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项脊轩志》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9.2《项脊轩志》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9.2《项脊轩志》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9.2《项脊轩志》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9.2《项脊轩志》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2项脊轩志/归有光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独特风格,理解归有光作品的价值。学习作品通过平常琐事表达内心深沉感情的技巧。品读亲情,理解作者对家道衰落的感伤和对故居亲人的眷恋深情。学习目标一二三寓深情于琐细

余读归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黄宗羲走进项脊轩,体味情感。

(归有光在项脊轩中有过怎样的感情体验?)“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写作背景归有光主要生活在明朝嘉靖、隆庆时期,当时明朝的统治者十分昏庸,长期处于清贫生活中的他敢于正视现实,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时代矛盾,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由于归有光生平足迹不广,他的散文题材较狭窄,只能从身边琐事着笔。“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也是他家庭变故和身世遭遇的见证,那里记录着他的希望和梦想,也留下了他的喜悦和悲伤。《项脊轩志》是归有光十九岁时写的作品。作者三十岁之后,又给该文补写了附记。选入教材时删去了“项脊生日”段议论。作者简介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早年号项脊生,晚年号震川,苏州昆山人。明代散文家。他自幼苦读,9岁能文,从小立志澄清天下,振兴家业,但仕途不利,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于是迁居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讲学二十余年。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

8岁丧母,23岁娶妻,27岁时丧妻。文学成就

归有光虽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主要特点是: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②注重细节,刻画生动。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被誉为“明文第一”(黄宗羲语)。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代表作有《项脊轩志》《先妣事略》《思子亭记》《寒花葬志》《沧浪亭记》等。今有《震川先生集》。

项脊轩:

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

取此名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二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住过,取此名,有怀宗追远之意。题目解说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志”或“记”属于“杂记类”文体,这种文体常常灵活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来记人叙事,描摹对象,抒发怀抱。其内容丰富多样,可以写“书斋记”(如《项脊轩志》),可以写“书画杂物”(如《核舟记》),可以写“亭台名胜”(如《喜雨亭记》)等等在描写对象时,形神兼顾;写法多样,随物赋形,言而有序。再读课文,划分本文层次。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是项脊轩的兴废变迁,一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请据此划分层次:

一、(1-3)围绕项脊轩的兴废,写年轻时代自己在这里的生活、家庭的变迁以及对母亲和祖母的回忆,抒发自己或喜或悲的情感。二(4、5)补记婚后与项脊轩有关的一段生活,主要表现作者丧妻前后的欢乐和悲痛的情感。

总结作者通过对项脊轩前后变化的记述,写出对于它的深切感情,也写出对于亲人的深沉怀念。文章以项脊轩为感情的触发点,以“多可喜,亦多可悲”的感触为主线,无论写景、叙事或抒情,看似信手拈来,散漫无章,但实际上都与项脊轩息息相关,由状物而怀人而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做到了形散神不散。或喜或悲之情,作者均善于通过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曲尽其妙。并且,作者用家常语叙家常事而情意缠绵动人,尤其善于用简朴生动的人物对话、口语,尽传人物的神情、仪态。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方丈:一丈见方。

渗:透过。

漉:漏下。下:往下。

案:几案,桌子。顾视:环看四周。环视。

昏:光线不明。垣:名词作动词,指砌矮墙。

洞然:明亮的样子。栏楯:栏杆。纵的叫栏,横的叫楯。

胜:美景。偃:伏下。

仰:仰起。

兀坐:端坐。啸歌:长啸或吟唱。文章指吟咏诗文,显示豪放自若。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迨:及,等到。

诸父:伯父、叔父的统称。异爨:分灶做饭,意思是分了家。

往往:指到处,处处。逾庖而宴:越过厨房而去吃饭。

已:已而,随后不久。凡:总共。

再:两次。

先妣:亡母。而母:你的母亲。

汝姊:你的姐姐。大母:奶奶,祖母。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岁前指儿童时代。若影:你的影子。

竟日:一天到晚。

阖:通合,合上。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扃牖:关着窗户。

殆:大概,表示揣测的语气。来归:嫁到我家来。归:古代女子出嫁。凭几学书:伏在几案上学写字。

归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省亲。手植:亲手种植。亭亭如盖:高高挺立,树冠像伞盖一样。亭亭:直立的样子。盖:古称伞。1、这间书斋有何魔力,让他欢喜让他忧,分组指出可喜和可悲之事。2、品读片段,感悟深情

