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6.2 压强 练习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24/06/wKhkGWdBep2ABBLjAAGKwM-uqIA923.jpg)
![2023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6.2 压强 练习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24/06/wKhkGWdBep2ABBLjAAGKwM-uqIA9232.jpg)
![2023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6.2 压强 练习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24/06/wKhkGWdBep2ABBLjAAGKwM-uqIA9233.jpg)
![2023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6.2 压强 练习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24/06/wKhkGWdBep2ABBLjAAGKwM-uqIA9234.jpg)
![2023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6.2 压强 练习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24/06/wKhkGWdBep2ABBLjAAGKwM-uqIA92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2023年中考备考物理一轮复习6.2压强练习题一、单选题1.(2022·上海·九年级校联考专题练习)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和重力是同一个力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物体受到压力后会发生形变 D.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2.(2022·上海闵行·统考一模)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按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现将乙在桌面外的部分沿竖直方向切去,切去的比例为n。甲按相同比例n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的上方,此时甲、乙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压强分别为、。关于压力、压强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B.
C.
D.
3.(2022·上海·九年级校联考专题练习)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实心均匀圆柱体放在水平面上(S甲>S乙),现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则关于甲、乙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p甲′、p乙′,及甲、乙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力F甲′、F乙′的大小关系是()A.F甲′可能大于F乙′ B.F甲′一定小于F乙′C.p甲′可能大于p乙′ D.p甲′一定小于p乙′4.(2022·上海·九年级校联考专题练习)如图所示,公交车上安全锤的一端做得很尖锐是为了()A.减小压力 B.增大压力C.减小压强 D.增大压强5.(2022·上海·九年级校联考专题练习)如图所示,用手将图钉缓慢压入墙面,若手对图钉帽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p1,图钉对墙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2、p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F1<F2,p1=p2 B.F1=F2,p1<p2C.F1>F2,p1<p2 D.F1=F2,p1=p26.(2022·上海·九年级校联考专题练习)甲、乙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规格相同的实心长方体,现将乙平放在水平面上,甲整放在乙的上表面中央,若长方体的长、宽、高三者中,长度为a、高度为c,a与c之比为3∶1,如图所示。则: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A.1∶1 B.1∶3 C.2∶3 D.3∶27.(2022·上海黄浦·统考一模)如图所示,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分别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它们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均截去各自的一半,截去部分的质量分别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则()A.一定小于 B.一定大于C.可能大于 D.可能小于8.(2022·上海·九年级校联考专题练习)一位中学生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A.1.5×102帕 B.1.5×103帕 C.1.5×104帕 D.1.5×105帕9.(2022·上海·九年级校联考专题练习)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实心均匀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不同的体积,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恰好相等,则关于切去部分的体积、和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A., B.,C., D.,10.(2022·上海·九年级校联考专题练习)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或者竖直方向切去相同厚度∆h,使得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方案中可行的有()①甲、乙都水平切②甲、乙都竖直切③甲水平切、乙竖直切④甲竖直切、乙水平切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11.(2022·上海·九年级校联考假期作业)如图甲,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柱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它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若将它沿斜线分为如图乙两部分,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则()A.p>pa>pb B.pa>p>pb C.pa<p<pb D.p<pa<pb12.(2022·上海·九年级校联考专题练习)如图所示,实心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将乙叠放在甲的正上方,甲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将甲叠放在乙的正上方,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关于压强变化量、的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小于 B.可能等于C.一定等于 D.一定大于13.(2022·上海·九年级校联考专题练习)下列措施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站在滑雪板上滑雪 B.载重汽车有很多车轮C.刀刃磨得很锋利 D.书包背带做得很宽14.(2022·上海·九年级校联考专题练习)下列实例在工作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盲道上凸起的圆点B.刀刃磨得锋利C.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D.坦克宽大的履带15.(2022秋·上海宝山·九年级统考期中)铁轨下面垫枕木是为了(
