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6 杂记文言文-上(核心考点精讲精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上海专用)_第1页
考点06 杂记文言文-上(核心考点精讲精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上海专用)_第2页
考点06 杂记文言文-上(核心考点精讲精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上海专用)_第3页
考点06 杂记文言文-上(核心考点精讲精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上海专用)_第4页
考点06 杂记文言文-上(核心考点精讲精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上海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06杂记文言文(核心考点精练)上1.高考真题考点分布考点题型杂记文言文(含游记、风景、人文建筑、咏物、记事、感怀等)选择问答分析试卷分值考查标题考查内容2024·上海秋考卷11分诚意斋记2023·上海秋考卷11分游京师郭南废园记艺术手法+内容理解+思想评价2021·上海秋考卷11分虔州柏林温氏书楼记虚词+内容理解+写作手法+语言特色2020·上海秋考卷11分守约轩记虚词+艺术手法+写作手法+写作意图2019·上海秋考卷12分爱山楼记虚词+内容理解+艺术手法+思路分析2018·上海秋考卷13分心源亭记虚词+内容理解+语言运用+思路分析2023·上海春考卷13分祭杜子美文+游大观亭故址记内容理解+词语理解+艺术手法+艺术特色(比较探究)2022·上海春考卷11分十君子堂记虚词+内容理解+内容理解+句段作用+艺术手法2021·上海春考卷11分芷堂记虚词+内容理解+内容分析+艺术手法2.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命题规律】上海卷中文言文二中的杂记文言文是与赠序类文章隔年交叉出现。主要是以选择+填空题+分析题形式进行考查,试题数量4~5道,分值11~13分。根据近年来考题情况略作归纳如下:第1题,选择题,一般考查虚词选择,要求选择适合上下文语境的虚词。分值1分。第2题,选择题或填空题,一般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要求理解词句段的大意或者涉及文章内容的理解。分值2~3分。第3题,问答题,一般考查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要求正确分析常见的表现手法及表达作用。分值3分。第4题,分析题,一般考查赏析情感、分析思想内容及问题探究,要求正确分析作者的情感、写作的意图,评价古诗文内容、思想的意义和价值、进行问题探究。分值3~5分。若出现第5道题,多半为上述考点的拆分考查,形式则比较灵活,视文章内容而定。分值3~4分。近年常见组合是虚词+理解分析文章内容+分析艺术表现手法+问题探究。分值11分~13分。偶尔在各区模拟试题中出现两篇文言文句段的组合阅读,主要视文言文一的考查内容作补充搭配使用。总体说来,命题特点与赠序类文章略有不同,主要侧重文章内容、文章思路、论证特点、写法技巧。这与这类文章特点是相吻合的。【备考策略】复习时做到以下三点:(1)注重平时阅读积累和古代汉语实词虚词意义和用法,加强知识储备。(2)注重实词词义文段整体阅读,理解文章思路,理解表达技巧。(3)注重古代散文阅读和赏析基础知识积累,注重培养语感。【命题预测】杂记类文言文与现代议论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比较类似,可记人和事,记山川名胜,记器物建筑。主要用来叙事、写景、状物,描写,‌琐事,间或议论,抒发情怀抱负。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科目考试说明中,有关杂记类文言文阅读的考点内容如下:3.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3.3概括古诗文的主要内容。3.7分析词、句、段在古诗文中的作用。3.8分析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3.9分析作者的情感、写作的意图。3.10赏析古诗文的语言运用、古诗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3.12评价古诗文的艺术特点。3.13评价古诗文内容、思想的意义和价值。以上考点,有关杂记类文言文阅读的分值大致比较稳定,约为11分左右,一般用4道题来进行考查。其中,3.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3.4梳理古诗文的行文思路等主要以选择题来考查,其余考点主要用主观简答题来考查。偶尔会有对不同文本材料进行综合比较或探究分析题。另外文言文二有减少虚词考查,增加探究类考查的趋向,因此复习时可有所侧重。必备基础知识:一、杂记类文言文阅读赏析1、古人将以“记”名篇的文章称为“杂记体”。“记”以叙述为主,慢慢转到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发表议论。可以将“记”体散文分为四大类:台阁名胜记、书画杂物记、山水游记、人事杂记等。2、游记类文言文主要思想内容(1)纯粹表现娱情山水(热爱与留恋)类的(很少):如《与朱元思书》、《冷泉亭记》(2)表达民本忧国思想类:《醉翁亭记》除山林中游赏宴饮之乐外,还有与民同乐的思想情怀;《岳阳楼记》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病梅馆记》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3)借物(事)喻人(理)类(富有理趣):如《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先叙后议,哲理的提升;《古樟记》(赞美德才出众者,贬抑庸碌小人)、《永州龙兴寺息壤记》(批判鬼神迷信的无神论思想)(4)借景浇心中不平之块垒的(作者一般为被贬人文):如柳宗元《永州八记》均借写山水游记来书写被贬后胸中的不平与愤郁;《前赤壁赋》借秋夜舟游赤壁的情景表现政治上受挫后惆怅苦闷的心情同时也显示出自我解脱的旷达胸襟。(5)表达文人雅士生命的感悟:如《项脊轩志》(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对三位亲人的怀念)、《归去来兮辞》(对官场的厌弃对自由的向往)、《兰亭集序》(批判虚无主义思想,表达积极入世的人生观)3、游记类文言文主要艺术特色(1)描写生动、细腻。古代游记散文的作者通常善于描写景物、人物、生活场景等,以鲜明、生动、细腻的笔触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2)叙事流畅、自然。中国古代游记散文的语言通常流畅、自然,很少出现生硬、死板的叙事方式,常常以轻松、活泼的语言描述游历过程,打动读者的心灵。(3)融合文化、宣扬思想。中国古代游记散文不仅是一种记录见闻的方式,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作者会在描写自然风光的同时,描述文化遗产、历史名胜、民俗风情等,从而宣扬思想、传承文化。(4)情感真挚、直抒胸臆。中国古代游记散文的作者通常表现出真挚的情感,诚挚地记录着游历的点滴,将个人感悟与读者分享,让读者更深刻地体验游历的过程、感受作者的心境。(5)融情于景,意境灵动。如《醉翁亭记》是北宋大文豪欧阳修的散文名篇,入选初中语文课本,相信没有读过的人很少。全篇402字,以“乐”字主线,融情于景,刻画出一幅优美的山水游乐画卷,节奏明快,格调清新。(6)语言精美,佳句频现。如《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4、说理性文言文主要语言特色(1)遣词造句通常的角度有:准确、简练、生动、形象,音韵平仄、叠词运用、节奏安排富有音乐性,整散句的搭配使语言流畅有气势等。(2)语言风格是作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创作语言特有的格调,之所以有风格是因为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另外风格也是不同体裁的文章对语言形式有着不同的要求。语言风格类型多样,有豪放、婉约,有朴素、绚丽,有含蓄、明快,有简洁、复杂,有严肃、幽默等。豪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境界雄浑、感情激荡。多用激越昂扬的语气情调,宏大热烈的词语、气势酣畅的句式,排比、反复、夸张等修辞手法来表现。柔婉: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审美。平实质朴:语言力求平淡,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平淡中含有深意,淡而有味,字短意长。绚丽:色彩明艳、句式繁复、文笔华美。