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9月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九月考试语文检测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给孩子一个合适的诗词读本
钟锦
①我的老师叶嘉莹先生选编了一本《给孩子的古诗词》,这本书出版后反响极好,出版社很快又推出一个“讲诵版”,并且附有二维码,扫描后可以听到先生自己的吟诵和讲解。这些讲诵有人在微信圈里转,我顺手点开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一首,一听之下即为叫绝。急忙买回,用了两天时间通读一遍。这一读,引起了我对“给孩子”的思考。
②“孩子"的年龄段最好先确定一下。宽泛些说,十八岁以下都算孩子,能够读诗总得到六七岁吧。六七岁前的孩子,其实读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我认识一个朋友,据说四岁就能背诵《长恨歌》,但现在记忆的诗词并不多,理解尤其不深入。而从六七岁到十八岁,起码有两个阶段,就以小学毕业的十二岁为界,前后的领悟能力实在是截然不同的。假如“给孩子”是给六七岁到十二岁的孩子,这个选择尤其应该慎重。
③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记忆力虽佳,领悟力却未成熟。除了罕见的天才,很少有可能真正领会那些精妙深微的诗词作品。叶先生自己就曾写下她读诗时的真实感受:“我想人的心灵大概也和肉体一样,是可以因摩擦日久而生胝起茧的。第一次摩擦接触的感觉,该是最鲜明生动而富有刺激性的,但是可惜我第一次读这些作品时,竟幼稚得没有感受的能力。等到我有了感受的能力,我的心灵对这些作品却已因摩擦日久而生茧了。"如果家长并不只是想让孩子知道一些诗词,而是希望孩子能够从诗词中有所得,必须选择好给孩子的读物。
④选择不能只看名气。要说名气,《唐诗三百首》自然远远大过叶先生的选本。但那实在不是一个给孩子的好选本。《唐诗三百首》基本是从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中选出的,沈氏眼界极高,尽管编者孙洙尽了最大的努力选择众口流传的名篇,但对孩子来说,很多还是显得过于沉重了。那些寓意深刻的作品,不仅不能使他们理解,甚至会直接扼杀他们对诗词的兴趣。给孩子的诗词,应该考虑那个年龄段的孩子的领悟力,这一点无疑是重要的。然而,自《唐诗三百首》流行以来,如此朴素的道理似乎都被大家遗忘了。大家首先考虑的反倒是,__________________。
⑤我想,先生的这个选本在出版后反响极好,也许不经意间唤醒了家长对这个朴素道理的注意。她在《给孩子的古诗词》的序言里明确指出:“唯一的编选原则就是要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从具体选目来看,不少算不上名篇的东西都入选了。比如杨万里,选的和李白、杜甫一样多,都是17首。先生特别说明:“像这样的诗没有什么深意可讲,就是将眼前的景物写得生动活泼,适合小孩子读,所以本书选了很多首杨万里的诗。"过于精妙深微的不便选择,是否就该刻意选些通俗,甚至庸俗的?所以给孩子选择诗词真的不容易。倘使孩子从小习惯了低俗的审美情趣,也许又使得他们终生不悟高致。孙洙编选《唐诗三百首》,本有其高远的一面,就是为了避免低俗,而要取代之前的《千家诗》。可惜矫枉过正,陷入失误的另外一端。先生对于这一点,似乎没有明确意识到,但出于她天赋良好的鉴赏力,其选择丝毫不曾低俗。
⑥这个选本也许是当前最佳的“给孩子的古诗词”了,然而,我觉得仍可以再改进。先生的高龄使她疏忽了选本的真正定位:究竟是给孩子一个进入中国诗词的读本,还是给孩子一个了解中国诗词的读本。前者必须小心翼翼,防止任何可能损害孩子兴趣和能力的因素,以使他们逐渐将诗词内化进自己的生命。后者却只需要将基本适合孩子接受力的名篇,逐次向他们推送。叶先生无疑想提供前者,却向后者让了步。因此,理想中最佳的“给孩子的古诗词”,仍需痛下狠手,对更多的名篇进一步删汰。当然,我们不该再苛求一位已经为诗词教育奉献了一生的高龄学者,更该做的,是沿着她指出的道路继续前行。
1.把第④段结尾的句子补充完整:
2.对文章所用材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提到叶嘉莹先生选编的新书反响极好,说明家长对诗词兴趣浓厚。
B.第②段朋友幼年背诗的例子说明0-6岁的孩子大多对诗词的领悟力不强。
C.第④段以《唐诗三百首》为例说明编选诗歌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参考诗集。
D.第⑤段以《唐诗三百首》的失误为例,说明为孩子选择诗词应避免低俗。
3.给第⑤段画线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先生的出发点或许没有考虑编选作品是否低俗。
