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0年5月,河南巩义“河洛古田”重大考古成果发布。在这处距今5300年前后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中,许多出土器物中包含其他古文化的因子:如折腹鼎、陶背壶等文物具备山东大汶口文化的特征,陶器组合中出现的大量双腹器拥有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的要素。这体现了()A.最早的国家正式形成 B.贫富分化开始出现C.中原已进入青铜时代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答案】D【解析】材料“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中,许多出土器物中包含其他古文化的因子”可知中华文明分布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D项正确;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国家,A项排除;材料与贫富分化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到青铜文化,排除C项。故选D项。2.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候,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B.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 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时期的中国。材料“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体现的是在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权力较大,王权尚未实现高度的集中,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地方权力较大,未涉及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排除B项;分权制衡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3.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劝诫统治者应该俭约谦下,不高居人民群众之上。他极力反对统治者奢侈无度,纵欲横行,并告诫统治者要清净寡欲。对人民的压榨要有度,不然会适得其反。据此可知,老子()A.发展了早期民本思想 B.深受墨家思想的影响C.倡导仁政的治国理念 D.极力反对韩非的主张【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不高居人民群众之上”“对人民的压榨要有度,不然会适得其反”等信息可知,老子劝诫统治者要关心爱护百姓,这是早期民本思想发展的表现,A项正确;老子是道家创始人,不受墨家思想的影响,排除B项;孟子倡导仁政的治国理念,排除C项;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此时没有韩非子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4.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廷戍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特征是()A.职分细化,运转高效 B.选贤举能,唯才是用C.家国同治,皇权至上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等官职为皇室专设,为皇帝私家服务,体现出家国同治、皇权至上的本质,C项正确;“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与题干中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为皇帝私家服务的信息不符,排除A项;题干材料与选才无关,排除B项;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为皇帝私家服务,体现家国同治,与官员众多、政务繁杂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5.西汉武帝以侍中、尚书等组成内朝执掌国家决策大权,后又任命外戚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不但掌管全国军事,还进入内朝,参与政治决策,位在三公之上。武帝驾崩后,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身份正式作为内朝的领袖执掌朝政。从此,外戚担任大司马大将军,掌控内朝成为西汉惯例。下列对这种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霍光以后三公被剥夺了相权B.大司马大将军掌握决策权,西汉政府从文人政府转变为军人政府C.大将军卫青进入内朝后,皇权受到严重威胁D.西汉后期内朝逐渐成为外戚专政的工具【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之后,外戚担任大司马大将军,领导内朝执掌朝政成为惯例,说明西汉后期内朝逐渐成为外戚专政的工具,D项正确;三公被剥夺了相权与大司马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不符,排除A项;外戚担任大将军大司马并非军人执政,排除B项;卫青入内朝后,并未威胁皇权,排除C项。故选D项。6.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A.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B.完成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通过题干可知,在唐朝前期,“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的两税法实行之后,“改为折钱计征”,这样就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进而加快了商业的繁荣,C项正确;唐朝中期两税法之后,“实物改为折钱计征”,只是改变了征收的内容,与商人的政治地位无关,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实行不到30年,即被迫下令改货币计征为折纳实物,排除B项;两税法的实施,使得政府对人身的控制有所松弛,排除D项。故选C项。7.“(三省六部制下)三分相权,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这表明三省六部制A.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C.有效的限制了皇权的滥用 D.具有三权分立政治的民主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得出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B项正确;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的是明清时期,排除A项;根据材料“三省六部制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不利于限制君权,排除C项;三省六部制是君主专制下的中央官制,而不是民主制度下的三权分立,排除D项。故选B项。8.王祯《造活字印书法》记载:“五代唐明宗长兴二年(931年),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卖。朝廷从之……因是天下书籍遂广。”这反映了()A.雕版印刷术已在唐朝普及 B.政府已采用活字印刷技术C.雕版印刷推动了文化发展 D.文化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答案】C【解析】五代时期,后唐朝廷令国子监校正《九经》,刻板印卖,使得天下书籍有所增多,反映出雕版印刷推动了文化发展,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雕版印刷术在唐朝时期已经普及,排除A项;政府采用活字印刷技术与“刻板印卖”不符,排除B项;文化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9.