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广西来宾市忻城县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主张顺自然、因物性,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为,强调制名(礼)教、规范人性。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不同和对立是显而易见的,而两者在历史上相互补充、相互吸收,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诚如班固所说,“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

人们经常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消极逃避,什么都不去做。其实,这很不全面,也不准确。应当指出,在道家内部存在着消极无为和积极无为两种不同的学说,他们对于无为思想精神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道家的庄子学派总的说来比较偏向于消极的无为,他们追求一种“堕肢体,黜聪明"的“坐忘”(《庄子·大宗师》)和“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吾丧我"(《庄子·齐物论》)的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而道家的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就不完全是消极的了。老子所谓的无为,主要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他强调的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五十章)和“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老子》二十二章),即不自作聪明、不自以为是、不自居功劳、不自我夸耀。所以,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为,而是主张为而不恃,是要以退为进、以曲求全、以柔胜刚。荀子在批评庄、老二家学说时,一则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一则说“老子有见于诎(曲),无见于信(伸)"(《荀子·天论》),对于两者思想精神的不同之处,抓得相当准确,点得十分明白。

韩非在吸收老子无为思想时,强调的只是君道的无为,而臣道是应当有为的。韩非认为,君主的任务主要是把握原则、任用百官,如果事必躬亲,不仅忙不过来,也做不好,而更严重的是,它将极大地妨碍和打击臣下百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君道的无为可以更好地发挥臣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汉初黄老之学所强调的无为而治,又进一步表彰臣道的无为。汉初的主要政治经济政策是与民休养生息,强调尽可能少地去扰民,充分调动和发挥百姓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利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汉初黄老之学同时表彰臣道无为,正是出于这样的背景。今存《淮南子》一书中,保存了不少汉初黄老的学说,其中论及无为思想处,有许多积极的方面。如其说:“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己出也。”(《主术训》)总而言之,“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也。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原道训》)这里所讲的无为,都具有相当积极的含义,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

由此可见,道家的无为思想并不是与有为截然不相容的,而从其积极精神方面讲,道家的无为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乃至于无不为。

同样,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儒家主要经典《论语》,也记载有孔子称颂天道自然无为的言论,如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又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儒家对于自然界的法则也是极为尊重的,强调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定要按自然界的法则去行动。如荀子说:“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这些防止人类有为活动的随意干预,积极尊重自然法则的无为思想,是儒、道两家一致认同的。

(摘编自楼宇烈《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有删改)

材料二:

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知其不可而为之"等等),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制天命而用之”),另一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但是,儒、道又毕竟是离异的。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它们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所以说,老庄道家是孔学儒家的对立的补充者。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历史上,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虽存在不同与对立,但相互补充、相互吸收,都是显而易见的。

B.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消极逃避,什么都不去做,这很不全面,也不准确,其中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就完全是积极的。

C.韩非和黄老之学都吸收了老子的无为思想,但与有为并不是截然不相容,都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

D.荀子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庄子则强调美和艺术的独立,二者既对立又协调,促进中国艺术的不断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论述儒、道两家思想时说“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最早指出了儒、道两家的核心思想不是绝对不可调和或相互统摄的。

B.在我国古代的各个历史时期,道家的无为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百姓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

C.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淡化美和艺术的独立造成的。

D.儒、道表面看来离异而对立,但实际上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因为它们都是由孔子的世界观发展演化而来。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D.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孔子)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请从陶渊明、苏轼等中国古代文人中任举一例,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句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大禹的寂寞

何向阳

时隔几千年之后,已经难见当年轩辕关的地貌了,只剩下传说,在往事与神话间游走。夏禹,一半被压成纸形,叠藏在文典史籍里头,一半化作口口相传的故事,散落在如空气般无形却有时又凝聚成某种气候的民间。

