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实用类文本阅读
(2023•全国•统考全国乙卷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对脚下的世界所知甚少,晴朗无云的夜晚,你仰头望天,可以看到数万亿英里外的星星发出的光
芒,小行星在月球表面撞击出的陨石坑也清晰可见,而低下头,你看到的只有柏油路和自己的脚指头,仅
仅下到距地面十码,我就觉得已远离人世间,这里,最初在古海洋大陆架上形成的石灰岩层闪闪发光,我
看得入了迷。
地下世界牢牢保守着它的秘密,直到最近二十年,生态学家才追踪到林地土壤中的真菌网络,这些真
菌将单独的树木连成了彼此联通的森林,这一活动已经持续了数亿年。2013年,在中国重庆发现了一个拥
有独立天气系统的洞穴网络:大团的水汽在巨大的中央洞穴中聚集,冰冷的尘雾如云层般在远离阳光的洞
室中飘荡。在意大利北部一千英尺的地下,我沿着绳索滑到了一个空旷的圆形石室,满地都是黑色的沙堆,
地下河从中横贯而过,踩在沙堆上,就像穿行在漆黑星上的无风沙漠中。
为什么要往地下去?这样做完全是反本能的,既违背理性的意愿,恐怕也少有人会心生向往,特意把
一件东西埋入地下,大都出于某种隐蔽的目的。而从地下取回一件东西,无一例外是需要花费一番功夫的。
但是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理解地下的世界,乔治•佩雷克在《空间物种》中写道:“努力让自己
把目光放平吧。''而我想反驳:“努力让自己把目光投得更深吧。”对于人类栖居的这个具有深度的世界,“水
平视野”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目前处于人类世,这个世代见证了全球范围的,令人恐惧的巨大变化,本应一直被埋藏的东西自
行露出了地面,让我们无法再忽视,那种强烈的侵入感令人愕然。在东西伯利亚的森林里,一个巨型坑洞
在不断软化的土地上张开了血盆大口,它吞下数以万计的树木,袒露出已有二十万年历史的地层,当地的
雅库特人称它为“地下世界入口”。在英国,近年来的酷暑使得古代建筑遗迹纷纷闯进人们的视野——罗马时
期的观测塔、新石器时代的围墙陆续被揭开面纱,就像大地上的麦田怪圈,从空中俯瞰即可辨认。格
陵兰岛西北部,冷战时期的一个导弹基地在五十年前被封在冰盖下,如今它即将重见天日,里面储存着数
十万加仑的化学污染物。考古学家波拉•佩图尔斯多蒂尔写道:“问题不在于地层中埋藏着那些东西,而在
于它们非常持久,比我们的寿命更久,而且有朝一日会裹挟着我们从未意识到的巨大力量卷土重来,它们
就像是'沉睡的巨人',从'深时’的睡眠中被唤醒。”
“深时”是地下世界的纪年,深时就是地球那令人眩晕的漫长历史——时间从当下向前向后无尽延展。深
时的计量方式让人类显得微不足道,它的计量单位是“世''和"宙",而不是“分''和"年”,它的载体是岩石、冰
川、钟乳石、海床沉积物和漂移的地壳板块,深时通向过去也通往未来,五十亿年后,随着太阳能量的耗
尽,地球也会落入黑暗,我们正踮着脚尖站在边缘处。
我们要警惕这种逆来顺受的思维,实际上恰恰相反,深时应当是一种更加激进的视角,促使我们采取
行动,而不是变得无动于衷。理解深时可以敦促我们思考:自己眼下的所作所为,会给我们身后的生命乃
至后世留下什么?用深时的视角来看,我们原本认为恒久不变的东西便有了生命,万物的欢乐跃入我们的
眼睛和头脑,世界再一次变得丰富离奇,充满生机,冰川有了呼吸,岩层有了潮汐,山脉经历着蜷缩与伸
展,石头有了跳动的脉搏。我们栖居的地球,生生不息。
(摘编自罗伯特•麦克法伦《深时之旅》,王如菲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罗伯特・麦克法伦认为人们比任何时候都要理解地下世界,而乔治・佩雷克不认同此观点,他认为应该用
水平视野去观察世界。
B.东西伯利亚森林中巨型坑洞“张开了血盆大口”,“吞下数以万计的树木”,当面对这种环境异变时,人们
会感到惊愕与恐惧。
C.冰盖下冷战时期的导弹基地等,可能有朝一日会带着我们从未意识到的巨大力量卷土重来,给人类世界
带来巨大的灾难。
D.“深时”是地下世界的纪年,深时之旅是对地下世界的探索和认知。我们脚下的世界,不只隐匿着黑暗和
死亡,也珍藏着人类漫长的文明。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仰头可以看到星星的光芒,而低下头只能看见柏油路和自己的脚指头,作者借此阐释了本文的核心观点
“我们对脚下的世界所知甚少”。
B.为了说明地下世界的神秘性,第二段列举了林地土壤中的真菌网络、重庆的洞穴网络以及意大利北部的
地下石室三个例证。
C.下面的说法体现了第三段的中心论点:说起地下世界,恐惧和厌恶是人们的惯常反应,它总是与恐怖、
黑暗等词语联系在一起。
D.考古学家波拉・佩图尔斯多蒂尔的言论,说明我们在人类世这个世代见证了全球范围的、令人恐惧的巨
大变化这一事实。
3.以“深时”的视角思考,人们会产生哪两种不同的行为?请根据本文概括说明。
(2023•全国•统考全国甲卷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根据《杜登德语辞典》,“语言''是一种人类自我表达的能力。如此看来,只有我们人类可以说话,但是
如果我们可以知道树木是否也会自我表达,这不是很有趣吗?那么树木会如何“说话”呢?我们当然不可能听
得见,因为它们肯定是静悄悄的,那些强风刮过时枝丫摇摆的嘎嘎声,以及轻风拂面时叶片婆娑的簌簌声,
都是被动发出的。不过它们确实以另一种方式沟通:通过气味。在非洲大陆的莽原上,金合欢树是长颈鹿
的珍像,为了摆脱这种草食性的庞然大物,金合欢树短短几分钟内就可以在叶子里散布毒素。长颈鹿便会
转移到其他树木那里。是旁边的树吗?不。它们会避开邻近的树木,然后在大约100米开外的金合欢树那
里重新开始大快朵颐。因为被啃食的金合欢树会施放一种警示气体,向邻近的同伴传递不速之客来袭的信
息。所有得到警讯的树木会立即分泌毒素来回应。长颈鹿因为知道金合欢树的这个把戏,所以会走远一些,
以寻找那些尚未知情的树木。又或者它们会逆风而行,因为气味信息是顺着风向其他树木传送的。
这样的防卫行为自然需要时间,所以早期预警阶段的工作如何协调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此,树木
当然不能只依赖空气,它也通过根部来传送信息。一棵树的根可以蔓延得很广,其距离大过树冠宽度的两
倍,因此在地底下会与周遭树木的根交错而产生联系。但也有偶然情形,因为森林里也有独行侠,一点也
