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教育方针引领下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路径探究》9900字(论文)_第1页
《十四五规划教育方针引领下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路径探究》9900字(论文)_第2页
《十四五规划教育方针引领下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路径探究》9900字(论文)_第3页
《十四五规划教育方针引领下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路径探究》9900字(论文)_第4页
《十四五规划教育方针引领下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路径探究》99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四五”规划教育方针引领下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路径探究目录TOC\o"1-2"\h\u22940引言 119089一、职业院校育人语境下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全方位领会 215986(一)职业院校层面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特殊时代意蕴 29087(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之职业院校视域分析 313179(三)职业院校立德树人培育践行的价值引领诠释 4650二、职业院校立德树人之现实瓶颈剖析 58966(一)职业院校顶层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之认知贫乏 514476(二)职业院校立德树人主体之育人关系离散与协同合力缺失 529498(三)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环境异化之外部思想冲击与宏观社会变革 628892三、职业院校立德树人之全方位生成路径 620641(一)思政助立德树人之“显性”与“隐性”相得益彰 716965(二)教师评定与学生证书创新设置之立德树人独辟蹊径 910674(三)文化活动、红歌合唱与交互实践之立德树人活动多维渲染 1112493(四)国际拓展与网络建设之立德树人时代机遇把控 1219462四、结语 1428337参考文献 14摘要:力求实现我国职业人才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同样肩负着“十四五”规划下教育根本任务的立德树人回归,为了探析“十四五”规划教育理念下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现实生成路径,对职业院校视阈下立德树人的时代意蕴,现实困境进行系统审视,并以此为基础得出全方位的措施方略。研究认为,我国职业院校应该从课程思政、教师育人理念倡导、学生证书、校内校外活动、国际交流与网络建设方面入手,构建起从时间维度是科学的、现代的,空间维度是中国特色的、放眼世界的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生成路径。旨在助力实现“十四五”规划下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院校技术人才,助推新时代教育强国目标建设。关键词:“十四五”规划;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生成路径引言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其中在总章程第十三篇“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提到,要从国家层面构建起全方位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从个体层面实现个人素养的综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十四五”时期教育规划的核心任务时,将立德树人作为我国人才培育的基石工程,这契合了当前我国人才培育的现实需求,是“十四五”规划时期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追求和方向引领[1]。职业院校作为“十四五”规划期间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立德树人教育实践也是习近平教育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高分流”后更是充当着更为重要的人才孵化角色。职业院校该怎样把握住自身立德树人的当代意蕴,如何认识到自身开展立德树人教育的现实问题,又需要从哪些维度,依托何种有利条件,如何去生成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实践路径将是本文的逻辑脉络引领与探讨内容。一、职业院校育人语境下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全方位领会立德树人是教育的一部分,如同对其他教育理论的实践应用价值的探讨一样,对立德树人的内涵概括或阐释都需要立足当代,融合具体对象,才能精确把握立德树人在具体情境下的具体涵[2]。在当代教育理论界虽然“立德树人”从学理层面讲仅仅被作为一个新兴的语汇,但如果将立德树人放在我国职业院校育人语境下去理解,则“立德树人”将是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愿景的有益视角补充与深刻提炼总结,需要我们对职业院校育人语境下立德树人内涵的基本问题进行判断,并最终形成对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剖析和厘定。(一)职业院校层面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特殊时代意蕴“立”何种“德”,“树”何种“人”,归根结底是由教育主体的办学方向决定的。从职业院校育人宗旨角度审视立德与树人内在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中华教育精神落地当代神州土壤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觉,是对以往教育认识的定向思维与工具主义导向的时代超越,是以立德善治化职业教育、以树人根本化教育目的。