B.叶先生天赋的良好诗歌鉴赏力让选本保证了品质。
C.照应前文叶先生序言对于编选原则的“明确指出”。
D.为下文指出先生因高龄疏忽了选本的定位做铺垫。
4.作者认为给孩子编选诗词读本的原则是什么?请加以概述。
5.第⑤段写道:“像这样的诗没有什么深意可讲,就是将眼前的景物写的生动活泼,适合小孩子读。"下面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这一特征的?请加以分析。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百合花(节选)
茹志鹃
一九四六年的中秋。
我们文工团的几个同志,由主攻团的团长分派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助工作。大概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吧,团长最后才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到包扎所时已是下午两点钟了,那里已有几个卫生员在弄着纱布棉花。满地上都是用砖头垫起来的门板,算作病床。
我们刚到不久,来了一个乡干部,一边放东西,一边喘息地喝水,同时还掏出一包饭团来嚼着。他说的什么我没大听清。好像是说被子的事,要我们自己向老百姓去借,因为部队上的被子还没发下来。
我和通讯员到附近一个村子,进村后分头去动员。不一会,我借到两条棉絮,一条被子,手里抱得满满的,通讯员从对面走来,两手却是空空的。
“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哪一家?你带我去。"我估计一定是他说话不对,说崩了。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贴着鲜红的对联。我向里“大姐、大嫂”地喊。一会儿门帘一挑儿,露出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我看她头上已硬翘翘的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道歉,讪讪地开口借被子。被子拿出来,我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了。原来这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我一努嘴,叫通讯员来拿。他绷着脸,垂着眼皮,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走出门不远,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是她唯一的嫁妆。
……
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他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作医生了,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他自己一下子扑在冒烟的手榴弹上……"
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啊”了一声。我看见的是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狗日的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
文本二:
笨花(节选)
铁凝
又是一个月亮先升起的黄昏。日本人来兆州后,笨花人不再注意这么好的月亮,这么好的黄昏了。黄昏里只剩下了一个鸡蛋换葱的,有消息说日本人进村先杀鸡,笨花人就觉着,把鸡让给日本人,就不如自己先吃了。那个鸡蛋换葱的换不来鸡蛋,吆喝一阵,也走了。月光里只剩下几个牲口在街里咣当咣当地打滚儿,显得格外寂寥。
在寂寥的黄昏中,有人敲向家的门。走动儿来了,带着一个背粪筐的红脸大汉。来人不用走动儿介绍,倒自己介绍了自己:他叫尹率真。他先分析了目前的抗日形势,说:“日本人现在按兵不动,只让各村建立适应他们的政权称作‘维持会’。可我们要抓住这个时机,把这个维持会利用起来,这就要有合适的人出面和日本人周旋,主动权要掌握在我们手里。”
向文成说:“有了。正有一个人等着这个差事哩。"
少时,走动儿领来了瞎话。瞎话叼着短烟袋站在众人面前,他看见眼前站着熟人向文成,还站着个生人,他不惊奇,也不寒暄。
还是尹率真先说了话,他口气温和地对瞎话说:“这一定就是……”
“这就是我瞎话叔。"向文成说。
这时瞎话突然发话了:“你们找谁?”他问众人,眼里故意闪烁着几分疑惑。
“找瞎话叔呀。"向文成说。
“你们可找错了。”瞎话说,脸上是一本正经和严肃。
一时间众人对瞎话的话不解其意,不免互相对望起来。只有向文成笑了,说:“这就对了。"
尹率真问道:“‘对了’该作何解释?”
