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与本节相对应的要求是: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规律;举例说明利用物质循环规律,人们能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阐明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地富集的现象。据此,结合教材内容,确定本节教学目标:通过分析碳循环的过程,建构概念模型,概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通过分析比较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的过程,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依据分析比较物质循环的规律,为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洗洗头中的资源等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措施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探讨,阐明生物富集的成因和危害,并提出科学的防治建议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分析碳循环的过程,概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2、教学难点(1)说明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的关系(2)尝摸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教学设计思路文字叙述老师利用学生已学的生态系统的结构等学问,依据以下逻辑依次绽开:导入新课建立物质循环的概念探讨物质循环的过程比较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的区分阐明生物富集的成因和危害框架图利用课件展示“问题利用课件展示“问题·探讨”,导入本节学问情境导入碳循环小组通过合作,建构图解模型,概括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碳循环小组通过合作,建构图解模型,概括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通过分析生物富集的危害,使学生形成生态意识,参加环境爱护实践生物富集通过分析生物富集的危害,使学生形成生态意识,参加环境爱护实践生物富集复习能量流淌的特点,并列表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分联系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比较复习能量流淌的特点,并列表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分联系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比较以小组为单位尝摸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课后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尝摸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课后作业四、教学步骤1、新课导入老师利用课件展示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其中的问题:胡杨能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可坚韧地在荒漠中生存繁衍。然而,受水资源短缺的影响,一些远离水源的胡杨也难逃死亡的厄运。这些死亡的胡杨虽历经烈日和荒漠的摧残,却依旧傲立于大漠,其枝干往往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奇妙造型。探讨:1.胡杨死亡后,为什么很长时间都没有腐烂?2.有探讨表明,长有胡杨的荒漠土壤一般比草原的贫瘠,这是为什么?新课讲授碳循环上节课我们讲到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也就是说能量并不能重复利用,生态系统须要保持稳定、不断运转,就要不断有能量输入,对于生物圈来说,源源不断的太阳能为它供应了能量,但是生物圈中的物质缺只能来自地球,生态系统运转过程中,亿万年来生物圈中的物质并没有削减或消耗,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小组探讨后回答:物质是不断循环的)假如物质是不断循环利用的,那它就会不断的消耗和再生,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大家呼一口气试试,呼气过程中,很多二氧化碳分子就会离开你的身体,进入大气中,你们能想象这些二氧化碳分子的去向吗?有的分子可能进入你身边的一棵小草的叶肉细胞,有的可能随着大气环流飘向异国他乡。大家再想一下,这些二氧化碳分子中的碳元素和氧元素是怎样来到你的身体的呢?下面我们以碳循环为例,了解一下物质循环的过程老师利用课件展示教材中的“思索·探讨”在课堂中把学生分为小组相互探讨并回答问题:1.碳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体内分别以什么形式存在?2.碳是如何进诞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以什么形式、通过哪种生命活动、形成哪些产物等)?请用关键词、线段、箭头、方框等表示探讨的结果。3.你如何看待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由于二氧化碳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老师与学生尝试构建碳循环的模型,并把碳循环的过程描述一遍,然后老师在课件中展示这个模型,并通过教材中图3-10来更加细致的了解这个过程最终老师组织学生自己总结碳循环的特点依据碳循环的过程,大家思索一下其他的元素(C、H、O、N、P等元素)是否也存在循环现象?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总结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念老师追问:概念中的生态系统指的是哪个生态系统?其特点有哪些?(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其中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富集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这是物质循环过程中重要的一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能够加快物质循环的循环过程。那么,是不是全部的物质都能较快的通过食物链回来非生物环境呢?让学生快速阅读教材,并在课件中展示“铅”的资料,并提出问题让学生们思索探讨:还有那些有害物质也有上述与铅类似的现象等?这种现象被称作生物富集,请概况什么是生物富集?结合教材第64页图3-11分析,生物富集的危害是什么?生物富集现象也有全球性吗?如何有效地削减生物富集现象?老师通过讲解富集现象,让学生形成生态意识,参加环境爱护实践能量流淌的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老师引导学生回顾能量流淌的特点,结合碳循环的模型,并在碳循环的模型中绘制能量流淌的过程并追问图示分析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有什么联系?列表比较能量流淌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区分最终老师进行总结: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各组分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等联系在一起形成紧密结构,完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等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合同书
- 投影仪购销合同书
- 中国公路运输合同
- 型钢采购合同协议
- 家教老师聘用合同书
- 玻璃幕墙安装合同
- 商品买卖居间合同
- 美国工程设计服务合同
- 侧柏买卖合同
-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建筑设备(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青海省中考生物地理合卷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19译林版高中英语全七册单词总表
- 苏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单元备课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位置与方向教育教学课件
- 幼儿园厨房人员培训计划
- 博士、博士后简历模板
- 《房屋面积测算技术规程》DGJ32TJ131-2022
- 鞍钢鲅鱼圈钢铁项目38m生产线工程设计思想
- 毕业设计-胆囊结石患者的护理计划
- 倒排工期计划表
- 项目承包制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