从词汇本身对立德树人结构进行观察审视,立德是树人的底蕴根基与价值升华,树人是立德的递进法门,职业院校需要通过树人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奉献精神的成形与职业技能社会正向化的转换[3]。一方面,“立”职业院校学生之德是“树”职业院校学生之人的基础环节,立德的价值取向是树人;另一方面,树职业院校学生之人又是对立职业院校学生之德的逻辑旨归,树人的进阶目标是为了进一步立德。总之,立德与树人相辅相成,两者同步进行,相互促进,是马克思主义运动观与以人为本教育观的聚焦输出。立德不仅限于对具体行业知识的掌握,更在于基于职业精神养成奉献精神、工匠精神和延安精神的抉择担当;树人的归宿不仅是为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专业的人才资源,更需要将学生培养成面向“十四五规划”育人目的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职业院校的立德与树人,二者相互支持、互为因果、相生相随,需要基于整体性视角全局剖析,精确理解,此属于事物本源归属的问题,重在中特化与整体化诠释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内涵意蕴。(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之职业院校视域分析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最高理想是使学生从一般意义上的“工作”苑囿中超脱出来,不仅是要培养一般意义上的职业人才,而是朝着社会性的“奉献”殿堂不断迈进,培养五育俱全的社会主义栋梁之才,此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大道”,是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精髓萃取。因为加强学生对德行的汲取,能够让以实践和具体操作为独特学习方式的职业院校学生具有更高人生意义的学习动机,是对当前泛娱乐主义文化侵蚀与价值观异化的职业院校生活困扰的坚实回应,这将对立德回归人性,树人回归本真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充分响应“十四五”规划教育方针和教育理念的深层次变革[4]。也正因如此,推动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教育同时也被列为“十四五”规划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而要梳理好职业院校的基本育人功能与时代育人功能之间的关系,认识到职业院校教师的育人义务与教学使命,职业院校就必须要重审自身育人目标定位,教师就需要回归育人初心,摆脱掉以往对技能知识传输的压缩机模式的路径依赖,切实按照“十四五”规划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教育要求,重新架构人才培育理念与实施路径,激发学生超越单向职业有限性存在的无限性潜能,此属于抽象概念转化为实体运用的问题,重在揭示职业院校立德树人在“十四五”规划教育战略中的关键性地位。(三)职业院校立德树人培育践行的价值引领诠释“十四五”规划对职业教育发出了使命召唤,要求回归教育立德树人初衷,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职业人才。放眼世界,世界各国在职业教育改革时都遇到相似的棘手难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各有千秋[5]。但对于当今我国职业院校所处的时代方位来说,当务之急是要让教育回归立德树人本位,将“立德树人”贯彻于职业教育教学中,将职业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院校育人模式,以独有的中国方式和中国速度对国外职业教育实现弯道超车。此外,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出发点之一,是确保中华文明的精华成分能够由职业院校学生继承创新,这不仅对学生个体的气节修养大有裨益,而且也能让这些宝贵的中华文明思想遗产在“十四五”规划发展期间发挥跨时空效应[6]。因此,“十四五”规划重视职业院校立德树人培育,既是对时代发展的必然回应,又是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超越尝试,还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弘扬,此为实践意义上的问题,是职业院校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实践价值呈现,并与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特殊含义、根本任务、价值引领共同属于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时代意蕴剖析范畴中,为职业院校解决将立德树人理念付诸于实践的方法论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二、职业院校立德树人之现实瓶颈剖析早在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强调要加强立德树人教育,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然而,中央颁布的政策文件下行到地方层面并没有得到十分充分的回应,各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开展效果也难以提交出满意答卷。(一)职业院校顶层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之认知贫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要真正发光发热,必须融入平日生活与教育环境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去感知、领悟、践行、内化。职业院校要想把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就应主动探寻职业技术训练课、理论课与综合实践活动中潜在的立德树人教育元素。