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_第1页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_第2页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_第3页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_第4页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上学期学情调研七年级语文试题卷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及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河南省图书馆正在开展“大河读书月”系列主题活动。以下是活动策划者小语准备的部分材料,请你帮她完善。【畅读文案·你来完善】1.以下是小语拟写的“冬日畅读·非你莫属”活动文案,请你协助她完善文案内容。《礼记》云:“春诵,夏弦,秋学礼,冬读书。”冬季来临,天气渐冷泡一杯暖茶,躲进图书馆中读书是这个季节里最幸福惬意的雅事。读书,在静谧(①)中摒除浮zào(②),沉淀心灵。阅读没有扭转(③)时空的超能力,却可以让我们蹚过历史长河回看过去,拥抱未来;阅读无法带着我们piāo(④)洋过海,但书中的文字却可以让我们的精神去________(A.遨游B.闲游)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阅读没有万能的魔法,但每一个字迹都盛满了一个不朽的文明。为了消解凛冽的寒气,激发读者阅读的积极性,河南省图书馆特举办“冬日畅读·非你莫属”。(1)请你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静谧()浮zào()扭转()piāo()洋过海(2)文中横线处有个词语小语拿不准,请你帮她选择。()(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写出修改建议。【答案】1.①.mì②.躁③.zhuǎn④.漂2.A3.在句末加上“的活动”。【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静谧(mì):安静。浮躁(zào):指急躁,不沉稳,轻浮急躁。扭转(zhuǎn):掉转;转动。纠正或改变某种现象或局面。漂洋过海(piāo):指远离家乡,前往海外异国他乡。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和运用。遨游:游历;漫游。闲游:悠闲地游玩。此处形容阅读可以让我们的精神自由地探索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遨游”更符合语境;故选A。【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为了消解凛冽的寒气,激发读者阅读的积极性,河南省图书馆特举办‘冬日畅读·非你莫属’。”句子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活动”,应改为:为了消解凛冽的寒气,激发读者阅读的积极性,河南省图书馆特举办“冬日畅读·非你莫属”的活动。【传承经典·诗文挑战】2.小语准备筹划古诗文挑战活动,请你帮她补写正确答案。类别古诗文提示胜景①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壮志②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学法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论述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论语>十二章》)真情⑤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借幽怨的笛声,唤醒“征人”的思乡之情。(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⑦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答案】①.秋风萧瑟②.夜阑卧听风吹雨③.学而不思则罔④.思而不学则殆⑤.不知何处吹芦管⑥.一夜征人尽望乡⑦.我寄愁心与明月⑧.随君直到夜郎西【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萧瑟、阑、罔、愁、随。【制作展板·方法推荐】3.活动需要制作有关“读书方法”的专题展板。小语搜集了以下材料,但是顺序出现了混乱,请你帮她正确排序。()①精读指向细腻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②这两种方法在同一阅读过程中是可以交替使用的。③总之,精读和跳读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要抓住一部作品的重要内容、精彩片段,加以解读欣赏,而忽略那些无关紧要的或并不精彩的内容,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④跳读则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⑤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取精读或跳读的方法。⑥读《西游记》这样的长篇古典小说,就适合“精读”与“跳读”并用。A.⑤①④③②⑥ B.⑥⑤①④②③ C.⑤⑥①④②③ D.⑤①④②⑥③【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六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读书的方法“精读或跳读的方法”,按照论述的层次关系来写,可知⑤是中心句,引出话题,是首句;按照精读和跳读的顺序介绍,先介绍精读是①句,接着介绍跳读是④句,再交代这两种方法在同一阅读过程中是可以交替使用的是②句,最后举读《西游记》的例子加以说明的是⑥句,③句最后进行总结。