王安石在变法中规定:“前此轮差职役的民户不再服役,改为按土地、家产多少缴纳免役钱。前此无差役负担的官户、僧道户、女户、单丁户、未成丁户以及上五等的坊郭户,一律按其户等减半出钱,谓之免役钱。”这一举措意在()A.刺激商品经济发展 B.为封建政府拓宽财源C.适应放松人身控制的客观要求 D.遏制大地主大官僚势力的膨胀【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改为按土地、家产多少缴纳免役钱”“前此无差役负担的官户、僧道户、女户、单丁户、未成丁户以及上五等的坊郭户,一律按其户等减半出钱”可知,王安石变法中征收免役钱的举措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说明其意在为封建政府拓宽财源,B项正确;免役钱的征收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但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是征收免役钱的客观作用,排除C项;题干中的“按土地、家产多少缴纳免役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大地主大官僚势力的膨胀,但这并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10.据《辽史》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也。”该材料客观反映了A.辽朝实行民族差别对待的四等人制度 B.民族交融推动少数民族政治制度创新C.少数民族受汉文化影响放弃原有制度 D.民族交融使契丹政治制度上优于宋朝【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也。”及所学辽国的统治政策可知,辽政权对地处长城内外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落差较大的不同民族与地区实行“因俗而治”“一国两制”,这体现了辽国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在进入中原地区后积极探索国家治理的新模式,B项正确;实行民族差别对待的四等人制度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排除A项;放弃原有制度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契丹族的中原治理是学习汉族的先进政治制度,逐步封建化,不可能优于宋朝,排除D项。故选B项。11.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被赋予“公”“保”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也打破了“不许宦官识字”的惯例,并且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这表明()A.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 B.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C.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 D.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皇帝也打破了‘不许宦官识字’的惯例,并且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及所学可知,题干反映了皇帝提高内阁和司礼监宦官的地位,其目的是让内阁和司礼监互相制约,以保证皇权独尊,B项正确;明代是皇权不断强化时期,选项表述错误,排除A项;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只是表面现象,目的是为了制衡司礼监宦官,以保证皇权独尊,排除C项;宦官权力来源于皇权,并没有失控,排除D项。故选B项。12.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条:“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令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列,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这一条款中A.“贸易通商无碍”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为实现自由贸易B.派设领事等官,专理商贾事宜,与中国主权完整无不良影响C.“清楚交纳货税、钞响饷等费”体现双边贸易中英平等协商原则D.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打开中国市场【答案】D【解析】“贸易通商无碍”指英国在中国通商口岸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不受到清政府的干涉,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排除A项;领事裁判权的取得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的完整,B错误:协定关税的结果是中国实行低税率,便利了列强向中国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且是在鸦片战争打败中国的基础上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款,不能体现平等协商原则,故C项错误;条款围绕打开中国市场这一核心,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故选D项。13.1912年2月,孙中山召集同盟会议员讨论约法,特别强调“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之真意义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得到与会者赞同。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具有反独裁和求民主的精神 B.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C.存在因人设法的历史局限性 D.预见袁世凯采取复辟行为【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在讨论约法时强调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可表示国民革命意义,也可以防范盗贼独裁者,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反独裁和求民主的精神,故选A;材料中孙中山强调的是约法具有反对独裁专制、倡导民主精神的作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因人设法的历史局限性,故排除C;预见袁世凯采取复辟行为,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D。14.1916年,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写道:“儒者三纲之说,为否伦理政治之大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岭也。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此绝对不可能之事。……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据此可知,他的“最后觉悟”是A.用白话文去代替文言文 B.推翻清朝,维护民主共和C.批判封建伦理纲常制度 D.以俄为师,实现社会主义【答案】C【解析】根据“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可知陈独秀所说的“最后觉悟”指的是思想上解放和启蒙,所以他的“最后觉悟”是批判封建伦理钢厂制度以促进思想的解放,故选C;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不是思想上的启蒙,排除A;1916年,清朝早已被推翻,俄国的十月革命还没有出现,排除BD。15.