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3讲中古时期的亚洲教案阶段特征:总体特征:5—14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世界各国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具体表现:1.政治上:欧洲从王权、教权和城市自治并行,到拜占庭和俄罗斯两大帝国得以发展;在亚洲,西亚的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先后成为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南亚的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先后兴起;东亚的日本和朝鲜学习唐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在非洲,以加纳、马里和桑海为代表的古国先后兴起;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则是美洲印第安文明的代表。2.经济上:西欧封建庄园盛行,城市工商业经济繁荣,天主教会是最大的封建主;亚欧帝国的工商业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商贸往来频繁;古代非洲和美洲均培育了一些重要的农作物,但经济总体落后。3.思想文化和科技上:区域文化特色鲜明。西欧城市大学得以发展,但天主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亚非欧文化各有特色,都城往往成为文化交流中心;东亚的日本和朝鲜逐渐成为“中华文化圈”的组成部分;美洲的三大印第安文明均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课标要求:1.了解中古时期亚洲地区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2.认识中古时期亚洲地区的多元面貌和文明的交往。近几年的全国和地方高考题:命题分析:由于是新教材增加部分,近五年来高考命题较少。但是一定重视,尤其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中华文化圈形成。备考建议:1.重点关注:阿拉伯帝国的建立,经济的繁荣,尤其在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及在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日本大化改新及幕府统治的建立。2.复习时需要和中国史内容结合,重视儒家文化圈产生的影响。时空定位:主要内容:知识点1:阿拉伯帝国;知识点2:奥斯曼帝国的兴起;知识点3:南亚与东亚的国家。教学过程:知识点1:阿拉伯帝国(一)兴起与发展1.原因:(1)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地区创立伊斯兰教并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2)统一阿拉伯半岛后大规模地对外扩张(伊斯兰教提供了精神力量和组织形式)。2.建立:(1)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2)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势力逐渐扩大;(3)到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3.发展:(1)7世纪中期起,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2)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基础概念: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伊斯兰”意为“和平”“顺从”。创始人穆罕默德自称是真主安拉派到人间来拯救世人的使者,宣扬顺从安拉的人死后可以进入天堂。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称“穆斯林(顺从者)”。伊斯兰教独尊安拉,反对多神信仰;教义中存在施舍、人人平等代表平民的主张,贵族和大富豪采取各种手段迫害穆罕默德及其信徒,穆罕默德被迫于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雏形由此诞生。(二)鼎盛时期的统治1.政治稳定:政教合一形成了以哈里发为中心的政教合一的专制集权的统治体系。(1)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2)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事务。知识拓展:哈里发“哈里发”一词系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代理者”、“继任人”。穆罕默德去世后,伊斯兰教先后推选出四位继承人,称之为“哈里发”。进入帝国阶段后,哈里发转为世袭制。处于政权顶端的哈里发集政权、军权和神权于一身,控制着从中央到地方的军政、税收与宗教三大权力系统,既是帝国最高元首(政治领袖),又是全体穆斯林的宗教领袖。2.经济繁荣:(1)商品经济:工商业得到较快发展;(2)对外贸易:阿拉伯商人在东亚、西欧、非洲等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洋贸易;(3)城市发达:境内城市繁多,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问题思考:根据地图和材料,分析阿拉伯人贸易的特点及在沟通世界贸易中作用。材料首都巴格达,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中央,扼水陆交通之要冲,极盛时期城市人口多达150万,……巴格达码头经常停泊数百艘来自全国各地和各国的船只,其中也有中国商船。……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香料、中亚的宝石、东非的象牙和金砂等,都经阿拉伯商人转销世界各地。——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提示:(1)特点:①贸易范围:亚非欧地区的商品在此集散;②贸易内容:奢侈品、生活用品和劳动力都有所体现;③贸易方式:陆上和海上贸易商路齐备。(2)作用:是欧亚非各洲的各类商品汇聚,巴格达等大城市成为东西方贸易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3.文化:繁荣选择性必修3:P1819(1)形成:继承和融合了上述地区的文化遗产,把古代埃及、西亚、希腊、罗马以及印度的文化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语言和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2)成就:(3)特点:兼收并蓄,融合创新;各领域成就斐然;中西沟通的桥梁。(4)地位: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遗产,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重难点突破: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影响材料一阿拉伯帝国领域内的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印度、叙利亚和埃及等地,都是古代东西方文化荟萃的地区。