所以顺序为⑤①④②⑥③;故选D。【共沐书香·好书借阅】4.本次活动需要共读《朝花夕拾》,为方便读者快速借阅此书,请你结合以下两则材料,帮小语写清楚借阅步骤和注意事项。材料一借阅流程图材料二河南省图书馆(西区)各窗口楼层分布及开放时间楼层开放窗口开放时间1F多媒体会议室爱心阅览室收发室学术报告厅图书馆:9:00-17:00自修室:8:00-21:00周一闭馆2F社会科学图书外借处办证处咨询总台电子阅览室3F自然科学图书外借处读者工作部自修室报刊部4F地方文献部古籍书库中原方志馆【答案】①首先到图书馆二楼办证处办理借书证,②之后到自助机检索《朝花夕拾》信息,③它在二楼的“社会科学图书外借处”,④借出书后可以在三楼的自修室看书也可以带回家看。⑤但是要注意图书馆开放时间为9:00-17:00;自修室开放时间为8:00-21:00;⑥周一闭馆。【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结合材料一“借阅流程图”中“办借书证—自助机检索图书—找到图书馆借阅”可知,首先到图书馆二楼办证处办理借书证,之后到自助机检索《朝花夕拾》信息;结合材料一“借阅流程图”中“《朝花夕拾》检索信息”所属类别:社会科学”,材料二“河南省图书馆(西区)各窗口楼层分布及开放时间”中“2F社会科学图书外借处办证处咨询总台电子阅览室”可知,它在二楼的“社会科学图书外借处”;结合材料一“借阅流程图”中“在自修室阅读”“带回家阅读”可知,借出书后可以在三楼的自修室看书也可以带回家看;结合,材料二“河南省图书馆(西区)各窗口楼层分布及开放时间”中“图书馆:9:00-17:00”“自修室:8:00-21:00”“周一闭馆”可知,最后要注意图书馆开放时间为9:00-17:00;自修室开放时间为8:00-21:00;周一闭馆;据此总结并组织语言作答即可。【豫图讲坛·展我风采】小语邀请你参加“豫图讲坛”的读书分享活动,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分享。(4分)5.《朝花夕拾》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根据你的阅读体验,从下面三个事物中选出一个鲁迅先生的心爱之物,并结合相关内容说明选择理由。①藤野先生的照片②阿长买的《山海经》③《天演论》【答案】①藤野先生的照片:鲁迅留学日本期间,藤野先生给予他极大的关怀和尊重,鲁迅对他充满了感激之情。分别时藤野先生送了自己的照片给鲁迅,从此再未相见。后来鲁迅将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墙上,照片常常给他带来战斗的勇气。因此,我认为这是鲁迅先生的心爱之物。②阿长买的《山海经》:《山海经》是鲁迅儿时念念不忘的一本图画书,在没有任何人在意的情况下,保姆阿长给他买来了。这不仅满足了他渴盼已久的愿望,还饱含了阿长对鲁迅的喜爱与关心,让他成年后也念念不忘。因此,我认为这是鲁迅先生的心爱之物。③《天演论》:鲁迅在南京矿物学堂上学期间,读到了赫胥黎的《天演论》,读得如痴如醉。《天演论》对鲁迅的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使他开始不断思考并探索社会现实。后来去日本学医学,弃医从文呼吁民众,回国执教、写文章、参与社会运动,都是鲁迅在新思想的影响下做出的积极探索。因此,我认为《天演论》是鲁迅先生的心爱之物。【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和分析。解答时,首先,从给定的三个选项中,选择一个你认为鲁迅最心爱的物品。然后引用《朝花夕拾》中的相关内容阐述理由。例如,你可以引用鲁迅对所选物品的描写、他如何使用或保存这个物品、以及这个物品对他有何重要意义等。最后,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一谈对鲁迅和这个心爱之物的看法和感受。示例:①藤野先生的照片:在《朝花夕拾》中,藤野先生的照片不仅是一张简单的肖像,它承载了鲁迅对恩师的深深怀念与敬意。每当鲁迅在战斗中感到疲惫或迷茫时,他会凝视这张照片,从中汲取坚持和勇往直前的力量。这张照片对鲁迅来说,不仅是一个珍贵的纪念品,更是他精神上的支柱和灵感的源泉。因此,藤野先生的照片无疑是鲁迅先生的心爱之物。②阿长买的《山海经》:对于儿时的鲁迅来说,《山海经》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是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而这本书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是由阿长——他的保姆亲手交给他的。阿长的这份关怀和用心,让这本书在鲁迅心中有了特殊的地位。即使在成年后,他依然能从中感受到童年的温暖和纯真。因此,阿长买的《山海经》无疑是鲁迅先生的心爱之物。③《天演论》:《天演论》对鲁迅来说不仅仅是一本科学著作,它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鲁迅思想的新世界。这本书让他意识到自然选择和社会竞争的残酷性,同时也激发了他对民族未来的深深担忧。这种思考和担忧最终促使他放弃医学,转而投身文学和思想领域,希望通过文字来唤醒民众的意识。因此,《天演论》不仅是鲁迅思想转变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他心爱之物中的瑰宝。6.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修成正果,回来的路上喜气洋洋。请结合《西游记》中的具体内容,参照孙悟空的话,补全下面两处对话。唐僧:诸位爱徒,此次西行,大家披荆斩棘,降妖除魔,可谓劳苦功高!孙悟空:师父,要论降妖除魔,俺老孙功劳最大!俺老孙本领高强。三打白骨精,妖怪三番变化,亏得俺火眼金睛除掉妖怪,才保师父一路西行!猪八戒:猴哥,话不能这么说,俺老猪虽然武艺不如你,但取经路上少了我,也是万万不行的。①__________。沙僧:二位师兄,你们的功劳都很大,但我也出了些力。②_________。【答案】①.示例1:每次除妖,我冲锋在前。通天河收服鲤鱼精,是俺老猪首先下水引出那妖怪,只怪你性急,才让那妖怪逃脱。示例2:我不怕苦不怕脏,吃苦耐劳。在八百里荆棘岭,俺老猪挥舞铁耙,不分昼夜,硬是开辟了一条路出来,大家才有路可走,继续前行。