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南学校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英南学校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英南学校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英南学校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英南学校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南学校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4年下学期阶段性练习题

八年级语文

提示:

本学科练习题共三道大题,24小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练习题分为“问卷"和“答题卡”两个部分。请同学们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问卷”上则无效;答题前一定要将答题卡上的项目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小红是校园电视台的新闻主播,她即将播报下面这篇新闻特写,但还有几个地方存疑,请你帮她完成1-3题。(8分)

男子100米决赛即将开始,去年男子100米冠军获得者周明得到了全校师生的高度关注的目光。此刻的他正在4号赛道起跑点做着准备,只见他双手抵在起跑线上,双眼紧盯地面,如一匹蓄势待发的野马。赛场上安静极了,同学、老师和几个学校的领导都屏息敛声、翘首而望。

裁判一声令下,他迅速起身,黝黑的手臂快速摆动,他的背上似乎有一双红色的翅膀,带着他在天空翱翔。很快到了.比赛的后半段,5号跑道的选手一步步逼近了他,近了,近了,5号跑道的选手竟然超过了他,他能否卫冕取决于最后10米的冲刺情况。突然,他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还没等观众反应过来,他已经冲过了终点线。“周明,11.23秒!校运会新纪录!"通过解说员激情的解说,使在场所有的观众沸腾了。他们的欢呼声甲(A.振耳欲聋B.振聋发聩)。周明连续两次刷新了学校纪录,他的姓名将镌刻在学校的史册上。

赛后,周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教练,他为了提高我的成绩乙(A.处心积虑B.殚精竭虑)。”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她有些不确定,下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屏息敛声(píng)翘首而望(qiào)黝黑(yōu)镌刻(juàn)

B.屏息敛声(bǐng)翘首而望(qiáo)黝黑(yǒu)镌刻(juān)

C.屏息敛声(píng)翘首而望(qiào)黝黑(yǒu)镌刻(juàn)

D.屏息敛声(bǐng)翘首而望(qiáo)黝黑(yōu)镌刻(juān)

2.为文段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

甲___乙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去年男子100米冠军获得者周明得到了全校师生的高度关注的目光。

B.赛场上安静极了,同学、老师和几个学校的领导都屏息敛声,翘首而望。

C.他能否卫冕取决于最后10米的冲刺情况。

D.通过解说员激情的解说,使在场所有的观众沸腾了。

※八年级语文练习题第1页(共8页)※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诚实做人,讲求信用,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我校围绕“诚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完成4-6题。(6分)

4.校报小记者为学校的“无人监考”活动撰写了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

10月30日,学校参加“无人监考"的学生在办公楼五楼召开了“无人监考。诚信考试”的会议。学生自愿报名,通过班级筛选、年级推荐的方式确定最终参加学生。经学校审批后在校内张榜公示。“无人监考"考场的设立,旨在进一步加强我校学风建设,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诚信意识。

5.初二(5)班正在开展“人无信不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仿照示例,为本次活动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

活动形式一:举行以“我身边的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活动形式二:

活动形式三:

6.本次活动就中学生如何加强自身诚信建设征求意见,请你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两点具体做法。(2分)

7.诗以言志,文以传情,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6分)

人生如谜,不妨从诗文中寻一处美景,醉身其中。郦道元《三峡》中(1)“___,不以疾也”两句以乘奔马、御风飞行作比,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2)“高峰入云,___"两句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和对偶的手法,写高山、白云、流水三重风物;吴均《与朱元思书》中(3)“鸢飞戾天者,___”引用《诗经》中“鸢飞戾天,鱼跃于渊"的典故,表明雄奇的山峰令极力追求名利之人平息名利之心。

人生如谜,不如从诗文中感受前人的内心情思。王绩《野望》中(4)“相顾无相识,___”两句借“伯夷、叔齐隐居采食野菜"的典故传递隐居之愿;崔颢《黄鹤楼》中(5)“___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表现了诗人在日暮时分登临黄鸻楼所产生的思乡愁绪;李白《渡荆门送别》中(6)“仍怜故乡水,___"两句以拟人的手法写出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不舍与思念之情。

二、阅读(50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国风”劲吹“国潮"汹涌

材料一:时下,消费领域刮起了一股国潮风。所谓“国潮”,有两层含义: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能将传统文化与时下潮流相融合而使产品更具时尚感。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崛起在年轻人心中播下了国潮的种子,仙鹤、朱雀等传统文化元素正逐渐出现在服饰、食品等各类消费品中。