在纪念某历史事件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时说:“它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是A.无产阶级政党从此光荣诞生 B.标志着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基本完成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百多年前,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指的是五四运动,这场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项正确;无产阶级政党诞生的标志是中共一大的召开,排除A项;标志着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是1895年的公车上书,排除B项;基本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的是新中国的成立而非五四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16.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2年(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C项正确;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排除A项;1988年4月召开的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排除B项;D项最终形成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排除D项。故选C项。17.1993年航空航天部被撤销,国家设立了航空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总公司;轻工业部和纺织工业部被改为中国轻工总会、中国纺织总会:1998年国家计划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这表明当时中国A.单一所有制经济被打破 B.政府放松对经济的干预C.计划经济退出历史舞台 D.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93年航空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总公司取代了航天部;中国轻工总会、中国纺织总会取代了轻工业部和纺织工业部;1998年国家计划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这体现的是政府简政放权,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所有制问题,故A项错误;计划经济仍在,故C项错误;21世纪初,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8.曾经作为地方军政最高长官的“节度使”,在北宋时期被广泛赐予朝廷重臣、致仕元老、为国捐躯的大将功臣及少数民族首领等,这些节度使职衔的授予,大多作为一种荣誉,以示表彰和激励。北宋政府的这一举措()A.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B.是“崇文抑武”政策的体现C.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形成 D.导致宋代“冗官”现象加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宋代的节度使“广泛赐予朝廷重臣、致仕元老、为国捐躯的大将功臣及少数民族首领等,这些节度使职衔的授予,大多作为一种荣誉,以示表彰和激励”,北宋政府的这一举措主要目的是削弱了节度使的权力,笼络人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A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崇文抑武,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官僚政治制度形成于秦朝,秦朝郡县制标志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C项;根据材料可知节度使职衔的授予是一种荣誉,没有导致宋代“冗官”现象加剧,排除D项。故选A项。19.宋朝“台谏”是御史台和谏院的合称,其中谏院负责对朝政遗缺、官员失职等行为进行规谏讽喻,约束皇帝,监督宰相,有时还会与宰相联合对抗皇帝。谏院的这些行为客观上()A.规范了民主程序 B.利于政治的清明C.完善了权力分配 D.避免了权臣乱政【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谏院可以规谏讽喻朝政遗缺、官员失职等行为,还可以约束皇帝,监督宰相,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官员和皇帝的行为,利于政治的清明,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主程序,排除A项;谏院的职责与权力分配无关,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权臣乱政,排除D项。故选B项。20.王安石认为财政困难的症结不在于官吏之多和傣禄之厚,理财应“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以此为指导,他在改革中A.大幅缩减官员俸禄 B.集中力量整顿吏治C.拨款从事商业经营 D.废除原有的募兵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可知,王安石认为增加财政收入不在节流而在开源,即拨款从事商业经营,故C选项正确;AB选项说法与材料“财政困难的症结不在于官吏之多和傣禄之厚”不符,故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王安石解决财政困难的措施,D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故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4分,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由唐入宋城市变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都市空间的扩展。空间的扩展增强了都市的吸纳力,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一环。空间的扩展至少具有三维(向)性:一是外延的扩展,使都市的实际区域逐渐向城外扩展,即形成“大都市”(不以城墙为界限);二是城内封闭式的坊市制度的突破,主要表现为“打墙侵街”“接檐造舍”等,属于内涵的扩展;三是立体空间的扩展,即在占地面积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建楼提高现有土地的利用率,以增加商用和民用宅舍使用空间。——摘编自宁欣《由唐入宋都城立体空间的扩展》材料二唐宋时期,政府出于迫切缓解财政拮据的现实需要,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并逐步认可商人的社会地位。财富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和社会分层的依据,以出身为标准的身份等级制的影响力大大削弱。唐末的战乱沉重打击了不断衰落的门阀士族,客观上促进了商人摆脱自身原有阶层的桎梏,一个新兴的富民阶层开始崛起。商人阶层自身也逐步认识到组织行会的重要意义,于是“行”代替“市”成为新兴的社会组织。城市市民开始寻求用联合抗争的方式表达本阶层的观点,为自己发声,市民意识开始觉醒,市民阶层由此萌发。——摘编自冯兵《隋唐五代城市社会等级与社会结构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宋城市变化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原因。【答案】(1)影响:有利于工商业发展;促进了城市建设格局的改变;扩大了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2)原因:政府工商业政策和对商人态度的改变;追逐财富的社会风气;战乱打击了权贵集团,淡化了阶级观念;商人阶层的联合抗争。