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2024年11月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沈静审定:覃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为小说选择一个视角可能是你要做的最重要的决策之一。但是,许多作者,甚至那些已有作品出版的作家,面对视角问题也经常一头雾水,一知半解。掌握好视角是所有小说作者必备的技能,因为它跟冲突与悬念关系密切,是小说成功最需要的东西。可供你选择的视角有两种: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在第一人称的下面还有两个选项:现在时和过去时。在第三人称的下面也有两个选项:有限的第三人称视角和无限的第三人称视角。你或许会想:“怎么把第二人称给落下了呢?”是的,有的小说家确实用过第二人称视角。我的建议是你不要跟风这样做。假如你真的非要这样做,那么请记住这条建议:你坐在自己的书桌前,然后以第二人称视角开始创作。这似乎是你拓展自己文学风格的好办法。你知道这会减少你的作品出版的机会,而且大多数读者会发现这部小说是令人难以卒读的。但是,你还是决心要把它统统弄明白,然后再用它创作,看看效果如何。你希望自己有个好运气。全知型视角又是怎么回事?顾名思义,它的意思是知道一切,所以全知型视角有时候也被称为“准上帝视角”。叙事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任何时候都可以洞悉任何人物的心灵深处,或者叙事者可以腾空而起,然后像摄像机一样描述事态。这种全知的口吻可以评论世间百态,比如他可以发出“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样的感慨;或者,作者也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超然物外。既然这个视野源于“上帝之眼”,作者可以灵活自如地把主观看法强加于人物,其主观程度可高可低。如今,全知型叙事已经很少见了,可是对于某些风格的长篇小说,尤其是长篇史诗性小说来说,这个视角还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它允许作者向读者灌输大篇幅的背景信息。但是,如果你不知节制地运用这个视角,那么你的小说就会变得拖沓冗长。对于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来说,作者未必非得使用全知型视角。有时候你在一个章节的开端也可以使用全知型视角,等写到后面再恢复原来的视角。我说的是下面的意思:村民们早就知道舍伍德的密林是一个有点儿阴森恐怖的地方。里面可能躲藏着强盗,他们在那儿等待着没有警惕性的马车夫。从马厩到酒馆,这样的故事流传很广。小心,别被坏人抢劫了,说来说去,故事的主题就是让人们防患未然。罗宾·洛士利站在那棵远近闻名的大橡树下,长弓在手。这种感觉很好,而且显得很强大。他心里想,我要把信送给约翰王子。第一段给读者呈现出广阔的视野,随后又回到了视角人物身上。此后就一直停留在人物身上了。注意,全知口吻的运用不能剑走偏锋,就是说你不能极端到画外音的程度,使用19世纪的那种风格。谁会在乎一个作者对于时代有什么看法?把视角交给人物就行了。你可以把视角当作一架摄像机,它能够捕获观众可以看到的场景。下面这个片段摘自达希尔·哈米特的《马耳他之鹰》:斯佩德一屁股坐进了转椅中,转了小半圈,对着她礼貌地微笑着。他笑不露齿,这让脸上的皱纹都拉长了。埃菲·佩雷恩在打字机上轻敲键盘的啪啪声和换行的铃声从关着的门背后隐约传来,偶尔还能听到隔壁办公室里一台电动机器枯燥的震动声。在斯佩德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个满是烟蒂的黄铜烟灰缸,里面一个被捻扁的烟屁股还在冒烟。这是摄像机的视野。假如我们是在斯佩德的脑子里,那么他就不能看到自己脸上的皱纹拉长的情形。我们也无法捕捉到斯佩德的所思所想。注意,这里还描述了斯佩德办公桌上的香烟,仿佛镜头在逐渐移近被拍摄的对象。最后一点,在有些文学类型-比如推理小说中,作者越是公然使用自己的声音,效果或许越好。在道格拉斯·亚当斯的《河系漫游指南》中,作者的声音就一览无遗。正如作者在这个五部曲之四《再见,谢谢所有鱼》的前言中所说:在银河系西侧旋臂那个并不漂亮的末端,有一片未曾标明的漩涡星系,在其深处悬挂着一颗不被人注意的小小的黄色恒星。距离这颗星球大约9800万英里之外,有一颗更加无足轻重的蓝绿色行星围绕它旋转。在这个小行星上面,玻猴后裔的生命形态神奇而原始,他们仍然认为数字手表是一个非常棒的想法。