多用描绘性的修饰成分,讲究节奏韵律。含蓄隽永:含有深意,藏而不露。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言少意丰,字里行间启人联想、开人悟性,读来留有余味,引发思考。清新明快: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斩钉截铁,单刀直入,一语中的,一针见血,痛快淋漓,雅俗共赏。庄重典雅:采用典范书面语,拒绝俚词俗语;常用古词、成语;多用专有名词、术语;多用长句、复句;庄重严肃,堂皇正大,深沉厚实,义正辞严。幽默讽刺:运用夸张、反语、仿词、双关等手段,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突出事物特征,揭露事物本质。富于讽刺意义,增强批判性和说服力,读者在忍俊不禁的同时,引发共鸣或思考。生动形象:人物语言个性化,言如其人;描写逼真,绘声绘色,惟妙惟肖;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新鲜活泼;注意词语选用,注意句式变换,使行文变化有致。2.表现手法句段作用分析类“记”往往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要弄清作者采用了何种表达方式,看其是否有益于表现主题,是否收到了鲜明、生动、突出的效果,并结合作品具体内容,理解句子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重难点知识:常用文言文虚词意义及其用法、文言文内容及主旨理解、文言文常见说理方式。考点精讲01虚词(2021年上海高考语文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虔州柏林温氏书楼记【北宋】李觐①南川自豫章右上,其大州曰吉,又其大曰虔。二州之赋贡与其治讼,世以为剧,则其民氓众夥可识已。□□吉多君子,执瑞玉登降帝所者接迹①,虔无有也。疑其去京愈远,风化之及者愈疏,乘其丰富,以放于逸欲,宜矣。②故人许某踵予门,道虔州石城进士温某之为人曰:“温君少时,求禄而莫之得,慨然自谓:‘______’乃图山泉美好处,莫居柏林,因作讲学堂,房数十其楹。凡书在国子监者,皆市取,且为楼以藏之。孜孜以教子弟、礼宾客为己任。”许君,不妄人也,今其所称,与向之疑者不类,是虔之福欤。③自古圣人之德业,举在于书。圣人者,非其智造而巧为之也,天之常道,地之常理,万物之常情也。天地万物之常而圣人顺之,发乎言,见乎行事。今温君聚书勤勤,是有意于圣人。有意于圣人,则岂一家而已,邻里乡党庶乎偃伏②之矣。然则虔人之成大名、至大官,盖未易知,尚何吉之愧哉?④柳子厚于楚越间山水,如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犹有记,以启好游者。今有人为藏书之楼,非特山水之胜,记之以启好书者,不亦可乎?子欲一至栏边,四顾天外,江山进前,文史相对。清风兮我扇,白云兮我盖。召屈原于湘鱼之口,呼李白于海鲸之背。漱宝玉之余润,拭明珠使去颣③。酒酣兴尽,交揖而退。其乐可言耶?而未之得也。⑤皇祐五年秋七月庚子记。【注释】①执瑞玉登降帝所者接迹:意思是在朝廷做官的人接连不断。②偃伏:这里用来比喻道德教化产生的影响。③颣:疵病,缺点。【试题】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A.虽然B.以是C.若然D.于是【方法总结】高考文言文虚词选择题答题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逻辑优选法:‌文言文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往往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联系,‌这些联系构成了文段内在的逻辑框架。‌仔细分析这些逻辑关系,‌如因果、‌转折、‌并列、‌递进等,‌从而优选出适合上下文逻辑关系的虚词。‌这些虚词大多是连词。这些连词包括但不限于“与、及、而、则、虽、然、至、即、使、如、若、苟、倘、令、藉、设、故”等。常见的逻辑关系及连词有:(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如:“与、及、而、以”等。(2)表示进层关系的连词,如:“而、且、况”等。(3)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如:“若、抑、将”等。(4)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如:“而、则、斯、于是、然后”等。(5)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如:“而、然、抑”等。(6)表示因果关系和目的关系的连词,如“以、为、故、是故、是以”等。(7)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如“如、若、苟、使、令"等。(8)表示修饰关系的连词,如“而、以"等。2.句位优选法:‌虚词在句中的位置是其语法功能最直接、‌最显著的体现。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如“其”,在句首一般作代词(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还常作语气副词,表反问或揣测(其李将军之谓也);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秦王恐其破壁);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表期望、祈使语气(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因此,认识到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信息,‌并结合上下文语境,‌综合判断不同虚词语法功能,并根据文言文整体结构的把握,‌据此选出正确虚词。‌3句意优选法:‌根据句子的大意和语气来推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即在前后把握整段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推断和确定所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选出正确虚词。‌这类虚词大多是语气词。如“已”常用于表达停止或限制的语气,“耳”常用于表达“罢了”的意思,“焉”用于指示代词或形容词后,表示指示或结果,“兮”则常用于表达感叹或咏叹的语气。常见的表达语气及其虚词有:(1)肯定语气。如:“是、亦、诚、誓、然、尔”等(2)疑问语气。如:“乎、焉、哉、耶”等。(3)命令语气。如:“使、以、可、敢”等。(4)禁止语气。如:“弗、毋、勿”等(5)推测语气。如:“得、莫、可、何”等。(6)表示感叹的语气。如:“咎、夫、乎、矣”等。4.标志优选法:‌有些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具有特殊的标志,‌如判断句中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中的“见”“于”“见…‌…‌于”等。‌各类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对固定,‌在句中位置和意义也相对固定,据此可以选出正确虚词。‌5.语境优选法:‌在理解文段整体意义和把握上下文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如词汇搭配、‌句式结构等,‌来推断所需虚词的可能意义和可能用法并由此选出适合语境的虚词。‌6.代入优选法:‌如果知道某个虚词几乎所有的意义和用法,‌但不知道它在某个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那么可以把不同虚词带入到特定句子中,‌如果某个用法和意义讲的通,或更为合理,‌据此选出正确虚词‌。7.语法优选法:‌在文言文中,一般句子讲究前后对称或相互呼应。‌处于相同位置的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大致相同,据此可以由上一个句子中同位置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来推断下一句话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选出正确虚词。以上方法不可孤立割裂,需要综合运用一种或几种方法才能选择出适合文意和题意的正确答案。虚词选择与内容理解紧密相关,即时检测与内容理解合并。考点精讲02内容理解及思路分析(2021年上海高考语文真题)阅读下文,完成题目。【全文见考点精讲1】②故人许某踵予门,道虔州石城进士温某之为人曰:“温君少时,求禄而莫之得,慨然自谓:‘______’乃图山泉美好处,莫居柏林,因作讲学堂,房数十其楹。凡书在国子监者,皆市取,且为楼以藏之。孜孜以教子弟、礼宾客为己任。”许君,不妄人也,今其所称,与向之疑者不类,是虔之福欤。【试题】2.适合填入第②段画线处的一项是(

