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359-2017 棉花抗旱性鉴定技术规范_第1页
DB14∕T 1359-2017 棉花抗旱性鉴定技术规范_第2页
DB14∕T 1359-2017 棉花抗旱性鉴定技术规范_第3页
DB14∕T 1359-2017 棉花抗旱性鉴定技术规范_第4页
DB14∕T 1359-2017 棉花抗旱性鉴定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B16DB14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IDB14/T1359—2017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鉴定方法 25判定规则 4附录A(规范性附录)棉花品种抗旱性鉴定记载表 6DB14/T1359—2017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转霞、朱永红、李朋波、夏芝、吴慎杰、石跃进、赵俊侠、吴翠翠、曹彩荣、杨六六。1DB14/T1359—2017棉花抗旱性鉴定技术规范本标准规定了棉花品种抗旱性鉴定的术语和定义、鉴定方法、品种抗性判定规则。本标准适用于沙壤土质棉花的抗旱性鉴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543.4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棉花抗旱性棉花从种子萌发到吐絮的生育期内,抵御水分胁迫压力,保持正常生长发育进程的能力。3.2高渗溶液法将细胞或生物体浸入PEG-6000等溶液,使细胞水分渗出造成干旱胁迫,检测生物体抗旱性的方法。3.3三次干旱存活率三次干旱复水后存活苗数占总苗数的百分率。3.4水分临界期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即由于水分缺乏对棉花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3.5抗旱指数以籽棉产量为依据,以对照品种作为比较标准,判定待测材料抗旱性的指标。2DB14/T1359—20174鉴定方法4.1鉴定时期抗旱性鉴定的时期分为:种子萌发期、苗期、水分临界期及全生育期。可根据研究工作目的选用一个或多个适宜的时期进行鉴定。4.2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用150mg/mL的聚乙二醇-6000(PEG-6000)水溶液对种子进行水分胁迫处理,以无离子水培养作为对照。发芽皿选长×宽×高=12cm×12cm×6cm的塑料盒,以双层滤纸为芽床,采用纸间培养。4.2.1样品准备将待测材料种子样品充分混匀后,随机取600粒。4.2.2胁迫溶液配制将150g聚乙二醇-6000(PEG-6000)溶解在1000mL无离子水中。4.2.3胁迫培养100粒种子为一个重复,共四次重复,分别放入发芽皿中,依据GB/T3543.4进行发芽试验。各加入15mL150mg/mLPEG-6000水溶液,加盖。4.2.4对照培养100粒种子为一个重复,共四次重复,分别放入发芽皿中,依据GB/T3543.4进行发芽试验。各加入15mL无离子水,加盖。4.2.5性状调查将发芽皿放入培养箱中,25℃条件下培养,第12天调查发芽种子数。4.2.6种子发芽率种子发芽率按公式(1)进行计算:TGCK)-1式中:RG——相对发芽率,%。XGp——胁迫培养四次重复在12天萌发的种子数平均值;XT——胁迫培养四次重复种子总数的平均值;XGck——对照培养四次重复在12天萌发的种子数平均值;XTck——对照培养四次重复种子总数的平均值。4.3苗期抗旱性鉴定4.3.1鉴定方法将供试材料播种于旱棚内,重复三次,从3叶期开始干旱胁迫,当土壤含水量降低到8.5%时,停止胁迫进行复水,反复三次,最后调查存活的苗数,以幼苗存活率表示供试材料的抗旱性。3DB14/T1359—20174.3.2播种温度5cm地温连续5d稳定在12℃~14℃时播种。4.3.3试验设计随机排列,三次重复,每个小区种4行,小区长3.5m,宽2.5m,行距60cm,株距24cm。4.3.4播种适期播种,播前移动旱棚接纳降水,或补充灌水,使0cm~50cm土层水分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0%±5%,表土墒情保证出苗。4.3.5干旱胁迫-复水处理幼苗生长至三叶时停止供水,开始进行干旱胁迫。