,不合逻辑,否定失当,“切忌生熟食物分开”,应为“切记”;B项,成分残缺,在“不足”后加上“的现状”;D项,语序不当,应为“爱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故选C。5.【答案】(1)转变为文化“软实力”竞争或“文化”竞争(2)假如中国文化不“走出去”(或:假如中国思想不“走出去”)(3)中外文化沟通却是“贸易逆差”【解析】第一处,由“换言之”可知,后面是对前面内容的进一步解说,再结合前面“当今世界文化重大转折的景观是国际的经济、技术、军事竞争正显现为‘文化竞争’”可知,横线处所填写的关键词是“文化竞争”或“软实力竞争”。其次处,前面说“此话提示我们”,可知后面内容应与前面“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因为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这句话有关,再结合后面“中国在世界上就恒久只能是‘提篮小卖’的农夫”可知,横线处应是假设中国思想不“走出去”。第三处,由“但是”可知,后面状况应与前面状况相反,前面“当今中国贸易出口量已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在不断走向世界”是呈现优点,那么后面应是说不足,前面“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此处应是说中外文化沟通却是“贸易逆差”。6.【答案】(1)换位思索(或“立场”“角度”等)(2)内容:地上有一个数字,左边的人手指数字张大嘴巴说是6,右边的人手指数字张大嘴巴说是9。寓意:站的角度不同,结果自然就不同。彼此之间多一些换位思索,也就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和谐。【解析】本题材料是一幅漫画,首先细致视察漫画,画面中有两个人,面对面站着,指着地面上的一个数字,一个人说“6”,另外一个人说“9”。给漫画拟写标题时,留意结合漫画揭示的社会现象,精确概括漫画的寓意,并用形象的语言拟写标题。描述漫画内容的题目,首先留意描述的依次,本漫画画面是左右结构,可以依据从左到右的依次描述;描述时要把画面信息完整、精确的表现出来,要留意一些细微环节,如本漫画中的人物表情等;还要留意运用描写性的语言,留意字数的要求。揭示漫画寓意的题目,主要是把握漫画的夸张之处,把它还原到生活,联系社会问题来概括。本漫画留意一个数字从不同角度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据此概括漫画的寓意即可。7.【答案】C【解析】A项,“‘2024新型冠状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外膜有蘑菇状蛋白刺突,使病毒形如王冠状”错,偷换概念。材料一,“冠状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外膜有蘑菇状蛋白刺突,使病毒形如王冠状”,所以,原文说的是“冠状病毒”,而选项说是“2024新型冠状病毒”。B项,“‘2024新型冠状病毒’始发于我国湖北省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错,材料二,“2024年12月中旬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接连出现病原不明的感染性肺炎患者”,原文只是说武汉市接连出现病原不明的感染性肺炎患者,并没有说“2024新型冠状病毒”始发于我国湖北省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D项,“该病毒潜藏期一般3~7天”“患者感染该病毒后大多表现动身热、乏力、干咳等症状”错,原文,“目前发觉感染后病毒潜藏期是2~14天,一般3~7天。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38℃)、乏力、干咳,部分患者有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可见,原文说的是“目前发觉”的感染后病毒潜藏期一般3~7天,且患者典型发热表现是大于或等于38℃。故选C8.【答案】D【解析】D项,“相对于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新冠肺炎患者”错。材料四说“老年人以及有糖尿病、心血管等基础性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病情较轻”,所以,原文是说老年人以及有基础性疾病者,而选项说成是“础性疾病的老年新冠肺炎患者”故选D。9.【答案】①体温至少连续十四天正常。