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对策和思考_第1页
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对策和思考_第2页
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对策和思考_第3页
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对策和思考_第4页
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对策和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一、引言 一、引言(一)选题的背景最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道德失范、不规范的市场经济和信用缺失现象日益突出,这已经成为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阻碍。(二)选题意义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个人信用愈发凸显其重要性。房屋、汽车、家具、教育、医疗、出国留学等等均离不开个人信用的消费。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这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对加强诚信意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三)研究方法对本课题的研究,首先收集了近几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从中提炼出对本课题研究有意义的重要论证和案例。通过文献研究法,查阅大量有关我国社会信用制度的现状和有关信用体系的研究现状的文献资料,在中国知网等各大期刊杂志数据库输入关键词“信用制度”、“信用体系”等搜索相关内容,搜集信用制度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为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四)论文的结构与安排本文的写作背景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部分的信用体系亟待建立。由于历史的及其他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的信用现状远落后于市场发展的步伐,因此本文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积极探索。本文的主要内容为:第一部分作为引言;第二部分摘录了国内外一些有关个人信用制度的发展历程,同时对这些方法的内容与步骤进行简单的概述;第三部分阐述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现状;第四部分具体说明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谈谈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在建设中的思考与启发以及对已存在问题的对策;第六部分对前文做出小结与展望。二、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成果国外信用制度的研究与构建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当前,西方国家的信用制度处于比较成熟的阶段,信用已广泛渗透于入们的日常生活。近几年,国外关于个人信用制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制度运行的具体机制。希恩(2009)指出,消费信贷中,披露监管在针对弱势、低收入消费者方面的不足之处,为了保护这类消费者群体,必须加强监管制度的改革。第二,个人信用风险教育在不同领域的运用所产生的影响。比蒂(2010)指出,在医学领域,是否对具备多元化种族背景的患者进行个人信用风险教育会使其对疾病产生不同程度的风险认知,,参加个人信用风险教育的患者会增加对疾病风险的认知度。第三,信贷的多因素思考。H.库珀(2013)指出组织信贷的发展应该考虑到信贷伦理方面的因素,如心理、情景、人格机构。第四,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优化。卡蒙,卡拉(2014)提供了一种个人信用评估模型,它包含了个人社会和财政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社会信用的评分模型应包括贷款人的知识,并尽量注意量化就业、教育环境、健康、社会影响对个人贷款的影响。(二)国内研究成果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历程出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课题组(2002)阐述了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呼吁规范和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并提出政策建议。王琼,冯宗宪(2005)通过对比的方法,基于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现状,与发达国家个人信用体系进行比较,从政府信用管理执行效率、个人信用法律和评估数据及中介机构的运作、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环境方面得出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和存在的潜在性主要问题。在最新的研究万面,谭明強(2015)通过对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发展现状的概述,从而指出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必要性,即它有利于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营。关于发达国家个人信用制度的介绍及借鉴对策分析。杨松才(1999)以美国消费信用为例,讲述了美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四项法律原则,即披露原则、平等原则、真实原则、正当原则。安贺新(2005)在介绍和学习西方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提出我国应建立集个人信用档案制度、科学统一的评估体系、相关风险预警、转移、立法基础上的惩戒等一系列重要机制和相关配套制度于一体的个人信用制度,并以上海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为例,强调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对政策、法律支持及组织保障的需要。关于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对策研究。首先是从法学角度。