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素养调研科学试卷_第1页
浙江杭州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素养调研科学试卷_第2页
浙江杭州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素养调研科学试卷_第3页
浙江杭州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素养调研科学试卷_第4页
浙江杭州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素养调研科学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素养调研九级科学试题卷(1-2章)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事例中,利用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用盐酸除铁锈 B.用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C.用铁进行湿法炼铜 D.用钨金属制作灯丝2.小科看到妈妈炒的一盘紫色高丽菜(一种紫色的卷心菜)的菜汁呈紫色,后来因为掺了醋变成了红色,在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黄绿色.下列也能使紫色高丽菜汁呈现在黄绿色的物质是()A.柠檬汁 B.雪碧 C.食盐水 D.肥皂水3.下列物质按氧化物、盐、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氧化铜纯碱煤炭B.二氧化碳硫酸食盐水C.氧气硫酸铜石灰水D.高锰酸钾烧碱铁合金4.等质量、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充分混合,所得溶液与下列哪种物质不反应()A.Fe B.CuSO4 C.HCl D5.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A.金属Fe、Zn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B.硫酸、硝酸电离时都能产生H+,所以电离时只要能产生HC.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碱溶液D.有机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H2O和CO26.已知某混合溶液由HCl、Na2CO3A.该混合液由HCl、H2SO4组成 C.该混合液由HCl、CuCl2组成 D.该混合液由7.向质量均为m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100g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表示的是锌和稀硫酸反应的情况B.反应后均得到无色溶液C.由图可知,锌比铁的金属活动性强D.反应结束后酸均有剩余8.碲化镉薄膜电池是一钟重要的太阳能电池,其材料之一镉(Cd)的制备是在铜镉渣(主要含有Cd、Zn、Cu等单质)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出铜渣,再加入锌粉置换出镉,下列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A.Zn>Cu>Cd B.Zn>Cd>Cu9.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序号实验现象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固体受潮,逐渐溶解B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氯化钠生成C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D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A.A B.B C.C D.D10.某无色无味的干燥气体通过甲装置后使红棕色的氧化铁粉末变黑。小明猜测该气体可能是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为验证猜测,小明从图乙中选择装置和对应药品,并按一定次序连接在甲装置的后面,其中装置和药品选择及装置连接次序最好的是()A.①②③⑤ B.①③②⑤ C.①④②⑤ D.③①②⑤11.在探究酸碱性质时,小可的操作过程如图甲所示,烧杯中固体质量与加入的溶液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B.由图乙可知加入盐酸过量C.c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CuCD.d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75克12.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性质的实验中,还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证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是()A. B.C. D.13.某科学兴趣小组探究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进行了以下实验,并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实验过程,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A. B.C. D.14.敦煌壁画色彩艳丽,矿物颜料功不可没,其蓝色源于孔雀石,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A.碱式碳酸铜属于碱B.转化①可选用HCl溶液C.转化③是置换反应D.若有222克碱式碳酸铜,理论上可制得64克铜15.向一定质量的Mg(NO3)2、AgNO①滤渣的组成可能有三种情况②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③取反应后的滤渣,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溶液一定变成蓝色④反应前后溶液质量保持不变(忽略过滤等操作的影响)⑤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⑥取反应后的滤渣,向其中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二、填空题16.2023年9月在杭州举行第19届亚运会。如图所示是杭州亚运会的金牌,形状取自于良渚文化中的礼器玉琮。金牌主体材质为99.9%的白银,外面包裹了6克含金量99.9%的黄金。(1)该届亚运会金牌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该金牌放在空气中不易锈蚀,是因为金和银的活动性(填“强”或“弱”)。17.物质的组成决定物质的性质,含有相同离子的盐具有相似的性质。(1)向氯化铜和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都会产生,这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铜离子。(2)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生成盐的名称!18.某溶液可能含有Na+、(1)该溶液显性。(2)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一定不含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19.科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食盐、②熟石灰、③小苏打、④烧碱四种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其中可用作面点发酵剂的是;(填序号,下同)可用作干燥剂的是。(2)农业上,碳酸钾可用作(填“磷”或“钾”)肥。已知草木灰中含碳酸钾,则草木灰(填“能”或“不能”)与氨态氮肥混合施用20.白色粉末A由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钡、氯化钠中的两种或三种混合而成。把A加入到适量水中后,可得到白色沉淀B和溶液C,则:(1)若B能全部溶于稀硝酸,则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2)若B全部不能溶于稀硝酸,证明相应的溶液C中存在NaCl的实验方案:21.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综合利用方案,回答问题:(1)在一定条件下,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过程如图中①所示,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按照不同比例反应,若只生成一种产物X,如图中②所示,就能实现“零排放”;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X)可以是____。A.甲醇(CH4O) B.甲醛(CH22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①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②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③置换反应与分解反应;④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⑤单质与化合物(1)上述各对概念中属于并列关系的(填数字序号,下同),属于包含关系的是,属于交叉关系的是(2)写出符合图中C的反应化学方程式23.思维模型是依据事物发展内在规律建立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能引导有序思维、增进深度理解,促进问题解决。小可建构了“物质除杂”的思维模型(如图)。(1)海水淡化是将海水中的盐与水分开,常用加热蒸馏法将海水加热形成水蒸气。该方法属于上述模型中的(填“分离转移”或“反应转化”)。(2)根据“性质差异”,铜粉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铜可用足量稀盐酸除去,原因是能与盐酸反应。(3)上述模型中、“不增不减”是除杂原则,“不增”是指不增加新杂质,“不减少”是指不减少目标物质质量。