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化学二轮突破-专题12反应机理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_第1页
2024高考化学二轮突破-专题12反应机理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_第2页
2024高考化学二轮突破-专题12反应机理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_第3页
2024高考化学二轮突破-专题12反应机理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_第4页
2024高考化学二轮突破-专题12反应机理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2反应机理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核心考点梳理】考点一反应历程中的能量变化教材中的能量变化图示反应历程与活化能催化剂对反应历程与活化能影响人教版新教材鲁科版新教材苏教版变形考查——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传统高考命题以知识立意为重,前几年的高考对此知识点的考查大多是教材的变形考查2015·北京高考·T92015·海南高考·T162016·海南高考·T11不断创新——真情境考查真应用核心素养时代,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转向素养立意,高考讲究真情境考查真应用2019·全国卷Ⅰ·T282018·海南高考·T122020·天津高考·T10解题流程——三步突破能量变化能垒图考点二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机理分析1.催化剂具有的三大特征催化剂是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改变了反应的途径,此即催化剂加速化学反应的主要原因所在。总结起来,催化剂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但其自身在反应前后的组成、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第二,催化剂不改变化学平衡。即催化剂既能加快正向反应的速率,也能加快逆向反应的速率,从而缩短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第三,催化剂具有特殊的选择性,不同类型的反应,需要选择不同的催化剂。同一种反应物,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可以得到不同的产物。2.认识催化剂的四大误区误区1催化剂不参加化学反应实际上,催化剂不是不参加化学反应,而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基本不变。例如在铜催化乙醇生成乙醛的反应中,铜参与反应的原理如下:第一步为2Cu+O2=2CuO,第二步为CuO+CH3CH2OH→Cu+CH3CHO+H2O,这两步反应方程式的加和为O2+2CH3CH2OH→CH3CHO+2H2O。显然催化剂参与了化学反应误区2一种反应只有一种催化剂实际上一个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只是我们常选用催化效率高的,对环境污染小,成本低的催化剂,如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可以是二氧化锰,也可以是氯化铁,当然还可以硫酸铜等误区3催化剂都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实际上,催化剂有正催化剂与负催化剂,正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负催化剂是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误区4催化剂的效率与催化剂的量无关实际上,催化剂参与了化学反应,是第一反应物。既然是反应物,催化剂的表面积,催化剂的浓度大小必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比如用酵母催化剂做食品,酵母量大自然面就膨大快。催化剂的用量是会改变催化效率的3.探究催化剂的催化机理从催化剂的组成入手,结合常见化学反应,探究相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1)金属单质催化剂金属催化剂是一类重要的工业催化剂,主要包括块状催化剂,分散或者负载型的金属催化剂。几乎所有的金属催化剂都是过渡金属,这与金属的结构、表面化学键有关。乙醇在氧气环境下加热(250℃~350℃),以金属单质铜作为催化剂,可以收集获得产物乙醛这一反应,其反应方程式如下:2CH3CH2OH+O2eq\o(→,\s\up11(Cu),\s\do4(△))2CH3CHO+2H2O在有充足氧气的条件下,由于乙醇结构中α碳上的氢较为活泼,铜(Cu)与氧气(O2)加热条件下得到的弱氧化剂氧化铜(CuO)可以将其转化成醛:(2)酸催化剂酸催化剂催化是指催化剂与反应物分子之间,通过给出质子或接受电子对作用,形成活泼的正碳离子中间化合物(活化的主要方式),继而分解为产物的催化过程。中学阶段接触最多的酸催化剂是稀硫酸和浓硫酸。