)A.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B.暂息乎其已学者,而勤乎其未学者。C.士于学行,岂有彼此之偏、先后之过乎?D.不得诸外,盍求诸内,不在吾身,宜在吾子孙。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竹里馆记王世贞①去新安郭之三里,其地负高而临深。其江曰练江,泓渟万仭,黄山、白岳,蜿蜒摩天,其址在数十百里之外,而葱郁接于眉睫。其清可以酿,其膏可以粳秫、蔬茹。邑人汪惟一之业在焉。计亩而延袤可二十,而竹据其三之一。惟一乃构数椽,读书其间,以竹自蔽,不复施藩。②惟一之言曰:“吾日三商而起,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有鹤四翼,时唳时舞,吾起而应,竹皆吾助。间一开吾巻,而琅玕①之色流润缃碧②,初阳拂梢,则少文之图若益而青葱者;微飔流响,则少文之琴若益而琮琤③者。吾放歌而声留于长离尾翮④之间,而不杂于尘嚣,不堕于市廛之耳。至于雪之旦,月之夕,白云之芊眠于昼,凉风之飒于夏,吾无不与竹宜者。吾之与此君真足以终其身而不知老者。”③吴兴徐子与异之,题其馆“竹里”,而书属余记,曰:“惟一多游吴越间,而意不能舍其竹以往,得子文而时时寓其目,是惟一不恒有竹而竹恒在也。”惟一曰:“非是之谓也。子之记待吾竹以有,而吾之竹赖子之记以不泯,为两相待者耶?两相成者耶?”予不能辞,乃次而授之为记。①琅玕:指竹子。②缃碧:代指书卷。③琮琤:玉石碰击声。④尾翮:代指竹梢。1.对与“吾无不与竹宜者”相关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鹤舞我应时,竹助我雅兴。B.开卷读书时,竹增我乐趣。C.放声高歌时,竹脱我尘俗。D.昼夜睡眠时,竹予我清凉。2.概括第三段中徐子与汪惟一的说法,作者作“记”的意义有3.简析本文的思路。【方法总结】一、内容理解选择题解法内容理解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筛选比对。题目要求往往是“选是”或“选非”。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命题者有意识地设置错误干扰,让考生进行判断。而比对法是解答这类题较好的方法之一。比对法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仔细比对:关键词句、增减内容、人物、时间、地点、关系等。比对方法:①比对选项中在“谁在何时何地说何做何”与原文是否一致。②检查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文本的道理阐述等有无夸大、歪曲、偷换概念。③理清人物与事件的关系以及事件产生的原因、结果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1)曲解文意: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制造干扰项迷惑考生,这种设误方式是命题的主要陷阱。(2)无中生有:故意添加原材料中未涉及的人物、事件或观点等内容,致使选项的分析概括于文无据。(3)以偏概全:将原文对某一方面的判断通过增加或删减表范围或程度及其他类的词语的方式,故意扩大或缩小判断对象的范围(4)张冠李戴:即把甲人物所为说成是乙人物所为,或者把甲事件的结果说成是乙事件的结果。(5)曲解词义:命题人在对原文有关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时,不结合文段的前后语境,对某些文言词语的含义故意加以曲解,导致错误的分析和概括。例如,将原文中的“不取其报”解释为“不知感恩”,从而误导读者。(6)对象错位:在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选文中,常常涉及到一组人物和事件,命题人通过将有些人物与事件进行错位搭配,设计出移花接木的错误选项,使读者产生误解。例如,将一个事件的主体错误地归因于另一人物,从而改变原文的意思。(7)范围失当:在选项中将原文涉及的范围扩大或缩小,导致理解上的偏差。例如,原文可能只提到某人在音乐方面的才能,而选项可能将其扩展到该人在其他领域的成就,或者相反,缩小了原文中描述的范围。(8)偷换概念:在设问或选项中,命题人通过偷换概念,将一个概念替换为另一个相关但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导致读者在选择时产生误解。例如,将“手段”与“结果”混淆,或者将描述某一具体事件的句子与更广泛的背景信息混淆,从而影响对原文的正确理解。解题步骤:第一步:定比对区间文言文概括分析题,通常按照文本内容的先后顺序设置四个选项。解答时,应依据选项内容,回归文本,筛选出与选项相对应的句段,锁定比对区间第二步:定比对角度将选项内容与锁定的比对区间的内容相比较,特别是要从人物、地点、时间、词义、关系、依据与结论等设误角度进行细致比对,找出似是而非之处,然后做出是否相符的准确判断。二、文章思路类问答题解法行文思路是作者写作时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感情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线路,是作者为实现表达目的而确定的文章内容的先后顺序。文章结构是思路的体现。文章思路类问答题包括分析结构、理清思路包括分析段内的句与句和段与段之间的层次、全篇的行文思路、论证的结构等。对文章结构与思路的把握有赖于对文章的细致阅读,尤其是解题前的通读全文。1.首句分析法。首句分析法是一种常用于理解和分析文章思路的方法,‌它侧重于从文章的首句或开篇段落入手,‌通过解析这些关键部分来把握整篇文章的主旨、‌结构和逻辑脉络。(1)‌检查首句是否直接或间接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主题可能是明确的陈述,‌也可能是通过隐喻、‌象征等方式暗示。(2)‌分析首句如何与后续段落建立联系,‌确保文章在逻辑上是连贯的。‌(3)结构引导:‌观察首句是否预示了文章的结构(‌如总分总、‌并列、‌递进等)‌,‌并检查后续内容是否遵循了这一结构。‌(4)论点支撑:‌如果首句提出了一个论点,‌分析后续内容是否提供了足够的论据来支撑这一论点。‌2.‌标志分析法。