除去氯化钾中的杂质氯化钡,小可采用反应转化的方法,原理是BaCl2+N三、实验探究题24.某碳酸钠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钙、硫酸铜、氯化钠、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为了确定杂质的成分,进行以下实验:第一步:取39g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第二步:再向第一步得到的无色溶液中,先后逐滴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和过量的稀硝酸。产生沉淀的物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由第一步实验可知,原样品中一定没有。(2)BC段减少的沉淀物质是。(3)由第二步数据分析,原样品中的杂质有25.在科学实验操作技能大赛中,小霞同学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迅速搭建了一套如图所示的“模拟炼铁”的冶炼装置(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Fe(1)为确保制得的较纯净的CO,还需在C、D间加装盛放(填“碱石灰”或“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2)写出装置C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3)装置调整好以后,按照规范步骤进行实验,当观察到装置D中出现铁矿石颜色发生变化或时,证明铁矿石一定有部分被还原了(4)本实验还有一个不足之处,请你指出:26.小可家的水族箱,因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偏低而影响了水草的正常生长。为解决此问题,小可开展了如下研究:[市场调查]小可发现市场上有如图甲所示的二氧化碳气体补给器出售,该补给器连接上气体细化器后就可向水族箱的水中补充二氧化碳气体,其结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自制补给器]小可研究了市售的二氧化碳气体补给器后,自制补给器,部分设计如图丙所示。(1)写出小可自制补给器产生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在如图丙所示的计泡器的虚线框中补全导管(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将气体细化器连接在自制补给器的右侧导管上后,应将气体细化器置于水族箱的(选填“①”“②”或“③”)处(3)依据如下评价量表,对小可的自制补给器的指标进行评价,指标一评价等级,指标二评价等级评价指标优秀合格待改进指标一反应安全,且可控反应安全,但不可控反应有较大安全隐患指标二气体能直接排出且速度可以观测气体能直接排出但速度无法观测气体无法排出27.超氧化钠(NaO2)在常温下能分别与CO2、H2O(1)NaO2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一种白色固体,则该白色固体可能是A.NaCl B.NaOH C.Na2CO(2)推测B装置中X溶液的作用是(3)在G装置中,关闭阀门Ⅰ,打开Ⅱ,同时微热红磷和白磷,可观察到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由此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4)此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D中固体,加足量水,有气泡产生,为验证所得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请你帮助这同学写出后续的实验操作与现象28.科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铁和硫粉反应生成硫化亚铁的实验。反应前铁粉和硫粉的混合物能够用磁铁分离(如图甲),铁粉和硫粉的混合物在如图乙的装置中发生反应,反应后得到黑色块状固体物质,同学们还闻到了较强的刺激性气味。(1)图乙中反应发生后撤去酒精灯,药品处红热范围继续扩大,说明铁和硫的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2)在老师指导下,将图乙装置改进为图丙。反应前小磁铁能够吸住,反应后不能被吸住,便于对比。请找出丙装置的另一个优点:(3)用改进后的丙装置进行实验,小组同学称取了1.6克硫粉与2.8克铁粉混合后加热。反应结束后,用磁铁吸引冷却后的黑色块状固体时,仍有黑色固体被吸起。请针对这一现象就实验过程提出一个合理的改进建议:(4)小金分析了实验结果,猜想自己得到的黑色固体可能有剩余的铁和生成的四氧化三铁。小金想要验证是否有铁剩余,他认为正确连接如图丁所示的三个装置并进行实验,如果a处有水压出,就能验证有铁剩余。老师指出设计不够合理,不能就此验证猜想。(已知四氧化三铁与酸反应不会生成气体),请你帮小金说出不够合理的原因:四、综合分析计算题29.日常生活中的不少用品与水银有关,体温计就是其中之一。小杰偶患感冒,量体温时不小心将体温计滑落摔碎,地面上散落了许多水银珠。小杰想:水银有毒吗?怎样清理?经查阅,获取了以下有关水银的资料:水银学名为汞(Hg),常温下是银白色液体,密度大,受热易挥发且吸附性特别好,不溶于水,汞及汞的大多数化合物有毒。汞在化合物中常表现+2价,能与硫反应生成不易溶于水的无毒物质硫化汞(HgS)。(1)汞属于(填“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2)小杰关掉室内所有热源,这样做的目的是(3)小杰戴上手套以避免,用小勺把水银收集到盛有水的玻璃瓶中,送交实验室(4)小杰从实验室带回了硫磺粉,他向不易收集的细小水银珠上布撒硫磺粉降低危害,他的依据(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0.向一定量镁铜混合粉末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该过程称为“酸溶”),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洗净的滤渣在氧气中灼烧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改变,实验中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1)原混合粉末中Cu的质量为克;(2)d处固体中成分为;(3)求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产生氢气的质量。31.某化工厂生产的纯碱产品(含有少量氯化钠)的包装袋上注明:碳酸钠≥96%。为了测定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属实,向4个分别盛有浓度相同、质量均为100克稀盐酸的烧杯中,分别放入不同质量的纯碱产品,充分反应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称量的物质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加入纯碱产品质量/克2.85.611.214烧杯中剩余物质量/克101.7103.4106.8109.6请计算(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该纯碱产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的标注是否真实。(2)所用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2.三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1)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2)小华取10克样品,用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4.6克,根据上述数据,算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发现与事实严重不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3)小军用如图乙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将20克稀盐酸加入到1.25克样品中,生成的CO2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本实验条件下CO2的密度为1.8克/升。已知小敏、小华和小军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相同,请分析数据,求实验所用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33.化学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请回答:(1)我国自主研发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领跑世界,其制造材料有铝合金等,在空气中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2)我国对石墨烯技术的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石墨烯性能优良,用途独特,比如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性。(3)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它使用了世界最大尺寸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其中橡胶属于____(填字母)。A.金属材料 B.有机高分子材料 C.复合材料(4)我国在氢能汽车研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采用了第四代以氢为燃料的电池技术。氢气作为理想能源前景广阔,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氢能源的优点是。(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事例中,利用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用盐酸除铁锈 B.用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C.用铁进行湿法炼铜 D.用钨金属制作灯丝【答案】D【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解析】【分析】A.根据稀盐酸的化学性质进行解答;