同样,乔·霍尔德曼的短篇科幻推理小说《明威骗局》令人耳目一新,作者在小说的开头对读者作了这样的开场白:我们的故事开始于佛罗里达最南端旅游区基维斯特的一家破败失修的酒吧,距今也没有多少年。这个酒电并非海明威喝过酒的那个酒吧,也不是自称海明威曾在此喝酒的那家酒吧,因为那两家酒吧不仅非常者华,而且游人如织。这家酒吧位于小镇上更加有趣的地方,是一个颇具古巴特色的所在。它既算不上窗明几净,也谈不上灯火辉煌,不过,这里却有冰镇啤酒和上佳的古巴咖啡。它的迷人之处在于其低廉的价格和下里巴人的特色,这让学者与百无聊赖的游客走到了一起。(摘编自詹姆斯·斯科特·贝尔冲突与悬念:小说创作的要素》,王著定译)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中的叙述视角是冲突与悬念的决定因素,因此,创作小说选择一个合理视角是至关重要的,不能等闲视之。.B.文章在前四段中大量使用第二人称,但这些第二人称与小说中的叙述视角“你”不同,这些指读者,小说中指角色。C.“准上帝视角”“上帝之眼”这些说法,意味着作者在小说中处于全知全能的位置,长篇史诗性小说应禁用这种视角。D.把视角交给人物,这样会增强叙述的客观性;减少作者的主观评论,这样也许会使小说的时代背景和主题不够鲜明。2.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不建议采用第二人称视角写小说,因为跟风的行为会导致小说出版机会减少。B.一部小说作品所采用的视角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根据叙述需要随时进行调整。C.在小说中,作者如果大量使用画外音的叙述方法,就是运用全知视角的极端做法。D.海明威骗局》之所以令人耳目一新,与作者在其中“公然使用了自己的声音”有关。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在对小说叙述视角进行简单分类之后,对全知型视角展开细致的阐释论述。B.文章以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全知型视角进行分析,指出了其运用中优长和不足之处。C.文章以《马耳他之鹰》中的片段为例,论证了全知型视角具有摄像机一样的功能。D.文章多处引用不同小说中的片段,突出作用是充实了文章内容和增强了真实感。4.请结合文中的实例,理解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5.请结合文本,对下面三则事例中人称视角的特点作简要分析。(6分)①我竟沦落到跟这样一班人为伍,内心隐藏的痛苦,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②他就想得很多,而且还继续琢磨罪过这个问题。你杀死这条鱼不光是为了养活自己和卖给别人吃。你杀死它还是为了自尊,因为你是个渔夫。-海明威《老人与海》③那种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玩弄像她这样的女人,而像她这样的女人也总是要尽量从他们身上多弄得些好处。就因为这个缘故,她向他娇媚地笑了笑。-托尔斯泰《复活》(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水袖徐向林莜兰芳踏着碎步上台,水袖一抖一掷、一荡一甩、一抛一扬、一叠一搭,台下必是掌声雷动,叫好声四起。这是多年前的事了。这些年,作为地方小剧种的阜剧市场萎缩,阜剧团多年没排过大戏了,被称为“阜剧皇后”的筱兰芳也多年没上过舞台了。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袖舞是被兰芳的绝活。人们常说,筱兰芳的袖子是她的第二张脸,只要舞动起来,剧中人或悲或喜、或惊或怒、或娇或羞、或憨或痴的表情,人们都可以从水袖上看出来。凭着这个绝活,薇兰芳获奖无数。也有不少戏校、剧团的年轻人想拜筱兰芳为师,但她择徒极其严格,没有一个年轻人能过她的考核,故而她一直没收徒弟。为这事,剧团的王团长没少操心,他多次劝被兰芳降低收徒标准,筱兰芳却把眼睛一瞪,道:“戏比天大,怎能随便降标准呢!”一句话,噎住了王团长。可眼下,王团长接到一个紧急任务,他必须动员筱兰芳收徒。原来市里给阜剧团拨了三百万元经费,要求阜剧团排出一部高质量的新戏。为了阜剧文脉的传承发展,要求新戏的主要角色全部起用年轻人,这些年轻人还必须是当地阜剧名家的徒弟。也就是说,这次截兰芳无论如何都要收一个徒弟了。王团长挑了四个刚从戏面学院毕业的女学员的资料来找薇兰芳。他告诉筱兰芳,这四个学员只能留三个,分别拜阜剧团的青衣、花旦、刀马旦名角为师,留下来的都会获得卑剧团的正式编制。薇兰芳作为青衣名角,这四个学员首先任地挑。