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广东省莞佛深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共5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并把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2.请按照要求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视为无效.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距今约4000年的石峁遗址(位于今陕西省榆林市)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部分组成,总面积约425万平方米,城内密集分布着宫室建筑、墓葬、手工作坊等遗迹,出土不少玉器以及一些青铜器、大型陶器、彩绘陶器等.这表明石峁遗址()A.社会组织极为复杂 B.属于仰韶文化 C.氏族内部等级森严 D.出现公共权力【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石峁遗址的规模宏大,包括“皇城台”、内城、外城和各种建筑、手工作坊等设施,以及出土的玉器、青铜器等文物,表明已有明确的社会分工和等级,说明社会结构复杂,拥有一定的公共权力,D项正确;材料能够体现当时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等级,但仅据此不能得知社会组织“极为复杂”,且A项不符合新石器时代文化特点,排除A项;据石峁遗址的时间和文化特点及所学知识可知,其属于龙山文化,排除B项;材料能够体现石峁遗址中出现等级划分,但这种等级是否“森严”,仅据材料信息,无法得知,排除C项。故选D项。2.如图是秦始皇出巡行路线示意图,公元前219年巡行至琅琊时,刻石曰:“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群臣相与诵皇帝功德,刻于金石.”据此可知,秦始皇东巡()A.旨在强化臣民国家认同 B.有利于强化家国一体观念C.重在考察边疆军政事务 D.消除了关东士民敌对情绪【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刻石内容“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秦始皇通过此次东巡向臣民展示其统一天下、建立郡县制的功绩,以及天下和平的局面,旨在加强国家认同和巩固政权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因此此次东巡主要目的是强化臣民的国家认同,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对国家的认同,与“家国一体”的观念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秦始皇东巡的路线和天下和平,没有涉及对军政事务的考查,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晚期,关东地区的一些人仍然对秦政权存在敌对情绪,排除D项。故选A项。3.北魏分裂为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政权后,东魏-北齐大力推行鲜卑化政策,采用胡汉分治、以胡制汉的统治策略;而西魏-北周则推行“外鲜内汉”的“关中本位政策”,最终灭掉北齐,这反映了()A.文化整合利于国家发展 B.民族交融历程艰难曲折C.北周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D.异质文化难以协调共生【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西魏北周推行鲜卑汉族文化融合,最终灭掉北齐,说明文化整合利于国家发展,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不同民族政策对国家的影响,与民族交融历程无关,排除B项;北周结束分裂实现统一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民族文化融合有利于国家发展,异质文化难以协调共生说法与材料相反,排除D项。故选A项。4.三贾(上中下三贾)均市是唐代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市场管理制度,如图为《唐天宝二年(743年)交河郡市估案录文》中三贾均市的例证,这可用来说明唐朝()A.市场商品价格稳定 B.政府履行调控职能C.重视度量衡器校正 D.市场管理机构完善【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图中显示的“上中下三贾”制度,是政府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控的一种做法,体现了唐代对市场的一种管理手段,因此这可说明唐朝政府积极履行调控市场的职能,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政府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控,但没有涉及商品价格是否稳定,排除A项;材料主要涉及对价格的调控,没有涉及对度量衡的校正,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三贾均市制度一种市场管理制度,不能说明市场管理机构“完善”,排除D项。故选B项。5.宋代印刷的文献不再局限于儒、佛、道家的经典,史地、方术、诗文、戏曲等书籍大量传布、印刷中心除北宋首都汴梁之外,还有南宋时期的临安、湖州、福建、苏州诸地。最有可能引发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政府推行防弊之政 B.社会阶层流动增强C.科举制度日益发展 D.理学成为官方哲学【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解读材料信息可知,五代至宋朝,大量印刷书出现,其范围不但包括儒家经典,还包括史地、方术及诗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门第观念淡化,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刊印书籍的种类增加正是适应了宋代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而出现的现象,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印刷文献种类的增加,与政府的政策没有直接关系,且戏曲等书籍的印刷与防弊之政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科举制的发展推动了宋代印刷的发展,但材料中“方术”“戏曲”等书籍的大量印刷,与科举制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诗文”“戏曲”“方术”类书籍的大量印刷与理学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6.1571年,明政府与鞑靼首领俺答达成封贡与互市协定,河西走廊作用从此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继续发挥联通东西交往的同时,沟通南北的功能被激发出来,两大高原的沟通从此成为常态,这反映明朝()A.解决了边疆危机 B.增强基层治理能力 C.强化了中央集权 D.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政府与鞑靼首领俺答达成封贡与互市协定,促进了东西、南北和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民族交融,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D项正确;“解决了边疆危机”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明朝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与基层治理无关,排除B项;明政府与鞑靼首领俺答达成封贡与互市协定,促进了东西、南北和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强化中央集权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7.1873年,同治皇帝亲政.在列强一再要求下,同年6月29日清廷同意俄、美、英、法、荷等国使节以鞠躬礼集体觐见,但将地点定在常用于接见宴请外藩属国贡使和蒙藏王公紫光阁。这反映了晚清()A.外交礼仪近代化 B.深度践行中体西用 C.仍秉持传统观念 D.进一步半殖民地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清廷同意列强以鞠躬礼觐见同治皇帝,但将地点定在紫光阁,显示出清廷对外国使节的态度依然以传统态度为主,把他们视作与外藩属国相似的地位,C项正确;据材料“将地点定在常用于接见宴请外藩属国贡使和蒙藏王公的紫光阁”可知,这体现了清政府在外交上的传统态度,并非近代外交的体现,排除A项;中体西用指的是固守传统伦理纲常的基础上,学习西方的科技,材料涉及的是外交的理念,没有涉及中体西用,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外国对中国主权的破坏,不能体现进一步半殖民地化,排除D项。故选C项。8.1934年第10届远东运动会的中日足球赛被誉为一场“只能胜、不能平、更不能输”的比赛,在双方进入点球决战后,相关记载描述道,“球,凝聚着祖国的尊严,民族的仇恨,还有东三省人民的血泪”,罚入制胜点球的李惠堂成了民族英雄。