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四实验题专题课件_第1页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四实验题专题课件_第2页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四实验题专题课件_第3页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四实验题专题课件_第4页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四实验题专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型专练专题四实验题专题1.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用同一个木块分别做了如图J4-1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实验。图J4-1(1)甲、乙、丙三次实验中以相同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大小

等于

⁠(填“等于”“大于”或“小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通过对比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通过对比

甲、丙

⁠两次实验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等于

甲、丙

(4)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甲图实验装置继续探究滑动摩擦力与速度的关系,改变木块的速度,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序1234运动速度/(m·s-1)0.20.30.40.5测力计的示数/N1.21.21.21.2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

无关

⁠(填“有关”或“无关”)。

(5)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伟设计了如图J4-1丁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

不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无关不需要

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图J4-2(1)如图J4-2甲所示,安装杠杆时,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调节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移动。

右(2)如图J4-2乙所示,杠杆上每一格的长度为5cm,在杠杆左边挂钩码,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竖直向下的拉力是动力,则动力臂为

25

⁠cm。

(3)如果要用弹簧测力计向上拉,需要对图乙所示的实验设计进行的调整是

测力计移到左端第5个格处

⁠。

25测力计移到左端第5个格处(4)如图J4-2丙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沿F1、F2和F3三个方向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用力最小的为

F2

⁠。

F23.如图J4-3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图。小车从带有适当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两处时,电子时钟所显示的两个不同的时刻,则:图J4-3

2

(3)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

⁠(填“大”或“小”)一些。

(4)由图可知:小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0.03

⁠m/s。

0.03

4.小芋利用如图J4-4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图J4-4(1)实验中需要小车每次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

速度

⁠相同。

速度

(2)小芋多次实验分析论证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运动得越远。并进一步推测:若水平面完全光滑且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

匀速直线运动

⁠,表明物体的运动

不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匀速直线运动

不需要

(3)小芋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假设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你认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D

⁠(图中的黑点表示小芊)。

D

A.做匀速圆周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C.继续来回摆动D.保持静止状态5.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铁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J4-5所示的实验。图J4-5(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

凹陷程度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由

甲、乙

⁠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3)对比乙、丙两图可以得出:当压力一定时,

受力面积越小

⁠,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凹陷程度

甲、乙

受力面积越小(4)对比甲、丙两图,该同学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他的观点是

错误

⁠(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比较时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

错误

比较时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6.物理课上,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进行了如下的操作。图J4-6(1)实验前,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

不漏气

⁠(填“漏气”或“不漏气”)。小明没有按压橡皮膜时,U形管两侧液面就存在高度差(如图①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B

⁠(填字母)。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不漏气

B

(2)实验时,小王将探头放入水下,U形管两侧水面高度差为8cm,此时U形管内外的气压差为

800

⁠Pa。(ρ水=1.0×103kg/m3,g取10N/kg)

(3)正确操作后,分析图②、图③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

增加

⁠。

(4)分析图③、图④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

密度

⁠越大,压强越大。

800

增加

密度

(5)小王用图⑤所示的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橡皮膜刚好变平,她测量了以下物理量: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1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3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请你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ρ=

⁠(填题中合适的字母和ρ水表示)。

7.如图J4-7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和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图J4-7(1)如图乙、丙、丁、戊四种情况,图

⁠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

(2)分析

丁、戊

⁠两图可知,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分析丙、丁两图实验数据可得:

浮力大小跟物体所在深度无关

⁠。

丁、戊

浮力大小跟物体所在深度无关

(4)为了研究“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明用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如图己所示的实验,由此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宁认为这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

两次实验浸入液体的体积不一样

⁠。

两次实验浸入液体的体积不一样

(5)下列四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金属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

D

⁠(金属块未接触容器底)。

D

8.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水、小石块(不吸水)、溢水杯、小桶、细线等实验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的关系。图J4-8(1)如图J4-8所示的甲、乙、丙、丁四个实验步骤,最科学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丙、甲、丁、乙

⁠。

(2)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可求出石块的密度为

2.8×103

⁠kg/m3。(g取10N/kg,ρ水=1.0×103kg/m3)

丙、甲、丁、乙

2.8×103

(3)兴趣小组的同学换用不同的物体(不吸液体)或液体按科学合理的顺序进行了多次实验,由实验数据得出F浮

⁠G排(填“>”“<”或“=”),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

(4)图丁步骤中,小石块逐渐浸入液体过程中(未接触溢水杯),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一直不变

⁠(填“逐渐变大”“一直不变”或“逐渐变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