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广东省阳江市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雨幡是未及地的雨是雨滴在没落地之前就已经蒸发(升华)。因为悬挂于云底的丝缕条纹状雨滴或冰晶,随云飘荡,形似旗幡,从而得名雨幡。在有雨幡的对流云下,有时会有强烈的下沉气流,在触地后迅速向四周扩散,产生8级以上的雷暴大风,这股下沉气流为“下击暴流”下击暴流属于突发性、局地性、概率小、强对流天气。据此完成下面1~3题。1.雨幡出现概率高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作为风暴摄影师,拍摄雨幡更适合选择在()A.西北高海拔或草原地区 B.东北平原 C.西南云贵地区 D.东部沿海平原3.雨幡出现时的天气和大气状况()A.晴天、湿度大 B.晴天湿度小 C.阴天、湿度大 D.阴天湿度小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河北某中学地理科学小组对祁连山北坡垂直带山地草原、森林、高山灌丛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土壤有机碳含量山地草原<山地森林<高山灌丛,海拔3100m以上土壤碳含量显著高于3100m以下土壤碳含量;山地土壤有机碳在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分布大多表现为0~10cm含量高于10cm以下各层次的含量。据此完成下面4~5题。4.祁连山北坡海拔3100m以上与3100m以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A.热量 B.降水 C.生物 D.地形5.祁连山山地土壤有机碳在土壤剖面垂直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为()A.成土母质的垂直变化 B.土壤生物量的垂直差异 C.植被类型的水平变化 D.降水量造成的淋溶差异伴随着城镇化和乡村空间转型,传统村落经历了多维度的空间重构。如图示意珠三角地区某村落邻里空间演变过程,21世纪以来,凭借古建筑村落及生态文化,该村发展起了旅游业。据此完成下面6~8题。6.根据邻里空间演变情况推断,该村落类型最可能为()A.城市近郊型 B.边远山区型 C.搬迁撤并型 D.特色保护型7.推测改革开放以来,该村人口数量的变化表现为()A.人口增加 B.先增加再减少 C.人口减少 D.先减少再增加8.随着城镇化发展,该村()A.生产空间面积增加 B.功能区趋向集中 C.文化空间稳定不变 D.农业空间景观化“铁锈”地带最初指的是美国东北部五大湖附近的传统工业衰退地区,现可泛指工业衰退地区。在美国政府大力推动制造业回流的背景下,2017年某著名电子产品生产企业计划在美国“铁锈带”投资100亿美元建设占地超过1.2平方千米的厂房,生产大尺寸LCD液晶面板(60英寸以上),可给当地带来13000个就业岗位。直到2022年底,该项目依然没有开工建设。事实上,2017年中国大陆LCD全球产值占比33%以及大尺寸LCD面板(60英寸以上)产值全球占比35%双双超越韩国,成为全球第一、搭完成下面9~10题。9.某著名电子产品生产企业计划在美国“铁锈带”投资的主要推动因素是()A.政策 B.原料 C.科技 D.交通10.经济因素是企业投资决定性因素,造成该项目至今依然没有开工建设的直接原因是()A.劳动力数量不足 B.距离市场远 C.产业协作条件差 D.投资体量太大2020年10月16日,沈白高速铁路辽宁段控制工程先期开工建设。沈白高铁的建设意味着辽宁省最后一座未通高铁的城市——抚顺市,也将在不久后进入高铁时代,未来辽宁省也将实现地级市“市市通高铁”。如图为沈白高铁站点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11~12题。11.抚顺市是辽宁省目前还未通行高铁的唯一一座地级市,下列可能是其高铁建设如此滞后的原因()A.煤铁资源基本枯竭,运输需求小 B.近省会沈阳,地理位置比较独特 C.人口稀少,经济发展较差 D.文化历史悠久,保护需要12.未来沈白高速铁路的建成通车后,将()A.大幅度缩短沿线城市的空间距离 B.带动东北地区人口经济快速发展 C.促进东北物流网络的建设和布局 D.拓展沈白高铁沿线旅游资源腹地尼日尔河是非洲西部最长的河流,其每年带到入海口的泥沙量达4000万﹣6700万吨,使得入海口不断向外海延伸,河口三角洲上汊流密布。河流下游(杰巴以下地区)每年有两次汛期,一次在6~9月,另一次在12月至次年2月。如图为尼日尔河流域图。完成下面13~14题。13.尼日尔河下游在每年12月至次年2月形成汛期的主要原因是()A.下游支流有大量水汇入 B.上游雨季水量逐渐抵达 C.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而降水丰沛 D.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降水丰沛14.尼日尔河河口三角洲上汊流密布,其成因主要是()A.海浪侵蚀作用显著 B.三角洲上地势起伏较大 C.河流下切作用强烈 D.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发现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具有长期积累和不可逆转的特征。