这反映了()A.国际主义为体育核心诉求 B.我国体育主权意识的觉醒C.竞技胜利增强了民族情感 D.中日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4年(中国)。根据材料“1934年第10届远东运动会的中日足球赛被誉为一场‘只能胜、不能平、更不能输’的比赛”“球,凝聚着祖国的尊严,民族的仇恨,还有东三省人民的血泪”“罚入制胜点球的李惠堂成了民族英雄”和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中日足球比赛中,中国队获胜,李惠堂被民众称为“民族英雄”,反映了当时的体育竞技激发了中国民众的民族情感,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竞技胜利增强了民族情感,未体现国际主义为体育核心诉求,排除A项;材料强调竞技胜利增强了民族情感,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9.如表说明1947-1949年石家庄大生纱厂发展历程()时间事件1947年11月接管石家庄大兴纱厂。1948年5月在管理过程中重新调查与分析其资本性质,确定其并非官僚资本后,提出发还私营。1949年8—11月与资方代表协商谈判,促使大兴纱厂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几个月内实现由公营向私营的转变。A.力促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B.践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C.努力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巩固维护“第二条战线”【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对大兴纱厂进行由公营向私营转变,与当时国情相适应,体现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B项正确;“力促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属于三大改造的内容,此时三大改造还未开始,排除A项;“努力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属于一五计划的内容,此时一五计划还未开始,排除C项;解放战争时期,巩固维护“第二条战线”,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0.由如表可知,这一时期()1949-1966年国内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数量年份科研机构(个)科技人员(万人)194930多不足519661700多245.8A.建立了完善的科研人才体系 B.推动了五年计划经济的实施C.改变了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 D.弘扬了精益求精的劳模精神【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从1949年到1966年,中国的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数量都有了显著的增长,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实施五年计划经济的关键时期,通过增加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数据中反映出的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增长与推动五年计划经济的实施有密切关系,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增加,不能体现“完善的”科研人才体系,排除A项;仅通过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增加,无法得出经济文化发展的整体情况,排除C项;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增加不能直接反映科技人员在科研工作中的精神,排除D项。故选B项。11.1979年,交通部香港招商局集团投资6000万元兴办深圳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到1994年蛇口工业区总资产已达67亿元,引进389家企业,其中外资企业280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8万元,超过亚洲“四小龙”之中的台湾与韩国.取得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对外贸易体制不断革新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D.国有企业改革持续推进【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9-1994年(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94年深圳蛇口工业区引进大量外资企业,其主要原因是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贸易体制不断革新,B项正确;市场经济体制在21世纪初确立,排除A项;现代企业制度特征包括,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于1984年,排除D项。故选B项。12.虽然14、15世纪的人们是黑死病、饥荒、战争等一系列被后来历史学家称为危机的亲身经历者,但是,他们从未使用“危机”描述自己所处的时代。当时的作者关注政治事件,特别是战争,倾向于以短期的直接原因对政治事件做出解释。由此可知()A.后世史家撰写的历史缺乏可信度 B.历史叙述无法准确描述客观历史C.史学理论进步利于深入探究历史 D.只有亲历者的记录才是真实可信【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题干中指出后来的历史学家称14、15世纪为“危机”,而当时的人们并未使用这一术语,同时,当时的作者更注重政治事件的短期影响,这显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论和方法的改进可以带来对历史更深刻的理解,C项正确;亲身经历者和后世史学家的撰写在研究历史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作用,不能简单的判断后世史家撰写的历史缺乏可信度,A项过于绝对,排除A项;历史叙述在史料相对充足的条件下是可以准确描述客观历史的,排除B项;后世对历史的研究也可以真实可信,排除D项。故选C项。13.有学者指出,16世纪上半叶的英国(英格兰)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与地区相比,可谓是地狭民寡,经济上尚处在不发达状态,只属于二流国家。下列史实能支持该观点的是()A.英国颁布《至尊法案》 B.意大利广泛宣扬理性精神C.法王路易十四强化王权 D.西班牙进行早期殖民扩张【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上半叶(欧洲)。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在早期殖民扩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建立殖民地和贸易网络,引入先进的航运技术和商业机制。西班牙成功地开拓了新大陆的贸易,并从中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和影响力,这使得西班牙成为了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的领头羊,奠定了其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而英国此时经济实力不发达,符合题意,D项正确;英国颁布《至尊法案》,有利于宗教改革和强化王权,不符合题意要求,排除A项;意大利广泛宣扬理性精神与英国属于二流国家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法王路易十四强化王权与英国属于二流国家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4.1852年,美国加州通过法案,要求华人缴纳医疗税,实际上华人被排斥在旧金山的医院之外,他们可以自由进入的医院只有精神病院、救济院和宠物医院。1870年加州废除了华人缴纳医疗税的规定,但仍不许华人进入医院就诊。对此解读合理的是,美国()A.社保制悖于人文思潮 B.医疗资源布局不合理C.种族歧视具有制度性 D.地方立法具有随意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美国)。根据材料“1852年,美国加州通过法案,要求华人缴纳医疗税,实际上华人被排斥在旧金山的医院之外”“1870年加州废除了华人缴纳医疗税的规定,但仍不许华人进入医院就诊”可知,美国社保制度存在歧视华人的客观事实,表明社保制悖于人文思潮,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医疗资源布局等相关内容,不确定医疗资源布局是否不合理,排除B项;“1870年加州废除了华人缴纳医疗税的规定,但仍不许华人进入医院就诊”与“种族歧视具有制度性”不符,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强调美国社保制悖于人文思潮,未体现地方立法具有随意性,排除D项。