乙醇(CH3CH2OH)和乙酸(CH3COOH)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反应催化剂是浓硫酸,具体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eq\o(,\s\up11(H2SO4),\s\do4(△))CH3COOC2H5+H2O浓硫酸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催化剂,另一个作用是具有吸水性,吸收反应中的生成物水,使得反应向正向推进。[思维建模]催化反应机理的分析思维模型【真题回顾练】1.(2021·湖北真题)甲烷单加氧酶(s—mmo)含有双核铁活性中心,是O2氧化CH4生成CH3OH的催化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基态F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B.步骤③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极性键的形成C.每一步骤都存在铁和氧元素之间的电子转移D.图中的总过程可表示为:CH4+O2+2H++2e-CH3OH+H2O【答案】C【解析】A.基态Fe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项正确;B.步骤③中断裂非极性键,形成(Ⅳ)极性键,B项正确;C.步骤④中电子转移发生在Fe和C元素之间,C项错误;D.根据图示,总过程的反应为:,D项正确;故选C。2.(2021.6·浙江真题)制备苯甲酸甲酯的一种反应机理如图(其中Ph-代表苯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苯甲醛和甲醇为原料制备苯甲酸甲酯 B.反应过程涉及氧化反应C.化合物3和4互为同分异构体 D.化合物1直接催化反应的进行【答案】D【解析】A.由图中信息可知,苯甲醛和甲醇分子在化合物2的催化作用下,参与催化循环,最后得到产物苯甲酸甲酯,发生的是酯化反应,故A项正确;B.由图中信息可知,化合物4在H2O2的作用下转化为化合物5,即醇转化为酮,该过程是失氢的氧化反应,故B项正确;C.化合物3和化合物4所含原子种类及数目均相同,结构不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项正确;D.由图中信息可知,化合物1在NaH的作用下形成化合物2,化合物2再参与催化循环,所以直接催化反应进行的是化合物2,化合物1间接催化反应的进行,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说法不正确的是D项,故答案为D。3.(2021·山东真题)18O标记的乙酸甲酯在足量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部分反应历程可表示为:+OH-+CH3O-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为快速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Ⅱ、Ⅲ为决速步B.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存在18OH-C.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存在CH318OHD.反应Ⅰ与反应Ⅳ活化能的差值等于图示总反应的焓变【答案】B【解析】A.一般来说,反应的活化能越高,反应速率越慢,由图可知,反应I和反应IV的活化能较高,因此反应的决速步为反应I、IV,故A错误;B.反应I为加成反应,而与为快速平衡,反应II的成键和断键方式为或,后者能生成18OH-,因此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存在18OH-,故B正确;C.反应III的成键和断键方式为或,因此反应结束后溶液中不会存在CH318H,故C错误;D.该总反应对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总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和CH3O-的总能量与和OH-的总能量之差等于图示总反应的焓变,故D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是B项,故答案为B。4.(2021·湖南真题)铁的配合物离子(用表示)催化某反应的一种反应机理和相对能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过程的总反应为B.浓度过大或者过小,均导致反应速率降低C.该催化循环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D.该过程的总反应速率由Ⅱ→Ⅲ步骤决定【答案】CD【解析】A.由反应机理可知,HCOOH电离出氢离子后,HCOO-与催化剂结合,放出二氧化碳,然后又结合氢离子转化为氢气,所以化学方程式为HCOOHCO2↑+H2↑,故A正确;B.若氢离子浓度过低,则反应Ⅲ→Ⅳ的反应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若氢离子浓度过高,则会抑制加酸的电离,使甲酸根浓度降低,反应Ⅰ→Ⅱ速率减慢,所以氢离子浓度过高或过低,均导致反应速率减慢,故B正确;C.由反应机理可知,Fe在反应过程中,做催化剂,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C错误;D.由反应进程可知,反应Ⅳ→Ⅰ能垒最大,反应速率最慢,对该过程的总反应起决定作用,故D错误;故选CD。5.(2020·北京真题)硫酸盐(含SO、HSO)气溶胶是PM2.5的成分之一。近期科研人员提出了雾霾微颗粒中硫酸盐生成的转化机理,其主要过程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有H2O参与 B.NO2是生成硫酸盐的氧化剂C.