如图为某区域土壤中铅、镉浓度示意图。完成下面15~16题。15.下列人类活动场所最可能成为图示区域污染源位置的是()A.核能发电厂 B.居民小区 C.垃圾填埋场 D.高速公路16.降低空气中重金属浓度的合理措施是()A.减少重金属污染物排放 B.生态移民,远离污染 C.提取利用空气中重金属 D.佩戴口罩,开窗通风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截至2022年11月30日9时,一股强冷空气席卷我国大江南北,由于受近期天气影响,黄河巴彦淖尔段三湖河口出现首封,封冻仅用了两天。但国家气候中心表示,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受气候变化影响,近30年来黄河凌汛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021年封冻时间是12月17日,常年平均封冻时间是12月7日。在黄河“几”字弯的最顶端有一方神奇的土地。那就是草原辽阔、山川绵延、沃野千里的“塞上粮仓”——美丽富饶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黄河巴彦淖尔段全长345千米,险工险段多,历史上经历过多次洪水的侵袭,在巴彦淖尔市境内的部分河段已形成悬河,是黄河内蒙古段重点防汛段落。在河流封冻前和解冻后,冰块和河水一起流动,顺流而下,形成流凌,常常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材料二: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位置图。(1)推测该地黄河凌汛近30年来可能发生的显著变化及其原因。(2)试比较分析发生凌汛后更容易带来水灾的季节及原因。(3)分析说明巴彦淖尔段凌汛期是黄河的重点防汛段落的原因。18.(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12月9日,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在沙特阿拉伯举行。作为历史上丝绸之路文明的重要参与者和缔造者之一,阿拉伯国家身处“一带一路”交会地带,历史、地理渊源决定了中阿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阿拉伯国家推进经济多元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需求。埃及“振兴计划”、卡塔尔“2030国家愿景”、阿联酋“面向未来50年国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与阿拉伯国家长期发展战略不谋而合,深入对接。目前,中国已同20个阿拉伯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图为索马里半岛所在区域简图。(1)阿拉伯国家所处地区多为热带沙漠气候,分析索马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2)指出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对应的产业发展方向。(3)简析阿拉伯国家推进经济多元化和工业化的目的。(4)中阿合作的突破口之一为新能源领域,说明阿拉伯国家开展光伏发电的优势和可能遇到的问题。19.(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冰川物质平衡是指某时段冰川固、液态水的收支状况,平衡值为正则冰川积累,为负则冰川消融。如图示意亚欧大陆温带内陆区域与温带沿海区域冰川物质平衡随时间变化曲线。(1)分析温带内陆与温带沿海两区域冰川物质平衡变化趋势的相同点及不同点。(2)指出亚欧大陆温带内陆与温带沿海两区域未来冰川物质的收支情况,并为应对此趋势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3-2024学年广东省阳江市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雨幡是未及地的雨是雨滴在没落地之前就已经蒸发(升华)。因为悬挂于云底的丝缕条纹状雨滴或冰晶,随云飘荡,形似旗幡,从而得名雨幡。在有雨幡的对流云下,有时会有强烈的下沉气流,在触地后迅速向四周扩散,产生8级以上的雷暴大风,这股下沉气流为“下击暴流”下击暴流属于突发性、局地性、概率小、强对流天气。据此完成下面1~3题。1.雨幡出现概率高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雨幡是未及地的雨是雨滴在没落地之前就已经蒸发(升华)”可知,雨幡是降水没有到达地表,直接在空中升华或者蒸发的现象,夏季气温较高,有利于雨滴的蒸发和升华,雨幡出现的频次较高,B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季、秋季、冬季蒸发较弱,不利于雨幡的出现,ACD错误。故选:B。2.作为风暴摄影师,拍摄雨幡更适合选择在()A.西北高海拔或草原地区 B.东北平原 C.西南云贵地区 D.东部沿海平原【解答】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雨幡是降水没有到达地表,直接在空中升华或者蒸发的现象,西北高海拔或草原地区气候干旱,空气中水汽含量较低,有利于蒸发,有利于雨幡的出现,A正确。