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17/01/wKhkGWdCvxWALnb1AALhE9ia4Z8295.jpg)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17/01/wKhkGWdCvxWALnb1AALhE9ia4Z82952.jpg)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17/01/wKhkGWdCvxWALnb1AALhE9ia4Z82953.jpg)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17/01/wKhkGWdCvxWALnb1AALhE9ia4Z82954.jpg)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17/01/wKhkGWdCvxWALnb1AALhE9ia4Z829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北京昌平初二(上)期末语文2024.1本试卷共8页,五道大题,25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一、基础•运用(共16分)初二年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主题活动,主题小组成员准备将成果汇编成册。作为小组的一员,请你帮助修改完善下面的文字材料。身边的文化遗产・发现篇同学们发现北京的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北京三条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是北京文化脉络乃至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作为“三条文化带”唯一交汇之区,昌平文资丰,文脉久,文物盛,素有“京师之枕”“股肱重地”之称。这里涌动着“大运河的最上源”白浮泉,雄踞着“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坐落着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昌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西汉开始设县,到明代升为昌平州,一直是一座行走在历史古籍中的城市。昌平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悠久的历史文脉和丰厚的文化资源,其中尤以明文化资源最为突出。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常遇春为巩固国防要塞而修建居庸关长城,留下长城文化遗产。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在天寿山麓营建陵寝,留下明十三陵、永安城、巩华城、朝宗桥等古迹。可以说,昌平是明文化的集大成者。而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更是彰显着大明的恢弘气象、多彩历史和灿烂文化,令人张目结舌。1.小组成员对文段中加点汉字字形、画线成语运用作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文段中表达的是“建筑物位置处在某处”的意思,所以应写为“座落”。B.因为文段中表达的是“古书”的意思,所以应写为“古藉”。C.因为文段表达的是昌平“所处的地理环境特别好”,所以使用成语“得天独厚”。D.因为文段表达的是对文化遗产明十三陵的“连声赞赏不止”,所以使用成语“张目结舌”。2.小组成员对文中方框处应填入的标点作出判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A.冒号逗号 B.破折号句号 C.冒号句号 D.破折号逗号身边的文化遗产•探访篇同学们来到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从白浮泉遗址开始探访。__①__白浮泉是元代京杭大运河最北端的水源。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引白浮泉水,导入瓮山泊,也就是如今的昆明湖,随后南折进入城内的积水潭,积水潭水量因此丰沛,随北运河水系通惠河一路向东,终与通州大运河实现贯通。__②__白浮泉水的汇入,使积水潭内一度“舳舻蔽水”,也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什刹海酒肆古刹的繁盛。可以说白浮泉在促成元大都繁荣安定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__③__继续探访,同学们来到北京唯一一座以“都”字冠名的龙王庙——都龙王庙。导览员介绍,这里是寺与庙的共生之地,历史上都龙王庙曾一度无人照看,是由龙泉禅寺的僧人全权代管,佛教与道教相处和谐。遗址公园位于燕山与华北平原接壤的过渡地带,北京又位于草原民族和农耕民族临界区,可以说这里是一处多元文化的载体。通过本次探访,使同学们感受到白浮泉文化的多元性和白浮泉的重要性。3.小组成员在整理资料时,漏掉了下面的语句,请你根据语意,将此句填到文段中恰当的位置()如今,经过一系列修缮,源源不断的水流再次从“白浮之泉”碑亭下的龙口喷涌而出,“燕平八景”之一的“龙泉喷玉”景观得以重现。A.① B.② C.③4.小组成员发现文段中画线句作为结语存在两处问题,请你结合文段内容加以修改。