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卷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2023年7月12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从上海出发,前往北冰洋开展为期78天的科考活动。北京时间2023年9月5日13时55分,科考队抵达北极点。据此完成1~2题。1.在此次科考活动期间()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 C.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 D.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变慢2.科考队抵达北极点时,处于9月6日的地区在全球的占比约为()A.0 B.1/5 C.1/4 D.3/42023年8月24日,日本开始向海排放核污水,部分污水将乘着洋流向东扩散,沿顺时针在北太平洋循环,最终回到日本沿海。如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3.核污水最终回到日本沿海,所经洋流依次是()A.日本暖流一北太平洋暖流一加利福尼亚寒流一北赤道暖流一日本暖流 B.日本暖流一东澳大利亚暖流一西风漂流一南赤道暖流一日本暖流 C.日本暖流一千岛寒流一阿拉斯加暖流一北赤道暖流一日本暖流 D.日本暖流一北赤道暖流一加利福尼亚寒流一北太平洋暖流一日本暖流4.关于图示洋流,下列说法正确的()A.甲处渔场因寒暖流交汇而成 B.乙洋流按性质分,属于寒流 C.丙洋流对沿岸增温增湿明显 D.丁洋流按成因分,属补偿流稳定积雪区是指积雪季节里积雪日数在60天以上的地区。积雪的独特性质,如高反射率、低热传导率等,极大的影响着积雪与土壤、大气之间的水分和能量交换。据此完成5~7题。5.下列区域属于稳定积雪区的是()A.江淮地区 B.江汉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青藏高原6.下列气候要素对积雪形成影响较小的是()A.气温 B.气压 C.冬季降水量 D.近地表风速7.关于积雪与雪下土壤、大气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积雪的反射率较高,土壤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少 B.积雪的传导作用弱,大气与土壤的能量交换少 C.积雪融化释放热量,可促进季节性冻土的消融 D.积雪融水下渗增加,土壤的水分条件得以改善2023年1月7日,青岛海域出现“海浩”奇观,海面如锅中烧开了水,热气腾腾地冒着白烟,如图所示。该现象是由于海面上的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水汽迅速冷凝成小水滴或冰晶而形成。据此完成8~9题。8.“海浩”现象发生时,经历的天气系统是()A.准静止锋 B.快行冷锋 C.反气旋 D.气旋9.“海浩”现象发生的条件有()①暖湿气流流经较冷的海面②海气温差大,海面蒸发强③风力较小,大气层较稳定④冷空气流经,降温幅度大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四川卧龙山位于横断山脉东部,垂直地带性差异显著,部分垂直带谱分布如图1所示。在海拔4480﹣5040米之间是高山裸岩和流石滩,此处地表岩石常常剥落成大小不等的砾石,雪兔子是其典型植物之一。雪兔子浑身披着灰白色长绵毛,被人们调侃穿着“毛裤”,图2所示。据此完成10~12题。10.图1中A和B两个自然带分别是()A.冰川带、高山草甸带 B.高山荒漠带、针阔混交林带 C.荒漠带、高山草甸带 D.冰川带、高山荒漠带11.关于流石滩的形成,描述正确的是()A.风力沉积强烈,砾石大小不一 B.冻融风化显著,岩石剥落堆积 C.冰川侵蚀强烈,岩石崩裂破碎 D.流水搬运显著,砾石在此堆积12.雪兔子穿着“毛裤”的主要原因是()A.流石滩动物少,利于吸引昆虫授粉 B.扩大受光面积,增强吸收太阳辐射 C.流石滩气温低,利于保温免遭冻伤 D.增大叶片面积,增强植物蒸腾作用图1为世界局部区域图,图2为卡塔尔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13~14题。13.下列关于卡塔尔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B.全年高温,冬季多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D.全年高温,干旱少雨14.卡塔尔11月至次年5月降水相对较多,主要原因是()A.气温较低,水汽容易凝结 B.海水温度较高,蒸发旺盛 C.西南风带来水汽形成降水 D.东北风带来水汽形成降水张掖市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是在中生代的陆地地“红层”上形成的,色彩缤纷、观赏性强。