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十一月语文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十一月语文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十一月语文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十一月语文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十一月语文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十一月语文测试题(含答案)江西省上饶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十一月语文测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再来看战争。战争的领导者,如果他们是一些没有战争经验的人,对于一个具体的战争的深刻的指导规律,在开始阶段是不了解的。他们在开始阶段只是身历了许多作战的经验,而且败仗是打得很多的。然而这些经验,使他们能够理解贯串整个战争的内部的东西,即那个具体战争的规律性,懂得了战略和战术,因而能够有把握地去指导战争。此时,如果改换一个无经验的人去指导,又会要在吃了一些败仗之后才能理会战争的正确的规律。

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来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接触得不多,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及至把工作的情况和环境给以详细分析之后,他就觉得比较地有了把握,愿意去做这项工作。如果这个人在这项工作中经过了一个时期,他有了这项工作的经验了,而他又是一个肯虚心体察情况的人,不是一个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自己做出应该怎样进行工作的结论,他的工作勇气也就可以大大地提高了。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现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交子的。

由此看来,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和合于实际,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这里有两个要点必须着重指明。第一个,在前面已经说过的,这里再重复说一说,就是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的问题。如果以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从感性认识得来,他就是一个唯心论者。哲学史上有所谓“唯理论"一派,就是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觉的经验是靠不住的,这一派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事实。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从认识过程的秩序说来,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摘自毛泽东《实践论》)

材料二:

《实践论》是1937年7月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的讲演稿。文章是要从认识论上来探索,以此来弥补中国共产党进行中国革命的理论准备不足问题。

《实践论》是经过了毛泽东长时间理论思考,反复酝酿而形成的。早在1930年5月,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毛泽东就提出,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是什么“先哲”、天生的圣人,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导我们的实践斗争。1936年,毛泽东又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认识战争的规律必须经过两个过程:一是制定战争的计划。“指挥员的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及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二是执行战争的计划。“认识情况的过程,不但存在于军事计划建立之前,而且存在于军事计划建立之后。当执行某一计划时,从开始执行起,到战局终结止,这是又一个认识情况的过程,即实行的过程。”关于战争认识发展的两个过程,后来演化成《实践论》中通过实践这个基础,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和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毛泽东还有十六字口诀形象地描述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些论述都为《实践论》写作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准备。

《实践论》是为反对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而作,同时毛泽东也旗帜鲜明地反对“经验论”:“如果以为认识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不知道感觉材料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但它们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这种反映是不完全的,是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为了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毛泽东指出,必须经过思考,整理改造感觉材料,形成系统的概念和理论。

《实践论》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独创性贡献。毛泽东把认识论定位为实践论,即从认识高度上总结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他在《实践论》中阐明了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揭示了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有着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不同的特点,要充分认识中国国情,掌握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必须经历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的反复的过程。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若干基本原理的指导,同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也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实践论》就是这方面的集大成。它在总结中国革命成功和失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进行了全面研究和阐述。

《实践论》对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作了充分的哲学论证,是中国革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的光辉著作。

(摘编自刘毅强《标志思想路线成熟的一个独创性贡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战争经验的人,经历许多战斗属于认识过程的第一步,对这些战斗的材料进行整理和改造属于认识过程的第二步。

B.一个人接受工作任务,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有了这项工作的经验后,就能够做出应该怎样进行工作的结论。

C.文中画线的“这方面”指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对革命的指导及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充实和发展。

D.材料二中谈到的“十六字口诀"为材料一中的“整理和改造”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操作方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中,《实践论》只是为了反对党内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经验论"而创作的。

B.只有在实践中感知的材料十分丰富并合于实际,才有可能据此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C.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对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唯心论者和唯物论者的观点是对立的。

D.中国人有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说明了理性认识基于感性认识,认识离不开实践。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中“认识论"认知规律的一项是()

A.“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增广贤文》

B.“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绝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首先胜利"——1927年11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

C.“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行是知之始》

D.有人说:“亚里士多德说过,重的物体落地快,轻的物体落地慢。"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材料二中提到“《实践论》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独创性贡献”,试分析其“独创性"主要指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月黑夜