身边的文化遗产・保护篇居庸关两侧山势雄奇,翠嶂如屏,林木繁茂,景色幽美,故有“居席叠翠”之名。多年来,北京不断地探索长城文化带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路径。如今,转变了一般性保护措施,以“用”促“保”。例如昌平区在居庸关已举办了四届“居庸山月”中秋诗歌晚会,让“居庸叠翠”再展新的风釆,让居庸关长城文化遗产更好惠及民生,让历史文化遗产在传承中焕发新的活力。5.宣传册上有一副对联需要小组成员补充完整,请你依据文段内容选出最恰当的一项是()守历史遗迹,中华儿女共__①__;传__②__,炎黄子孙同发扬。A.①继承②长城文化B.①保护②长城文化C①继承②长城精神D.①保护②长城精神6.小组成员为宣传居庸关长城胜景,要书写一幅“居庸叠翠”书法作品。你建议采用_____(书体),结合书体特点和文段内容给出的理由是______。身边的文化遗产•弘扬篇7月8日,2023“北京古建音乐季”在昌平十三陵长陵举办专场演出。活动邀请中国著名中阮演奏家冯满天在长陵祾恩殿前演奏传统乐曲,从音乐角度展示了明文化的美学元素。音乐季还特别邀请古建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吕舟,现场为听众解读明代建筑之美及世界遗产的美学价值。“北京古建音乐季”以古建筑遗产空间为舞台,以音乐为媒,为京城百姓、古建和音乐爱好者带来沉浸式跨界演出。7.请你帮助小组成员为上面的一则消息选择合适的标题()A.北京古建音乐季亮相十三陵B.冯满天在长陵演奏传统乐曲C.吕舟现场解读明代建筑之美D.昌平十三陵尽显明文化之美身边的文化遗产•结语篇8.请你用上“保护”“传承”两个词谄写一句话,帮助小组成员完善宣传册的结语部分。(30字左右)【答案】1.C2.B3.C4.①“通过”和“使”去掉一个词;②“多元性”与“重要性”调换位置。5.B6.①.书体:楷书②.理由:楷书字体方正,端庄秀美,与“居庸叠翠”雄奇秀美的景色特征相匹配。7.A8.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形及成语运用。A.坐落:使安居、隐藏或居住在巢或类似巢的处所内。一般是指后面布置或建设的东西,比如大厦、桥梁、雕像、房屋等。座落:位于某一特定的地方或位置上。文段中表达的是“建筑物位置处在某处”的意思,所以应写为“坐落”;B.古籍: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可供后人研究、参考。文段中表达的是“古书”的意思,所以应写为“古籍”;D.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文段表达的是对文化遗产明十三陵的“连声赞赏不止”,所以使用成语“赞叹不已”;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一处,“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是对前文“北京三条文化带”的解释说明,因此用破折号;二处,“是北京文化脉络乃至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与后文表示不同的句意,因此用句号;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衔接。结合材料“如今,经过一系列修缮,源源不断的水流再次从‘白浮之泉’碑亭下的龙口喷涌而出,‘燕平八景’之一的‘龙泉喷玉’景观得以重现”可知,材料意在说明白浮泉现在的风貌,与前文“可以说白浮泉在促成元大都繁荣安定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构成时间先后顺序。因此放在③处恰当;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画线句成分残缺,去掉“通过”或“使”;语序不当,“多元性”与“重要性”调换位置。【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联。根据“仄起平收”,下联“发扬”应与“保护”相对,二者均为动词;“传”修饰“精神”且“历史遗迹”与“长城精神”相对,均为偏正短语;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书法字体。五种常见的书法字体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篆书特点:“体正势圆”,笔法瘦劲挺拔,笔画均匀,粗细一致;隶书特点:“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形体扁平,横长竖短;楷书特点: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行书特点:收放结合,大小相兼,疏密得体;草书特点:“状似连珠,绝而不离”,结构简省,笔画勾连,不拘章法,笔势流畅。由“居庸关两侧山势雄奇,翠嶂如屏,林木繁茂,景色幽美,故有‘居席叠翠’之名”可知,“居席叠翠”书法作品应选用楷体,进而突出其景色端庄秀美的特点。【7题详解】本题考查消息标题。结合“7月8日,2023‘北京古建音乐季’在昌平十三陵长陵举办专场演出”“‘北京古建音乐季’以古建筑遗产空间为舞台,以音乐为媒,为京城百姓、古建和音乐爱好者带来沉浸式跨界演出”等内容可知,本则消息大概内容为:北京古建音乐季亮相十三陵;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答案不唯一。示例: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文明。