不想与别人有任何瓜葛。所以有没有可能因为这些家伙的不合群,而导致警示信息被阻断呢?幸好不会。
树木为了确保信息能够快速传递,多数情况下都会以真菌为媒介,其作用就像网络光纤那样,纤细的菌丝
密布在土壤中,并以我们无法想象的密度交织成网络,借助其网络,真菌可以把从某棵树得到的信号继续
传递下去,帮助它们交换害虫、干旱或其他危险消息。在共同的生存空间里,可能森林里所有的植物都会
以这种方式进行交流。但我们若踏入田野,就会发现所有的绿色植物都很沉默。这是因为人工栽培的植物
在育种繁殖的过程中,大多已经失去这种在地面或地下进行沟通的能力。它们几乎是又聋又哑,因此特别
容易成为昆虫的猎物。而这自然也是现代农业必须使用这么多农药的原因之一,或许今后育种专家应该要
多多少少再从森林里“剽窃”一点野性基因,例如把“多嘴”这个属性加入谷物及马铃薯的品种里。
虽然我一开始时说过树木是静悄悄的,但这点从最新的发现来看却值得质疑。一些研究人员想测试地
底下是不是可以听到什么声音,不过要想把树木带进实验室里有点不切实际,因此他们观察的对象是谷物
幼苗。果不其然!仪器很快就记录到了由根部发出的轻响,频率约220赫兹。而且有趣的是没有参与实验
的幼苗对它也会起反应——在播放着频率约220赫兹声响的环境里,这些幼苗的顶端总会往声源方向生长,
这意味着禾本科草类可以察觉到,或是干脆直接说“听到”这个频率。所以,植物可以通过声波来交换信息?
我还没想过这可能代表着什么,因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不过下次当你漫步在森林里,那些林间
传来的窸窣细响,说不定不只是因为风...
(摘编自彼得•渥雷本《树的秘密生命》,钟宝珍译)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叶片婆娑的簌簌声以及谷物幼苗根部发出的轻响,都属于植物被动发出的声音,而并非是它们在通过声
波交换信息。
B.当金合欢树被长颈鹿啃食时,它既会分泌出毒素进行自我防卫,也能够通过施放气体向邻近的其他树木
发出警告。
C.树木凭借流动的空气可以做到早期的预警,但是这种预警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气味“语言”一般作为一
种辅助手段。
D.森林中的独行侠由于失去了与其他植物进行沟通的能力,无法意识到步步逼近的灾难,因而终将沦为昆
虫的大餐。
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杜登德语辞典》将“语言”定义为“一种人类自我表达的能力”并不全面,其实树木也可以通
过特定的语言进行沟通。
B.下面的发现可以作为证明第一段中心观点的材料:当昆虫啃噬橡树时,橡树为了自救会把苦涩且具有毒
性的单宁酸导入树皮与叶子中。
C.第二段中的“多嘴”以及第三段中的“听到”,这两处使用的引号有表示特殊含义的作用,这种用法与第一
段中的“语言”具有明显的不同。
D.作者在介绍禾本科草类的科学实验和地下真菌网络时,都使用了打比方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使本文
的内容更准确、更科学,也更具说服力。
6.与野生植物不同,人工栽培的植物要经常喷洒农药,这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
(2023•河南•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2年春晚上,舞蹈《只此青绿》以恢宏磅礴的气势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也将《千里江山图》这一
传世名作徐徐展开于世人眼前。这其中,最吸引人的便是“青绿”这一设计。"青绿''不仅是颜料、画面和意境,
也是灵魂。正是这抹穿越千年依旧鲜艳不变的“青绿”,将王希孟眼中雄伟的山脉带到我们眼前。
这抹“青绿”,不是别的,正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石青和石绿,它们分别是矿物学中的蓝铜矿和孔雀
石。这两种矿物成就了中国独特的山水画青绿山水的灵魂。"青绿’'是山水国画的一种画法,以赭石铺底后主
要用石青和石绿两种矿物绘制,得以表现山水风景的清秀和磅礴这两种互相冲突的气质。
不同于现在形形色色的化学颜料,矿物颜料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上有着非常悠久的使用历史。矿物颜料
在中国画中的地位由“水墨丹青”四个字可见一斑。其中,“丹”指的是丹砂呈现的朱红色,而丹砂就是矿物学
中所说的辰砂;“青”则是指石青呈现的青色,而石青的矿物学名就是前文提到的蓝铜矿。
此外,中国传统绘画中还运用了许多其他矿物。不过,很多时候矿物入画的颜色并不是我们看到的矿
物颜色,这是怎么回事?这里就需要提及矿物条痕色的概念了。矿物条痕色是指矿物在白色无釉瓷板表面
刻划时留下的划痕颜色,也就是矿物自身粉末的颜色。矿物的基本颜色可能会受到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但矿物条痕色却能保持不变,因此矿物条痕色是鉴定部分矿物的一项重要依据。在制作矿物颜料时,需要
先将矿物研磨成粉,因此矿物粉末的颜色才是制成颜料的颜色。
矿物颜料由于其鲜艳和稳定的特性,在当代也应用广泛。现在,矿物颜料受到越来越多的画家和文物
修复工作者的关注。不仅一些岩彩画家会利用矿物颜料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绘画作品,还有很多人通过研制
矿物颜料进行文物修复工作。在敦煌莫高窟的修复工作中,就有专门的人员研究莫高窟的壁画中究竟运用
了哪些矿物颜料,从而力争在修复工作中恢复莫高窟当年的惊艳。
不过,我们现在是如何得知古人用了什么颜料绘画的呢?这就需要用到地质学中常见的一种手段——
拉曼光谱分析法。在早期文物颜料鉴定时,从化学滴定法到仪器分析法,鉴定方法一直力求原位无损。随
着拉曼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拉曼光谱分析法在古代颜料鉴定中的应用也越发广泛。
在地质学领域中,拉曼光谱分析法常常用于鉴别岩石中的矿物种类、识别透明物质中的包裹体、表征
石油化学样品等多个方面。其原理是:当一束激光照射在样品表面时,样品分子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和光