故选A项。15.1920年,美驻英国大使警告称,英国占领当局在伊拉克的行动“在美国公众心目中造成了一种不幸的印象……英国一直在准备垄断该地区石油资源”,并要求:若伊拉克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政府应“保证各国贸易在法律和事实上的平等”.1922年,英美两国确认“门户开放”原则适用于伊拉克,这反映了,一战后()A.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塑 B.世界多极化现端倪C.大国一致原则的确立 D.贸易保护问题严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各大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争夺经济利益,国际经济秩序也在重新调整和重塑,美国要求“门户开放”原则得以实施,意在确保各国在伊拉克的贸易机会,使英国不能独占石油资源,这反映了当时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塑,A项正确;世界多极化趋势是在二战后出现,排除B项;大国一致原则是联合国的运行机制,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和美国对殖民地的争夺,而非贸易保护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16.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和50年代之间成了一个全面工业化的社会,但抱怨劣质的消费产品和必须排长队购买想要的商品成了苏联人民生活的日常,针对这一问题,赫鲁晓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扩大生产的自主权 B.推行政治体制改革C.实施农产品收购制 D.实行“新经济体制”【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苏联)。在苏联经济体制中,由于管理过于集中,企业缺乏自主权,赫鲁晓夫在这一问题上采取了改革措施,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消费品的质量,他试图通过赋予企业更多的生产自主权,使其更能灵活应对市场需求,以解决消费品短缺和质量问题,因此赫鲁晓夫的主要措施是扩大生产的自主权,A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苏联经济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赫鲁晓夫改革也主要通过经济方面的措施去解决,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工业生产上消费品不足的问题,没有涉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排除C项;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实行“新经济体制”,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宰夫之职,掌治朝之法,……掌其禁令,叙(评议)群吏之治,……乘其财用之出入。——《周礼》材料二中国古代审计史分为三期:第一期为夏至战围。这一时期是建立在实物经济形态基础上缺乏审计标准和规范的原始审计阶段,主要存在的是共主对其分封的诸侯,方国进行的贡赋审计这种形式。第二期为秦汉至唐。这一时期是建立在半实物经济形态基础上的具有初步标准和制度规范的粗放审计阶段,国家审计形式演变为中央政府对各级官员的经济政绩的审计,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国家对民户的财税稽查审计形式。第三期为宋至清。这一时期是建立在货币经济形态基础上的具有较为完善审计制度和规范的精细审计阶段。——摘编自张杨柳《中国古代审计制度分期研究》材料三北宋前期,三司都设立三部内院,主要负责勾稽账籍。南宋建炎元年,宋高宗下诏将诸军诸司专勾司改为审计司,将以审查账簿为基本特征的行为概括为“审计”。明代建立了以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为主、户部为辅的审计监督体制。雍正元年,针对国家财政的诸多弊端专设会考府,此机构可直接向皇帝报告审计结果。——杨飞《论<说文解字>中的古代审计文化》(1)指出材料一中西周时期“宰夫”的职责。(2)根据材料二、简述中国古代审计史划分为三个阶段的史实依据。(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审计制度对国家治理的作用。【答案】(1)制定治国法律,管理国家禁令,评议官员的政绩,管理国家财政的收支。(2)第一阶段(夏至战国):审计以实物为基础,缺乏标准和规范;第二阶段(秦汉至唐):审计建立在半实物经济上,初步形成标准和规范,对官员和民户进行经济政绩和税收的审计;第三阶段(宋至清):以货币经济为基础,审计制度和规范完善,集中于账簿的审查。(3)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通过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防止贪污腐败;审计制度提高了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增强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据材料“掌治朝之法,……掌其禁令”可知,制定治国法律,管理国家禁令;据材料“叙(评议)群吏之治”可知,评议官员的政绩;据材料“乘其财用之出入”可知,管理国家财政的收支。【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第一期为夏至战围。这一时期是建立在实物经济形态基础上缺乏审计标准和规范的原始审计阶段”第一阶段(夏至战国):审计以实物为基础,缺乏标准和规范;据材料“第二期为秦汉至唐。这一时期是建立在半实物经济形态基础上的具有初步标准和制度规范的粗放审计阶段”“国家审计形式演变为中央政府对各级官员的经济政绩的审计,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国家对民户的财税稽查审计形式”可知,第二阶段(秦汉至唐):审计建立在半实物经济上,初步形成标准和规范,对官员和民户进行经济政绩和税收的审计;据材料“第三期为宋至清。这一时期是建立在货币经济形态基础上的具有较为完善审计制度和规范的精细审计阶段”可知,第三阶段(宋至清):以货币经济为基础,审计制度和规范完善,集中于账簿的审查。【小问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综合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古代审计制度通过对国家财政和官员经济活动的监督,确保财政收入的准确性和官员工作的透明性。审计制度的逐步完善,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防止贪污腐败,提高行政效率,从而促进国家的稳健治理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中国古代审计制度的影响可以从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通过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防止贪污腐败;审计制度提高了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增强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等方面进行说明。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罗马道德立法萌芽于公元前5世纪,这一时期的道德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贵族与上层平民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共和中后期和帝制时期,道德立法高度发展,独裁者利用它来作为集中权力手段。在道德立法的不断推进中,法律人格平等的意识不断深入,居官守法、同罪同罚等原则得到较好地贯彻。此外,它还强调精英阶层的道德示范作用,在惩罚上多以经济处罚、限制政治能力和流放为主,罕见肉刑和死刑等重刑。虽然抑奢法律仅关注餐桌奢侈,这意味其它炫耀性消费成为合法的奢侈品,但其所蕴含的价值指向承载起传递统治者意识形态的作用。——摘编自李伟芳《古罗马共和向帝制转变时期道德立法研究》材料二早期拜占庭(东罗马帝国)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历史时期,处于罗马帝国转型与变革阶段,基督教思想不断融入帝国社会,开启了基督教观念和罗马法制传统相结合的新时期。740年颁布的《法律选编》以基督教法典的模式成文,成为早期拜占庭法律基督教化过程中的重要案例,为后世立法奠定了基础。早期拜占庭法律基督教化的生成逻辑与“古代晚期”帝国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李继荣、徐家玲《早期拜占庭法律基督教化的路径与逻辑》(1)根据材料一,分析古罗马时期道德立法的特征及其影响。(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早期拜占庭帝国法律基督教化原因。【答案】(1)特征:历史悠久;主要为统治阶级服务;渐进性。影响: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发展;有利于传递统治者的意识形态,维护其统治。