硫酸盐气溶胶呈酸性 D.该过程没有生成硫氧键【答案】D【解析】A.根据图示中各微粒的构造可知,该过程有H2O参与,故A正确;B.根据图示的转化过程,NO2转化为HNO2,N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3价,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做氧化剂,则NO2的是生成硫酸盐的氧化剂,故B正确;C.硫酸盐(含SO、HSO)气溶胶中含有HSO,转化过程有水参与,则HSO在水中可电离生成H+和SO,则硫酸盐气溶胶呈酸性,故C正确;D.根据图示转化过程中,由SO转化为HSO,根据图示对照,有硫氧键生成,故D错误;答案选D。6.(2020·山东真题)1,3-丁二烯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分两步:第一步H+进攻1,3-丁二烯生成碳正离子();第二步Br-进攻碳正离子完成1,2-加成或1,4-加成。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在0℃和40℃时,1,2-加成产物与1,4-加成产物的比例分别为70:30和15:8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4-加成产物比1,2-加成产物稳定B.与0℃相比,40℃时1,3-丁二烯的转化率增大C.从0℃升至40℃,1,2-加成正反应速率增大,1,4-加成正反应速率减小D.从0℃升至40℃,1,2-加成正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小于其逆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答案】AD【解析】根据图像分析可知该加成反应为放热反应,且生成的1,4-加成产物的能量比1,2-加成产物的能量低,结合题干信息及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影响效果分析作答。A.能量越低越稳定,根据图像可看出,1,4-加成产物的能量比1,2-加成产物的能量低,即1,4-加成产物的能量比1,2-加成产物稳定,故A正确;B.该加成反应不管生成1,4-加成产物还是1,2-加成产物,均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不利用1,3-丁二烯的转化,即在40时其转化率会减小,故B错误;C.从0升至40,正化学反应速率均增大,即1,4-加成和1,2-加成反应的正速率均会增大,故C错误;D.从0升至40,对于1,2-加成反应来说,化学平衡向逆向移动,即1,2-加成正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小于其逆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故D正确;答案选AD。7.(2020·天津真题)理论研究表明,在101kPa和298K下,异构化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CN比HNC稳定B.该异构化反应的C.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D.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反应热【答案】D【解析】A.根据图中信息得到HCN能量比HNC能量低,再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因此HCN比HNC稳定,故A正确;B.根据焓变等于生成物总能量减去反应物总能量,因此该异构化反应的,故B正确;C.根据图中信息得出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故C正确;D.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反应热,只改变反应路径,反应热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有关,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模拟仿真练】1.(2022·重庆·一模)CO与在铁催化剂表面进行如下两步反应:第一步:(慢)第二步:(快)其相对能量与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整个反应历程中,有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B.总反应的反应速率由第一步反应决定C.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D.FeO*和Fe*均为反应的催化剂【答案】D【解析】A.反应物CO的极性键的断裂,生成物CO2有极性键的形成,故A正确;B.根据反应历程图,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大于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则总反应速率主要由第一步反应决定,故B正确;C.根据反应历程图,可知两步反应的生成物的总能量均低于对应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则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故C正确;D.由两步反应原理可知,由FeO*在第一步生成,在第二步消耗,则FeO*是反应的中间产物,故D错误;故选:D。