)A.增大压力 B.增大压强C.减小压力 D.减小压强16.(2022·上海·九年级校联考专题练习)实心圆柱体甲、乙分别竖放于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均为,若将甲叠放在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为。现将乙叠放在甲上,则甲对地面的压强为()A. B. C. D.二、填空题17.(2022·上海·九年级校联考专题练习)如图所示,分别装有冰和水的塑料袋底部均发生形变,这是因为冰和水都受到竖直方向的______力和塑料袋对它们的支持力作用,所以塑料袋底部受到______力从而产生压强;用手指挤压装有水的塑料袋侧壁,放手后塑料袋恢复原状,这是因为液体具有______,所以对塑料袋侧壁也产生压强。18.(2022·上海金山·统考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则对地面压力较大的是______,密度较大的是______(均选填“甲”或“乙”);若将甲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则甲对地面的压强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三、作图题19.(2022·上海·九年级校联考专题练习)在图中,重为3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地面受到的压力。四、实验题20.(2022·上海·九年级校联考专题练习)人在行走、站立、平躺等不同情况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不同。已知人的质量为60千克,行走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米2。①求人行走时对地面压强的大小______;②为了表示不同情况压强的大小,用水平方向的格数表示接触面面积、竖直方向的格数表示相应的压强,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了人背负物体(甲或乙)、不背负物体时,行走、站立及平躺时的情况;(a)求乙物体的质量______;(b)判断:C表示人是______的(选填“站立”或“行走”),此时人是否背负甲或乙物体,通过计算说明______。21.(2022·上海·九年级校联考专题练习)为了探究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三个相同的实心长方体(三个面的关系为)先后以不同方式放在同一海绵上,盛放海绵的玻璃容器上标有间隔距离相等的刻度线。他们将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实验序号123456受力面积实验现象下陷格数1格1.9格2.8格5格5格5格①在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__来比较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的;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______时,压力越大,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越显著;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______;④实验小组的同学在综合分析了表格中的数据和现象后提出猜想:在实验序号1或4的图中,若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定厚度,海绵的下陷格数保持不变。你认为他们的猜想依据是:______。五、计算题22.(2022·上海·九年级校联考专题练习)小明同学的质量为50kg,他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0cm2。求:小明同学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23.(2022秋·上海·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所示,用5牛的力将重为牛的图钉压入木块,针尖面积约为米,求木块表面受到的压强.24.(2022·上海·统考中考真题)已知甲、乙两个均匀圆柱体密度、底面积、高度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物体密度(千克/米3)底面积(米2)高度(米)甲5×1032×10-30.6乙8×1035×10-30.5(1)求甲的质量m甲;(2)求圆柱体乙对地面的压强p乙;(3)若在甲、乙上方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并将切去的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甲的底部对地面的压力变化量ΔF甲为49N。求乙的底部对地面的压强的变化量Δp乙。25.(2022·上海·九年级校联考专题练习)如图(a)所示,实心均匀长方体砖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1)若砖块的质量为2kg、高为0.05m、底面积为2×10-2m2,求砖块的密度ρ和砖块的重力G。(2)将砖块沿虚线斜切为相等的两块,然后将它们分开放置于水平地面,如图(b)所示。若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求斜切之前砖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用题中的字母表示)。26.(2022·上海·九年级校联考专题练习)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千克、底面积为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内盛有体积为的水。(1)求水的质量;(2)求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容器;(3)在容器和地面之间垫上一块上表面积为的轻质木板后,再将一密度为千克/米3的实心物块投入在水中,浸没并静止在容器底部后水不溢出,若物块静止后,相比未放物块时木板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为、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为,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轻质木板的取值范围。六、简答题27.(2022·上海·九年级校联考专题练习)如图所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为10牛,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斜面受到的压力F。七、综合题28.(2022秋·上海静安·九年级上海市市西中学校考期中)如图1所示,在固体一侧施加压力,固体的另一侧能对外产生大小相同的压力。小杨猜想密闭液体也有上述规律。为了验证猜想,他在两个针筒内装满水并水平放置,两针筒的端口用橡皮管紧密连接,再在右侧针筒活塞处连接数字测压计,对左侧针筒活塞向右施加大小为1.2牛的力F左,当两活塞静止时,测压计示数如图2(a)所示。最后他更换右侧的针筒重复实验,如图2(b)所示。(活塞横截面积大小关系SA:SB:SC=1:2:3)(1)分析比较图2现象,请判断小杨的猜想是否正确,并写出依据。_______。(2)进一步分析比较图2中右侧产生的压力F右与右侧活塞面积S右比值、左侧施加的压力F左与左侧活塞面积S左比值的大小,可得结论:_______。(3)如图3是液压千斤顶的原理示意图,请用上述结论解释“用较小的力顶起一辆轿车”的工作原理。_______29.(2022·上海·九年级校联考专题练习)如图(a)(b)所示,密度均为、高均为h的实心长方体甲和斜方体乙置于水平地面,横截面积均为S,乙的斜边长为l,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关于与的大小关系,两同学推导如下。①小华:经查阅资料知斜方体体积,则______,所以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②小明:将甲、乙视为由无数个高为的均匀薄片叠加而成,如图(c)(d)所示,由于甲、乙每一薄片______相等,叠加后对地面的______相等,所以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参考答案:1.C【详解】A.压力和重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压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因相互挤压使物体发生形变时在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力,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故A错误;B.压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且指向受压物体,不一定竖直向下,故B错误;C.压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因相互挤压使物体发生形变时在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力,故C正确;D.只有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大小,而放在斜面或压在竖直面产生的压力不等于重力,故D错误。故选C。2.B【详解】设未切割前,甲乙的重力分别为G甲、G乙,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S乙,桌面水平,甲乙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甲乙对桌面的压强,依题意得,甲乙未切割前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即所以因为所以甲乙切去比例为n,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的上方,甲乙对桌面的压力变为,所以由图得所以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变为,所以所以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3.C【详解】AB.