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新野县2024年秋期期中质量调研七年级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

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进入中学学习,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你一定认识了不少新同学。与人交往,结为朋友,是

需要真诚与爱心的。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专题学习活动,请你一起来参加。·

1.打开新的语文课本,小新发现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帮助。(共4分)

①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和平而安静的夜。

②水藻真绿,把终年zh心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③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④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ǎ0,里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

(1)语句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

(2)语句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

2.小宛和小新畅谈学习古诗词的感受,请你根据上下文,填充空缺的古诗词名句。(8分)

小宛:万物可入诗,诗中景致真美呀!

小斯:是呀!“

”(《次北固山下》),王湾笔下潮涨江阔,船帆高悬。

小宛:

一,古道西风凌马"(《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笔下黄昏秋景,

凄凉寂寥。

小新:心弦可共振,诗中情感真挚感人

小究:不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借明月表达

思念与牵挂。

线

小新:“

"(《次北固山下》),王湾借鸿雁传书表达思乡之情。

小完:阅读古诗词可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啊

3.小新看见下面一段话,有几个词把握不准,请你来帮忙。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破雾劈波而行的“南湖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气魄;踏过雪山草地的“长

征草鞋”,彰显着工农红军一的顽强意志;英勇就义前写下的“一封家书”,论释着先烈们

的坚定信念;大生产运动中的“南泥湾铁撅头”,铭记着三五九旅战士,的宝贵精神。

A.百折不挠

敢为人先

矢志不渝

艰苦奋斗

B.敢为人先

百折不挠

矢志不渝

艰苦奋斗

C.敢为人先

百折不挠

艰苦奋斗

矢志不渝

D.百折不挠

敢为人先

艰苦奋斗

矢志不渝

七年级语文第1页(共6页)

4.参观黄河文化公园时,小新看到了下面这段介绍黄河治理历史的材料。他认为用文字呈现

不够直观,建议工作人员采用时间轴的形式。请根据材料内容,帮他完成时间轴。要求:语言简

洁,每处不超过13字。(4分)

几千年来,我国人民对黄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治理工作。东议以前人们对黄河的治理主要以

疏导为主。到了东汉,王景开凿山阜高地,修筑千里提防,自上而下对黄河进行了治理。北宋时

期治河仍以筑提、堵口和开引河、减河为主导思想,以减弱黄河水势对大堤的咸胁。明清两代总

结前代治河的经验,提出束水攻沙、蓄清刷黄的方略,从而保证了黄河的稳定。

东汉以前

明清两代

以疏导为主

束水攻沙、蓄清刷黄

5.小新参观股墟后想将其重点推荐给外地朋友。他整理的资料中,发现了有几个句子的颅序

尚待推敲,下列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殷墟,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催生了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一;一°一·一。

它不仅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也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文明进程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①殷墟甲骨文为我们保留3000年前的文字,从中可窥见3000年前殷商的社会生活景致

②如今,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殷墟,其考古、研究和保护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③回望中国考古学百年历程,殷墟是中华文明溯源的基石

④殷墟出土的铜器、玉器等,还展示了中国历史上青铜时代鼎盛时期的物质成就和精神面貌

A.②③①④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

6,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小新对语文课本的内容有了新的理解,但也有困惑。请你帮他选出

下面对课文内容和写法表述不准确的一项()(2分)

A.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以优美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

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画,描写春回大地的景象,表现了春天里自然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表达了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B.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讲述了一位身患重病的母亲忍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

心呵护双腿瘫痪的儿子的故事,歌颂了伟大、无私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愧疚

之情。

C,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往事依依》通过对童年及初中求学生涯中一些常萦绕胸怀而十

分留恋的往事的回忆,抒写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告诉青少年要多读书,

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D,印度作家泰戈尔的散文《金色花》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象,通过描绘孩

子与母亲的三次嬉戏,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爱和依恋、母子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七年级语文第2页(共6页)新野县2024年秋期期中质量调研七年级试卷答案

一、(23分)

1.(1)yùnnì(2分)(2)贮渺(2分)(共4分)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每空一分,见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

3.B(3分)

4.①东汉时期②开凿高地、修筑堤防③北宋时期④筑堤、堵口,开引河、减河(4分)

5.B(2分)

6.D(2分)

二、(27分)(一)(15分)