主要通过识别标志性词语和句子来把握思路。‌这些通常标志性词语和句包括:‌中心句:‌位于段落开头或结尾,‌概括段落主旨的句子。‌过渡句:‌连接不同段落或段落内部不同部分的句子,‌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关键词:‌反复出现或强调的词语,‌通常与文章主题紧密相关。‌总结句:‌总结段落或全文内容的句子。‌标志性短语:‌如“首先”、‌“其次”、‌“最后”、‌“总之”、‌“因此”等,‌这些短语有助于划分文章的结构和思路。3.‌议论分析法。记叙的内容往往在前,这是议论是议论的基础。在叙述描写过程中作者时常插入一些议论抒情句子,也是对前文的叙写加以概括和总结。通过串联这些议论性语句来把握文章思路。三、内容理解问答填空题解法高考文言文内容分析答填空题或填表题大多侧重于对字、句、段的理解,要点是准确。答题思路:1.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解文章的中心句和关键句,这些句子通常位于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有助于快速把握文意和文章的整体框架。2.梳理结构,全面把握:对文章内容进行全局性认识,通过梳理文章的结构,准确筛选信息要点,进而全面把握文章的框架与主旨。3.锁定区域,准确筛选:在全面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干要求在原文找到对应的区域,然后在具体区域中准确筛选,从而找准有效信息。4.抓重点,准确理解:在分辨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抓住对文意理解容易发生分歧的地方进行准确翻译。5.综合分析,理清因果:对文意的分析必须综合全文,要结合主旨,注意是否倒置或混淆了因果关系2。回文查对:将选项中现代文叙述文字与文言原文对应文字比照判断,坚持把选项中诸如事情的发展、因果,人物行为的程度、实效等方面内容,细细从原文词句中查出核对。一、阅读下文,完成题目。龙洞山记[元]张养浩①历下多名山水,龙洞为尤胜。洞距城东南三十里,旧名禹登山。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中有潭,时出云气,旱祷辄雨,胜国①尝封其神曰灵惠公。其前,层峰云矗,曰锦屏,曰独秀,曰三秀,释家者流居之。由锦屏抵佛刹山,巉岩环合,飞鸟劣②及其半。即山有龛屋,深广可容十数人,周镌佛像甚夥。世兵,逃乱者多此焉。依上下有二穴,下者居傍,可逶迤东出,其曰龙洞,即此穴也,望之窅然③。②窃欲偕同来数人入观。或曰是中极暗,非烛不能往,即遣仆燃束茭前导。初焉,若高阔可步;未几,俯首焉;未几,磬折④焉;又未几,膝行焉;又未几,则蒲伏焉;又未几,则全体覆地蛇进焉。会所导火灭,烟郁勃满洞中。欲退,身不容;引进,则其前隘,且重以烟,遂缄吻、抑鼻、潜息。心骇乱恐甚,自谓命当尽死此,不复出矣。余强呼使疾进,众以烟故,无有出声应者,心尤恐然。余适居前,倏得微明,意其穴竟于是,极力奋身,若鱼纵焉者,始获脱然以出。如是,仅里所。既会,有泣者,恚者,诟者,相讥笑者,顿足悔者,提肩喘者,喜幸生手其额者,免冠科首具陈其狼狈状者。惟导者一人年稚,形瘠小,先出,若无所苦,见众皆病,亦阳慑力殆。其宴于外者举酒酌穴者,人二杯。虽雅不酒,必使之酌,名曰定心饮。③余因默忆,昔韩文公登华山,穷绝顶,梗不能返,号咷连日。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尝疑许事未必有。由今观之,则韩文公之号为非妄□。呜呼,不登高,不临深,前圣之训较然⑤,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没不吊⑥。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误及此,故记其事以告焉。游洞中者七,某官某;洞之外坐而宴饮者四,某官某,凡十有一人。时延祐龙集丁巳八月也。(选自《钦定四库全书·归田类稿》)[注]①胜国:前朝。②劣:仅仅,才。③窅然:幽然遥远的样子。④馨折:弯腰。⑤较然:明显的样子。⑥吊:悲伤。1.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焉 B.哉 C.也 D.矣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龙洞山自古以来就是名胜,山势险峻,有上下两个山洞,位于下方的那一个叫龙洞。B.在潭的前面,层叠的山峰高耸,分别叫锦屏、独秀、三秀,出家人居住在这里。C.龙洞深邃,里面越来越低矮狭窄。作者与同游者备受惊恐,好不容易才得以出洞。D.按照当地的风俗,在洞外饮酒的人要为入洞游玩的人喝两大杯酒,名为“定心饮”。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东轩记苏辙①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暮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暮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②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以颜子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米盐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升斗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③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福,宜其不可得哉!④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伏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⑤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1.依次填入第一段“□”中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A.乃