帝国政治的相对稳定,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帝国的统治者日益认识到科学文化的重要性。因此,阿拉伯帝国历代统治者都比较关心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到阿拔斯王朝时期……他们不分宗教畛域,不拘泥意识形态的差异,不惜重金延聘人才,尊重和奖掖各界学者。8世纪中叶,中国的造纸术和罗盘针传入阿拉伯帝国,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下卷)》材料二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9世纪初兴起的“百年翻译运动”是翻译史上的伟大工程,大批阿拉伯的研究者翻译、注释了古希腊、印度和罗马的著作,使人类古典文明的辉煌成果得以继承,这些翻译著作还引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哈力木杜山艾力《浅析阿拉伯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提示:(1)原因:①地处东西方传统商路的中心,中西方文化荟萃;②政局相对稳定、发达的交通和经济的繁荣;③统一的语言和意识形态推动了文化发展;④当政者重视科技文化;⑤中国四大发明的影响。(2)影响:①保存和传播欧洲古典文化,为欧洲的文化复兴奠定基础;②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使者,促进文化交流;③融合东西方文化创造出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知识点2: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一)兴衰历程:1.13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在两河流域发展起来,西迁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逐步征服小亚细亚;2.14世纪中期,跨过今黑海海峡向欧洲进军,逐渐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3.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为伊斯坦布尔,定位帝国首都;4.16世纪后期,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5.17世纪末,逐渐趋于没落;6.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瓦解。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知识归纳:世界历史上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1)奴隶制帝国:波斯帝国(前6—前4世纪);亚历山大帝国(前4世纪);罗马帝国(前27—476年)。(2)封建制帝国:拜占庭帝国(395—1453年);阿拉伯帝国(622—1258年);奥斯曼帝国(1299—1922年)。(二)帝国统治:1.政治:苏丹专制,政教合一(1)苏丹:指一个在伊斯兰教历史上一个类似总督的官职,它是阿拉伯语中的一个尊称,最初是阿拉伯语中的抽象名词“力量”、“治权”、“裁决权”,后来变为权力、统治。最后,它变为伊斯兰国家世俗君主的称号,被这种苏丹统治的地方号称苏丹国。(2)元首: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3)阶层: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税。2.经济:①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②控制东西方商路,征收重税,一定程度阻碍了东方商业活动。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奥斯曼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材料一奥斯曼帝国发展的过程中,对外出口山羊毛、皮革制品和兽皮,还有地毯……矿产品也是奥斯曼帝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铅被出口到西方和埃及;铜也被卖给热那亚人......在出口金属的同时,奥斯曼帝国也进口金属,如铁和锡,这些都是用于铸造火炮必须的金属。——张楚乔《奥斯曼帝国崛起研究——从文明交往角度探析》材料二奥斯曼帝国位处东西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文明的陆上交通线达6个世纪之久。——宋保军《奥斯曼帝国与16世纪中期旧商路的贸易复兴》提示:(1)军事扩张:奥斯曼帝国大规模的对外扩张,给被侵略国家人民带来了灾难;(2)海外贸易:东西方贸易受到影响,促使西欧国家致力于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3)地区局势:征服巴尔干半岛和东南欧部分地区,导致该地区民族关系极为复杂,国际关系紧张,为一战爆发埋下伏笔;(4)文化传播:使伊斯兰教及其文化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和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能力提升:比较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并归纳其政治体制的共同点共同点:①君主专制,君权神授;②地方采用行省制,中央集权;③政教合一,等级森严。知识点3:南亚与东亚的国家(一)南亚:中古时期的印度(南亚次大陆)1.古印度发展简史:(1)前14世纪,雅利安人入侵;(2)前6世纪—前5世纪波斯帝国入侵;(3)前4世纪亚历山大入侵;(4)前4世纪—前2世纪孔雀帝国,第一个基本统一古印度奴隶制王朝;(5)1世纪—4世纪大月氏入侵,建贵霜帝国;(6)4世纪—6世纪笈多帝国;(7)13世纪—16世纪突厥人入侵建立德里苏丹国。2.笈多帝国:中世纪统一印度的第一个封建王朝。(1)建立过程:①4世纪初期,北印度地区陷入分裂,战乱频繁。恒河中游的笈多帝国经过多年征战,几乎征服了北印度地区;②笈多帝国直接控制地区主要为恒河中下游,其他地区仍处于分裂状态。(2)印度教的产生:由婆罗门教转化而来,逐渐成为印度主要的宗教。基础概念:印度教是随着印度封建社会形成,种姓制度发生新变化而出现的。是广泛吸收婆罗门教教义以及民间信仰、风俗习惯、哲学思想等的综合产物。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它的信仰、哲学、伦理观点等复杂多样,甚至相互矛盾。有三大特点:崇拜三向神、直接宣扬世袭等级制度、坚定相信轮回转世。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要求教徒严格遵守种姓制度。笈多诸王虽都信奉印度教,但为缓和民族及教派之间的矛盾,采取宗教兼容政策,放任各派宗教自由发展。今天印巴地区冲突不断就是因为民族矛盾宗教争端。(3)笈多帝国的统治: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但国王直接控制的地区主要为恒河中下游,其余大部分地区仍保留原来的藩王,政令不够统一。3.德里苏丹国(12061526年)(1)建立:11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2)统治:①宗教:伊斯兰教为国教。