二、古诗文阅读(共19分)(一)(共5分)9.默写,完成下面小题。(1)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2)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3)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孟子》)(4)班级要举办“飞花令”诗词大会,情用包含主题字“草”的诗词作答,你选择作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答案】①.江入大荒流②.学诗谩有惊人句③.贫贱不能移④.乱花渐欲迷人眼⑤.浅草才能没马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荒、谩、渐”等字容易写错。任意写出含“草”的诗句即可,如: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二)(共6分)阅读《春望》,完成下面小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0.依据你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本诗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和“_____”字写出了国都沦陷、乱草丛生的荒凉景象;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战争持久和音书难通;尾联“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诗人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_____所致。11.陶渊明的《饮酒》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与本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写到了“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两位诗人借“鸟”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10.①.深②.忧国、伤时、思家11.陶渊明通过描写傍晚时分成群的鸟儿结伴归林的景象,借鸟儿表达自己融入自然,与山林为伍的悠闲自得的心情。杜甫通过描写鸟儿因为离别而惊心,(杜甫听到鸟鸣而内心惊恐)借助鸟儿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怅恨离别的情感。【解析】【分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意思是: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描绘出春日长安的凄凉景象,饱含兴衰之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故①处填:深;“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意思是: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借事抒情(断“家书”,搔“白头”),情中有景,表现了诗人惦念家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故②处可填:忧国、伤时、思家。【1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意思是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诗人借助在晚照中翩然归来的鸟来表达自己融入自然,与山林为伍的悠闲自得的心情以及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这是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怅恨离别的情感。(三)(共8分)阅读《愚公移山》,完成下面小题。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甲】“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署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乙】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面山而居居高临下安居乐业B.年且九十苟且偷生得过且过C.寒暑易节平易近人来之不易D.惧其不已壮心不已死而后已13.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甲】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翻译:凭您(愚公)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再说往哪里放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呢?理解:太行、王屋二山阻塞出行,愚公的妻子虽然对此提出疑虑,但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可见她对愚公移山一事的赞同。