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课件第4章_第1页
《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课件第4章_第2页
《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课件第4章_第3页
《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课件第4章_第4页
《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课件第4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婴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一节婴儿的生长发育及心理特点第二节婴儿的保育与教育概要本章小结

第一节婴儿的生长发育及心理特点

一、婴儿的生长发育孩子出生后28天至1周岁,被称为婴儿期,也有相关学者称之为乳儿期。婴儿期是人生中生长发育的第一高峰期,婴儿的身高和体重成倍增长,大脑也快速发展,开始出乳牙,能坐,会爬并开始学步。

(一)身体的生长发育

1.身高(身长)

1岁以内婴儿身高(身长)增长很快,前3个月每月可增长3.0~3.5cm,以后增长速度逐渐减慢,婴儿期平均每月身高增长2~3cm。前半年大约可增长16cm,后半年增长8~9cm。1

2.体重

1岁以内的婴儿体重增长很快,但此期间婴儿的体重增长会不平衡,前6个月增加体重快,后6个月增长体重比前6个月慢一些。在正常养护条件下,前3个月,婴儿平均每

月增重可达700~800g,以后逐渐减慢,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重250g,全年平均每月增加500~600g。

3.头围

婴儿1~3个月内头围增长最快,一般可增加5~6cm,以后增长速度逐渐变慢,1岁时,男孩的头围约46.0cm,女孩约45.5cm。

4.胸围

婴儿的胸围在第一年增长最快,1岁时胸围可比头围大。以后,头围和胸围的差距逐渐增加。

5.脊柱

1岁以前是宝宝脊柱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新生儿的脊柱非常柔软,几乎完全是直的。孩子出生后3个月能抬头,颈部的脊柱向前凸出,形成第一个弯曲。6个月时婴儿会坐起,

胸部脊柱向后凸出,形成第二个弯曲。到1岁婴儿会行走时,腰部脊柱向前凸出,形成第三个弯曲。第四个弯曲为骶曲。脊柱的四个生理性弯曲如图4-1所示。图4-1脊柱的四个生理性弯曲

6.牙齿

人一共会长出20颗乳牙和32颗恒牙。在乳牙萌出时间方面,个体差异较大,大部分婴幼儿从6个月开始长牙,12个月以后出牙称为出牙延迟。正常情况下,婴幼儿在1周

岁时有6~8颗乳牙,全副乳牙在2~2.5岁出齐。最早长出的是下方的中门齿(前牙),之后是上方的中门齿,然后是侧切牙,再后来是第一恒磨牙(前磨牙)和犬齿,最后是第二大臼齿(后磨牙)。乳牙生长顺序如图4-2所示。可用如下公式推算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正常情况下应出牙的数目:牙齿数=月龄-4(或6)图4-2乳牙生长顺序

(二)动作发展

婴儿期的运动机能已有了较好的发展,婴儿的动作包括躯体粗大动作和手指精细动作。婴儿动作发育是神经系统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与心理、智能密切相关。

1.粗大动作的发展

随着大脑质层下的纹状体的成熟和肌肉的发育,婴儿出现了抬头、挺胸、坐、爬、立、走等活动。

2.精细动作的发展

评价婴儿的生长发育可以概括为“三好”,即“生活好,看上去好,智力好”。“生活好”为吃奶、喂饭时食欲好,睡觉深沉不爱醒,睡醒后精神好,玩得开心,比较活泼,

很少生病。“看上去好”为从外表上看,头发黑亮,皮肤细腻富有弹性,小脸红扑扑;“智力好”表现为眼神灵活,能懂得大人语言,会表示各种需要。

二、婴儿的心理特点

在婴儿期,孩子的心理随着动作的发展、语言的发展而逐步产生并发展。

(一)感知觉的发展

新生儿已具备各种感觉,但这些感觉基本上是为无条件反射服务的。

1.视觉

2.听觉

3.嗅觉和味觉

4.触觉(皮肤觉)

(二)语言的发展

婴儿期是人的语言发生期,又称为前言语期,包括发音和学语。婴儿经历的语言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简单音节阶段(0~3个月)