【解析】【小问1】影响:依据材料“空间的扩展增强了都市的吸纳力”,得出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从对城市布局分析,得出促进了城市建设格局的改变;依据材料“即在占地面积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建楼提高现有土地的利用率,以增加商用和民用宅舍使用空间”,得出扩大了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小问2】原因:依据材料“政府出于迫切缓解财政拮据的现实需要,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并逐步认可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出政府工商业政策和对商人态度的改变;依据材料“财富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和社会分层的依据”,得出追逐财富的社会风气;依据材料“唐末的战乱沉重打击了不断衰落的门阀士族,客观上促进了商人摆脱自身原有阶层的桎梏,一个新兴的富民阶层开始崛起”,得出战乱打击了权贵集团,淡化了阶级观念;依据材料“商人阶层自身也逐步认识到组织行会的重要意义”,得出商人阶层的联合抗争。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材料二词体至宋而繁荣……援佛老精神以入儒的宋学背景……与宋代空前发达起来的市井商业文化意识彼此交壤,导致了宋世文人尚义理而又随俗逐媚的精神势态……——韩经太《宋词与宋世风流》(1)史料一中词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2)史料二的作者认为宋词繁荣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思想感情:反抗少数民族侵扰的爱国主义。社会现实:南宋政权与各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民族矛盾尖锐。(2)原因:理学发展;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兴起。【解析】【小问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辽宋夏金时期的中国。思想感情:根据材料一中“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和所学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关系的相关史实可知,反抗少数民族侵扰的爱国主义。社会现实:根据所学可知,此时的社会现实是南宋政权与各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民族矛盾尖锐。【小问2】本题为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宋朝时期的中国。原因:根据材料二中“援佛老精神以入儒的宋学背景”可知,理学发展;根据“与宋代空前发达起来的市井商业文化意识彼此交壤”可知,商品经济发达;根据“导致了宋世文人尚义理而又随俗逐媚的精神势态”可知,市民阶层兴起。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既是最主要的治理目标与理念,也是历代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大一统”治理目标下,一体两面的“华夷之辨”和“华夷一体”等观念以及相应的政策制度,为各个政权建立天下秩序和政权正统性提供不同的政治基础与合法化资源,也是中央集权制度下各种因俗而治的治理方式的依据。中国历史上各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紧密联系,为多民族的“大一统”观念和格局奠定了基础;而在“大一统”观念和格局下多民族之间的互动与治理方式的借鉴吸收,则成为中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巩固、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动力。——摘编自王志阳《中国通史》围绕“国家治理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从材料中选一角度,确立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史实进行论证。【答案】示例1:论题:制度创新推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论证: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修建直道驰道等,加强了地方之间的联系和各民族间的交流,统一货币、度量衡,更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汉武帝创立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州部,分设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实行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减少了割据隐患,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总之,制度创新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多民族国家统一发展的重要保障。示例2:论题:民族交融,推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论证: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各诸侯国在频繁交往联系中,华夏认同观念产生,周边各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也吸收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广。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发展,统一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等,顺应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北方统一和隋唐盛世奠定基础。不同时期各民族交融发展共同推动了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分析材料内容,结合史实,自拟论题。注意要选择自己熟悉且容易论证的,论题要具体、明确。根据材料“在‘大一统’观念和格局下多民族之间的互动与治理方式的借鉴吸收,则成为中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巩固、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动力”可得出制度创新推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其次,结合相关史实,对论题进行论证,可结合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修建长城、推恩令等史实进行分析。要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紧扣论题。最后,对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0年5月,河南巩义“河洛古田”重大考古成果发布。在这处距今5300年前后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中,许多出土器物中包含其他古文化的因子:如折腹鼎、陶背壶等文物具备山东大汶口文化的特征,陶器组合中出现的大量双腹器拥有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的要素。这体现了()A.最早的国家正式形成 B.贫富分化开始出现C.中原已进入青铜时代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答案】D【解析】材料“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中,许多出土器物中包含其他古文化的因子”可知中华文明分布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D项正确;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国家,A项排除;材料与贫富分化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到青铜文化,排除C项。