然而现阶段职业院校对立德树人的价值定位较为模糊,对各学校内教育主体的立德树人教育潜在价值挖掘不足,这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职业院校对立德树人教育原理的学理性认识较为片面,导致一些技术课程为了迎合思政思潮而强行拼凑出较为牵强的思政元素;二是职业院校对专业理论知识课中融入立德树人教育的底层逻辑认识不清晰,尚未形成立德树人教育全方位融入的统一战线;三是对立德树人采取选择性、回避型策略是诸多职业院校各专业部门不谋而合的常规性举措,尤其是在完成没有硬性考核指标的的思政弹性任务时则更是有手腕的消极回避。(二)职业院校立德树人主体之育人关系离散与协同合力缺失职业院校在推进各育人主体的协同体系建设时,各类技术实践课与理论课、不同部门与不同学院之间各自为阵的现象较为严重,导致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实施队伍合力不足。在专业技能课与思政课的协作上,由于职业院校对立德树人育人主体的不同专业分工的领会不够全面,致使专业技能课、理论课与思政课之间的有效互动缺失,没有驾驭好内容和形式上的内在衔接。在各专业课之间以及专业课和综合理论课的联动上,缺乏挖掘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的谋略意识,也没能充分识别出本专业课与其他课程在融入立德树人教育上的差异性、独特性问题。在学生与各项课程之间,如果立德树人的初衷与学生个人的预期不能够通过有效的连接整合到一起,长此以往积累的矛盾将极有可能引发教学管理的冲突,更严重时,矛盾将突破职业教育的边界,在更广阔的现实与网络空间中引发共振或反馈,从而导致范围更大、层次更深的消极社会影响。(三)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环境异化之外部思想冲击与宏观社会变革部分西方国家将自身制造行业的倾颓归结于中国职业教育的侵略式兴起并将其上升到了是对资本主义制度和价值观的冲击的层次上[7]。出于所谓自保的缘由,近年来部分西方国家加大了对我国职业院校的意识形态渗透,各种腐朽的、错误的、过时的西方思潮涌入进来与社会上各种参差不齐的观念含混在一起,使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职业院校学生难以甄别出劣质思潮。与此同时,当代社会加速的变革与市场唯经济效益原则的逐利性使得职业院校学生一旦陷入功利主义之泥潭则难以抽身,在道德把控方面更是极端理性与利字当头,在面对本应坚持的理想信念与本应遵守的道德底线时往往迟疑不决,在极大程度上耗散了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动力,对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提出了严峻挑战。三、职业院校立德树人之全方位生成路径前文明确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时代意蕴和现实困境都是为更好地实践立德树人教育打下基础。“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创新职业院校办学模式,突出职业技术(技工)教育类型特色,协同助力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翻越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现实樊篱,必须要有一整套全方位的生成路径体系加以保障支撑。然而,我国职业院校还未能够形成支撑立德树人教育推行的规划体系,需要打造出一套全方位的立德树人教育组合拳。为此本文从课程思政、教师引领、学生证书、特色活动、国际拓展与网络建设方面着手,设计出一套全新的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生成路径体系,如图1所示,多维度、里外结合地为立德树人铺垫生成路径,将育人逻辑与职业院校特征进行有机结合,顺达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图1: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生成路径体系图(一)思政助立德树人之“显性”与“隐性”相得益彰“课程思政”是我国立足于立德树人问题而推出的时代产物,可为我国职业院校的立德树人教育提供基础平台。结合职业院校课程设置特征与学生培养定位,将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融会贯通,并着眼“十四五”规划立德树人要求,在建设好显性思政课的基础上,实现各专业课、选修课与其他公共基础课的立德树人价值对接,在技能传授中凝聚立德要义,在知识传播中达树人目的,将“课程思政”塑造成学生探寻内心的一道法门,真正实现课程思政对立德树人的促进作用。1.显性思政教育之根基夯实继续加强职业院校显性思政教育建设,着力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置的本体衔接的问题,厘清各门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相互支撑与促进的关系。特别是阐述了各项当代职业技术发展现状与宏观职业技术竞争环境的形式与政策课,要充分发挥其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优势,就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职业发展领域的最新实践向学生以一种贯通各项专业课的形式呈现出来,开耕职业院校推进立德树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示范田”。2.隐形思政教育之资源整合要发挥思政教育对职业院校立德树人工作的作用,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政课建设上,应该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要素,冲破思政教育线性思维怪圈,发挥所有课程的立德树人功能,把理论融入专业技术,通过专业技术诠释思政道理,通过道理感化内心,将思政教育和技能课、选修课和其他公共基础课整合为一个有机协调的立德树人链条。要整合好选修课与除思政课外的公共基础课的立德树人功能,在通识教育中根植五育特色,将培养爱国精神、理想信念同职业院校特有的工匠精神共同整合为课程育人评定标准,围绕顶层设计、培养方案、课程改革、育人主旨等方面进行课程立德树人化重构,强化时代精神的正向引领,突显立德树人的价值使命。