由题意可知m甲=m乙①由于圆柱体V=Sh,根据可得变形可得②设切去高h,则甲剩余的质量为③乙剩余的质量为④由①③可得⑤将②带入⑤可得⑥由于图可知,圆柱体高度的关系为h甲>h乙,并比较④⑥可得由于F甲′=m甲′g,F乙′=m乙′g,所以F甲′>F乙′,即F甲′一定大于F乙′,故AB不符合题意;CD.甲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为乙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为由于F甲′>F乙′,S甲>S乙,故p甲′与p乙′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4.D【详解】根据压强的定义式分析可知,安全锤的锤头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使压力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更容易敲碎玻璃。故选D。5.B【详解】AC.对图钉进行受力分析,图钉受到了手对其向右的压力,还受到了墙对图钉向左的支持力,由于钉子处于静止状态,故手对图钉的压力与墙对钉子的支持力是平衡力,手对图钉的压力与墙对图钉的支持力大小相等,墙对图钉的支持力和图钉对强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这两个力也是大小相等,故手对图钉帽的压力等于钉对墙面的压力,故AC错误;BD.根据可知,压力相同,但是图钉与墙之间的受力面积比图钉与手之间的受力面积小,故图钉对墙的压强大于手对图钉的压强,故B正确;D错误。故选B。6.D【详解】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由、G=mg、m=ρV以及V=sh知道,甲对乙的压强乙对地面的压强应用a与c之比为3∶1,所以,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故D符合题意。故选D。7.B【详解】AC.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为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同,故经整理可得将若在它们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均截去各自的一半,则对地面的压强为因为故故AC错误;BD.截去部分的质量分别为由于,则故B正确;D错误。故选B。8.C【详解】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所以中学生的重力为中学生两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0.03m2,则中学生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故选C。9.A【详解】由图中可知,h甲<h乙,S甲>S乙,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大小相等,所以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由p甲=p乙可知ρ甲>ρ乙由可知,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pS未切之前,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甲=p乙,且S甲>S乙,所以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关系为F甲>F乙则甲、乙的重力关系为G甲>G乙因为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恰好相等,即G剩相等,由G=mg=ρVg可知,剩余部分的体积关系为V甲剩<V乙剩因为切去部分的体积为ΔV=V-V剩由题意可知,原来两圆柱体体积相同,则切去部分的体积为ΔV甲>ΔV乙因为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恰好相等,又因S甲>S乙,则由可知,甲、乙剩余部分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甲剩<p乙剩因为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Δp=p-p剩所以可得Δp甲>Δp乙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A【详解】设甲的边长为,甲的密度为,乙的边长为,乙的密度为,质量相等的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则根据质量相等,可以列等式①甲、乙都水平切,切去后,甲仍然是均匀的柱状体,则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为同理剩余部分乙对地面的压强为若剩余部分压强相等,则可以列等式经整理可知从图可知看出则而则且故切去的高度大于0,故①可行;②甲、乙都竖直切,则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同理乙剩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而故剩余部分的压强不可能相等,故②不可行;③甲水平切、乙竖直切,则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乙竖直切,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若剩余部分压强相等,则经整理可知故③可行;④甲竖直切、乙水平切,则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将剩余部分的压强相减,即可知因为故剩余部分不可能相等,故④不可行,故综上所述,①和③可行,A符合题意。故选A。11.C【详解】原来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若沿如图所示的虚线方向切成a、b两部分,由图知对a两部分Va<Saha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即pa<p对b部分Vb>Sbhb两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即pb>p综上pa<p<pb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2.A【详解】由题意可知,甲、乙为实心正方体,设它们的边长分别为、,密度分别为、,根据压强的特殊公式可知,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从图中明显看到,甲正方体的高度,大于乙正方体的高度,即,则可知;若将乙叠放在甲的正上方,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为这个整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甲正方体原来对地面的压强,则甲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甲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同理,若将甲叠放在乙的正上方,可得到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上述两式,相比,可得到因为,可得到,对上式化简可得因为,所以,即转化可得,即一定小于。故选A。13.C【详解】A.站在滑雪板上滑雪,是通过滑雪板来增大受力面积,在压力不变时来减少压强的,故A不符合题意;B.载重汽车有很多车轮,是在压力不变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少压强的,故B不符合题意;C.刀刃磨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不变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C符合题意;D.书包背带做得很宽,是在压力不变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少压强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4.D【详解】A.盲道上凸起的圆点,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B.刀刃磨得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C.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D.坦克宽大的履带,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D符合题意。故选D。15.D【详解】火车的压力大小不变,在铁轨下面垫枕木,这样会增大受力面积,根据可知,压强会减小,故选D。16.A【详解】实心圆柱体甲、乙分别竖放于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分别等于其重力,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①甲对地面的压强为
②由①②可得
③若将甲叠放在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甲、乙的重力和,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④④除以①式,并整理可得
⑤由③⑤得
⑥乙叠放在甲上,则甲对地面的压强为
⑦④除以⑦式得出
由⑥,故甲对地面的压强为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7.
