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开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开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开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开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开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开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一、(共25分)1.(2分)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桕树(jiū)拙劣(liè)农谚(yàn)不知所措(cuò) B.矗立(chù)褶皱(zhé)连翘(qiáo)天衣无缝(fèng) C.亢奋(kàng)羁绊(jī)凫水(fū)纷至沓来(tà) D.巉峻(chán)龟裂(jūn)斡旋(wò)怒不可遏(è)2.(2分)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喧哗恭顺平易进人暴风骤雨 B.冗杂瞭望震耳欲聋亭台楼阁 C.浮燥赋予袖手旁观分崩离析 D.漩涡彷徨自园其说安营扎寨3.(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A.传播恪守规则 B.传承保守规则 C.传承恪守准则 D.传播保守准则4.(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坚持不懈的练习中,使他迅速成长为→名优秀的古琴演奏家。 B.2022年我国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了大约140.8%左右。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酸奶作为人们的日常饮品,含有丰富的乳酸菌、蛋白质、钙、多种微量元素等成分组成。5.(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A.、ㅤ;ㅤ,ㅤ,” B.。ㅤ;ㅤ?ㅤ”, C.、ㅤ;ㅤ?ㅤ”, D.。ㅤ;ㅤ,ㅤ”,6.(2分)下面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A.“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风怒号”写出冬风声势之盛,“屋”字写出狂风威力之大。 B.“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写出了一种茅草漫天飞舞、无处不在的奇景,虽无一语直接写风,却让人感到风的肆虐,动态十足,惊心动魄。 C.“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风定云起、天色昏暗的情景,不言大雨,而给人以大雨将至的压抑之感。 D.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7.(4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今昔梁子湖(节选)楚昕①梁子湖属典型的河谷沉溺构造湖。梁子湖与各类人工湖、水库明显不同,湖底地势平缓,平均水深3米左右,水生植被完好,湖泊生态优良,湖水水质常年保持二类左右水平。梁子湖湖湾众多,630多公里的湖岸线曲折悠长,素称“梁湖九十九汉”。②宁静的湖湾为各种鱼类产卵创造了绝佳条件,曲折的岸线为分隔周边污染提供了天然屏障。梁子湖属半开放半封闭式湖泊,百里长港一头连湖,一头通江,丰水期湖水泄江,干旱季江水灌湖。常年平均外泄水量约占湖水容量的三分之一,大多数年份平均每3年可完成一次湖泊水体吐故纳新。樊口大闸建成以来,平均10年左右会有一次湖泊灌江。双向连通江河,梁子湖湖泊生态系统生生不息,充满健康活力。③梁子湖流域面积3600多平方公里。梁子湖上游幕阜山余脉环绕,集水区多山地、少工业,没有人口集中的大型城镇,常年降水半数以上集中于植被茂盛的梅雨季节,入湖水质总体良好。入湖河口和通江出口集中于东梁子湖,形成了东、西梁子湖一动一静的特有格局。梁子湖下游经长港分别串联保安湖、三山湖、鸭儿湖通江,处在上游的梁子湖通常以先下游后上游的顺序,最后开闸放水入江。④梁子湖生物极其丰富,是中国淡水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代表性湖泊,向来有“物种基因库”的美称。⑤武汉大学梁子湖湖泊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研究站报告显示,梁子湖自然保护区有各种鸟类166种,其中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1种;梁子湖有底栖动物49种,以水生植物上的附生螺最具优势;有各种水生植物282种,其中包括莼菜、水蕨、野菱、野莲等多种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植物,是国家级野菱保护区;有各种淡水鱼类94种,是武昌鱼(团头鲂)模式标本产地和原种资源保存地。⑥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一批专家在梁子湖首次开展大型湖泊鱼类调查研究,首次发现鲂属鱼类新种并命名为团头鲂,从此确立了梁子湖“武昌鱼母亲湖”的特殊地位。毛主席脍炙人口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更让梁子湖武昌鱼声名远播。⑦梁子湖水生动植物体系完整。湖底螺、湖中鱼、湖上鸟,循环成链,和谐共生。水生植被覆盖率超过80%,水生植物种类齐全,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构成层次分明的立体水中森林。