然而,真的跑了几十里地,到“萃两间之秀,居四方之中"的嵩高之地、登封城北的万岁峰下,面对巨大的启母石时,才知道那个英雄是彻底寂寞的。

早年读《史记。夏本纪》,印象中有个叫禹的英雄与洪水斗了一辈子,太史公用了几大段写他从这里到那里,好像走遍了天下河流,连一些不知名的、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河都布满他的足迹。哪里有水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忙碌得不知道还有别的生活。重翻《史记》,“敏给克勤”“劳身焦思"的句子迎面扑来,相比“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的功劳,“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樺"的做法更惹人眼目,“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终于“告成功于天下”,天下也终于因这个人的忙碌操劳而“太平治”。然而行为、功绩之外,仍有一句不能舍下,那就是“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较之,我倒更喜欢口传历史中那句“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去了“敢"字,可能更见禹的风格。不是不敢,而是不能,司马迁的文人叙事中说的是责任,民间叙事中说的是精神。二者叠加,仍不能抹去寂寞吗?

禹治水前,还有一个人因治水建功,也因治水被杀。当那个叫鲧的人用堵的方法最终没有止住水而失败时,死的命运其实已等着他了。“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是小事,而民生之事重大。《史记》中那一句“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让人看了心悸,可见当时的责任制非常严明。“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这里面有种难以用人情释解的苦痛,舜此举之用意今人不好揣摩,然而也让人觉出搭了性命的压力,不知当时尚年轻气盛的禹怎么想,反正他是上路了。面对因洪水而生活困苦的百姓,他是非要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之度外了。

在失去了父亲之后,谁又是第二个要他付出的亲人呢?启母石就是另一场不幸的实证。“禹治鸿水,通铩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这则故事一波三折,写得太生动,也太苦涩,还有启之生,也十分扑朔迷离。然而立于启母石前的下午,阳光是这么好,峭壁的石头破裂开来,一分为二。围着它走,有种本真的崇慕,因为它本身没有任何雕饰或者后天的人文附丽,就是一块巨石,风雨阳光都经历过了,还是一块巨石。对于那不知历史传说的过路人,它会因没有文字与解说而沉默为一块真正的顽石。大禹寂窦着,他的寂窦不是后天的懵懂,而是在当时,最亲密如妻子的人仍然会“惭而去”,离开他,不解是深的,比水更深一些。大禹,枉有回天之力,能够劈山让泄流改道,却不能够让一个心爱的女人回心转意,一任那自心流漫的大潮淹没自己。

何况诸侯们叫叫嚷嚷,争相出着主意,到了要走向水泽大野时,便多缩进家门不愿出去。对于这帮人,大禹怎么不冲他们把那双总是在走、长满老茧的大脚伸开呢?这个英雄,领着一批人实干,却还要永担背后的冷嘲热讽、唾沫星子,那也是一种水,堵或者导似已不是对付的方法,它汇聚着另一场洪水要淹没这个治水的人。还有民众,他们的纪念随时随处,然而民众的纪念也会时过境迁,也会因随时随处而改变心境,也会遗忘。他们忘记一个人的最好办法是将人打入历史,在史录的隧道里或可赢取一个空间、几行文字。然而,内心呢?当洪水不再,阳光灿烂,歌舞升平,与幸福伴行之际,谁会想起、忆念、沉吟,或者祭奠?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从难见当年轩辕关的地貌写起,然后转入对大禹治水的叙写,在现实与历史的交互中再现英雄的业绩。

B.文章以丰富的史料、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大禹公而忘私精神的赞扬,且对大禹的寂寞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和分析。

C.鲧用堵的方法最终治水失败而被杀,大禹用导的方法治水成功而被人纪念,体现了个人功绩事小,民生之事重大。

D.以民众对大禹的纪念也会时过境迁乃至遗忘结尾,既照应了标题,又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之情,引发读者思考。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的“一半被压成纸形……凝聚成某种气候的民间”与结尾的质问遥相呼应,表现了作者深沉的思考,发人深省。