【乙】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翻译:你(智叟)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改变,连寡妇家的小孩都比不上。理解:智叟说北山愚公不聪明,愚公很气愤,他认为在这一点上智叟还不如寡妇家的小孩。【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翻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理解:愚公相信人力是无穷的,只要世世代代坚持不懈,敢于直面困难,移山一事就会成功。14.根据《愚公移山》及下面的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单于①愈益欲降之。乃幽武②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③雪与旃④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⑤,羝乳乃得归。武既至海上,廩食⑥不至,掘野鼠去⑦草实而食之。杖汉节⑧牧羊,卧起操持,节旄⑨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取材于《苏武传》)注:①[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②[武]苏武,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③[啮](niè)嚼。④[旃](zhān)毛织品,同“毡”。⑤[羝](dī)公羊。⑥[廪(lǐn)食]公家供应的吃的。⑦[去](jǔ)收藏。⑧[汉节]汉天子所授予的符节。⑨[旄](máo)古代竿头上饰有犁牛尾的旗帜。“坚韧不拔”的意思是意志坚定,不可动摇。上文中愚公面对大山居住,因为“①______”,毅然决定②______;材料中苏武被匈奴幽禁,即使③______,也绝不吃匈奴给的食物;即使被安排到无人之地牧羊,面对“④______”的无理条件,始终不屈服,最后回到大汉。这些行为都体现出两人坚韧不拔的品质。【答案】12.D13.乙14.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②.移山(毕力平险)③.卧冰吃雪、吞咽毡毛充饥(答出一点即可,或用原文)④.“使牧羝,羝乳乃得归”【解析】【分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A.居:居住/站在,处于/住的地方,住处;B.且:将近/暂且,姑且/暂且,姑且;C.易:更替/平和/容易;D.已:都是停止;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理解文言语句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乙句意思是: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都比不上。所以“寡妇家的小孩”的翻译错误;理解:“智叟还不如寡妇家的小孩”错误,应为:“智叟还不如寡妇和小孩”;故选乙。【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比阅读。《愚公移山》“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意思是:愚公苦于山北路途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于是(就)集合全家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行吗?”据此可知①处原因填: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②处填:毕力平险(移山);材料“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意思是: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据此可知③处填:卧冰吃雪、吞咽毡毛充饥;“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意思是: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据此可知④处的无理条件为:使牧羝,羝乳乃得归。【点睛】参考译文:《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万仞(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边,河阳的北边。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大山居住。愚公苦于山北路途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于是(就)集合全家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行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大家纷纷说:“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去。”