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小石潭记》课件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小石潭记》课件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小石潭记》课件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小石潭记》课件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小石潭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10小石潭记设计说明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寄情山水,创作了八篇游记,史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在游历程序上与前三篇相衔接,而在写景状物上更加精妙,在表达作者内心情感时也更加曲折含蓄。全文虽然不足二百字,但写景状物生动传神,是一篇能够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佳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择取精彩的语句,与学生揣摩探讨,感受语言的魅力。同时,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分析心路历程是深入解读这篇文章的重要任务。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体会情感变化与景物之间的关系;同时,要注意探究情感变化的原因,应结合作者的经历来分析。1.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2.品味作品的语言,理解和掌握作品中运用的多种写作手法。3.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变化。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笔下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学习对自然景物入微的观察、细致的描摹。2.组织学生理解作者被贬的失意,寄情于山水的抑郁忧伤的情感。教学重难点第一课时

美好的自然景观常常让我们深深陶醉其中,让我们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神奇。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本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探访一处曾名不见经传的小石潭,见证远离俗世的美。情境导入预习检查huánɡ篁竹为坻为堪参差

佁然

俶尔往来翕乎寂寥悄

怆chíkānxīchùcēncīqiǎochuànɡliáoquán卷石底yǐ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所以世称柳河东。因官迁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作品丰富,尤以山水游记最富艺术独创性,著有《柳河东集》。知识链接——作者介绍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参与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革新运动失败,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永州之贬,一贬就是十年。在这期间他写下了《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游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涧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江雪》《捕蛇者说》等大量诗文。《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这些山水游记,融合了作者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寄予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知识链接——写作背景从小丘/

西行百二十步,隔

/

篁竹,闻/水声,如/

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

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

/

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

/

翠蔓,蒙络

/摇缀,参差/

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

/若空游/无所依。日光

/下彻,影/布石上,佁然/

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

与游者相乐。学习任务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潭/

西南/而望,斗折/

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

/犬牙差互,不可知

/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

/

寒骨,悄怆/

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

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学习任务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文意疏通学习任务一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

清冽。好像珮环碰撞的声音。珮、环,都是玉饰以……为乐竹林开辟出一条道路格外一百二十步清凉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玉珮环碰墥的声音,我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学习任务一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蒙盖缠绕,摇曳牵连不平的岩石翠绿的藤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把……作为成为水中高地

(小石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学习任务一

潭中鱼可百

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

不动,俶尔

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大约倒映没有什么依傍轻快迅疾的样子表示约数忽然

向远处游去静止不动的样子一同快乐穿透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走,往来轻快迅疾,好像和游人一同快乐。学习任务一

潭西南而望,

行,明灭可见。其岸势

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凄神

寒骨,

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形状向西南寂静寥落使……感到寒冷凄凉时隐时现见:看见围绕使……感到凄凉深因为凄清停留离开学习任务一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边,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而幽深。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了。学习任务一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去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跟随着同去,隶:跟随我两个年轻人说学习任务一积累文言词汇(1)一词多义乐以心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似与游者相乐(逗乐、取乐)以其境过清(因为)全石以为底(把,用)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不可久居(能)清水尤清冽(清澈)以其境过清(凄清)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不译)学习任务一差参差披拂(长短不一)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而隶而从者(表并列)潭西南而望(表修饰)见下见小谭(发现)明灭可见(看见)乃记之而去(表顺承)皆若空游无所依(游动)似于游者相乐(游玩)游如鸣佩环(玉饰)四面竹树环合(环绕)环为全石以为底(作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形成)学习任务一(2)古今异义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小生古义:青年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闻古义:听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居古义:停留今义:住可古义:大约今义:可以许古义:表示约数

今义:允许,许可学习任务一(3)词类活用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2.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3.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4.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7.心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5.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凄,使……凄凉;寒,使……寒冷6.隶而从者名词用作动词,跟着学习任务一(4)特殊句式省略句①心乐之。[省略主语,应为“(余)心乐之”]②影布石上。[省略介词,应为“影布(于)石上”]③斗折蛇行。[省略主语,应为“(溪水)斗折蛇行”]④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省略主语,应为“(余)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学习任务一(4)特殊句式倒装句①如鸣珮环。(谓语前置,应为“如珮环鸣”)②全石以为底。(宾语前置,应为“以全石为底”)③卷石底以出。(谓语前置,应为“石底卷以出”)