B.根据熟石灰的化学性质进行解答;

C.根据金属的活动性进行解答;

D.根据钨的物理性质进行解答。

【解答】A.稀盐酸能够与铁锈反应,因此可以用来除去铁锈,应用的是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故A错误;

B.用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应用的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而不是物理性质,故B错误;

C.用铁进行湿法炼铜利用的是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够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运用的是铁的化学性质,而不是物理性质,故C错误;

D.用钨丝作灯丝运用的是钨丝的熔点高,是物理性质,故D正确。

故答案为:D。2.小科看到妈妈炒的一盘紫色高丽菜(一种紫色的卷心菜)的菜汁呈紫色,后来因为掺了醋变成了红色,在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黄绿色.下列也能使紫色高丽菜汁呈现在黄绿色的物质是()A.柠檬汁 B.雪碧 C.食盐水 D.肥皂水【答案】D【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溶液pH>7时,呈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溶液pH=7时,呈中性。【解答】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黄绿色,柠檬汁、雪碧pH小于7,呈酸性,食盐水pH等于7,呈中性,肥皂水pH大于7呈碱性;故选D。3.下列物质按氧化物、盐、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氧化铜纯碱煤炭B.二氧化碳硫酸食盐水C.氧气硫酸铜石灰水D.高锰酸钾烧碱铁合金【答案】A【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常见物质的分类;氧化物【解析】【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混合物含有不同的物质。

【解答】A.氧化铜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煤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二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硫酸属于酸,食盐水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氧气属于单质,硫酸铜属于盐,石灰水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高锰酸钾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烧碱属于碱,铁合金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A。4.等质量、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充分混合,所得溶液与下列哪种物质不反应()A.Fe B.CuSO4 C.HCl D【答案】A【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知道两者反应后硫酸完全反应,氢氧化钠有剩余;由此得出反应后溶液的溶质有NaOH和Na2SO4;然后根据选项中的物质与NaOH和Na2SO4反应的情况选择即可。

【解答】根据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8098可以看出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时硫酸需要量大,则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时氢氧化钠会有剩余,所以混合后的溶液中会有NaOH和Na2SO4,在四个选项中,二氧化硫、硫酸铜均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盐酸能与NaOH反应,而铁不会与氢氧化钠和硫酸钠反应。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5.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A.金属Fe、Zn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B.硫酸、硝酸电离时都能产生H+,所以电离时只要能产生HC.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碱溶液D.有机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H2O和CO2【答案】D【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

D.根据有机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H2O和CO2,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金属Fe、Zn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但并不是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如铜、银等不与酸反应,故A错误;

B.硫酸、硝酸电离时都能产生,但电离时能产生H+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酸,如硫酸氢钠,故B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C错误;

D.有机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H2O和CO2,甲烷属于有机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也能生成H2O和CO2,故D正确。

故答案为:D。6.已知某混合溶液由HCl、Na2CO3A.该混合液由HCl、H2SO4组成 C.该混合液由HCl、CuCl2组成 D.该混合液由【答案】C【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钡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由产生沉淀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质量关系图,开始滴加Ba(OH)2溶液时,不出现沉淀,说明混合溶液中含有与之反应但不形成沉淀,在HCl、Na2CO3、H2SO4、CuCl2四种物质中,只有HCl符合上述分析的要求,因此可确定混合溶液中含有HCl;又由于HCl、H2SO4、CuCl2不能与Na2CO3在溶液中共存,所以混合溶液中不能含Na2CO3;H2SO4与Ba(OH)2反应生成的硫酸钡不溶水,也不溶于酸,因此,若混合溶液中含H2SO4,则在滴入Ba(OH)2的同时就会出现沉淀,与图不相符,混合溶液中不含H2SO4,根据题中限制条件“两种混合而成”,可确定混合溶液中含有HCl和CuCl2。