示例3:俺也是聪明机智的。猴哥被师父赶回花果山,还是俺老猪用“激将法”请你出山,救出师父的呢。②.我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一路上重担我挑,师父起居也是由我照顾,你们去除妖时,行李也是我看管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分析和补写句子。猪八戒是《西游记》中的重要角色,猪八戒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长相丑陋,身材臃肿,面目伶牙,胖乎乎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性格特点:猪八戒的性格特点使他成为了整个故事中的喜剧角色,他贪吃、懒做、淘气、调皮,常常会做出幽默滑稽的事情,给故事增添了许多欢乐和轻松的氛围。然而这种滑稽的外表下隐藏着猪八戒善良和真诚的内心,尽管他常常惹祸上身,但他对于师傅唐僧的忠诚以及对于保护大家安全的责任感从未动摇。能力与品质:猪八戒在取经路上面临了各种困难和考验,但他从未放弃,无论是与妖魔鬼怪的斗争,还是克服自身的缺点,他总能找到勇气和毅力去面对挑战。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激励着人们迎接生活中的困难,并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和局限性。智慧与勇气:猪八戒虽然有些愚蠢和贪婪,但他也展现出了一些智慧和聪明才智,在紧要关头,他能够以自己特殊的方式解决问题,为师傅和同伴提供意想不到的帮助,这一点也凸显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性和多面性。沙僧,又称沙悟净、沙和尚,是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主要人物之一。沙僧原本是天庭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琉璃盏,被玉帝贬下凡间,流落至流沙河成为妖怪。后来,在观音菩萨的点化下,他成为了唐僧的徒弟,与孙悟空、猪八戒一同西行取经。沙僧的性格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任劳任怨。沙僧在取经路上承担了大量的工作,如挑担、看守行李等,他总是默默无闻地完成这些琐碎而重要的任务,没有一句怨言。憨厚老实。沙僧给人的印象是忠厚老实,他不像孙悟空那样叛逆,也不像猪八戒那样贪财好色。他始终忠于唐僧,保护着师傅的安全。忠心耿耿。沙僧对唐僧忠心耿耿,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他也会毫不犹豫地保护唐僧,甚至在必要时牺牲自己。据此结合人物形象和相关情节进行补写即可。答案不唯一。示例:①俺乐观幽默。取经路上那么辛苦枯燥,还不是俺老猪时常插科打诨,给大家当开心果,让师傅一路也能放松放松。②我在取经路上承担了大量的工作,如挑担、看守行李等,总是默默无闻地完成这些琐碎而重要的任务,没有一句怨言。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一)(共16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小题。城里的猫申平①往返六百公里,二姨驾车,专程从市区把她家的大花猫送到我家来了。②她放下装猫的纸箱,立马就走了。理由是她心里不好受,还怕猫会跟踪她。③打开纸箱,面前的大花猫简直就是一个大肉球。“肉球”在床上滚了几滚,这才醒过梦来,立即“喵喵”地叫起来,跟头骨碌就想逃跑。④我上前抓住它,给它系上了猫绳,并在房间的一角给它放好了猫窝,摆上猫粮和水,然后把它拴在沙发腿上,严肃地对它说:“大花,二姨说在城里他们没空照顾你,所以她才硬着心肠把你送到我家来了。以后这就是你的家了。农村虽然比不上城里,但我们保证会对你好。对了,你来这里还可以发挥你的专长,抓老鼠啊!我家仓房就有老鼠呢……”⑤但是大花猫继续挣扎,号叫,看架势一刻都不想在我家里待。媳妇说:“先别理它,等它熟悉了就好了。”于是我们就关门出去了。⑥晚上回房睡觉,看见猫粮和水撒了一地,猫绳把大花猫缠在了沙发腿上。我上前解救它,没想到它不识好歹,狂叫着险些抓伤我。我只好找来一根棍子拨拉,这才把猫绳解开了。⑦我立即打电话向二姨汇报情况。二姨说:“唉,这只猫也是被我们宠坏了,它在家里是很少吃猫粮的,主要吃煎的鱼,再就是吃猪肝啊,鹅掌啊……”⑧我的天呀!我忽然明白二姨为什么要把它送人了。可是我们接受它,是想让它帮忙来捉老鼠的,不是请个大爷伺候的。⑨这一夜,大花猫不断鸣叫,即使睡着了也打呼噜,搞得我和媳妇都没有睡好。⑩我把猫绳给它解开,想让它在屋里活动一下。中午回来一看,差点气死。整个房间被它搞得一塌糊涂:沙发被抓烂,床单打了卷,各种摆设滚落一地。大花猫呢,正蹲在枕头上,虎视眈眈看着我们。⑪此时,我抄起木棍想打它,又想到它是二姨的宠物,也是初来乍到,只好放下棍子。但是我们的房间肯定容不下它了。我灵机一动,拖着它来到了院里的仓房。仓房里摆满了装粮食的大缸,房梁上吊着腊肉,所以才招来了老鼠。我把大花猫拴在门框上,又去拿来它的那套家什,然后说:“对不起了大花猫,本想让你适应一下,但是你表现太差,那今天你就提前上岗吧。”说着就把门关上了。⑫中午,我听见仓房里传出大花猫的惨叫声,就悄悄走过去,透过门缝往里看,只见两只半尺长的老鼠,一只在攻击戏弄大花猫,另一只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猫粮。它们不断发出吱吱的叫声,好像是在嘲笑大花猫。【A】这老鼠的克星,此时却浑身发抖,顾头不顾腚,口中不断发出绝望的叫声。哎呀,真是丢死人了!⑬我打开门,大喝一声冲进去,老鼠这才仓皇逃离。再看大花猫,早已被吓得缩成一团。我把它的狼狈相用手机拍下来发给二姨。我接着发微信说:“二姨呀,你的猫除了会祸害人,别的一点儿用都没有。是你来接它,还是我把它送回去?”⑭二姨许久才发来语音说:“城里的猫都是这样的,它们是宠物,没见过老鼠。我既然把它送你了,你就看着处理吧,只是别害它性命。”⑮有了二姨这话,我就对大花猫不客气了。我把它拖到院里,解开猫绳说:“猫先生,现在你自由了。你爱去哪儿就去哪儿吧。”⑯为了做到仁至义尽,我还把它的猫粮和猫窝什么的拿出来放到院里,然后就不再理它。⑰可是这个怂货,它根本就不敢离开院子,就在院里徘徊,哭叫。