向文成说:“你们想,瞎话叔要是说咱们找对了,不就变成实话了吗?只有说找错了才是瞎话。也算是出口成章吧。"
接着向文成才把尹率真正式介绍给瞎话,瞎话才一扫刚才的“严肃”,露出一脸惊喜。于是瞎话就支应起了日本人。
一天,笨花人又接到日本人来笨花的消息,这次是为突袭后方医院而来。笨花人跟随后方医院转移时,瞎话要求留下。向文成对瞎话说:“这次日本人进村不同往常,是冲着后方医院来的,况且还收留了一个日本兵,所以我看这次日本人是来者不善。"瞎话说:“要不就说我得留下呢。村里有个人支应,总比没有人支应强。”向文成想了想,认为瞎话留下虽有风险,但拖住日本人,对转移出村的笨花人总会有好处。
日本人进了村子,在空荡的笨花村里挨家搜索。
瞎话突然出现在街上。他两手抄在袖管里,轻声咳嗽着,若无其事地从东往西走。几个日本兵发现了他,端着带刺刀的三八枪向他走过去。瞎话站下,对日本兵笑着说:“你们来了,怎么不早说一声儿,维持会正等着支应大日本皇军呢。"日本人就愿意听见“大日本皇军”这几个字,他们放下了枪,有人还认出了瞎话,知道他是这村维持会的人,就带他去见仓本。
仓本正在向家大西屋寻找后方医院的痕迹。瞎话知道医院已经暴露,再瞒也瞒不过仓本的眼睛,就抢先站到仓本身后说:“你是在找医院吧?昨天还在哩,就在这大西屋。现在走了,唉!"瞎话说完,还惋惜地叹了口气。
仓本转过身问瞎话医院去了哪里。瞎话说去了东边。仓本知道东边是指什么地方,再看看空荡荡的大西屋,也不再向瞎话多问什么,当即命令日本兵点火烧大西屋,谷草垛也连带着起了火,烟火笼罩了半个村子。
“那个日本兵呢?”
“走了。"
“到哪里去了?”
“往西去了。"
西边是什么意思?”
“西边有个火车站叫元氏。那个日本兵说,他要从元氏上火车回家。"
仓本听出了瞎话的瞎话。近来,八路军的“破路”运动开始后,京汉线早已断了交通,元氏车站早就不通火车了。
仓本冷笑着,就去摸腰里的战刀。
瞎话看见仓本摸刀并不意外,今天也许他等的就是这一刀。他面向仓本站定,竭力把自己那弯曲的脊背直起来,还自己动手扒开了自己的衣服领子。瞎话这带有挑衅性的动作更激怒了仓本,仓本举起刀来高喊着:“瞎话的干活!"
瞎话对着仓本笑了笑,心想,就是瞎话的干活。现在不说,还待何时?他将衣服领子扒得更开,不知怎么的,这时他突然想起了向文成讲过的一个聊斋故事,那故事叫《好快刀》,说的是一个蒙冤的人在被官府砍头时,当他那被砍下的头滚出好远后,那头竟又回过脸向刽子手高喊一声“好快刀!”瞎话不知自己的头被砍下后,能不能滚好远,能不能喊一声“好快刀"。他盼着他的头能够喊出……
日本人把空空的笨花村糟践够了,走了。笨花人又回到笨花。他们在茂盛店看见瞎话的尸体,他的头离开身子很远,短胡子被血染成紫红。他大睁着眼,张着嘴。向文成看着瞎话的头,也想起了那个聊斋故事。他只觉得瞎话是开口喊过“好快刀”的,那喊便是对日本人最大的蔑视。
有村人把瞎话的头抱过来,在脖腔上对接好。茂盛从店里卷出一领炕席,他们给瞎话入了殓。向文成和甘子明商量要为瞎话立碑,碑上总不能写“向瞎话之墓"吧。“瞎话”是他的绰号,只是人们早已忘记了他的大名。甘子明就对向文成说:“来,咱俩也借此考验一下各自对瞎话人品的评价。咱们每个人在手心里写一个字"。两人的字都写出来了,互相一亮,两人写的都是个“实”字。向瞎话,号老实。
(有删改)
注:笨花是本土棉花。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一九四六年的中秋"强调故事发生在万家团圆的中秋时刻,与小通讯员在这一天牺牲形成反差,凸显战争的残酷。
B.新媳妇一开始不肯借被子的原因很多,其一是因为这条全新的被子是她唯一的嫁妆,其二也可能是因为借被子的通讯员不善言辞。
C.“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表达通讯员因向新媳妇没借到被子而不满。
D.“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负罪”一词,表现了担架员悲痛、自责的心理,因为是他和其他担架员的过失,造成了战友的牺牲。