②没有鼻塞、流涕、咽痛等呼吸道症状。③连续检测2024-nCoV核酸阴性。④影像学检查没有显示病毒性肺炎病变。【解析】从材料二中的“主要临床表现为≥38℃发热、干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下或正常和淋巴细胞计数低下”,一级材料四中“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38℃)、乏力、干咳,部分患者有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概括为:没有发热、乏力、干咳以及鼻塞、流涕、咽痛等呼吸道症状。从材料四中的“2024-nCoV主要侵扰肺泡上皮细胞,目前发觉感染后病毒潜藏期是2~14天,一般3~7天”概括为:体温正常至少连续十四天正常。从材料四“一些患者2024-nCoV感染后无明显症状和体征,RT-PCR连续检测2024-nCoV核酸阴性”中概括为:连续检测2024-nCoV核酸阴性。从材料四中“CT或X胸片显示病毒性肺炎样病变,故目前认为影像学检查极为重要”中概括为:影像学检查没有显示病毒性肺炎病变。以上四个条件都具备了才能对疑似新冠肺炎患者解除隔离。10.【答案】①剪辫子②装假辫子③取下辫子④劝阻学生剪辫子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4分。11.【答案】(1)从“原来”“没有记载”等词表现了当时民众(社会)对辛亥革命的淡漠之情,表达了“我”的悲观与悲伤。(2)用“好在”“我们统可以忘却”表达N先生对现实的忧虑与愤激,并暗寓自嘲之意。评分标准:每点2分。①淡漠(漠然、不理解)和悲观(悲伤、伤感)各1分,②忧虑、愤激(自嘲)各1分;12.【答案】不该删。①从环境看,前4段通过“双十节”、历史人物事务,将叙述锚定在辛亥革命的历史上,为下文“头发的故事”的绽开供应了社会背景。②从形象看,初步呈现了N先生脾气乖张、无谓生气、不通世故的性格,为下文人物形象的丰富作铺垫;③从情节看,前4段与后文构成因果呼应关系,后文“头发的故事”是对前文“民众对革命如此漠然”的说明:革命并没给他们带来什么,除了革掉一条辫子。④从主旨看,一场革命与“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烈士的献身与平塌的坟墓之间的对比触目而诡异;历史上的辫子事务与N先生的“剪辫”遭遇构成历史与个人阅历的对比,丰富深化(丰富并深化)小说主旨。评分标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6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依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13.【答案】①语言上:表达犀利,时常用反语以讽刺。如用“最得意”来表达“革命的结果”仅是光着头皮在街上行走,把辫子说成“珍宝和冤家”,说“忘却”“好”,于轻松中见沉重,于欣慰中见悲伤,具有反讽效果。②选材上(立意上):用一条辫子的遭遇来“舒愤懑”,将辫子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表达对辛亥革命的欣喜和悲观,对民族病根的忧虑与愤慨,以小见大,启人深思。③表达方式上:于叙述中时常争论,发表看法,表达看法,呈现N关于历史和现实的独特观点,如“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恒久是这一样的中国,决不愿自己变更一支毫毛!”,使行文带有浓郁的杂文味道,使小说成了一篇杂文化的愤激小说。评分标准:每点3分,共6分。学生任选两个角度。①答出反语或犀利任一均给1分,分析2分;②答出“以小见大”1分,分析2分;③答出争论1分,分析2分。(如答描写、抒情等酌情给分)14.【答案】B【解析】B项,本句意为:当然全都在他们探寻造访幽微之处。“造”,与“探”处于并列位置,均为“造访”“探访”之意。故选B。15.【答案】B【解析】A项,介词,凭借/连词,表修饰,相当于“而”。B项,助词,主谓间,取独。C项,连词,表转折,却/代词,通“尔”,“你的”。D项,连词,相当于“和”/介词,跟。故选B。16.【答案】C【解析】C项,“认为有明一代诗词昌盛,其中以嘉靖年间为最”错误,原文“吾郡以诗名天下,至嘉靖间最”可见,并非“认为有明一代诗词昌盛”,而是“吾郡以诗名天下”,作者对明代诗坛是不满足的,如“夫明之诗……而余乃复交致其不满者,何也?之唐而使风人之义渝也,之明是使天下无风人也”,他认为明代这样让天下间再无诗人。故选C。17.【答案】风日之骀荡/则辱之而为憯凄/以至物候之稍偏/民俗之稍异/则辱之而为瘴/为疠/为魑魅魍魉/若不行一朝居者【解析】本句意为:假如此地风和日丽,使人安逸,他们就辱称其为凄凉伤感。