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一政治文明历程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1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一政治文明历程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1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一政治文明历程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1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一政治文明历程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1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一政治文明历程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1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宏观把握历史时空时序|〈时空坐标〉|微观了解历史阶段线索|〈主旨概览〉知识主线两次鸦片斗争后的中国甲午中日斗争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屈辱史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斗争,中国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斗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斗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日成为侵华的主力。日本侵华步伐不断加快,通过“九一八”事变占据中国东北,七七事变后发动全面侵华斗争农夫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探索史农夫阶级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最终以失败告终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最终仍以失败告终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创建了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领导了国民革命和全面的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最终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主旨归纳中国近代史既是西方列强不断侵华、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富强而不断探究的历史。列强侵华经验了由蚕食边疆、间接限制到全面侵略的过程;中国人民的抗拒斗争经验了由单阶级斗争、多阶级联合到全民族抗争的过程第11讲从鸦片斗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学问体系||学法指导|(1)把握两条“主线”:外国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拒斗争。(2)分析三个“特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和“以华治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了解五个“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素养热词]工业文明的冲击;千年未有的变局;瓜分豆剖的灾难;军民的英勇抗争。一、鸦片斗争1.缘由(1)根本缘由①18世纪中后期,英、法、美等国相继开展eq\x(1)工业革命,主动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②清朝政治腐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推行闭关锁国政策。(2)干脆缘由:林则徐在虎门销烟,英国借端发动侵略斗争。2.过程(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斗争爆发。(2)扩大:1841年初,英军强占eq\x(2)香港岛,威逼广州;清军将领海龄等抗英殉国。(3)结束:1842年8月,英军入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斗争结束。3.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同等条约。(1)《南京条约》:割eq\x(3)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2)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从中攫取eq\x(4)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3)美国、法国于1844年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4.影响(1)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2)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起先沦为eq\x(5)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eq\a\vs4\al(|概念阐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eq\a\vs4\al(|思维点拨|)近代前期,清政府“争所不当争,弃所不当弃”清政府国家主权意识淡薄,且对世界发展潮流不甚了解,所以在与列强就条约问题进行外交谈判时,其对于符合世界发展潮流且不涉及国家主权的问题始终耿耿于怀,如五口通商、公使进京等;对于列强涉及国家主权问题的要求,却轻易答应,如割地赔款、协定关税等。二、其次次鸦片斗争1.缘由(1)根本缘由:列强不满意既得利益,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干脆缘由:列强向清政府提出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到拒绝。2.经过(1)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随后,法国也加入侵华斗争。(2)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继而北上进逼天津。1858年,清政府被迫签订《eq\x(6)天津条约》。(3)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不同等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时间1858年1860年内容(1)允许外国公使进驻eq\x(7)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2)赔偿英法巨额白银(3)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4)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1)承认《天津条约》有效(2)增开eq\x(8)天津为商埠(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4)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4.影响(1)使中国丢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峻的侵害。(2)清政府起先被列强限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抗拒。(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eq\a\vs4\al(|拓展延长|)其次次鸦片斗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清政府为应对“变局”,其权力结构发生了变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设立总税务司,由洋人把持,管理全部海关税务。(2)“变局论”在思想界流行,一部分官绅起先主见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三、甲午中日斗争1.背景(1)日本eq\x(9)明治维新后实力上升,蓄谋侵略中国。(2)1894年,朝鲜爆发农夫起义,日本趁机入侵朝鲜。2.过程(1)丰岛海战:日本舰队在朝鲜eq\x(10)丰岛海面攻击清军运兵船。(2)平壤战役:清军失败,退回国内。(3)黄海战役:中方损失略大,但主力尚存;日本限制黄海制海权。(4)辽东战役:日本占据大连、旅顺等地。(5)威海卫战役:日本攻占威海卫,eq\x(11)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结果:1895年签署《马关条约》。条约内容主要危害割eq\x(12)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全部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遇严峻损失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放沙市、eq\x(13)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化中国内地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峻阻碍了eq\x(1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影响(1)对中国的影响①清政府的“大国形象”扫地,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洋务运动破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之中;“三国干涉还辽”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②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起先军事改革(编练新军);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学问界和各阶层民众绽开了多种形式的救亡图存斗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eq\x(15)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激励创办实业)。(2)对日本的影响:日本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占据台湾,获得二亿两白银的斗争赔款,其资本主义经济以此为契机更加快速地发展起来,日本很快跻身帝国主义强国的行列。(3)对朝鲜的影响:清政府战败后,日本将清政府的势力排挤出朝鲜,加强了对朝鲜的限制,并渐渐将朝鲜变为自己的殖民地。(4)对远东政局的影响:日本的崛起变更了远东地区英、俄对立和争霸的原有格局,形成了英、俄、日争夺中国的新格局。eq\a\vs4\al(|辨析比较|)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1)商品输出: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同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掠夺原料和向中国倾销商品。(2)资本输出:是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国详细表现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争做中国债主,抢夺修筑铁路权,争夺路矿和办厂权。