7.下列对本文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作者以简朴、温润的笔触为我们刻画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图景,以小见大,反映了当时农村真实的生活状态。
B.小说以“笨花"为标题,一语双关,既指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笨花村,也暗指村民小们身上呈现的善良、纯朴的乡土人情。
C.小说完整地讲述了瞎话从被选任维持会长到与日本人周旋最后被杀死的故事,情节安排详略得当,波澜起伏,故事引人入胜。
D.小说主人公说瞎话已成自然,没有任何斧凿之痕,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更好地与敌人周旋,这也是瞎话被选为维持会长的重要原因。
8.文本一中画横线的地方都出现了“破洞”这一细节描写,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
9.请结合文本二的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瞎话这一人物形象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真宗时,马知节、韩崇训皆以检校官签书枢密院事。知节为人质直,真宗东封泰山,车驾发京师,上及从官皆蔬食。封禅礼毕,上劳宰臣王旦等曰:“卿等久食蔬,不易。"旦等皆再拜。知节独进言:“蔬食者,惟陛下一人而已。王旦等在道中与臣同次舍,无不私食肉者。”又顾旦等曰:“知节言是否?"旦再拜曰:“诚如知节之言。”
(节选自《涑水记闻》卷七)
材料二:
马知节,字子元。父全义,国史有传。全义,太祖深念之,知节方七岁召见,特授供奉官。少感慨自立未冠监彭州兵有老成风。景德三年签书枢密院事,迁副使,大中祥符七年罢。天禧元年知枢密院事,二年罢。以疾除节度观察留后,求外任,授知贝州。既而上悯其癯瘁,止命归镇,而上党、大名之民争求迎之。卒年六十五,赠侍中,谥正惠。赋性疏直,遇事敢言,不少自屈。所与游皆时之贤士,居常以方略自任。初监兵潭州,何承矩为守,颇以文雅饰吏治。知节慕之,故折节读书。雍熙间护博州兵,时刘廷让败于君子馆,知节完城缮甲,储积刍粟,僚吏皆不悦。既而虏果至,以有备引去。李顺之叛,诏与王继恩同讨贼。继恩恶其不附己,遣知彭州,付以羸兵扞贼。贼十万众攻城,知节力战,适兵至而贼溃。知秦州,州尝质羌酋支属二十余人,逾二纪矣。知节曰:“羌亦人,岂不怀归?"悉释之。羌怀其德,讫终更不犯塞。知益州,始请以省校代乡户运舟,自是蜀人免破产之患。在延州,戎寇至,方上元,遂张灯启关,宴乐累夕,虏不测,因引去。诏发澶、魏六州粮输定武。时虏方内寇,知节守镇州,曰:“粮之来,资寇也。”止令于舟车所至收之,虏无所得而遁。知节所至,皆以威爱临下,而事无不济。特疾恶太过,不能无怨也。
(节选自《隆平集·枢密》)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少感A慨自B立C未冠D监E彭州F兵G有老H成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封,指帝王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昭告天下太平。因泰山在东,故名。
B.自屈,指委屈自己,“不少自屈"与“忌不自信”的句式特点不同。
C.患,指忧患、祸患,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患”词义不同。
D.不测,指难以预料、揣测,与成语“变幻莫测"中的“莫测”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知节凭借先人余荫年少为官,后因仰慕何承矩而改变志趣,学习诗书。他所交往的人都是当世贤士,但过于嫉恨坏人坏事,也招致了一些怨言。