重
压
流动性【详解】[1]冰和水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2]塑料袋底部受到压力,从而产生压强,发生形变;[3]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对塑料袋侧壁也产生压强,当放手后,塑料袋会恢复原样。18.
甲
乙
不变【详解】[1]甲、乙两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由图可知,甲的底面积大于乙的底面积,由F=pS可知甲乙对地面压力F甲>F乙[2]正方体对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甲、乙两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由图知甲的高度大于乙的高度,所以ρ甲<ρ乙[3]若将甲竖直方向切去一半,甲的高度和甲的密度不变,由p=ρgh可知,则甲对地面的压强不变。19.【详解】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大小,为3N,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下,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图示法更精确,体现了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还有比例尺(标度),较准确的表现力的大小。如图所示:20.
3×104Pa
60kg
站立
见解析【详解】(1)[1]根据公式可得,人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2)[2]由图可知人平躺举起乙物体时和人不负重行走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10∶1,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1∶5,根据公式可得,人平躺举起乙物体时和人不负重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1∶2,因为都是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对地面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因此乙物体的重力刚好等于人的重力,乙的质量为60kg。[3]由图可知B表示不负重行走,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刚好是C这种情况的一半,走路时是一只脚落地,所以可判断C表示人站立。[3]因为人的脚掌大小是一样的,若C表示人不负重站立,那么它对地面的压强应该是B不负重行走时对地面压强的一半,但由图可以看出他们的压强不是二分之一的关系,所以可以判断C表示人负重站立。B不负重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C种情况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由图可知又因为FB=G人所以FA>G人因此判断C表示人负重站立。21.
物体在海绵中下陷的格数
受力面积一定
1与4、2与5或3与6
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越显著
见解析【详解】①[1]因盛放海绵的玻璃容器上标有间隔距离相等的刻度线,则实验中是通过比较物体在海绵中下陷的格数来比较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的。②[2]由图可知,实验序号1与2与3受力面积相同,压力大小不同,实验序号1至3压力越来越大,物体在海绵中下陷的程度也越来越大,则可得出: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越显著。③[3][4]由图可知,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或3与6中,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的形变效果越显著。④[5]实验序号1或4的图中,物体是柱体,由压强公式从上式可以看出,柱体对水平面产生的压强与柱体的密度和高度有关,当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定厚度时,柱体的密度和高度不发生变化,则柱体产生的压强不变,因此海绵的下陷的格数保持不变。22.490N;2.45×104Pa【详解】解: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g=50kg×9.8N/kg=490N小明同学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时受力面积对地面的压强答:小明同学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490N,压强是2.45×104Pa。23.【详解】解:木块表面受到的压强答:木块表面受到的压强为。24.(1)6kg;(2);(3)9800Pa【详解】解:(1)甲的质量(2)圆柱体乙对地面的压强(3)由于甲、乙对地面的总压力不变,故甲的底部对地面的压力变化量ΔF甲为49N,则乙底部对地面的压力变化量为49N,则乙的底部对地面的压强的变化量答:(1)甲的质量为6kg;(2)圆柱体乙对地面的压强为;(3)乙的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不战而胜的保险销售技巧课件
- 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概述课件
- 公共关系练习题复习试题及答案
- 《SVPWM控制技术》课件
- 《小数运算定律》课件
- 《细胞学相关知识》课件
- 《疫源地消毒技术》课件
- 重难点专题 1-1 函数的对称性与周期性问题【18类题型】(解析版)-2025届高考数学热点题型归纳与重难点突(新高考专用)
- 《通过激素调节》课件
- 《高速脉冲输出指令》课件
- 建材材料合作合同范例
- 2025年集体经济发展计划
- 数据安全重要数据风险评估报告
- 孝悌课件教学课件
- 病历书写规范细则(2024年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二)(含答案)
- 做账实操-牙科诊所的账务处理
- 《期末总结》课件
- 双方共同买车合同范例
- 01-卫生法学与卫生法概述课件
- 汽车智能制造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