梁子湖特殊的湖区环境、湖泊形态和吐纳特点,成就了梁子湖充满活力的湖泊生态体系,保证了梁子湖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平衡的强大能力。毫不夸张地说,梁子湖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慷慨恩赐。(节选自《鄂州日报》,有删改)(1)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梁子湖与各类人工湖、水库明显不同,湖底地势平缓,平均水深3米左右,水生植被完好,湖泊生态优良,湖水水质常年保持二类左右水平。B.梁子湖属半开放半封闭式湖泊,百里长港一头连湖,一头通江,丰水期湖水泄江,干旱季江水灌湖。C.梁子湖上游集水区少山地、工业,没有人口集中的大型城镇,常年降水集中于梅雨季节,笔直的岸线为分隔周边污染提供了天然屏障。D.梁子湖生物极其丰富,是中国淡水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代表性湖泊,向来有“物种基因库”的美称。(2)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子湖属典型的河谷沉溺构造湖。梁子湖湖湾众多,630多公里的湖岸线曲折悠长,素称“梁湖九十九汉”。B.梁子湖流域面积3600多平方公里。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一批专家在梁子湖首次发现鲂属鱼类新种并命名为团头鲂。C.第⑤段画线的句子使用下定义、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梁子湖常年平均外泄水量约占湖水容量的三分之一,大多数年份平均每10年可完成一次湖泊水体吐故纳新。D.入湖河口和通江出口集中于东梁子湖,形成了东、西梁子湖一动一静的特有格局。梁子湖特殊的湖区环境、湖泊形态和吐纳特点,成就了梁子湖充满活力的湖泊生态体系,保证了梁子湖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平衡的强大能力。8.(9分)阅读《大道之行也》一文,回答问题。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讲信修睦修:培养B.男有分分:职分,职守C.盗窃乱贼而不作作:兴起D.故外户而不闭闭:从外面把门带上(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A.选贤与能B.不独子其子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D.货恶其弃于地也(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B.“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提到,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地体现了全社会的关爱。C.“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这样才能丰衣足食,人人都安居乐业。D.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核心是“天下为公”,内容有:选贤任能,诚信和睦,普遍仁爱;全体社会成员各有所养、各有所用、各尽其职,行为皆出于公心;杜绝奸诈之心、害人之事,人们道德水平普遍提高,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二、(共8分)9.(8分)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2)参差荇菜,。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关雎》)(3),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4),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蒹葭苍苍,。(《蒹葭》)(6)清晨入古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白居易的《卖炭翁》中,“,”,这一肖像描写把卖炭老人烟尘满面、十指熏黑的形象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三、(共7分)10.(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节选自《宋史•包拯传》,有删改)【注】①第:只管。②鬻(yù):卖。(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①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3)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四、(共12分)11.(12分)阅读《槐花飘香》一文,回答问题。槐花飘香申琳①小区墙角的槐花开了,满树洁白的花朵,映着湛蓝的天。这一串串小花,把我的思绪带回满村飘着槐花香的故乡。②我的故乡,是中原大地一个极平常的村庄,几十户人家。故乡的房前屋后长满树木,柳、杨、桐、杏、梨……故乡的树木,最多的,就是春天繁花满树、夏天浓荫蔽日的槐树。每年农历三月,是槐树平凡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一串串槐花挂满枝头。那时,整个小村的天际变得晶莹透亮,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淡淡的清香。③槐花香,香在枝头。从村小放学回家的儿童,一路追逐嬉闹,槐花香越来越浓,就知道村子越来越近,离家已经不远。进得村来,一群孩子中突然有人停下脚步,用鼻子使劲嗅了嗅,大声说:“真香!”