杨朔

秋头夏尾,天气动不动就变颜变色地阴起来,闹一场大风大雨。在这样风雨的黑夜最惯于夜行的人也会弄得迷失方向。

①黑暗形成一所无情的监狱,把李排长一群人牢牢地禁锢起来。李排长接到冀南军区司令部命令,过河到淦阳河北岸参加反“扫荡”斗争。他带领一班骑兵在黑夜里转来转去,终于迷惑地下了马。班长杨香武提议先到村里找村长庆爷爷避避雨。到了村里,先安排八路军战士休息。

第二天雨停了,他们潜伏在村里。到了傍晚,火轮般大的太阳沉落后,李排长的心境却相反地晴朗起来:他不再担心鬼子的侵扰。过河的事,庆爷爷已经一手包揽,预先便把事情铺排妥当。不走桥,而用船渡。但想安全地突过这道封锁线,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只要走漏一些儿消息,鬼子决不肯轻轻地放过。

李排长从腰里掏出粮票和钱,要算还这一天人马的吃食费用。庆爷爷推开他的手,再三地拒绝。老头子笑道:“嘿,吃点饭还不是应该的。"结果,李排长还是把粮票等付清了。

二更天光景,大地睡去了,生长在大地胸膛上的人们却展开保卫土地的活动。庆爷爷一定要亲身送他们渡河。李排长认为他的年纪高,怕他招受风寒,百般阻止他。老人更加不肯。庆爷爷惯常倚老卖老,他可决不服气。他会握紧拳头,伸直强壮的右胳膊,瞪着眼说:“别瞧咱老,五六十斤的小伙子叫他坠着打提溜,还不算事!”

渡河的地方离据点仅仅十来里路,隐隐地可以望见那边的灯火。李排长一群人到达河边时,庆爷爷早就派来一些农民等候着。堤上放着两盏马灯,照见那些汉子。

杨香武低声叫道:“吹灭灯!还怕鬼子看不见?"一个农民却很大意地答:“不怕,鬼子黑夜从来不动。”随手只把灯苗捻小。

滏阳河平静地流着,很黑,很深。两岸十分静悄,只听见各色各样的虫叫。

庆爷爷走近一个汉子,小声问:“船还没有来么?"

这时,下游响起缓缓的水声,河面推过来纤细的波纹。不久,一只小船轻飘飘地傍岸泊下。船小,所以只能渡人。庆爷爷用商量的口气对李排长说:“头口顶好卸下鞍子,叫他们给拉过去。”

骑兵脱离鞍子,就像海螺跑出甲壳,失去机动的能力。但又没有更完善的办法,不许杂乱地堆在一起。这样,即使情况突然转变,不至于乱成一团。李排长动手解马肚带时,警惕地朝据点望了几眼。②那隐隐的灯火还没熄灭,犹如几只狡猾的魔眼穿过漆黑的大野,窥探这边的动作。

马生来便识水性,一个个在浪花里摇动着身子,农民就全爬上马背,一同凫到对岸。骑兵各抱着鞍鞯,争着上船。先摆过五六个去,李排长和杨香武全等第二批再渡。庆爷爷打着一盏灯走来,轻声地咳嗽着,一面亲热地说:“你们走啦?回头可来呀!"

李排长从心里感激地说:“就是太麻烦你老人家啦。”

小船摆过来,第二批人也渡过河去。一袋烟的工夫,这支骑兵便重新备好马,望见庆爷爷还站在河对岸,不知对农民指挥着什么。古铜色的脸膛,依稀地映着灯光,显出的不是老迈的神情,而是充满生命力的青春气概。李排长用两腿把马一夹,领着头跑起来,急急地要脱离这危险的境地。他们跑出将近二里路,后边忽然传来爆炸的声响。杨香武低声嘲笑道:“鬼子出击了不成?马后炮,吓唬谁,横竖追不上老子啦。"

李排长用缰绳鞭着马,更紧地催促马奔跑。马便放开腿,领着后边的马群,一阵风似的驰向茫茫的黑夜。北极星正挂在他们的对面。

半个月后,这队人完成任务,果然转回来了。他们平安地偷过那座离据点极近的板桥,约摸将近半夜。四十里路的急行军,每人的喉咙都有些干燥。李排长决定在这里歇息一刻,然后再走。他们不费事地叫开栅栏门,把马缆在街上,一齐走进村公所。农民都起来了,敞着怀,趿着鞋,对待老朋友似的招呼他们,但是精神带着点不自然。

杨香武一只脚踏着凳子,两手玩弄着他惯用的柳条鞭子,眨着眼问:“庆爷爷哪去啦?”