当土壤含水量降低到8.5%时,第一次复水,使土壤水分达到田间持水量的80%±5%。72h后调查存活苗数,以叶片转呈鲜绿色者为存活。第一次复水后即停止供水,进行第二次干旱胁迫。当土壤含水量降低到8.5%时,第二次复水,使土壤水分达到田间持水量的80%±5%。72h后调查存活苗数,以叶片转呈鲜绿色者为存活。第二次复水后即停止供水,当土壤含水量降低到8.5%时,第三次复水,72h后调查存活苗数。4.3.6幼苗干旱胁迫存活率幼苗干旱胁迫存活率计算按式(2式中:RS—干旱存活率;RS1—第一次干旱存活率;RS2—第二次干旱存活率;RS3—第三次干旱存活率;XRS1—第一次干旱复水后存活苗数平均值;XRS2—第二次干旱复水后存活苗数平均值;XRS3—第三次干旱复水后存活苗数平均值;XT—第一次干旱前总苗数平均值;XT1—第二次干旱前总苗数平均值;XT2—第三次干旱前总苗数平均值。4.4水分临界期抗旱性鉴定4.4.1试验设计水分临界期抗旱性鉴定在旱棚进行。将待检品种及对照品种随机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2m2。适期播种,按3500株/亩留苗。行距60cm,株距24cm。4.4.2胁迫处理播前浇足底墒水,在现蕾期和花铃期各浇一次水,使0cm~50cm土层水分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0%4.4.3对照处理4DB14/T1359—2017播前浇足底墒水,在现蕾期、盛花期和花铃期各浇一次水,使0cm~50cm土层水分达到田间持水量的80%±5%。4.4.4考察性状小区籽棉产量。4.4.5抗旱指数抗旱指数按式(3)计算:式中:DI—抗旱指数;Ya—待检品种胁迫处理籽棉产量;Ym—待检品种对照处理籽棉产量;YM—对照品种对照处理籽棉产量;YA—对照品种胁迫处理籽棉产量。4.5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4.5.1试验设计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在旱棚进行。适期播种。将待检品种及对照品种随机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4m2。4.5.2胁迫处理移动旱棚接纳降水,或补充灌水,使0cm~50cm土层水分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0%±5%,表土墒情保证出苗。播种后试验地不再接纳自然降水。4.5.3对照处理在旱棚外临近的试验地设置对照试验。试验地的土壤养分含量、土壤质地和土层厚度等应与旱棚基本一致。田间水分管理要保证棉花全生育期处于水分适宜状况,播种前表土墒情应保证出苗,表墒不足时要适量灌水,另外在蕾期、盛花期和花铃期分别灌水一次,使0cm~50cm土层水分达到田间持水量的80%±5%。4.5.4考察性状小区籽棉产量。4.5.5抗旱指数以小区籽棉产量计算抗旱指数,方法同4.3.5。5判定规则5.1棉花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判定棉花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判定见表1。5DB14/T1359—2017表1棉花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判定5.2苗期抗旱性判定苗期抗旱性判定见表2。表2棉花苗期抗旱性判定5.3水分临界期抗旱性判定棉花水分临界期抗旱性判定用小区籽棉产量的抗旱指数见表3。表3棉花水分临界期、全生育期抗旱性判定5.4全生育期抗旱性判定棉花全生育期抗旱性判定用小区籽棉产量的抗旱指数表示见表3。6DB14/T1359—2017(规范性附录)棉花品种抗旱性鉴定记载表表A.1给出了棉花种子在PEG溶液胁迫下萌发率的记录方法。表A.1种子萌发期PEG胁迫下棉花种子发芽率记录表待测品种萌发种子数处理种子总数萌发种子数处理种子总数萌发种子数处理种子总数萌发种子数处理种子总数四次重复萌发种子总数四次重复处理种子总数萌发种子数处理种子总数萌发种子数处理种子总数萌发种子数处理种子总数萌发种子数处理种子总数四次重复萌发种子总数四次重复处理种子总数12…表A.2给出了棉花品种在苗期三次干旱-复水处理下,幼苗存活率的记录方法。表A.2苗期三次干旱-复水处理棉花幼苗存活率记录表待测品种123123123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