然 B.则

盖C.既

夫 D.然

而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初,作者想把东轩当作宴乐之所,特意种上了杉、竹;后来,每天出入时看到东轩只能哑然自笑,笑中含有苦涩之意。B.之前作者难以理解颜回为何要受困于贫贱,认为这样的生活连看门人或打更人也不如;到了筠州后,才改变这一看法。C.士人未听闻大道之前,易沉迷名利、儿女之乐;等到修炼成为有德者,才能真正拥有看轻贫困、傲视权势的颜氏之乐。D.文章以建造东轩开头,以怀思东轩收尾,中间由自身不得安于东轩引出对颜回安于陋巷的议论,文脉贯通,思路严密。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辙到筠州时,正值筠州大水泛滥,盐酒税所的房屋损毁,已经不能居住,只能借住他处,生动写出了刚到时的狼狈。B.苏辙监筠州盐酒税后,由于两个官吏恰巧离去,不得不整日忙于事务,虽然不能够在东轩过安闲生活,但内心充实。C.苏辙一开始对颜回箪食瓢饮、居于陋巷而不改其乐感到奇怪,负责监筠州盐酒税后才理解了颜回为何甘于贫穷卑贱。D.文章以自己与颜回,俗士与德者、达者的多重对比,表达自己的追求,感情真挚,立论高远,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4.苏辙认为读书人怎样才能实现颜氏之乐?请概括说明。三、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见村楼记【明】归有光①昆山治城之隍,或云即古娄江。然娄江已湮,以隍为江,未必然也。吴淞江自太湖西来,北向,若将趋入县城。未二十里,若抱若折,遂东南入于海。江之将南折也,背折而为新洋江。新洋江东数里,有地名罗巷村,亡友李中丞先世居于此,因自号为罗村云。②中丞游宦二十余年,幼子延实,产于江右南昌之官廨①。其后每迁官辄随,历东兖、汴、楚之境,自岱岳、嵩山、匡庐、衡山、潇湘、洞庭之渚,延实无不识也。独于罗巷村者,生平犹昧之。中丞既谢世,延实卜居县城之东南门内金潼港。有楼翼然出于城闉之上,前俯隍水,遥望三面,皆吴淞江之野。塘浦纵横,田塍如画,而村墟远近映带。延实日焚香洒扫读书其中,而名其楼曰见村。③余间过之,延实为具饭。念昔与中丞游,时时至其故宅所谓南楼□,相与饮酒论文。忽忽二纪,不意遂已隔世。今独对其幼子饭,悲怅者久之。城外有桥,余常与中丞出郭,造故人方思曾,时其不在,相与凭槛,常至暮,怅然而返。今两人者皆亡,而延实之楼,即方氏之故庐,余能无感乎?中丞自幼携策入城,往来省墓及岁时出郊嬉游,经行术径②,皆可指也。孔子少不知父葬处,有挽父③之母知而告之,余可以为挽父之母乎?④延实既不能忘其先人,依然水木之思④,肃然桑梓⑤之怀,怆然霜露之感矣。自古大臣子孙早孤而自树者,史传中多其人,延实在勉之而已。【注】①官廨:官署②术径:道路。③挽父:陬人。《史记·孔子世家》:“丘生而叙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陬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④水木之思:想到本源。⑤桑梓:故乡。1.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也 B.者 C.矣 D.耳2.推断不属于延实选择住在“见村楼”原因的一项是(

)A.登楼时可见父亲曾经居住过的地方。B.地势高出城墙,方便眺望吴淞江风光。C.环境优雅,便于在其中焚香读书。D.见村楼是延实父亲的朋友方氏之故居。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简洁而不乏生动的文字写见村楼的环境、来历,叙写中寓含着作者深切的故人之思。B.本文在回忆时注重细节,捕捉了日常平凡的生活画面,似不经意的文字描写营造出一种令人回味的意境。C.作者以长辈身份为楼题记,追述往事,缅怀故友,以孔子及能“自树”的大臣子孙为例,勉励后辈发愤努力。D.本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且能将其自然融为一体,不留斧凿之痕。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浣花溪记[明]钟

惺①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块、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矸、如绿沈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②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①。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②云通灌县,或所云“江③从灌口来”是也。③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④,碑皆不堪读。④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⑤险奥,各不相袭。严公⑥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于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⑦。⑤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注释]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水光树色清幽美丽,使人感到神清气爽。②[舁夫]抬轿子的人。③[江]指锦江。锦江是岷江的支流。岷江从灌县东南流经成都附近,纳锦江。故上文说“通灌县”。④[别驾]明代州府副长官通判的别称。署,代理官职。⑤[东屯]夔州(今四川奉节)东瀼溪。⑥[严公]指严武。⑦[司城贞子]春秋时陈国的大夫,死后尊为司城贞子。1.下面“以”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B.覆以水槛 C.附以本传 D.胸中暇整可以应世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比喻描写,移步换景,给人目不暇接之感。B.文章景物描写善抓形态,历历如画,写景抒情融洽自然。C.文章第②和第③段为浣花溪记游的主体,文字清幽之妙,结构详略得当。D.文章结尾,作者嘲讽了那些假冒斯文的达官贵人附庸文雅、热衷应酬的丑态。3.作者把杜甫和孔子相提并论,他们相似的地方是什么?请结合原文分析。五、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独坐轩记桑悦予为西昌校官,学圃中筑一轩,大如斗,仅容台椅各一,台仅可置经史数卷。宾至无可升降,弗肃以入,因名之曰“独坐”。予训课之暇,辄憩息其中,上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次窥关闽濂洛数君子之心①,又次则咀嚼《左传》、荀卿、班固、司马迁、扬雄、刘向、韩柳欧苏曾王之文,更暇则取秦汉以下古人行事之迹,少加褒贬,以定万世之是非。优哉悠哉,以永终日。轩前有池半亩,隙地数丈,池种芰荷,地杂植松桧竹柏。予坐是轩,尘坌不入,胸次日拓,又若左临太行,右挟东海,而荫万间之广厦也。且坐惟酬酢千古②,遇圣人则为弟子之位,若亲闻训诲;遇贤人则为交游之位,若亲接膝而语;遇乱臣贼子则为士师之位,若亲降诛罚于前。坐无常位,接无常人,日觉纷挐纠错,坐安得独?虽然,予之所纷絮纠错者,皆世之寂寞者也。而天壤之间,坐予者寥寥,不谓之独,亦莫予同。作《独坐轩记》。【注释】①关闽濂洛:指宋代理学的主要学派,其代表人物为关中张载,闽中朱熹、濂溪周敦颐、洛阳程颢程颐。②酬酢:宾主相互敬酒。为古礼仪的一种。1.桑悦给自己的书房命名为“独坐”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概括)2.对第三段“尘坌不入,胸次日拓,又若左临太行,右挟东海”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心无杂念、胸怀开阔是因其将家安置在太行山脚、东海之滨。B.如果能够来到太行山、面朝东海,那么就可以摈弃世俗烦扰之事。C.作者心中没有俗念,并想象自身处于太行山和东海,故心胸开阔。D.作者不想凡俗之事,心胸越来越开阔,就像左靠太行,右对东海。3.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②段写轩前荷花以及松、柏等树,寄托自己君子自喻之意。B.第③段记事“又若”“虽然”两接,文笔灵动,顿挫生姿。C.第③段写“尘坌不入”,实写独坐轩纤尘不染的明净环境。D.作者之“独”,更深的是在于表达自己不与世俗为伍的心志。六、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袁州州学记李觏①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①;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不行②。②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择,知袁州。始至,进诸生,知学官阙状。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通判颍川陈君优,闻而是[