7.①"我"出生那天,父亲在大雪里奔行找医生;②雪天中父亲卖春联;③父亲让"我"午休给他拔白发;④父亲雪天来接"我";⑤父亲再也拍不掉头上的雪。(4分,一点1分,四点即可)

8.示例:(1)“战果"运用反语手法写出当时我的得意之情,也写出父亲白发之多,体现了父亲饱尝生活的辛苦和对我的深爱(2分)。(2)比喻,将父亲的白发比作“白色的花”,写出父亲对我的担心和生活的辛苦,也流露出我对父亲的关注和心疼(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9.示例:这句话写的是父亲头上的白发没有办法再变成黑发。读这句时,我想给“再也"加个重音,强调父亲的衰老,再也不像年轻时那样可以把“白雪"变成黑发,表达“我”对于父亲的心疼以及对父亲衰老的感慨。(3分,理解内容1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10.①父亲头上的雪是指冬天落在父亲头上的白雪;②也指父亲因衰老而长出的白发,如白雪一般却永远留在了头上;③寓意父亲为养家糊口所历经的辛劳与苦难;④同时雪这一意象也让人联想到冬日的寒冷,给人以时光流逝不等人的残忍,有些遗憾永远无法弥补的失落痛苦,表达了我对父亲衰老的心疼与无奈。(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12分)

11.不赞同,因为原题一语双关,一方面写果实是作物生命的核心,一旦失去了果实,将会失去生长活力,另一方面揭示了中心,说明了生命的价值所在,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使命和一切梦想、灵魂的崇敬,而“葡萄叶的生命历程"没有这样的作用。(3分,观点1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12.“怔怔"指发愣、发呆的样子,“怏怏"指不高兴、不满意的样子。在这里是指小鸟看到葡萄叶子全部落完发呆、不高兴的样子,表现出“我”看到叶子全部凋零时的痛惜之情。(4分,词义2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13.A.运用拟人手法,把葡萄藤人格化了,形象生动地写出初春时节葡萄藤长出叶芽富有生机和灵性的情态,表达作者对清新叶子的喜爱。B.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几片阳光比喻成梦的碎片,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清风拂来阳光偶尔从叶缝间透出的状态,从侧面表现葡萄叶的茂盛、张扬和活力。(任选一句作答,3分,修辞1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14.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生命的真正目的,为什么使命而生活;我们更应该像以果实为灵魂的葡萄叶那样,把握住美好年华,为实现人生价值而不懈努力,人生才有意义;我们应以敬畏生命的态度关注和思考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从中得到人生有益的启迪。(2分,一点1分,任意两点即可)

三、(14分)

15.B(2分)

16.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意思对即可,2分)

17.示例:好学、宽厚包容、注重自省、意志坚定。(意思对即可,4分)

18.乙文这句话强调人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与甲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观点契合。(2分)

19.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山岛耸立,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次及“洪波”,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接下来四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从而表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全诗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4分,分析“景物”2分,“情感"2分)

四、(6分)

20.(1)示例一:①这本书记录了鲁迅儿时那些温馨、美好的往事,这部分文字不但读起来十分有趣,还能够让我们不经意间回忆起自己童年的难忘经历。②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能了解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理解那个时候中国人的生存状态,更加珍惜现在和平美好的生活。示例二:①鲁迅以笔为革命斗争武器,批判黑暗现实,承担时代责任。通过这本书我们能更真切地了解他的成长经历,感受他的赤子之心。②我们可以在书中认识阿长、藤野先生、范爱农等鲜活生动的人物,还有讲人情、爽直又公正的“无常”等。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能从中了解一些民俗文化、历史知识。(理由表述贴合名著;完整且不重复即可,6分)

(2)示例:我选择的词是“犀利"和“幽默"。我对鲁迅先生的初印象是他在《狗猫鼠》中对“正人君子”的形象刻画——他们对主子极尽谄媚,却又能凶残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展现出鲁迅先生对其辛辣犀利的讽刺,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在《阿长与〈山海经>》中,还看到了一个睡觉摆“大"字以及说话切切察察的长妈妈,洋溢着鲁迅先生的善意调侃,让我感受到他幽默诙谐的一面。(6分,言之成理即可)

五、作文参考河南省中招语文试卷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标准内容表达结构卷面

一类文(46—50分)切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观点正确文体规范语言流畅没有语病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分段恰当卷面整洁