波频率(这一现象被称为拉曼散射),而且不同的物质由于其分子结构的不同,对光的影响也不同,这样就
可以检测出每种矿物的拉曼特征峰。随着显微拉曼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拉曼分析技术有分辨率高、无损、
操作方便快捷等优点,将其用于古代彩绘的分析可以得到非常好的分析结果。
不过,古代画家为了追求更极致的色彩表现,常常使用多种矿物颜料调和绘画,这无疑给拉曼光谱分
析带来了极大挑战。因此,有研究者通过拉曼光谱技术分析大量的彩绘颜料,建立了基本的颜料拉曼光谱
图库。
其实,不只是古画,早在石器时代人类就已使用颜料。2022年3月,考古学家在泥河湾盆地的下马碑
遗址发现了颜料加工区。研究发现,当时的人类通过将赤铁矿在石器工具上摩擦,将工具染成红色,这表
明东亚人早在石器时代就存在“磨石取彩”的“现代行为”。这一发现将东亚早期人类使用颜料的历史提早到了
距今约4万年前,可见早期人类对于色彩和美的追求,而这一突破性发现就用到了拉曼光谱仪、X射线荧光
光谱仪和扫描电镜能谱仪等地质学常用工具。
艺术与科学是息息相通的。五彩斑斓的矿物点缀着地质学的世界,而通过地质学的视角,
我们也更能领略古人对于色彩的浪漫追求。
(摘编自朱嘉宁《用地质学的视角打开〈只此青绿>》)
7.下列对材料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名画《千里江山图》是用“青绿”颜料画成的,正是这“青绿”成就了画作的意境和灵魂。
B.国画中“青绿”是以赭石铺底后主要用石青和石绿绘画,以表现山水风景的一种画法。
C.用拉曼光谱分析法鉴定古人作画时用的颜料种类轻而易举,而且还能做到原位无损。
D.距今约4万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矿物颜料绘画,在下马碑遗址发现颜料加工区可以证明。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里江山图》的作者是王希孟,用到的矿物颜料包括赭石、蓝铜矿和孔雀石,画作内容为山水,画面
气势磅礴。
B.矿物的颜色与入画后的颜色并不一致,入画后的颜色应是矿物自身粉末的颜色,且不易受环境等因素的
影响。
C.矿物颜料具有鲜艳和稳定的特性,因而用矿物颜料创作的绘画作品要比使用化学颜料创作的作品更优秀。
D.研究壁画使用的颜料种类,可以给文物修复人员提供研制矿物颜料的依据,从而力争恢复莫高窟当年的
惊艳。
9.你认为对古画矿物颜料的研究有什么意义?请结合材料概括作答。
(2023•甘肃•统考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杨酸的双重身份
房裕东
如果你没听说过水杨酸,那你一定听说过阿司匹林,它其实是水杨酸的另一个身份。早在公元前4世
纪,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在《希波克拉底文集》中提到,咀嚼柳树皮后,产妇分娩时的疼痛可以
得到有效减轻。我国汉朝时也有喝柳树皮汤能退烧止痛的记载。15世纪时,印第安人通过捣碎柳树皮并将
其敷在伤者的皮肤表面以缓解疼痛。可以说,在现代制药技术普及之前,柳树皮几乎是世界很多地方最常
用的止痛药和退烧药。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医学实验室竞相开展从柳树皮中分离药用成分的工作。1828年,德国科学家约
翰•毕希纳成功地从柳树皮提取液中分离出少量具有活性的镇痛成分,并将其命名为水杨菁(Salicin)„1838
年,意大利化学家拉法里•皮利亚将水杨普水解后得到了水杨醇,他又将水杨醇氧化,得到了水杨酸。这
是阿司匹林研究中的巨大突破。
虽然水杨酸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效果,但它味道难闻,患者直接服用的话,不仅会恶心呕吐,还会刺
激消化黏膜,甚至造成消化道溃疡。为了减少副作用,提高镇痛效果,德国一家公司一直试图对水杨酸的
结构进行修饰。该公司的有机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的父亲患有严重的风湿病,他在服用水杨酸钠(由
水杨酸用碱中和结晶而得)后胃疼不止,为了减轻父亲的痛苦,霍夫曼查阅了大量资料,对水杨酸的提取
工艺进行了精心改进,终于在1898年8月10日成功合成了乙酰水杨酸。实验表明,乙酰水杨酸可以明显
减轻水杨酸的酸性所造成的“烧心”症状。后来,根据水杨酸可以从绣线菊中提取出来的特性,霍夫曼把绣线
菊的拉丁名“spiraea”中的“spir”放在中间,以“乙酰化''的英文名"acetylation”的首字母“a”打头,词尾加上“药
物''的英文后缀“in”,组成了乙酰水杨酸的英文名“Aspirin"。之后,该公司通过了乙酰水杨酸对疼痛、炎症及
发热的临床疗效测试,并将其商品名注册为“阿司匹林”。从此,阿司匹林畅销全球,成为应用最广泛的解热
镇痛药物之一。
其实,不只是柳树皮,在很多植物体内,水杨酸都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功能。水杨酸就像植物的“警卫员”,
肩负着为植物“报告敌情''的使命。当植物的某个部位受到病原微生物侵害时,水杨酸就会迅速出动,向植物
的各个部位发送警戒信息,全方位调动植物自身的免疫系统,准备迎接战斗。
水杨酸增强了植物抵抗细菌感染的能力,从而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花卉和果蔬的保鲜期。早在1975年,
科学家们就发现,用水杨酸浸泡马铃薯的块茎,可以抑制其腐烂和发芽的速度,使马铃薯的保鲜期延长到8
个月之久。用水杨酸处理苹果、雪梨、香蕉、桃子等水果,也可以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延长保鲜期。同理,
将阿司匹林加在鲜花培养液里,可使鲜花体内的水杨酸含量迅速升高,既可抑制鲜花的呼吸作用,又可抑
制鲜花切口处的细菌繁殖,使美丽的鲜花能维持更长时间的娇艳。
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尝试用水杨酸治疗瘗疮。经过数十年的探索,水杨酸的祛痘效果获得了无数人
的肯定,无论在临床应用还是日常护肤品中,它都是“香悖悖”,是祛痘的明星成分之一。除了祛痘,水杨酸
还有哪些强大的护肤功效呢?