图1为张掖市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剖面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岩石类型。据此完成15~16题。15.张掖市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图2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16.关于图1所示地貌区,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Ⅰ处岩石受挤压抗侵蚀能力强 B.Ⅱ处是隧道建设的良好选址 C.该地貌区砂岩的形成年代最晚 D.Ⅲ处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题,共52分。17.(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黄河以高含沙量著称,有广袤的河口三角洲,三角洲形态受河流、海洋和人类活动的多重影响。近几十年,黄河三角洲形态不断变化,表现为:三角洲向海淤进速度减缓:入海汊道不断撕裂、孕育,拦门沙(位于河口处的泥沙堆积体)出露水面。黄河入海河道经历了“淤积一延伸一抬高一摆动一改道”的演变过程。如图为黄河河口主、支汊道演替过程图。(1)列举影响黄河三角洲形态变化的水文因素。(2)分析黄河三角洲向海淤进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3)阐述黄河河口主、支汊道的演替过程。18.(1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监测表明全球2018年9月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厄尔尼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的增温、信风的减弱密切相关。2019年9月开始,澳大利亚东部地区经历了一次5个多月的山火,森林大火烧毁的面积超过8万平方千米,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该次森林大火与厄尔尼诺现象的持续影响有关,如图为澳大利亚年降水分布和火灾严重区域示意图。(1)说出甲处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成因。(2)分析厄尔尼诺发生期间澳大利亚东部火灾加剧的原因。(3)简述火灾对乙地植被的影响。19.(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帕德雷岛位于美国本土南部,地处墨西哥湾沿岸。帕德雷岛以西为马德雷湖,以东为墨西哥湾。墨西哥湾内广阔水域盐度为36%,马德雷湖水体较浅,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如图为马德雷湖分布示意图。(1)指出图示区域时令河径流量较大的季节,并分析原因。(2)分析马德雷湖水体盐度远高于外海的原因。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卷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2023年7月12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从上海出发,前往北冰洋开展为期78天的科考活动。北京时间2023年9月5日13时55分,科考队抵达北极点。据此完成1~2题。1.在此次科考活动期间()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 C.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 D.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变慢【解答】解:A、此次科考活动从7月12日,历经78天大约到10月1日前后,此时间段太阳直射点先在北半球,后在南半球,故错误。B、此时间段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则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故错误。C、此时间段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则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故正确。D、此次科考活动从7月12日到10月1日前后,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加快,故错误。故选:C。2.