二类文(40-45分)符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观点正确文体较规范语言通顺偶有语病(三句以内)结构合理条理较清楚分段较合理卷面较整洁偶有涂抹(三处以内)

三类文(30-39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具体感情较真实观点基本正确文体基本规范语言较通顺语病不多(五句以内)结构基本完整条理较清楚能够分段卷面较整洁涂抹较多(五处以内)

四类文(25-29分)偏离题意中心欠明确内容空洞观点有偏差文体不够规范语言不通顺语病较多(六句以内)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分段不恰当卷面凌乱涂抹太多(六处以内)

五类文(24分以下)文不对题观点不正确文体不规范语言极不通顺结构混乱不能完篇卷面很凌乱字迹难辨新野县2024年秋期期中质量调研七年级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进入中学学习,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你一定认识了不少新同学。与人交往,结为朋友,是需要真诚与爱心的。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专题学习活动,请你一起来参加。。

1.打开新的语文课本,小新发现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帮助。(共4分)

①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和平而安静的夜。

②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③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④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miǎo_____________,里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

(1)语句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

(2)语句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

2.小宛和小新畅谈学习古诗词的感受,请你根据上下文,填充空缺的古诗词名句。(8分)

小宛:万物可入诗,诗中景致真美呀!

小新:是呀!“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王湾笔下潮涨江阔,船帆高悬。

小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笔下黄昏秋景,凄凉寂寥。

小新:心弦可共振,诗中情感真挚感人

小宛:不错!“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借明月表达思念与牵挂。

小新:“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王湾借鸿雁传书表达思乡之情。

小宛:阅读古诗词可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啊!

3.小新看见下面一段话,有几个词把握不准,请你来帮忙。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破雾劈波而行的“南湖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气魄;踏过雪山草地的“长征草鞋”,彰显着工农红军的顽强意志;英勇就义前写下的“一封家书”,诠释着先烈们的坚定信念;大生产运动中的“南泥湾铁撅头”,铭记着三五九旅战士的宝贵精神。

A.百折不挠敢为人先矢志不渝艰苦奋斗

B.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矢志不渝艰苦奋斗

C.敢为人先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矢志不渝

D.百折不挠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矢志不渝

七年级语文第1页(共6页)

4.参观黄河文化公园时,小新看到了下面这段介绍黄河治理历史的材料。他认为用文字呈现不够直观,建议工作人员采用时间轴的形式。请根据材料内容,帮他完成时间轴。要求:语言简洁,每处不超过13字。(4分)

几千年来,我国人民对黄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治理工作。东汉以前人们对黄河的治理主要以疏导为主。到了东汉,王景开凿山阜高地,修筑千里堤防,自上而下对黄河进行了治理。北宋时期治河仍以筑堤、堵口和开引河、减河为主导思想,以减弱黄河水势对大堤的威胁。明清两代总结前代治河的经验,提出束水攻沙、蓄清刷黄的方略,从而保证了黄河的稳定。

5.小新参观殷墟后想将其重点推荐给外地朋友。他整理的资料中,发现了有几个句子的顺序尚待推敲,下列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殷墟,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催生了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不仅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也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文明进程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①殷墟甲骨文为我们保留3000年前的文字,从中可窥见3000年前殷商的社会生活景致

②如今,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殷墟,其考古、研究和保护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③回望中国考古学百年历程,殷墟是中华文明溯源的基石

④殷墟出土的铜器、玉器等,还展示了中国历史上青铜时代鼎盛时期的物质成就和精神面貌

A.②③①④B.①④③②C.①④②③D.②①④③

6.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小新对语文课本的内容有了新的理解,但也有困惑。请你帮他选出下面对课文内容和写法表述不准确的一项()(2分)

A.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以优美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画,描写春回大地的景象,表现了春天里自然万物勃发的生命力,表达了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B.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讲述了一位身患重病的母亲忍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双腿瘫痪的儿子的故事,歌颂了伟大、无私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愧疚之情。

C.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往事依依》通过对童年及初中求学生涯中一些常萦绕胸怀而十分留恋的往事的回忆,抒写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告诉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D.印度作家泰戈尔的散文《金色花》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象,通过描绘孩子与母亲的三次嬉戏,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爱和依恋、母子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七年级语文第2页(共6页)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5分)