B.文章大量引用《史记》中的句子,既写出了治水的难度,表现了大禹的辛劳与忙碌,也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C.作者认为“不敢入"体现的是责任,“不入”体现的是忘我精神,作者更欣赏大禹将国之大事扛于肩上的担当与责任。

D.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既写出了大禹的勇往直前、实干笃行,也展现了他的寂寞与忍耐。

8.文章中史料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大禹"式人物。请结合作品和社会现实,谈谈你对“大禹”式人物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节选自《礼记·大学》)

材料二:

哀公问政。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故君子丕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节选自《中庸》第二十章)

10.材料二画框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勾选相应位置。

亲亲A之杀B尊贤C之等D礼E所生也F故G君子不可H以不修身。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致知在格物”,即成语“格物致知”,指推究事物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B.“为政在人"与《墨子·兼爱》中“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的“为"意思不同。

C.“嘉善而矜不能”与《老子》(第二十四章)中“自矜者不长"的“矜”意思相同。

D.“继绝世,举废国"的“绝世”与成语“绝世无双"的“绝世”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大学》中认为,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项中,一定要以格物为根本。

B.孔子认为,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最重要的是爱自己的亲人;义就是人们相处应该适宜得当,最重要的是尊敬贤人。

C.孔子在谈治理天下国家的准则时说,能够优待远方的来客,四方的人就会归顺;能够安抚各诸侯国,天下的人就自然敬畏。

D.孔子认为,摒弃小人的谗言,远离美色,轻视钱物,重视道德,能劝勉贤人;对待士人要讲忠诚信义,并以厚禄供养他们。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

(2)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

14.两则材料都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对如何“修身”各有什么看法?请简要概括。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浦①途中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穷秋"点出此行季节是晚秋:“萧萧”二字既形容落叶纷纷,也兼写山路上秋雨之萧瑟。

B.第二句不用动词,却引人想象那两岸蒲草在风雨中摇曳的动态,给读者留下很大的艺术联想空间。

C.第三句运用拟人手法,把南飞的大雁看成是带来家乡音讯的使者,显现出诗人旅程的孤独与岑寂。

D.结尾急切的询问,把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把宦途的感触、羁旅的愁思,直接强烈地表现出来。

16.本诗前两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请赏析。

四、默写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____,____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出了较强的道德约束力。

(2)作为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名著,《礼记·大学》开宗明义,指出“大学"的宗旨是____,____,最终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____,____。《荀子·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夏至,雨水一场赶一场,这正是菌子生长的旺季,也是捡菌子的好时节。捡菌子要赶早,星星还挂在天上,我便背起竹箩,拿上镰刀,踩着淡淡的月光出发了。我猫着腰,时而用镰刀掀开落叶,时而用手扒开杂草仔细搜寻。一不小心,一脚踩到陡坡上又松又细的松毛,一下子滑落十几米,落在厚厚的松叶上,站起一看,脚边竟然有一窝菌子,菌子一朵一朵的,粉粉的,嫩嫩的,顶开覆盖的松吐,笑意盎然地挺立着。我小心翼翼地采捡,把它们一朵朵放入竹箩中。刚走几步,只见一朵又肥又壮、形如花冠的干巴菌在松叶间若隐若现,我欣喜若狂,连忙扒开松叶用小刀把它从根部割下。一路寻去,我还捡到了隐居树下的青头菌,形如仙女散花的鸡枞花菌。宋朝诗人杨万里在《蕈子》一诗中写道:“戴穿落叶忽起立,拨开落叶百数十。蜡面黄紫光欲湿,酥茎娇脆手轻拾。"描绘的就是采菌的场景,看来,古人也和我们一样沉醉于采菌的快乐之中。