2.(2022·重庆·一模)1,3-环己二烯常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已知:(g)+H2(g)→(g)。几种物质之间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则上述反应中的a为A. B. C. D.【答案】A【解析】①(g)+3H2(g)(g);②(g)+2H2(g)(g);由盖斯定律可得目标方程等于①+②,则,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选A。3.(2022·河南郑州·一模)硅是大数据时代的关键材料。工业上常在1800—2000℃时,用碳单质还原的方法制取单质硅。涉及反应的相关数据如表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反应△H/(kJ•mol-1)△S/(J•K-1•mol-1)反应(1):SiO2(s)+2C(s)=Si(s)+2CO(g)687.27359.04反应(2):SiO2(s)+C(s)=Si(s)+CO2(g)514.85183.35A.反应(1)可证明Si的还原性大于CB.生活中利用单晶硅良好的导光性能做光导纤维C.工业生产条件下反应(2)无法自发进行发生D.C(s)+CO2(g)=2CO(g)△H=-172.42kJ·mol-1【答案】C【解析】A.反应(1):SiO2(s)+2C(s)=Si(s)+2CO(g),C元素化合价升高,C做还原剂,Si做还原产物,由还原剂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的强,则C的还原性大于Si,A错误;B.单晶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SiO2具有导光性能做光导纤维,B错误;C.反应若要自发进行,即∆G=∆H-T∆S<0,对反应(2)∆G=514.85-T×183.35×10-3<0,T>2800K,则反应(2)在工业1800—2000℃生产条件下无法自发进行发生,C正确;D.由盖斯定律,反应(1)-反应(2)得到C(s)+CO2(g)=2CO(g),△H=687.27-514.85=+172.42kJ·mol-1,D错误;故选:C。4.(2022·天津·模拟)向溶液中滴加盐酸,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1)为放热反应B.C.D.(1),若使用催化剂,则变小【答案】B【解析】A.由图可知反应为吸热反应,△H>0,A错误;B.由盖斯定律可知,B正确;C.由图可知,能量差值越大,反应热的绝对值越大,△H1、△H2都为放热反应,则△H1<△H2,C错误;D.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历程,但反应热不变,D错误;答案选B。5.(2021·上海黄浦·一模)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它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B.加入催化剂会改变A→C反应的反应热C.三种物质中C最稳定D.A→B反应的反应热为E1−E2【答案】C【解析】A.根据图中信息得到第一步反应为吸热反应,第二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B.加入催化剂会改变A→C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的反应热,故B错误;C.三种物质中C物质的能量最低,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因此物质中C最稳定,故C正确;D.反应热ΔH=反应物的活化能减去生成物的活化能,因此A→B反应的反应热为(E1−E2)kJ∙mol−1,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6.(2021·浙江·无模拟预测)理论研究表明,在101kPa和298K下,HCN(g)HNC(g)异构化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分子HCN中的总键能比一分子HNC的总键能小B.该异构化反应的△H=+59.3kJ•mol-1C.过渡态不稳定,故无法观测也无法分离D.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答案】A【解析】A.根据图中信息得到HCN转化为HNC为吸热反应,1molHCN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1molHNC成键放出的能量,故一分子HCN中的总键能比一分子HNC的总键能大,故A错误;B.根据焓变等于生成物总能量减去反应物总能量可知该反应的,故B正确;C.过渡态是指反应物体系转变成产物体系过程中,经过的能量最高状态(或称活化络合物)。过渡态键的状况是:旧键未完全断裂,新键未完全形成。过渡态是不稳定的,不能分离出来也不能观测,故C正确;D.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部分普通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由此可见,使用催化剂可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故D正确;选A。7.(2021·全国·模拟预测)活泼自由基与氧气的反应一直是关注的热点。