故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7.向质量均为m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100g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表示的是锌和稀硫酸反应的情况B.反应后均得到无色溶液C.由图可知,锌比铁的金属活动性强D.反应结束后酸均有剩余【答案】D【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A.最终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a表示的是锌和稀硫酸反应的情况,故A错误;

B.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溶液,故B错误;

C.通过图中信息不能比较两种物质的活泼性,故C错误;

D.由图中信息可以看出,稀硫酸质量小于100g时,反应均已停止,因此两种金属均无剩余,酸有剩余,故D正确。

故答案为:D。8.碲化镉薄膜电池是一钟重要的太阳能电池,其材料之一镉(Cd)的制备是在铜镉渣(主要含有Cd、Zn、Cu等单质)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出铜渣,再加入锌粉置换出镉,下列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A.Zn>Cu>Cd B.Zn>Cd>Cu【答案】B【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够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够和酸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解答】在铜镉渣(主要含有Cd、Zn、Cu等单质)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说明Cd、Zn的活动性比Cu强,再加入锌粉置换出镉,说明Zn的活动性比Cd强,故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Zn>Cd>Cu。

故B正确。

故答案为:B。9.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序号实验现象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固体受潮,逐渐溶解B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氯化钠生成C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D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A.A B.B C.C D.D【答案】B【知识点】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A.氢氧化钠易潮解,即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B.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时无明显现象;

C.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D.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

【解答】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能够观察到固体受潮,逐渐溶解,该选项现象合理,但不符合题意;

B.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氯化钠生成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该选项现象不合理,但符合题意;

C.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能够观察到溶液变红,该选项现象合理,但不符合题意;

D.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能够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该选项现象合理,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10.某无色无味的干燥气体通过甲装置后使红棕色的氧化铁粉末变黑。小明猜测该气体可能是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为验证猜测,小明从图乙中选择装置和对应药品,并按一定次序连接在甲装置的后面,其中装置和药品选择及装置连接次序最好的是()A.①②③⑤ B.①③②⑤ C.①④②⑤ D.③①②⑤【答案】B【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分析】根据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来检验水,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来检验二氧化碳,多余的一氧化碳会污染空气要进行尾气处理分析,另外要注意检验的顺序。

【解答】一氧化碳和氢气都能还原氧化铁,分别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检验水需要通过硫酸铜粉末,看是否变成蓝色;检验二氧化碳需要通过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为防止对水的干扰,因此要先通过硫酸铜粉末检验水的存在,从而确定氢气的存在;再通过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可以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从而确定一氧化碳的存在;为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等的干扰,要接一个干燥吸收装置-碱石灰,若有一氧化碳,最后还要对一氧化碳进行尾气处理,因此顺序为①③②⑤,故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11.在探究酸碱性质时,小可的操作过程如图甲所示,烧杯中固体质量与加入的溶液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B.由图乙可知加入盐酸过量C.c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CuCD.d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75克【答案】D【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

【解答】A.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Cl+CuO═CuCl2+H2O,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由图乙可知加入稀盐酸过量,是因为bc段是过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c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NaCl、CuCl2,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设12g氧化铜反应需要稀盐酸质量是x,生成氯化铜质量是y,CuO+2HCl=CuCl2+H2O807313512g7.3%xy8073=12gNaOH+HCl═NaCl+H2O4036.54g(200g-150g)×7.3%CuCl2+2NaOH=2NaCl+Cu(OH)2↓1358020.25g12gd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4g+12g)÷16%=100g,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12.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性质的实验中,还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证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是()A. B.C. D.【答案】C【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物质间的反应若有明显的反应现象,如产生沉淀、气体、固体溶解的现象等,则不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若物质间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的可以借助指示剂,如酸碱的中和反应等。

【解答】A.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硫酸钠,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A错误;

B.氯化铵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B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需要借助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C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导管口无气泡冒出,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D错误。

故答案为:C。13.某科学兴趣小组探究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进行了以下实验,并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实验过程,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A. B.C. D.【答案】C【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的水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溶解量不大,1体积的水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分子不可能在液面以上,故A错误;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溶解量不大,1体积的水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瓶中二氧化碳分子的数量减少,液面以下的微粒中应含有碳酸分子,故B错误;

C.热水浴在加热5分钟,碳酸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1体积的水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液面以下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的个数比为1:1,故C正确;

D.热水浴在加热5分钟,碳酸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液面以下不含碳酸分子,故D错误。

