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过关训练课件_第1页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过关训练课件_第2页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过关训练课件_第3页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过关训练课件_第4页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过关训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过关训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压力的作用面积总是等于支持物的表面积D.以上说法都不对D2.在下列措施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

)A.缝衣针的针尖做得很尖B.拖拉机安装履带C.房屋的地基砌得比墙厚D.书包背带做得扁而宽A3.在青藏高原利用普通的铁锅很难煮熟饭,原因是(

C

)A.高原氧气不足,燃料不能充分燃烧B.高原气压低,水很难沸腾C.高原气压低,水的沸点低于100℃,米很难变成饭D.高原气压低,既缺水又缺氧C4.在武汉抗疫期间,医务人员因为长时间佩戴口罩,在脸上形成了一道道带子勒痕,主要原因是(

D

)A.口罩的重力太大B.口罩的面积太大C.口罩的带子太宽D.口罩的带子太细D5.如图8-1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圆柱体钢制零件高度相同,当它们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C

)A.甲大B.乙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图8-1C6.对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液体只对容器的底和侧壁有压强B.同一种液体的压强只跟深度成正比C.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D.液体重量、体积越大,液体压强越大B7.小明用嘴将果冻全吸进口中后,结果果冻壳还能紧紧贴在嘴上,其原因是(

D

)A.嘴把果冻壳吸住了B.果冻壳内所剩的空气作用的结果C.嘴边的唾液把果冻壳粘住D.大气压把果冻壳压在嘴唇上D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8.小星同学参加军训时,体检称得他的质量为50kg,当他立正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500

⁠N,当他正步走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将

增大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g取10N/kg)

500增大9.家里厨房的菜刀的刀刃要磨得很薄,这是为了

增大压强

⁠;拖拉机的履带由一块块的金属板连接而成,每块金属块上都有一两条凸起的棱,金属板的作用和物理原理是

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凸起的棱的作用和物理原理是

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

增大压强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10.一辆东风牌汽车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1.5×105Pa,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平均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1.5×105

N的压力

⁠;向墙上按压图钉,已知图钉帽的面积为1cm2,图钉尖的面积为0.05cm2,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与图钉尖对墙的压力之比为

1∶1

⁠,它们的压强之比为

1∶20

⁠。

平均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1.5×105

N的压力1∶11∶2011.潜水艇潜入水下越深,受到的压强越

⁠;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使得长江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加,这相当于液体的密度

增加

⁠了,因此在同等深度的情况下,长江水对堤坝的

压强

⁠增加,从而使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加了。

大增加压强12.历史上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

马德堡半球实验

⁠。用吸管吸密闭的塑料杯中的豆浆时,塑料杯变瘪了,此现象证明了

存在大气压

⁠,同时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

马德堡半球实验

存在大气压

形状

13.托里拆利在做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时,采用汞液来做实验,而不用水来做实验,是因为

汞液密度大

⁠;1个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

760

⁠mm高的汞柱,若实验时不小心让玻璃管中留有少量残余空气,那么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将

小于

⁠真实值。

汞液密度大

760

小于

14.如图8-2所示的装置。抽气前气球内气体压强

等于

⁠大气压,抽气时瓶内的气球在膨胀,说明气球内气体压强

大于

⁠玻璃瓶内气体压强,从而推测此时瓶内的气体压强

小于

⁠(填“大于”“等于”“小于”)大气压。

等于

大于

小于

图8-2三、作图题(共8分)15.(1)(2分)

在图8-3中,重为8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图8-3如答图8-1所示。答图8-1(2)(3分)

画出图8-4中沿斜面向下滚动的小球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图8-4如答图8-2所示。答图8-2(3)(3分)

如图8-5所示,装满水的玻璃管侧壁有a、b、c三个小喷孔,竖直放置时水将从孔中喷出。大致画出三个小孔的喷水轨迹。图8-5

如答图8-3所示。答图8-3四、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共21分)16.(8分)小文在利用海绵、小桌、砝码、泡沫块研究影响压力作用的效果因素的实验中:图8-6(1)小文设计了如图8-6所示的实验,实验中通过观察

海绵的凹陷程度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小文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

D、E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实验中要控制

受力面积

⁠不变。

(3)如果选用E、F两次实验,比较得出结论是

压力的大小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

海绵的凹陷程度

D、E

受力面积

压力的大小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通过实验小文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小文的结论是