筱兰芳大略翻了翻学员的资料,说:“看来我这次不收徒弟不行了。”王团长笑道:“筱老师,现在表面上看是四选一,但这四个学员是我从戏曲学院四百多个毕业生中挑选出来的,实际上是四百选一,一定会让你称心如意的。”“既然这样,那就在明天的舞台上见分晓吧。”筱兰芳说出这句话时,王团长长出了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第二天面试前,接兰芳问王团长:“团里留三个,淘汰出局的那个咋办?”“那就退回学校呗,戏曲学院学生毕业出来改行的多着呢。”王团长无所谓地说。筱兰芳听后沉默不语。面试开始了。学员分别以《美案》中的秦香莲、《二进宫》中的李艳妃等角色亮相。一出场,她们就把水袖的甩、择、拨、勾、挑、抖、打、扬等功夫施展得行云流水。王团长看得眼花缭乱,每个学员表演结束他都拍手叫好。学员全部退场后,王团长赔着小心问:“薇老师,看中几号学员了?”“三号吧。”薇兰芳想了想答。“啊,我以为您会看中二号。我觉得二号的表现力是四人中最好的。”被兰芳的选择出乎了王团长的预料。“三号潜力最大,就定三号吧。”薇兰芳不容置疑地说。筱兰芳的徒弟选定后,团里花旦、刀马旦名角的徒弟也相继选定了。最终是二号学员出局。花旦、刀马旦名角对王团长说:“以二号的形象、气质和表现力来看,她是最适合的青衣人选,可惜了,没被筱兰芳选中。”但是谁也没想到,二号因“祸”得福,在市阜剧团落了选,却被省淮剧团作为重点人才引进,找到了更好的去处。而且在一年后省里举办的文艺会演大赛中,她一举击败筱兰芳的徒弟,获得全省戏剧表演最高奖“幽兰奖”。获奖名单公布后,很多人颇感意外,因为筱兰芳不仅是“幽兰奖”终身成就奖得主,而且还是此次大赛的主评委之一,她收的唯一的徒弟竟然没获奖!于是,议论声四起。有的说被兰芳胳膊时往外扔;有的说夜兰芳选徙弟时看走了眼;还有的说得更难听,说筱兰芳徒有虚名,不配当师父·····对于这些议论,被兰芳当没听见,从没公开辩解过。薇兰芳的徒弟却受不了,一次排练过后,她独坐在后台正哭得梨花带雨,不料房门被轻轻推开,走进来的是进入省淮剧团的那个二号学员。薇兰芳的徒弟赶紧止住悲声,努力挤出一丝笑容道:“祝贺你,一出道就获大奖。”“谢谢,这个奖你以后也会获得的。”二号学员说,“我还想告诉你一个秘密。”“啥秘密?”裁兰芳的徒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那次我们四个人的面试中,筱老师第一个看中的是我。”二号学员说。“怎么可能,她最终选择的是我!”说这话时,裁兰芳徒弟的脸上露出愤怒之色。“你先听我把话说完。”二号学员不疾不徐道,“你是左撇子,舞水袖时,指、腕、时、肩不够协调和统一,被老师一眼就看出来了。如果她不收你做徒弟,估计阜剧团其他老师也不会收你,也许你就永远吃不上这碗饭了。”二号学员的话让被兰芳的徒弟一下子愣住了,难怪筱老师一年来把重心放在调教她的右臂上,并且说过还要花两年的时间才能把她的身体调平衡。“那筱老师把我这个有缺陷的人收为徒弟,你······”说这话时,她心里虚虚的。二号学员正色道:“而我永远感激筱老师,是她极力向省淮剧团推荐的我······”二号学员的话还没说完,房门又被人轻轻推开,一个沐着光的身影走了进来。两人定睛一看,来人正是筱兰芳。筱兰芳问:“你俩在这儿哨嘀咕咕啥呢?”“师父!”被兰芳的徒弟一甩水袖,给了筱兰芳一个大大的拥抱,她紧紧地搂着筱兰芳,眼眶里又止不住溢出了淘花。《节选自红豆》,2024年第4期,有删改)A.阜剧团多年没排过大戏,被兰芳也多年没过舞合,整使地方小剧种阜剧市场萎缩。CB.“袖舞是筱兰芳的绝活”,说明筱兰芳除了水袖表演外,其他方面表现得并不成C.为了排出高质量的新戏,传承发展好阜剧文脉,筱兰芳在王团长的动员下答应收徒。D.筱兰芳的徒弟“眼眶里又止不住溢出了泪花”,流露出了徒弟未能获奖的委曲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水袖一抖一掷、一荡一甩、一抛一扬、一叠一搭”,节奏鲜明,连续的动词组合具有动态感,使人直观感受到水袖舞的魅力。,B.“人们常说,被兰芳的袖子是她的第二张脸”,运用细人手法,赋予筱兰芳的水袖以人的特性,突出筱兰芳的水袖舞得绝妙。C.王团长劝筱兰芳降低收徒标准,她却用一句“戏比天大,怎能随便降标准呢!”的反问语气拒绝,增强了情感浓度。D.“每个学员表演结束他都拍手叫好”从侧面表现出四个学员行云流水般的面试表演,印证了上文“百里挑一”的说法。小说提出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阜剧文脉的传承发展”这一重要课题。请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哪些有益的启示(4分)文末画线句子写道:“一个沐着光的身影走了来。”