因为农活忙,我们也顾不上再管它。只是到了夜里,它的叫声招来了两只野猫,呜哇地吵作一团。我被惊醒冲出来,野猫跑了,大花猫瑟瑟发抖,赶快跑到我的脚边求救。我骂了它一声,只好把它抱回外间屋里,这回它不再叫了。⑱从这天开始,大花猫白天在院里活动,晚上就待在外间屋。见没人再宠它,它也开始吃猫粮了,身体一点点瘦下来。⑲也记不清它是哪一天失踪的。我和媳妇猜想,它是不是回城去找二姨了。不过一去三百公里,又是坐车来的,它能找回去吗!⑳大约过了一个多月,有天夜里我听见外面有猫叫。出来一看,竟然是大花猫回来了。它整个变了一只猫,身上的赘肉早已不见,个头显高了,动作敏捷了,虽然身上伤痕累累,但往那儿一站,却是身材健硕,威风凛凛。㉑【B】啊,大花你回来了!我拍拍它的脑袋,打开门让它进屋。但是它却摇摇尾巴,掉头去扒仓房的门。哦,看来它是想去捉老鼠,要报那一箭之仇呀,好,好!㉒我马上过去把门打开,然后就去睡觉了。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好家伙,仓房门前一溜摆了四五只大大小小的老鼠,大花猫正蹲在一边洗脸。见我出来,它立刻喵喵地叫起来,仿佛在说:主人,快来看下我的战利品吧。㉓我心里一热,立刻上前抱起它,把它举过头顶,喊道:“大花,好样的,你终于像一只猫了!”(选自《小说选刊》2023年第4期,有删改)7.本文主要写了城里的猫到“我”家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时间大花猫的处境和表现初到“我”家时①②被两只老鼠攻击戏弄,吓得浑身发抖放到院里的夜里③大约过了一个多月④8.阅读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A】老鼠的克星,此时却浑身发抖,顾头不顾腚,口中不断发出绝望的叫声。(分析“克星”一词的表达效果)【B】啊,大花,你回来了!(分析感叹号的表达效果)9.本文多处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请找出两处并分析其作用。10.读完这篇小说,也许你会联想到这些词语:环境、宠爱、成长……请任选一个词语,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并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答案】7.①被送到我家,想要逃跑,号叫,挣扎(若回答“不适应新环境”“整夜鸣叫,把房间搞得一塌糊涂”也给分)②关到仓房后的中午(若回答“关到仓房后”也给分)③被两只野猫欺负,吓得瑟瑟发抖④失踪后回来,动作敏捷,威风凛凛8.A猫本来是老鼠的克星,而此时的大花却被大花吓得“浑身发抖”,突出了花猫胆小、怯懦的特点,写出了作者对花猫的失望和讽刺,有戏剧化的效果。(任选一个词即可)B写出作者没想到大花猫会自己找回来/更没想到它变了一个样。运用感叹号突出了作者的意外/惊喜/欣慰之情。9.①将大花猫刚来时大肉球的形象与后来赘肉不见,身材健硕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花猫的外形变化,也写出了环境的变化对花猫的影响。②将大花猫刚来时面对老鼠瑟瑟发抖的“怂货形象”与后来勇战数鼠,一雪前耻的“胜利者”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花猫性情比以前变得勇敢。③刚开始“我”喊花猫“怂货”,对花猫嫌弃的态度与后文“我”夸花猫“好样的”的赞赏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侧面写出了花猫的变化之大。④二姨宠溺花猫和“我”逼迫花猫成长形成对比,有助于突出文章的主旨:过度的溺爱和保护不利于成长。10.示例1:环境:大花猫在城市时,养尊处优,连“猫”的本职——抓老鼠的技能都丧失了;而从“城里”到“乡下”后,随着环境的改变,大花猫也完成了从一只“怂货”到一只真正的大花猫的蜕变。这告诉我们:环境影响人并改变人。我们要学会适应环境,并在环境中得到历练和成长。示例2:宠爱:大花猫刚开始在大姨家养尊处优,受尽宠爱,吃肉和鹅肝等,以至于连自己的天性捉老鼠的技能都丧失了,后来到“我”家没有受到宠爱。历经磨难,学会了新技能,回归本性。由此可见,宠爱要适度,过度的宠爱不利于成长。示例3:成长:大花猫在城里时,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被宠坏了,没有经历什么磨难挫折,以至于连“猫”的本职——抓老鼠的技能都丧失了;来到我家后,经过现实的锻炼和考验,从“怂货”成长为一只真正的大花猫。这告诉我们:一定的挫折有助于成长,我们不能像温室的花朵一样逃避现实,而要勇敢接受困难挫折的洗礼,并在困难和挫折中学会成长。【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第一空,根据第③段“打开纸箱,面前的大花猫简直就是一个大肉球。‘肉球’在床上滚了几滚,这才醒过梦来,立即‘喵喵’地叫起来,跟头骨碌就想逃跑”和第⑥段“大花猫继续挣扎,号叫,看架势一刻都不想在我家里待”可知,这些句子表明大花猫初到“我”家时的不适和想要逃跑的强烈愿望。此处可以概括为:(大花猫)被送到我家,想要逃跑,号叫,挣扎。第二空,根据第⑫段“中午,我听见仓房里传出大花猫的惨叫声,就悄悄走过去,透过门缝往里看,只见两只半尺长的老鼠,一只在攻击戏弄大花猫,另一只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猫粮”可知,大花猫被关到仓房后的中午时分所发生的事情,即被老鼠攻击和戏弄。此处可以概括为:关到仓房后的中午。第三空,根据第⑰段“可是这个怂货,它根本就不敢离开院子,就在院里徘徊,哭叫。因为农活忙,我们也顾不上再管它。只是到了夜里,它的叫声招来了两只野猫,呜哇地吵作一团。我被惊醒冲出来,野猫跑了,大花猫瑟瑟发抖,赶快跑到我的脚边求救”可知,大花猫在夜里被两只野猫欺负时的恐惧和无助。此处可以概括为:被两只野猫欺负,吓得瑟瑟发抖。第四空,根据第⑳段“大约过了一个多月,有天夜里我听见外面有猫叫。出来一看,竟然是大花猫回来了。它整个变了一只猫,身上的赘肉早已不见,个头显高了,动作敏捷了,虽然身上伤痕累累,但往那儿一站,却是身材健硕,威风凛凛”和第㉒段“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好家伙,仓房门前一溜摆了四五只大大小小的老鼠,大花猫正蹲在一边洗脸”可知,大花猫失踪后回来时的变化,它变得更加敏捷和强壮,并开始履行其作为猫的本职工作——捉老鼠。