HNO自由基与O2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与反应的反应物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B.产物P1与P2的分子式、氧元素的化合价均相同C.相同条件下,Z转化为产物的速率:v(P1)>v(P2)D.该历程中最大正反应的活化能E正=186.19kJ【答案】C【解析】A.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之和比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之和高,总反应是放热反应,参与反应的反应物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故A说法错误;B.产物P1与P2的分子式相同,但P1中有过氧键,有两个O化合价是-1价,1个氧是-2价,P2中氧化合价是-2价,故B说法错误;C.由图示可知,由Z到产物P1所需的活化能低于由Z到产物P2所需的活化能,则由中间产物Z转化为产物的速率:v(P1)>v(P2),故C说法正确;D.由图示可知中间产物Z到过渡态Ⅳ所需的活化能最大,则E=-18.92kJ·mol-1-(-205.11kJ·mol-1)=186.19kJ·mol-1,单位错误,故D说法错误;答案为C。8.(2021·浙江嘉兴·模拟预测)制备异丁酸甲酯的某种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甲醇、丙烯和一氧化碳为原料制备异丁酸甲酯B.反应过程中涉及加成反应C.化合物6和化合物9互为同分异构体D.上述反应过程中未改变反应的,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答案】C【解析】A.根据机理图可知,CH3OH、CO、丙烯为原料,得到物质3,即物质3为异丁酸甲酯,故A说法正确;B.根据反应机理可知,4和5反应生成6,该反应为加成反应,故B说法正确;C.根据9和6的结构简式,9比6多一个“CO”,两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说法错误;D.HCo(CO)3为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H只与体系中的始态和终态有关,即∆H不变,故D说法正确;答案为C。9.(2022·安徽蚌埠·模拟预测)硝酸盐污染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甲酸(HCOOH)在纳米级Pd表面分解为活性H2和CO2,再经下列历程实现NO的催化还原,进而减少污染。已知Fe(II)、Fe(III)表示Fe3O4中二价铁和三价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e3O4没有参与该循环历程B.HCOOH分解时,碳氢键和氧氢键发生了断裂C.NO是NO催化还原过程的催化剂D.在整个历程中,每1molH2可还原1molNO【答案】B【解析】A.由图可知,铁元素发生了价态变化,说明Fe3O4参与了该循环历程,故A错误;B.由信息可知,HCOOH分解为H2和CO2,说明HCOOH分解时,碳氢键和氧氢键发生了断裂,而后形成了碳氧双键,故B正确;C.由图可知,在整个历程中,NO先被还原为NO,NO再被还原为N2,则NO是反应的中间产物,不是催化剂,故C错误;D.在整个历程中,Fe3O4为催化剂,H2作还原剂,将NO最终转化为N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1molH2可还原0.4molNO,故D错误;答案选B。10.(2022·湖南岳阳·一模)和甲醇在(钌铑)基催化剂表面加氢可以制取乙酸,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①是取代反应,反应⑤是中和反应C.反应④中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极性键的形成D.根据该反应机理,可以由制备【答案】D【解析】A.左边机理中LiI与CH3OH反应生成LiOH和CH3I,LiOH与HI反应生成LiI和H2O,LiI为催化剂,参与反应,故A说法正确;B.反应①反应方程式为CH3OH+LiI→LiOH+CH3I,该反应为取代反应,反应⑤LiOH+HI=LiI+H2O,该反应为中和反应,故B说法正确;C.反应④中H-H断裂,H-H为非极性共价键,生成H-I,H-I为极性共价键,故C说法正确;D.根据反应机理可知,制备的是,故D说法错误;答案为D。12.(2022·湖南·模拟预测)为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中国政府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我国学者研究了与H2在催化剂表面生成和的部分反应历程,如图Ⅰ所示。另外,科学家使用络合物作催化剂,用多聚物来捕获二氧化碳,反应可能的过程如图Ⅱ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Ⅰ反应历程中最大的活化能为1.21eVB.图Ⅱ反应若得以推广将有利于碳中和C.图Ⅱ总反应方程式为:D.图Ⅰ、图Ⅱ反应过程中都只有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答案】AD【解析】A.图Ⅰ反应历程中最大的活化能为0.89eV-0eV=0.89eV,故A错误;B.图Ⅱ反应将转化为,减少二氧化碳,有利于碳中和,故B正确;C.图Ⅱ与H2在催化剂下反应生成和,总反应方程式为:,故C正确;D.图Ⅱ反应过程中有H—H非极性键的断裂,故D错误;故选AD。13.