筱兰芳身上有怎样的“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太平兴国六年三月,诏:“诸州大狱,长吏不亲决胥吏旁缘为奸逮捕证左滋蔓逾年而狱未具。”上不欲天下有滞狱,乃建三限之制;大事四十日,中事二十日,小事十日。四月。上亲躬听断,京城诸司狱有疑者,多临决之。是岁自春涉夏不雨,上意狱讼有冤滥。会归德节度使推官李承信市葱有烂者,答园户,病创数日死。已卯,承信坐弃市。先是,诸州罪人皆锢送阙下,道路非理而死者十常六七。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左拾遗张齐贤上言:“刑狱繁简,乃治道弛张之本。”先是,开封府女子李击登闻鼓,自言无儿息,身且病,一旦死,家业无所付。诏本府随所欲裁置之。李无他亲属,独有父,有司系之。六月已丑,李又诣登闻,诉其父被系。上颇骇其事,谓宰相曰:“此事至小,岂当禁攻击鞫?辇下尚或如此,天下至广,安得无滥枉乎?”即日诏建殿中侍御史李范等十四人,分往江南、两浙等道审问刑狱,吏之怠者,劾其罪以闻。若临事明敏,刑欲无滞,亦以名来上。七月乙卯,上谓宰相曰:“颇闻台中物欲,御史多不躬亲垂帘,雍容以自尊大。鞫按之任,委在胥吏,求民之不冤,法之不滥,岂可得也?”乃诏自今决狱,御史必须躬亲,毋得专任胥吏。十月辛丑朔,上录京城诸司系因,多所原减,决事遂至日旰。近臣或谏以劳苦过甚,上曰:“不然。傥惠及无告,使狱讼平允,不致枉挠,跃意深以为适,何劳之有?”上虑大理、刑部吏舞文巧诋,已卯,置审刑院于禁中,兼置详议官六员,凡狱上奏者,先申审刑院印讫,以付大理寺、刑部断覆以闻。乃下审刑院详议,中覆裁决讫,以付中书省,当即下之。盖重谨至也。(节选自《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太宗皇帝》,有删改)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1处得1分,涂黑超过3处不给分。(3分)长吏A不亲决B胥吏旁缘为奸C逮捕D证左E滋蔓F逾年G而狱H未具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指示代词,此,这,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由是观之”的“是”用法相同。B.安,疑问代词,怎么,与《大学之道》中“静而后能安”的“安”含义相同。C.虑,担心,与《谏太宗十思疏》中“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虑”含义相同。D.朔,指农历每月初一,“辛丑”则是古代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天干地支,这里是纪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太宗针对案件滞压的现象,设立了三种限制断案时间的制度,所以京城各司狱有疑点的案件,大都临时得到了裁决。B.宋太宗怀疑是因为诉讼有冤案,引起了长期不下雨的异象,恰逢官员李承信因买到烂葱打死了园户,于是对他处以极刑。C.李氏敲击登闻鼓,申诉自己苦衷,太宗诏令开封府听任她的意愿裁断处理;李氏再次击鼓申诉其父被抓,太宗震惊。D.宋太宗在审查京城各官署在押的犯人时,大多宽恕或减刑,决断事情持续到日暮,有人进谏认为他太辛劳。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分往江南、两浙等道审问刑狱,吏之怠者,劾其罪以闻。鞫按之任,委在胥吏,求民之不冤,法之不滥,岂可得也?宋太宗设置刑院的目的是什么?这体现了他怎样的思想?(3分)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放言①五首(其三)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著②。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③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注】①元和五年,白居易好友元模得罪权贵被贬,写下五首《言》诗;后来,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写下五首《言》诗奉和。②祝著:古代占下用一种方法。③周公:成王的叔父,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后还成王。④王莽:汉元帝皇后侄,汉末篡汉自立。