此处可以概括为:失踪后回来,动作敏捷,威风凛凛。【8题详解】本题考查词句/标点符号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A.“克星”是指能够制服或对付某种事物的人或物。在这里,猫通常被视为老鼠的“克星”,因为猫有捕捉老鼠的天性。然而,在这句话中,“老鼠的克星”却“浑身发抖,顾头不顾腚,口中不断发出绝望的叫声”,这显然与猫作为老鼠的“克星”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突出了花猫的胆小、怯懦的特点,让读者对花猫产生了失望和讽刺的情感。这种用词和描述的巧妙运用,使得句子具有了戏剧化的效果,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了强烈的感受。B.在这句话中,“啊,大花,你回来了!”使用了感叹号,使得句子的语气更加强烈,突出了作者的意外和惊喜之情。从上下文可以看出,作者原本并没有期待大花猫会回来,或者对大花猫的变化感到惊讶。因此,当大花猫真的出现时,作者的情感被强烈地激发出来,这种情感通过感叹号的运用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同时,这也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对大花猫回来的喜悦和欣慰之情。【9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对比分析。(1)大花猫外形的对比。根据第③段“打开纸箱,面前的大花猫简直就是一个大肉球”与第⑳段“它整个变了一只猫,身上的赘肉早已不见,个头显高了,动作敏捷了,虽然身上伤痕累累,但往那儿一站,却是身材健硕,威风凛凛”可知,大花猫初到时被描述为“大肉球”,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后,它变得“身材健硕,威风凛凛”。这种外形的鲜明对比,不仅突出了花猫的变化,也暗示了环境的变化对花猫产生的深远影响。(2)大花猫面对老鼠时的态度对比。根据第⑫段“只见两只半尺长的老鼠,一只在攻击戏弄大花猫,另一只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猫粮。它们不断发出吱吱的叫声,好像是在嘲笑大花猫。这老鼠的克星,此时却浑身发抖,顾头不顾腚,口中不断发出绝望的叫声”与第㉒段“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好家伙,仓房门前一溜摆了四五只大大小小的老鼠,大花猫正蹲在一边洗脸”可知,初次面对老鼠时,大花猫表现得非常怯懦,甚至被老鼠戏弄和嘲笑。然而,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成长后,大花猫不仅能够勇敢地面对老鼠,还成功地捕捉了多只老鼠。这种态度的转变和对比,突出了花猫性情的勇敢变化。除此之外,文章还有其他方面的对比,如“我”对花猫态度的变化、二姨的宠溺和“我”的逼迫等,这些对比都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过度的溺爱和保护不利于成长。通过这些对比,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意义,感受到作者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10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及感悟启示。解答时,选择一个与文章内容紧密相关的词语,如“环境”“宠爱”或“成长”。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该词语在文章中的体现。例如,若选择“环境”,可以分析文章中描述的不同环境对花猫成长的影响;若选择“宠爱”,可以分析二姨对花猫的过度宠爱导致其失去捕鼠本能;若选择“成长”,可以分析花猫在经历挑战和锻炼后的成长变化。从文章主题出发,联系现实生活,阐述对该词语的理解和感悟。言之成理即可。示例1:环境。在文章中,最初,花猫生活在一个舒适、安逸的环境中,被主人宠爱,导致它失去了猫应有的捕鼠本能,变得胆小怯懦。然而,当花猫被送到新家后,面对新的环境和挑战,它不得不开始适应和改变。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和磨砺,花猫最终变得勇敢、强壮,并重新找回了捕鼠的本能。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环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不同的环境会塑造出不同的个体,而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环境则能激发我们的潜能,促使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示例2:宠爱。在文章中,花猫最初因为主人的过度宠爱而失去了猫应有的捕鼠本能,变得胆小、依赖。这种过度的宠爱不仅让花猫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还使其在面对新的挑战时显得无所适从。然而,当花猫被送到新家后,它不得不开始学会独立面对困难和挑战。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和磨砺,花猫最终变得勇敢、自主,并重新找回了猫应有的本能。这让我深刻认识到过度宠爱的危害以及独立自主的重要性。示例3:成长。在文章中,初来乍到时,花猫被宠坏,失去了捕鼠本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改变,它逐渐学会了捕鼠,变得勇敢和强壮。这个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成长的不易和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但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锻炼,才能真正成长和进步。