艾洪德,蔡志刚(2001)认为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需要各部门在团队意识基础上形成合力,这除了需要各部门自身的合作意愿之外,还需要政府出面,出具依靠外在制度规范保障的法律法规,以确保各部门的通体合作,他们认为国家应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每个人都应有一个属于个人的账户,同时,个人信用信息应包括采集内容、查询条件、管理评定规则以及对个人失信记录进行披露,从而使个人信用制度在法律的框架范围内合理运行。其次,在金融信贷领域。李新庚(2002)从拉动内需、促进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角度指出,个人信用制度的发展需要搞好信用卡业务、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张中秀(2002)从个人信用水平和制度状况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及相关配套制度有关这一出发点指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要充分考虑到社会保障水平。王泽良(2012)则指出在规范个人信用时应辅之以信用教育,同时应对传统的消费观念进行更新,加强信贷消费的知晓率,从而形成有效的失信约束机制。三、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现状分析(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推动了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设步伐在互联网上进行各类经济金融活动的便利性和低成本使得互联网金融成为我们经济生活重要的一部分,然而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信用风险迫切需要完善的互联网金融个人征信体系。我国现有的个人征信体系是以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为基础建立的,但是该征信体系在互联网金融个人征信方面依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20世纪90年代,我国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市场经济开始活跃起来,参与经济的主体也出现多样化的态势,专业银行纷纷改制为商业银行,贷款对象也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延伸到私企和个人,同时个人消费信贷和投资也在逐步上升,商业银行迫切需要掌握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在这种征信体系建设跟不上市场经济改革节奏的情况下,我国开始筹划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征信体系。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于1997年正式启动,批准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开展个人征信业务试点,人民银行于2004年启动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在2006年正式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个人征信系统,并接入所有商业银行和部分农村信用社机构的个人信用信息。目前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接入的机构包括全国性商业银行、城商行、农村信用社、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截至2014年底,接入的机构数为1811家,其中包括小微金融企业12%家,征信中心已经为8.57亿人建立了信用档案。2015年,人民银行批准了包括腾讯征信、深圳前海征信和芝麻信用等八家征信机构进入个人征信行业,以芝麻信用等为代表的大数据征信标志着个人征信在中国的发展进入新篇章。(二)社会信用标准体系正在快速推进2017年,湖北、上海、河北、浙江先后颁布了以征管、存储、处理和使用信用信息为重点的地方性信用法规。进入2018年,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省份将出台全面的地方信用立法、部门和行业也将引入专门的信用法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的有望颁布,信用法的制定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期待,立法进程将大大加快。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自2016年7月成立以来,社会信用标准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我国已颁布了30多个国家社会信用标准,有20多个国家标准正在制定之中。2018年,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包括信用服务标准、信用数据收集和服务标准、信用修复标准、城市信用标准、行业信用标准等在内的多层次标准体系亟待颁布,社会信用标准体系有望快速推进。(三)信用示范城市引领城市信用建设再上新台阶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引入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协同参与多领域及特定领域行业信用建设和信用监管工作的函》,50余家机构参与报名。进入2018年,一批综合实力强、信用服务经验丰富、社会信誉好的信用服务机构将深度参与广告、政务、金融、共享单车、旅游、重大投资项目、教育、环保以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明确的34个领域信用建设,发挥监督作用,促进市场有效监管。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针对2015年和2016年两批43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创建城市(区),按照一定标准组织了评审,评审结果预计在2018年上半年公布,这些城市在推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在一些关键而艰巨的工作中实现了率先突破,对推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国家首批信用示范城市公布,必将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提升城市信用建设热潮,把城市信用建设推向一个新的水平。四、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信用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突出表现为信用意识的增强、每个人开始关心自己的信用记录,以及信用建设的参与度。信用建设、信用体系相关的功能、职能,不仅在国内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一)信用文化培育不足,缺乏失信惩戒机制1.