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全册)目录
绪言...............................................................................1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4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10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14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18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21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25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28
第九单元溶液....................................................................32
第十单元酸和碱..................................................................35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40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44
常见物质的化学式..................................................................47
常见物质的俗名....................................................................48
常见的化学方程式..................................................................48
常见反应的现象....................................................................52
常见物质的颜色、气味..............................................................54
多功能瓶..........................................................................55
除杂..............................................................................56
鉴定..............................................................................56
绪言
?
?
?
?
?
化学的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目前人类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但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到了近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蜡烛
?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
?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包括外焰、中焰和内焰。
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发现两端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点燃蜡烛后,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产生水;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
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凝固的石蜡蒸气。
?蜡烛燃烧的表达式: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C25H32+33O225CO2+16H2O
二、做“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最重要的是做对比实验。
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托盘天平的使用
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是
2.托盘天平由托盘、指针、游码、标尺、分度盘和平衡螺母组成。
3.物理使用方法(给物体测质量):
a)将天平水平放置,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
c)记录所加砝码和游码的质量。
d)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0处。
4.化学使用方法(给质量取物体):
a)将天平水平放置,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如果药品是粉末,在天平左右盘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如果药品易潮解或具有腐蚀性,在天平
上放玻璃器皿。(可以先放后调平衡,这样就不用记录它们的质量)
c)用镊子夹取砝码并放在右盘,移动游码,使天平的读数等于要称量的药品的质量。
d)在左盘上添加药品,使天平平衡。如果天平不平衡,只能在左盘添加或减少药品,不能动砝码或游码。e)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0处。
5.的示数。“左码右物”的做法虽然也能称出物质的质量,但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6.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二、仪器的连接
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
2.
3.
4.需要用力的事情都要由右手来做。
三、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1~2mL)
取用液体。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
四、固体药品的取用
1.
2.(“一
倾、二送、三直立”)
3.块状药品一般用镊子夹取。操作时先横放容器,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
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一横、二放、三慢竖”)
4.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
五、液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广口瓶、细口瓶等都经过磨砂处理,目的是增大容器的气密性。
1.取用不定量(较多)液体——直接倾倒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
c.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必须朝向手心处【防止药液洒出腐蚀标签】;
2.取用不定量(较少)液体——使用胶头滴管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
c.用过的试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但滴瓶上的滴管不能用水冲洗,也不能交叉使用。
3.取用一定量的液体——使用量筒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a.当向量筒中倾倒液体接近所需刻度时,停止倾倒,余下部分用胶头滴管滴加药液至所需刻度线;b.读数时若俯视,则读数偏高——倒液体时仰视,则量取的液体偏多;倒液体时俯视,则量取的液体偏少】。
六、物质的加热
1.使用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
d.如果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2.用于加热的仪器
液体:试管、蒸发皿、锥形瓶、烧杯、烧瓶(使用后三者加热时需要石棉网)。
固体: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3.给试管加热的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
b.加热时要有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握住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如果加热液体,试管口要向上倾斜,与桌面成45°角。
e.加热时先预热,使试管在火焰上移动,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将火焰固定在盛放药品的部位加热【防止试管炸裂】。
g.烧得很热的试管不能用冷水立即冲洗【防止试管炸裂】;
h.加热时试管不要对着有人的方向【防止液体沸腾时溅出伤人】。
i.加热完毕时要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取出;
七、洗涤仪器
1.洗涤方法:先将试管内的废液倒入废液缸中,再注入试管容积的1/2的水,振荡后把水倒掉,这样连洗几次。
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
2.试管刷: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试管损坏。
3.
4.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5.特殊情况
?
?如果玻璃仪器中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
八、闻气体的方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九、几种药品的存放
1.白磷放在水中。
有人说因为有水,所以白磷要放在细口瓶中,这是错误的说法。2.浓硫酸、浓盐酸用磨口瓶盖严。浓硝酸用棕色磨口瓶盖严。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浓硝酸见光易分解。3.硝酸银溶液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硝酸银溶液见光易分解。)
4.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应密封于干燥容器中,并用橡胶塞密封,不能用玻璃塞。
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具有吸水性,容易潮解。碱能与玻璃反应,使带有玻璃塞的瓶子难以打开。5.金属钾、钠、钙存放在煤油中。(金属钾、钠、钙非常活泼,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十、意外事故的处理
1.失火: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
2.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衣服或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稀硫酸沾到衣服或皮肤上也要处理,否则稀硫酸的水分蒸发,会变成浓硫酸。3.4.生石灰沾在皮肤上,要先用布擦去,再用大量水冲洗。
十一、留心实验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考试总有这样一道题:给出几个实验操作的图片,然后辨别正误。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空气
一、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2Hg+O2
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2HgO和2HgO
2Hg+O2↑。
【实验原理】4P+5O22P2O5
【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弹簧夹关闭。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③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放热;③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结论】①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②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注意事项】
1.2.