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深入落实“十四五”规划立德树人育人理念,筑牢课程思政建设顶层框架,通过优化课程思政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六维共育”课程内容体系,构建了具有职业特色的立德树人育人模式。要加大对课程的立德树人价值开发度,加强以专业技能知识与具体操作为载体的立德树人工作,根据不同专业技能课属性,分别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与立德树人资源,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方向探索职业院校的思政引领特殊规律。山东省滨州市技师学院将守好“课程思政”育人初心与德技双馨的育人工作设立为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旨在以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为培养目标,强化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养,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纵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践化。(二)教师评定与学生证书创新设置之立德树人独辟蹊径1.综合评定之“三师型”教师立德树人育人支持应以双效收益的视角对“立德树人”实践进行向度把控,既包括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也包括对教师师德的建设。“十四五”规划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强调,要推进建立高水平现代教师教育体系进程,强化师风师德建设,优化教师发展政策与管理体系,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反思在现阶段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师育人现状,不少“双师型”教师虽然拥有系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效益丰满的技术操作能力,但是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下已显得难以为继,这是当下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现阶段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制度已初步成型,在“十四五”规划教育方针引领下,应强化教师立德树人的功能,将对学生的立德树人教育也作为教师考核的标准,打造“十四五”规划下我国职业院校特有的“三师型”教师。“三师型”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积淀和过硬的专业技术实践能力,而且还应有发挥立德树人示范效应与感化功能的教育能力,要将三者间内在的相容性与互补性统一于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全新的“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动态工程,在宏观规划方面,要由高位推动进行系统的整体建设规划,根据时代要求、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学生立德树人教育需求和院校实际情况来规划科学的建设路径;在教师培训方面,要彰显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特色,在此基础上对教师的师德与立德树人教育能力进行针对性培养,比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加强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沟通交流,结合思政课教师周末大讲堂、业务交流会等活动,推进专业课教师和思政教师的头脑风暴、集体研讨,提升专业课教师立德树人培育能力。在教师评价上对“三师型”教师进行单列考核指标,增强对“三师”型教师的认同度。充分整合社会资源,调动企业的合作培育积极性,由政府出台政策为参与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培育的企业颁发立德树人教育合作单位证明,在为参与企业提高社会口碑的同时,进一步激发校企合作活化能。2.证书设置之“1+X+Y”学生多向度积淀认可“十四五”规划在深化教育改革的章节中总结到,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加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与健康人格培育等立德树人教育比重。在学校层面进行教育改革,离不开证书的培养质量保证。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是促进学生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现有制度基础,为“十四五”规划时期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精细化改革提供了证书制度基础[8]。在“十四五”规划教育理念回归本源的大背景下,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也应与证书制度挂钩,在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基础上,纳入立德树人教育考核维度,打造全新的“1+X+Y”证书制度。“1”指学历证书,是学生将学制系统内的阶段性教育学习任务完成后由学校或机构颁发的文凭;“X”就是学生取得的各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Y”指的是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接受了高职特色的立德树人教育并在综合考评通过后取得的立德树人教育证书。“1”是根基,“X”是“1”的延伸和强化,“Y”则是立德树人培育的教育凭证,缺少了“Y”,前两者都将缺乏说服力。“1+X+Y”证书体系与1+X证书体系并不是两套平行的体系,而是将立德树人教育作为枢纽进行融会贯通,将职业教学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立德树人培育进行对接,将立德树人教育与职业技能等级考核与学历教育相关专业课程考试相融合,同步教学,同步评价考试,将学生接受立德树人教育的学习结果进行激励、仪式化证明,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信用加持与道德自信心,弥补国家资历框架制度基础性工程建设的德育短板。