八年级语文练习题第2页(共8页)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形成了坚实的制造基础,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国潮这一被先进技术、创意文化赋能的中国创造不断释放潜力,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而随着国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我国居民消费也已从温饱消费阶段逐渐走向品质消费阶段。“80后"“90后”成为中国的消费主体后,更使“品质>价格"的消费理念成为时尚。人们发现,一些昂贵的外国品牌与低价优质、具有高性价比的国潮品牌在质量上相差无几,外国产品的吸引力在逐渐降低。

材料二:从《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一出出“国风好戏”,到博物馆文创、周边成为广受热捧的爆款,再到中华传统服饰掀起新一轮时尚风潮……近年来,以国风之名进行的各类文化演绎开展得如火如荼。

如今,国风已经吹进现实,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与审美方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拥抱传统文化,探索传统文化之美。国风“火起来"的背后,是传统文化的“活起来”。

国潮不仅使传统文化以新的面目回归,还寄托着传统文化之魂。比如,有的国潮产品将“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故事融入设计,既打造了中国独有的文化IP,又借此弘扬了传统神话故事中坚持不懈、甘于奉献等精神。

国风“出圈"的背后,恰是文化的“破壁”。当《清明上河图》在现代技术的修复下褪去历史尘埃,当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让人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云游"历史文化场景,当精美的灯光、舞台让千年前的歌舞技惊全网,传统文化实现了与现实的接续交融。技术赋能文化表达,文化充盈技术内涵,这正是国风古韵在今天重焕新生,并且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重要原因。

文化是国风的内功,那些打着国风的旗号粗制滥造,甚至坑蒙拐骗的,只能是“伪国风”。真正的国风,能触碰到传统文化的灵魂,并且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创新先要守正,国风之魅力不在“风”,而在“国”,否则无论包装得多么华丽,都只能是“无根的浮萍"。说到底,国风之所以会流行起来,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本身就足够美、足够震撼。

国风的流行,激荡的是深沉而惊艳的文化自信,镌刻的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气质与美丽。用新时代的创意展现瑰丽多彩的中华文明,既能唤醒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也可以向世界展现东方之美。

材料三:随着国潮热的兴起,风格同质化、元素利用泛滥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在这一形势下,品牌方该如何利用好国潮DNA,打造出符合自身特色的国潮店

强化原创力,赋予国潮新定义。国潮最根本的命脉是原创,只停留在舒适区,照搬别人的成果,不是国潮该有的范儿。赋予国潮新的定义,大众的审美才不会疲劳。

拒绝贴标签,重视场景体验。只是贴个“国潮”标签并不能吸引消费者,全方位的场景打造和立体体验才是真正能吸引顾客、留住顾客的方式。

选址要慎重,触达年轻群体。目前,年轻人已经成为潮流市场的主力军。因此,店铺的选址落地应围绕他们的活动轨迹,比如热门商圈、购物中心等。

材料四:国潮经济主要在国货品牌和国粹两种模式上进行发展。国粹潮流随时代发展出现变革,已不满足于传统形式的文娱活动推广和传承学习,开始逐渐依赖于互联网新模

※八年级语文练习题第3页(共8页)※

式;随着国民整体消费力的增强,部分国粹的商业价值被挖掘,如以限正从传统民族服饰步向日常化,市场销售规模逐年扩大。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国潮经济发展专题研究报告》)

8.根据对材料的理解,下列做法不符合国潮健康发展要求的一项是()(3分)

A.某编导:借助现代舞台技术,编排了舞蹈《霓裳羽衣舞》,再现盛唐辉煌场景。

B.某设计师:设计了一款外形融入“愚公移山"神话故事的台灯。

C.某电视生产企业:为品牌设计一款国潮logo,张贴在出售的每台电视上。

D.某国潮店店主:元宵节前夕,在店门口布置纸灯笼制作区,举办纸灯笼制作比赛。

9.请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国潮能够获得快速发展的原因。(4分)

10.小欣的妈妈想在养老院附近开一家汉服专营店,但又担心汉服店的前景不好。假如你是小欣,请结合材料三,为妈妈解答疑虑并提出建议。(3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14分)

阅读下文,回答11-15题。

冬天

汪曾祺

①天冷了,堂屋里上了槁子。槁子,是春暖时卸下来的,一直在厢屋里放着。现在,搬出来,刷洗干净了,换了新的粉连纸,雪白的纸。上了橘子,显得严紧,安适,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层保护。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②床上拆了帐子,铺了稻草。洗帐子要捡一个晴朗的好天,当天就晒干。夏布的帐子,晾在院子里,夏天离得远了。稻草装在一个布套里,粗布的,和床一般大。铺了稻草,暄腾腾的,暖和,而且有稻草的香味,使人有幸福感。