因此,我认为成长是一个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和超越的过程,需要我们勇敢面对挑战,积极适应环境,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二)(共10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小题。荷塘冬韵古德英①这天下午有阳光,阳光冲淡了寒意,我要到公园北门外办事,于是从南门入,匆匆而行。就这样,我邂逅了那片残荷。②公园里有连接大湖的一片荷塘,两三亩见方。当目光落在塘里那片荷时,脚步不由自主定住了:那一大片零落的残荷断梗,这儿一丛,那儿一簇,【A】在远远近近的视野中,高矮参差,造型各异,或横卧,或斜倚,或交错,或弯曲倒伏,或傲然独立,成就了一幅幅或线性、或平面、或立体的清浅水墨图。③这里我夏日时来过,记忆里那荷,绿云绵延,亭亭如盖,卷舒有致的荷花绚丽了人的双眸。而眼前,水瘦了,荷枯了,没有了叠翠流光的缤纷,却有着别样的残缺之美。④瞧呀,跟前这丛,直线曲线,交错穿插,水上水下,倒影交叠。一片浅灰淡墨,加上少许留白,是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作沧桑残荷图的参照实景吧。远处那簇,铮铮傲骨般的枯梗上,顶着一片灰黑的荷叶,荷叶蜷缩着,筋脉山脊般隆起,倔强地伸展着,像极了爱国诗人屈原遗世独立的硬骨头。⑤【B】起风了,风贴着残荷墨梗耳语,残荷墨梗下的水迅速晕染开一圈圈细细的涟漪,有鱼儿在涟漪下打捞人类的眼神。我仿佛从那颤悠的涟漪里听到它们的对话:“残荷,你丰富了冬的内涵。”“盛与衰,枯与荣,本就相辅相生嘛。”⑥是哦,物有荣枯。任何一种生命,都有从萌芽到衰败的过程,有生的鼎盛和喧闹,也有枯的萧条和寂寥。当繁华落尽,呈现给世间的是一种冷峻悲壮的凄美,这种美更让人敬畏和震撼,那是历尽沧桑后的一种世态,也是生命形式的一种转换。⑦忽然看到一丛仍残留着丝丝浅绿的败荷。其左倾的枯梗上,居然栖落一只小小的山雀。那山雀左顾右盼一下,“嗖”的一声飞走了。我从残枯中看到了生命,感到一种柔韧劲道的力量正毫无障碍地流进自己的心房。其实,无论绿盖擎天还是凋零枯败,荷从一而终的事,就是源源不断地把自己的营养,输送到蕴藏在水下的藕的身上。莲藕丰满起来了,梗叶却慢慢干枯了,它这是在用生命守护着积聚一生获得的宝贵财富。⑧冬荷知道,水下有藕,布满在塘底,每一节藕上,都栖着自己生生不息的梦。面对断荷墨梗,心里升腾起来的有感动,有肃穆与震撼,但没有感伤。因为残荷并非意味着生命的残局,它的价值在于孕育和奉献。相对于夏天,我更愿意在冬天里与一株残荷对话。⑨一条曲径,衔着小亭折进塘中,曲径后是一棵扭曲斑驳的柏树。柏树旁,一位穿着民族服装、富有骨感美的少女,正和友人在塘边拍视频。伴随旷美的《鸿雁》歌曲,少女跳起民族舞,动作灵活,裙裾翩翩,如雀跃的羚羊。夕阳饱满圆润,光一缕缕穿过柏树枝叶,洒在少女的身上,温暖和煦。少女的舞姿,与不远处一座石拱桥在自然中形成一幅清逸的图画。⑩寒冬之美,画处皆为妙境。(选自《中国文化报》2023年11月15日,有删改)11.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描绘了清浅水墨图、鱼戏残荷图、山雀栖荷图和少女舞姿图。B.第②段从整体上描写了冬日荷塘的景色。C.第④段由近及远具体写出了残荷断梗的外形特点及气质。D.作者面对断荷墨梗,心里升腾起来的有感动和感伤,也有肃穆与震撼。12.请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自选角度进行赏析。【A】在远远近近的视野中,高矮参差,造型各异,或横卧,或斜倚,或交错,或弯曲倒伏,或傲然独立。【B】起风了,风贴着残荷墨梗耳语,残荷墨梗下的水迅速晕染开一圈圈细细的涟漪。13.课文第⑧段最后写到:“相对于夏天,我更愿意在冬天里与一株残荷对话”,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答案】11.D12.A示例1: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展现了荷塘中残荷断梗的各种姿态和各自特点,写出了作者被眼前残荷断梗的画面所吸引(或喜爱之情)。示例2:以短句为主,写出了荷塘中残荷断梗的各种姿态和各自特点,富有节奏感/音韵美/朗朗上口。示例3: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残荷断梗横卧、斜倚的悠闲及傲然不屈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残荷断梗的喜爱之情。B示例1: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风”、“残荷墨梗”拟人化,赋予了它们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吹残荷的温情,表现了作者对冬日残荷美好画面的喜爱之情。示例2:“贴”“晕染”等动词,写出了风吹荷塘时的画面,渲染出了一种水墨意境。13.①因为相对于夏天,冬天的残荷也有别致的美——残缺之美;②残荷丰富了冬天的内涵,它告诉我们,事物的荣枯盛衰都是自然规律,这个过程呈现出冷峻悲壮的凄美,这是历尽沧桑后的一种世态,也是生命形式的一种转换,更让人敬畏和震撼;③残荷的价值在于孕育和奉献,荷源源不断地把自己的营养,输送到藕的身上。莲藕丰满起来了,梗叶却慢慢干枯了,这种精神让人感动。(或者残荷有一种铮铮傲骨、遗世独立的精神,这种精神让人感动。)【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D.有误,结合⑥段中“是哦,物有荣枯。任何一种生命,都有从萌芽到衰败的过程,有生的鼎盛和喧闹,也有枯的萧条和寂寥。当繁华落尽,呈现给世间的是一种冷峻悲壮的凄美,这种美更让人敬畏和震撼,那是历尽沧桑后的一种世态,也是生命形式的一种转换”的内容可知,作者面对断荷墨梗,心里升腾起来的有感动,也有肃穆与震撼,并未“感伤”;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时,结合句子内容,可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描写方法、句式特点等角度进行分析。