父亲头上的雪

李柏林

①那年冬天,雪下得比往年的大一些。那是父亲人生中最让他感到高兴的一场雪。我就是在那个下雪天出生的。父亲一大早去找医生,在大雪里踉踉跄跄地奔行,那雪花落在父亲的头发上,他丝毫没有察觉。就这样,在漫天的雪花中,我开始了与父亲的故事。

②那时,父亲在村小教书,收入微薄。一家人住在学校的一间简陋的安置房里。单凭父亲的收入是根本养不了一家人的,生活中很多东西都靠赊账。父亲每到年关便开始发愁,可是他一个师范毕业的老师除了舞文弄墨,别的也不会。于是,在快过年的时候,他想到了卖春联。

③父亲在学校一间闲置的屋子里开始创业。父亲买来红纸,用刀剪裁,然后便开始写了。因为白天要去卖春联,所以只能晚上写。他经常写到半夜,就在那间屋子披着外套睡去。我早晨去那间屋子玩,看见凝固的墨水,还有地上晾干的春联。

④天气晴好时,父亲去集市上摆摊卖春联,如果碰到下雨雪,就只能收摊。做生意就是看天吃饭。可是,他总不能因为坏天气在屋子里耗上一天。于是,父亲找来蛇皮袋,背着他的那些春联,翻山越岭,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吆喝着卖。

⑤等到父亲回来时,天已经黑了。他带着满身风寒站在门外,全身都是雪。我一下子没认出父亲,父亲笑着说:“我给你变个魔术,马上变成黑头发。”他把蛇皮袋放下,然后在外面拍打掉身上的雪,毛巾甩过头上的雪,头发也从花白变成了湿润的黑色。我哈哈大笑:“呀,爸爸从白头发的老爷爷又变年轻了。"

⑥刚上学的那个暑假,我特别喜欢出去玩。但是平日里操劳的父亲,总想在中午休息一会儿,又害怕我出去乱跑,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父亲会在午休的时候喊我去拔白发,十根一毛钱。我刚上一年级,这样既可以锻炼我数数,又可以让我别乱跑,可谓一举两得。而对于我来说,这是赚零花钱的最好方式。那时父亲才30来岁,已经有白发了,可这却成了我的生财之道。我在父亲的黑发里寻找着白发,把白发一根根地拔下来。有时候,我看见一茬头发里有好几根白发,便兴奋起来,猛得拔下。有时候,我会两根一起拔起,然后哈哈大笑。经过多次的试验,我找到了拔白发的窍门,比如后脑勺的头发拔起来最疼,头顶上的头发拔起来最容易。每次拔完,我都要炫耀一番我的“战果”。后来上了初中,我不好意思再拔他的白发,我们之间的交流也变少了。

⑦一个下雪天,父亲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来学校接我,因为成绩不好,我沉默着。他让我在车后面撑着伞,并说:“你别挡我视线,下雪天路滑。"我坐在车后面,看着雪落得很慢,他头上的花却开得很快,我暗下了要努力的决心。

⑧如今,我已经大学毕业。父亲还是会像以前一样,上完课后小跑回家,在门口停下,跺跺脚上的雪,把帽子取下来拍拍上面的雪。可是那白发终究不像从前那样,拍一拍就变成了黑发。那些雪花再也拍打不掉了,那些风霜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他的那个魔术,在一场场大雪中失效了。时光流逝,他的身上仿佛有了一个不会消失的冬天。可惜白发终不似雪花,一拍就散,而我也不是曾经的少年。可每当想起那些我拔掉的白发,我的心里就会下一场雪。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7.阅读全文,文章讲了哪几件事情请简要概括。(4分)

七年级语文第3页(共6页)

8.品读下列句子,说说加横线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每次拔完,我都要炫耀一番我的“战果"。(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我坐在车的后座上,看着自行车在雪地上留下一道痕迹,看着他在风雪中头发开满白色的花。(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9.仿照示例,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提出朗读建议。(3分)

[示例]句子;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朗读建议:这句话写的是“我"与母亲的诀别。朗读时,我想给“竟”这个加重音,可以突出“我"对母亲突然离去的不可置信,表达了“我"深深的愧疚与悔恨及思念之情。