3.4.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5.如果弹簧夹未夹紧,或者塞塞子的动作太慢,测量结果会偏大。6.在集气瓶底加水的目的: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
7.不要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原因:木炭和硫燃烧尽管消耗气体,但是产生了新的气体,气体体积不变,容器
内压强几乎不变,水面不会有变化。
8.如果预先在集气瓶内放入氢氧化钠溶液,就可以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9.
不要用镁代替红磷!原因: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氮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这样不仅消耗氧气,还消耗了
氮气和二氧化碳,使测量结果偏大。
四、
混合物和纯净物
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氮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小。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情况下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用途】①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这一点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氮气);
②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灯泡充氮延长使用寿命、食物充氮防腐);③医疗上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④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条件下显示超导性能。2.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的总称)
【物理性质】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所以稀有气体又叫做惰性气体。
【用途】①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灯泡中充入稀有气体使灯泡耐用);②用作光源(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霓虹灯等);③用于激光技术;④氦气可作冷却剂;⑤氙气可作麻醉剂。
六、空气污染和防治
1.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是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源包括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
氧化碳(三大有害气体),还包括工业废气等方面。
2.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3.空气污染的危害:造成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损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平衡、
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等。
4.种草;禁止露天焚烧垃圾等。
七、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是:
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②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
③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④生产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第二节氧气
一、氧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不易溶于水。气态的氧是无色无味的,液态氧和固态氧是淡蓝色的。【化学性质】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氧气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二、氧气的检验方法: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三、氧气与常见物质发生的反应
四、探究实验
1.木炭燃烧实验
【实验操作】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插入到盛有集气瓶的氧气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观察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持续红热,无烟无焰;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后,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C+O2
CO2
【注意事项】木炭应该由上向下缓慢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原因:为了保证有充足的氧气支持木炭燃烧,防止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木炭熄灭,确保实验成功。2.硫燃烧实验
【实验操作】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在酒精灯上点燃,然后把盛有燃着硫的燃烧匙由上向下缓慢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分别观察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实验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S+O2
SO2
【注意事项】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防止造成空气污染。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实验操作】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由上向下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部要先放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实验现象】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化学方程式】3Fe+2O2
Fe3O4
【注意事项】
①用砂纸把细铁丝磨成光亮的银白色,是为了除去细铁丝表面的杂质。②将细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细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③把细铁丝绕在火柴上,是为了引燃细铁丝,使细铁丝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④待火柴快燃尽时才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是为了防止火柴燃烧时消耗氧气,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细铁丝反应。
⑤由上向下缓慢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是为了防止细铁丝燃烧时放热使氧气从集气瓶口逸出,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细铁丝反应。
⑥集气瓶里要预先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上一薄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灼热的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瓶底炸裂。
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2.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3.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
六、氧化反应
1.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它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的关系:
3.氧化反应包括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
剧烈氧化会发光、放热,如燃烧、爆炸;缓慢氧化放热较少,但不会发光,如动植物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等。
第三节制取氧气
一、气体制取装置1.
气体发生装置
?加热固体制备气体的装置(见上图①)
?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特征: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置气密性良好。(原理:气体的热胀冷缩)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加热结束时,酒精灯的火焰应该用灯帽盖灭。?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大约是距试管口1/3处。?药品要斜铺在在试管底部,便于均匀受热。
?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试管内导管应稍露出胶塞即可。如果太长,不利于气体排出。?使试管炸裂。
?选择装置时,要选择带有橡皮塞的弯管。
?固液混合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见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森林公园施工合同
- 汽车维修劳动合同
- 磋商与订立合同三
- 月嫂居间合同协议书
- 2燕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山东管理学院《有机化学G》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推拿及运动损伤治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韶关学院《化工设备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阳学院《基础化学实验(4)》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黄淮学院《中学物理实验训练与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茂名市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测试(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5年重症医学科(ICU)护理工作计划
- 四川省名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4各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 中小学校园课间时间巡查工作方案
- 《垂体瘤规范化诊治》课件
- 早产临床防治指南(2024版)解读
- 艾草种植基地合同(2篇)
- GB/T 30661.10-2024轮椅车座椅第10部分:体位支撑装置的阻燃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 空调制冷管道施工协议
- 2024-2030年艺术摄影服务产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