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西南云贵地区、东部沿海平原气候湿润,空气中水汽含量较高,雨幡出现频率较低,BCD错误。故选:A。3.雨幡出现时的天气和大气状况()A.晴天、湿度大 B.晴天湿度小 C.阴天、湿度大 D.阴天湿度小【解答】解:雨幡是降水没有到达地表,直接在空中升华或者蒸发的现象,晴朗天气且湿度较小有利于雨滴蒸发,雨幡易出现,B正确。湿度大和阴天,蒸发较弱,雨幡不易出现,ACD错误。故选:B。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河北某中学地理科学小组对祁连山北坡垂直带山地草原、森林、高山灌丛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土壤有机碳含量山地草原<山地森林<高山灌丛,海拔3100m以上土壤碳含量显著高于3100m以下土壤碳含量;山地土壤有机碳在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分布大多表现为0~10cm含量高于10cm以下各层次的含量。据此完成下面4~5题。4.祁连山北坡海拔3100m以上与3100m以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A.热量 B.降水 C.生物 D.地形【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土壤有机碳含量山地草原<山地森林<高山灌丛,海拔3100m以上土壤碳含量显著高于3100m以下土壤碳含量”可知,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不同,导致祁连山北坡海拔3100m以上与3100m以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应是生物,C正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热量条件会变差,A错误。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祁连山北坡海拔3100m以上与3100m以下降水条件差异较小,B错误。无法判断祁连山北坡地形的相关信息,D错误。故选:C。5.祁连山山地土壤有机碳在土壤剖面垂直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为()A.成土母质的垂直变化 B.土壤生物量的垂直差异 C.植被类型的水平变化 D.降水量造成的淋溶差异【解答】解:成土母质对于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较小,A错误。土壤生物量在浅层含量较高,深层含量较低,B错误。植被类型的水平变化对于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影响较小,C错误。降水量造成的淋溶作用的强弱,会导致土壤剖面垂直方向上有机碳分布特征出现差异。祁连山山地降水较少,淋溶作用弱,浅层有机碳含量多,深层有机碳含量少,D正确。故选:D。伴随着城镇化和乡村空间转型,传统村落经历了多维度的空间重构。如图示意珠三角地区某村落邻里空间演变过程,21世纪以来,凭借古建筑村落及生态文化,该村发展起了旅游业。据此完成下面6~8题。6.根据邻里空间演变情况推断,该村落类型最可能为()A.城市近郊型 B.边远山区型 C.搬迁撤并型 D.特色保护型【解答】解:读图可知,该村1880﹣2000年血缘、地缘关系均为黄氏宗族和分支,2000年后出现外来人口租住在该村(存在业缘关系)的情况,说明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区务工人口逐渐向城市周围扩张,部分人口选择租住在距离城市不远的村落,故该村最可能位于城市近郊,属于城市近郊型,A正确。搬迁撤并型村落会有较多外来人口居住在该村,而不是租住在该村,C错误。边远山区型和特色保护型村落,基本没有外来人口租住在该村,BD错误。故选:A。7.推测改革开放以来,该村人口数量的变化表现为()A.人口增加 B.先增加再减少 C.人口减少 D.先减少再增加【解答】解:读珠三角地区某村落邻里空间演变过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改革开放之后,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城市或其他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出现了较多的就业机会,该村居民多外出务工,该村常住人口先减少,AB错误。2000年以后,该村出现外来人口,说明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该村常住人口出现增长,C错误,D正确。故选:D。8.随着城镇化发展,该村()A.生产空间面积增加 B.功能区趋向集中 C.文化空间稳定不变 D.农业空间景观化【解答】解:随着村民外出务工和旅游业的发展,农田闲置,生产空间面积可能会减小,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农业空间会趋向于景观化,A错误,D正确。