后面就只听见一片“呼哧呼哧”的嗅鼻子声。“香不香?”带头的孩子高声问。“香!”一群人齐声呐喊起来,伴随的是一阵开心的大笑,喊声和笑声,惊得一群麻雀扑棱着翅膀飞过头顶。④槐花香,香在嘴里。小伙伴们手里悠闲地甩着书包或是外套一路走回家,就像手里转着一个风车。进了小院,放下手中的“风车”,扛出来的是一个工具。人人手持这个工具,开始仰起头,拣那些开得最多、最盛的槐花采摘,一串串、一枝枝槐花像大片雪花一样从树上掉落。大孩子从树上采,小孩子从枝上捋,有人早就经不住这又甜又香的花儿诱惑,团起槐花就往嘴里塞,那一丝丝清香就从舌尖甜到心底……⑤边吃边采,最后把一筐槐花交给母亲,孩子们眼看着我的母亲把槐花放在饭盆里,又拌上面粉,放在大锅里开始蒸。做作业的大孩子、看小人书的小孩子,就心不在焉地一会儿歪过头看看忙碌的母亲,一会儿跑到厨房问上一句:“快熟了吧?”好不容易等到出锅,不知道咽了多少口水的孩子早就抱着碗站在灶台前。⑥开饭时,母亲用饭盆端出一大盆槐花蒸菜,放在院子前面槐树下的地上。旁边一只大碗,盛着半碗蒜汁作调料,上面漂一层香喷喷的芝麻油。朴实、沉稳的父亲还是农村人吃饭的标准姿势,蹲在饭盆前,背靠着那棵槐树,夹起槐花蒸菜,蘸着蒜汁吃得慢条斯理。而背靠槐树端着饭碗的孩子们,早已狼吞虎咽了……一阵风吹过,树上扑簌簌飘下来一朵朵槐花,落在农村人泥土的“餐桌”上,落在孩子的饭碗里、头发间。⑦前几天,妻在郊外农村办事,买了一袋槐花回来,母亲惊喜地拌上面粉做了一顿槐花蒸菜,调料依然是浇了芝麻油的蒜汁。看我埋头吃得津津有味,儿子也用筷子夹起槐花蒸菜吃了起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味道。父亲一旁笑吟吟地问我:“还记得家门口那棵背靠着吃饭的槐树吗?”三十多年前的情景,如今讲起仿佛就在昨天。⑧槐花香,香在田间。每年槐花开时,麦苗才刚打苞,农活并不算忙,勤劳的农民就闲不住,开始把家门口攒的绿肥一锹锹挖起来,装在牛车上拉到田头。伯父家的绿肥堆边有棵槐树,槐花开时,他就开始用锹挖绿肥,总有一些槐花会飘落在绿肥里、牛车上,星星点点,如从泥土里冒出来的小花。那些日子的傍晚,等我放了学,我牵牛,伯父拉着一车绿肥,缓缓走过槐花飘飞、清香四溢的村庄。如今,伯父去世快一年,他院内的那棵老槐树,不知道是否和往年一样开得满树洁白……⑨在这座江南城市,不知是谁,在小区墙角种下一棵槐树。也不知何时,我突然抬眼看到它就近在咫尺。我会静静地站在这棵槐树下,呼吸着那一缕缕淡淡的槐花香,感受着内心对槐花香的热爱,感受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仿佛置身于我那远隔千里的故乡。(有删改)(1)文章以“槐花飘香”为题目,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2)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结合加点词语,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朴实、沉稳的父亲还是农村人吃饭的标准姿势,蹲在饭盆前,背靠着那棵槐树,夹起槐花蒸菜,蘸着蒜汁吃得慢条斯理。(3)文章第⑨段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请分别从结构和内容角度具体分析。(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①段由小区里的槐花开了,联想到飘着槐花香的故乡,引出下文对故乡的回忆,行文简洁自然。B.“我”的故乡,是中原大地一个极平常的村庄,几十户人家。故乡的树木,最多的,就是春天繁花满树、夏天浓荫蔽日的槐树。C.每年农历三月,是槐树平凡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一串串槐花挂满枝头。每年槐花开时,麦苗才刚打苞,农活并不算忙,勤劳的农民就闲不住,开始把家门口攒的绿肥一锹锹挖起来,装在牛车上拉到田头。D.文章第④段中“小伙伴们手里悠闲地甩着书包或是外套一路走回家,就像手里转着一个风车”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槐花的浓郁香味,写出了母亲做槐花蒸菜时的动作。五、(共8分)12.(3分)请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在高龄老人聚集的长宁区,“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不仅解决了辖区老人“一键紧急呼叫”的需求,更在此基础上叠加了养老顾问服务,承包了老人们的生活圈。从家政服务、预约挂号、陪医配药到清洗空调,老人们的种种个性化需求都被细致地考虑到。政府采购供应商、市场服务供应商,从生活服务到健康服务一一覆盖,及时响应老人们的精细化需求。以生活数字化转型为契机,长宁区民政局还成为全市首批“为老服务一键通”试点区域,探索试点一键挂号、一键助餐等操作简易、直达需求的服务,让养老服务更均衡普惠、便捷可及。(摘自《潇湘晨报》)13.(2分)请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①不仅是在新诗和散文创作上卓有成就的文学大家,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古典文学有深入研究的学者。《②》是他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这本书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产生了很大影响。14.(3分)请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积累,回答下面问题。(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就出自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2)“写作”是保尔•柯察金的人生转折点,请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概述他走上写作道路的原因。