在此发展阶段,婴儿通过听、看、“说”、哭闹等与外界、成人沟通,此阶段婴儿的语言的发展具有以下规律。

(1)婴儿听觉较敏锐,对语音较敏感,具有一定的辨音水平。

(2)与成人面对面进行“交谈”等交流时,婴儿产生交际倾向,会作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3)能发出一些简单的音节,多为单音节。

2.连续语音阶段(4~8个月)

在此阶段,婴儿能发出一连串近似词的音节,出现“语音玩弄”和“小儿语”现象,能辨别语气语调和音色变化,此阶段婴儿的语言的发展具有以下规律。

(1)经常发出连续的音节,出现“语音玩弄”现象。

(2)与成人交往中出现学习交际“规则”的雏形。

(3)能辨别一些语调、语气和音色的变化。

(4)能够理解简单的词、手势和命令,理解具有情境性。

3.言语模仿阶段(9~12个月)

此阶段的婴儿开始模仿别人的发音,语言中枢开始发育,出现第一个有特定指代意义的单词,此阶段婴儿的语言的发展具有以下规律。

(1)不同的连续音节明显增加。

(2)开始真正理解成人的语言。

(3)开口说话,出现第一个有意义的单词。

(三)注意与记忆的发展

1.注意的发展

婴儿期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出现有意注意。

2.记忆的发展

由于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发展,记忆的能力也随着初步地发展起来,这时的记忆还纯粹是无意记忆。

(四)思维萌芽

刚出生的新生儿,只有从先天带来的一些无条件反射。婴儿期是思维产生的准备时期,出现了思维的一些萌芽表现,如知觉的概括能力的萌芽,一般到1岁左右,宝宝逐步认识

到知觉常性和客体永久性。

实质上,客体永久性是表象的最初形态。

(五)情绪的发生和发展

新生儿时期,由于开始适应新的环境,产生的消极情绪较多。

(六)气质

婴儿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个性,但出生不久,婴儿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气质特点,对同样的刺激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方式,表现出急躁、活跃、安静等特点。

1.随和型

这种婴儿即容易护理的婴儿,他们的行为倾向于有规律性,容易适应。

2.慢热型

这种婴儿即慢慢活跃起来的婴儿,他们是不积极的,对新的经验适应比较缓慢,他们很少表现强烈的情绪──无论积极还是消极的情绪。

3.困难型

困难型婴儿的吃、睡和一般活动都不规律。

第二节婴儿的保育与教育概要

一、婴儿的保育婴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成人的精心护理和帮助。作为抚育者,掌握正确的婴儿健康保健知识,对于婴儿的健康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保护婴儿的身体器官

婴儿期,宝宝的各种感官正在快速发育,抚育者必须从出生就开始对婴儿加以保护,使他们免受伤害。

1.避免婴儿感官疲劳

婴儿感官使用时一定要注意有“度”,否则婴儿容易产生疲劳,久而久之,感官的作用就会降低或失灵。

2.避免噪声刺激

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很难避免各种噪声的干扰,若婴儿长期遭受噪声的刺激,就可能诱发缓慢性的听觉损害。

3.保证婴儿的卫生

婴儿尚不具备自我保护的意识,因此,婴儿的卫生条件和习惯需要教养者来保障。

(二)保证婴儿的体格锻炼

婴儿需适当进行日常体格锻炼以增强体质。在婴儿时期,宝宝主要应该接受日光浴、空气浴、水浴,简称“三浴”锻炼,“三浴”锻炼可以促进婴儿生长发育,使婴儿精神活泼、

食欲增加,睡眠安静持久,体魄健壮。

1.日光浴

用日光浴的方法帮助婴儿锻炼身体较之其他自然条件进行身体锻炼有更好的作用。日光中含有两种光线,一种是红外线,照射到人体以后,可以使全身温暖,血管扩张,增强

人体抵抗力;另一种是紫外线,照射到人体皮肤上,可以促进皮肤里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帮助婴儿吸收食物中的钙和磷,调节钙磷代谢,使骨骼长得结实。经过空气浴的婴儿可进行日光浴,这对预防佝偻病有很大作用。

2.空气浴

空气浴是指呼吸空气中的氧和负氧离子,有效促进宝宝的发育成长。呼吸新鲜空气,对于婴儿大脑的发育以及呼吸、循环、消化等器官的功能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适当的冷