以至于物候略微偏移一点季节,民俗略微不同,就辱称这些为瘴气疠气,有魑魅魍魉,简直一天也不能居住。“风日之骀荡则辱之而为僭凄”一句,断句方法与前文“山川之秀丽,则辱之而为险恶”一样,“则”字是承接连词,一般放于下句开头,在其前断开;“物候之稍偏”“民俗之稍异”,都是有取独助词“之”的句子,这样的主谓句之后单独断开;“瘴”“疠”“魑魅魍魉”都是“为”的宾语,应分别在其后断开;但“为瘴为疠”可构成四字短语,在结构上来说可归为一组,故这四个字中间可不必断开。最终断为:风日之验荡/则辱之而为憯凄/以至物候之稍偏/民俗之稍异/则辱之而为瘴/为疠/为魑魅魍魉/若不行一朝居者。18.【答案】(1)明代诗歌(的工巧),的确不足以和唐诗的工巧相比;但是在臣子的节操方面,(明代)也是很好的了。(2)当地主政的人虽然不能完全了解先生,(但)他们用来对待皇甫先生的方式,平素(待他)也已经超过唐代(对待贬谪官员的方式)了。
【解析】(1)诚:的确。拟:比。于:在。修:指美妙。(2)当事者:掌管政务的人。知:了解。其:他们。所以:用来……的方法。雅:平素。胜:超过。【参考译文】在从前唐宋时,朝中士大夫因获罪而被流放的,往往屈居到荒僻遥远的郡县,以正官以外的官职处置。他们的俸禄虽然有,但仅仅只能供应妻子儿女运用。在他们之上的人,不会要求他们有被运用的才能。在他们之下的人,又不认为他们能够使唤自己。因此很少有财政方面的法律条例、公文簿书定时会集之类的苦恼。他们闲暇的日子,就能够竭尽自己的才能去写好诗。虽然他们的诗很工稳,然而不过是以此抒发自己羁旅孤独、百无聊赖、明珠暗投等不平的思想罢了。假如山川奇险秀丽,他们就辱称这些山川是险恶之地;假如此地风和日丽,使人安逸,他们就辱称其为凄凉伤感。以至于物候略微偏移一点季节,民俗略微不同,就辱称这些为瘴气疠气,有魑魅魍魉,简直一天也不能居住。比如沈宋元白刘柳诸君子之诗文,当然具体在他们探访幽微之处,写尽他们的形态变更,原来不行凭借他们的其他感想来废弃他们工巧的文笔,然而关键是他们这些诗文,有超出叹息老病穷困、忧愁谗言、恐惊讥讽之外的吗?有能够像诗人所说可以兴、可以群且怨的吗?明朝就不这样。士大夫因获罪被贬谪的,仅仅只是降低他们的官阶品级,而不限于流放地的远近。作为他们的上级,稍稍以礼有待而不荒废他们的公务;作为他们的下级,就依据资格或劳绩升迁的官员来对待他们,而遗忘了他们的罪责。他们在外既然羁縻于职务,在内又没有什么念头在心中无法排遣,故而这些人擅特长理事务而言辞拙讷,是很相宜的。明代诗歌(的工巧),的确不足以和唐诗的工巧相比;但是在臣子的节操方面,(明代)也是很好的了。而我却依旧对他们都不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唐代让诗人变更了自己的道义,而明代是让天下再也没有诗人。我们郡县凭借诗歌名满天下,到嘉靖年间为最;嘉靖年间众多号称能作诗的人,又独以皇甫氏为最;皇甫氏兄弟四人,又独以皇甫子循先生为最。皇甫子循先生少年就入了官籍,多次侍奉公卿,公卿都折节而对他礼遇。先生既身负才华,有了盛名,然而依旧秉执刚劲的节操,与他人多有冲突。因此从虞部郎起先贬谪辅佐黄州,逐年升迁为南司勋部郎,就又贬谪去辅佐开州,遇赦酌情调迁婺州,最终贬谪到滇宪而罢官。黄州,是以前楚国富裕的郡县,又毗邻天子的汤沐邑;开州,属于魏国,是三辅之地;婺州,属于越国,越国又是天下数一数二的繁盛郡县。当地主政的人虽然不能完全了解先生,(但)他们用来对待皇甫先生的方式,平素(待他)也已经超过唐代(对待贬谪官员的方式)了;而先生也不因为自己贬谪的原因,就厌恶轻视他的为官责任。他做官吏,也最终不愿为了文饰当时而让自己的诗歌屈心抑志,他的诗歌工整自然不必说。然而最重要的是,他的志向略微动摇,就肯定会引咎以疏通狭隘;他的气息稍有阻碍,肯定多方晓喻以恢宏他的风尚。那山川风日,物候民俗,偶然获得其意境来接近自己的情意,而不刻意在某种意境上抒发自己的情意。也许先生诗歌的好,是从其窘迫取得的佳妙,而不是在其窘迫境况中运用他奇妙的诗词。我不知道他之后优秀超过众多诗人,比于所说的兴与群与怨的缘由,也许读了三遍而略略领会了一些。先生从江左得到材料,从大历得到品行,他做虞部,有《虞部集》;做司勋,有《司勋集》;中年依附和尚在寺庙居住,有《禅栖集》;治理滇地,有《南中集》;回来后,有《还山集》;他被任用和因获罪而治理三州的原因,在他的自序中已经很详尽了,这里不再赘述。19.【答案】重阳节赏菊登高或饮酒【解析】从第一首“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微山亭赋韵”中的“九月九日”可知,写的是重阳节。从其次首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九日”和“登高”“故园菊”可知,写的也是重阳节。从第一首诗的“家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可知,诗中写了节日中赏菊的习俗,从其次首诗的“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可知,诗中写了节日中登高或饮酒的习俗。