六、(共40分)15.(40分)作文。宽容是一种品格,坚韧是一种品格,自律是一种品格,诚信是一种品格……这些优秀的品格助力着我们的成长,照亮着我们的前程,丰盈着我们的人生。请以“有一种品格叫”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开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共25分)1.(2分)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桕树(jiū)拙劣(liè)农谚(yàn)不知所措(cuò) B.矗立(chù)褶皱(zhé)连翘(qiáo)天衣无缝(fèng) C.亢奋(kàng)羁绊(jī)凫水(fū)纷至沓来(tà) D.巉峻(chán)龟裂(jūn)斡旋(wò)怒不可遏(è)【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解答】A.有误,“桕树”的“桕”应读作“jiù”;B.有误,“褶皱”的“褶”应读作“zhě”;C.有误,“凫水”的“凫”应读作“fú”;D.正确。故选:D。2.(2分)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喧哗恭顺平易进人暴风骤雨 B.冗杂瞭望震耳欲聋亭台楼阁 C.浮燥赋予袖手旁观分崩离析 D.漩涡彷徨自园其说安营扎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解答】A.有误,“平易进人”的“进人”应写作“近”;B.正确;C.有误,“浮燥”的“燥”应写作“躁”;D.有误,“自园其说”的“园”应写作“圆”。故选:B。3.(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A.传播恪守规则 B.传承保守规则 C.传承恪守准则 D.传播保守准则【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解答】传播,传送或散布的意思;传承,更替、继承的意思,后者符合第一空格;保守,保存、守护的意思,而恪守则指严格遵守的意思,与语境中的“理念、道德规范”等词语搭配恰当;规则,是运行、运作规律所遵循的法则;准则,准许的原则,后者符合语境;故选:C。4.(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坚持不懈的练习中,使他迅速成长为→名优秀的古琴演奏家。 B.2022年我国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了大约140.8%左右。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酸奶作为人们的日常饮品,含有丰富的乳酸菌、蛋白质、钙、多种微量元素等成分组成。【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有语病,成分残缺,可将“使”删去;B.有语病,语言赘余,可将“大约”或“左右”删去一个;C.正确;D.有语病,句式杂糅,可将“组成”删去。故选:C。5.(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A.、ㅤ;ㅤ,ㅤ,” B.。ㅤ;ㅤ?ㅤ”, C.、ㅤ;ㅤ?ㅤ”, D.。ㅤ;ㅤ,ㅤ”,【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解答】空一句子已经说完所以用句号;空二前后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故用分号;空三没有疑问语气,不用问号,用逗号;空四是引用,应用后引号,后跟逗号。故选:D。6.(2分)下面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A.“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风怒号”写出冬风声势之盛,“屋”字写出狂风威力之大。 B.“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写出了一种茅草漫天飞舞、无处不在的奇景,虽无一语直接写风,却让人感到风的肆虐,动态十足,惊心动魄。 C.“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风定云起、天色昏暗的情景,不言大雨,而给人以大雨将至的压抑之感。 D.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全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解答】本题考查理解诗句。A.有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意思是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风怒号”以比拟的手法写出秋风声势之盛,“卷”字写出狂风的威力之大。BCD.正确。故选:A。7.(4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今昔梁子湖(节选)楚昕①梁子湖属典型的河谷沉溺构造湖。梁子湖与各类人工湖、水库明显不同,湖底地势平缓,平均水深3米左右,水生植被完好,湖泊生态优良,湖水水质常年保持二类左右水平。梁子湖湖湾众多,630多公里的湖岸线曲折悠长,素称“梁湖九十九汉”。②宁静的湖湾为各种鱼类产卵创造了绝佳条件,曲折的岸线为分隔周边污染提供了天然屏障。梁子湖属半开放半封闭式湖泊,百里长港一头连湖,一头通江,丰水期湖水泄江,干旱季江水灌湖。常年平均外泄水量约占湖水容量的三分之一,大多数年份平均每3年可完成一次湖泊水体吐故纳新。樊口大闸建成以来,平均10年左右会有一次湖泊灌江。双向连通江河,梁子湖湖泊生态系统生生不息,充满健康活力。③梁子湖流域面积3600多平方公里。梁子湖上游幕阜山余脉环绕,集水区多山地、少工业,没有人口集中的大型城镇,常年降水半数以上集中于植被茂盛的梅雨季节,入湖水质总体良好。