③不过也还是冷的。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难受,屋里不升火。晚上脱了棉衣,钻进冰凉的被窝里;早起,穿上冰凉的棉袄棉裤,真冷。

④放了寒假,就可以睡懒觉。棉衣在铜炉子上烘过了,起来就不是很困难了。尤其是,棉鞋烘得热热的,穿进去真是舒服。

⑤我们那里生烧煤的铁火炉的人家很少。一般取暖,只是铜炉子,脚炉和手炉。脚炉是黄铜的,有多眼的盖。里面烧的是粗糠。粗糠装满,铲上几铲没有烧透的芦柴火(我们那里烧芦苇,叫做“芦柴”)的红灰盖在上面。粗糠引着了,冒一阵烟,不一会,烟尽了,就可以盖上炉盖。粗糠慢慢延烧,可以经很久。老太太们离不开它。闲来无事,抹抹纸牌,每个老太太脚下都有一个脚炉。脚炉里粗糠太实了,空气不够,火力渐微,就要用“拨火板"沿炉边挖两下,把粗糠拨松,火就旺了。脚炉暖人。脚不冷则周身不冷。焦糠的气味也很好闻。手炉较脚炉小,大都是白铜的,讲究的是银制的。炉盖不是一个一个圆窟窿,大都是镂空的松竹梅花图案。手炉有极小的,中置炭壑(jī,煤炭研为细末,略加蜜,筑成饼状),以纸煤头引着。一个炭壑能经一天。

⑥冬天吃的菜,有乌青菜、冻豆腐、咸菜汤。乌青菜塌棵,平贴地面,江南谓之“塌苦菜”,此菜味微苦。我的祖母在后园辟小片地,种乌青菜,经霜,菜叶边缘作紫红色,味

※八年级语文练习题第4页(共8页)

道苦中泛甜。乌青菜与“蟹油"同煮,滋味难比。“蟹油”是以大螃蟹煮熟剔肉,加猪油“炼"成的,放在大海碗里,凝成蟹冻,久贮不坏,可吃一冬。豆腐冻后,不知道为什么是蜂窝状。化开,切小块,与鲜肉、咸肉、牛肉、海米或咸菜同煮,无不佳。冻豆腐宜放辣椒、青蒜。我们那里过去没有北方的大白菜,只有“青菜”。大白菜是从山东运来的,美其名曰“黄芽菜”,很贵。“青菜”似油菜而大,高二尺,是一年四季都有的,家家都吃的菜。咸菜即是用青菜腌的。阴天下雪,喝咸菜汤。

⑦冬天的游戏:踢毽子,抓子儿,下“逍遥"。“逍遥”是在一张正方的白纸上,木版印出螺旋的双道,两道之间印出八仙、马、兔子、鲤鱼、虾……每样都是两个,错落排列,不依次序。玩的时候各执铜钱或象棋子为子儿,掷骰子,如果骰子是五点,自“起马"处数起,向前走五步,是兔子,则可向内圈寻找另一个兔子,以子儿押在上面。下一轮开始,自里圈兔子处数起,如是六点,进六步,也许是铁拐李,就寻另一个铁拐李,把子儿押在那个铁拐李上。如果数至里圈的什么图上,则到外圈去找,退回来。点数够了,子儿能进入终点(终点是一座宫殿式的房子),就算赢了。次后进入的为“二家”“三家"。“逍遥”两个人玩也可以,三个四个人玩也可以。

⑧早起一睁眼,窗户纸上亮晃晃的,下雪了!雪天,到后园去折腊梅花、天竺果。A.明黄色的腊梅、鲜红的天竺果,白雪,生意盎然。腊梅开得很长,天竺果尤为耐久,插在胆瓶里,可经半个月。

⑨舂粉子。有一家邻居,有一架碓。这架碓平常不大有人用,只在冬天由附近的一二十家轮流借用。碓屋很小,除了一架碓,只有一些筛子、萝。B.踩碓很好玩,用脚一踏,吱扭一声,碓嘴扬了起来,嘭的一声,落在碓窝里。粉子舂好了,可以蒸糕,做“年烧饼"(糯米粉为蒂,包豆沙白糖,作为饼,在锅里烙熟),搓圆子(即汤团)。舂粉子,就快过年了。

(有删改)

11.文章主要写了故乡冬天的哪些事请将事件补充完整。(4分)

上槁子;___;;冬天的菜肴;____________;雪天折腊梅、天竺果;___。

1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任选一处)(3分)

1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脚炉是黄铜的,有多眼的盖,而很讲究的白铜手炉的炉盖不是一个一个圆窟窿,大都是镂空的松竹梅花图案。