水杨酸是一种脂溶性物质,能渗透到富含脂质的毛孔内;因此,除了可以用来对抗油脂分泌过多形成
的座疮,还可以去除皮肤多余的角质,使皮肤光滑度得到临时性改善。更神奇的是,去除角质的同时,水
杨酸还能使黑色素脱落,达到淡斑、美白的效果。另外,水杨酸还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功效,这是因为对皮
肤施以适当浓度的水杨酸并配合使用其他护肤成分后,可以有效消除一些皮肤细纹。水杨酸居然有这么多
美容护肤功效,难怪护肤品中或多或少都会添加一些水杨酸。
水杨酸不像果酸等其他酸性物质具有强刺激性。这是因为,人体角质含有丰富的脂质,水杨酸的脂溶
性特性可以与角质的脂质融合,渗透进角质层及毛孔深处,却不会对真皮组织造成刺激,作用锁定在浅层
角质中;同时不影响活性表皮细胞,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低刺激性。
水杨酸虽然护肤效果显著且刺激性低,但仍需控制好添加使用的浓度。一般护肤品中添加的水杨酸浓
度为0.5%-2%,如果浓度超过2%,就会对皮肤产生较强的刺激性。对于有些皮肤不耐受的人群而言,初次使
用如果感觉刺痛,可以先用水乳,再使用含水杨酸的产品,虽然效果会减弱,但可以降低直接接触皮肤的
刺激。
水杨酸,分子虽小,作用却大。它负担着植物抵御外界侵害的重任,是植物体内的“超级英雄对于人
类来说,不论是贮存花卉果蔬、解热镇痛还是美容护肤,水杨酸也都发挥着神奇的功效,可谓难得一见的“宝
藏神药
(有删改)
10.下列图解,最符合材料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B.频竣声泊恒好的解热镇痛作甬偿区|味道难闻、刺激消化黍璃邀纣回函酸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C.|化学家霍夫曼户叫查找大量医学资料,找到研究方向曾勒水杨酸提取工艺僖吗乙酰水杨酸
D.|乙酰水杨酸户叫服用后“烧心”号网里落(躬物在解热镇痛上毓褥蜒遮床测试,最终发明阿司匹林|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你没听说过……那你一定听说过……”,使用假设复句,先否定再肯定,明确阿司匹林在当代人生
活中的常见和使用的广泛等,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详细介绍了乙酰水杨酸的英文名“Aspirin”的由来,侧面介绍了霍夫曼提取水杨酸的原材料可能是绣
线菊,也证明了水杨酸在自然界广泛的存在。
C.“报告敌情”使用比拟手法,“报告”体现其积极主动,“敌情”指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情况,生动形象地介绍
了植物受到病原微生物侵害时的反应。
D.文章使用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说明水杨酸的相关内容,语言上使用较多的如“脂溶性”等科学术语
和相关科学研究成果,使得文章的科学性增强。
12.科普文大多会通过全方位介绍科普对象的相关内容让读者获得有关知识。这篇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
水杨酸的有关知识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2023•甘肃兰州•校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候鸟通常在一个地方产卵、育雏,然后到另一个地方越冬。有时从山的南坡飞到北坡,而后返回;有
时远涉重洋,但也毫不畏惧。
鸿雁是中国常见的候鸟,《吕氏春秋》这样记载鸿雁按时迁徙的现象:“孟秋之月鸿雁北,孟春之月鸿
雁来。”令人费解的是,候鸟迁徙时有着准确地辨别方向的能力,如燕子每年春归时总能准确无误地找到
它去年搭的窝。唐代诗人韦庄曾有诗云:“去岁辞巢别近邻,今来空讶草堂新。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
中旧主人。”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潜心研究这个问题。
有人猜想,候鸟能通过身体中类似钟表的感觉器官,在天空飞行中计算太阳的位置,不断地调整自身
与太阳的角度,确定自己飞行的方向和路线。也有人认为,候鸟是天生的“气象学家”,它们能够在飞行
中“自觉”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顺利到达目的地。还有人认为,候鸟对地球磁场的变化十分敏感,能够依
据地磁场辨别方向。
1953年,德国科学家提出了地图罗盘理论。他们认为,候鸟体内拥有一套完善的磁导航系统,可以实
时敏锐地感知当前位置的磁场性质及其非常细微的变化,可以把某一地点的地磁场强度和磁倾角看作是
“路标”,候鸟经过或在那里停留时,这个磁信息路标会被大脑记录下来,而飞行中实时感觉到的磁力方
向可以指引它们前往这一路标地点,这无异于揣了个精准的“指南针”。飞行经验丰富的成年鸟将一个个
路标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方向等信息组合在一起,相当于绘制了一张完整精细的“地图”。
大量行为学实验从各个方面印证了地图罗盘理论的正确性。有科学家在赤道附近制造了一个假磁极,
成功诱骗了迁徙中的花园莺飞向错误的方向。还有一批研究人员在撒哈拉沙漠中设置了若干地磁路标,在
此放飞的夜莺连续5天都没能飞出沙漠。也有科学家在鸽子头部放置了一个可控的电磁线圈,他们发现,
可以通过改变线圈的电磁场来控制鸽子飞行的方向……
由此可以推断,鸟类能将来自视觉、听觉和磁感觉的方向信息综合起来加以分析整理,最终对前行的
方向做出正确的判断。当然,要全面解开候鸟迁徙中获得方位信息的疑问,尚待时日。
(取材于李德、朱晓璐、王江云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中国科学院与英国牛津大学、德国奥登堡大学的教授们组成的团队,通过蛋白纯化和控制环境的行为
学实验研究发现,迁徙鸟类的隐花色素4a蛋白比非迁徙鸟类的隐花色素4a蛋白的磁场敏感性更强,揭示
了由该蛋白介导的磁感应机理。相关研究成果于2021年6月23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于《自然》杂志。
候鸟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中存在一种对蓝光非常敏感的蛋白——隐花色素4a蛋白,它被认为是很多候
鸟感知磁场的关键物质。隐花色素4a蛋白由527个氨基酸组成,其中的4个色氨酸组成的电子传递链发挥
着关键作用。当光线照射到候鸟眼睛时,与隐花色素4a蛋白紧密结合的一个FAD分子吸收蓝光能量,进入
激发态,促使FAD从所处环境中获得一个氢离子变成FADH,产生一个空的电子轨道。此时,电子传递开启,