入湖河口和通江出口集中于东梁子湖,形成了东、西梁子湖一动一静的特有格局。梁子湖下游经长港分别串联保安湖、三山湖、鸭儿湖通江,处在上游的梁子湖通常以先下游后上游的顺序,最后开闸放水入江。④梁子湖生物极其丰富,是中国淡水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代表性湖泊,向来有“物种基因库”的美称。⑤武汉大学梁子湖湖泊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研究站报告显示,梁子湖自然保护区有各种鸟类166种,其中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1种;梁子湖有底栖动物49种,以水生植物上的附生螺最具优势;有各种水生植物282种,其中包括莼菜、水蕨、野菱、野莲等多种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植物,是国家级野菱保护区;有各种淡水鱼类94种,是武昌鱼(团头鲂)模式标本产地和原种资源保存地。⑥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一批专家在梁子湖首次开展大型湖泊鱼类调查研究,首次发现鲂属鱼类新种并命名为团头鲂,从此确立了梁子湖“武昌鱼母亲湖”的特殊地位。毛主席脍炙人口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更让梁子湖武昌鱼声名远播。⑦梁子湖水生动植物体系完整。湖底螺、湖中鱼、湖上鸟,循环成链,和谐共生。水生植被覆盖率超过80%,水生植物种类齐全,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构成层次分明的立体水中森林。梁子湖特殊的湖区环境、湖泊形态和吐纳特点,成就了梁子湖充满活力的湖泊生态体系,保证了梁子湖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平衡的强大能力。毫不夸张地说,梁子湖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慷慨恩赐。(节选自《鄂州日报》,有删改)(1)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A.梁子湖与各类人工湖、水库明显不同,湖底地势平缓,平均水深3米左右,水生植被完好,湖泊生态优良,湖水水质常年保持二类左右水平。B.梁子湖属半开放半封闭式湖泊,百里长港一头连湖,一头通江,丰水期湖水泄江,干旱季江水灌湖。C.梁子湖上游集水区少山地、工业,没有人口集中的大型城镇,常年降水集中于梅雨季节,笔直的岸线为分隔周边污染提供了天然屏障。D.梁子湖生物极其丰富,是中国淡水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代表性湖泊,向来有“物种基因库”的美称。(2)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梁子湖属典型的河谷沉溺构造湖。梁子湖湖湾众多,630多公里的湖岸线曲折悠长,素称“梁湖九十九汉”。B.梁子湖流域面积3600多平方公里。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一批专家在梁子湖首次发现鲂属鱼类新种并命名为团头鲂。C.第⑤段画线的句子使用下定义、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梁子湖常年平均外泄水量约占湖水容量的三分之一,大多数年份平均每10年可完成一次湖泊水体吐故纳新。D.入湖河口和通江出口集中于东梁子湖,形成了东、西梁子湖一动一静的特有格局。梁子湖特殊的湖区环境、湖泊形态和吐纳特点,成就了梁子湖充满活力的湖泊生态体系,保证了梁子湖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平衡的强大能力。【分析】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了梁子湖特殊的湖区环境、湖泊形态、吐纳特点和体系完整的水生动植物。【解答】(1)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本内容。ABD.正确;C.有误,原文第②段中有“曲折的岸线为分隔周边污染提供了天然屏障”,所以“笔直的岸线”有误。故选:C。(2)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本内容。ABD.正确;C.有误,第⑤段画线的句子使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说明梁子湖生物种类繁多。故选:C。答案:(1)C(2)C8.(9分)阅读《大道之行也》一文,回答问题。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讲信修睦修:培养B.男有分分:职分,职守C.盗窃乱贼而不作作:兴起D.故外户而不闭闭:从外面把门带上(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AA.选贤与能B.不独子其子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D.货恶其弃于地也(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B.“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提到,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地体现了全社会的关爱。C.“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这样才能丰衣足食,人人都安居乐业。D.