②政治:中央集权,政教合一。A.苏丹是最高统治者,拥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B.地方设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主要官职由穆斯林担任。选择性必修3:古代印度文化(第5课)1.宗教:2.文字:印章文字、梵文、巴利文。3.文学:(1)《吠陀》:古代印度祭祀们使用的经书,也是歌颂神明的诗集。(2)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4.艺术:很多都与宗教有关,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5.数学: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6.印度文化特点:以宗教为中心;以诗代史;具有包容性、多样性、辐射性。7.影响:(1)对东南亚的影响:印度的语言、文字、艺术、思想、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在东南亚产生广泛影响。佛教文化更是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巴利文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字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2)对中国的影响: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宋朝,佛儒道相互渗透,形成理学,丰富了中国的传统哲学体系;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丰富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二)东亚:日本1.秦汉时中国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推动发展;2.6—7世纪,日本出现严重社会危机;3.646年大化改新,模仿隋唐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1)背景:①日本出现严重社会危机;②唐文化的影响。(2)开始: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进行改革,因年号为“大化”,故史称大化改新。(3)内容:①政治: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②经济: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③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④外交:学习中国唐朝政治经济体制,建立中央集权国家。(4)影响: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推动了日本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4.10世纪,中央集权体制瓦解,形成庄园,豢养武士;5.12世纪末进入幕府政治时期:(4)幕府统治影响:①积极:幕府统治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日本封建等级秩序的稳定,有利于社会安定,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②消极:但是后期面对西方殖民者侵略扩张,采取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交流与商品经济发展,造成日本在近代的落后,为19世纪中期的内外危机留下了隐患。知识拓展:武士道精神内容包括名,忠,勇,义,礼,诚,克,仁。武上道精神是武士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绝对服从主君,重言诺,轻生命,勇于战斗,曾被日本军国主义宣传利用。知识拓展:据材料结合所学,举例说明中国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材料一(大化改新)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日本改变成中央集权制国家。按照中国的模式,日本也分成若干省和地区,由从天皇和国家议会那里取得权力的总督和地方行政官统治。此外,以天皇名义将所有土地收归国有,分给农户耕种。新的拥有土地的耕种者需向中央政府纳土地税和劳务税,前者以稻米的形式支付,后者有时包括服兵役。——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提示:①政治制度:设二官八省(三省六部制)、班田收授法(均田制)、租庸调制;②茶道(斗茶);③城市建筑:平城京(唐长安城);④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汉字的楷书和草书);⑤服装:和服(唐装);⑥思想:佛教、儒家等等。(三)东亚:朝鲜1.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2.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效仿唐制。3.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4.16世纪末,日本丰臣秀吉派军侵略朝鲜,朝鲜请求中国支援,明朝大将邓子龙、朝鲜大将李舜臣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历经7年中朝军民取得胜利。影响:保卫了朝鲜半岛,还进一步巩固了中朝友谊。重新整合东亚各国政治军事力量,奠定了之后200年多年亚的和平局面。5.特点:以中国儒学文化为中心,学习借鉴,形成了本民族的文化(四)东南亚:越南历史纵横1.兴起:越南古称交阯或交趾,秦汉到唐末千余年间,越南北部一直处于中国中央政权管辖之下。唐朝末年,该地陷入分裂割据状态,968年建立了第一个越南人的国家。1010年,越南建立李朝,定国号为大越,并模仿中国制度设置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明朝建立后,越南一度灭亡。1428年,越南再度独立,不断向南扩张,到18世纪后半期大体形成了今天越南的版图。统治:在尊崇佛教的同时大兴科举,在国子院设立孔子、周公的塑像定期拜祭;在文学上,连陈朝的君主也是汉文文学的忠实粉丝,开始过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归纳综合:中古时期的亚洲选择性必修3:(一)日本文化(第5课)(二)儒家文化圈:中国制度和文化对古代周边国家的影响(第5课)(1)政治:日本、朝鲜模仿中国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国家。(2)文化:日本、朝鲜、越南分别以汉字为基础创造了自己的文字。(3)思想: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乃至家庭和个人生活等多方面,均把儒家思想奉为正统思想,贯彻和恪守儒家思想,尊奉孔子为圣人,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孔子的教导,建立孔庙,按时祭祀孔子。(4)宗教:中国佛教、道教等传入深刻影响了当地文化的发展。(三)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第6课)1.过程:(1)第一次迁徙:(公元前2世纪2世纪)①中国北方:匈奴势力强大,不断扩张。