科考队抵达北极点时,处于9月6日的地区在全球的占比约为()A.0 B.1/5 C.1/4 D.3/4【解答】解: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当北京时间是9月5日13时55分,则0时线比13时55分晚13时55分,经度靠西209°,则0时线的经度约是89°W,则从89°W向东到180°之间均为9月6日,约占269°,则科考队抵达北极点时,处于9月6日的地区在全球的占比约为269°/360°≈3/4,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23年8月24日,日本开始向海排放核污水,部分污水将乘着洋流向东扩散,沿顺时针在北太平洋循环,最终回到日本沿海。如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3.核污水最终回到日本沿海,所经洋流依次是()A.日本暖流一北太平洋暖流一加利福尼亚寒流一北赤道暖流一日本暖流 B.日本暖流一东澳大利亚暖流一西风漂流一南赤道暖流一日本暖流 C.日本暖流一千岛寒流一阿拉斯加暖流一北赤道暖流一日本暖流 D.日本暖流一北赤道暖流一加利福尼亚寒流一北太平洋暖流一日本暖流【解答】解:日本开始向海排放核污水,部分污水将乘着洋流向东扩散,沿顺时针在北太平洋循环,最终回到日本沿海,所经洋流属于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依次是日本暖流一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一日本暖流,A正确,D错误。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南赤道暖流、千岛寒流、阿拉斯加暖流,均不能将核污水带回日本沿海,BC错误。故选:A。4.关于图示洋流,下列说法正确的()A.甲处渔场因寒暖流交汇而成 B.乙洋流按性质分,属于寒流 C.丙洋流对沿岸增温增湿明显 D.丁洋流按成因分,属补偿流【解答】解:读图可知,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甲处,上升补偿流形成渔场,A错误。乙为西风漂流,属于寒流,B正确。丙洋流为秘鲁寒流,对沿岸降温减湿明显,C错误。丁为北太平洋暖流,属于风海流,D错误。故选:B。稳定积雪区是指积雪季节里积雪日数在60天以上的地区。积雪的独特性质,如高反射率、低热传导率等,极大的影响着积雪与土壤、大气之间的水分和能量交换。据此完成5~7题。5.下列区域属于稳定积雪区的是()A.江淮地区 B.江汉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青藏高原【解答】解:江淮地区、江汉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均位于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高,积雪日数少,不属于稳定积雪区,ABC错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积雪日数长,属于稳定积雪区,D正确。故选:D。6.下列气候要素对积雪形成影响较小的是()A.气温 B.气压 C.冬季降水量 D.近地表风速【解答】解:A、气温高,积雪留存时间短;气温低,积雪留存时间长,所以气温对积雪形成影响较大,故错误。B、气压表示大气的压力,所以气压对积雪形成影响较小,故正确。C、冬季降雪量越多,积雪留存时间相对长;冬季降雪量越少,积雪留存时间相对短,所以冬季降雪量对积雪形成影响较大,故错误。D、风速越大,对雪的吹蚀能力越强,积雪留存时间越短;风速越小,对雪的吹蚀能力越弱,积雪留存时间越长,所以近地表风速对积雪形成影响较大,故错误。故选:B。7.关于积雪与雪下土壤、大气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积雪的反射率较高,土壤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少 B.积雪的传导作用弱,大气与土壤的能量交换少 C.积雪融化释放热量,可促进季节性冻土的消融 D.积雪融水下渗增加,土壤的水分条件得以改善【解答】解:积雪的反射率较高,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越少,则土壤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少,A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积雪之间的空隙大,传导作用弱,则大气与土壤的能量交换少,B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积雪融化要吸收热量,不利于季节性冻土的消融,C观点错误,但符合题意。积雪的融水下渗增加,则土壤吸收的水分增加,则土壤的水分条件得以改善,D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023年1月7日,青岛海域出现“海浩”奇观,海面如锅中烧开了水,热气腾腾地冒着白烟,如图所示。