有人评价此文“事事关情,语语动情”,找出相关片段,体味人物语言和动作中蕴含的深情。精读探究喜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杂植兰桂庭阶寂寂明月半墙桂影斑驳不漏明亮幽雅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志趣高尚,心境恬淡悲轩之变迁——家庭败落,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轩之人物——回忆母亲,物存人亡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回忆祖母,辜负重望大母过余曰……持一象笏至……轩之地位扃牖而居,遭火不焚。——闭门苦读,历尽劫难补记:怀念亡妻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生前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死后室坏不修。悲乐余久卧病。悲睹物思人,悲从中来。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秭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2、品读片段,感悟深情

一个动作、一句话,刻画了一个慈母形象,这一细节准确传达了母亲对子女的深切关怀和厚爱,同时我对母亲的无比崇敬和怀念之情也不言而喻。写先妣——突出“慈爱关怀”

作者共记叙了母亲两件琐事:一是语言“儿寒乎?欲食乎?”的关切话语,把母亲在世时对孩子关心爱护、问寒问饥的神情形神毕肖地表现出来;二是动作“扣”。走到门前轻轻敲一下门怕惊动孩子,写活了母爱。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2、品读片段,感悟深情

满架的书都是“借”来的,说明作者当时处境之清寒,但他寒窗苦读,似有无穷乐趣。正因为作者具有高洁的情操,所以他能够从朴素的环境中看到无穷诗意。白天,“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在他笔下的庭院显得多么幽静,多么迷人!如是“三五之夜”,则“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正是诗一样的语言,画一样的意境。皓月当空,月色如水,桂枝的倩影投落在粉墙上,错落有致,别具情味。微风过处,顿见光影摇动,但闻幽香阵阵,更觉心旷神怡。这里作者写的是景,但景中含情。从作者笔下那“珊珊可爱”之景,读后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项脊轩那种深挚的眷恋之情。

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2、品读片段,感悟深情

这一段描写,细致入微地写出了老祖母复杂的内心活动。临走的时候,轻轻阖门,生怕屋外有什么动静会干扰孙儿读书。一个小小的动作,表露了祖母对孙儿的关切之情。同时,看到孙儿如此发愤,想见将来必有成就,喜悦之情不能自已,因此喃喃自语,又想到自己年岁大了,怕等不到孙儿获取功名那一天,激动之中,又稍带有几分伤感。“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希望孙儿取得功名,荣宗耀祖,几句话语,就把祖母对孙儿的勉励、期待之情摹写得十分真切。写先大母——突出“殷切期望”

对这位自幼丧母的孙子,祖母自然是格外关切,语言描写格外生动,如“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话语中既含疼宠之情,又有赞许之意。“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他日,汝当用之”----寄以祖母无限期望,希望他能重振门楣,光宗耀祖,但如今功名未成,有负祖母殷切期望,怎能“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2、品读片段,感悟深情

一个早早失去母爱,在功名科举上又屡遭打击的年轻读书人在结婚后获得了精神上的抚慰。然而妻子也不幸早逝,项脊轩虽经修葺,却已物是人非,简短的文字里蕴含着多少今昔对比的沧桑感叹!写爱妻:——突出“恩爱情深”

正面写情:“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侧面写情:“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文化常识“闺” 一般指宫中小门或内室。“闺”字常和女子有关,女子的住室称“闺房”,没结婚的女子被称为“闺女”。文中“中闺”指内室或妇女的卧室。(待字闺中)“先大母”已去世的祖母。在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太后(帝王的母亲)、大父(父亲的父亲)、大母(母亲的母亲,即祖母)。在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或年长者。“先妣”,已去世的母亲。《礼记》:“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故去世的父亲称“先考”,去世的母亲称“先妣”。文化常识束发。古代男子到了十五岁,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盘在头顶。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即长到一定年龄的儿童)之年。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表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象笏”。象牙手板。古臣僚上朝皆持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指画或记事。据《明史·舆服志》,一品到五品官员上朝用象牙做的手板。小试牛刀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________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②那儿的景色真美!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⑤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⑥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答案:A解析:文段中第一句点明了“去年”,“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这就隐含有“我”在叙述时不在疗养院的意思,因而下面衔接的句子应该用远指代词“那儿”。选用②句,排除B、D项,接下来的句子围绕“景色美”而写,因为③句中的“钱塘江”与⑥句开头的“江面”呼应,故排除C项,答案为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