(2)原因:适应了罗马帝国转型与变革的需要;基督教的影响扩大;民族矛盾和内部矛盾尖锐;拜占庭法律具有强大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罗马)。第一小问特征:据材料一“古罗马道德立法萌芽于公元前5世纪”可得出“历史悠久”;据材料一“这一时期的道德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贵族与上层平民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独裁者利用它来作为集中权力手段”可得出“主要为统治阶级服务”;据材料一“在道德立法的不断推进中,法律人格平等的意识不断深入”可得出“渐进性”。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一“在道德立法的不断推进中,法律人格平等的意识不断深入”可得出“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据材料一“它还强调精英阶层的道德示范作用,在惩罚上多以经济处罚、限制政治能力和流放为主,罕见肉刑和死刑等重刑”可得出“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发展”;据材料一“但其所蕴含的价值指向承载起传递统治者意识形态的作用”可得出“有利于传递统治者的意识形态,维护其统治”。(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拜占庭帝国)。原因:据材料二“处于罗马帝国转型与变革阶段,基督教思想不断融入帝国社会”可得出“适应了罗马帝国转型与变革的需要”;据材料二“740年颁布的《法律选编》以基督教法典的模式成文”可知此时已经处于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地位不断提高,可得出“基督教的影响扩大”;根据材料二“早期拜占庭法律基督教化的生成逻辑与‘古代晚期’帝国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结合所学知识“6世纪中期之后,由于游牧民族的冲击和内部矛盾,拜占庭帝国陷入混乱”可得出“民族矛盾和内部矛盾尖锐的影响”。据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可得出“拜占庭法律具有强大的开放性与包容性”。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谭平山(1886—1956年),广东高明人,与陈独秀、李大钊齐誉,有“南谭北李中间陈”之称。如表为谭平山部分生平简介。时间事件1898年考入明城县东洲书院,他以文天祥《正气歌》自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为国为民的意识悄然萌芽。1908年考入广东高等学府——两广优级师范。1909年加入同盟会。1913年加入国民党,1917年带着“三民主义能否救中国,中国的出路在哪里?”的困惑考人北京大学。1919年撰文高度评价《资本论》,并列出《宣言》十大要领:五四运动爆发后,投入到反帝爱国运动。1921年在陈独秀的指导下,成立广东支部,积极组织、领导工人罢工斗争。1923年以中共广东区委书记、老同盟会会员等身份,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大革命失败后参与策划南昌起义,并极力主张开展土地革命。1935年积极响应“八一宣言”号召,后来前往武汉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43年在中共中央南方局支持下,在重庆成立“民联”.1949年作为“民联”负责人出席新政协筹备会议,参与制定《共同纲领》.——摘编自王相坤《岭南先行者》等谭平山的生平是近代中国某些历史场景的再现。请提取材料中的历史信息,运用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准确,逻辑清晰)【答案】论题:谭平山的探索与实践体现了近代工农运动发展的历程谭平山的生平记录体现了他在中国近代工农运动中的重要角色。他经历了从早期的同盟会到国民党的政治背景转变,受到《资本论》和《宣言》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在陈独秀的指导下,他成立广东支部,积极组织和领导工人罢工,表现出对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强烈认同和实践。在1920年代中期,他作为中共广东区委书记参与国共合作,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这一时期是谭平山进一步探索工农运动的重要阶段,他为国共合作的政治策略贡献了力量。大革命失败后,谭平山并没有放弃探索工农运动的路径,而是参与了南昌起义,主张开展土地革命。这一行动与当时的武装斗争策略高度一致,也展示了他对于工农革命的坚定信念。抗日战争期间,他积极响应“八一宣言”,体现了他的民族大义和爱国精神,并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支持下成立“民联”,为抗日救国运动作出贡献。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作为“民联”负责人参与了新政协筹备会议,表明他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他的经历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工农运动的发展历程,从而展现了革命先行者在复杂历史环境中的坚定信念和追求。【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近代(中国)。谭平山的生平是近代中国某些历史场景的再现,设问要求提取材料中的历史信息,运用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据材料信息可知,谭平山在参加了同盟会、加入了国民党、接受马克思主义、领导工人运动、参与国民大革命、开展土地革命、参加抗日救国运动、筹备新中国成立。谭平山的经历了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工农运动的发展历程。据此可概括论题:谭平山的探索与实践体现了近代工农运动发展的历程。在阐述中主要结合谭平山不同时期的主要活动及这些活动体现的领导的工农运动发展的过程进行说明。可进行说明如下:谭平山的生平记录体现了他在中国近代工农运动中的重要角色。他经历了从早期的同盟会到国民党的政治背景转变,受到《资本论》和《宣言》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在陈独秀的指导下,他成立广东支部,积极组织和领导工人罢工,表现出对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强烈认同和实践。在1920年代中期,他作为中共广东区委书记参与国共合作,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这一时期是谭平山进一步探索工农运动的重要阶段,他为国共合作的政治策略贡献了力量。大革命失败后,谭平山并没有放弃探索工农运动的路径,而是参与了南昌起义,主张开展土地革命。这一行动与当时的武装斗争策略高度一致,也展示了他对于工农革命的坚定信念。抗日战争期间,他积极响应“八一宣言”,体现了他的民族大义和爱国精神,并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支持下成立“民联”,为抗日救国运动作出贡献。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作为“民联”负责人参与了新政协筹备会议,表明他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最后进行总结:他的经历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工农运动的发展历程,从而展现了革命先行者在复杂历史环境中的坚定信念和追求。20.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35年,在巴伐利亚建成德国第一条铁路,至1880年德国铁路通车里程共计3.3万公里。二战后,德国铁路进一步发展。1979年,联邦德国投入经费,尝试研制成高速列车。1993年高速列车在德国大范围使用,为城市运输带来很大便利,也在德国与周边国家间运输发挥巨大作用。2022年,一条连接中国西安和德国曼海姆新的中欧班列线路开通。根据德国铁路部门的统计,因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2023年德国只有约64%的长途列车能准点到达。——摘编自程广中《从铁路建设看德国产业革命的道路》等材料二新中国成立时,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18万公里,有一半处于瘫痪状态。经过3年国民经济恢复期,修复了被破坏的铁路设施设备。1953-1965年间,国家投资向交通运输倾斜,改造和新建了一批铁路,提高了西部和边远地区的铁路运输基础设施覆盖程度。1978年,铁路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铁路运输步入快速发展阶段。1997年起,铁路连续六次大提速。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开启了“高铁时代”。2013年,铁路实现政企分开。2014年,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伊安高铁二期建成通车。截止2015年底,铁路营运总里程达12.1万公里,与周边5个国家有铁路联通,开行多条中欧、中亚铁路集装箱班列。