(1)结合“在远远近近的视野中,高矮参差,造型各异,或横卧,或斜倚,或交错,或弯曲倒伏,或傲然独立”的内容,从修辞上来看,“高矮参差”“或横卧,或斜倚,或交错,或弯曲倒伏,或傲然独立”将残荷断梗人格化,赋予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残荷断梗横卧、斜倚的悠闲及傲然不屈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残荷断梗的喜爱和赞美。“或横卧,或斜倚,或交错,或弯曲倒伏,或傲然独立”还构成排比,展现了荷塘中残荷断梗的各种姿态和各自特点,表现作者被眼前残荷断梗的画面所吸引和对残荷断梗的喜爱之情;同时,该句以短句为主,写出了荷塘中残荷断梗的各种姿态和各自特点,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2)结合“起风了,风贴着残荷墨梗耳语,残荷墨梗下的水迅速晕染开一圈圈细细的涟漪”的内容,从修辞上看,“风贴着残荷墨梗耳语”,将“风”、“残荷墨梗”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吹残荷的温情,表现了作者对冬日残荷美好画面的喜爱。从词语运用上看,“贴”“晕染”等动词,写出了风吹荷塘时的生动画面,渲染出了一种水墨意境,引人入胜。【13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结合③段中“这里我夏日时来过,记忆里那荷,绿云绵延,亭亭如盖,卷舒有致的荷花绚丽了人的双眸。而眼前,水瘦了,荷枯了,没有了叠翠流光的缤纷,却有着别样的残缺之美”可知,相对于夏天,冬天的残荷也有别致的美——残缺之美;结合⑤段中“我仿佛从那颤悠的涟漪里听到它们的对话:‘残荷,你丰富了冬的内涵。’‘盛与衰,枯与荣,本就相辅相生嘛’”⑥段中“是哦,物有荣枯。任何一种生命,都有从萌芽到衰败的过程,有生的鼎盛和喧闹,也有枯的萧条和寂寥。当繁华落尽,呈现给世间的是一种冷峻悲壮的凄美,这种美更让人敬畏和震撼,那是历尽沧桑后的一种世态,也是生命形式的一种转换”可知,残荷丰富了冬天的内涵,它告诉我们,事物的荣枯盛衰都是自然规律,这个过程呈现出冷峻悲壮的凄美,这是历尽沧桑后的一种世态,也是生命形式的一种转换,更让人敬畏和震撼;结合⑦段中我从残枯中看到了生命,感到一种柔韧劲道的力量正毫无障碍地流进自己的心房。其实,无论绿盖擎天还是凋零枯败,荷从一而终的事,就是源源不断地把自己的营养,输送到蕴藏在水下的藕的身上。莲藕丰满起来了,梗叶却慢慢干枯了,它这是在用生命守护着积聚一生获得的宝贵财富”可知,残荷的价值在于孕育和奉献,荷源源不断地把自己的营养,输送到藕的身上。莲藕丰满起来了,梗叶却慢慢干枯了,这种精神让人感动。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一)(共11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诫子书》)【乙】谕①纪泽②:我朝列圣相承,总是寅正③即起。我家高曾祖考④,相传早起。余近亦黎明即起,思有以绍⑤先人之家风。尔既冠授室⑥,当以早起为第一先务。余生平坐⑦无恒之弊,万事无成,德无成,业无成,已可深耻矣。尔若稍有成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余尝细观星冈公⑧仪表绝人,全在一重字,余行路容止亦颇重厚。尔之容止甚轻,以后宜时时留心,无论行坐,均须重厚。早起也,有恒也,重也,三者皆尔最要之务。早起是先人之家法,无恒是吾身之大耻,不重是尔之短处,故特谆谆戒之。(节选自《曾国藩家书》,有删改)【注释】①谕:告诉。②纪泽:曾国藩的次子。③寅正:指凌晨四点。④考:指去世的父亲。⑤绍:连续,继承。⑥授室:娶妻。⑦坐:因,由于。⑧星冈公:曾国藩的祖父,号星冈。14.根据提示的方法,推断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词语释义淫慢则不能励精成语助记法:聚精会神(1)_____________余尝细观星冈公仪表绝人查阅词典法:①断绝。②极、非常。③超越、超过。(2)_____________(填序号)15.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16.老师选取了甲文中的两句话制作成了书签,你喜欢哪一个?请结合对句子的理解和自身实际说明理由。17.古代家书包含着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以上两则材料中,诸葛亮和曾国藩对儿子的谆谆教诲有哪些?请分别概括。【答案】14.①.精神②.③15.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所成就。16.示例1:我喜欢书签1.这句话的意思是淡泊名利才会有远大志向,内心平静不浮躁,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我平时生活比较爱攀比,不能将精力集中在学习上,所以我要用这个书签来警戒自己时刻保持宁静淡泊之心,不浮躁,向自己的目标奋进。示例2:我喜欢书签2.这句话的意思是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我日常学习比较放松随意,对自己要求不高,做事比较浮躁,所以我要用这个书签来告诉自己人生路上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振奋精神,做事要稳重宁静,注重修养性情。17.材料一:诸葛亮教导儿子要节俭,淡泊宁静;要有远大的志向,勤奋学习,珍惜时间。材料二:曾国藩教导儿子要要养成早起的习惯,做事要有恒心,仪容举止稳重厚重。【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放纵懈怠就不能勉励心志振奋精神。聚精会神: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精:精神。(2)句意为:我曾经细看星冈公仪表非凡。绝:超越、超过。故选③。【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本句重点词语:才:才干。广才:增长才干。广:增长。成:达成,成就。【16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语言表达。