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诗歌开门见山,正面直接告诉友人解疑的方法,“赠”字体现出态度的郑重和方法的宝贵。B.诗人以“试玉”与“辨材”设喻,利用人们的生活经验,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C.诗歌的尾联在结构上紧承前句,同时提出一个假设,在引人深思中为全诗巧妙作结。D.面对自己与友人的仕途遭遇,诗人既抒发自己内心的忧愤,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16.这首诗极富理趣,诗人是如何轩徐委婉地讲道理劝慰友人的?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老子认为,在事情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所以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2)《春江花月夜》中按照古代传说托鸿雁、鲤鱼捎书带信,但并无回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诗词中很多以“空」来营造意境氛围,或写独守的孤寂,或写空寂苍凉的环境,或写英雄的失意,如“_____________”;“水”这一意象具有流动、洁净、柔软、润泽等特点,古代文人常在诗文中以“水”为喻来表情达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如果有人问,甲骨文刻在哪儿?你可能会觉得他在(甲),当然是在龟甲兽骨上。而在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子飨餐厅,甲骨文还能印在面条上。子,是对嘉宾的敬称;飨,是盛实款待宾客之意。这个文化味十足的餐厅,招牌菜甲骨文牛肉面也十分讲究,“大吉大利”“日进斗金”“吉祥安康”“上岸成功”,每根面条上都用甲骨文写着不同的祝福语,深受当地人们和外地游客的喜爱。这只是甲骨文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一个缩影。通过甲骨文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文明的源头是今天我们仍不进力探究甲方文大之意义所在。甲骨文就像一本“商朝日记”,这里有中国最早的气象地录、最早的车祸记录,还有古人宴饮演乐、战争、农耕等生产生活景象。商人把对衣食住行的观察抽象成符号,篆刻的是烟火人间,记录的是文脉悠长,更潜藏着深层次的文化心理。例如,甲骨文“得”字像一个人手持着贝,表明努力有所获得的意思:;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丰富的意蕴。陈寅恪曾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甲骨文讲述着历史昨天的故事,由其演化而来的汉字数千年绵延不绝,记载、传承着(乙)的中华文明。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对甲骨文等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各类文创产品、创新应用如(丙),不断涌现。18.请将文中第二段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19.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20.请参考下图关于甲骨文的字形和释义“仿照文中第三段画横线的句子对甲骨文“得”字的解读,对甲骨文“监”字和“保”字进行解读。要求能准确把握甲骨文象形字的特点,语言表达流畅,句式与画横线。的句子基本一致。(4分)得,得到。监:照视。保:据养。(1)“得”字解读的示例:“得”字像一个人手持贝,表明努力有所获得的意思;(2)“监”字解读的仿写:(3)“保”字解读的仿写:(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①去年夏天,②中药代茶饮乌梅汤火出了圈,③它凭借物美价廉等优点让年轻人深受喜爱。④2024年5月,⑤浙江省中医院的乌梅汤2.0版本上线,⑥12小时内已配出超24万余帖,⑦乌梅汤再次卖爆成“顶流”。乌梅汤的主要原料有乌梅、山楂、甘草、陈皮,基本是药食同源的中药,每一味药材都有其特有功效。专家建议,A,但在饮用时,还需注意个人体质的差异。一般来说,乌梅汤比较适合出汗多、口干、胃口不好的人,像那些牌胃虚寒、平常容易拉肚子的人是不适合的。