B.玩“逍遥”游戏时,所掷的骰子显示是几点,就表示从第几点开始走步。

C.舂粉子由于碓少,都是附近的一二十家邻居共用一架,所以只能轮流借用。

D.文章对家乡冬天旧闻的回忆,写得像谈家常,地道的方言,让人倍感亲切。

14.有人说“外面有多冷,屋内就有多温暖”,朱自清也说“外面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你从文中的哪些场景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温暖"和“幸福”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温暖"幸福”的感受和理解。(4分)

八年级语文练习题第5页(共8页)*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

[甲]使至塞上_________[乙]战城南

[唐]王维____________[唐]杨炯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___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征蓬出汉寒,归雁入胡天。___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___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___寸心明白日〔注〕,千里暗黄尘。

[注]白日:喻指君主。典出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15.两首诗的颈联都描写了边塞景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景色的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宥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

[乙]溪在点苍山①马龙峰之南。正德庚辰,予尝游焉。嘉靖辛丑,郡守杨公②、邛崃祠部许公玉林,招予复至溪上。丙辰,又同郡马公元冈、贰守任公积斋,深穷其源。

源出山下石间,涌沸为潭,深丈许,明莹不可藏针。小石布底,累累如卵如珠,青绿白黑,丽于宝玉,错如霞绮。才有坠叶到潭面,鸟随衔去。潭三面石崖,其净如拭,纤尘不住。观玩久之。乃侧上左崖石罅中,避雨而坐,俯瞰潭水,更互传杯,不觉尽醉。出潭东行,见石上流泉,渐靡③成渠,最滑不可着足,有轻蹑者,辄失脚落。中潭深二丈许,以水明见底,人多狎易之,不知其叵测也。下潭水光深青色,中潭水光鸦碧色,上潭水光鹦绿色,水石相因,水光愈浮,石色愈丽。予每一至溪上,毂纹④璧影,印心染神,出溪虽涉尘事,而幽光在目,累月不能忘。

缘溪而出,水之所经,因地赋形圆者如镜曲者如初月各有姿态,皆可亭以赏其趣。马、任二公尝建“濯缨亭”,今废矣。此溪四时不竭,灌溉千亩,人称为“德溪”云。

(节选自明代李元阳《滇南游记——青溪三潭记》,有删改)

[注]①点苍山:位于云南大理。②杨公:杨仲琼,大理知府。③靡:冲荡。④毂纹:形容溪水微波如绉纱。

16.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因地赋形圆者如镜曲者如初月各有姿态。

八年级语文练习题第6页(共8页)

1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及释义方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选项原文例句释义释义方法

A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语法推测]“乘”和“奔"构成动宾短语,“乘”是动词,“奔"应为名词。

B素湍绿潭素:白色。[结构对称]“湍”和“潭"都和水有关,“素”和“绿"都和颜色有关。

C晴初霜旦旦:早晨。[字形推测]字形像太阳从地面上升起,意为“太阳初升”。

D深穷其源穷:困难。[课内迁移]与“蝉则千转不穷"中的“穷”意思相近。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春冬之时观玩久之

B.缘溪而出出溪虽涉尘事,而幽光在目,累月不能忘

C.每至晴初霜旦招予复至溪上

D.巴东三峡巫峡长出潭东行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出溪虽涉尘事,而幽光在目,累月不能忘。

20.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文都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水,也都运用侧面烘托的描写方法突出了潭水的清澈、碧绿,[甲]文用树影烘托,[乙]文用潭底小石头烘托。

B.[乙]文中的“正德庚辰"嘉靖辛丑”都采用了年号和干支纪年法。

C.[甲]文语言清新俊逸,多用四字整句,间用散句,错落有致;[乙]文散句中兼用四字短句,不事雕琢,给读者一种散淡自然的感觉。

D.[乙]文“穀纹璧影,印心染神"和《与朱元思书》中的“望峰息心”“窥谷忘反"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名著阅读(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片段一】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们的艰苦,早年往往赤脚走路……他喜欢在军营里散步,跟士兵们坐在一起,说故事,同他们玩耍。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也不错。

【片段二】他率领着几个乡民,亲手用自己的刀把那些收粮员杀死,并把他们的卫队缴

八年级语文练习题第7页(共8页)※

械,这样,他获得了手枪和步枪,武装他的第一支农民军队。

【片段三】有一天在红军第二师演习的时候,我和他在一块。我们必须要爬一座径高峻的山。“跑上山顶去!”他突然这样对我和他的气喘着的总部人员喊着。他像一个兔子一样地跳着跑开了,到山顶的时候他远超过了我们一行人。

