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排查练8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含解析_第1页
江苏专用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排查练8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含解析_第2页
江苏专用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排查练8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含解析_第3页
江苏专用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排查练8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含解析_第4页
江苏专用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排查练8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单元重点排查(八)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建议用时:40分钟)1.(2024·高考预料)中国台湾和大陆进行文化联谊活动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教材理论:(教材必修3P68)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沟通、借鉴、汲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沟通、借鉴过程中文化融合,不是走向同一,差异性依旧存在。2.(2024·天津卷,T11C)甲骨文的出现,标记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教材理论:(教材必修3P64)文字的独创,……,标记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甲骨文不等同于文字。3.(2024·全国卷Ⅲ,T21③)弘扬“工匠精神”时代价值在于为我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供应现实路径。教材理论:(教材必修3P72)中华民族精神,……,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旺盛、强大的精神动力。——精神动力和现实路径是两回事,二者不能等同。4.(2024·高考预料)我国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实现了兼收并蓄。教材理论:(教材必修3P70)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沟通中汲取、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主动成分。——要留意文化传播的方向,兼收并蓄指向的是汲取、借鉴外来文化。5.(2024·高考预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教材理论:(教材必修3P7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肯定时期内的爱国主义的主题是特定的,不是任何举措都是爱国主义的主题。6.(2024·全国卷Ⅰ,T19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教材理论:(教材必修3P52)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与现代传统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重要措施,但不是根本途径。7.(2024·全国卷Ⅱ,T19④)确立了我国在国际“互联网+文化”领域的话语主导权。时政理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我国在国际文化领域的话语权不断提高,但还不是主导性的。8.(2015·海南卷,T16②)剧目创作应坚持市场至上的导向。教材理论:(教材必修3P100)要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坚持市场至上就是将经济效益放在文化发展的首位。9.(2024·高考预料)对节日中的庸俗现象必需坚决抵制,依法取缔。教材理论:(教材必修3P92)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须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化,予以改造或剔除。——庸俗现象属于落后文化,坚持抵制和依法取缔的是腐朽文化。10.(2024·高考预料)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厚、更长久的力气。教材理论:(教材必修3P102)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厚、更长久的力气。——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气,但不是更基本、更深厚、更长久的力气。11.文化部确定了宋刻《三国志》《春秋经传集解》等4478部其次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以及甘肃拉卜楞寺、浙江瑞安玉海楼等62家其次批全国古籍重点爱护单位,这是推动我国古籍爱护深化开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国家重视爱护古籍,这是因为()①古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古籍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民族创建的重要文明成果③古籍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④爱护古籍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A.②③B.③④C.②④D.①④D[古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爱护古籍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国家重视爱护古籍,①④正确。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②错误。古籍并不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和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③说法不符合事实,错误。]12.(2024·山东潍坊4月模拟)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所离不开的,其中又以衣居首。“衣”的字形从甲骨文到小篆始终比较稳定,后来经过隶变,才失去了象形性。“衣”早期专指上衣,后来又作为衣服的通称。例如《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随着社会的进步,“衣”这种最初缘于爱护身体的物品,其功用早已不再止于避寒防晒、蔽体遮羞。由此可见()A.传统思想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C.汉字象形性的丢失是由汉字的演化确定的D.中华文化的包涵性能够使我们增加对自身文化的认同B[“衣”的字形从甲骨文到小篆始终比较稳定,后来经过隶变失去了象形性;随着社会的进步,“衣”的内涵也有所改变,但仍旧保持其基本特征,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因此,B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衣”的字形及内涵的改变,没有涉及传统思想和中华文化的包涵性,A、D不符合题意;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衣”字象形性的丢失是由社会实践确定的,C错误。]13.“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这些印在中国救济日本抗疫物资上的古典诗句,因其美丽和表达的中日深厚友情而让网友们称赞不已。这说明()①优秀文化能够为两国间的交往供应精神滋养②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具有特有的包涵性③中日文化同根同源,在沟通互鉴中走向融合④优秀传统文化在创建性转化中有强大生命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B[印在中国救济日本抗疫物资上的古典诗句,因其美丽和表达的中日深厚友情而让网友们称赞不已。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为两国间的交往供应精神滋养,在创建性转化中有强大生命力,①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通过古诗句表达中日深厚友情,未强调“具有特有的包涵性”,②不符合题意。日本古时受中国影响较大,但中日文化并非同根同源,材料也未强调“在沟通互鉴中走向融合”,③说法有误。]14.(2024·河南省郑州市三模)2020年5月7日,经考古发掘和科学测年确认,位于河南巩义的双槐树遗址性质为5300年前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一处都邑遗址,被专家学者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该遗址因位于河洛中心区域而被命名为“河洛古国”。这一重大考古发觉表明()①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从古至今始终走在世界前列②双槐树遗址是探寻黄河流域文明起源的一把钥匙③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④双槐树遗址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表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始终走在世界前列”的表述错误,中华文化也曾经验了一个衰微的过程,解除①。被誉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双槐树遗址呈现的是5300年前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该遗址的发觉是探寻黄河流域文明起源的一把钥匙,也说明白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取得过重大的历史文化成就,②④正确。题目中没有阐述中华文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③与题意不符。]15.民族凝合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条件,是中华民族的珍贵财宝。特大洪涝灾难冲不垮我们,“非典”疫情压不倒我们,冰雪灾难拦不住我们,地震、泥石流灾难动摇不了我们。在灾难面前,我们的灵魂得到洗礼,我们的公民精神不断成长。