对普通人而言,乌梅汤B,因为不同的季节有适合当季的饮品。专家强调,中医讲究辩证论治,像鸟梅汤这样的中药代茶饮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选用,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文中第一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漫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风雨里做个大人阳光下做个孩子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期中考试高二语文参考答案题号1236710111215答案DADCBBCEBAA4.①“第一段给读者呈现出广阔的视野”,第一段描写密林的环境、人物、地点,以全知视角交代故事背景,给读者呈现出广阔的视野;②“随后又回到了视角人物身上”,从开头章节的全知视角回到了视角人物罗宾·洛士利身上,转换了不同的叙述视角。(每点2分,共4分)5.①本段采用第一人称视角,以“我”来叙述自身经历和内心感受,比较真实可信;②本段属于无限的第三人称视角,“叙事者任何时候都可以洞悉任何人物的心灵深处”,描写老人的各种想法,随心所欲地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自由灵活地展现人物;③本段采用有限的人物视角,这个视角像一架摄像机,“她向他娇媚地笑了笑”,它能够捕获观众可以看到的场景;“那种人”“他们”是作者的声音,借助人物表达出来。8.①筱兰芳的言行启示我们,非遗的传承发展需要德艺双馨的引路人。②市里、剧团的做法启示我们,非遗的传承发展需要政府引领,并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③演员选拔、训练等内容启示我们,非遗的传承发展需要品学兼优、热爱非遗的青年人才。(每点1分,全对给4分)9.①演技精湛,教导有方。小说开头对筱兰芳舞台动作的描写、观众的反应、获奖情况的交代等,都表现出她作为阜剧演员的演技精湛;小说写被兰芳如何调教徒弟的右臂,表明她教导有方。②坚持原则,顾全大局。筱兰芳选徒弟标准严格,竞赛评审中对自己的徒弟不偏私,都说明她坚持原则;为了阜剧文脉的传承发展,筱兰芳决定收徒,这是顾全大局的体现。③爱惜人才,为他人着想。选择三号学员做徒弟,向省淮剧团推荐二号学员,是她心地善良、爱惜人才的体现。(每点2分,共6分)13.(1)分别前往江南、两浙等地审间刑事案件,官吏中有怠于职守的,就检举揭发他的罪行上报朝廷。(2)审讯拷问的任务,委托给一般的官吏文书,想让百姓没有冤屈,法律上没有滥刑,怎么可能做到呢?14.目的:①案件审理公正公平,不违法曲断。②加强对大理寺、刑部官吏的监督(或者“加强对中央司法机关的控制”)。(每点1分,共2分)思想:①重视刑狱、慎刑思想。②仁爱思想。(1分)参考译文:太平兴国六年三月,(皇上)下诏说:“各州重大案件,负责官吏不亲自审判,下属小吏相互勾结做坏事,建捕证人,祸患滋长扩大超过一年但没有定案。”皇上不想天下有滞留的案件,于是设立三种(断隶)时间期限的制度:大的案件四十日,中等的案件二十日,小的案件十日。四月。皇上亲自审理案件,京城各司案件有疑点的,大多亲自截决。这一年从春天到夏天都不曾下雨,皇上认为是诉讼案件有冤枉失实的熔故。恰逢归德节度使推官李承信因买范时发现有烂的而抽打莱农,致使重伤而死。已卯日,李承信被定器处以弃市之刑。在此之前,各州的有幕之人都被禁捆打遇到京城,在道路上不合常理死去的常常有十分之六七。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左拾遗张齐贤上书进言:“刑罚的繁筒,是治国政策松紧的根本。”在此之前,开封府女于李氏击登闻鼓,自述没有子嗣,身体还有病,一旦死去,家产没有托付的人,重上诏令开封府听任她的意愿截断处理这件事。李氏没有其他亲属,只有父亲,有关部门拘囚了他。六月巴丑日,李氏又到登闻院,控告自己的父亲被构因。皇上对这件事感到十分震惊,对宰相说:“这件事极小,怎能监禁审问呢?京城尚且这样,天下极广,怎么会没有滥刑冤狱呢?”当日就下诏派建殿中侍御史孝范等十四人,分别前往江南、两浙等地审问刑事案件,官吏中有怒于职守的,就检举揭发他的罪行上报朝廷。如果办事聪明机敏,刑事案件没有滞留的,也列名上报。七月乙卵日,皇上对宰相说:“常听说御史台中审理案件,御史大多不亲自断案,只垂帘雍容,以自尊大。审讯拷问的任务,委托给一般的官吏文书,想让百姓没有冤屈,法律上没有滥刑,怎么可能做到呢?”于是下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