——摘编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交通运输发展》(2016年)(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德国铁路运输发展的特点。(2)就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的部分或整体成就展开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成就;论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答案】(1)高速铁路的研制与大范围使用,提高了城市及国际间运输效率;铁路也面临基础设施老化问题,影响长途列车的准点率。(2)中国铁路运输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包括铁路总里程大幅增加、铁路基础设施现代化、以及推动高铁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恢复和扩建,铁路总里程迅速增加,从最初的瘫痪状态恢复并扩展至12.1万公里;1953-1965年间,国家重点投资铁路建设,显著提高了西部和边远地区的铁路覆盖率;从1997年起,中国铁路进行了多次大提速,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的通车标志着进入高铁时代;2013年铁路制度改革分开政企职能,提升了管理效率;此外,2014年中国承建的海外高铁项目伊安高铁二期建成通车,标志着中国高铁技术走向国际。中国铁路还通过中欧、中亚铁路班列加强了国际联通,促进了全球贸易往来。【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德国)。据材料“1979年,联邦德国投入经费,尝试研制成高速列车。1993年高速列车在德国大范围使用”可知,高速铁路的研制与大范围使用,提高了城市及国际间运输效率;据材料“根据德国铁路部门的统计,因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2023年德国只有约64%的长途列车能准点到达”可知,铁路也面临基础设施老化问题,影响长途列车的准点率。【小问2】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设问要求就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的部分或整体成就展开论述,从材料二中,中国铁路实现了快速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恢复与扩建使铁路总里程迅速增加;重点投资后的铁路建设提升了区域覆盖率与运输能力;多次提速和高铁发展展示了技术进步;制度改革提高了管理效率;国际合作项目和班列则展现出中国铁路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论述需结合具体史实,用清晰的逻辑展示铁路发展成就。可进行论述如下: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恢复和扩建,铁路总里程迅速增加,从最初的瘫痪状态恢复并扩展至12.1万公里;1953-1965年间,国家重点投资铁路建设,显著提高了西部和边远地区的铁路覆盖率;从1997年起,中国铁路进行了多次大提速,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的通车标志着进入高铁时代;2013年铁路制度改革分开政企职能,提升了管理效率;此外,2014年中国承建的海外高铁项目伊安高铁二期建成通车,标志着中国高铁技术走向国际。中国铁路还通过中欧、中亚铁路班列加强了国际联通,促进了全球贸易往来。广东省莞佛深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共5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并把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2.请按照要求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视为无效.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距今约4000年的石峁遗址(位于今陕西省榆林市)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部分组成,总面积约425万平方米,城内密集分布着宫室建筑、墓葬、手工作坊等遗迹,出土不少玉器以及一些青铜器、大型陶器、彩绘陶器等.这表明石峁遗址()A.社会组织极为复杂 B.属于仰韶文化 C.氏族内部等级森严 D.出现公共权力【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石峁遗址的规模宏大,包括“皇城台”、内城、外城和各种建筑、手工作坊等设施,以及出土的玉器、青铜器等文物,表明已有明确的社会分工和等级,说明社会结构复杂,拥有一定的公共权力,D项正确;材料能够体现当时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等级,但仅据此不能得知社会组织“极为复杂”,且A项不符合新石器时代文化特点,排除A项;据石峁遗址的时间和文化特点及所学知识可知,其属于龙山文化,排除B项;材料能够体现石峁遗址中出现等级划分,但这种等级是否“森严”,仅据材料信息,无法得知,排除C项。故选D项。2.如图是秦始皇出巡行路线示意图,公元前219年巡行至琅琊时,刻石曰:“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群臣相与诵皇帝功德,刻于金石.”据此可知,秦始皇东巡()A.旨在强化臣民国家认同 B.有利于强化家国一体观念C.重在考察边疆军政事务 D.消除了关东士民敌对情绪【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刻石内容“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秦始皇通过此次东巡向臣民展示其统一天下、建立郡县制的功绩,以及天下和平的局面,旨在加强国家认同和巩固政权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因此此次东巡主要目的是强化臣民的国家认同,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对国家的认同,与“家国一体”的观念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秦始皇东巡的路线和天下和平,没有涉及对军政事务的考查,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晚期,关东地区的一些人仍然对秦政权存在敌对情绪,排除D项。故选A项。3.北魏分裂为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政权后,东魏-北齐大力推行鲜卑化政策,采用胡汉分治、以胡制汉的统治策略;而西魏-北周则推行“外鲜内汉”的“关中本位政策”,最终灭掉北齐,这反映了()A.文化整合利于国家发展 B.民族交融历程艰难曲折C.北周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D.异质文化难以协调共生【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西魏北周推行鲜卑汉族文化融合,最终灭掉北齐,说明文化整合利于国家发展,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不同民族政策对国家的影响,与民族交融历程无关,排除B项;北周结束分裂实现统一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民族文化融合有利于国家发展,异质文化难以协调共生说法与材料相反,排除D项。故选A项。4.三贾(上中下三贾)均市是唐代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市场管理制度,如图为《唐天宝二年(743年)交河郡市估案录文》中三贾均市的例证,这可用来说明唐朝()A.市场商品价格稳定 B.政府履行调控职能C.重视度量衡器校正 D.市场管理机构完善【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图中显示的“上中下三贾”制度,是政府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控的一种做法,体现了唐代对市场的一种管理手段,因此这可说明唐朝政府积极履行调控市场的职能,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政府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控,但没有涉及商品价格是否稳定,排除A项;材料主要涉及对价格的调控,没有涉及对度量衡的校正,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三贾均市制度一种市场管理制度,不能说明市场管理机构“完善”,排除D项。故选B项。5.宋代印刷的文献不再局限于儒、佛、道家的经典,史地、方术、诗文、戏曲等书籍大量传布、印刷中心除北宋首都汴梁之外,还有南宋时期的临安、湖州、福建、苏州诸地。最有可能引发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政府推行防弊之政 B.社会阶层流动增强C.科举制度日益发展 D.