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该村的空间结构由简单趋向复杂,功能区会逐渐分化,B错误。人口不断迁入和流出会促使该村文化空间发生变动,C错误。故选:D。“铁锈”地带最初指的是美国东北部五大湖附近的传统工业衰退地区,现可泛指工业衰退地区。在美国政府大力推动制造业回流的背景下,2017年某著名电子产品生产企业计划在美国“铁锈带”投资100亿美元建设占地超过1.2平方千米的厂房,生产大尺寸LCD液晶面板(60英寸以上),可给当地带来13000个就业岗位。直到2022年底,该项目依然没有开工建设。事实上,2017年中国大陆LCD全球产值占比33%以及大尺寸LCD面板(60英寸以上)产值全球占比35%双双超越韩国,成为全球第一、搭完成下面9~10题。9.某著名电子产品生产企业计划在美国“铁锈带”投资的主要推动因素是()A.政策 B.原料 C.科技 D.交通【解答】解:2017年在美国推动制造业回流的政策下,某著名电子产业生产企业在美国铁锈带投资建厂,因此该企业在美国铁锈带投资的主要推动因素是政策,A正确。原料对电子企业在本地投资建厂影响较小,B错误。科技和交通促进了电子企业在此投资建厂,但不是主要推动因素,CD错误。故选:A。10.经济因素是企业投资决定性因素,造成该项目至今依然没有开工建设的直接原因是()A.劳动力数量不足 B.距离市场远 C.产业协作条件差 D.投资体量太大【解答】解:2017年,该电子企业在美国铁锈带投资建厂,但直到2022年底,该项目依然没有开工建设,直接原因在于,本地区产业协作条件较差,没有配套的基础设施,C正确。本地劳动力数量较为充足,A错误。可以开拓本地市场,市场距离较近,B错误。投资体量较大为决定因素,D错误。故选:C。2020年10月16日,沈白高速铁路辽宁段控制工程先期开工建设。沈白高铁的建设意味着辽宁省最后一座未通高铁的城市——抚顺市,也将在不久后进入高铁时代,未来辽宁省也将实现地级市“市市通高铁”。如图为沈白高铁站点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11~12题。11.抚顺市是辽宁省目前还未通行高铁的唯一一座地级市,下列可能是其高铁建设如此滞后的原因()A.煤铁资源基本枯竭,运输需求小 B.近省会沈阳,地理位置比较独特 C.人口稀少,经济发展较差 D.文化历史悠久,保护需要【解答】解:抚顺市距离省会沈阳近,交通运输便捷,双城间的高铁需求小,可替代低成本交通方式多,高铁建设需要不大,而且抚顺地理位置相对独特,不在哈大和京哈线上,没有过境高铁建设,B正确。高铁主要为客运,故A错。抚顺人口经济省内排在前列,故C错。高铁环境影响较小,故D错。故选:B。12.未来沈白高速铁路的建成通车后,将()A.大幅度缩短沿线城市的空间距离 B.带动东北地区人口经济快速发展 C.促进东北物流网络的建设和布局 D.拓展沈白高铁沿线旅游资源腹地【解答】解:高铁建成后,将缩短沿线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便于沿线城市间人员的出行与经济往来,有利于沿线城市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经济腹地,D正确,A错误。沈白高铁主要是沈阳和长白山之间的高速客运专列,高铁对于整个东北地区人口经济的影响和东北物流网络的建设布局意义不大,BC错误。故选:D。尼日尔河是非洲西部最长的河流,其每年带到入海口的泥沙量达4000万﹣6700万吨,使得入海口不断向外海延伸,河口三角洲上汊流密布。河流下游(杰巴以下地区)每年有两次汛期,一次在6~9月,另一次在12月至次年2月。如图为尼日尔河流域图。完成下面13~14题。13.尼日尔河下游在每年12月至次年2月形成汛期的主要原因是()A.下游支流有大量水汇入 B.上游雨季水量逐渐抵达 C.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而降水丰沛 D.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降水丰沛【解答】解:12月至次年2月下游支流水量较小,难以形成汛期,A错。6—9月,尼日尔河上游和下游地区处于雨季,降水都很丰沛,下游地区的降水迅速汇集,形成第一次汛期;而尼日尔河上游在雨季形成的洪峰向下游推进时,下游地区地势较平坦,水流缓慢,洪峰在12月甚至次年2月才到达下游地区,并使下游形成又一次汛期,B正确。每年12月至次年2月,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南,尼日尔河下游地区主要受东北风影响,降水较少,CD错。故选:B。14.尼日尔河河口三角洲上汊流密布,其成因主要是()A.海浪侵蚀作用显著 B.三角洲上地势起伏较大 C.河流下切作用强烈 D.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解答】解:由材料可知,尼日尔河每年带到河口地区的泥沙量较多,入海口不断向外海延伸,流水堆积作用比海浪侵蚀作用和河流下切作用更为显著,AC错。河口三角洲上地势起伏较小,B错误。尼日尔河下游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河口地区河床宽阔平坦,河水含沙量大,发生洪水时,河面扩展,变换河道,搬运泥沙;枯水期时,径流量减少,浅滩和浅水河道外露,逐渐形成了深浅、宽窄不同的多条河道,或堆积形成新的滩涂,从而造成河口三角洲上汊流密布,D正确。故选:D。