空气刺激还可以增强婴儿呼吸道抗寒抗病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应变力。空气浴可以从婴儿2~3个月开始进行,在气温不低于20℃时,让婴儿脱光暴露在大气之中,开始每日一

次,每次2~3分钟,以后逐步增加到15~20分钟。9~12个月的婴儿每日可进行两次。空气浴一般适宜在饭后1小时后进行。夏天还可以在户外进行。

3.水浴

水浴对婴儿的肌肉、血管和神经的紧张度以及物质代谢都有良好的作用。对婴儿进行水浴时,夏天应坚持每天盆浴,冬天可隔天盆浴或擦浴。婴儿水浴锻炼,主要包括温水浴,

凉水洗手、洗脸,温水擦澡,淋浴,冲浴,游泳等,水温应从35℃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温可降至26℃~28℃。训练婴儿游泳,也是进行水浴的方法之一。

在婴儿的日常保育中,“三浴”锻炼可以相互结合,可以同时进行两项,也可以全部同时进行,如遇婴儿患病,以及大风、炎热等恶劣天气,则应根据具体情况暂停或调整“三浴”锻炼。

(三)保障婴儿的安全

婴儿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加之其对周围事物的探究心理,什么东西都想摸一摸、尝一尝,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婴儿的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婴儿阶段的安全保教主要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1.防止烫伤

给婴儿喂奶、喂水时应先试一下,可将奶或水滴于手背上,以温热不烫为宜。

2.防止摔碰伤

7~8个月以后的婴儿,由于学会了爬和站立,其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教养者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动向,防止婴儿摔伤、碰伤。

3.防止异物吸入口鼻

由于婴儿有用嘴尝物品的习惯,所以在婴儿的视线范围内及可触及的地方应避免有安全隐患的物品存在,如纽扣、硬币、回形针等容易被婴儿吞下的东西,笔、勺子、筷子等棍状物或尖锐物品也不能给婴儿玩耍,以免婴儿放在口中玩耍时入口太深,也容易伤到眼睛。

4.防止药物的毒副作用

婴儿患病时,一定要遵照医嘱,慎用药物,家长切不可根据经验自行用药。教养者在给婴儿用药时,一定要了解药物的性能及毒副作用,遵循医嘱用量,并密切观察,避免滥

用药物对婴儿造成伤害。

(四)婴儿的喂养与饮食

在婴儿的喂养与饮食方面,应坚持母乳喂养,可合理添加辅食。

1.婴儿辅食添加时间

对于婴儿辅食的添加时间一直以来有很多不同观点,由于每个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不同,因此添加辅食的时间不能一概而论。

2.婴儿辅食添加原则

给婴儿添加的辅食,既要根据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逐月增添,也要根据辅食的供应情况、家庭生活习惯、婴儿食欲情况等不断地调整辅食内容。

1)遵循规律,逐步进行

辅助食品的添加遵循婴儿生长的科学规律逐步进行,一般从谷类,尤其是大米、面糊或汤开始,以后逐步添加菜泥、果泥、奶及奶制品、蛋黄、肝泥及肉泥等。

2)逐步适应,循序渐进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给婴儿添加辅食每次只能增加一种新食品,应试用3~4日,如无不良反应再增加另一种。添加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不宜同时增加两种及以上食物,否则若发生消化不良或出现过敏症状时,往往无法分辨是哪种食物造成的。

3)尊重差异,因人而异

添加辅食时要考虑婴儿的个体差异,要根据婴儿的月龄、体质、活动情况以及季节等因素灵活掌握。消化能力强、进食量大的婴儿可以适当增加喂食量。

4)选择合适的喂食工具

给婴儿喂食辅食时,选择大小合适、质地较软的小汤匙为宜,可训练其吞咽和咀嚼功能,避免将泥糊状食物放入奶瓶吸吮。

5)清淡饮食,切忌过饱

婴儿的辅食不要加任何调味剂(如盐、味精、鸡精、酱油、香油、糖等)。

二、婴儿的教育

根据婴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婴儿在感官、动作、语言、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保持着极快的发展速度;他们逐步开始用爬行的方式来拓展自己的活动空间,逐步学着站立起来,