理学成为官方哲学【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解读材料信息可知,五代至宋朝,大量印刷书出现,其范围不但包括儒家经典,还包括史地、方术及诗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门第观念淡化,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刊印书籍的种类增加正是适应了宋代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而出现的现象,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印刷文献种类的增加,与政府的政策没有直接关系,且戏曲等书籍的印刷与防弊之政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科举制的发展推动了宋代印刷的发展,但材料中“方术”“戏曲”等书籍的大量印刷,与科举制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诗文”“戏曲”“方术”类书籍的大量印刷与理学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6.1571年,明政府与鞑靼首领俺答达成封贡与互市协定,河西走廊作用从此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继续发挥联通东西交往的同时,沟通南北的功能被激发出来,两大高原的沟通从此成为常态,这反映明朝()A.解决了边疆危机 B.增强基层治理能力 C.强化了中央集权 D.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政府与鞑靼首领俺答达成封贡与互市协定,促进了东西、南北和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民族交融,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D项正确;“解决了边疆危机”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明朝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与基层治理无关,排除B项;明政府与鞑靼首领俺答达成封贡与互市协定,促进了东西、南北和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强化中央集权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7.1873年,同治皇帝亲政.在列强一再要求下,同年6月29日清廷同意俄、美、英、法、荷等国使节以鞠躬礼集体觐见,但将地点定在常用于接见宴请外藩属国贡使和蒙藏王公紫光阁。这反映了晚清()A.外交礼仪近代化 B.深度践行中体西用 C.仍秉持传统观念 D.进一步半殖民地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清廷同意列强以鞠躬礼觐见同治皇帝,但将地点定在紫光阁,显示出清廷对外国使节的态度依然以传统态度为主,把他们视作与外藩属国相似的地位,C项正确;据材料“将地点定在常用于接见宴请外藩属国贡使和蒙藏王公的紫光阁”可知,这体现了清政府在外交上的传统态度,并非近代外交的体现,排除A项;中体西用指的是固守传统伦理纲常的基础上,学习西方的科技,材料涉及的是外交的理念,没有涉及中体西用,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外国对中国主权的破坏,不能体现进一步半殖民地化,排除D项。故选C项。8.1934年第10届远东运动会的中日足球赛被誉为一场“只能胜、不能平、更不能输”的比赛,在双方进入点球决战后,相关记载描述道,“球,凝聚着祖国的尊严,民族的仇恨,还有东三省人民的血泪”,罚入制胜点球的李惠堂成了民族英雄。这反映了()A.国际主义为体育核心诉求 B.我国体育主权意识的觉醒C.竞技胜利增强了民族情感 D.中日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4年(中国)。根据材料“1934年第10届远东运动会的中日足球赛被誉为一场‘只能胜、不能平、更不能输’的比赛”“球,凝聚着祖国的尊严,民族的仇恨,还有东三省人民的血泪”“罚入制胜点球的李惠堂成了民族英雄”和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中日足球比赛中,中国队获胜,李惠堂被民众称为“民族英雄”,反映了当时的体育竞技激发了中国民众的民族情感,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竞技胜利增强了民族情感,未体现国际主义为体育核心诉求,排除A项;材料强调竞技胜利增强了民族情感,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9.如表说明1947-1949年石家庄大生纱厂发展历程()时间事件1947年11月接管石家庄大兴纱厂。1948年5月在管理过程中重新调查与分析其资本性质,确定其并非官僚资本后,提出发还私营。1949年8—11月与资方代表协商谈判,促使大兴纱厂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几个月内实现由公营向私营的转变。A.力促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B.践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C.努力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巩固维护“第二条战线”【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对大兴纱厂进行由公营向私营转变,与当时国情相适应,体现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B项正确;“力促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属于三大改造的内容,此时三大改造还未开始,排除A项;“努力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属于一五计划的内容,此时一五计划还未开始,排除C项;解放战争时期,巩固维护“第二条战线”,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0.由如表可知,这一时期()1949-1966年国内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数量年份科研机构(个)科技人员(万人)194930多不足519661700多245.8A.建立了完善的科研人才体系 B.推动了五年计划经济的实施C.改变了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 D.弘扬了精益求精的劳模精神【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从1949年到1966年,中国的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数量都有了显著的增长,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实施五年计划经济的关键时期,通过增加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数据中反映出的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增长与推动五年计划经济的实施有密切关系,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增加,不能体现“完善的”科研人才体系,排除A项;仅通过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增加,无法得出经济文化发展的整体情况,排除C项;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增加不能直接反映科技人员在科研工作中的精神,排除D项。故选B项。11.1979年,交通部香港招商局集团投资6000万元兴办深圳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到1994年蛇口工业区总资产已达67亿元,引进389家企业,其中外资企业280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8万元,超过亚洲“四小龙”之中的台湾与韩国.取得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对外贸易体制不断革新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D.国有企业改革持续推进【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9-1994年(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94年深圳蛇口工业区引进大量外资企业,其主要原因是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贸易体制不断革新,B项正确;市场经济体制在21世纪初确立,排除A项;现代企业制度特征包括,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于1984年,排除D项。故选B项。12.虽然14、15世纪的人们是黑死病、饥荒、战争等一系列被后来历史学家称为危机的亲身经历者,但是,他们从未使用“危机”描述自己所处的时代。当时的作者关注政治事件,特别是战争,倾向于以短期的直接原因对政治事件做出解释。由此可知()A.后世史家撰写的历史缺乏可信度 B.历史叙述无法准确描述客观历史C.史学理论进步利于深入探究历史 D.