(2021·新乡一中高考名师押题卷)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报道,通过控制光沉积的方法构建型复合材料光催化剂,其中和渗透Nafion膜可协同分别反应,构建了一个人工光合作用体系,其反应机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总反应为B.该反应能量转化形式为光能→化学能C.图中a、b分别代表D.反应过程中涉及非极性共价键、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答案】D【解析】选项A,分析题图知,总反应为,A正确。选项B,由“人工光合作用体系”可知,该反应能量转化形式为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正确。选项C,观察图中变化知,b代表,用于氧化,a代表,用于还原,C正确。选项D,反应过程中不涉及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D错误。14.(2022·山东泰安十九中高三上学期阶段性监测)多相催化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通过吸附、解吸过程进行的。如图,我国学者发现T°C时,甲醇在铜基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如下(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Ⅰ和反应Ⅱ相比,反应Ⅱ更容易发生B.反应ⅠC.通过控制催化剂的用量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和反应进行的程度D.与在高温条件下更容易反应【答案】AD【解析】略15.(2021·山东临沂费县高三适应性考试)氯代叔丁烷[(CH3)3C—Cl]的水解反应进程与能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代叔丁烷水解的正反应活化能大于逆反应活化能B.化学键发生异裂时,可以产生正、负离子C.H2O分子亲核进攻碳正离子时吸收能量D.过渡态1、中间体和过渡态2中,过渡态1最稳定【答案】BC【解析】由图像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即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正反应活化能小于逆反应活化能,A错误;图中过渡态1发生化学键异裂生成了中间体碳正高子和氯离子,即化学键发生异裂时,产生了正、负离子,B正确:图中分子亲核进攻碳正离子后生成了能显更高的过波态2,即本过程需要吸收能量,C正确:过渡态1、中间体、过渡态2中,过波态1能量最高,最不稳定,中间体能量最低,最稳定,D错误。16.(2021·全国·高三开学考试)乙烯(CH2=CH2)催化加氢的机理如图甲所示,其中“”代表催化剂;其位能与反应进程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②过程中,H2分子内H—H之间的共价键断裂B.上述过程中,CH2=CH2内部碳原子间的双键变为单键C.途径b使用了催化剂,使催化加氢反应的活化能由E2降为E1D.CH2=CH2(g)+H2(g)⇌CH3CH3(g),该反应的△H=(E3-E1)kJ·mol-1【答案】D【解析】A.由图知,①→②过程中,H2分子内H—H之间的共价键断裂,A正确;B.由图知,④中已没有碳碳双键、而是碳碳单键,则上述过程中CH2=CH2内部碳原子间的双键变为单键,B正确;C.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途径b使用了催化剂,使催化加氢反应的活化能由E2降为E1,C正确;D.焓变ΔH=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则CH2=CH2(g)+H2(g)⇌CH3CH3(g),该反应的△H=(E1-E3)kJ·mol-1=(E2-E4)kJ·mol-1,D不正确;答案选D。17.(2021·湖南·邵阳市第二中学高三月考)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报道了化合物1催化CO2氢化机理。其机理中化合物1(催化剂,固态)→化合物2(中间产物,固态)的过程和其相对能量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合物1与CO2反应生成化合物2的过程中有两个过渡态TS11-2、TS21-2,说明这一过程包含两个基元反应B.图中Il-2与化合物2互为同分异构体C.过程①的活化能低于过程②的活化能D.过程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I(s)+CO2(g)=I1-2(s)△H=-2.08kJ·mol-1【答案】D【解析】A.由相对能量曲线可知,化合物1与CO2反应生成化合物2的过程中有两个过渡态TS11-2、TS21-2,说明这一过程包含两个基元反应,故A正确;B.图中Ⅰl-2与化合物2的化学式相同,结构式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C.过程①的活化能为:(6.05-0.00)=6.05kcal·mol-1,②的活化能为:(11.28-2.08)=9.20kcal·mol-1,过程①的活化能低于过程②的活化能,故C正确;D.过程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I(s)+CO2(g)=I1-2(s)△H=2.08kcal·mol-1,故D错误;故选D。18.(2021·重庆南开中学高三月考)科学家致力于将大气中过多的转化为有益于人类的物质,下图是一种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