愚公于是带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一个遗孤,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河曲的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也太不聪明了!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还担心挖不平呢?”智叟没有话来回答。抓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一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的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山冈阻隔了。材料: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挂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三、名著阅读(5分)15.心随书动,是说每每阅读一部经典,我们的内心都会被书中的某人某事某物所触动。请你从《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中选择一部,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内心所受到的触动和原因。(100字左右)【答案】示例:《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战士翻越数座雪山,穿过遍布沼泽的草地,徒步二万五千里,忍饥挨饿,最终突破敌军重重包围,胜利会师。他们信念坚定,不怕牺牲,坚韧不拔,渡过了常人不能忍受的困境,所以深深触动我的心灵。【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导读。示例:《昆虫记》中蝉从产卵开始就面临天敌毁坏蝉卵的危险;孵化为幼虫后要克服重重困难才能钻入地下;在地下要潜伏四年后,才能冲破黑暗,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尽管蝉生命中的欢愉短暂,却能用歌声歌唱生活,所以深深触动我的心灵。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一)(共9分)阅读《十香园》,完成下面小题。十香园①十香园,清代又称隔山草堂,又因园中种植有茉莉等10种香花及各种草木,故名十香园。②十香园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占地约640平方来,由居巢故居“啸月琴馆”,居廉故居“今夕奄”“紫梨花馆”与“水榭连廊”组成。现在还展示着居巢、居廉、高剑父、陈树人、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杨善深等岭南书画大家的书画真迹,以及生活用品、文献等珍贵实物展品。③迈入园内,首先会看到一个大鱼池。鱼池规矩地呈“L”形,包围着四边形水中亭的两面。池中的水引用的是活水,出水口的水成一圈圈的水纹向周围扩散开来,逐渐变淡,化在池中。池中的金鱼在水中显得自由自在,有时驻足于池边,用渴望的眼神仰望岸上的行人。水上生了几株荷,盛夏开放的荷花在冬日已不见踪影,荷叶也已干枯、发黄。水中亭方方正正,十平方米大小,三排长长的木椅沿着三面排放,供行人歇息。亭子的柱子呈黑色,分布在四角。④【甲】亭子旁的池子中流水澄澈,缓缓流向窄窄的水道,这就是水榭连廊,周围长着齐腰的植物,廊下没有一丝阳光,幽静且祥和,只有高树上的枝叶隐隐摇曳。这亭台仿佛与世隔绝,成为另一番新天地,使人仿佛置身于这世界的中心。⑤水榭连廊的尽头有一间画室。画室的门是木制的,镶上了具有广州特色的玻璃窗。这种窗颜色多样,玻璃上有精致的纹理,色泽鲜艳而不刺眼。往前踱几步,窄小的河道又变宽,形成一个小小的池子,池中各色锦鲤欢快地戏水,悠哉悠哉。池子越来越宽,根本迈不过去。接着望见一座“桥”,说是“桥”不如说是一块石板,架在池子两头,石板的一面建了木质的围栏,另一面空空如也,或许是追求一种不对称的美。⑥接着,池子又缩成窄窄的河道,消失在一幢房子前。房子前有六六边形桌子,翡翠绿,底下用大块儿镂空的板拼成柱状,支撑起桌板。桌旁摆着四个正方体的凳子,自然的与桌子相映,同样镂空。漫步园中,悠然又见与前相似的窗,两扇窗上的图案是对称的,颜色也都对称,主要是红、蓝、绿、橙四种颜色。⑦透过一片红色的玻璃,看见了背后的陶板。上面画着十种花,有夜来香等。十块陶板旁边,有一条隐蔽的小路,是石板路。走下石阶,往前几步,走进一扇敞开的门,就到了书院。书院用的都是木门,柱子也都是木制的,漆均为黑色。墙上涂满白色及淡灰色的漆,淡雅且自然。⑧【乙】十香园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之一,也许与苏州的拙政园或上海的豫园相比,它实在是小巧玲珑。但这个小小的园子更是一个书院,这里人才辈出,培育了许多美术家与文人墨客。园内还有名人故居、琴馆、画室、花园,颇有书香气息,参之让人心旷神怡。16.阅读全文,下面横线处填写恰当内容。本文首先介绍了十香园的①____、地理位置、园内展品;接着以②____顺序,依次介绍了园内的鱼池、亭子、水榭连廊、③____、小池、“桥"、房前桌発、窗后陶板、书院;最后写十香园的地位价值,它虽然④____,却人才辈出,书香气浓。17.文中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请从画线句中任选一句说说其作用。18.阅读文章和链接材料,说说十香园与苏州园林在“池沼”的设计上有哪些相同之处。【链接材料】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选自《苏州园林》)【答案】16.①.