18.下列句子中的“赶”与文中加粗的“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雨水一场赶一场。

B.为了赶在下雨前回到家,小明一放学就冲出了教室。

C.我去办公室找老师,正赶上他出门开会。

D.个别同学们的作业是在收假前的最后时刻赶出来的。

19.文中画框部分,如果写成“一朵又一朵粉嫩的菌子顶开覆盖的松叶,笑意盎然地挺立着”,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请简要分析文段末尾引用古诗句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问题:考试结束后,自己努力记忆的知识点就开始逐渐模糊,甚至完全遗忘。①_________﹖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记忆的基本原理。人的记忆包括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保存时间最短,能够短暂地保存视觉、听觉等感觉系统传来的信息,例如刚刚看到的画像、刚刚听到的声音等。短时记忆容量有限,通常只能持续几秒到几分钟;而②_________,持续时间更长。例如,当你试图记住一个电话号码直到拨打它时,你正在使用短时记忆。而你对童年的回忆、学到的技能,如骑自行车或游泳,以及你的母语等,则是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在学生考试复习期间,往往使用大量的短时记忆策略来强化记忆,以确保知识点能够在短时间内记住。实际上这些知识往往没有被有效地转移到长时记忆里,所以就会出现“考完即忘"的现象。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文中画框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六、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老子认为“知足者富”“知足不辱"。鲁迅却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习近平总书记也说:“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

2.答案:C

解析:

3.答案:A

解析:

4.答案:材料一按总分的论证思路展开论述。

先提出观点,指出儒、道两家在历史上相互补充、相互吸收,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与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然后重点论述道家的无为并非与儒家的有为截然不相容,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乃至于无不为;最后简单论述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

解析:

5.答案:“兼济天下”是儒家的有为,“独善其身"是道家的无为,二者看似矛盾,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相互吸收的,可以统一在同一个人身上,表现为不同时期,不同境遇时追求的侧重点不同。

如:陶渊明早期有兼济天下的壮志雄心,曾多次出仕为官,但经历了东晋政治的酷虐和官场的黑暗后,最终选择了辞官归隐独善其身,表现出顺应自然乐天知命的逍遥无为。

或如:苏轼一生经历了大起大落,但始终未泯灭“兼济天下”的有为思想,他为官的每一任都留下了斐然的政绩。另一方面他又透过无限的时空来思考人生,观照自然,物我两忘,表现出独善其身的“无为"思想。

解析:

6.答案:D

解析:“愤懑之情”错,作者表达的是一种嗟叹、惋惜之情。

7.答案:C

解析:“作者更欣赏大禹将国之大事扛于肩上的担当与责任"错,根据原文第三段中的“较之,我倒更喜欢口传历史中那句……民间叙事中说的是精神”可知,作者更欣赏的是大禹的忘我精神。

8.答案:①在叙写现实中灵活地使用史料,使内容更加真实、丰富,增强说服力和作品的厚重感,使作品更具历史的纵深感;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从历史与现实的不同角度对人物进行描写,使大禹这一历史形象更加丰满、立体;③现实的荒凉和史料的记载相互印证,突出了大禹恒久的寂寞,引发读者思考;④历史与现实交织,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大禹的崇敬和叹惋之情。

解析:解答此题,可从内容、人物形象、读者感受、主旨等方面入手。从内容上看,本文将史料和现实交织穿插,在叙写现实的过程中,灵活地使用大量史料,使内容更为真实、丰富,增强了说服力,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使作品更具历史的纵深感;从人物形象上看,文章站在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描写大禹,使大禹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从读者感受上看,现实中轩辕关的荒凉和史料记载相互印证,突出了大禹恒久的寂寞,能够引发读者思考;从主旨上看,本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叙写大禹治水的经历和不幸遭遇,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大禹的崇敬和叹惋之情。根据上述分析,分点作答即可。

9.答案:①他们一心为公,勇于奉献自我,公而忘私,他们的精神是可贵的。

②他们能够耐得住寂寞,不在乎世人的看法,坚守初心,勤劳刻苦,他们的品质是崇高的。

③他们得不到家人的理解,背负着世人的偏见与冷嘲热讽,他们于彼时是寂寞的。

④他们走进了历史,走进了文字,却走不到人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没有被后世铭记,他们于后世是寂寞的。