(三)文化活动、红歌合唱与交互实践之立德树人活动多维渲染1.整合特色资源进行文化立德树人职业院校在推动立德树人教育时要注意营造校园特色文化,把立德树人与日常的生活联系起来。我们应脚站在文化高山之巅,探寻文化影响规律,把握文化运作方式,努力探索职业院校特色文化立德树人的途径。职业院校的特色文化是一种框架式架构,这一系列的价值观、礼仪与行动准则需要特殊的活动才能不断深化,才能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文化渲染、文化育人。2021年4月,浙江杭州萧山技师学院以各个时代的茶文化为背景,演绎茶道,品茶道古韵,将古典民族舞、古筝等中华传统艺术穿插其中,增加学生文化素养并拓宽学生文化视野,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并传承国学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立德树人效益。此外,根据职业院校所外地特点,找到合适的文化传承载体,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亦是职业院校文化立德树人的一种途径。2021年5月,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将本土红色资源进行巧妙运用,创作原创红色话剧《大义长争》,推出“品读红色家书”广播节目,服务地方红色文化发掘,推动地方红色文化入脑入人心。2.依托红色合唱体验推动立德树人只有当学生在立德树人教育过程中感受到了主人翁地位,他们才能产生归属感,才能从内心深处去顺应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作为所有学生都可以参加的、面向社会的展示舞台,红歌合唱的价值导向对于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教育来说是一种方向引领。通过精心选备的红色歌曲,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高质量、宽范围的合唱活动,发挥红歌合唱的育人渲染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立德树人教育的积极性。在2021年5月天津现代职业学院充分整合学校少数民族特色,将学校各民族学生代表聚集在一起,用富有民族特色的音调倾情演唱《在灿烂的阳光下》。红歌演唱也属于非物质性文化体验,从另一种层面来讲也是学生的全身心投入,与红色正能量产生时空共融的沉浸式体验,也将从身心双向角度深化学生的理想感召度。3.凭借校外实践活动的交互感实现立德树人职业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摆脱社会交互真空的外延性尝试。一方面,从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二元角度看,学生完整地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恰似经历了一次“输入-输出-输入”的仪式,通过这种仪式的交互感来推动立德树人教育,使其人生体验、主人翁意识、积极心理、正能量积累产生良性转变。2021年4月,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美育志愿服务机制,开展“设计下乡”农村人居环境志愿服务,通过实际的交互感带动对学生的立德树人培育,通过实践活动将对社会的贡献效应与对学生的育人效应结合起来。另一方面,特殊的地域承载着到访学生地域性的场景记忆,学生可以通过对回忆的复现进入特定时空的交互性体验氛围,从而满足精神层次的立德树人要求。2020年11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学生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丙妹镇敖里村进行了实地暑期实习,当地悠久的红色印迹,传统风味的文化底色与原汁原味的特色方言为实习学生带来了跨域时间与空间的交互体验感受,为往后学生的复盘体验感倾注了立德树人的精神孕育源泉。(四)国际拓展与网络建设之立德树人时代机遇把控1.拓宽国际视野加速立德树人国际化在“十四五”规划下立德树人培育理念引领下,中国职业院校需进一步放眼国际、汇聚资源、引领开启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新篇章。将学生培养、师资建设、课程建设与国际接轨,通过拓宽国际视野加强对学生的立德树人培育。要开辟中间道路,努力克服国际化内生动力缺陷与部门协调不足,以独有的中国特色职业院校姿态嵌入全球链接的职业院校国际合作关系网中,发挥国际交流立德树人的延伸教育作用。S学院积极扩充国际交流合作的“朋友圈”,参与“一带一路”建设,2020与2021年先后建立了个海外办学项目,与世界相关高校深入交流,开展人才培养合作项目,拓宽立德树人教育空间,共育全面发展型职业人才。此外,要找准立德树人与国际交流的结合点,坚持立德树人标准,向内明确立德树人育人要求,向外对标国际育人理念,结合中国特色,给予资源保障,建立育人长效合作机制。威海职业学院大力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国际化战略,与上合组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形成立体化、高水平、特色鲜明的国际化立德树人格局,拓宽学生国际眼界,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增强学校立德树人的弹性教育空间。2.利用网络资源开辟立德树人新维度在互联网贯穿于整个社会生活的当下,网络应该是职业院校积极利用的有生资源,开辟育人网络道路应是职业院校寻求立德树人突破瓶颈的建设方向。“十四五”规划表明,要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建设学习型社会。职业院校要深化“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变革,突破常规课堂的时空局限,把握好网络课堂特性和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交叉点。在进行学生教育时,在学习资源上要利用互联网获取最新行业与思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