名称及由来②.空间③.画室④.小巧玲珑17.答案示例一:甲句采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通过描摹水榭连廊周围澄澈的流水、齐腰的植物、摇曳的枝叶,生动地说明了此处幽静祥和的特点。答案示例二:乙句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十香园与苏州的拙政园或上海的豫园进行比较,更好地突出了十香园小巧玲珑的特点。18.①引用活水;②以池沼为中心布局;③池中养鱼和荷花;④河道安排桥梁。(答出任意三点即可)【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第①空,根据第①段“十香园,清代又称隔山草堂,又因园中种植有茉莉等10种香花及各种草木,故名十香园”可知,文章首先介绍了十香园的名称及由来。第②空,根据题干“依次介绍了园内的鱼池、亭子、水榭连廊”可定位文章第③段“迈入园内,首先会看到一个大鱼池”“水中亭方方正正,十平方米大小,三排长长的木椅沿着三面排放,供行人歇息。亭子的柱子呈黑色,分布在四角”,第④段“亭子旁的池子中流水澄澈,缓缓流向窄窄的水道,这就是水榭连廊”,这是按照空间顺序进行介绍。第③空,根据第⑤段“水榭连廊的尽头有一间画室”可知,在水榭连廊后作者又介绍了画室。第④空,根据第⑧段“十香园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之一,也许与苏州的拙政园或上海的豫园相比,它实在是小巧玲珑。但这个小小的园子更是一个书院,这里人才辈出”可知,此处应填:小巧玲珑。【17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解答此类问题时,考生首先要根据句中的关键词判定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然后结合句子分析说明方法的具体作用。甲句中“流水澄澈,缓缓流向窄窄的水道”“周围长着齐腰的植物,廊下没有一丝阳光,幽静且祥和,只有高树上的枝叶隐隐摇曳”是对水榭连廊的具体描摹,属于摹状貌的说明方法,通过刻画其清澈的流水、齐腰的植物、幽静的环境、摇曳的枝叶,生动具体地描写出水榭连廊清幽祥和的环境特点。乙句中“也许与苏州的拙政园或上海的豫园相比”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十香园与苏州拙政园或上海的豫园进行比较,突出表现十香园“实在是小巧玲珑”的特点。据此任选其一作答即可。【18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苏州园林》中“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及本文第③段“池中的水引用的是活水”可知,二者在设计上都引用活水;根据本文第③段“迈入园内,首先会看到一个大鱼池。鱼池规矩地呈‘L’形,包围着四边形水中亭的两面”,第④段“亭子旁的池子中流水澄澈,缓缓流向窄窄的水道,这就是水榭连廊”,第⑤段“往前踱几步,窄小的河道又变宽,形成一个小小的池子”,第⑥段“接着,池子又缩成窄窄的河道”等内容可知,十香园中的景物大都以池沼为中心,联系《苏州园林》中“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可知,二者都以池沼为中心布局;根据本文第③段“水上生了几株荷,盛夏开放的荷花在冬日已不见踪影,荷叶也已干枯、发黄”第⑤段“往前踱几步,窄小的河道又变宽,形成一个小小的池子,池中各色锦鲤欢快地戏水,悠哉悠哉”,联系《苏州园林》中“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可知,二者在池中养鱼和荷花;根据本文第⑤段“接着望见一座‘桥’,说是‘桥’不如说是一块石板,架在池子两头,石板的一面建了木质的围栏,另一面空空如也”,联系《苏州园林》中“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可知,二者的河道都安排桥梁。据此总结作答即可。(二)(共11分)阅读《丰硕的麦粒》,完成下面小题。丰硕的麦粒段吉雄①麦穗从黄到熟几乎是眨眼之间的事。②躺在槐树下打盹的人们梦才做了一半,就听到一阵阵翻滚的声音,似是有巨大的浪涛袭来,不断冲击着有些松懈的身体。睁开眼,翻滚的麦浪便闯入眼中。麦穗高擎着,麦芒金光闪闪,它们被风推着,前呼后拥,金色渐渐包围了闲逸和宁静。③镰刀早就磨好了,刀刃银光闪闪。鸡叫三遍,月亮还挂在树梢,村子里已经有动静了。那些尖锐的麦芒此刻正在睡觉,天亮后经过阳光的一番撺掇,会比针尖还扎人。饭就先不吃了,耽误时间。当然,坐在麦田里,可以不用吃饭,那些沉甸甸的麦穗能把人看饱。④割麦,大概是人们向大地致敬的最虔诚的姿势了。大地毫无保留地把一切都奉献给了人们,把一粒粒细小的种子孕育成了丰硕的果实,供养着人类,让他们得以繁衍生息。⑤男人奓①开左手,从右至左一扒拉,一大把麦秆被揽入簸箕般的手中,右手紧握的镰刀顺着根部轻轻一划拉,麦子便脱离了大地,麦茬光滑齐整。其实,他们割麦甚至不用看,凭着感觉在一呼一吸之间就揽下了一怀沉甸甸的喜悦。⑥田野里人渐渐多了起来,但都隐藏在麦浪里,看不到彼此,只有“哧啦哧啦”声在田野里窜动、碰撞。此时,站在山顶往下看,这片金色的麦浪里,每个人都在奋力地挥舞着手臂,脸上都流淌着笑容。麦浪被来自不同方向的镰刀吞噬着,原本方方正正的地块正在变得奇形怪状。⑦太阳突然跳出来了,一大早就热浪滚滚。地里陡然增加了不少人,有老人,也有小孩,戴着各式各样的帽子。女人挑来了担子,桶里是头年做的黃酒掺兑着刚从井里汲起的凉水。等不及用碗,男人用手擦一把脸上的汗水,直接将头伸进桶里牛饮起来。沁凉的井水加上醇浓的黄酒,惬意顺着皮肤一寸一寸蔓延到全身。喝足了,才感觉到饿了,竹篮里松软的馒头还冒着热气,拿起来三两口就吃上一个。