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核心是“天下为公”,内容有:选贤任能,诚信和睦,普遍仁爱;全体社会成员各有所养、各有所用、各尽其职,行为皆出于公心;杜绝奸诈之心、害人之事,人们道德水平普遍提高,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分析】参考译文:在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施行的时候,天下就是人们所共有的,(人们)把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选举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因此人们不只奉养自己父母,不只抚养自己子女,让老年人可以有养老送终的处所,青壮年可以有被任用工作来养家糊口的地方,让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长的地方,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捡起来)却一定不是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一定不是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再兴起,所以(家家户户的)大门都不用关闭,这就是理想社会。【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ABC.正确。D.有误,闭:关闭。故选:D。(2)本题考查通假字辨析。A.与:同“举”,推举。B.子:以……为子。C.独:老而无子的人。D.货:货物。故选:A。(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BD.正确。C.有误,体现“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句子为:“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故选:C。答案:(1)D(2)A(3)C二、(共8分)9.(8分)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2)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关雎》)(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一肖像描写把卖炭老人烟尘满面、十指熏黑的形象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题意不能出现错别字。【解答】答案:(1)老翁逾墙走(注意“逾”的书写)(2)左右芼之(注意“芼”的书写)(3)其岸势犬牙差互(4)气蒸云梦泽(5)白露为霜(6)初日照高林(7)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注意“鬓”的书写)三、(共7分)10.(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节选自《宋史•包拯传》,有删改)【注】①第:只管。②鬻(yù):卖。(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①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随即,不久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赠送(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3)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分析】参考译文: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当天长县知县。有个盗贼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牛主人来到(县衙)告状。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不久又有一人来到(县衙)告别人私自宰杀耕牛,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这个盗贼感到很震惊,也很服气。包拯转到端州当知府,升为殿中丞。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包拯被朝廷)召令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升为右司郎中。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作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待制”。京城里的人因此说:“(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词义。①句意为:不久又有一人来到(县衙)告别人私自宰杀耕牛。寻:随即,不久。②句意为: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遗:赠送。(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本句的重点词有:陈,陈述;欺,欺骗。句意为: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题干要求找出表现包拯被称为“包青天”的原因,也就是找出他公正清廉的相关句子,用自己的话加以归纳概括即可。根据选文第一段断案的内容,可以看出他断案技术高,让当事人都叹服不已;第二段写“砚台”事件,他处理的方式可以看出对为官敛取财物的痛恨,一心想着民众;“岁满不持一砚归”可见他的清廉;从最后一段“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也可以看出他为人的正直与为官的清廉。