该现象是由于海面上的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水汽迅速冷凝成小水滴或冰晶而形成。据此完成8~9题。8.“海浩”现象发生时,经历的天气系统是()A.准静止锋 B.快行冷锋 C.反气旋 D.气旋【解答】解:“海浩”是由于海面上的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水汽迅速冷凝成小水滴或冰晶而形成的。海水温度高于空气中温度,海水蒸发的水蒸气遇冷后迅速凝结为小水珠或冰晶,因此“海浩”现象是因水汽遇冷凝结而成,因此气温越低,越有利于形成“海浩”现象。冷锋过境后,受单一的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水温高于气温,有利于形成“海浩”现象,B正确。准静止锋、气旋、反气旋控制下气温不会明显降低,ACD错误。故选:B。9.“海浩”现象发生的条件有()①暖湿气流流经较冷的海面②海气温差大,海面蒸发强③风力较小,大气层较稳定④冷空气流经,降温幅度大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解答】解:暖湿气流流经较冷水面,气温较高,水温低于气温,不利于形成“海浩”现象,①错误。海气温差大,海水蒸发,提供大量的水蒸气,②正确。风力较小,大气层较稳定,不利于水汽蒸发,形成海浩现象,③错误。冷空气流经,降温幅度大,水汽遇冷凝结而成小水滴或冰晶,有利于形成“海浩”现象,④正确。故选:D。四川卧龙山位于横断山脉东部,垂直地带性差异显著,部分垂直带谱分布如图1所示。在海拔4480﹣5040米之间是高山裸岩和流石滩,此处地表岩石常常剥落成大小不等的砾石,雪兔子是其典型植物之一。雪兔子浑身披着灰白色长绵毛,被人们调侃穿着“毛裤”,图2所示。据此完成10~12题。10.图1中A和B两个自然带分别是()A.冰川带、高山草甸带 B.高山荒漠带、针阔混交林带 C.荒漠带、高山草甸带 D.冰川带、高山荒漠带【解答】解:读图可知,在海拔4480﹣﹣5040米之间是高山裸岩和流石滩,此处地表岩石常常剥落成大小不等的砾石,属于高寒荒漠带。一般高山流石滩位于高山冰雪带和高山草甸之间,A处海拔较高,应为高山冰雪带,B处位于流石滩下部,应为高山草甸带,A正确,CD错误。B处的水热条件不适宜针阔叶混交林的生长,B错误。故选:A。11.关于流石滩的形成,描述正确的是()A.风力沉积强烈,砾石大小不一 B.冻融风化显著,岩石剥落堆积 C.冰川侵蚀强烈,岩石崩裂破碎 D.流水搬运显著,砾石在此堆积【解答】解:流石滩的遍地碎石是在高寒环境下,剧烈的昼夜温差和反复冻融的风化作用,使大量岩石不断崩解破碎形成的堆积物,B正确。风力沉积分选性好,该处风力沉积并不强烈,A错误。冰川位于流石滩上部的高山冰雪带,该处少有冰川侵蚀,C错误。该处砾石颗粒较大,质量较重,流水搬运不显著,D错误。故选:B。12.雪兔子穿着“毛裤”的主要原因是()A.流石滩动物少,利于吸引昆虫授粉 B.扩大受光面积,增强吸收太阳辐射 C.流石滩气温低,利于保温免遭冻伤 D.增大叶片面积,增强植物蒸腾作用【解答】解:高山流石滩海拔较高,气候寒冷,雪兔子浑身披着灰白色长绵毛,利于保温免遭冻伤,C正确。灰白色长绵毛难以吸引昆虫授粉,A错误。长棉毛对太阳辐射吸收率低,可以反射多余的太阳光,B错误。灰白色长绵毛能够保温和截留植物蒸腾的水分,减弱蒸腾作用,D错误。故选:C。图1为世界局部区域图,图2为卡塔尔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13~14题。13.下列关于卡塔尔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B.全年高温,冬季多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D.全年高温,干旱少雨【解答】解:根据气温曲线图可知,卡塔尔最热月在7月,说明位于北半球;最冷月均为在15℃以上,是热带;从降水柱状图可知,其降水最多的月份不超过45毫米,且大部时间分基本上无降水,说明降水很少,说明终年高温少雨,是热带沙漠气候,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14.卡塔尔11月至次年5月降水相对较多,主要原因是()A.气温较低,水汽容易凝结 B.海水温度较高,蒸发旺盛 C.西南风带来水汽形成降水 D.东北风带来水汽形成降水【解答】解:卡塔尔位于西亚,11月至次年5月受东北季风影响,东北季风从波斯湾带来丰富的水汽,形成降水,D正确。卡塔尔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是热带沙漠气候,11月至次年5月气温较高,A错误。虽然海水温度较高,蒸发旺盛,但如果没有水汽输送,难以形成降水,B错误。影响卡塔尔的西南风来自陆地,水汽较少,C错误。故选:D。张掖市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是在中生代的陆地地“红层”上形成的,色彩缤纷、观赏性强。