一个农民苦涩地答:“死啦!"

每个骑兵都睁大眼,李排长的脸露出更大的惊异。不待他问,那个农民接下去说:“③那天黑夜送同志们走后,他老人家也就送了命!”

那天夜晚,骑兵渡过河去,庆爷爷正吩咐大家把小船拉到原地藏匿起来,几个人亮着电简,从他身后走过来。河面红光一闪,响起巨大的爆炸声音,小船碎成几块。十来个鬼子兵即刻从夜色里涌出来,把岸上的农民包围在中间。庆爷爷叫鬼子抓去后,好几天没有音信,后来才听说被鬼子挑死了……

农民说完这段事情,又补充道:“都怪咱们太大意,河边的灯点得明晃晃的,什么东西看不见?"

全场的人都哀默着,说不出话。桌上,洋油灯的灯苗颤动起来,老人的形象似乎又出现了:古铜色的脸膛,满顶花白头发。他人虽然死了,他的形象却更清晰、更高大,活生生地刻印在李排长的心中、杨香武的心中,以及每个骑兵的心中。

带着这个形象,当骑兵们再投向漆黑无边的夜色时,每人都具有一种新的力量。这力量刺激他们,④使他们急切想撕破夜色,把头高举到天外,从那里,他们可以看见另一个崭新的世界。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八路军”“扫荡"鬼子”等特定词语的运用,暗示渡河这件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

B.李排长“不再担心鬼子的侵扰”,从侧面表现庆爷爷做事周到,值得信任,也表现百姓对革命队伍的支持。

C.文中两次对庆爷爷外貌形象进行刻画,不断强化庆爷爷尽管年老,却充满了生命力的青春气概和斗争精神。

D.庆爷爷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却是千百万个为中国革命斗争献出宝贵生命的平凡英雄的典型代表。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运用比喻,把“黑暗”比着“监狱”,禁锢了李排长一群人,突出雨中夜晚队伍行军的艰难。

B.句子②中的“狡猾的魔眼”“漆黑的大野"窥探”等描写性词语,渲染了紧张恐怖的气氛,烘托斗争的残酷。

C.句子③中农民称庆爷爷的死为“送了命”,回答很随意,表明村里人对这种“死”已习以为常,不再感到悲伤。

D.句子④中“夜色"一语双关,既指天色,更指社会现实的黑暗;“急切想撕破夜色”表达了战士打败敌人的决心。

8.这篇小说多处运用了伏笔和照应的手法,试找出两处,并简要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9.黄石公在《三略》中说“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请结合相关情节谈谈这篇小说如何体现“庶民者,国之本”思想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大历、贞元之间,文字多尚古学,效杨雄、董仲舒之述作,而独孤及、梁肃最称渊奥,儒林推重。愈从其徒游,锐意钻仰,欲自振于一代。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其书本传法,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十四年正月,上令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人,持香花赴临皋驿迎佛骨。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谏。疏奏,宪宗怒甚。间一日,出疏以示宰臣,将加极法。裴度、崔群奏曰:“韩愈上忤尊听,诚宜得罪,然而非内怀忠恳,不避黜责,岂能至此?伏乞稍赐宽容,以来谏者。"上曰:“愈言我奉佛太过,我犹为容之。至谓东汉奉佛之后,帝王咸致夭促,何言之乖剌也?愈为人臣,敢尔狂妄,固不可赦!”于是人情惊惋,乃至国戚诸贵,亦以罪愈太重,因事言之,乃贬为潮州刺史。