作为一篇游记,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各段写作内容是什么?学习任务二梳理课文结构

潭中景物发现小潭小潭源流潭中气氛交代同游者作者游踪(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3)作者写了哪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手法?(4)作者看到这些景物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怎么理解这种变化?(5)从最后一段来看,与作者同行的有五个人,为什么作者在第4段还要说“寂寥无人”?学习任务二小组合作探究(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学习任务二

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珮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响声,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后便发现一个小谭。(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一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3)作者写了哪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手法?学习任务二景物描写特点小石潭之源溪身: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比喻(形、光)蜿蜒曲折远溪岸:犬牙差互参差不齐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融情于景凄清寂静小石潭之境凄小石潭之鱼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动静结合活泼、灵动灵学习任务二景物描写特点小石潭之水如鸣珮环水尤清冽听觉、视觉、触觉清越、清凉清全石以为底,……往来翕忽侧面描写清澈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形形状多样小石潭之石奇小石潭之树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色、形青翠、姿态各异青(4)作者看到这些景物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怎么理解这种变化?学习任务二

文章的情感由此前的“乐”,渐渐转化为“寂寥”与“悄怆”。交代作者离开小石潭的原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内心始终无法摆脱的落寞。(5)从最后一段来看,与作者同行的有五个人,为什么作者在第4段还要说“寂寥无人”?学习任务二

这种感受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象与作者遭贬谪后长期压抑的心情暗中契合,相互作用,因此作者当时沉浸在“寂寥无人”的心境之下,故而有此说。这里的“无人”并不是说真的没有人,而是强调环境的寂寥和作者内心的落寞。同行的五个人都是柳宗元的亲友,也经历了打击和磨难,如吴武陵也是被贬在永州,崔氏二小生是柳宗元姐夫崔简的儿子,而崔简也经历了流放。因此,这几个人内心契合,都是失意和落寞的。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积累了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掌握了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对文章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合作探究。需要课下继续诵读本文并积累词义,达到熟练背诵的程度。小石潭记游览过程描写景物情感变化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谭中气氛石、鱼、水、树、源、境乐——悲板书设计第二课时

本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名篇,历来脍炙人口。那么,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写景抒情呢?让我们一起探讨。情境导入学习任务一1.赏析下面两句话,感受作者写景的妙处。2.文章写景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相结合,结合内容分析。3.文章情景交融,作者的情感如何寄寓在景物描写中?小组探究学习任务一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拟人特写镜头,写鱼的静态与动态。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鱼儿似乎在挑逗游人,一个“乐”字,既是写鱼的情态,更是写作者的心境。1.赏析下面两句话,感受作者写景的妙处。学习任务一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比喻

将静态的溪身比作北斗星,将流动的溪水比作蜿蜒前行的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流逶迤曲折之状,时隐时显之景。学习任务一

第一段移步换景,“隔、闻、伐、取、见”等词,使读者如临其境,并感受到作者发现小石潭的喜悦心情和探奇的乐趣。到小石潭以后,又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由近及远,写出小石潭及周围景物的特点。2.文章写景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相结合,结合内容分析。学习任务一

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描写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然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珮环”,但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遭遇相同,触景伤怀。作者政治上遭受挫折,因此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忧郁寂寥的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的凄清美与作者的心境形成了强烈的共鸣,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3.文章情景交融,作者的情感如何寄寓在景物描写中?学习任务二深入研读

1.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学习任务二

发现小石潭,“心乐之”,写潭中游鱼,“似与游者相乐”,清静神乐是这篇散文前半部分的主旋律。作者由于改革受挫,被贬远方,精神负担很重,处在极度烦恼和压抑之中,在尘世中找到这样一块清静之地,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灵魂便得到净化和复归,破碎的心灵便得到片刻的抚慰。

现实是严峻的。在这“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环境里,作者感到“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乐毕竟是暂时的,而凄怆是永恒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因此就形成了感情由“乐”到“忧”的大幅度滑坡。2.如何理解作者寄托于永州山水中的情感?永州山水吸引了柳宗元,使他暂时摆脱烦恼,消解忧愁,同时永州山水也被柳宗元孤寂悲凉的心境物化。寄情山水不是目的,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才是真意。学习任务二学习任务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