女人放下担子,就抄起镰刀走进了那片金色的麦浪里。老人把摊在地上的麦子拢起来,绑成一个个麦捆,哨兵一样盘立在地中央。⑧麦场上,壮实的麦垛一夜之间从土地里长了出来。⑨一块光滑的地而上,不知谁家的麦子正摊晾在上面,像烙着一个厚厚的圆饼。一个戴着草帽的男人牵着一头老牛出现了,牛身后拖着一个石磙。老牛踏上那厚厚的麦层,从最外沿开始,一圈一圈地转着。石磙从麦层上面碾过,一粒粒晒干的麦籽一个翻身便蹦了出来,没入厚厚的麦秸层中。筒状的麦秆变成了细碎的麦秸,下面铺满了金黄的麦粒。看着这丰硕的麦粒,想着满满的粮仓,还奢求什么呢?⑩三四个人一字排开,女人们扬起木杈把麦秸挑起,把隐藏在里面的麦籽彻底清理出来。细碎的麦秸又被人们垛成了一个圆形的垛子,等到冬天,它们会被人们背回家,在牛栏里、灶膛里继续发挥作用。寒冬,在床上铺一层厚厚的麦秸,梦里都是艳阳高照。⑪一大堆麦粒和麦糠被聚拢到了一起,像小山一样。男人坐在树荫下吸着烟,喝着冰凉的井水,看似悠闲自得,实际上他是在等待一场风的到来。在这个抢收的季节,风是大自然派来的得力帮手。早已入定的老槐树突然轻微地晃动了一下身子,男人觉察到了,他站起身来,铲起半锨麦粒,寻找风的方向。风徐徐刮来,逐渐趋于稳定。是时候了!他屈膝弯腰,铲起一锨麦粒朝脑后甩去,风恰好赶到,把较轻的麦糠吹到一旁,麦粒则在空中继续飞行,到两三米外徐徐坠落。男人只管挥动着手臂,并不回头看,他知道那些麦粒落下的位置,手腕在掌握着力道呢。女人戴着草帽,光着脚,拖一把扫帚上场了,她要把那些飘落在麦粒上的细糠扫去。一粒粒麦籽打在帽子上,落在身上,像石粒打在身上一样生疼,女人顾不得这些,奋力挥舞着扫帚,因为这落下的丰硕麦粒,寄托着人们沉甸甸的希望。⑫月亮升起来了,如水的月色浸润着圆圆的麦堆。男人走过来,抓起半把麦粒塞进嘴里,甜醇的麦香立即充盈口腔,继而朝着灵魂深处涌去。⑬醉了。就在这醇浓的麦香里,月亮、风,还有灯火摇曳的村庄,都像农人一样,头枕着颗颗饱满的麦粒,怀揣着一个丰硕的梦想,醉倒在这个殷实、热烈的季节里。(取材于《光明日报》)注:①[奓](zhà):打开,张开。19.文章描写了农人秋收的过程,请你阅读全文,补全下面表格中的内容。秋收的时间秋收的场景农人的情感鸡叫三遍割麦①______太阳出来捆麦、晾麦、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扬麦充满希望20.本文语言生动活泼,请你从第⑨段中任选一处加以赏析。21.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对⑬段啊线句“醉了”的理解。【答案】19.①.喜悦②.碾(压)麦③.满足④.起风时(风徐徐刮来时)20.答案示例一:第⑨段中“一块光滑的地面上,不知谁家的麦子正摊晾在上面,像烙着一个厚厚的圆饼。”一句中采用比喻修辞,写出麦场上摊晾麦子的厚度与形状,表现了人们面对丰收时内心的喜悦与满足。答案示例二:第⑨段中“一粒粒、翻身、蹦、厚厚的”这几个动词和叠词,写出了麦粒饱满,丰收的场景,表现出人们面对丰收时内心的喜悦与满足。21.咀嚼麦粒,醇浓麦香令人陶醉;丰收季节,美丽夜景令人陶醉;麦子丰收,忙碌场景令人陶醉;期许未来,美好生活令人陶醉。【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①空:根据第③段“镰刀早就磨好了,刀刃银光闪闪。鸡叫三遍,月亮还挂在树梢,村子里已经有动静了”“饭就先不吃了,耽误时间。当然,坐在麦田里,可以不用吃饭,那些沉甸甸的麦穗能把人看饱”可知,鸡叫三遍,天还未亮农民便开始准备割麦,可见人们内心的激动与喜悦。②③空:根据第⑦段“太阳突然跳出来了,一大早就热浪滚滚”“老人把摊在地上的麦子拢起来,绑成一个个麦捆,哨兵一样盘立在地中央”,第⑨段“一块光滑的地而上,不知谁家的麦子正摊晾在上面,像烙着一个厚厚的圆饼”“牛身后拖着一个石磙。老牛踏上那厚厚的麦层,从最外沿开始,一圈一圈地转着。石磙从麦层上面碾过,一粒粒晒干的麦籽一个翻身便蹦了出来,没入厚厚的麦秸层中”“看着这丰硕的麦粒,想着满满的粮仓,还奢求什么呢”可知,太阳出来后,人们收麦,老人负责捆麦,然后晾麦,接着碾麦。看着这些丰硕的麦粒,农民感到满足。故填:碾麦;满足。④空:根据第⑪段“风徐徐刮来,逐渐趋于稳定。是时候了!他屈膝弯腰,铲起一锨麦粒朝脑后甩去,风恰好赶到,把较轻的麦糠吹到一旁,麦粒则在空中继续飞行,到两三米外徐徐坠落”“一粒粒麦籽打在帽子上,落在身上,像石粒打在身上一样生疼,女人顾不得这些,奋力挥舞着扫帚,因为这落下的丰硕麦粒,寄托着人们沉甸甸的希望”可知,起风时人们开始扬麦,飞舞的麦粒寄托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故填:起风时。【20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赏析。阅读题目可知,在第⑨段中任选一句赏析其语言特点即可。如“一块光滑的地面上,不知谁家的麦子正摊晾在上面,像烙着一个厚厚的圆饼”中将晾在地上的麦粒比做圆饼,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麦粒堆厚厚的特点,展现了农民丰硕的劳动成果,联系“看着这丰硕的麦粒,想着满满的粮仓,还奢求什么呢”可知,表现了人们面对丰收时内心的喜悦与满足。分析其他语句也可。示例:语句“一个戴着草帽的男人牵着一头老牛出现了,牛身后拖着一个石磙。老牛踏上那厚厚的麦层,从最外沿开始,一圈一圈地转着”中“拖”“踏”“转”是对牛碾麦时动作的细节刻画,表现了丰收时节的忙碌场景,表达了农民丰收的喜悦。