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861-2019 手持式电动中耕锄草机 技术要求_第1页
DB14∕T 1861-2019 手持式电动中耕锄草机 技术要求_第2页
DB14∕T 1861-2019 手持式电动中耕锄草机 技术要求_第3页
DB14∕T 1861-2019 手持式电动中耕锄草机 技术要求_第4页
DB14∕T 1861-2019 手持式电动中耕锄草机 技术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60.20B91DB14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14/T1861—2019前言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型号 25技术要求 26安全要求 47试验方法 48检验规则 6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DB14/T1861—2019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治市孚斯特轴承制造有限公司、山西省农业大学工学院、山西省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站、山西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山西省农业机械研究院、长治市农业机械研究所、长治市农机技术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武正辉、苗杰、郄占明、郄海鹏、郑德聪、吴海平、周航捷、武东平、徐洪峰、任跃男、严聚仁、秦理平、冯彩霞、郜书毅、贾可、赵俊雅。1DB14/T1861—2019手持式电动中耕锄草机技术要求本标准规定了手持式电动中耕锄草机的型号、技术要求、安全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杂草根深小于5cm且电动机功率不大于1kW的手持式电动中耕锄草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8897.4-2008原电池第4部分:锂电池的安全要求GB10395.1-2009农林机械安全第1部分:总则GB10395.13-2006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13部分:后操纵式和手持式动力草坪修整机和草坪修边机GB10396-2006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总则GB14711中小型旋转电机通用安全要求GB23821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GB/T5667-2008农业机械生产试验方法GB/T5668-2017旋耕机GB/T9480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则GB/T13306标牌JB/T5673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涂漆通用技术条件JB/T8574农机具产品型号编制规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电动中耕锄草机以电动机为动力,具有金属、刚性锄草刀头,通过锄草刀旋转实现翻动、切割杂草的锄草机。3.2手持式作业机具由操作者直接用手支撑作业或携带,也可辅以车轮、滑板或滑带等。2DB14/T1861—20193.3外壳防止设备受到某些外部影响并在各个方向防止直接接触的设备部件。3.4重大质量故障导致机具功能完全丧失、危及作业安全、造成人身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致命故障,以及主要零部件或重要总成(如:刀辊、齿轮箱、万向节传动轴、轴承座等结构件)损坏、报废,导致功能严重下降,无法正常作业的严重故障。4型号Z×D本产品按照JB/T8574的要求表示为:3ZD-X/X手持式电动中耕锄草机。Z×D3-/-/×手持式电动中耕锄草机副参数——“功率kW”主参数——“幅宽”电动——“电”中耕锄草——“中”农机产品类别代号5技术要求5.1一般要求5.1.1锄草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5.1.2铸件应无砂眼、气孔、缩孔和夹渣等缺陷。5.1.3焊接件应焊接牢固,无漏焊、烧穿和裂纹等缺陷。5.1.4冲压件应光滑平整,无毛刺、飞边、裂纹和明显残缺皱折。5.1.5电机、蓄电池、电控开关等电器元件必须有防护外壳,都应能承受正常工作状态时可能发生的高温和机械应力,不会因弯曲、蠕变、变形而导致发生着火和触电的危险。5.1.6电源导线必须符合绝缘性、耐热性的要求。5.2零部件质量3DB14/T1861—20195.2.1锄草旋转刀片采用GB/T699规定的65Mn钢制造,热处理硬度为48HRC~54HRC。允许使用性能不低于上述材料的其他材料制造。5.2.2直联轴采用机械性能不低于GB/T699规定的45钢制造,应进行表面热处理,表面淬火区硬度为40HRC~45HRC。5.2.3手持部件及机器正常运行中可能接触的表面温度不得超过45℃。5.2.4刀架焊合后,各梁之间的对角线尺寸之差小于等于2mm。5.3电气部件5.3.1手持式电动器具配套的交流电机电压为220V、110V,直流电机电压为64V、48V、32V,在电动器具上应装设有应急切断功能的总电源开关,保证使用者在不松开器具的手柄时切断电源。5.3.2电源控制开关应能通、能断,能及时有效的设置转速,能在出现欠压、过热、过载、短路的情况下自动切断电源。5.3.3电源、电机的联接绝缘线应选用橡皮绝缘软线或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缆,并由专门固定装置定位。其额定电压应不低于电机的最大工作电压,其载流量至少等于使用满负载电流的125%。5.3.4电气设备应有足够的绝缘电阻、介质强度、耐热能力、防潮湿、防污秽、助燃性、抗漏电起痕性等电气绝缘性能。5.3.5电机的绝缘性、耐热性按照GB14711中相关条款执行。电机外壳的作用的防止直接接触,只允许用工具拆卸或打开。5.3.6电机与蓄电池联接线的连接插头应可靠安装并防止转动。5.3.7电机接线盒与机壳的固定应和接线盒盖与接线盒的固定分开。5.4整机质量5.4.1所有零、部件应经检验合格,外购件、协作件应有合格证,方可进行装配。5.4.2装配后,零件的外露加工表面和磨擦表面均应涂防锈油。5.4.3各对称部件应与机架中心面左右对称,不得有明显偏差。