只有亲历者的记录才是真实可信【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题干中指出后来的历史学家称14、15世纪为“危机”,而当时的人们并未使用这一术语,同时,当时的作者更注重政治事件的短期影响,这显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论和方法的改进可以带来对历史更深刻的理解,C项正确;亲身经历者和后世史学家的撰写在研究历史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作用,不能简单的判断后世史家撰写的历史缺乏可信度,A项过于绝对,排除A项;历史叙述在史料相对充足的条件下是可以准确描述客观历史的,排除B项;后世对历史的研究也可以真实可信,排除D项。故选C项。13.有学者指出,16世纪上半叶的英国(英格兰)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与地区相比,可谓是地狭民寡,经济上尚处在不发达状态,只属于二流国家。下列史实能支持该观点的是()A.英国颁布《至尊法案》 B.意大利广泛宣扬理性精神C.法王路易十四强化王权 D.西班牙进行早期殖民扩张【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上半叶(欧洲)。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在早期殖民扩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建立殖民地和贸易网络,引入先进的航运技术和商业机制。西班牙成功地开拓了新大陆的贸易,并从中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和影响力,这使得西班牙成为了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的领头羊,奠定了其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而英国此时经济实力不发达,符合题意,D项正确;英国颁布《至尊法案》,有利于宗教改革和强化王权,不符合题意要求,排除A项;意大利广泛宣扬理性精神与英国属于二流国家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法王路易十四强化王权与英国属于二流国家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4.1852年,美国加州通过法案,要求华人缴纳医疗税,实际上华人被排斥在旧金山的医院之外,他们可以自由进入的医院只有精神病院、救济院和宠物医院。1870年加州废除了华人缴纳医疗税的规定,但仍不许华人进入医院就诊。对此解读合理的是,美国()A.社保制悖于人文思潮 B.医疗资源布局不合理C.种族歧视具有制度性 D.地方立法具有随意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美国)。根据材料“1852年,美国加州通过法案,要求华人缴纳医疗税,实际上华人被排斥在旧金山的医院之外”“1870年加州废除了华人缴纳医疗税的规定,但仍不许华人进入医院就诊”可知,美国社保制度存在歧视华人的客观事实,表明社保制悖于人文思潮,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医疗资源布局等相关内容,不确定医疗资源布局是否不合理,排除B项;“1870年加州废除了华人缴纳医疗税的规定,但仍不许华人进入医院就诊”与“种族歧视具有制度性”不符,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强调美国社保制悖于人文思潮,未体现地方立法具有随意性,排除D项。故选A项。15.1920年,美驻英国大使警告称,英国占领当局在伊拉克的行动“在美国公众心目中造成了一种不幸的印象……英国一直在准备垄断该地区石油资源”,并要求:若伊拉克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政府应“保证各国贸易在法律和事实上的平等”.1922年,英美两国确认“门户开放”原则适用于伊拉克,这反映了,一战后()A.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塑 B.世界多极化现端倪C.大国一致原则的确立 D.贸易保护问题严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各大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争夺经济利益,国际经济秩序也在重新调整和重塑,美国要求“门户开放”原则得以实施,意在确保各国在伊拉克的贸易机会,使英国不能独占石油资源,这反映了当时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塑,A项正确;世界多极化趋势是在二战后出现,排除B项;大国一致原则是联合国的运行机制,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和美国对殖民地的争夺,而非贸易保护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16.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和50年代之间成了一个全面工业化的社会,但抱怨劣质的消费产品和必须排长队购买想要的商品成了苏联人民生活的日常,针对这一问题,赫鲁晓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扩大生产的自主权 B.推行政治体制改革C.实施农产品收购制 D.实行“新经济体制”【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苏联)。在苏联经济体制中,由于管理过于集中,企业缺乏自主权,赫鲁晓夫在这一问题上采取了改革措施,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消费品的质量,他试图通过赋予企业更多的生产自主权,使其更能灵活应对市场需求,以解决消费品短缺和质量问题,因此赫鲁晓夫的主要措施是扩大生产的自主权,A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苏联经济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赫鲁晓夫改革也主要通过经济方面的措施去解决,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工业生产上消费品不足的问题,没有涉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排除C项;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实行“新经济体制”,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宰夫之职,掌治朝之法,……掌其禁令,叙(评议)群吏之治,……乘其财用之出入。——《周礼》材料二中国古代审计史分为三期:第一期为夏至战围。这一时期是建立在实物经济形态基础上缺乏审计标准和规范的原始审计阶段,主要存在的是共主对其分封的诸侯,方国进行的贡赋审计这种形式。第二期为秦汉至唐。这一时期是建立在半实物经济形态基础上的具有初步标准和制度规范的粗放审计阶段,国家审计形式演变为中央政府对各级官员的经济政绩的审计,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国家对民户的财税稽查审计形式。第三期为宋至清。这一时期是建立在货币经济形态基础上的具有较为完善审计制度和规范的精细审计阶段。——摘编自张杨柳《中国古代审计制度分期研究》材料三北宋前期,三司都设立三部内院,主要负责勾稽账籍。南宋建炎元年,宋高宗下诏将诸军诸司专勾司改为审计司,将以审查账簿为基本特征的行为概括为“审计”。明代建立了以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为主、户部为辅的审计监督体制。雍正元年,针对国家财政的诸多弊端专设会考府,此机构可直接向皇帝报告审计结果。——杨飞《论<说文解字>中的古代审计文化》(1)指出材料一中西周时期“宰夫”的职责。(2)根据材料二、简述中国古代审计史划分为三个阶段的史实依据。(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审计制度对国家治理的作用。【答案】(1)制定治国法律,管理国家禁令,评议官员的政绩,管理国家财政的收支。(2)第一阶段(夏至战国):审计以实物为基础,缺乏标准和规范;第二阶段(秦汉至唐):审计建立在半实物经济上,初步形成标准和规范,对官员和民户进行经济政绩和税收的审计;第三阶段(宋至清):以货币经济为基础,审计制度和规范完善,集中于账簿的审查。(3)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通过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防止贪污腐败;审计制度提高了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增强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据材料“掌治朝之法,……掌其禁令”可知,制定治国法律,管理国家禁令;据材料“叙(评议)群吏之治”可知,评议官员的政绩;据材料“乘其财用之出入”可知,管理国家财政的收支。【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第一期为夏至战围。这一时期是建立在实物经济形态基础上缺乏审计标准和规范的原始审计阶段”第一阶段(夏至战国):审计以实物为基础,缺乏标准和规范;据材料“第二期为秦汉至唐。这一时期是建立在半实物经济形态基础上的具有初步标准和制度规范的粗放审计阶段”“国家审计形式演变为中央政府对各级官员的经济政绩的审计,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国家对民户的财税稽查审计形式”可知,第二阶段(秦汉至唐):审计建立在半实物经济上,初步形成标准和规范,对官员和民户进行经济政绩和税收的审计;据材料“第三期为宋至清。