FADH+会从4个色氨酸组成的电子传递链中夺取一个电子来填充空出的轨道,最终形成FADH和一个失去电
子的色氨酸。
到这里仍然处于生物化学领域,接下来最玄妙的部分涉及量子力学。
在量子力学中,电子是一种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具有自旋的内在性质,自旋的指向可以通过操作来
改变。当几个粒子彼此相互作用后,各个粒子所拥有的特性则可视作一个整体,即使将这些粒子分开,它
们也可以无视距离相互感应,这一现象被称作“量子纠缠”。
得到电子的FADH与失去电子的色氨酸变成了两个自由基,曾经在一起的电子依旧保持量子纠缠,原先
自旋时处于单态的电子对转变成三重态,自旋单态和三重态之间微妙的平衡性对地球磁场的强度和角度非
常敏感。电子的自旋会产生磁矩,当与磁场作用的时候,自旋不同的电子就会和磁场呈现出相同和相反的
排列,导致两个电子的能态出现轻微的差异。
鸟类转动头部的时候,与地球磁场的相对角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它们眼睛中处于量子纠缠中的许
多对电子的自旋状态。如果处于单态,生化反应回到起点,FADH变回FAD,色氨酸收回电子,对应的感光
细胞显示为正常亮度。如果处于三重态,FADH不变回FAD,色氨酸仍然处于自由基状态,二者保持纠缠态,
对应的感光细胞显示为高亮。那么鸟类转动头部的时候,相当于对周边的地球磁场进行扫描,它们所“看
到”的景象会随之改变,不同的方向对应的“光亮强度”差别很大,因而能够准确进行辨别,最终找到迁
徙的方向。
在我国科学家看来,磁感应和生物导航原理的阐明,可能引发物理学新模型的提出和生物学新机理的
发现,甚至将推动新一代的仿生导航仪和定位仪以及生物磁控技术的全面发展。
(取材于赵天昊、韩扬眉的相关文章)
13.根据材料二,下面对“FADH+”的主要形成过程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1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一直在研究候鸟迁徙能够准确辨别方向的原因,但是可惜的是,种种原因的猜测都毫无依据。
B.当前研究活动中,基于地图罗盘理论的正确性,科学家可通过技术控制鸟类的一些行为活动。
C.候鸟感知磁场的关键物质隐花色素4a蛋白因为由大量氨基酸组成,所以对蓝光非常敏感。
D.从量子力学的研究角度出发,候鸟只要转动头部,就会影响到地球磁场角度的细微变化。
15.根据以上两则材料,请简要说明人类对候鸟辨别方向之谜的探索是如何不断推进的。
(2023•山西•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小行星撞地球是小概率事件,但它给地球生物带来的影响却可能是毁灭性的---据猜测,恐龙的灭绝
很可能就是由小行星撞地球而引发。此前,人们已经能够测算出小行星的轨道,可以通过望远镜努力找出
那些可能给地球带来威胁的“危险分子”;现在,人类保卫地球的能力再进一步:北京时间2022年9月27
日,美国“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在距离地球约1100万公里处,以约6.3千米/秒的速度成功击中“狄
迪莫斯"双小行星系统中的子星“狄莫弗斯”,这标志着人类第一次行星防御任务完成了最关键、难度最
高的撞击动作。
近地小行星是指轨道近日点距离在1.3Au(天文单位,等效日地平均距离,约1.496亿千米)之内的
小行星。近地小行星在环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受到木星等大行星引力牵引,存在撞击地球的风险。近地
小行星撞击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威胁和长期挑战,一旦千米级尺寸的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不仅会带来
巨大的撞击灾难,甚至还会引发气候环境灾变和物种灭绝等严重后果。
根据科学家考证,地球历史上发生的22次不同规模的物种灭绝,至少10次与小行星撞击地球相关。
有科学家认为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千米的近地小行星撞击北美墨西哥湾地区。巨大的撞击在海底形
成一个直径约180千米的陨石坑,大量海底物质被抛射到空中。炽热的撞击溅射物引发了全球森林大火,
燃烧的灰烬和溅射尘埃云进入了平流层,遮挡了大部分太阳光,全球温度骤降,植物光合作用受到影响,
引发了地球气候环境灾变,最终导致了包括恐龙在内全球70%的物种灭绝。
这次撞击导致统治地球长达1.6亿年的恐龙退出地球“舞台”,是地球历史上白垩纪结束和新生代开
始的分水岭。也正是这次撞击事件后,体型更小、消耗资源更少的哺乳动物逐渐适应了恶劣的环境,逐步
走向地球“舞台中央",从而发展出今天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即使小尺寸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也可能引
发显著危害。2013年,一颗小行星"袭击了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地区,“肇事”小行里的直径仅约18米,
但仍然导致了接近1500人受伤、3000栋房屋受损。像这样的近地小行星,在太阳系中有数百万颗,我们尚
未发现的超过了99%o
如何化解小行星撞地球的危险?这是全球天文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无疑
是近年来最具挑战性、也最成功的尝试。这一任务由美国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PDOC)立项支持,约翰霍
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APL)实验室负责研制,总投资约3.9亿美元,其撞击器发射重量约为610公斤,于
北京时间2021年12月24日搭乘猎鹰9号运载火箭发射。
它的目标是通过在深空环境中实施动能撞击小行星试验,测试动能撞击防御小行星的技术,并通过评
估撞击后小行星轨道偏转效果掌握小行星的轨道偏转规律,从而为未来应对近地小行星撞击风险任务设计
提供依据。这是人类第一个行星防御验证任务,标志着人类开启行星防御时代,象征意义重大。
难点有很多。“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设计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准确评估撞击后小行星的轨
道偏转效果。要知道,小行星主要由岩石和金属等材料构成,一般直径百米级的近地小行星的重量可达百
万吨甚至千万吨,而人造撞击器的重量仅有数百公斤至数千公斤,两者重量相差6〜7个数量级,尽管撞击
速度接近10千米/秒,但撞击后对小行星的轨道速度改变量可能甚至不足1毫米/秒。以人类现有天文观测