意识形态没有改变在我国旧有的意识形态中,人们心目中的信用概念只是一种道德约束的品格。人们没有意识到信用是一种商品,没有看到信用在买卖中的决定性作用,所以也就很难正确地认识它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一个人言而无信,他经济上的利益不会遭到很多伤害,仅仅会受到德行上的责骂。在发达国家,信用文化非常发达,信用作为商品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失信者有相关的经济和劳动制裁,并使其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而守信者将获得经济上的便利和好处。2.信用经济滞后近年来,由于近代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不足,信用经济严重滞后,市场信用交易不发达,新中国成立后又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在制度转型时期,传统的信用文化、信用制度被打破,新的信用文化、信用制度尚未建立,真正的社会信用关系十分薄弱。也存在缺乏司法配合的问题。个人信用记录差、在信贷消费、求职等诸多方面不受限制或很少被限制。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盛行、信用卡欺诈、偷税漏税、走私骗汇等问题十分严重,信用问题已经影响到整个经济运行效率和市场秩序。(二)央行诚信体制的绝对优势不利于诚信业的发展征信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已经有一定经济基础的阶级之上。征信业的基础是信用信息,是借贷主体本身的资质决定的,如果主体本身资产极少,是会被逐利的金融体系排斥在外的,无法产生信用信息,只能依靠民间借贷或者国家扶贫,直到达到一定条件,被金融体系接纳,才会进一步进入征信体系。目前我国诚信体制主要分为央行诚信体制和上海诚信体制,其各有优劣势。央行地域覆盖面广,与北京、浙江、广东、重庆、陕西、广西、四川和湖南等8个省市联网,而上海体制仅限于上海本地区。央行在诚信业处于垄断地位,不利于我国诚信业发展。由于我国诚信系统数据分散,公安、工商、税务、劳动保障、人事、建设等多个政府部门以及商业银行、公用事业、邮政、电信、移动通信、保险等商业机构各自保有部分个人信息,互相屏蔽,没有形成完整的诚信管理体系。其他诚信机构更难从这些相关部门中取得相应的信息,央行的行业优势无疑是十分明显的。(三)缺乏统一的个人信用的信息采集和处理评分体系1.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来源渠道相当复杂大数据是将分散的数据收集起来,形成大量的数据。有的数据可以结构化、格式化、高质量,有的则不能。但从征信系统建设来看,信息来源渠道和使用方式必须清晰可追溯。对于企业,要维护商业秘密和合法权益,对于个人,要维护个人隐私与合法权益。因此互联网大数据和征信信息不一样,信用建设需求不一样,但是有联系有影响。具体有哪些联系和影响,还需要在学术上做研究和进一步设计。2.难以评估和论证个人信用评分由于互联网大数据企业所使用的数据是有限的和不完整的,因此难以评估和展示个人信用评分。每个互联网企业都想做自己的业务闭环,信息都是分割的,不是彼此共享的。不能保证公平公正。在很多互联网大数据中,既有交易信息,也有行为信息、社交信息。当前有一个倾向是,社会精英的信用分相对高,反之信用分相对低。不管是做信用建设还是做征信,首先要保持公平公正。如今,大型企业收集的大量信息已经不仅仅来自于国际互联网以及央行信贷,还有来自于自身平台的消费。消费越多,评分越高。甚至有一种提高信用分的方式明确表明,要提高个人的信用分,就告知具体的信息,例如车辆信息、住址信息、配偶信息、甚至还包括房产信息等,只要上报以上信息,个人的信用分自然提升。3.个人信用很难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各商业银行与信用评估机构的不同评分体系导致了同一数据的不同标准,使得个人信用难以在全国范围内流通。虽然有着同样的数据库,但是不同的评分体系带来的不同的评分标准是目前建立全国性个人信用评分系统的一个障碍。如果不能客观准确的反映个人信用,那么即使有着完善的数据库也会失去原有的意义。形成该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是我国信贷市场混乱,信用机构较多,在信息采集处理上、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五、关于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对策思考(一)建立统一的个人信息收集体系1.大力推动“信用+”工作,释放信用红利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较短,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开放性和规范性程度还比较低。这在客观上也促使我国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收集体系。促进“信用+”工作突破口仍在于公共信用领域,包括政务诚信建设和公共信用体系建设在信息披露、数据共享、数据流通、信贷产品的使用等方面应先行一步,在其他行业和主体发挥领导模范作用。长远来讲,此项工作的关键在于激发市场活力,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实现信用与相关产业的有效衔接,提高社会运行的整体效率。2.将信用要素纳入政府行政工作中信用+传统的公共管理,就是将信用要素整合到政府行政工作中,当前我国大力推动的简政放权、政务信息公开、权责双列、行政体制改革、服务型政府构建等措施都是“信用+公共管理”和“信用+政务服务”的具体体现。我国涉及到个人信用信息资源的部门较多,有银行、证券、保险、社保、公安、工商、民政和社会共同事业等部门、行业,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互通有无的个人信息收集平台,构建个人信用信息系统。个人信用信息数据仓是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按照数据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的要求,以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识建立个人信用信息数据仓,该数据仓将归集、整理、保存个人信用信息。在以信用资本高低决定配置资源多少的市场上,个人的信用水平越高,社会资源的配置就越多,而这一切的实施都有赖于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3.将信用原理纳入传统的经济活动信用+经济模式,则是将信用原理纳入传统的经济活动中,使交易规则和经济模式获得新发展,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典型的信用+经济模式如互联网电商行业,与传统方式相比,第三方电商平台通过对买卖方的价格信息、产品信息、主体信用信息披露及产品可追溯等规则的设定,降低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市场运行效率。近期迅速发展起来的共享经济、互联网金融、众筹经济等,其运行的前提都是信用,买卖双方的信用管理、信用约束与激励、信用风险控制系统是这些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二)深入推进政务领域诚信建设1.