故答案为:C。14.敦煌壁画色彩艳丽,矿物颜料功不可没,其蓝色源于孔雀石,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A.碱式碳酸铜属于碱B.转化①可选用HCl溶液C.转化③是置换反应D.若有222克碱式碳酸铜,理论上可制得64克铜【答案】B【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盐的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A.根据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碱式碳酸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转化③是氢氧化铜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碱式碳酸铜是由铜离子、氢氧根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是碱,故A错误;

B.碱式碳酸铜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能与稀盐酸中的氢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故转化①可选用HCl溶液,故B正确;

C.转化③是氢氧化铜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则可得以下关系Cu2(OH)2CO3~2Cu222128则若有222克碱式碳酸铜,理论上可制得128克铜,故D错误。

故答案为:B。15.向一定质量的Mg(NO3)2、AgNO①滤渣的组成可能有三种情况②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③取反应后的滤渣,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溶液一定变成蓝色④反应前后溶液质量保持不变(忽略过滤等操作的影响)⑤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⑥取反应后的滤渣,向其中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答案】C【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且置换时先把最弱的金属置换出来,并通过固体质量不变化分析。

【解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Mg>Zn>Cu>Ag,向一定质量Mg(NO3)2、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Zn+2AgNO3=Zn(NO3)2+2Ag65216Zn+Cu(NO3)2=Zn(NO3)2+Cu6564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是固体质量减少的过程,溶液质量增加;

而反应前后固体质量都是mg,说明硝酸银被置换完了,硝酸铜也发生了置换反应,因此滤渣一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锌;滤液一定含有硝酸锌,可能含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

①滤渣的组成可能有银和铜,锌、银和铜两种情况,故①错误;

②硝酸铜可能部分反应,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故②正确;

③取反应后的滤渣,由于滤渣中一定含有铜,所以向其中滴加过量硝酸银溶液,硝酸银能够最终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溶液变成蓝色,故③正确;

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溶液质量保持不变,故④正确;

⑤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可能含有硝酸铜,故⑤错误;

⑥取反应后的滤渣,向其中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故⑥正确。

故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二、填空题16.2023年9月在杭州举行第19届亚运会。如图所示是杭州亚运会的金牌,形状取自于良渚文化中的礼器玉琮。金牌主体材质为99.9%的白银,外面包裹了6克含金量99.9%的黄金。(1)该届亚运会金牌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该金牌放在空气中不易锈蚀,是因为金和银的活动性(填“强”或“弱”)。【答案】(1)混合物(2)弱【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根据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分析;

(2)根据金银的活动性弱分析。

【解答】(1)该届亚运会金牌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俣物。

(2)该金牌放在空气中不易锈蚀,是因为金和银的活动性弱。

故答案为:(1)混合物;(2)弱。17.物质的组成决定物质的性质,含有相同离子的盐具有相似的性质。(1)向氯化铜和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都会产生,这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铜离子。(2)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生成盐的名称!【答案】(1)蓝色絮状沉淀(2)硫酸亚铁【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1)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向氯化铜和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都会产生氢氧化铜,氢氧化铜是蓝色絮状沉淀;

(2)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故答案为:(1)蓝色絮状沉淀;(2)硫酸亚铁。18.某溶液可能含有Na+、(1)该溶液显性。(2)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一定不含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答案】(1)碱(2)Na+、O【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溶液的pH与酸碱性的关系来分析;

(2)根据离子共存的知识来分析。

【解答】(1)该溶液的pH=11,溶液的pH大于7时,溶液显碱性;

(2)因为该溶液的pH=11,即溶液显碱性,所以该溶液中一定存在氢氧根离子,而氢氧根离子与铁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共存,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铁离子,由于溶液中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因此一定含有钠离子,其他离子均不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气体或水或沉淀,所以其他离子可能存在。

故答案为:(1)碱;(2)Na+、OH-;Fe3+。19.科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食盐、②熟石灰、③小苏打、④烧碱四种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其中可用作面点发酵剂的是;(填序号,下同)可用作干燥剂的是。(2)农业上,碳酸钾可用作(填“磷”或“钾”)肥。已知草木灰中含碳酸钾,则草木灰(填“能”或“不能”)与氨态氮肥混合施用【答案】(1)③;④(2)钾;不能【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1)根据所给的四种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解答;

(2)根据常见的化肥的分类方法进行解答。

【解答】(1)③小苏打可用作面点发酵剂,④烧碱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2)碳酸钾中含有钾,因此属于钾肥;碳酸钾与氨态氮肥混合施用时,能够生成氨气,使氨肥失效,因此草木灰不能与氨态氮肥混合施用。

故答案为:(1)③;④;(2)钾;不能。20.白色粉末A由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钡、氯化钠中的两种或三种混合而成。把A加入到适量水中后,可得到白色沉淀B和溶液C,则:(1)若B能全部溶于稀硝酸,则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2)若B全部不能溶于稀硝酸,证明相应的溶液C中存在NaCl的实验方案:【答案】(1)碳酸钠、硝酸钡(2)取适量溶液C,加入足量(过量)硝酸钡溶液后,取上层清夜滴加硝酸银,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解析】【分析】所给的四种物质都是盐类,并且溶于水后能够产生白色沉淀,而能够产生白色沉淀的反应为: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硫酸钠和硝酸钡生成硫酸钡,其中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而碳酸钡可以溶于稀硝酸,所以可以得出在四种物质中至少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中的一种物质,而硝酸钡是一定含有的。