解析:作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大禹是什么样的人,可通过文章中作者对大禹的相关描写来整理思路。根据文章第三段中的“责任"精神”、第四段中的“他是非要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之度外了"可知,他们有着一心为公、勇于奉献、公而忘私的可贵精神;根据文章第五段中的“最亲密如妻子的人……回心转意”和第六段中的“这个英雄,领着一批人实干,却还要承担背后的冷嘲热讽、唾沫星子"可知,他们得不到家人的理解,背负着世人的偏见与冷嘲热讽,他们是寂寞的,但他们又不在乎世人的看法,能够耐得住寂寞,坚守住初心,并且有着勤劳刻苦的崇高品质;根据文章第六段中的“民众的纪念也会时过境迁,也会因随时随处而改变心境,也会遗忘”“谁会想起、忆念、沉吟,或者祭奠?"可知,他们只是被历史、文字记载,却没有进入人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没有被后世铭记,他们在后世仍然是寂寞的。根据上述分析,分点作答即可。

10.答案:BDF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要从整体把握语段,抓住对象,分析句子结构,注意断句常见的切入点。根据前面内容“亲亲为大”“尊贤为大”,以及句子结构可知,应该在“亲亲之杀”和“尊贤之等"后断开,“也”是句末语气词,F处应断开。正确标点: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包括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A项对“格物致知"解释正确。B项“为”意思不同,第一个是“治理"的意思,第二个是“作为”的意思。C项“矜"意思不同,第一个是“同情、怜悯”的意思,第二个是“炫耀、夸耀"的意思。D项“绝世”意思不同,第一个是“已经中断的家庭世系"的意思,第二个是“冠绝当世”的意思。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一定要以格物为根本"理解错误,原文说的是“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13.答案:(1)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百姓,那么百姓(会因)被勉励(而努力工作);能够招纳各种工匠,那么财物就会充足。

(2)提高亲族的爵位,增加他们的俸禄,与他们的喜好厌恶相同,这是用来劝勉人们爱自己亲人的方法。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子:以……为子。劝:勉励。(2)重:加重,增加。所以:用来……的。

14.答案:材料一认为“修身"要先“正心”(端正自己的内心),材料二认为“修身"要“以道”(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应知道“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应做到“齐明盛服,非礼不动”。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归纳的能力。在认真审清题干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内容具体说明。根据题干指向找关于“修身"重要性的语句,确定如何“修身”的相关信息点,然后概括分析。材料一有“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两句意思相近。材料二涉及“修身以道"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三处。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古代那些想要在天下彰明美德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家庭和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庭和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性。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性,修养品性而后才能使家庭和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庭和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从天子直到平民,一概都以修养自身品性作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材料二:

鲁哀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治理政事的方法在于获得人才,获得贤才的方法在于国君努力提到自身的品德修养,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在于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要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在于树立仁爱之心。所谓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而以爱自己的亲属最为重要。所谓义,就是说人们相处应该适宜得当,而以尊敬贤人最为重要。亲爱亲人时的亲疏之分,尊重贤臣时的等级划分,是从礼制中产生出来的。所以君子不能不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想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就不能不侍奉好自己的亲人;想侍奉好自己的亲人,就不能不知道尊贤爱人;想知道尊贤爱人,就不能不了解和掌握自然的法则。”智慧、仁爱、勇敢这三种,就是天下共行的美德。孔子说:“爱好学习的人接近智,努力行善的人接近仁,知道羞耻的人接近勇。知道这三项的人,就知道怎样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知道怎样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就知道怎样治理别人;知道怎样治理别人,就知道怎样去治理天下国家了。"大凡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原则,那就是: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尊重贤人,爱护自己的亲人,敬重大臣,体恤众臣,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爱人民,招纳各种工匠以资国用,优待远方的来客,安抚四方的诸侯。能够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就能树立一个良好的道德典范。能够尊重贤人,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能够爱自己的亲人,就不会使叔伯、兄弟产生怨恨。能够尊敬大臣,在处理事情时就不会感到迷惑不定。能够体恤众臣,那些为士的人就会重重报答恩德。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百姓,那么百姓(会因)被勉励(而努力工作);能够招纳各种工匠,那么财物就会充足。能够优待远方的来客,四方的人都会归顺。能够安抚各国诸侯,全天下的人都会自然敬畏。必须内心虔诚外表端庄,不符合礼节的事绝不要去干,这是提高自身品德修养的方法。摒弃那些谗佞小人的坏话,远离那些诱人的女色,轻视钱财货物,珍视道德品质,这是劝勉贤人最好的方法。提高亲族的爵位,增加他们的俸禄,与他们的喜好厌恶相同,这是用来劝勉人们爱自己亲人的方法。为大臣多设属官,这是奖励大臣的好方法。对待士要讲究忠信,并以厚禄供养他们,这是劝勉士为国效力的好方法。役使百姓要适时,赋税征收要减轻,这是劝勉百姓努力从事生产的好方法。天天省视工匠的工作情况,月月考查他们的技术本领,发给他们的粮米薪资要与他们的工效相称,这是劝勉各种工匠努力工作的好方法。对于远方的客人,要盛情相迎,热情相送,对其中有善行的人要给予嘉奖,对其中能力薄弱的人要给予同情,这是优待远方来客的好方法。延续已经中断的家庭世系,复兴已经废灭的国家,整顿已经混乱的秩序,扶救处于危难之中的国家,让诸侯各自选择适当的时节来朝聘,贡礼薄收,赏赐厚重,这是安抚四方诸侯的好方法。

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直接强烈”错误,诗的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大雁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路途中的孤独寂寞。“来时还下杜陵无”,一句把作者对故乡、对亲人的怀念,把他宦金的感触、羁旅的愁思,婉转深致地表现了出来。因无人可问,所以问新雁,表现了旅途的孤独,孤独使思乡之情倍增。应该是“曲折委婉”。

改选D。

16.答案:①融情于景,借秋景营造一种寒冷凄清氛围,融入诗人内心之悲情。

②运用拟声词,不仅诉诸视觉,也诉诸听觉。

③运用叠词,富有音韵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运用叠词入诗,不仅诉诸视觉,也诉诸听觉。“萧萧山路穷秋雨,渐渐溪风一岸蒲"中运用“萧萧”“淅淅"的叠词入诗,使萧索凄寒之景不仅诉诸视觉,也诉诸听觉,使诗人之愁苦况味更显浓重。“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运用“萧萧"滚滚”的叠词入诗,这两句描写了秋天肃穆肃杀、空旷辽阔的景色,一句仰视,一句俯视,一句听视,一句视觉,有疏宕之气。

都运用了融情于景的写法。杜牧诗中“萧萧雨"浙淅风”,寥寥几笔,就把山程水驿、风雨凄迷的行旅图画生动地勾勒出来了,表达了诗人落寞暗淡情怀。杜甫诗中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这两句描写了秋天肃穆肃杀、空旷辽阔的景色,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17.答案:(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在明明德,在亲民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解析:

18.答案:B

解析:文中和B项中的“赶"意思均为“趁,把握时间”。A项意思是“追逐";C项意思是“碰上”;D项意思是“快做"

19.答案:①“一朵一朵的,粉粉的,嫩嫩的”独立成句,强调菌子多、粉嫩的特点;②原句由多个短句构成,句式简洁明快,有节奏感;③原句使用叠词,生动形象地写出菌子的特点,更具画面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找出二者的不同,主要是句式、用词、修辞、标点等,然后结合文意分析效果。

从句式角度来看:

“一朵一朵的,粉粉的,嫩嫩的”,“的”字词组独立成句,起强调的作用,说明此处菌子多,菌子粉嫩,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原句由多个短句构成,句式简洁明快,读起来抑扬顿挫,有节奏感,改后的句子“一朵又一朵粉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