句子:那些雪花再也拍打不掉了,那些风霜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朗读建议:

10.标题《父亲头上的雪》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生命之芯

①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A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不久,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是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B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②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扬的葡萄叶子的,清晨推窗一望,绿叶田田,满眼碧绿的饱满苍翠,让人感觉到了新一天的爽朗和清新。

③暮秋时节,满藤的叶子都已枯黄了,飒飒秋风一吹,三三两两的叶子便从藤架上飘飘扬扬地落在庭院、墙角和台阶上,像一只只再也不能飞的蝴蝶。素爱清爽的妻子便不得不时时清扫那些落叶。但那落叶总像扫不尽似的,往往清晨刚刚扫过,中午或傍晚时就又落了厚厚一层,有时一天扫了五遍,总还是扫不净,仿佛你一转身它就又落下了。

④妻子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费尽了周折,院子里却落叶依旧,这让妻子又气恼又无奈,这情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时才能结束。

⑤去年的中秋,满架的葡萄又变紫了,剪摘葡萄时,妻子不是挑紫透的先摘,把那些没有熟透的葡萄串子留着,而是一次全早早摘了,不论有没有熟透,摘得一串不留。妻子说,葡萄摘尽了,叶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样总是扫叶子了。

⑥果如妻子所说的那样,葡萄摘下后三四天,满架的叶子一下子就黄了,然后开始汹涌地凋落,一夜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那些叶子显得十分憔悴,有的叶脉还青着,只是叶缘黄卷了一些,但却早早地凋落了。不到半月,葡萄藤上的叶子竟全落尽了,只剩下那些灰黑老藤和那些褐色的新条在庭院上空寂寂地缱绻着,偶尔飞来三两只鸟雀,怔怔地栖落在上面,然后啁啾几声就怏怏地飞走了。

⑦这真令人痛惜,难道作物也有它们自己的灵魂吗它们在泥土和风雨中生长,它们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生命也就夭折了,它们的岁月也就黯淡了,无论这世界还有多么美好,无论岁月还有多么漫长,但它们却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

七年级语文第4页(共6页)

⑧果实或许就是作物们的梦想,或许就是作物们生命的纯粹使命,或许就是作物们的灵魂,过早丢失了自己的果实,作物们生命的秋天就提前来临了。

⑨坐在静静的葡萄架下,仰望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无论是生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无论是一粒青青的葡萄,还是我们脚下的一粒泥土……

⑩一切都是有着自己的梦想和灵魂的。

11.有人看了这篇文章,建议把题目改成“葡萄叶的生命历程”,你赞同吗为什么(3分)

12.朗读时,为了更好地传情达意,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小新同学在下面句子中标出了需要重读的两个词语,请你说明她这样标注的理由。(4分)

偶尔飞来三两只鸟雀,怔怔地栖落在上面,然后啁啾几声就怏怏地飞走了。

13.本文语言优美,韵味悠长,请从第①段画线句中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修辞角度加以赏析。(3分)

选()赏析:

14.读了这篇文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葡萄叶子夭折的生命历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18题。(共10分)

【甲】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⑤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⑥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摘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年来与诸生讲书,熟读精思,循序渐进,朱子教人读书法也,当谨守之。古人教人读书,是欲将圣贤言语,身体力行,非欲其空读也。凡一言一动,须自省察,曰此合乎圣贤之言乎,不合乎圣贤之言乎。苟有不合,须痛自改易。如此,方是真读书人。

(摘选自陈宏谋《学仕遗规》)

15.下列对甲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不亦说乎"中的“说”是愉快的意思,主要论证了按时温习能使人愉快的道理。

B.“思而不学则殆"中的“殆”是怠慢的意思,主要表达了如果学习不加思考就会感到迷惑。

C.“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中的“忠”,指尽心尽意,是与他人相处的道理,不仅臣对君而言,也包括其他人。

D.“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中的“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道德的本体。仁义相连,仁是发端,义是体现。

16.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七年级语文第5页(共6页)

17.《论语》是一部教人学做“君子"的书。从甲文几则中,你能学到哪些“君子”品德请简要概括。(4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四、名著阅读。(6分)

20.任选一题作答。

五、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若选文题一,请把文题补充完整。②内容健康,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⑤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语文第6页(共6页)◆

新野县2024年秋期期中质量调研七年

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