【2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联系⑬段“就在这醇浓的麦香里,月亮、风,还有灯火摇曳的村庄”“头枕着颗颗饱满的麦粒”可知,身处于颗颗麦粒中,醇浓的麦香令人陶醉;联系第⑫段“月亮升起来了,如水的月色浸润着圆圆的麦堆”,第⑬段“月亮、风,还有灯火摇曳的村庄,都像农人一样,头枕着颗颗饱满的麦粒”可知,美丽夜景令人陶醉;联系第⑤段“男人奓开左手,从右至左一扒拉,一大把麦秆被揽入簸箕般的手中,右手紧握的镰刀顺着根部轻轻一划拉,麦子便脱离了大地”,第⑥段“田野里人渐渐多了起来,但都隐藏在麦浪里,看不到彼此,只有“哧啦哧啦”声在田野里窜动、碰撞”可是,丰收时节,人们在田间辛勤忙碌,收割麦粒,忙碌场景令人陶醉;联系第④段“大地毫无保留地把一切都奉献给了人们,把一粒粒细小的种子孕育成了丰硕的果实,供养着人类,让他们得以繁衍生息”,第⑪段“女人顾不得这些,奋力挥舞着扫帚,因为这落下的丰硕麦粒,寄托着人们沉甸甸的希望”可知,大地供养着人们,颗颗麦粒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作者沉醉于对美好未来、生活的期许中。五、作文(共4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22.2023年已经结束,“理想、成长、坚持、感恩、陪伴、合作……”这些词语时常闪现在脑海中,你会用哪个关键词来表达自己在2023年的体验和感受呢?请把题目“_________,我的2023年关键词”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答案】例文:坚持,我的2023关键词每个人生活的某个阶段都可以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我的用来形容它的关键词就是坚持!在以前,英语是我学习的一个短板,长时间地在95﹣98分之间徘徊,几乎没有达到过一百分的时候。我和爸爸一起分析了我们的英语试卷,发现分数大部分都是扣在基础部分和阅读理解部分。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然后就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啦。我就和爸爸制定计划,决定把这两只拦路虎消灭掉!每天晚上爸爸和我一起做教辅书里的阅读理解,一起分析句子的语法,把复杂的句子拆成简单的主语、谓语、宾语,再难的句子也能迎刃而解。然后一起大声朗读,把文章读熟读透,这样不管多难得文章都被我消化掉啦!坚持在电脑上刷单词,每日刷30个单词,其中包括27个复习单词,和3个新单词,妈妈也出动帮我每天默写一个单元得知识点卷,错了的单词订正五遍。通过这样得方法,我的英语成绩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期末考试考了一百分,我看到了坚持的力量!我不仅在英语方面坚持下功夫,语文、数学和其他副科方面也是花了许多精力和时间。有段时间我的语文有所松懈,默写成绩不太理想,妈妈发现我这个问题,每天晚上睡前帮我复习前一课词语,坚持了一段时间,很快我的默写本上就出现了连续十个100分了。每个星期我都坚持打羽毛球,有时候甚至是一对一的魔鬼训练,实在太苦太累了,我有点抵触情绪,不想再继续下去了,但是在爸爸妈妈的开导下,我咬咬牙,坚持了下来。这样长期的体育锻炼,不仅让我的体质增强了,不怎么生病了,而且让我期末400米测评拿到了全班第一的好成绩。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坚持美术学习,坚持练习排笛,坚持认真记科学笔记……坚持做的每一件事情让我的生活变得充实,一点一滴提高了我各方面的素质,更是让我学会了这种精神——坚持,永不言弃!俗话说:“坚持才能成功!”这句名言一直激励着我。每次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它就会督促着我不断前行!【解析】【详解】本题是半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文题比较容易理解,难度不大,同时文章的写作空间也较大,容易打开思路,写作方向可大可小。从本题目中,我们可以得出三个关键词语:“我的”“2023年”“关键词”。其中“我的”限定了人物(即写作对象),“2023年”限定了时间。写作的时候,要重点把握“关键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过程检测技术》课件2
- 《车桥系统知识》课件
- 《彼得德鲁克简介》课件
- 癌症浅谈课件
-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课件内部教材
- 环境监测站-大气分析练习试题附答案
-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 《食品安全中英》课件
- 《ETF股票换购攻略》课件
- 《dca教材罗少卿》课件
- 即兴口语(姜燕)-课件-即兴口语第四章PPT-中国传媒大学
- 报批稿20160301-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6万吨多品种脂肪醇(酸)产品项目
- 工程合同管理教材(共202页).ppt
-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新)11623
-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与处理PPT课件
- 电缆生产所需原材料采购规范汇总
- 第十章运动代偿
- 《企业经营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 如何做好健康沙龙
- 交通安全设施养护技术.ppt
- 环锤式碎煤机使用说明书(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