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发现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具有长期积累和不可逆转的特征。如图为某区域土壤中铅、镉浓度示意图。完成下面15~16题。15.下列人类活动场所最可能成为图示区域污染源位置的是()A.核能发电厂 B.居民小区 C.垃圾填埋场 D.高速公路【解答】解: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铅、镉浓度随着距离污染源位置变化而有明显变化,但图示距离仅仅显示有320米就明显降低,说明该污染源的范围很小。核能发电厂占地范围较大,且一般来说没有这些污染物排放,A错误。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居民小区更没有污染物排放,B错误。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垃圾填埋场范围占地范围较大,如果是污染源,其影响范围也较大,C错误。高速公路的宽度一般来说只有几十米,其污染物主要是汽车尾气,汽车尾气中含有重金属,影响范围也较小,D正确。故选:D。16.降低空气中重金属浓度的合理措施是()A.减少重金属污染物排放 B.生态移民,远离污染 C.提取利用空气中重金属 D.佩戴口罩,开窗通风【解答】解:减少空气中重金属污染物,首先要从源头抓起,减少排放,A正确。生态移民虽然可以减轻受污染的影响,但成本高、影响大,不是合理措施,B错误。提取空气中重金属,由于其含量低,技术难度高,目前还难以做到,C错误。佩戴口罩不会降低空气中污染物浓度,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截至2022年11月30日9时,一股强冷空气席卷我国大江南北,由于受近期天气影响,黄河巴彦淖尔段三湖河口出现首封,封冻仅用了两天。但国家气候中心表示,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受气候变化影响,近30年来黄河凌汛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021年封冻时间是12月17日,常年平均封冻时间是12月7日。在黄河“几”字弯的最顶端有一方神奇的土地。那就是草原辽阔、山川绵延、沃野千里的“塞上粮仓”——美丽富饶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黄河巴彦淖尔段全长345千米,险工险段多,历史上经历过多次洪水的侵袭,在巴彦淖尔市境内的部分河段已形成悬河,是黄河内蒙古段重点防汛段落。在河流封冻前和解冻后,冰块和河水一起流动,顺流而下,形成流凌,常常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材料二: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位置图。(1)推测该地黄河凌汛近30年来可能发生的显著变化及其原因。(2)试比较分析发生凌汛后更容易带来水灾的季节及原因。(3)分析说明巴彦淖尔段凌汛期是黄河的重点防汛段落的原因。【解答】解:(1)根据材料,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可以推知全球气候变暖;受近期天气影响,截止2022年11月30日9时,黄河巴彦淖尔段三湖河口出现首封,封冻仅用了两天。2021年封冻时间是12月17日,常年平均时间是12月7日,可以推测出封河日期推迟;开河日期提前;封河天数明显减短。(2)凌汛发生的时间: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在河流封冻前和解冻后,冰块和河水一起流动,顺流而下,叫作流凌。常常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初冬来临后,下游河段首先封冻,河道泄水不畅,使上游来水中有一部分蓄存在河槽中;在冬季河流的封冻时期,浮冰较薄,而且随时可能全面封冻,危害不大。但是在开化时却容易拥堵成为凌汛。春季气温回暖时,上游河段首先开冻,原来蓄存在河槽中的那部分水量,伴随冰凌一起下泄;下游河段冰厚,强度大而受阻,并形成冰坝;拾高水位,容易拥堵,决口漫堤,发生凌汛水灾。(3)内蒙古冬季严寒而漫长,一般每年11月中、下旬开始流凌,12月上旬出现封冻,次年3月中、下旬解冻开河,结冰期长,长达3至4个月;破坏力大,河中冰块在动力作用下顺流而下,能量大;这一段落长度长,堤防相对薄弱,险工险段多;突发性强,形成冰坝位置难以预测,有可能造成多处出险;抢险困难,周围多沙漠,冰封之地取土困难;黄河巴彦淖尔市境内部分河段已形成悬河,防汛难度更大。故答案为:(1)显著变化:封河日期推迟;开河日期提前;封河天数明显减短。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方升温明显。(2)季节:春季的开河期。原因:初冬来临后,下游河段首先封冻,河道泄水不畅,使上游来水中有一部分蓄存在河槽中;在冬季河流的封冻时期,浮冰较薄;气温逐渐降低,浮冰随时可能全面封冻,危害较小;春季气温回暖时,上游河段首先开冻,原来蓄存在河槽中的那部分水量,伴随冰凌一起下泄;速度快,水位高,下游河段冰厚,强度大而受阻,并形成冰坝;拾高水位,容易拥堵,决口漫堤,发生凌汛水灾。