能力,还难以在千万公里之外的超远距离,分辨出毫米/秒量级的轨道速度改变量。因此,如何准确评估撞
击后近地小行星的轨道偏转效果,进而认识小行星的轨道偏转规律,是动能撞击试验的关键难题。
“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通过选择试验对象为“狄迪莫斯”双小行星系统巧妙地解决了撞击偏转
效果评估难题。双小行星系统是太阳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小行星构型,在直径超过300米的小行星中,大
约15%是双小行星构型或者多小行星构型。在双小行星系统中,子星在主星引力作用下,运行在环绕主星的
轨道上。毫米/秒量级的撞击速度改变量虽然不能显著改变小行星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但足以改变子星相
对主星的绕转轨道,并导致子星相对主星的绕转周期改变。而子星相对主星的周期性运动会改变其反射的
太阳光通量,利用望远镜对双小行星系统开展持续观测,就可以测量双小行星系统亮度的周期性变化,进
而精确评估出撞击后双小行星系统的周期变化量。
“狄迪莫斯”双小行星系统中包括两颗小行星,主星“狄迪莫斯”直径约780米,子星“狄莫弗斯”
直径约160米,两者距离约1.2千米,共同运行在环绕太阳的轨道上。子星“狄莫弗斯”像一台钟表一样,
约每11.9小时环绕直径约780米的主星运行一圈。“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通过“迎头撞击”改变子
星相对主星的绕转轨道,预期使其绕转周期缩短约10分钟。
望远镜获取的大量宝贵的视频和图像资料表明,“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撞击器成功击中了目标,
撞击试验产生了大量高速溅射物,双小行星系统的亮度瞬间增加10倍以上,在撞击后小行星形成了一条类
似彗星“彗尾”的长达上万千米的溅射物“尾巴”,表明撞击试验取得了高度成功,产生了较好的试验效
果。持续跟踪监测表明,撞击试验后,双小行星系统的绕转轨道周期从11小时55分缩短至11小时23分,
显著超出了预期目标。除了开展行星防御试验,"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还有其他收获——突破了超
远程高速撞击制导控制、非合作目标高精度自主导航,暗弱小天体探测识别等关键技术,开展了先进离子
推进、卷轴式太阳能帆板等大量新技术试验,具有极强的技术牵引性和带动性、将推动深空探测、空间操
作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成功实施动能撞击小行星试验,开启了人类行星防御征程的第一步,但
距离人类能够成功防御小行星撞击尚有很大差距。
(摘编自李明涛《主动防御,给地球加点“保险”》,《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7日)
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危险分子”指的是太阳系中体积比较小的可能碰撞地球的近地小行星。
B.走向“舞台中央”是指哺乳动物战胜恐龙,占据了地球上的统治地位。
C.“袭击”“肇事”说明了2013年这颗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突然性与破坏性。
D.“迎头撞击”告诉我们“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撞击器的撞击方式。
1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考证结果显示,地球历史上发生的22次不同规模的物种灭绝,至少10次与小行星撞击地球相关,
这些撞击最终导致全球70%的物种灭绝。
B.由于木星等大行星的引力作用,无数近地小行星在环绕着太阳运行过程中常常会撞击地球,使得地球无
时无刻不处于危险之中。
C.由美国立项并在高校负责研制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是全球天文学家们为化解小行星撞击地球
的危险设计的,如今危机已解除。
D.“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是人类对动能撞击技术的首次测试,利用航天器偏转小行星进行行星防御,
绕转轨道周期结果显著超出了预期目标。
18.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次撞击试验取得成功,产生了较好的试验效果,标志着人类对地球所受到的威胁不再是束手无策,而
是可以靠科技的力量去解决问题。
B.撞击器击中目标后,双小行星系统在瞬间增亮10倍以上,小行星形成一条类似彗星的“彗尾”,可以推
断彗星也是由天体撞击而形成的。
C.这次测试任务选择“狄迪莫斯”系统为撞击对象,是因为这种小行星系统在太阳系中广泛存在,具有典型
性,且有助于撞击偏转效果的评估。
D.撞击试验成功是动能撞击偏转小行星轨道技术的全面演示,但太阳系中还有绝大多数近地小行星未被发
现,行星防御的攻坚之路还很漫长。
19.这次“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撞击试验取得成功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请根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20.本文是关于最新科技成果的新闻综合报道,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这一次举世瞩
目的撞击试验,作者主要是从哪些角度行文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3•江西宜春•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面对面专访来成都讲课的俞晓红教授。她分享了自己几十年研究《红
楼梦》的体会、心得,以及需要向受众广泛传输的见解等。她认为,解读《红楼梦》不是哪一个人的专利,
人人都可以讲,没必要去追究学术性高低,研究红楼梦需要开放包容的心态。
俞晓红专门为中学语文教师写了一本专著《漫卷红楼:整本书阅读视野下的《红楼梦>研究》,她将自己
几十年的红学学术功底融汇其中,启发广大读者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师更好地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更
好地引导青少年对《红楼梦》的阅读从“碎片化”走向“整体化”。业内称之为“目前有关《红楼梦》整
本书阅读研究中写得最好的一部”。
记者:读高一的学生,一般是十五六岁的孩子。给这个年纪的读者讲《红楼梦》,会与成年人讲解有所
不同吗?