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②欧洲:日耳曼人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2)第二次迁徙:(36世纪)①中国:匈奴人逐步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此后,鲜卑人、氐人和羌人等也逐渐迁徙到中原,形成中国北方的民族大交融;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②欧洲:日耳曼人各支利用罗马帝国衰落的机会,陆续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灭亡了西罗马帝国。(3)第三次迁徙:(78世纪)①7世纪,阿拉伯人开始扩张,征服西亚和北非广大地区;②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2.迁徙影响:(1)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例如:①大月氏西迁建立贵霜帝国②日耳曼人灭掉西罗马帝国,建立起一系列国家。(2)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例如:①融合东西方文化的阿拉伯文化②中古西欧,融合日耳曼因素、罗马因素和基督教因素所形成的的经院哲学、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③拜占庭文化保存、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部分文化遗产。(3)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例如:①魏晋南北朝五胡内迁和汉族人南迁,各族之间杂居相处,相互学习,丰富了中华文化,造就了盛唐气象;②相对落后的游牧世界学习吸收先进农耕世界的文化:北魏孝文帝改革。3.共性特征:(1)路线:每一次基本都是游牧民族对相对稳定的农耕区形成冲击;(2)方式:迁徙方式往往伴随着激烈的冲突和斗争;(3)原因: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主要动因;(4)影响:最终结果是农耕世界依靠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吸收和同化了入侵游牧和半游牧民族,扩大了农耕世界,削弱了游牧世界。思维导图:高考真题演练:1.(2023.湖南高考)公元723年,日本太政官奏:“百姓渐多,田地窄狭。望请劝课天下,开辟田畴。其有新造沟池营开垦者,不限多少,给传三世。若逐旧沟池,给其一身。”天皇准奏。这A.反映了灌溉技术进步B.动摇了土地公有原则C.体现了天皇地位提高D.推动了庄园制度发展正确答案:B。【解析】考点:班田制遭到破坏。646年“大化改新”后,日本土地国有,而材料“新造沟池营开垦者。不限多少,给传三世,若逐旧沟池,给其一身”可知“三世一身法”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国有制原则日趋削弱,班田制也逐渐难以维持,故选B项;“灌溉技术进步”不合题意,与材料侧重新开垦土地承认其私有相悖,排除A项;“天皇地位提高”与太政官的上奏得到天皇准奏逻辑相矛盾,排除C项;日本在10世纪才形成庄园制度,排除D项。2.(2021.福建高考)公元8—9世纪,阿拉伯人大规模地将其他文明的古代文献翻译成阿拉伯语。到了14世纪,其中的一些文献已陆续传到欧洲。这为A.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B.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C.启蒙运动提供了依据D.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正确答案:A。【解析】考点:阿拉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据材料“其他文明的古代文献……其中的一些文献已陆续传到欧洲”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的指南针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技术保证,故选A项;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17、18世纪启蒙运动发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启蒙思想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排除D项。高考模拟演练:3.花剌子密是古代阿拉伯的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印度数字和零号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12世纪,印度数字和零号通过花剌子密的著作传入欧洲,被欧洲人称作“阿拉伯数字”,后为全世界所采用,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B.阿拉伯人传播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艺术交流2人合作协议书范本3篇
- 小微企业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金融策略研究
- 2025年度历史建筑参观保密协议书标准模板3篇
- 2025年浙科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人教A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小学语文写作的创意启发与实施
- 2025年度水利工程水泥采购年度供货合同(抗裂型)3篇
- 技术方案集锦8篇
- 2025年度豆粕代销与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合同3篇
- 2025餐饮店冷链物流配送合同协议3篇
- 资产评估服务房屋征收项目测绘实施方案
- 国家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报告3篇
-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权资格考试试题(2024年)
- 2024年度玩具代工生产及销售合同模板(2024版)3篇
- 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工作指导手册
- 2024年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2篇)
- 2023年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7历期末】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统考试卷(含解析)
- 广东省深圳市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 2024-2025学年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冀教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无音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