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5)观察B、E两个实验,小芳发现海绵和泡沫块的形变不同,因此他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你认为

不对

⁠(填“对”或“不对”),原因是

受力物不同

⁠。

(6)该实验中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有

控制变量法

⁠和转换法。

正确

不对

受力物不同

控制变量法

17.(6分)在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8-7所示的操作:图8-7(1)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

深度

⁠的关系。

(2)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丙、丁两图进行对比,可得出结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无关

⁠(填“有关”或“无关”)。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

乙、丙

⁠两个图进行对比。

深度无关乙、丙18.(7分)利用容积为10mL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可粗略测出大气压的值。图8-8(1)实验的原理是

p=

⁠。

(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

底端

⁠,这样做的目的是

排尽注射器筒内的空气

⁠,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3)如图8-8所示,水平向右缓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

刚被拉动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9N。

底端排尽注射器筒内的空气刚被拉动(4)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有刻度部分

⁠的总长度为5cm,这样就不用测活塞的直径也能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该实验测得的大气压为

9.5×104

⁠Pa。

(5)提出提高该种测量大气压值精确度的一条建议:

给注射器的活塞涂上凡士林或其他润滑油(合理即可)

⁠。

有刻度部分9.5×104给注射器的活塞涂上凡士林或其他润滑油(合理即可)五、计算题(共9分)19.“海宝”是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其形象如图8-9所示。

在上海市街头布置的各种“海宝”中,有一座实心“海宝”,其材质均匀,密度为1.5×103kg/m3,体积为3m3,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m2。求:

(g取10N/kg)(1)这座“海宝”的质量。(2)这座“海宝”对地面的压强。

图8-9解:(1)“海宝”质量m=ρV=1.5×103

kg/m3×3

m3=4.5×103

kg。(2)“海宝”对地面的压力F=G=mg=4.5×103

kg×10

N/kg=4.5×104

N,“海宝”对地面的压强p=

=4.5×104

Pa。答:(略)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2小题,共20分)20.(12分)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滑

雪如图8-10所示,当滑雪者从雪山顶峰风驰电掣般下滑时,你是否想到为什么白雪轻飘飘、软绵绵的,却可以承托高速奔驰的滑雪者呢?图8-10白雪内有很多小孔,小孔内充满空气。

踏着滑雪板的人压在滑雪板上时,雪内的空气就会被逼出;因此,滑雪板不是与雪地直接接触,而是在一层气垫上滑行的。

这层气垫不但对滑雪板施加一个向上的托力,并且减小了雪地与滑雪板之间的摩擦。

然而,这层气垫只能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

如果滑雪者在雪地上停留超过1

s,就会沉下去。

(1)人踏着滑雪板时不容易陷入雪地里是因为滑雪板能够

增大受力面积

⁠,从而使雪地受到的压强

减小

⁠。

(2)滑雪者从雪坡上滑下时,其所受重力方向

竖直

⁠向下,雪坡受到的压力方向

垂直于雪坡

⁠向下。(均填“垂直于雪坡”或“竖直”)

增大受力面积

减小竖直垂直于雪坡(3)若滑雪板长1.5m、宽12cm,滑雪者的速度最小为

1.5

⁠m/s,他才不会在雪地上下沉。

若滑雪者与滑雪板总重为720N,当其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时,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强为

2

000

⁠Pa。

1.52

00021.(8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完成六个月的飞行任务后,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平安回家。返回舱的下面扣着一个弧形“防热大底”,如图8-11甲所示。返回舱在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和大气层摩擦并挤压空气产生上千摄氏度的高温。返回舱及防热大底表面涂有耐高温、高强度、重量轻、蜂窝状的防热材料,它在高温烧蚀过程中变成液态、气态,保证航天员的安全。图8-11地球测控站通过雷达确定返回舱的位置。在距地面10

km左右的高度,返回舱将打开降落伞并抛掉防热大底,使返回舱速度由20

m/s左右减速至3.5

m/s左右;如图8-11乙所示,在距地面1

m左右时启动反推发动机,给返回舱最后一次减速,最终使返回轮实现安全着陆。(1)请从短文描述中找出蕴含的物理知识。(至少两条,知识点不能重复)举例:地球测控站通过雷达确定返回舱的位置,说明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①

航天员会由于失压而血液沸腾,说明血液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②

在距地面1

m左右时启动反推发动机,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