初,愈至潮阳,既视事,询吏民疾苦,皆曰:“郡西湫水有鳄鱼,卵而化,长数丈,食民畜产将尽,以是民贫。"居数日,愈往视之,令判官秦济炮一豚一羊,投之湫水,祝之。祝之夕,有暴风雷起于湫中。数日,湫水尽涸,徙于旧湫西六十里。自是潮人无鳄患。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材料二: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节选自苏轼《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洎举A进士B投文于公卿C间D故相郑余庆E颇为之F延誉G由是H知名于时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加点字“于”与《师说》中“不拘于时"的“于”的用法相同。

B.材料一加点字“寻"与《桃花源记》中“未果,寻病终”中的“寻"意思相同。

C.材料一加点字“固”与《孟子三章》中“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中的“固”意思相同。

D.材料二加点字“麾"与“麾军南下”的“麾"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自幼为孤儿被堂兄养大,刻苦学习儒学,有很强的自驱力,后与独孤及、梁肃的门人交游,欲自振文风。

B.韩愈性格耿直,无所畏避,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皇帝,被判极刑,后经裴度、崔群等群臣挽回被贬潮州。

C.韩愈体察民间疾苦,湫水鳄鱼伤民财产,韩愈令判官宰杀猪羊投之于水进行祷告,数日后湫水干涸,为民解除鳄患。

D.苏轼盛赞韩愈贡献,认为只有韩愈能让平民百姓和天下文人竞相学习,于谈笑间让整个文风回复到儒学的正统。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愈言我奉佛太过,我犹为容之。至谓东汉奉佛之后,帝王咸致夭促,何言之乖剌也?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4.苏轼评价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根据材料一和《师说》概括韩愈提倡“道"的意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翠葆参差竹径成

周邦彦

翠葆①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曲阑斜转小池亭。

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柳梢残日弄微晴。

[注]①翠葆:原指帝王仪仗的一种,这里形容竹子的青翠茂盛。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荷跳雨泪珠倾”与“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都刻画雨中荷花,但写法有异,各具神韵。

B.上片最后一句过渡,“小池”既是上句“新荷跳雨"的补笔,又是下片“水摇扇影”的伏线。

C.上片用“转"写出池边小亭栏杆的曲折多姿,下片着“弄”描出了柳梢随风曼舞的娇柔。

D.词人以新颖的构思和灵巧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情趣盎然的池景图,意境清新,笔意闲适。

16.宋人曾赞叹周邦彦词“模写物态,曲尽其妙”,作者是如何写出“荷”“燕"鱼”三种景物的情态之妙的,请简要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中,女子赴约却“”,令男子“”,刻画了人物内在心理,表现了爱情萌发时的甜蜜。

(2)《项脊轩志》中“_____________,"两句,让我们想象出归有光时而歌吟,时而端坐,尽享读书之乐的情景。

(3)“玉”因其独特的美丽和珍贵的价值而备受古人推崇,是文人诗词创作钟爱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刚进入这片荒野的时候,每天下午干完自己的活,趁天气好,总会一个人出去走很远很远。每当我穿过一片旷野,爬上旷野尽头最高的沙丘,看到的仍是另一片旷野,以及这旷野尽头的另一道沙梁,无穷无尽。——当我又一次爬上一个高处,多么希望能突然看到远处的人居和炊烟啊!可什么也没有,连一个骑马而来的影子都没有。黄昏斜阳横扫,草地异常放光。那时最美的草是一种纤细的白草,一根一根笔直地立在暮色中,通体明亮。它们的黑暗全给了它们的阴影。它们的阴影长长地拖往东方,像鱼汛时节的鱼群一样整齐有序地行进在大地上,力量深沉。

走了很久很久,很静很静。一回头,我们的羊群陡然出现在身后几十米远处,默默埋首大地,啃食枯草。这么地安静。记得不久之前身后还是一片空茫的。它们是从哪里出现的?它们为何要如此耐心地、小心地靠近我?我这样一个软弱单薄的人,有什么可依赖的呢?

