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共17张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共17张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共17张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共17张_第4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共17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二、热力环流三、大气的水平运动太阳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升温大气辐射宇宙地面大气逆辐射大气的保温作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吸收反射散射云层、尘埃CO2水(短波)(长波)(长波)臭氧CO2.水汽紫外线红外线50%85%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太阳辐射大气能量的直接来源地面辐射(2017海南会考题)7.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人类应采取的措施是

A.禁止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B.鼓励使用家庭小轿车

C.砍伐森林

D.多使用清洁能源

D二、热力环流太阳辐射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空气水平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热力环流1.形成AB

热冷CD(低压)(高压)(高压)(低压)A.B.C.D四地气压高低的比较B>A>C>D读下图,完成3.4题4.上图若为热力环流示意图,气压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2019年海南会考题)

D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谷风热冷热2.应用(2018年海南会考题)7、下列四幅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是ABCD

D(2008年海南会考题)3.右图所示区域,海陆气温有明显的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时海陆之间近地面吹陆风B、此时海陆之间近地面吹海风C、陆地气温相对较高,为高压区D.海上气温相对较低,为低压区

B(2016年海南会考题)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离开家乡,来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M市,成为该城市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2)在M市的市区和郊区之间形成热岛环流,近地面,风是从流向,其形成原因是。(3分)答案:郊区(1分);市区(1分);市区比郊区温度高(或市区和郊区之间存在温度差异)(1分)

(hPa)1004100610081010气压梯度力风向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三、大气的水平运动画出甲乙两地的风向,比较两地风速大小?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2015年海南会考题)2.读两幅等压线图,A、B、C.D四处风力最小的点是

B结论:在同一副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2014年海南会考题)21.图9为“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2)图中A、B、C三处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D.E两处相比,风力较小的是,理由是。(2分)答案:CEE处的等压线比D处稀疏,说明E处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小于D处,所以E处的风力较小。(2分)(或答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等亦可得满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不超过2分。)太阳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升温大气辐射宇宙地面大气逆辐射大气的保温作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吸收反射散射云层、尘埃CO2水(短波)(长波)(长波)臭氧CO2.水汽紫外线红外线50%85%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太阳辐射大气能量的直接来源地面辐射二、热力环流太阳辐射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空气水平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热力环流1.形成AB

热冷CD(低压)(高压)(高压)(低压)A.B.C.D四地气压高低的比较B>A>C>D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谷风热冷热2.应用(hPa)100410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