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不恬淡寡欲就无法使(自己的)志向明确,不清静寡欲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意思是放纵懈怠就不能勉励心志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据此结合自己的理解选一作答即可。示例:我喜欢书签1。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有所成就,必须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定,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干扰。在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定,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干扰。同时,我们还需要学会如何沉淀内心、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17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甲文: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可以看出,诸葛亮教育孩子要树立远大志向;从“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可以看出,诸葛亮教育孩子要做到静心学习;从“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可以看出,诸葛亮教育孩子要珍惜时间。乙文:结合“早起也,有恒也,重也,三者皆尔最要之务。早起是先人之家法,无恒是吾身之大耻,不重是尔之短处,故特谆谆戒之(早起、有恒、厚重,这三点是你最重要的事。早起是先人立下的家法,没有恒心是我留下的耻辱,不厚重是你的不足,所以特别谆谆告诫于你)”可知,曾国藩教导儿子要要养成早起的习惯,做事要有恒心,仪容举止稳重厚重。【点睛】参考译文:【甲】品德高尚的人,依靠内心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来培养品德。不恬淡寡欲就无法使(自己的)志向明确,不清静寡欲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则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放纵懈怠就不能勉励心志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同时光飞快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最终(像黄叶一样)枯老衰落,大多不接触世事,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困守在自己破败的房子里,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乙】谕纪泽:我朝历代皇帝一直沿袭下来的习俗,就是寅时正刻就起床。我家的高祖和曾祖,相传都起得很早。我最近也是黎明就起床,心里想延续先人的家风。你现在已经成人并有了家室,应该以早起为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我平生犯了没有恒心的错误,弄得万事无成,立德不成,立业也不成功,已经让我深深地感到耻辱。你如果稍有成就,一定要在有恒方面重下工夫。我曾经细看星冈公仪表非凡,完全在于一个“重”字。我走路、仪表、举止也比较厚重。你的仪表、举止分量很轻,是一大弊病,以后要时时留心,无论行走还是坐下来,都要有厚重感。早起、有恒、厚重,这三点是你最重要的事。早起是先人立下的家法,没有恒心是我留下的耻辱,不厚重是你的不足,所以特别谆谆告诫于你。(三)(共5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使引诗情到碧霄。18.对以上两首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净沙·秋思》中,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凄凉萧瑟的氛围。B.《秋词(其一)》中,“逢秋悲寂寥”的常情与“秋日胜春朝”的新见,形成鲜明对比。C.《天净沙·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了惬意小景,使秋意不再那么悲凉。D.《秋词(其一)》中,“排”是推开的意思,表现鹤振翅高飞、冲破云霄的力度和气势。19.同样是写秋景,两位诗人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答案】18.C19.《天净沙·秋思》中诗人借萧瑟凄凉的深秋之景,表达了作者的思乡愁情。《秋词》中诗人借一鹤凌云的明丽秋景,表达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昂扬乐观的情怀。【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辨析内容能力。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诗句的意思是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依据“小桥流水人家”句意可知,这是以乐景衬哀情,表面上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看似恬静明丽,实际上与“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哀景形成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故选C。【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