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变与不变中徘徊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二、思想文艺领域的传承与反叛一、经济领域的变与不变三、科技领域的总结与突破课程标准1.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2.通过与当时世界潮流进行比较,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一、经济领域的变与不变

1、农业新的农作物品多种经营日益兴盛2、手工业3、商业手工业的进步自由雇佣劳动有所发展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白银货币化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的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大量出现4、从全局来看,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二、思想文艺领域的传承与反叛“格物致知”的局限和南宋的灭亡迫使理学思想的发展趋向僵化2、陆王心学的形成4、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1、程朱理学成为官学后,日益僵化3、李贽的思想陆九渊和王守仁“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还提出“工商皆本”。顾炎武、王夫之也对宋明以来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进行了批判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3)戏曲(2)小说(1)背景《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明朝汤显祖《牡丹亭》、

清朝孔尚任《桃花扇》5、小说与戏曲二、思想文艺领域的传承与反叛四、科技领域的总结与突破3、宋应星的《天工开物》2、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4、欧洲天主教传教士的东来和“西学东渐”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1.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 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 D.官营手工业地位遭到削弱D1.27.(2021年新课标全国乙卷)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流行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 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B1.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D1.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C试概括材料中地主谭晓与单纯出租土地、坐收地租的普通地主不同之处。

明朝中期人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中记载了常熟一位地主谭晓的事迹。他用低价购买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雇佣贫苦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收成大增。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拿到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由此,谭晓积累了大笔钱财,成功致富。他显然不同于单纯出租土地、坐收地租的普通地主。类似情况,从明中期起逐渐多见,是经济领域中的新现象。①经营项目多样、②出现雇佣劳动、③产品出售营利为目的阅读并回答(地主谭晓致富的原因)思考并回答问题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问:种植高产粮食作物产生怎样影响?粮食产量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人口增加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返回返回

(雍正)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大清会典事例》

(地主和商人)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清《履园丛话·产业》1、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2、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白银没有转化为资本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返回返回

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将强劲的活力输入社会肌体,一股不安分守己而别开生面的新鲜文化潮流涌动于传统文化结构之中。——摘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思想之变壹(一)明朝中期:陆王心学

“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传习录》“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传习录》“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圣学只是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传习录》“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文成公全书》卷26《大学问》知行合一主观唯心主义倾向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反对盲从孔子二、思想领域的变化王守仁(1472-1529)号阳明子,浙江余姚人返回(二)明朝后期:李贽反正统思想李贽(1527-1602)号卓吾,中国福建泉州人“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焚书》“盖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予孔子而后足也。”——《焚书》“吃饭穿衣,即是人伦物理。”——《焚书》“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当大喜,何耻为?”——李贽《初谭集》《藏书》支持独立思考,反对盲从孔子反对存天理灭人欲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提倡男女平等二、思想领域的变化返回世界之变叁传教士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时间人物内容1602年利玛窦&李之藻坤舆万国图1607年利玛窦&徐光启几何原本1612年熊三拔&徐光启泰西水法1621年邓玉函&王徵远西奇器图说1631年李之藻亚里士多德《逻辑学》1634年汤若望&徐光启等崇祯历法

从编译的书籍来看,开明士大夫们对西学的关注重点何在?这张地图向中国人展现了世界的整体轮廓(由于当时地理学知识所限,图中误将大洋洲和南极洲两片大陆绘为一体)。一些保守士大夫将此图斥为“邪说惑众”,并且攻击说:“直欺以其目之所不能见,足之所不能至,无可按听耳,真所谓画工之画鬼魅也!”“(地圆说)不觉喷饭满案矣,……夫人顶天立地,未闻有横立倒立之人也。”

——钦天监杨光先“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

——康熙

开明士大夫对西学的态度是否占主流?

中国学界接近欧化的机会从此错过,一搁便搁了二百年。——摘自梁启超《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返回然而,同一时间,中西发展却在急剧分化……1610年中西英国著名思想家霍布斯

启蒙运动的先导霍布斯开始游历欧洲,他提出了著名的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说。

黄宗羲出生。他提出“君主乃天下之大害”,但又寄希望于“贤明君主”。1611年中西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

这一年,伽利略发表了“太阳黑子说”,近代科学革命呼之欲出。26年后,中国传统科技综合著作《天工开物》刊印。1644年中西

英国议会军在马斯顿大败王军。45年后,《权利法案》颁布。

明清易代,又一轮的王朝更替。1757年中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