B.刘廷让在君子馆战败,马知节在博州赶紧修缮城池,整治武器,储备粮草,属官对此都心生不满。不久敌人果然到来,因无隙可乘只好引兵退去。
C.秦州将羌人首领的很多亲属作为人质,长期不放他们回去,马知节担任知州后,心生不忍,将他们全部释放。羌人心怀感激,很久不再侵犯边塞。
D.在延州任职时,正值元宵节前后,戎寇突然而至。马知节于是张灯结彩,为引诱敌人入内而大开关门,接连几夜宴饮作乐,戎寇后来自动离去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继恩恶其不附己,遣知彭州,付以羸兵扞贼。
(2)知节所至,皆以威爱临下,而事无不济。
14.从材料一的事例中,除可看出马知节“为人质直"赋性疏直”的性格外,还可看出他的哪些优良品质?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①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①背景:古代冬至有全家团聚的习俗,朝廷放假,民间热闹。白居易时年33岁,正宦游在外,有感而作。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在唐代冬至本应全家团聚,但诗人却身在异地,巧逢节日,不知如何是好。
B.一个“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人的感情。夜色之下,身影相伴,景致动人,诗人沉浸在美妙的夜色之中。
C.末尾两句诗人从对面着笔,具体“说”了什么并没有指明,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D.全诗无一“思"字,却处处含着“思”情,把诗人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16.从诗文语言或艺术手法的角度,请简要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上片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说,如果放弃雕刻,就会出现“”的结果;如果不停地雕刻,则会出现“"的结果。
(3)《师说》开篇即提出“___”的观点,托古言事,与当时一般人“___"的风气形成对照,令人警醒。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少安踏着一片银白,淌过淙淙流水的东拉河,从枣林里穿过一条小土路,一个人爬上了庙坪山。
他蹲在山顶的梯田楞边,像先前那样卷起一根旱烟棒,一边抽着,一边静静地环视着月光朦胧的双水村。
此刻,他一下子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事。噢,他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半辈子。他的后半辈子也要在这块土地上度过。往日的生活有苦也有甜。重要的是,他现在才感到腰板硬了一些。过去,日日夜夜熬煎和谋算的是怎样才不至于饿死;如今却有可能拿出一大笔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岁月的村庄做点事了。当然,比起一些干大事的人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可这是他孙少安呀………总之,就他而言,整整一个历史时期已经结束,他将踏上新的生活历程。只有一点不能改变:①他还应该像往常一样,精神抖擞地跳上新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走向前去!
②月亮是这样皎洁,夜是这样宁静;村庄沉浸在睡梦之中,东拉河却依然吟唱着那支永不疲倦的歌………几天以后,孙少安要出钱重建学校的事件就传得家喻户晓了。不用说,这非凡之举博得一片赞扬之声。许多村民出罢修庙宇的钱,也要为建校多少出一点钱。就是呀,神鬼要敬,可孩子却是天使!