这体现出()①昂扬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气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合和动员民族力气的功能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养的前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民族凝合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条件,是中华民族的珍贵财宝。在灾难面前,我们的灵魂得到洗礼,我们的公民精神不断成长,体现出民族精神对民族复兴的作用,昂扬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气,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合和动员民族力气的功能,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解除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养的必定要求,④错误。]16.在每年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全国各地都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宣扬教化活动。我国有很多反映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诗词格言,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①宏大幻想精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②宏大创建精神——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③宏大奋斗精神——春夏耕耘,秋冬保藏,昏晨力作,夜以继日④宏大团结精神——千锤百炼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C[②错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不体现创建精神。“千锤百炼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体现了坚忍不拔的精神,没有体现团结精神,解除④。“春夏耕耘,秋冬保藏,昏晨力作,夜以继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宏大奋斗精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士不已”体现了中华民族宏大的幻想精神,①③正确入选。]17.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需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化贯穿国民教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这是因为,爱国主义()①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宝②是详细的而不是抽象的,其本质和内涵是永恒的③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④为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中国梦供应强大智力支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化贯穿国民教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这是因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宝,也是因为爱国主义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①③符合题意。爱国主义的本质和内涵是与时俱进的,②错误。智力支持主要来自于科学文化素养,④不科学。]18.2020年4月24日,中国第五个航天日启动仪式在国家航天局网站等多个网络平台实行。该活动旨在纪念“东方红一号”放射胜利50周年,弘扬中国航天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为国争光、自强不息、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航天精神。举办该活动能够()①保证党牢牢驾驭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筑牢志向信念之基②通过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弘扬社会正能量③筑牢中华民族之魂,彰显中国力气④丰富民族情感,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D[该活动旨在纪念“东方红一号”放射胜利50周年,弘扬中国航天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为国争光、自强不息、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航天精神。举办该活动能够筑牢中华民族之魂,彰显中国力气。能够丰富民族情感,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③④符合题意。“保证党牢牢驾驭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筑牢志向信念之基”夸大了材料所述活动的作用,①错误。中国第五个航天日启动仪式在国家航天局网站等多个网络平台实行,反映的是通过文化传播的媒介或手段弘扬社会正能量,不涉及文化传播的途径,②错误。]19.(2024·江苏淮安高三期中)2024年,改编自网络小说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成为荧屏热点,引发观众的热议。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因敢于描写社会现实、揭示人性、呈现真善美温情底色而深受观众的喜爱。这对广阔文艺工作者的启示有()①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弘扬者和践行者②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旺盛兴盛③要坚持以现实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④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B[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因敢于描写社会现实、揭示人性、呈现真善美温情底色而深受观众的喜爱。这启示广阔文艺工作者要主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艺创作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①④符合题意。国家才能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文艺工作者只能参加改革,②说法错误,解除。文化创作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③说法错误,解除。]20.(2024·江苏南京月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形势下宣扬思想工作,必需自觉担当起举旗帜、聚民心、育信任、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这为新时期的文化建设供应了基本遵循。这五项使命要求我们()①坚决立场,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②稳定根基,使社会实践越来越成为文化创建的源泉③扩大沟通,增加各国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④强基固本,增加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B[“必需自觉担当起举旗帜、聚民心,育信任、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这五项使命要求我们坚决立场,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强基固本,增加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①④符合题意;一个民族和国家假如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②错误;对本民族文化要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要理解和敬重,应当是扩大沟通,增加各国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对待本民族文化要认同,③错误。]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心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古来人们在终南隐逸、太白寻仙、华山览胜,更因为南北交通,要折服其间的险峰要道,于是这座大山留下了众多的人文胜地,其中摩崖则是以浩大的书写把历史刻印在秦岭的山体上。最早的摩崖是秦岭褒斜道的《开通褒斜道摩崖》,俗称《大开通》。褒斜道是全部蜀道之中年头最早、长度最长、历史最悠久的一条。汉明帝年间历时三年打通隧道,褒斜道最南端是石门隧道,隧道的打通大大缩短了路程,是创建性的宏大工程。《大开通》就是为纪念这件事而造。石门的开通和摩崖先例,激发了过往文人和士民题刻的情怀,此后在隧道东西两壁及褒河两岸悬崖上,汉魏以来凿了大量题咏和记事。石门这些石刻,是珍贵的石头书,特殊是汉魏石刻,属国内珍稀之物。正因如此,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于1961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爱护单位。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秦岭考察时强调: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要把秦岭生态环境爱护和修复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履行好职责,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决不能重蹈覆辙,决不能在历史上留骂名。舍得下短期利益,才能算得清晰国家、民族永续发展的大账。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宝,运用文化生活的学问,分析说明秦岭摩崖石刻的文化价值。[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留意考查的范围是文化生活,设问要求是分析说明秦岭摩崖石刻的文化价值。其次分析设问和材料,运用课本学问整合答案。依据材料“石门这些石刻,是珍贵的石头书”这一关键信息,可从文字的作用的角度回答。依据材料“摩崖则是以浩大的书写把历史刻印在秦岭的山体上。最早的摩崖是秦岭褒斜道的《开通褒斜道摩崖》,俗称《大开通》。褒斜道是全部蜀道之中年头最早、长度最长、历史最悠久的一条”,可从文化遗产的作用的角度回答。依据材料“褒斜道最南端是石门隧道,隧道的打通大大缩短了路程,是创建性的宏大工程。《大开通》就是为纪念这件事而造。石门的开通和摩崖先例,激发了过往文人和士民题刻的情怀,此后在隧道东西两壁及褒河两岸悬崖上,汉魏以来凿了大量题咏和记事”,可从呈现中华民族的宏大创建精神和奋斗精神,是推动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