故选D项。2.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候,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B.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 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时期的中国。材料“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体现的是在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权力较大,王权尚未实现高度的集中,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地方权力较大,未涉及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排除B项;分权制衡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3.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劝诫统治者应该俭约谦下,不高居人民群众之上。他极力反对统治者奢侈无度,纵欲横行,并告诫统治者要清净寡欲。对人民的压榨要有度,不然会适得其反。据此可知,老子()A.发展了早期民本思想 B.深受墨家思想的影响C.倡导仁政的治国理念 D.极力反对韩非的主张【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不高居人民群众之上”“对人民的压榨要有度,不然会适得其反”等信息可知,老子劝诫统治者要关心爱护百姓,这是早期民本思想发展的表现,A项正确;老子是道家创始人,不受墨家思想的影响,排除B项;孟子倡导仁政的治国理念,排除C项;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此时没有韩非子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4.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廷戍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特征是()A.职分细化,运转高效 B.选贤举能,唯才是用C.家国同治,皇权至上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等官职为皇室专设,为皇帝私家服务,体现出家国同治、皇权至上的本质,C项正确;“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与题干中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为皇帝私家服务的信息不符,排除A项;题干材料与选才无关,排除B项;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为皇帝私家服务,体现家国同治,与官员众多、政务繁杂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5.西汉武帝以侍中、尚书等组成内朝执掌国家决策大权,后又任命外戚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不但掌管全国军事,还进入内朝,参与政治决策,位在三公之上。武帝驾崩后,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身份正式作为内朝的领袖执掌朝政。从此,外戚担任大司马大将军,掌控内朝成为西汉惯例。下列对这种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霍光以后三公被剥夺了相权B.大司马大将军掌握决策权,西汉政府从文人政府转变为军人政府C.大将军卫青进入内朝后,皇权受到严重威胁D.西汉后期内朝逐渐成为外戚专政的工具【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之后,外戚担任大司马大将军,领导内朝执掌朝政成为惯例,说明西汉后期内朝逐渐成为外戚专政的工具,D项正确;三公被剥夺了相权与大司马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不符,排除A项;外戚担任大将军大司马并非军人执政,排除B项;卫青入内朝后,并未威胁皇权,排除C项。故选D项。6.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A.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B.完成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通过题干可知,在唐朝前期,“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的两税法实行之后,“改为折钱计征”,这样就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进而加快了商业的繁荣,C项正确;唐朝中期两税法之后,“实物改为折钱计征”,只是改变了征收的内容,与商人的政治地位无关,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实行不到30年,即被迫下令改货币计征为折纳实物,排除B项;两税法的实施,使得政府对人身的控制有所松弛,排除D项。故选C项。7.“(三省六部制下)三分相权,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这表明三省六部制A.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C.有效的限制了皇权的滥用 D.具有三权分立政治的民主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得出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B项正确;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的是明清时期,排除A项;根据材料“三省六部制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不利于限制君权,排除C项;三省六部制是君主专制下的中央官制,而不是民主制度下的三权分立,排除D项。故选B项。8.王祯《造活字印书法》记载:“五代唐明宗长兴二年(931年),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卖。朝廷从之……因是天下书籍遂广。”这反映了()A.雕版印刷术已在唐朝普及 B.政府已采用活字印刷技术C.雕版印刷推动了文化发展 D.文化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答案】C【解析】五代时期,后唐朝廷令国子监校正《九经》,刻板印卖,使得天下书籍有所增多,反映出雕版印刷推动了文化发展,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雕版印刷术在唐朝时期已经普及,排除A项;政府采用活字印刷技术与“刻板印卖”不符,排除B项;文化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9.王安石在变法中规定:“前此轮差职役的民户不再服役,改为按土地、家产多少缴纳免役钱。前此无差役负担的官户、僧道户、女户、单丁户、未成丁户以及上五等的坊郭户,一律按其户等减半出钱,谓之免役钱。”这一举措意在()A.刺激商品经济发展 B.为封建政府拓宽财源C.适应放松人身控制的客观要求 D.遏制大地主大官僚势力的膨胀【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改为按土地、家产多少缴纳免役钱”“前此无差役负担的官户、僧道户、女户、单丁户、未成丁户以及上五等的坊郭户,一律按其户等减半出钱”可知,王安石变法中征收免役钱的举措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说明其意在为封建政府拓宽财源,B项正确;免役钱的征收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但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是征收免役钱的客观作用,排除C项;题干中的“按土地、家产多少缴纳免役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大地主大官僚势力的膨胀,但这并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10.