开始挣脱成人的怀抱,蹒跚学步,开始独自探索周围的世界。未满周岁的婴儿其教育重在感觉器官训练、动作发展训练、语言能力训练和社会适应性培养等方面。

(一)感觉器官训练

婴儿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认识和了解,是指运用自己的各种感官,通过听、看、触摸、品尝等来获得信息并储存到大脑中。

1.视觉训练

根据婴儿视觉发育的特点,常用的训练方法如下:在婴儿床头上方、两侧及周围悬挂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婴儿睡醒后,用鲜艳的玩具逗他,训练婴儿眼睛的灵活性。

2.听觉训练

根据婴儿听觉发育的特点,对婴儿进行听觉训练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音乐熏陶

2)跟婴儿说话

3)提供听各种声音的机会

3.触觉训练

婴儿很喜欢抚育者去抚摸他,亲亲他,抱抱他,喜欢皮肤与皮肤的接触。抚育者应尽可能多地给予刺激。

4.嗅觉和味觉训练

对婴儿嗅觉、味觉的训练,主要是训练婴儿对各种气味、味道的鉴别能力和适应能力。

5.综合感官训练

婴儿在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中,并不是孤立地运用视觉、听觉和味觉,而是运用多种感官综合地形成对某一事物的整体认识。

(二)动作发展训练

婴儿的动作发展是从头到脚、从粗大到精细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动作发展过程中,教养者需要以不同的方式训练婴儿,以促进其动作发展。

1.粗大动作训练

对婴儿进行粗大动作训练,首先要训练的是颈部,让其先学会俯卧抬头,扩展视野。

2.精细动作训练

婴儿精细动作训练是指锻炼其手的精细动作以及手眼协调能力,如抓放、手指对捏、模仿画画、剪贴、折叠、书写等。

(三)语言能力训练

0~1岁是培养婴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时期。1岁以内的婴儿,虽然不能与他人直接用语言进行交流,但早就能够在成人讲话时安静地倾听,在情绪状态良好时咿呀学语,

为掌握语言做着积极的准备。根据宝宝语言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促进0~1岁婴儿语言的发展。

1.简单音节阶段的语言训练

1)多种语音和声音刺激

婴儿感受语言的最初能力是听力,发音是学习说话的基础,从语言发展的规律看,声音的训练有听音和发音两方面。

2)面对面语言交流

成人在照料婴儿的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伴随语言,虽然刚出生不久的宝宝不会说话,但是他们会“听”。

3)进行听音和发音游戏

当婴儿无意识地发出音节时,抚育者开心地呼唤他们的名字,并摸摸他们的脸蛋,这是对宝宝发音的鼓励。

2.连续语音阶段的语言训练

1)坚持语言刺激

要多用宝宝的原始发音与他们对话,如“啊”“哦”“噢呜”“嗯咕”等,这样最能引起婴儿的共鸣与反应,当宝宝情绪好时,可以反复强化发音练习。

2)建立语音与实物之间的联系

抚育者要结合家庭的日常生活,帮助宝宝建立起语言与实物及自身行动的有机联系,如在示范摆手时,说“再见”;给宝宝穿衣时,边讲述穿衣的过程,边要求宝宝配合成人

的动作,如“伸出手”“抬起腿”等。

3)进行亲子阅读

在早期亲子阅读方面,父母要选择那些适合婴儿阶段阅读的绘本进行亲子共读,边读边讲边指给宝宝看,尽量用简单、重复、生动、宝宝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帮助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言语模仿阶段的语言训练

1)不断丰富的语言环境

婴幼儿的语言发展是通过不断模仿获得的,因此对于刚刚开始学说话的婴儿,一定要尽量扩大他的生活圈,让他多接触不同的人、丰富的生活场景,向宝宝指认他所接触到的

各种事物,在不断重复中帮助宝宝建立并强化语言和事物之间的联系。

2)反复强化练习

9~12个月的婴儿开始有了模仿语言的能力,母亲张大嘴说“啊”,婴儿也会跟随母亲张大嘴“啊”,这是有意识的发音,实际上也是婴儿学习说话的开始。。在此阶段跟孩子说话是相当重要的,成人能发出的音此阶段的婴儿基本上都能模仿。

3)在环境中营造语言学习氛围

家长应尽可能地在环境中营造有利于婴儿语言学习的氛围,创造语言学习的机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