],议以克合。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之东北隅。厥土燥刚④,厥位面阳,厥材孔良。瓦壁门庑,黝垩丹漆④,举以法。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⑤。百尔器备。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③舍菜且有日⑥,盱江李觏谂于众日⑦:“惟四代之学,考诸经可见已。秦以‘山西鏖六国,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耶?《诗》《书》之道废,人惟见利而不闻义焉耳。孝武乘丰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学术。俗化之厚,延于灵、献。草茅危言者⑧,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群雄相视,不敢去臣位,尚数十年。教道之结人心如此。今代逢圣君,尔袁得贤官,俾尔由庠序,践古人之迹。天下治,则潭礼乐以陶吾民:

一有不幸,尤当仗大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使人有所赖,且有所法。是惟朝家教学之意。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摘自《古文观止》)【注释】①祗:恭敬。②尼:停止,阻止。③厥:其。④黝:淡青黑色;垩:白色泥土。⑤廪:粮仓。⑥舍菜:开学典礼。古代初入学时;用芹藻之类的植物礼敬先师,称为舍菜。⑦谂(shěn):勉励。⑧草茅:指在野的人。1.可填入第②段[

]处的词是(

)A.诸 B.之 C.者 D.夫2.对“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难道只是几个人的羞耻,掌权者也会很忧虑。B.不只是几个人感到羞愧,掌权者也感到忧虑。C.岂只是你们个人的羞耻,也是治国者的忧虑。D.诸位羞愧于事无补,治国者的忧虑事关重大。3.简析第⑧段李觏勉励众人的讲话思路。七、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沔州秋兴亭记(唐)贾至①在阳而舒,在阴而惨,性之常也;履险而栗,涉夷而泰,情之变也。观揖让而退,睹交战而竞,目之感也;闻《韶》《濩》①而和,聆郑卫②而靡,耳之动也。夫其舒则怡,惨则悴,栗则止,泰则通,退则无咎,竞则有悔,和则安乐,靡则忧危,性情耳目,优劣若此。故君子慎居处,谨视听焉。②沔州刺史贾载,吾家之良也。理沔州未期月,而政通民和。于听讼堂之西,因高构宇,俯视沧浪之浸,阅吴蜀楼船之殷,览荆衡薮泽之大。自公退食,游焉息焉。图书在左,翰墨在右,鸣琴洋洋,亦有旨酒,性得情迁,耳虚目开。□处动则倦,理倦莫若静;处静则明,惟明以理动。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今沔州灵府③怡而神用爽,政是以和。观其前户后牖,顺开阖之义,简也;上栋下宇,无雕斫之饰,俭也。简近于智,俭近于仁,仁智居之,何陋之有?况乎当发生之辰,_______,见莺其鸣矣;处台榭之月,_______,见暑之徂矣。洎摇落之时,_______,见火之流矣;值严凝之序,_______,见雪之纷矣。政成讼清,体安心逸,而诗人之兴,常在四时。四时之兴,秋兴最高,因以命亭焉。③余自巴邱征赴宣室,歇鞍棠树之侧,解带竹林之下,嘉其俯仰,美其动息,乃命进牍抽毫以记之。[注]①《韶》《濩》(hù):泛指雅正的古乐。②郑卫:泛指淫靡的音乐。③灵府:内心。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中的虚词是(

)A.则 B.因 C.且 D.然2.分析第①段的论证思路。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②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①则纳清风于洞户