据《辽史》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也。”该材料客观反映了A.辽朝实行民族差别对待的四等人制度 B.民族交融推动少数民族政治制度创新C.少数民族受汉文化影响放弃原有制度 D.民族交融使契丹政治制度上优于宋朝【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也。”及所学辽国的统治政策可知,辽政权对地处长城内外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落差较大的不同民族与地区实行“因俗而治”“一国两制”,这体现了辽国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在进入中原地区后积极探索国家治理的新模式,B项正确;实行民族差别对待的四等人制度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排除A项;放弃原有制度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契丹族的中原治理是学习汉族的先进政治制度,逐步封建化,不可能优于宋朝,排除D项。故选B项。11.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被赋予“公”“保”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也打破了“不许宦官识字”的惯例,并且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这表明()A.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 B.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C.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 D.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皇帝也打破了‘不许宦官识字’的惯例,并且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及所学可知,题干反映了皇帝提高内阁和司礼监宦官的地位,其目的是让内阁和司礼监互相制约,以保证皇权独尊,B项正确;明代是皇权不断强化时期,选项表述错误,排除A项;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只是表面现象,目的是为了制衡司礼监宦官,以保证皇权独尊,排除C项;宦官权力来源于皇权,并没有失控,排除D项。故选B项。12.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条:“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令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列,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这一条款中A.“贸易通商无碍”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为实现自由贸易B.派设领事等官,专理商贾事宜,与中国主权完整无不良影响C.“清楚交纳货税、钞响饷等费”体现双边贸易中英平等协商原则D.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打开中国市场【答案】D【解析】“贸易通商无碍”指英国在中国通商口岸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不受到清政府的干涉,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排除A项;领事裁判权的取得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的完整,B错误:协定关税的结果是中国实行低税率,便利了列强向中国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且是在鸦片战争打败中国的基础上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款,不能体现平等协商原则,故C项错误;条款围绕打开中国市场这一核心,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故选D项。13.1912年2月,孙中山召集同盟会议员讨论约法,特别强调“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之真意义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得到与会者赞同。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具有反独裁和求民主的精神 B.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C.存在因人设法的历史局限性 D.预见袁世凯采取复辟行为【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在讨论约法时强调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可表示国民革命意义,也可以防范盗贼独裁者,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反独裁和求民主的精神,故选A;材料中孙中山强调的是约法具有反对独裁专制、倡导民主精神的作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因人设法的历史局限性,故排除C;预见袁世凯采取复辟行为,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D。14.1916年,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写道:“儒者三纲之说,为否伦理政治之大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岭也。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此绝对不可能之事。……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据此可知,他的“最后觉悟”是A.用白话文去代替文言文 B.推翻清朝,维护民主共和C.批判封建伦理纲常制度 D.以俄为师,实现社会主义【答案】C【解析】根据“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可知陈独秀所说的“最后觉悟”指的是思想上解放和启蒙,所以他的“最后觉悟”是批判封建伦理钢厂制度以促进思想的解放,故选C;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不是思想上的启蒙,排除A;1916年,清朝早已被推翻,俄国的十月革命还没有出现,排除BD。15.在纪念某历史事件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时说:“它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是A.无产阶级政党从此光荣诞生 B.标志着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基本完成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百多年前,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指的是五四运动,这场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项正确;无产阶级政党诞生的标志是中共一大的召开,排除A项;标志着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是1895年的公车上书,排除B项;基本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的是新中国的成立而非五四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16.