20.【答案】江诗: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可知,诗人在表达对家乡的怀想和思旧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了归隐田园的情怀。岑诗:该诗是在长安沦陷时所作,故第三句有“遥怜”二字,表现了诗人面对家乡长安遭遇战乱时的苦痛之情及收复失地的渴望。【解析】联系注解①可知,第一首诗的作者江总,是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江总南归途中。诗中主要通过南云、北雁寄予自己对家乡的思恋,通过单独询问家乡篱笆下菊花抒发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情怀。而联系注解②可知,第一首诗的作者岑参,是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诗的第三句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而更见思乡之切。作者写思乡,没有泛泛地笼统地写,而是特殊强调思念、怜惜长安故园的菊花。寄予了诗人对家乡长安遭遇战乱时的苦痛之情,对饱经斗争忧患的人民的怜悯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21.【答案】陈成子弑简公/陈恒弑其君公曰“告夫三子!”/君曰“告夫三子”者【解析】文中“陈成子弑简公”“陈恒弑其君”是第一件事。陈恒把齐国的国君齐简公杀了,这是犯上,弒君,严峻的犯罪。这个是天地不能容,人神共怒的,完全毁坏了礼法。孔子劝谏鲁国国君鲁哀公,恳求他出兵讨伐齐国的乱贼,诛杀陈恒,维护礼法。但是鲁哀公作为国君自己不愿做主,却让孔子“告夫三子者”,可见当时礼崩乐坏。“三子”指孟孙、叔孙、季孙三家,鲁国的朝政,甚至军队,都驾驭在这三家手里,公室微弱。22.【答案】①材料二中,孔子提到“邦无道”时应言辞谦逊谨慎,与材料一中“知其不行”仍“不敢不告”似有冲突。②但孔子认为,“邦无道”时,虽应言辞虚心,但仍要行为正直,这与材料一中孔子对“礼”的坚持和捍卫是共通的,都强调对原则的坚守。【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找出似有的冲突所在,然后分析两则材料强调的观点本质是相同的。材料二孔子说“邦无道,危行言孙”,即国家政治黑暗,行为也要正直,但言语应谦逊谨慎。材料一中孔子反复强调“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孔子明知自己去报告不会有结果,但仍去报告鲁国国君和三个执掌实权的人,“知其不行而为之”,言语上没有当心谨慎。这两句话之间看起来是冲突的。材料一所说“邦无道,危行言孙”,除了说言语应谦逊谨慎,行为也要正直。在材料二中,孔子认为自己既然身为大夫,对于国家的大事就不能不管,所以“不敢不告也”,这种“知其不行而为之”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国公司授权经销合同范例
- 电子产品采购合同(简易范本)
- 房屋托管合同版:条款详解
- 建筑幕墙维修保养合同
- 合同:国产化项目-进口直流电机电刷
- 新建停车场业主与开发商委托合同
- 婚内子女抚养合同范本
-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土地征用合同样本
- 家庭分家析产合同全文
- 20 蜘蛛开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 急性呼衰院前急救流程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校总务工作计划(附2月-6月安排表行事历)
- 夫妻离婚协议书范本2024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教案-单元5 幼儿的权利与保护
- 三年级下册口算天天100题(A4打印版)
- MSDS物质安全技术资料-洗面水
- 河南省地图含市县地图矢量分层地图行政区划市县概况ppt模板
- 绩效管理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推进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PPT课件
- T∕CNFAGS 3-2021 三聚氰胺单位产品消耗限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