答案:(1)①随即,不久;②赠送。(2)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3)从“巧断割牛舌案”可知他办案神明、执法公正、为民做主,从“不持一砚归”中可以看出他为官清廉;老百姓以“青天”称之,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之情。四、(共12分)11.(12分)阅读《槐花飘香》一文,回答问题。槐花飘香申琳①小区墙角的槐花开了,满树洁白的花朵,映着湛蓝的天。这一串串小花,把我的思绪带回满村飘着槐花香的故乡。②我的故乡,是中原大地一个极平常的村庄,几十户人家。故乡的房前屋后长满树木,柳、杨、桐、杏、梨……故乡的树木,最多的,就是春天繁花满树、夏天浓荫蔽日的槐树。每年农历三月,是槐树平凡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一串串槐花挂满枝头。那时,整个小村的天际变得晶莹透亮,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淡淡的清香。③槐花香,香在枝头。从村小放学回家的儿童,一路追逐嬉闹,槐花香越来越浓,就知道村子越来越近,离家已经不远。进得村来,一群孩子中突然有人停下脚步,用鼻子使劲嗅了嗅,大声说:“真香!”后面就只听见一片“呼哧呼哧”的嗅鼻子声。“香不香?”带头的孩子高声问。“香!”一群人齐声呐喊起来,伴随的是一阵开心的大笑,喊声和笑声,惊得一群麻雀扑棱着翅膀飞过头顶。④槐花香,香在嘴里。小伙伴们手里悠闲地甩着书包或是外套一路走回家,就像手里转着一个风车。进了小院,放下手中的“风车”,扛出来的是一个工具。人人手持这个工具,开始仰起头,拣那些开得最多、最盛的槐花采摘,一串串、一枝枝槐花像大片雪花一样从树上掉落。大孩子从树上采,小孩子从枝上捋,有人早就经不住这又甜又香的花儿诱惑,团起槐花就往嘴里塞,那一丝丝清香就从舌尖甜到心底……⑤边吃边采,最后把一筐槐花交给母亲,孩子们眼看着我的母亲把槐花放在饭盆里,又拌上面粉,放在大锅里开始蒸。做作业的大孩子、看小人书的小孩子,就心不在焉地一会儿歪过头看看忙碌的母亲,一会儿跑到厨房问上一句:“快熟了吧?”好不容易等到出锅,不知道咽了多少口水的孩子早就抱着碗站在灶台前。⑥开饭时,母亲用饭盆端出一大盆槐花蒸菜,放在院子前面槐树下的地上。旁边一只大碗,盛着半碗蒜汁作调料,上面漂一层香喷喷的芝麻油。朴实、沉稳的父亲还是农村人吃饭的标准姿势,蹲在饭盆前,背靠着那棵槐树,夹起槐花蒸菜,蘸着蒜汁吃得慢条斯理。而背靠槐树端着饭碗的孩子们,早已狼吞虎咽了……一阵风吹过,树上扑簌簌飘下来一朵朵槐花,落在农村人泥土的“餐桌”上,落在孩子的饭碗里、头发间。⑦前几天,妻在郊外农村办事,买了一袋槐花回来,母亲惊喜地拌上面粉做了一顿槐花蒸菜,调料依然是浇了芝麻油的蒜汁。看我埋头吃得津津有味,儿子也用筷子夹起槐花蒸菜吃了起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味道。父亲一旁笑吟吟地问我:“还记得家门口那棵背靠着吃饭的槐树吗?”三十多年前的情景,如今讲起仿佛就在昨天。⑧槐花香,香在田间。每年槐花开时,麦苗才刚打苞,农活并不算忙,勤劳的农民就闲不住,开始把家门口攒的绿肥一锹锹挖起来,装在牛车上拉到田头。伯父家的绿肥堆边有棵槐树,槐花开时,他就开始用锹挖绿肥,总有一些槐花会飘落在绿肥里、牛车上,星星点点,如从泥土里冒出来的小花。那些日子的傍晚,等我放了学,我牵牛,伯父拉着一车绿肥,缓缓走过槐花飘飞、清香四溢的村庄。如今,伯父去世快一年,他院内的那棵老槐树,不知道是否和往年一样开得满树洁白……⑨在这座江南城市,不知是谁,在小区墙角种下一棵槐树。也不知何时,我突然抬眼看到它就近在咫尺。我会静静地站在这棵槐树下,呼吸着那一缕缕淡淡的槐花香,感受着内心对槐花香的热爱,感受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仿佛置身于我那远隔千里的故乡。(有删改)(1)文章以“槐花飘香”为题目,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2)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结合加点词语,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朴实、沉稳的父亲还是农村人吃饭的标准姿势,蹲在饭盆前,背靠着那棵槐树,夹起槐花蒸菜,蘸着蒜汁吃得慢条斯理。(3)文章第⑨段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请分别从结构和内容角度具体分析。(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文章第①段由小区里的槐花开了,联想到飘着槐花香的故乡,引出下文对故乡的回忆,行文简洁自然。B.“我”的故乡,是中原大地一个极平常的村庄,几十户人家。故乡的树木,最多的,就是春天繁花满树、夏天浓荫蔽日的槐树。C.每年农历三月,是槐树平凡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一串串槐花挂满枝头。每年槐花开时,麦苗才刚打苞,农活并不算忙,勤劳的农民就闲不住,开始把家门口攒的绿肥一锹锹挖起来,装在牛车上拉到田头。D.文章第④段中“小伙伴们手里悠闲地甩着书包或是外套一路走回家,就像手里转着一个风车”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槐花的浓郁香味,写出了母亲做槐花蒸菜时的动作。