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2年(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C项正确;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排除A项;1988年4月召开的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排除B项;D项最终形成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排除D项。故选C项。17.1993年航空航天部被撤销,国家设立了航空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总公司;轻工业部和纺织工业部被改为中国轻工总会、中国纺织总会:1998年国家计划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这表明当时中国A.单一所有制经济被打破 B.政府放松对经济的干预C.计划经济退出历史舞台 D.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93年航空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总公司取代了航天部;中国轻工总会、中国纺织总会取代了轻工业部和纺织工业部;1998年国家计划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这体现的是政府简政放权,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所有制问题,故A项错误;计划经济仍在,故C项错误;21世纪初,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8.曾经作为地方军政最高长官的“节度使”,在北宋时期被广泛赐予朝廷重臣、致仕元老、为国捐躯的大将功臣及少数民族首领等,这些节度使职衔的授予,大多作为一种荣誉,以示表彰和激励。北宋政府的这一举措()A.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B.是“崇文抑武”政策的体现C.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形成 D.导致宋代“冗官”现象加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宋代的节度使“广泛赐予朝廷重臣、致仕元老、为国捐躯的大将功臣及少数民族首领等,这些节度使职衔的授予,大多作为一种荣誉,以示表彰和激励”,北宋政府的这一举措主要目的是削弱了节度使的权力,笼络人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A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崇文抑武,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官僚政治制度形成于秦朝,秦朝郡县制标志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C项;根据材料可知节度使职衔的授予是一种荣誉,没有导致宋代“冗官”现象加剧,排除D项。故选A项。19.宋朝“台谏”是御史台和谏院的合称,其中谏院负责对朝政遗缺、官员失职等行为进行规谏讽喻,约束皇帝,监督宰相,有时还会与宰相联合对抗皇帝。谏院的这些行为客观上()A.规范了民主程序 B.利于政治的清明C.完善了权力分配 D.避免了权臣乱政【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谏院可以规谏讽喻朝政遗缺、官员失职等行为,还可以约束皇帝,监督宰相,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官员和皇帝的行为,利于政治的清明,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主程序,排除A项;谏院的职责与权力分配无关,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权臣乱政,排除D项。故选B项。20.王安石认为财政困难的症结不在于官吏之多和傣禄之厚,理财应“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以此为指导,他在改革中A.大幅缩减官员俸禄 B.集中力量整顿吏治C.拨款从事商业经营 D.废除原有的募兵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可知,王安石认为增加财政收入不在节流而在开源,即拨款从事商业经营,故C选项正确;AB选项说法与材料“财政困难的症结不在于官吏之多和傣禄之厚”不符,故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王安石解决财政困难的措施,D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故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4分,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由唐入宋城市变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都市空间的扩展。空间的扩展增强了都市的吸纳力,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一环。空间的扩展至少具有三维(向)性:一是外延的扩展,使都市的实际区域逐渐向城外扩展,即形成“大都市”(不以城墙为界限);二是城内封闭式的坊市制度的突破,主要表现为“打墙侵街”“接檐造舍”等,属于内涵的扩展;三是立体空间的扩展,即在占地面积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建楼提高现有土地的利用率,以增加商用和民用宅舍使用空间。——摘编自宁欣《由唐入宋都城立体空间的扩展》材料二唐宋时期,政府出于迫切缓解财政拮据的现实需要,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并逐步认可商人的社会地位。财富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和社会分层的依据,以出身为标准的身份等级制的影响力大大削弱。唐末的战乱沉重打击了不断衰落的门阀士族,客观上促进了商人摆脱自身原有阶层的桎梏,一个新兴的富民阶层开始崛起。商人阶层自身也逐步认识到组织行会的重要意义,于是“行”代替“市”成为新兴的社会组织。城市市民开始寻求用联合抗争的方式表达本阶层的观点,为自己发声,市民意识开始觉醒,市民阶层由此萌发。——摘编自冯兵《隋唐五代城市社会等级与社会结构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宋城市变化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原因。【答案】(1)影响:有利于工商业发展;促进了城市建设格局的改变;扩大了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2)原因:政府工商业政策和对商人态度的改变;追逐财富的社会风气;战乱打击了权贵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标准体育场地租赁合同2024年度范本
- 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 含解析
- 饭店服务员合同
- 别墅庭院绿化设计与施工合同二零二四年
- 2024年度虚拟现实技术研发劳务合同
- 二零二四年企业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软件开发合同:某互联网公司与某软件开发团队签订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智能零售系统开发与部署合同
- 股权比例合同范本
- 受法律保护的土地转让协议书(2篇)
- 设备故障率分析资料
- 新华字典汉字拼音首字母大全
- Zabbix运维监控平台解决方案参考模板
- 自动分板机操作指导书
-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治疗课件
- 化工传递过程
- 各类建筑施工事故案例图片合集
- 雪铁龙世嘉用户使用手册
- FIT与PPM转换
- 徕卡TCR1201使用说明书中文版WORD
- 初一上学期期中家长会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