21.下面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片段一】句子“同他们玩耍"表现了“他”的亲和力十足。

B.【片段二】中对“他"起义过程的详细叙述,体现了作者对红军战士的生活等情况做了广泛的调查。

C.【片段三】句子“跑上山顶去!”表现了“他"作为领导的威慑力。

D.从上述片段中可以看出作者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红军的真实情况。

22.请从上述摘抄片段中任选一则,指出该片段中描述的人物姓名,并结合原著概括他的主要形象特征。(3分)

23.学习过程中,老师发现许多同学都十分喜欢“红小鬼”。于是设立了“我眼中的‘红小鬼’"板块,希望同学们集思广益,为板块补充内容,请你参与,写出你眼中的“红小鬼”形象。(不少于40字)(3分)

三、写作(5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碧海青天,草原大漠;朝露翠林,残阳古道;高楼林立。野村山居;车水马龙,闲云孤鹤只要有一颗感受美的心,在哪儿都能见到最美的风景。请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验,以“这一道美丽的风景"为题,写一篇写景文章。

要求:①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

②不少于5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八年级语文练习题第8页(共8页)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B

2.AB

3.C

4.我校召开“无人监考,诚信考试”会议

5.示例:举行以“人人讲诚信"为主题的朗诵比赛

举行以“我眼中的诚信人物”为主题的故事会

6.示例:作业独立完成,不抄袭;

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

捡到物品归还失主;

不欺骗家长、老师等。

7.(1)虽乘车御风

(2)清流见底

(3)望峰息心

(4)长歌怀采薇

(5)日暮乡关何处是

(6)万里送行舟

8.C

9.中国形成坚实的制造基础;国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提高,消费理念转变;年轻人主动拥抱传统文化;技术赋能文化表达,传统文化与现实接续交融。

10.疑虑:养老院附近的消费群体可能不是年轻人,担心销量不好。

建议:强化原创力,赋予汉服新定义;

重视场景体验,可布置试穿区;

选址要慎重,可选择养老院附近的热门商圈。

11.拆账铺草;升火取暖;冬天做的游戏;舂粉子

12.示例一:A处作者用简短的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颜色鲜艳、对比鲜明的生意盎然的雪景图。示例二:B处运用短句,将动词和拟声词结合在一起,写出了踩碓的过程和乐趣,语言既有节奏感,又富有生活情趣。

13.D

14.场景:①上了槁子,显得严紧,安适,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层保护。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多么温情、多么温暖的一幕!②老太太们离不开它。闲来无事,抹抹纸牌,每个老太太脚下都有一个脚炉。——闲适而温馨。③阴天下雪,喝咸菜汤。汤热气腾腾,再大的雪也不冷。④明黄色的腊梅、鲜红的天竺果,白雪,生意盎然。——色彩鲜

/V

艳,生机勃勃。⑤踩碓很好玩,用脚一踏,吱扭一声,碓嘴扬了起来,嘭的一声,落在碓窝里。——运用拟声词,闹中显愉悦,无限兴奋,无限开心。提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温暖"幸福”的理解即可。(答出两点即可)

15.[甲]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放眼望去,广阔无垠的大漠上,远处烽火台的一缕孤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这两句诗选取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这些景物,描绘了雄浑寥廓、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乙]诗:“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冰冻的水寒冷得使马受了伤,悲凉的北风倍添征人思乡怀归的愁绪。这两句诗抓住冬天的景物“冻水”“悲风”,极言天气之寒,突出了寒冷、萧瑟、凄清的边塞环境。

16.因地赋形/圆者如镜/曲者如初月/各有姿态。[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该句句意为:根据地势流淌成不同形状,圆形之处像镜子,弯曲之处像初月,姿态各异。据此可断句为:因地赋形/圆者如镜/曲者如初月/各有姿态。

17.D[解析]D项,“深穷其源”的“穷"是“穷尽”的意思,“蝉则千转不穷"的“穷”是“停止"的意思,故D项分析有误。

18.C[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项,结构助词,的/音节助词,不译;B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C项,都是动词,“到”的意思;D项,名词,东面/名词作状语,向东。

19.(1)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2)(我)离开青溪后,虽然经历俗世的事务,但(青溪)的清幽风光还在眼前,数月也不能忘怀。

20.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D项,“毂纹璧影,印心染神"的意思是“觉得水纹如毂,石影像璧,(这种景色)印心染神”,写出了景物的迷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故选D。

[参考译文]

[乙]青溪在(云南大理的)点苍山马龙峰的南面。正德十五年,我曾经到那里游玩过。嘉靖二十年,知府杨仲琼和邛崃祠部许玉林邀请我再次到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