这一时期是建立在货币经济形态基础上的具有较为完善审计制度和规范的精细审计阶段”可知,第三阶段(宋至清):以货币经济为基础,审计制度和规范完善,集中于账簿的审查。【小问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综合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古代审计制度通过对国家财政和官员经济活动的监督,确保财政收入的准确性和官员工作的透明性。审计制度的逐步完善,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防止贪污腐败,提高行政效率,从而促进国家的稳健治理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中国古代审计制度的影响可以从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通过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防止贪污腐败;审计制度提高了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增强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等方面进行说明。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罗马道德立法萌芽于公元前5世纪,这一时期的道德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贵族与上层平民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共和中后期和帝制时期,道德立法高度发展,独裁者利用它来作为集中权力手段。在道德立法的不断推进中,法律人格平等的意识不断深入,居官守法、同罪同罚等原则得到较好地贯彻。此外,它还强调精英阶层的道德示范作用,在惩罚上多以经济处罚、限制政治能力和流放为主,罕见肉刑和死刑等重刑。虽然抑奢法律仅关注餐桌奢侈,这意味其它炫耀性消费成为合法的奢侈品,但其所蕴含的价值指向承载起传递统治者意识形态的作用。——摘编自李伟芳《古罗马共和向帝制转变时期道德立法研究》材料二早期拜占庭(东罗马帝国)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历史时期,处于罗马帝国转型与变革阶段,基督教思想不断融入帝国社会,开启了基督教观念和罗马法制传统相结合的新时期。740年颁布的《法律选编》以基督教法典的模式成文,成为早期拜占庭法律基督教化过程中的重要案例,为后世立法奠定了基础。早期拜占庭法律基督教化的生成逻辑与“古代晚期”帝国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李继荣、徐家玲《早期拜占庭法律基督教化的路径与逻辑》(1)根据材料一,分析古罗马时期道德立法的特征及其影响。(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早期拜占庭帝国法律基督教化原因。【答案】(1)特征:历史悠久;主要为统治阶级服务;渐进性。影响: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发展;有利于传递统治者的意识形态,维护其统治。(2)原因:适应了罗马帝国转型与变革的需要;基督教的影响扩大;民族矛盾和内部矛盾尖锐;拜占庭法律具有强大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罗马)。第一小问特征:据材料一“古罗马道德立法萌芽于公元前5世纪”可得出“历史悠久”;据材料一“这一时期的道德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贵族与上层平民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独裁者利用它来作为集中权力手段”可得出“主要为统治阶级服务”;据材料一“在道德立法的不断推进中,法律人格平等的意识不断深入”可得出“渐进性”。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一“在道德立法的不断推进中,法律人格平等的意识不断深入”可得出“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据材料一“它还强调精英阶层的道德示范作用,在惩罚上多以经济处罚、限制政治能力和流放为主,罕见肉刑和死刑等重刑”可得出“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发展”;据材料一“但其所蕴含的价值指向承载起传递统治者意识形态的作用”可得出“有利于传递统治者的意识形态,维护其统治”。(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拜占庭帝国)。原因:据材料二“处于罗马帝国转型与变革阶段,基督教思想不断融入帝国社会”可得出“适应了罗马帝国转型与变革的需要”;据材料二“740年颁布的《法律选编》以基督教法典的模式成文”可知此时已经处于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地位不断提高,可得出“基督教的影响扩大”;根据材料二“早期拜占庭法律基督教化的生成逻辑与‘古代晚期’帝国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结合所学知识“6世纪中期之后,由于游牧民族的冲击和内部矛盾,拜占庭帝国陷入混乱”可得出“民族矛盾和内部矛盾尖锐的影响”。据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可得出“拜占庭法律具有强大的开放性与包容性”。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谭平山(1886—1956年),广东高明人,与陈独秀、李大钊齐誉,有“南谭北李中间陈”之称。如表为谭平山部分生平简介。时间事件1898年考入明城县东洲书院,他以文天祥《正气歌》自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为国为民的意识悄然萌芽。1908年考入广东高等学府——两广优级师范。1909年加入同盟会。1913年加入国民党,1917年带着“三民主义能否救中国,中国的出路在哪里?”的困惑考人北京大学。1919年撰文高度评价《资本论》,并列出《宣言》十大要领:五四运动爆发后,投入到反帝爱国运动。1921年在陈独秀的指导下,成立广东支部,积极组织、领导工人罢工斗争。1923年以中共广东区委书记、老同盟会会员等身份,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大革命失败后参与策划南昌起义,并极力主张开展土地革命。1935年积极响应“八一宣言”号召,后来前往武汉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43年在中共中央南方局支持下,在重庆成立“民联”.1949年作为“民联”负责人出席新政协筹备会议,参与制定《共同纲领》.——摘编自王相坤《岭南先行者》等谭平山的生平是近代中国某些历史场景的再现。请提取材料中的历史信息,运用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准确,逻辑清晰)【答案】论题:谭平山的探索与实践体现了近代工农运动发展的历程谭平山的生平记录体现了他在中国近代工农运动中的重要角色。他经历了从早期的同盟会到国民党的政治背景转变,受到《资本论》和《宣言》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在陈独秀的指导下,他成立广东支部,积极组织和领导工人罢工,表现出对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强烈认同和实践。在1920年代中期,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茶叶产品策略研究报告
- 茶厂农药超标处理方案
- 重庆财经学院《国际物流》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财经学院《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财经学院《机器学习综合实践》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四年级数学(除数是两位数)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潮州彩色防滑路面施工方案
- 测试开发课程设计
- 残联项目建设谋划方案
- 插座拆除工程施工方案
- 中药项目投资合同范例
- 2024-2030年中国浮法玻璃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动态分析报告
- 2024年秋新人教版7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 第5单元19《大雁归来》
- 北京市丰台区怡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含解析)
- 2024年辅警考试公基常识300题(附解析)
- 舞蹈就业能力展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研究生
- 城镇基准地价技术方案和工作流程
- 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几大瓶颈 (毕业论文)
- 安全组织机构框架图
- 北京住总精装修冬季施工方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