俞晓红: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同。我们不应该低估孩子们的接受能力。曾有学者表达过这样的顾虑:对
高一的学生讲整本《红楼梦》,“宝黛爱情”要不要讲?我说,为什么不讲啊,如果没有宝黛爱情,就没有
《红楼梦》了。而且,我认为,当学生真正读懂了“宝黛爱情”,反而能明白真正的爱情是一种高级的精
神境界,是为对方着想的真爱。所以名著阅读就是一种高质量的“爱的教育"。我这么一说,这位学者就
很释然。
记者:浸润在《红楼梦》里近50年,您觉得自己的人生吸收了哪些营养?或者说,您阅读《红楼梦》,
最深的感触有哪些?
俞晓红:不同年龄段的人读《红楼梦》会有不同的兴趣点。中学时代主要是关注青春生命,也包含爱
情在内,为林黛玉哭。到了大学,正好受到中文系的专业教育,开始有自己的一些学术思考。《红楼梦》是
两百多年前的作品,但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时候,是超前的。所以很多精神,在我们这个时代都能够
深深地体会到。我在面对生活中的现象或者是遭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就会从中获得精神支撑,或者受到
一些启示。《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但里面有很多的哲学思考。我记得,资深红学家、学者蔡义江先生
说过,他每读一次《葬花吟》,便哭一次。当时他都70多岁了。我就在想,一个男性学者在这么大年龄时,
读到《葬花吟》为什么还会哭呢?应该不只是因为沉浸在诗作带来的感伤中,而是《葬花吟》促发了他的
哲学思考。这是一首赞美青春生命的诗,是生命的赞歌,它有哲学的层次。
记者:当下,互联网科技发展很快,人工智能快速发展,随之AI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大,出现像ChatGPT
这样的高级人工智能,对文艺创作、学术论文撰写等都带来不小的冲击。你觉得,这对《红楼梦》研究会
有怎样的影响?
俞晓红:ChatGPT出来以后,我们在同学群中就开始讨论了。ChatGPT这一款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可以
即兴创作诗歌,可以设计代码,可以写教学设计等,于是我也立刻试用了它,试用了好几天,后来就没有
多大兴趣了。我提问ChatGPT:曹雪芹是谁?它输出的答案很奇怪,不靠谱,甚至有些信息还存在错误。
但英语专业的教授就认为它很好,觉得它能够帮助大家广泛地搜集资料,指导学生拟写论文。我想,这可
能跟它的资料库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它的资料库越来越丰富,答案可能也会越来越准确。但就目
前,还是不行的。
记者:这样说来,像《红楼梦》的研究和阅读,应该也有机器不能替代的部分吧。
俞晓红:是的。比如说,当你带着自己的生命体验去阅读《红楼梦》,收获的是属于个性的、灵动的、
鲜活的东西,这是机器所不能替代的,机器本身没有主观情感的存在。另外研究《红楼梦》不能一蹴而就,
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红学家吕启祥老师跟我说,晓红啊,60岁到70岁是你人生最好的年龄。退休后
你有大量可支配的时间,你的学术积累比较深厚,人生经验也很丰富。研究《红楼梦》恰好需要这些,我
相信你会写出很多好东西。因此,我对未来十年的学术生命,会有一个期待和规划。我不知道AI能不能完
全取代我这些生命经验,至少目前还不能。
记者:《红楼梦》研究中存在一种“索隐”现象。有的人要在字里行间找背后的微言大义,认为小说里
的某某角色是影射现实中某某人物。对于这种解读,大众读者该怎么对待?
俞晓红:学文学的要守住一点:考据不能脱离文本。小说作为文学,它虽然有一定的生活原型,但它
更是对生活原型的提炼和加工。如果过度一一对应,相当于把文学的品格降低了。当然,曹雪芹的确是用
了一些隐喻的方式,表达了曹家败落的一些故事。但是我们今天在索隐的时候,要把握好一个度。除非有
历史资料印证才行,否则硬去套,就容易把一个学术问题变成一个想入非非的猜谜游戏。这在文学研究中
是不可取的。其实,这种思维方式有它的历史根源。比如《左传》《史记》,因为是史家写的,有时候写帝
王不便直说,就要用曲笔,用春秋笔法,于是后世解读就会出现从微言里寻找大义的思维方式。
记者:除了上述问题,我还注意到,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人读《红楼梦》,读得很投入,很热烈,但却
容易陷入偏执、封闭的状态,听不进跟自己不同的意见。那么如何做到既能对《红楼梦》进行沉浸式阅读,
又不迷失自我?
俞晓红:审美是需要距离的。沉浸式欣赏是没错,读者沉浸阅读《红楼梦》中,会跟着书中人物的命
运往前走,跟着他们的情感升华思想,从而在这体验中,获得对时代、对社会、对人性有更深切有效的认
知。但沉浸之后我们还是要有出来的能力,出入自由。沉浸一旦过度,出不来,就成了沉溺。有时候,有
些读者不知道把握审美的距离,不能足够理性地去看待文学形象,就会把自我投射到角色中,进行偶像化,
或者神圣化,不允许别人说他喜欢角色的任何一句坏话。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度,喜欢文学也是一样。如
果过了这个度,走上极端以后,有可能会对自己的现实生活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甚至会损害身心健康。
这值得警惕。
(摘编自《〈红楼梦》是值得用生命去阅读的书》)
2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俞晓红教授认为,解读《红楼梦》不是哪一个人的专利,人人都可以讲,不一定要去追究学术性高低。
B.业内人称俞晓红的专著《漫卷红楼:整本书阅读视野下的〈红楼梦〉研究》为“有关《红楼梦》整本书阅
读研究中写得最好的一部”。
C.俞晓红消除了曾有学者表达过的疑虑,她认为我们不要低估孩子们的接受能力。
D.不同年龄段的人读《红楼梦》会有不同的兴趣点,俞晓红教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阐述了该观点。
2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访谈中俞晓红教授谈论了自己研究《红楼梦》的心得体会,她认为ChatGPT未来还是不能取代她的人
生经验。
B.记者提问俞晓红教授具有针对性,针对她在《红楼梦》研究心得上进行提问,她从三个大方面进行回答,
回答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C.俞晓红谈论到从《红楼梦》中可以获得精神支撑和受到启示,具有超前性,所以人人阅读《红楼梦》是
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D.在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对《红楼梦》一直保持学术热情,并且她认为对《红楼梦》进行沉浸式阅读
应保持距离。
23.从访谈中可知,记者从三个方面进行访谈,请同学们根据访谈内容为其拟写三个合适的标题,并说出
依据。
(2023•江西九江•统考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观察到有些患过传染病而康复的人,一般不再患同样的疾
病,于是他们用物理方法(如捣碎、研磨)处理发病个体的组织脏器制成最原始的疫苗。早在公元4世纪初,
东晋葛洪所著《肘后方》中,就有关于防治狂犬病的记载,其中“治卒物犬凡所咬毒方”有云:“仍杀所