18.文中①句是如何表现出画面感的?请简要分析。
19.在文学作品中,省略号具有表情达意的效果。请分析文中②句省略号的表达效果。
20.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下面两个句子中的“却”在表意上有什么不同。
(1)如今却有可能拿出一大笔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岁月的村庄做点事了。
(2)就是呀,神鬼要敬,可孩子却是天使!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①一直以来,②中国少儿节目拥有大量的受众群体,③是广泛被社会关注的节目类型之一。④尤其是近年来,⑤随着节目制作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使一批优秀作品涌现出来,⑥满足了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需求。⑦然而,与之相对应的,⑧还有一些少儿节目粗制滥造,⑨内容创新乏力。
近期,把少儿节目当成赚钱工具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经纪公司的“星探"在公园、商场、小区门口等遛娃场所假装与带孩子的家长“偶遇”,一上来就夸赞孩子有明星气质,声称只要孩子经过他们培训包装,就能登上某档少儿节目,一夜成名。这类少儿节目涵盖舞蹈、主持、模特走秀、乐器表演等多种形式,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在这条产业链条上,民营节目制作机构与艺术培训机构、经纪公司结成商业同盟。他们利用社会普遍存在的望子成龙心态,以“上节目"当童星”为理由,说服家长购买机构的培训课程或是缴纳演出、包装、宣传等费用。但实际上,不论是民营节目制作机构,还是艺术培训机构、经纪公司,他们既没有把心思放在艺术教学上,也没有把精力花在节目创新上,而是一味地思考如何通过收费让各方赚得盆满钵满。
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我们摩挲这本书时,或许思绪会接上“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的老庄思想。
B.书画同源的造型观,使大写意在“形似”的层面摆脱了具象刻画的束缚。
C.《外商投资法》的出台有助于缓解国内的担忧情绪,给非国有经济服下了“定心丸"。
D.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
22.文中第一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
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
——爱因斯坦
有一个学画的人,他画了两只羊、两条绳子,老师告诉他,画一条绳子就足够了,因为只要牵走一只羊,其他的羊都会跟着走的。他实地观察了一番,果然如此,即便走向屠场,也没有一只羊离开,都跟着大帮走。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1.孩子应该知道什么样的名篇。
2.B3.D
4.①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②不拘泥于名家名篇(或:不只看名气);③具有高雅审美情趣(或:能够代表中国诗词美感)的作品。
5.泉眼和树阴在诗歌中都被拟人化了,赋予了景物情感和生机;三四句聚焦于小荷上的蜻蜓,画面感强烈,且十分有趣味。这首诗歌通俗易懂,清新自然,孩子读了可以对诗歌产生兴趣,因此十分适合孩子阅读。
6.D7.A
8.第一处:小通讯员挂破衣服高低不肯让新媳妇补,表现了通讯员的腼腆、憨厚和执拗的性格特征,同时也表现了通讯员对心新媳妇略带愠意;
第二处:进一步证实了担架上躺着的人就是小通讯员,而且也表明了小通讯员动包扎所回去后就一直无暇顾及这个破洞,并且到最后连这个破洞都来不及补就牺牲了。
第三处:新媳妇一针一针缝着那个破洞,这中间表达了她在通讯员借被子时给他受的气的懊悔和内疚,更表达了她对烈士的痛悼和敬爱。
9.①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正面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从瞎话与仓本的对话显示出他的机智。从他的“抄在袖管”等动作,显示他的从容冷静。从他的心理描写上可以看出他的刚毅果敢。
②通过他人对人物的评价侧面展现人物形象。从开篇向文成对瞎话的极力推荐,到结尾两人不约而同地给瞎话取号为“实”,可以展现出对瞎话诚心正意的爱国精神的赞扬。
③欲扬先抑。瞎话出场的漫不经心的表现与后来细心、机智地应对仓本形成了对比,从而展现出瞎话“实”的本质。
10.CDG11.B12.D
13.(1)继恩憎恨他不依附自己,派(他)守卫彭州,将疲弱的士兵交给他带领以抵御贼寇。(2)知节任官所至之地,都凭威严、仁惠治理下属,事情没有不成功的。
14.①表里如一。②忠心耿耿。③遇事敢言。
15.B
16.(1)语言角度:全诗语言质朴无华而韵味含蓄。只是用叙述的语气,描写了冬至夜晚作者在邯郸驿舍的所思所感,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表达了作者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感情真挚动人。
(2)艺术角度:后两句运用了想象的艺术手法。想象家人冬至夜深时分,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使这种思乡之情扩大化,构思精巧别致,真实感人,表现出淡淡的思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医院电梯安装及改造合同
- 2024年度成都美容院租赁合同
- 运马用拖车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物流运输与定制合同
- 煤气火锅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物业服务合同标的为写字楼管理
- 空气清洁装置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活页夹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装饰风铃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炉用金属框架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广东省广州市2024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
-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图文ppt课件
- 上传大工《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离线作业
- 品质意识培训资料(完整版)
- 解析土建概预算的审核
- 中职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 2715090125河北省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程(DB13(J)35).doc
- 消毒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流程图
- 公司劳动竞赛经验交流会经验交流材料
- 综合实践活动衣服的学问一服装面料特点大搜索课件(7)ppt课件
- 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