②则目素彩于檐楹

③则俯颢气于轩槛

④则攒秀木于高砌A.④①③② B.①②③④ C.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考点精讲03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2021年上海高考语文真题)阅读下文,完成题目。④柳子厚于楚越间山水,如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犹有记,以启好游者。今有人为藏书之楼,非特山水之胜,记之以启好书者,不亦可乎?子欲一至栏边,四顾天外,江山进前,文史相对。清风兮我扇,白云兮我盖。召屈原于湘鱼之口,呼李白于海鲸之背。漱宝玉之余润,拭明珠使去颣③。酒酣兴尽,交揖而退。其乐可言耶?而未之得也。【试题】3.与本文其他部分相比,第④段画线部分的语言很有特点,请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赏析。【方法总结】表现手法,也可称之为艺术手法,是指文章写作和文艺作品创作过程中为恰当表达内容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表现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方式(谋篇布局)等。高考文言文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分析题大多侧重于句段作用、语言艺术特色赏析、句式特点、修辞手法、构思技巧分析,要求评鉴到位、分析具体。要点是明确鉴赏角度,笔力集中,分析具体,据分值合理取舍。答题思路:(1)明确考查内容。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要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明确考查内容,才能准确地答题。(2)寻找对应句段,找准角度。依据前后文,找到相关语句,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概括表述。(3)提炼语言、组织答案。注意分点表述,要点齐全。文言文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常见的有:托物言志和写景抒情:通过描述具体事物或景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志向,使文章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叙事抒情和直抒胸臆:直接叙述事件或情感表达,使文章情感直接而强烈。对比和衬托:通过比较两种事物或情景来突出其中一个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和用典: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典故来表达抽象的概念或情感,增加文章的含蓄性和深度。想象和联想:通过创造新的形象或联系到相关的事物来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照应和寓情于景:通过文章内部的呼应和情景描写来增强文章的连贯性和情感的表达。反衬和烘托:通过对比或突出周围环境来强调主要对象的特点,使文章更加生动。答题重点:主要可参考的模板公式:手法/形式+内容+效果意图+结构上的作用(1)结构角度:由叙及议,层层推进论证,严谨而有条理,说理有力。(2)写作手法:对比鲜明,类比形象;正反说理,透彻有力;由景及情,由事及理,虚实结合,含蓄典雅。(3)语言特点:主要从修辞手法、句式特点、有表现力的词语、语言风格、引用的艺术、语言的特殊形式(整句散句、文言与口语等)入手。如经常大量采用两两对称的整句句式(骈对),整散结合,富有气势和节奏感;用词精妙,多用修辞,造句典雅等。即时检测:精讲03与精讲04合并。考点精讲04思想内容及问题探究(2021年上海高考语文真题)阅读下文,完成题目。全文段见考点精讲一③自古圣人之德业,举在于书。圣人者,非其智造而巧为之也,天之常道,地之常理,万物之常情也。天地万物之常而圣人顺之,发乎言,见乎行事。今温君聚书勤勤,是有意于圣人。有意于圣人,则岂一家而已,邻里乡党庶乎偃伏②之矣。然则虔人之成大名、至大官,盖未易知,尚何吉之愧哉?【试题】4.第③段结尾处再次将虔州与吉州作比较,请分析这样写有何作用。【方法总结】文言文比较探究类试题解题思路及方法高考文言文问题探究分析题主要是对文言文不同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观点、事件、段意、人物形象等)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比较不同材料中作品的不同情感倾向,比较写作手法及艺术特色的异同,或者结合所学或者结合链接相关资料,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进行问题探究。答题要点是客观辩证,有优有缺,分析具体明确,据分值合理取舍文字。答题思路:(1)明确考查内容,依据题目要求明确分析评价的具体内容,认真分析题目要求和比较的内容,是人物性格还是所述之理还是思想情感等。“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较阅读,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共同的特点,揭示一般规律。“同中求异”则是从现象入手,分析、剖析材料,弄清各自表达的内容,找出各自的个性,揭示个性特征。(2)寻找对应句段。依据前后文,找到相关语句,反复阅读相关文字,逐项进行“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概括表述。A求异型,首先认准“同”的是哪个方面,然后同中求异,找出相应的内容;B.求同型,先明确“求同”的指向,了解要答的是哪一方面的共同点,然后从“异曲”中感悟“同工”之妙;C.互解型,先明确所要解释的对象,再弄清从哪里去寻找相应的解释;(4)综合型,前一题的答案往往是解答后一问题的先决条件,因此解题的关键是循序渐进。(3)提炼语言、组织答案。面对作者观点、行为,评价要客观、辩证,利弊分析到位。组织答案时联系全文,整体分析,按题目要求,将比较阅读的结果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注意表述规范,尽量用上语段原句,尽量回避使用自己可能错误理解的文意来作答,观点居要,紧扣文本作具体的鉴赏分析评价。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袁州州学记李觏①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①;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不行②。②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择,知袁州。始至,进诸生,知学官阙状。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通判颍川陈君优,闻而是之,议以克合。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之东北隅。厥土燥刚④,厥位面阳,厥材孔良。瓦壁门庑,黝垩丹漆④,举以法。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⑤。百尔器备。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③舍菜且有日⑥,盱江李觏谂于众日⑦:“惟四代之学,考诸经可见已。秦以‘山西鏖六国,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耶?《诗》《书》之道废,人惟见利而不闻义焉耳。孝武乘丰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学术。俗化之厚,延于灵、献。草茅危言者⑧,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群雄相视,不敢去臣位,尚数十年。教道之结人心如此。今代逢圣君,尔袁得贤官,俾尔由庠序,践古人之迹。天下治,则潭礼乐以陶吾民:

一有不幸,尤当仗大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使人有所赖,且有所法。是惟朝家教学之意。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摘自《古文观止》)【注释】①祗:恭敬。②尼:停止,阻止。③厥:其。④黝:淡青黑色;垩:白色泥土。⑤廪:粮仓。⑥舍菜:开学典礼。古代初入学时;用芹藻之类的植物礼敬先师,称为舍菜。⑦谂(shěn):勉励。⑧草茅:指在野的人。1.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作用。2.第②段详略得当,用自己的话分别指出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并概括详写的作用。3.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的句式特点和表达效果。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龙洞山记[元]张养浩历下多名山水,龙洞为尤胜。洞距城东南三十里,旧名禹登山。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中有潭,时出云气,旱祷辄雨,胜国①尝封其神曰灵惠公。其前,层峰云矗,曰锦屏,曰独秀,曰三秀,释家者流居之。由锦屏抵佛刹山,巉岩环合,飞鸟劣②及其半。即山有龛屋,深广可容十数人,周镌佛像甚夥。世兵,逃乱者多此焉。依上下有二穴,下者居傍,可逶迤东出,其曰龙洞,即此穴也,望之窅然③。窃欲偕同来数人入观。或曰是中极暗,非烛不能往,即遣仆燃束茭前导。初焉,若高阔可步;未几,俯首焉;未几,磬折④焉;又未几,膝行焉;又未几,则蒲伏焉;又未几,则全体覆地蛇进焉。会所导火灭,烟郁勃满洞中。欲退,身不容;引进,则其前隘,且重以烟,遂缄吻、抑鼻、潜息。心骇乱恐甚,自谓命当尽死此,不复出矣。余强呼使疾进,众以烟故,无有出声应者,心尤恐然。余适居前,倏得微明,意其穴竟于是,极力奋身,若鱼纵焉者,始获脱然以出。如是,仅里所。既会,有泣者,恚者,诟者,相讥笑者,顿足悔者,提肩喘者,喜幸生手其额者,免冠科首具陈其狼狈状者。惟导者一人年稚,形瘠小,先出,若无所苦,见众皆病,亦阳慑力殆。其宴于外者举酒酌穴者,人二杯。虽雅不酒,必使之酌,名曰定心饮。余因默忆,昔韩文公登华山,穷绝顶,梗不能返,号咷连日。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尝疑许事未必有。由今观之,则韩文公之号为非妄矣。呜呼,不登高,不临深,前圣之训较然⑤,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没不吊⑥。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误及此,故记其事以告焉。游洞中者七,某官某;洞之外坐而宴饮者四,某官某,凡十有一人。时延祐龙集丁巳八月也。(选自《钦定四库全书·归田类稿》)[注]①胜国:前朝。②劣:仅仅,才。③窅然:幽然遥远的样子。④馨折:弯腰。⑤较然:明显的样子。⑥吊:悲伤。1.晚明袁中道对《龙洞山记》评价:“因忆元张文忠公养浩一记,模写光景,杂以诙谐,至今读之,精神奕奕生动,谁谓元人遂无好文字也!……此老是白香山一流人,故诗文亦清脱乃尔。”请结合第二段,加以分析。2.请评析此文的思想意义。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东轩记苏辙①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暮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暮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②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以颜子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米盐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升斗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③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福,宜其不可得哉!④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伏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⑤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1.分析第一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2.作者是如何围绕对“颜回之乐”的论述来表达自己的心境的?请尝试分析。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见村楼记【明】归有光①昆山治城之隍,或云即古娄江。然娄江已湮,以隍为江,未必然也。吴淞江自太湖西来,北向,若将趋入县城。未二十里,若抱若折,遂东南入于海。江之将南折也,背折而为新洋江。新洋江东数里,有地名罗巷村,亡友李中丞先世居于此,因自号为罗村云。②中丞游宦二十余年,幼子延实,产于江右南昌之官廨①。其后每迁官辄随,历东兖、汴、楚之境,自岱岳、嵩山、匡庐、衡山、潇湘、洞庭之渚,延实无不识也。独于罗巷村者,生平犹昧之。中丞既谢世,延实卜居县城之东南门内金潼港。有楼翼然出于城闉之上,前俯隍水,遥望三面,皆吴淞江之野。塘浦纵横,田塍如画,而村墟远近映带。延实日焚香洒扫读书其中,而名其楼曰见村。③余间过之,延实为具饭。念昔与中丞游,时时至其故宅所谓南楼者,相与饮酒论文。忽忽二纪,不意遂已隔世。今独对其幼子饭,悲怅者久之。城外有桥,余常与中丞出郭,造故人方思曾,时其不在,相与凭槛,常至暮,怅然而返。今两人者皆亡,而延实之楼,即方氏之故庐,余能无感乎?中丞自幼携策入城,往来省墓及岁时出郊嬉游,经行术径②,皆可指也。孔子少不知父葬处,有挽父③之母知而告之,余可以为挽父之母乎?④延实既不能忘其先人,依然水木之思④,肃然桑梓⑤之怀,怆然霜露之感矣。自古大臣子孙早孤而自树者,史传中多其人,延实在勉之而已。【注】①官廨:官署②术径:道路。③挽父:陬人。《史记·孔子世家》:“丘生而叙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陬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④水木之思:想到本源。⑤桑梓:故乡。1.结合全文,赏析第②段画线句。2.方苞《书〈归震川文集〉后》有云:“其尤善者,不俟修饰而情词并得,使览者恻然有隐。”请结合本文具体内容对此加以分析。五、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浣花溪记[明]钟

惺①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块、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矸、如绿沈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②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①。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②云通灌县,或所云“江③从灌口来”是也。③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④,碑皆不堪读。④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⑤险奥,各不相袭。严公⑥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于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⑦。⑤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注释]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水光树色清幽美丽,使人感到神清气爽。②[舁夫]抬轿子的人。③[江]指锦江。锦江是岷江的支流。岷江从灌县东南流经成都附近,纳锦江。故上文说“通灌县”。④[别驾]明代州府副长官通判的别称。署,代理官职。⑤[东屯]夔州(今四川奉节)东瀼溪。⑥[严公]指严武。⑦[司城贞子]春秋时陈国的大夫,死后尊为司城贞子。1.结合全文,赏析第①段对浣花溪的描写。2.有不少评论者认为第④段与游记文体有点“不伦不类”,对此你如何看?请简述理由。六、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独坐轩记桑悦①予为西昌校官,学圃中筑一轩,大如斗,仅容台椅各一,台仅可置经史数卷。宾至无可升降,弗肃以入,因名之曰“独坐”。②予训课之暇,辄憩息其中,上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次窥关闽濂洛数君子之心①,又次则咀嚼《左传》、荀卿、班固、司马迁、扬雄、刘向、韩柳欧苏曾王之文,更暇则取秦汉以下古人行事之迹,少加褒贬,以定万世之是非。优哉悠哉,以永终日。轩前有池半亩,隙地数丈,池种芰荷,地杂植松桧竹柏。③予坐是轩,尘坌不入,胸次日拓,又若左临太行,右挟东海,而荫万间之广厦也。且坐惟酬酢千古②,遇圣人则为弟子之位,若亲闻训诲;遇贤人则为交游之位,若亲接膝而语;遇乱臣贼子则为士师之位,若亲降诛罚于前。坐无常位,接无常人,日觉纷挐纠错,坐安得独?虽然,予之所纷絮纠错者,皆世之寂寞者也。而天壤之间,坐予者寥寥,不谓之独,亦莫予同。作《独坐轩记》。【注释】①关闽濂洛:指宋代理学的主要学派,其代表人物为关中张载,闽中朱熹、濂溪周敦颐、洛阳程颢程颐。②酬酢:宾主相互敬酒。为古礼仪的一种。1.第二段画线句对独坐轩周围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2.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作者在文中说“予之所纷絮纠错者,皆世之寂寞者也”,那么你觉得作者“寂寞”吗?为什么?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沧浪亭记苏舜钦①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始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