政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政府诚信在其他社会主体的信用体系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领域。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是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是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前提和保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所要求的依法行政、信息公开、决策透明、廉政建设、公务人员诚信等方面是政务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加强对各级政府和公务人员的信用管理在政务诚信建设工作中,应加强对各级政府和公务人员的信用管理,完善的政务信用管理体系是约束政府行为督促政务诚信的保障。具体来说,当前我国政务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坚持依法行政,开展阳光政务。包括将依法行政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和服务的全过程中。阳光政务需要开放政府政务信息化,创新政务公开方式。第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完善服务承诺制和行政问责制。包括建立政府部门服务承诺制度,规范政府履约行为,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完善政府绩效管理,探索建立政府信用评估和预警机制等。第三,强化政府示范和推广,率先应用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第四,完善行政监督制度,保持政策稳定性,提升政府公信力。第五,加强公务员信用管理,建立守法守信、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三)加快培育服务市场,构筑信用发展根基1.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根基所在在发达国家建立和发展信用体系的整个过程中,信用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信用市场的培育是其根本所在。重视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是信用工作长远发展的保证。因为在市场活动中,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整的情况几乎总是存在,信用服务业的发展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起到了润滑经济,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市场范围的作用。2.规范信用服务市场准入首先,信用服务必须规范市场准入,提高信贷机构的整体水平。信用服务行业作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内在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与一般服务业相似的产业属性,而且具有不同于一般服务业的社会属性。为了加快速度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完善我国的信用服务产业体系,必须加快市场准入和标准的制定,规范和提升信用机构的整体水平和资质,创建一批具有社会公信力的信用机构,将不符合资质的信用机构及时淘汰,确保信用服业的健康稳步发展。3.发挥商会行业组织的独特优势其次,还要鼓励各地开展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商会行业组织的独特优势。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产业经济活动依然存在严重的行业和地区分割,大量的经济活动、尤其是企业活动首先表现为一定的行业行为特征。为此,加强商会行业协会在信用信息公开、信用信息监管等方面的作用,是实现信息开放、数据共享的一条捷径。目前,由地方政府推动的一些跨地区的信用共建和信息交换工作等已取得了初步的效果和经验。所以,从行业和地区出发,依托更大范围和层面上的集聚优势,对信用服务中介机构进行指导完善,对于加快我国信用市场的培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六、总结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匹配、不协调、不适应的矛盾仍然突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尚未形成,社会成员信用记录严重缺失,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尚不健全,守信激励不足,失信成本偏低;信用服务市场不发达,服务体系不成熟,服务行为不规范,服务机构公信力不足,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机制缺失;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偏低,履约践诺、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偷逃骗税、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政务诚信度、司法公信度离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等。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社会信用体系无疑是内涵之一。本文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理论表面,对现实社会中的信用正反例子没有作出太多阐述和解释,缺乏实证对所提理论的有力支持。因此,日后要进行更深入的探索,紧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到2020年,社会信用基础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基本建立,以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基本建成,信用监管体制基本健全,信用服务市场体系比较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全面发挥作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市场和社会满意度大幅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信用环境明显改善,经济社会秩序显著好转。

参考文献[1]AndersonB,HardinJM.CreditScoringintheAgeofBigData[J].EncyclopediaofBusinessAnalytics&Optimization,2014,47(1):23-41.[2]EmekterR,TuY.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