【解答】(1)若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因为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所以可以知道该白色沉淀为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所以没有硫酸钠,则A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硝酸钡,氯化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2)若B全部不能溶于稀硝酸,则该白色沉淀为硫酸钡,所以可以知道一定没有碳酸钠,则A中一定含有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离子与银离子能形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沉淀,证明相应的溶液C中存在NaCl,即检验氯离子,可加入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存在氯化钠。

故答案为:(1)碳酸钠、硝酸钡;(2)取适量溶液C,加入足量(过量)硝酸钡溶液后,取上层清夜滴加硝酸银,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21.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综合利用方案,回答问题:(1)在一定条件下,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过程如图中①所示,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按照不同比例反应,若只生成一种产物X,如图中②所示,就能实现“零排放”;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X)可以是____。A.甲醇(CH4O) B.甲醛(CH2【答案】(1)C(2)A;B【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1)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碳和水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可判断所生成的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与CO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同为1:1;根据所生成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判断四个选项中符合此特点的化学式即该物质的化学式。

【解答】(1)微观示意图可知,碳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一定条件CO+H2;

(2)A.根据化学式CH4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故A正确

B.根据化学式CH2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故B正确;

C.根据化学式C2H6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故C错误;

D.根据化学式C2H4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故D错误;

故选:AB。2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①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②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③置换反应与分解反应;④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⑤单质与化合物(1)上述各对概念中属于并列关系的(填数字序号,下同),属于包含关系的是,属于交叉关系的是(2)写出符合图中C的反应化学方程式【答案】(1)③⑤;①④;②(2)合理即可【知识点】氧化反应;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特征是:一变多;属于并列关系的是:③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⑤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的是:①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④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属于交叉关系的是: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2)图C是交叉关系,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既是氧化反应也是化合反应。

【解答】(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特征是:一变多;属于并列关系的是:③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⑤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的是:①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④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属于交叉关系的是: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2)图C是交叉关系,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既是氧化反应也是化合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O2=点燃CO2。

故答案为:(1)③⑤;①④23.思维模型是依据事物发展内在规律建立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能引导有序思维、增进深度理解,促进问题解决。小可建构了“物质除杂”的思维模型(如图)。(1)海水淡化是将海水中的盐与水分开,常用加热蒸馏法将海水加热形成水蒸气。该方法属于上述模型中的(填“分离转移”或“反应转化”)。(2)根据“性质差异”,铜粉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铜可用足量稀盐酸除去,原因是能与盐酸反应。(3)上述模型中、“不增不减”是除杂原则,“不增”是指不增加新杂质,“不减少”是指不减少目标物质质量。除去氯化钾中的杂质氯化钡,小可采用反应转化的方法,原理是BaCl2+N【答案】(1)分离转移(2)氧化铜(3)不可行,会产生新杂质NaCl【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解析】【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至少要满足“不增不减”的原则,“不增”是指不增加新杂质,“不减”是指不减少目标物质的质量。

【解答】(1)海水淡化是将海水中的盐与水分开,常用加热蒸馏法将海水加热形成水蒸气,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该方法属于上述模型中的分离转移;

(2)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能,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3)模型中“不增不减”是除杂原则,“不增”是指不增加新杂质,“不减”是指不减少目标物质质量。除去氯化钾中的杂质氯化钡,小科采用反应转化的方法,原理是BaCl2+Na2SO4=BaSO4↓+2NaCl。从反应的生成物有NaCl可知,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原因是生成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中的不增原则。

故答案为:(1)分离转移;(2)氧化铜;(3)不可行;会产生新杂质NaCl。三、实验探究题24.某碳酸钠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钙、硫酸铜、氯化钠、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为了确定杂质的成分,进行以下实验:第一步:取39g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第二步:再向第一步得到的无色溶液中,先后逐滴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和过量的稀硝酸。产生沉淀的物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由第一步实验可知,原样品中一定没有。(2)BC段减少的沉淀物质是。(3)由第二步数据分析,原样品中的杂质有【答案】(1)碳酸钙、硫酸铜、氯化钙(2)碳酸钡(3)硫酸钠【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分析】根据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碳酸钙难溶于水,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硫酸钡沉淀,结合各步的实验现象分析。

【解答】(1)第一步:取50g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含难溶的碳酸钙;由于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的氯化钠,说明不含有硫酸铜和氯化钙。

(2)加入氯化钡,沉淀增加,再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可知,则沉淀中一定含有不溶于硝酸的硫酸钡和溶于稀硝酸的碳酸钡,则减少的沉淀是碳酸钡。