18.下列句子中的“异常”,与文中加点的“异常”,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

B.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C.但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使他们无法离开帐篷。

D.风场异常变化导致海水长时间向岸堆积,也是造成局地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之一。

19.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0.文中画波浪线的三句分别以“它们”“它们"我”作为开头,试将第三句也改为以“它们"开头的句子,可以适当增删词语,要求三句整体连贯通顺。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挖开土壤,会发现里面有大量植物根系,以及蚯蚓、蚂蚁等动物。除了能看到的,①,比如数量众多的真菌、细菌等微生物。这些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被称为土壤生物。多样的土壤生物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联系在一起,构建成一张食物网。

土壤生物要生存,就需要进行自身的新陈代谢。它们通过地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土壤呼吸。严格意义上讲,土壤呼吸是指未被扰动土壤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所有代谢作用。土壤呼吸的生物学过程包括植物根系的呼吸、土壤微生物的呼吸和土壤动物的呼吸。

土壤呼吸是土壤生物活跃程度的表征,是土壤健康的重要指示。土壤呼吸通常与地上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关,也存在季节的变化。如果通气不畅,例如淹水,就会影响到土壤呼吸。受污染的土壤中,生物活动受到抑制甚至危害,②。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请用一个因果关系的复句概括以上语段内容,要求不超过50个字。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有人说活着总要明白: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轻了多少事。一念放下,便能得万般自在。从此,与世界和解,与自己和解。

材料二史铁生说:既得有所“放下”,又得有所“执着"——放下占有的欲望,执着于行走的努力。

以上论述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2.A3.C

4.首先,说明《实践论》创作的历史背景,探讨认识论以弥补中国革命理论准备的不足;

其次,通过毛泽东对理论的长期思考及其在具体著作中的论述,说明《实践论》写作的理论准备;

再次,指出《实践论》的主要目的是反对党内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以及历史上的“经验论;

然后,强调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独创性贡献,将认识论定位为实践论,揭示出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

最后,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将《实践论》在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必要性这方面的独特价值。

5.其独创性主要指:

(1)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于中国革命特别的历史条件,提出符合国情的革命理论。

(2)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若干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与中国革命实际情况,阐明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揭示了认识发展的总规律,从实践到认识,再有认识到实践反复过程,将认识论定位为实践论,将中国革命实践经验从认识高度上进行总结。

(3)在中国革命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进行了更全面的研究和论证,新的历史条件下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充实和发展。

6.C7.C

8.举例:①上文写“堤上放着两盏灯”“一个农民很大意说"为后文写敌人发现部队渡河,“传来爆炸的声响”以及庆爷爷的死埋下伏笔;

②上文写庆爷爷送别部队时说“你们走啦?回头可来呀"为后文写部队回来了解到庆爷爷的死埋下伏笔。

效果:容易把事情说得更加清楚完整,思路更加明确,全文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9.①庆爷爷亲自安排部队过河的事情,百姓们主动为部队提供粮草;

②庆爷爷牺牲后,战士们化悲痛为力量,奋勇前行,体现了平凡百姓给人民队伍带来伟大的力量;

③李排长要给粮票和钱,关心百姓的安危,体现了人民队伍为人民。

这些情节都很好地体现了“庶民者,国之本”思想。

10.BDG11.C12.D

13.(1)韩愈说我信奉佛太过分,我还可以宽容他。至于说东汉信奉佛以后,帝王的寿命都短促,怎么能说得这么悖谬呢

(2)我学习的是道,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说生在我之后呢?

14.(1)重振文风,推动文学创作回归正道,改变不良文风状况。

(2)以儒家之“道"抵制佛道等异端思想的冲击,匡正社会思想风气。

(3)强调师道传承,明确求师问道的正确途径,促进知识与思想的传播。

15.A

16.①写“荷”:比拟手法,以动写静。把落在荷叶上又不断溅起的雨点比作泪珠倾泻,刻画了雨水在新荷上滚落的姿态,以动态的雨滴写出了静态的荷叶的清新可爱。

②写“燕":拟人手法。雨停燕回,一个“急”字赋予燕子欲归不能的焦躁和烦乱情态。

③写“鱼":拟人手法。“惊”字生动地刻画了游鱼敏锐的条件反射及瞬间变化的情景。

17.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偃仰啸歌冥然兀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18.D

19.①采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白草的影子整齐而富于动感的情景;②“拖往"行进”化静为动,写出了荒野的寂静与动感;③表现出感受到大地深沉力量的慰藉。20.示例①:它们要依赖我这样一个软弱单薄的人的什么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