5.4.4电机的装配应保证电机在正常运行时的振动不产生有害影响。电机中用作电气或机械联接的连接件,应承受在正常工作使用中产生的机械应力。联接件的螺丝(螺栓)、螺母等零件不应用锌、铝等软金属或易于蠕变的金属材料制造。5.4.5整机装配后,在额定的转速下进行30min的空运转,应满足下列要求:a)各紧固件应联接可靠,不松动;b)各运转件应运转平稳,不得有卡滞、震动和声响等异常现象;c)轴承温升不得超过25℃。5.4.6涂漆质量应符合JB/T5673中规定的普通耐厚层要求。漆面应光洁,无流挂、起皱、气泡和剥落等缺陷。漆膜总厚度不小于40μm。漆膜附着力检3点,均不低于Ⅱ级。5.5性能要求5.5.1作业要求在土壤绝对含水量为15%~25%的土壤、轻黏土上耕作。5.5.2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4DB14/T1861—2019表1主要性能指标5.5.3可靠性使用可靠性指标符合表2的规定。表2使用可靠性指标6安全要求6.1结构应合理,保证操作人员按说明书操作和保养时没有危险。6.2对操作者有危险的外露旋转件应设置符合GB23821规定的安全防护装置。传动装置、工作装置应有牢固、可靠的防护罩。防护罩上应有安全警示标志。6.3锂电池的安全性参照GB8897.4中6检验和要求的相关规定,并由外协企业负责。6.4电机介电强度试验、机械强度试验符合GB14711的相关规定,并由外协企业负责。6.5电器绝缘性采用绝缘保护技术、直接接触保护技术、间接接触保护技术等对电器设备按设计用途使用时由于电能直接作用而造成的危险提供足够的保护。6.6在对操作者有危险的明显部位应有符合GB10396规定的永久性安全标志。6.7产品使用说明书的编写应符合GB/T9480的规定,应明确使用、维护保养时的安全注意事项。7试验方法7.1试验条件7.1.1性能试验地为壤土或轻粘土,土壤绝对含水率为15%~25%,必须有适量原植被;田块各处的试验条件要基本相同,田块面积应能满足各测试项目的测定要求;测区长度不少于20m,并留有适当的稳定区。7.1.2样机安装应满足试验中各项指标的测试要求,其配套功率应符合说明书的规定。样机技术状态良好,并配备熟练的试验人员。7.1.3试验用仪器、仪表使用前均应校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5DB14/T1861—20197.1.4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试验样机除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常规的保养调整外,不允许做其他调整和维修。7.1.5田间调查测定内容包括:前茬作物(或绿肥)和田面情况、前2~3年内轮作和耕作情况、土壤类型、耕前植被、土壤绝对含水率、土壤坚实度。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测定方法按GB/T5668-2017中8.1.2的规定进行。7.2性能试验7.2.1试验要求同一工况测试不少于三个行程,性能测试时,相邻行程要间隔一定距离,保证测定不受干扰。7.2.2耕深田间性能试验耕深按GB/T5668-2017中8.1.3.1的规定进行。7.2.3耕深稳定性田间性能试验耕深稳定性按GB/T5668-2017中8.1.3.2的规定进行。7.2.4耕宽田间性能试验耕宽可直接测量。7.2.5碎土质量田间性能试验碎土质量按GB/T5668-2017中8.1.3.3的规定进行。7.2.6植被覆盖率田间性能试验植被覆盖率按GB/T5668-2017中8.1.3.4的规定进行。7.2.7耕前和耕后地表平整度田间性能试验耕前和耕后地表平整度按GB/T5668-2017中8.1.3.5的规定进行7.2.8功率消耗测定田间性能试验功率消耗测定按GB/T5668-2017中8.1.4的规定进行7.3生产试验7.3.1试验要求配套动力应与设计要求相适应,并备有必要的配件和工具;试验机组的技术状态应良好,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使用、调整和保养;工况选择应使作业质量符合农艺要求。生产查定中如有重大故障发生,此后各检验程序不再进行。7.3.2试验方法对样机进行纯工作时间不少于30h的生产查定,考核各类时间消耗(作业时间、班次时间、总延续时间、调整保养时间、样机故障排除时间和拖拉机故障排除时间)、作业量,对故障应在备注栏进行适当描述,整理汇总,计算纯工作小时生产率和有效度,时间的分类按GB/T5667-2008的规定。6DB14/T1861—20197.3.3技术经济指标计算7.3.3.1纯工作小时生产率式中:Ec—纯工作小时生产率,单位为公顷每小时每米[h㎡/(h·m)];Qcb—生产查定的班次作业量,单位为公顷(h㎡);Tc—生产查定各班次纯工作时间,单位为小时(hB—耕宽,单位为米(m)。7.3.3.2有效度式中:K—有效度,%;Tz—生产试验各班次作业时间,单位为分(min);Tg—机具在生产试验期间各班次的故障排除时间,单位为分(min)。7.4噪声测定正常作业时,按GB/T3768的规定进行测定。7.5一般要求、零部件质量、整机质量测定7.5.1一般要求测定采用目测。7.5.2零部件质量的相关尺寸用尺测量。7.5.3整机质量中轴承温升红外线测温仪测定,涂漆质量按JB/T5673的规定进行,其余采用目测。8检验规则8.1出厂检验8.1.1每台锄草机总装完毕,经本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附合格证方可出厂。8.1.2出厂检验的项目按表3的规定进行,所检项目应全部合格。8.2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产品鉴定及产品转厂生产时;7DB14/T1861—2019b)结构、工艺、材料有较大的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d)批量生产时,每三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8.3检验项目分类检验项目按其对产品的影响程度分为A类、B类和C类,检验项目分类见表3。表3检验项目分类类项A16√√2√3√4√B1√2√3√4√56√789√C1√√2√√3√√4√√5√√6√7√8√9√√√√√√√8.4抽样方法在企业近一年生产的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2台,抽样基数不少于10台。8DB14/T1861—20198.5判定规则抽样检验的合格判定按表3规定进行,表中AQL为可接受质量限,Ac为接受数,Re为拒收数。接受数和拒收数均采用计点法。表4抽样判定方案ABC2499标志、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