(3)由上述分析可知,有生成的不溶于稀硝酸的硫酸钡沉淀,原样品中的杂质有硫酸钠。

故答案为:(1)碳酸钙、硫酸铜、氯化钙;(2)碳酸钡;(3)硫酸钠。25.在科学实验操作技能大赛中,小霞同学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迅速搭建了一套如图所示的“模拟炼铁”的冶炼装置(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Fe(1)为确保制得的较纯净的CO,还需在C、D间加装盛放(填“碱石灰”或“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2)写出装置C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3)装置调整好以后,按照规范步骤进行实验,当观察到装置D中出现铁矿石颜色发生变化或时,证明铁矿石一定有部分被还原了(4)本实验还有一个不足之处,请你指出:【答案】(1)碱石灰(2)C(3)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4)没有尾气处理【知识点】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解析】【分析】(1)根据碱石灰既可以吸收水分,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只能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进行分析;

(3)根据铁可以被磁铁吸引进行分析;

(4)根据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进行分析。

【解答】(1)碱石灰既可以吸收水分,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只能吸收二氧化碳,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净化后的气体中会带有水蒸气,为确保制得较纯净的CO,还需在C、D间加装盛放碱石灰的装置。

(2)装置C中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高温2CO。

(3)氧化铁是红色固体,生成的铁粉是黑色固体,按照规范步骤进行实验,当观察到D装置出现:铁矿石颜色发生变化或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说明铁矿石一定有部分被还原了。

(4)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所以本实验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故答案为:(1)碱石灰;(226.小可家的水族箱,因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偏低而影响了水草的正常生长。为解决此问题,小可开展了如下研究:[市场调查]小可发现市场上有如图甲所示的二氧化碳气体补给器出售,该补给器连接上气体细化器后就可向水族箱的水中补充二氧化碳气体,其结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自制补给器]小可研究了市售的二氧化碳气体补给器后,自制补给器,部分设计如图丙所示。(1)写出小可自制补给器产生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在如图丙所示的计泡器的虚线框中补全导管(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将气体细化器连接在自制补给器的右侧导管上后,应将气体细化器置于水族箱的(选填“①”“②”或“③”)处(3)依据如下评价量表,对小可的自制补给器的指标进行评价,指标一评价等级,指标二评价等级评价指标优秀合格待改进指标一反应安全,且可控反应安全,但不可控反应有较大安全隐患指标二气体能直接排出且速度可以观测气体能直接排出但速度无法观测气体无法排出【答案】(1)CaC(2);③(3)优秀;优秀【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实验目的以及装置的特点来分析;

(3)根据自制补给器的特点来分析。

【解答】(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图丙所示的计泡器中长管要伸入液面以下,将气体细化器连接在自制补给器的右侧导管上后,应将气体细化器置于水族箱的③处,这样可使二氧化碳更容易溶于水中,避免大量逸出,如图所示:

(3)在装置丙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备采用了启普发生器原理,故反应安全,且可控,因此指标一评价等级为优秀;采用了记泡器装置,故气体能直接排出且速度可以观测,故指标二等级评价为优秀。

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l2+H2O+CO2↑;(2);③;(3)优秀;优秀。27.超氧化钠(NaO2)在常温下能分别与CO2、H2O(1)NaO2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一种白色固体,则该白色固体可能是A.NaCl B.NaOH C.Na2CO(2)推测B装置中X溶液的作用是(3)在G装置中,关闭阀门Ⅰ,打开Ⅱ,同时微热红磷和白磷,可观察到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由此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4)此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D中固体,加足量水,有气泡产生,为验证所得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请你帮助这同学写出后续的实验操作与现象【答案】(1)C(2)吸收盐酸挥发的氯化氢气体(3)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4)取适量溶液,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取上层清夜,加酚酞,溶液变红。(加可溶性铁盐或铜盐,看到有色沉淀也可)【知识点】燃烧与灭火;盐的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来分析解答;

(2)根据除去氯化氢气体可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分析解答;

(3)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来分析解答;

(4)根据检验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方法来分析解答。

【解答】(1)NaO2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一种白色固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无氯元素和氢元素,不可能生成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故该白色固体可能是碳酸钠,故选:C;

(2)稀盐酸具有挥发性,能会发出氯化氢气体,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除去氯化氢气体可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水蒸气可用浓硫酸,故B装置中X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盐酸挥发的氯化氢气体;