(3)内蒙古冬季严寒而漫长,结冰期长;部分河段已形成地上河,防汛难度更大,也是严重凌汛灾害易发生河段;这一段落长度长,堤防相对薄弱,险工险段多;突发性强,形成冰坝的位置难以预测,有可能造成多处出险;抢险困难,周围多沙漠,冰封之地取土困难;河流封冻前和解冻后,冰块和河水一起流动,顺流而下形成的流凌破坏力大。18.(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12月9日,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在沙特阿拉伯举行。作为历史上丝绸之路文明的重要参与者和缔造者之一,阿拉伯国家身处“一带一路”交会地带,历史、地理渊源决定了中阿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阿拉伯国家推进经济多元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需求。埃及“振兴计划”、卡塔尔“2030国家愿景”、阿联酋“面向未来50年国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与阿拉伯国家长期发展战略不谋而合,深入对接。目前,中国已同20个阿拉伯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图为索马里半岛所在区域简图。(1)阿拉伯国家所处地区多为热带沙漠气候,分析索马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2)指出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对应的产业发展方向。(3)简析阿拉伯国家推进经济多元化和工业化的目的。(4)中阿合作的突破口之一为新能源领域,说明阿拉伯国家开展光伏发电的优势和可能遇到的问题。【解答】解:(1)由图可知,索马里纬度较低,终年高温;夏季该地盛行来自非洲大陆内部的干燥的西南风,冬季盛行来自亚洲内陆的东北风,水汽含量同样较少;索马里海域的洋流,索马里洋流是世界唯一一个具有季节性的洋流,夏季海底冷海水上泛形成寒流,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为降温减湿,加剧索马里夏季的干旱。索马里半岛东南部海岸线的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冬季的东北风和夏季的西南风均与海岸线平行,不易登陆索马里半岛抬升致雨。(2)由材料“作为历史上……天然合作伙伴”可知其位置优越,位于“一带一路”交会地带,历史悠久,可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同时,由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国家油气、太阳能等资源丰富,可发展能源产业;历史文化悠久,可发展旅游业。(3)阿拉伯国家多为传统的能源资源输出国,推进经济多元化,有利于调整以油气开发为主的经济结构,降低国家经济对油气资源的依赖;推进工业化,可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最终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4)优势:热带沙漠气候,晴天多,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人少地多,土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证券从业资格证职场需求试题及答案
- 理财师备考期间考生的个人特质与学习方式相结合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专业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注册会计师考试心理应对试题及答案
- 证券从业资格证名师讲解试题及答案
- 项目计划调整的最佳实践考题及答案
- 板材防霉处理方案范本
- 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复盘与反思机制试题及答案
- 管道工程安全风险防范与控制考核试卷
- 粮油企业生产流程优化与成本控制考核试卷
- 学校食堂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样表
- 剑桥英语PET真题校园版
-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 2023年新高考英语复习:读后续写专题练习10篇(含答案范文)
- 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控制措施
- 农业银行反洗钱知识竞赛培训试题及答案
- JJF 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参数校准规范
- 第4章 毒作用机制毒作用影响因素
- GB/T 10295-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计法
- GA/T 1433-2017法庭科学语音同一认定技术规范
- 固体酸催化剂的发展及应用文献综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