【分析】文章由小区里的槐花开了,联想到飘着槐花香的故乡,引出下文对故乡生活的回忆:采槐花交给母亲、母亲做槐花蒸菜;又写到前几天,妻在郊外农村办事,买了一袋槐花回来,母亲惊喜地做槐花蒸菜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槐花香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解答】(1)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文章由小区里的槐花开了,联想到飘着槐花香的故乡,引出下文对故乡生活的回忆:采槐花交给母亲、母亲做槐花蒸菜;又写到前几天,妻在郊外农村办事,买了一袋槐花回来,母亲惊喜地做槐花蒸菜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槐花香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据此可知,“槐花飘香”这个标题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语言优美,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也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根据上文“开饭时,母亲用饭盆端出一大盆槐花蒸菜,放在院子前面槐树下的地上。旁边一只大碗,盛着半碗蒜汁作调料,上面漂一层香喷喷的芝麻油”和下文“而背靠槐树端着饭碗的孩子们,早已狼吞虎咽了”可知,“朴实、沉稳的父亲还是农村人吃饭的标准姿势,蹲在饭盆前,背靠着那棵槐树,夹起槐花蒸菜,蘸着蒜汁吃得慢条斯理”一句“蹲”“靠”“夹”“蘸”一系列动词细致地描写了父亲吃槐花蒸菜的情态,“慢条斯理”的意思是形容动作很慢、不急不躁,与孩子们的狼吞虎咽形成对比,突出了父亲细嚼慢咽地品味、享受的样子,表现了他对槐花蒸菜的喜爱之情。(3)本题考查结尾的作用。根据“在这座江南城市,不知是谁,在小区墙角种下一棵槐树。也不知何时,我突然抬眼看到它就近在咫尺。我会静静地站在这棵槐树下,呼吸着那一缕缕淡淡的槐花香,感受着内心对槐花香的热爱,感受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仿佛置身于我那远隔千里的故乡”一句叙写了“我”在小区墙角的那棵槐树下呼吸槐花香的情状,自然引出抒发对槐花香的喜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情景交融,篇末点题,引人回味。(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评析。ABC.正确;D.有误,“小伙伴们手里悠闲地甩着书包或是外套一路走回家,就像手里转着一个风车”这句话把“书包或是外套”比作“风车”,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伙伴们放学回家的悠闲。故选:D。答案:、(1)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语言优美,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也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运用动作描写,细致地描写了父亲吃槐花蒸菜的情态,“慢条斯理”的意思是形容动作很慢、不急不躁,与下文孩子们的狼吞虎咽形成对比,突出了父亲细嚼慢咽地品味、享受的样子,表现了他对槐花蒸菜的喜爱之情。(3)第⑨段叙写了“我”在小区墙角的那棵槐树下呼吸槐花香的情状,自然引出抒发对槐花香的喜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情景交融,篇末点题,引人回味。(4)D五、(共8分)12.(3分)请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在高龄老人聚集的长宁区,“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不仅解决了辖区老人“一键紧急呼叫”的需求,更在此基础上叠加了养老顾问服务,承包了老人们的生活圈。从家政服务、预约挂号、陪医配药到清洗空调,老人们的种种个性化需求都被细致地考虑到。政府采购供应商、市场服务供应商,从生活服务到健康服务一一覆盖,及时响应老人们的精细化需求。以生活数字化转型为契机,长宁区民政局还成为全市首批“为老服务一键通”试点区域,探索试点一键挂号、一键助餐等操作简易、直达需求的服务,让养老服务更均衡普惠、便捷可及。(摘自《潇湘晨报》)【分析】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材料介绍的是上海长宁区的养老模式,第一段关键词是“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一键紧急呼叫”“养老顾问服务”,第二段关键词是“为老服务一键通”;他们的目的是满足“老人们的种种个性化需求”,让养老更“精细化”“让养老服务更均衡普惠、便捷可及”。由此可见,材料一主要是介绍长宁区通过“智慧养老”平台,考虑到老人的个性化需求,让养老服务更便捷。答案:长宁区通过“智慧养老”平台,考虑到老人个性化需求,让养老服务更便捷。13.(2分)请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①朱自清不仅是在新诗和散文创作上卓有成就的文学大家,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古典文学有深入研究的学者。《②经典常谈》是他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这本书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产生了很大影响。【分析】《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解答】本题考查常识积累。根据“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可知,第一空应填朱自清,第二空应填《经典常谈》。答案:①朱自清②经典常谈14.(3分)请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积累,回答下面问题。(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就出自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