(3)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在G装置中,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同时微热红磷和白磷,红磷和白磷都与氧气接触,观察到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故由此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4)CO2能跟NaO2反应生成氧气和碳酸钠,超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则为验证所得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需先除去碳酸钠,再用酚酞试液检验,故验证所得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在滤液中滴加少量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故答案为:(1)C;(2)吸收盐酸挥发的氯化氢气体;(3)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4)取适量溶液,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取上层清夜,加酚酞,溶液变红。(加可溶性铁盐或铜盐,看到有色沉淀也可)。28.科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铁和硫粉反应生成硫化亚铁的实验。反应前铁粉和硫粉的混合物能够用磁铁分离(如图甲),铁粉和硫粉的混合物在如图乙的装置中发生反应,反应后得到黑色块状固体物质,同学们还闻到了较强的刺激性气味。(1)图乙中反应发生后撤去酒精灯,药品处红热范围继续扩大,说明铁和硫的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2)在老师指导下,将图乙装置改进为图丙。反应前小磁铁能够吸住,反应后不能被吸住,便于对比。请找出丙装置的另一个优点:(3)用改进后的丙装置进行实验,小组同学称取了1.6克硫粉与2.8克铁粉混合后加热。反应结束后,用磁铁吸引冷却后的黑色块状固体时,仍有黑色固体被吸起。请针对这一现象就实验过程提出一个合理的改进建议:(4)小金分析了实验结果,猜想自己得到的黑色固体可能有剩余的铁和生成的四氧化三铁。小金想要验证是否有铁剩余,他认为正确连接如图丁所示的三个装置并进行实验,如果a处有水压出,就能验证有铁剩余。老师指出设计不够合理,不能就此验证猜想。(已知四氧化三铁与酸反应不会生成气体),请你帮小金说出不够合理的原因:【答案】(1)放热(2)吸收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适当增加硫粉的质量或减少铁粉质量(4)当注射剂的液体压入到容器中,也会使得容器内气压变大,在a处也会有水压出【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盐的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发生后撤去酒精灯,药品处红热范围继续扩大来分析解答;

(2)根据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硫气体来分析解答;

(3)根据实验过程中有剩余的铁来分析解答;

(4)根据反应前锥形瓶中有空气,加入稀硫酸时,瓶中一部分空气会被排出来分析解答。

【解答】(1)图乙中反应发生后撤去酒精灯,药品处红热范围继续扩大,说明铁和硫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2)由实验过程可知,反应过程中有二氧化硫气体产生,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丙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硫气体,则丙装置的另一个优点是吸收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反应结束后,用磁铁吸引冷却后的黑色块状固体时,仍有黑色固体被吸起,说明实验过程中有剩余的铁,为了避免这一异常现象的发生,合理的改进建议是适当增加硫粉的质量或减少铁粉质量;

(4)铁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氢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小金想验证是否有铁剩余,他认为正确连接如图丁所示的三个装置并进行实验,如果a处有水压出,就能验证有铁剩余,老师指出设计不够合理,不能就此验证猜向,不够合理的原因是当注射剂的液体压入到容器中,也会使得容器内气压变大,在a处也会有水压出。

故答案为:(1)放热;(2)吸收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适当增加硫粉的质量或减少铁粉质量;(4)当注射剂的液体压入到容器中,也会使得容器内气压变大,在a处也会有水压出。四、综合分析计算题29.日常生活中的不少用品与水银有关,体温计就是其中之一。小杰偶患感冒,量体温时不小心将体温计滑落摔碎,地面上散落了许多水银珠。小杰想:水银有毒吗?怎样清理?经查阅,获取了以下有关水银的资料:水银学名为汞(Hg),常温下是银白色液体,密度大,受热易挥发且吸附性特别好,不溶于水,汞及汞的大多数化合物有毒。汞在化合物中常表现+2价,能与硫反应生成不易溶于水的无毒物质硫化汞(HgS)。(1)汞属于(填“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2)小杰关掉室内所有热源,这样做的目的是(3)小杰戴上手套以避免,用小勺把水银收集到盛有水的玻璃瓶中,送交实验室(4)小杰从实验室带回了硫磺粉,他向不易收集的细小水银珠上布撒硫磺粉降低危害,他的依据(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1)金属单质(2)防止水银受热挥发(3)吸附在手(皮肤)上(4)Hg【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由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小明关掉室内所有热源,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银蒸发;小明戴上手套以避免水银与皮肤直接接触,用小勺把水银收集到盛有水的玻璃瓶中,送交实验室.汞在化合物中常表现为+2价,能与硫反应生成不易溶于水的无毒物质硫化汞。

【解答】(1)汞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金属单质;

(2)由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小明关掉室内所有热源,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银蒸发;

(3)小明戴上手套以避免水银吸附在手(皮肤)上,用小勺把水银收集到盛有水的玻璃瓶中,送交实验室;

(4)汞在化合物中常表现为+2价,能与硫反应生成不易溶于水的无毒物质硫化汞,其化学方程式为:Hg+S=HgS。

故答案为:(1)金属单质;(2)防止水银受热挥发;(3)吸附在手(皮肤)上;(4)Hg+S=HgS。30.向一定量镁铜混合粉末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该过程称为“酸溶”),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洗净的滤渣在氧气中灼烧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改变,实验中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1)原混合粉末中Cu的质量为克;(2)d处固体中成分为;(3)求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产生氢气的质量。【答案】(1)9.6克(2)CuO(3)镁2.4克、氢气0.2克【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铜活动性比氢弱,镁活动性比氢强,开始加入稀硫酸只有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铜加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c点还未与氧气反应,则固体只有铜,d之后固体质量不变,则d点铜完全反应,只有氧化铜进行分析。

【解答】(1)铜活动性比氢弱,镁活动性比氢强,开始加入稀硫酸只有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因加入足量的硫酸,所以过滤后的固体只有铜。则原混合粉末中Cu的质量为9.6g;

(2)c点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