图1为张掖市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剖面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岩石类型。据此完成15~16题。15.张掖市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图2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解答】解:读图可知,沉积物可以形成沉积岩,因此,丙是沉积岩;岩浆侵入地下裂隙形成侵入岩,喷出地表形成喷出岩,甲是喷出岩,乙是侵入岩,丁是变质岩。由图可知,组成张掖丹霞陆地地层的主要岩石为泥岩、砂岩和砾岩,该岩层属于沉积岩,C正确,ABD错误。故选:C。16.关于图1所示地貌区,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Ⅰ处岩石受挤压抗侵蚀能力强 B.Ⅱ处是隧道建设的良好选址 C.该地貌区砂岩的形成年代最晚 D.Ⅲ处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解答】解:读图可知,I处岩层两翼老,中间新,为向斜构造,岩石受挤压抗侵蚀能力强,A正确。读图例,Ⅱ处有断层活动,岩层易活动,不适宜隧道建设,B错误。该地貌区砾石分布在最上层,形成年代最晚,C错误。Ⅲ处岩层向下弯曲,位于向斜部位,而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题,共52分。17.(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黄河以高含沙量著称,有广袤的河口三角洲,三角洲形态受河流、海洋和人类活动的多重影响。近几十年,黄河三角洲形态不断变化,表现为:三角洲向海淤进速度减缓:入海汊道不断撕裂、孕育,拦门沙(位于河口处的泥沙堆积体)出露水面。黄河入海河道经历了“淤积一延伸一抬高一摆动一改道”的演变过程。如图为黄河河口主、支汊道演替过程图。(1)列举影响黄河三角洲形态变化的水文因素。(2)分析黄河三角洲向海淤进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3)阐述黄河河口主、支汊道的演替过程。【解答】解:(1)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导致入海口陆地面积快速扩大;黄河径流量变化大,导致造陆面积季节差别大;河口三角洲受海水的运动,如潮汐、洋流、波浪等一下河口陆地的形态和成长速度等,所以影响黄河三角洲形态变化的水文因素由河流含沙量、河流径流量、沿岸海水运动(潮汐、洋流、波浪)。(2)黄河三角洲向海淤进速度减缓,说明黄河含沙量减少,则说明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减弱,主要原因是河流中上游地区的植被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中下游河床采砂,减少进而向下的输沙量;河流中上游建坝和兴修水库,拦蓄泥沙,下游引黄淤灌,减少入海水沙。(3)对比三幅图可知,黄河三角洲不断向海洋扩展,说明三角洲向海淤进;主汊不断向海延伸;泥沙在河道中不断沉积,导致主汊河床逐年抬升,在拦门沙淤阻下,主汊泄洪能力降低,排水不畅,泥沙淤积更重,促进三角洲的成长;河床抬高,河流被迫改道,使主汊变成支汊,支汊变成主汊。故答案为:(1)河流含沙量、河流径流量、沿岸海水运动(潮汐、洋流、波浪)。(2)河流中上游植被增加,水土流失减弱;中下游河床采砂,减少输沙量;河流中上游建坝,下游引黄淤灌,减少入海水沙。(3)三角洲向海淤进,主汊不断向海延伸,泥沙在河道中沉积,主汊河床逐年抬升,(在拦门沙淤阻下)主汊泄洪能力降低,排水不畅;河流改道,另寻它径入海,主汊变支汊,支汊变主汊。18.(1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监测表明全球2018年9月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厄尔尼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的增温、信风的减弱密切相关。2019年9月开始,澳大利亚东部地区经历了一次5个多月的山火,森林大火烧毁的面积超过8万平方千米,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该次森林大火与厄尔尼诺现象的持续影响有关,如图为澳大利亚年降水分布和火灾严重区域示意图。(1)说出甲处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成因。(2)分析厄尔尼诺发生期间澳大利亚东部火灾加剧的原因。(3)简述火灾对乙地植被的影响。【解答】解:(1)甲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北部,西侧是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