咬犬,取脑数之,后不复发。”杀掉咬人的狂犬,以其脑浆敷于被咬处,体现了“以毒攻毒”的思维方式。
11世纪中国就有接种人症获得成功的例子,17世纪逐渐普及。早期人症接种,使用的都是人身上自然发出
的天花的痂,人们把它叫“时苗”。由于“时苗”毒性很大,不能百分之百保证被接种者的生命安全,“苗
顺者十无一死,苗凶者十之八存”。因此,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熟苗”接种之法。所谓“熟苗”指的是以
接种发出来的痘作为种苗,经过“养苗”“选炼”,连续种七代后,火毒汰尽,用来给健康人种就非常安全
了。《种症新书》记载:“种症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法国哲学家伏尔泰这样高度赞扬人瘟接
种:“我听说100年来,中国人一直就有这样的习惯;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
伟大先例和榜样。”
(来自《梅州日报》《疫苗最早起源于中国》)
材料二:
巴斯德认为传染病的微生物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变成防病的疫苗。因此他大胆地从一位
五岁狂犬病患者身上采集唾液稀释后注射到兔子体内,兔子相继发病死去。巴斯德又接着采集这些死兔的
唾液稀释后继续注射到其他健康兔子体内,毫无例外这些兔子也都死掉了。如此重复试验100多次后,他
打开病兔子的脑壳,提取病原菌并进行培养,稀释成不同浓度继续给兔子试验。
到将“毒性最弱的病菌液”注射于狗,这只狗在28天后恢复正常。隔一段时间后,又给这只狗注射“毒
性最强的病菌液”,这只狗成功地活了下来。巴斯德推论出狂犬病病毒应该都集中于神经系统,因此他大胆
地从病死的兔子身上取出一小段脊髓,悬挂在一支无菌烧瓶中,使其“干燥”。将干燥后的脊髓和蒸馈水
混合注入狗的身体,狗都神奇的活了下来。这只狗的存活坚定了巴斯德疫苗研制的信念。巴斯德二百多年
前发明的疫苗,为其他一系列现代疫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人类防治传染病的新时代。
(选自《新浪新闻》《第一支疫苗怎么诞生的》)
材料三:
一般情况,
健康
疫苗
接种疫苗III—>OE>——>邨一>一〜一>
健康健康健康
(来自腾讯新闻网《胡家志:疫苗的免疫系统激活记》)
材料四:但是,该怎么研究人病毒呢?科学家们有时依靠的是人的英雄主义精神。著名的美国军医沃
尔特•里德招募志愿者,让他们被最近吸过黄热病患者血的蚊子叮咬,证明了黄热病是由蚊子携带的一种
病毒引起的。里德的同事杰西•拉齐尔就是在1900年那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实验中感染身故的。
(来自《疫苗竞赛:人类对抗疾病的代价》梅雷迪丝•瓦德曼著,罗爽译)
24.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人民在与疾病的斗争中表现出极高智慧,能用物理方法制成最原始的疫苗。
B.巴斯德意识到病菌的存在,全程使用生物技术反复试验,并成功研制出狂犬病疫苗。
C.巴斯德的试验为后世疫苗研制奠定基础,其疫苗制作也是采用以毒攻毒的思维方式。
D.中国人痘接种历史悠久,并且成功率非常高,因此人痘接种得到伏尔泰的高度赞扬。
25.根据对材料的分析,下列图表不正确的一项是()
26.请结合材料,谈谈人类对抗疾病的可贵精神。
(2023•江西•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对话杜志雄、王秀东
嘉宾:杜志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
王秀东中国农业科学院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了粮食安全的
重要性。我们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强调粮食安全、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有何意义?
杜志雄:首先,这是乡村振兴的底板,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其次,
这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与土地、水等基础性资源匹配度较
低的大国,保障粮食安全从来都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农业产业发展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国家整体安
全的政治问题。
主持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如何理解“全方位”的含义?
杜志雄:这一新的重大提法,以“全方位”高度概括和浓缩了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保障粮食安全的全
过程、多领域、各方面和系统性的措施,同时也全面明确地界定了我国粮食安全目标以及确保国家粮食安
全的重要措施和重点任务。
从粮食全产业链看,在粮食产业前端,要确保粮食种子安全、粮食生产的物质投入品安全,其中最为
关键的是要打赢种业翻身仗。在粮食产业产中阶段,要通过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等农业生产主体培育,确保
始终有人种粮种地。在粮食产业后端,既要抓好粮食生产储备运输体系建设,更要抓好粮食产后减损和遏
制粮食消费环节的浪费。
王秀东: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将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加强粮食综
合流通能力、粮食国际贸易调节能力、粮食市场宏观调控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用现代科技、现代装备武装
粮食产业及其关联产业,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实现有限资源下的粮食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748.1-2024筛分试验第1部分:使用金属丝编织网和金属穿孔板试验筛的方法
- 医院合同模板
- 农村民房租赁合同
- 2024年度工程公司市场拓展合作协议2篇
- 玫瑰花加工生产销售合同(2024版)
- 二零二四年度医疗信息化系统集成合同3篇
- 烟草法律进校园课件
- 公司与员工签订车辆使用协议
- 美发店转让合同范本
- 苏教版詹天佑教育课件
-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带括号)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汇编
- 互联网金融 个人网络消费信贷 贷后催收风控指引
- 律师事务所业务操作规程
- 乳房炎性肿物的护理查房
- 促销员劳动合同范本(通用)
- 【山东聊城市棉花产业发展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13000字(论文)】
- 小班数学课件《5以内的点数》课件
- 足浴客情维护培训课件
- 自考英语二词汇表-4500个单词(含音标)
- 特种设备检验人员的纪律与规范要求
- 自媒体的法律法规与监管政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