四、八国联军侵华1.缘由(1)甲午中日斗争以后,随着eq\x(16)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抗拒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2)义和团运动打着“eq\x(17)扶清灭洋”的旗号,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2.经过(1)爆发:1900年6月,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斗争。(2)八国联军由天津进犯北京,先后占据天津、北京。3.结果: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条约内容主要危害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加重了人民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限制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eq\x(18)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阔地区被置于列强的武装限制之下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与反帝斗争的官员,恒久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与反帝性质的组织迫使清政府成为eq\x(19)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改总理衙门为eq\x(20)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限制4.影响:标记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eq\a\vs4\al(|图示解史|)列强侵华的五大趋向eq\a\vs4\al(|特殊提示|)《辛丑条约》带有剧烈的政治色调,它的干脆目的就是要限制清政府,折服中国人民,强迫清政府取缔和镇压一切反帝活动,这意味着清政府变成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因此,《辛丑条约》的签订标记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eq\a\vs4\al(|素养感悟|)从鸦片斗争起先,列强发动了一系列的侵华斗争,清政府在“古今一大变局”中被迫一次次地妥协,起先了苦痛的转型。这启示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主动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中国要和平崛起。在西方列强的侵略斗争下,腐朽封建的清政府败得体无完肤。这启示我们要顺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主题一|两次鸦片斗争(一)时空观念——鸦片斗争爆发的必定性[史料]鸦片斗争前中英经济的比较[解读]清朝统治下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远远落后于时代潮流;19世纪40年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英国急于打开封闭的中国市场。|历史说明|★鸦片斗争爆发的背景清政府全面落后于急于打开中国市场的英国,这是鸦片斗争爆发的整体背景。详细表现(1)社会形态:中国是封建社会;英国是资本主义社会。(2)经济基础: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快速。(3)军事力气:中国装备陈旧,军纪败坏;英国船坚炮利,战斗力强。(4)外交政策:中国奉行闭关自守政策;英国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主动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5)中英贸易:在正值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处于入超地位,英国为扭转入超局面,大量走私鸦片,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6)综合国力:中国日趋衰落;英国是世界强国。(二)史料实证——鸦片斗争的影响[史料]就一般而言,历史事务随着时间消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斗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需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近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斗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近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究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斗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心情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探究]依据史料,概括鸦片斗争对中国的影响。[提示]鸦片斗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历史说明|★鸦片斗争后的社会转型政治上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等主权起先遭到严峻破坏,中国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经济上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建了条件,中国起先了近代化进程思想文化上封建传统思想受到冲击,客观上使中国接触到西方先进文明和生产方式,刺激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外关系上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政策,国门被迫开放社会生活上外国的生活方式、习惯、衣着、饮食首先传入,西方的社会习俗随后也传入中国,这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更对应训练1(2025届广西南宁摸底)1854年6月,清政府与英、美、法等国达成协议,约定由三国各推一人帮办关税事务,从而确立了以洋人为主管理海关的体制。这一体制()A.表明中国海关主权起先丢失B.反映了清政府已经失去民心C.阻滞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D.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解析:选D1842年《南京条约》中关于协定关税的规定说明中国关税自主权已经丢失,海关主权起先丢失,故A项错误;材料“清政府与英、美、法等国达成协议”,没有涉及民心,故B项错误;据材料“确立了以洋人为主管理海关的体制”可知,这一体制破坏了中国关税主权,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故C项错误;材料“以洋人为主管理海关的体制”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D项正确。◆主题二|甲午中日斗争(一)史料实证——甲午中日斗争中国战败的缘由[史料]清朝于1888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师,成为亚洲一个强大的海军力气,即使欧美列强也放缓了侵略脚步。但清政府并未像日本那样变革国家制度,此时清朝政治非常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勾心斗角,国防军事色厉内荏,纪律松弛。19世纪末的东亚地区,一个是回光返照的老帝国,一个是喷薄欲出的近代国家,在这种状况下,中国和日本必定不能避开一战。——《新旧较量:老帝国对抗新兴国》[探究]据史料,分析概括晚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斗争中战败的主要缘由。[提示]落后的封建制度;政治腐败;军备松弛;缺乏战略预见,打算不足;日本明治维新后综合国力提高,军备充分。|历史说明|★甲午中日斗争中国战败的缘由(1)打算上:日本在19世纪60年头“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与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军国主义怪胎,极具扩张性和掠夺性。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斗争危急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2)外部上: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气上来,是斗争失败的外部缘由。李鸿章等官员始终致力于争取欧美列强国家的调停,过分依靠外交斡旋而放松了军事努力。(3)思想上:信奉“武器确定论”是斗争失败的思想缘由。李鸿章把武器作用极端化、肯定化,由“武器确定论”导致悲观心情和失败主义。(4)战略上:放弃和丢失制海权是斗争失败的战略缘由。清政府避战求和、消极防卫的指导思想,突出表现在忽视和放弃制海权的战略失误上。(二)史料实证——甲午中日斗争的影响[史料]合议既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甲午)斗争的结果使日本一跃而为新兴的军事强国,挤进了帝国主义的行列,构成对朝鲜和中国平安的威逼,进而纵横捭阖,与西方强国争权夺利。——丁名楠等《帝国主义侵华史》[探究]据史料,综合分析甲午中日斗争对近代中国和东北亚政治格局的重要影响。[提示]对近代中国:甲午中日斗争使中国损失巨大,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思想观念转变,主动向西方学习。对东北亚政治格局:日本成为亚洲军事强国,跻身帝国主义行列;朝鲜和中国的平安受到威逼;中国国力被大大减弱,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历史说明|★甲午中日斗争是传统中国和近代中国的分水岭角度表现列强侵华特征甲午中日斗争后,列强侵华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以资本输出为主要特征的侵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社会主要冲突民族冲突进一步激化,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经济结构变动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洋务运动破产阶级关系变动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维新派、革命派政治团体成立,救亡图存的运动高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中国人渐渐相识到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能挽救中国,应当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向西方学习从技术层面转向制度层面对应训练2(2025届河南六市一模)“这斗争,宣告了华夷朝贡体制的彻底崩溃,进而成为塑造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因素。”“这斗争”()A.导致中国封建自然经济起先解体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C.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客观上有利于“短暂的春天”出现解析:选C中国封建自然经济起先解体于鸦片斗争后,故A项错误;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是其次次鸦片斗争,故B项错误;由材料信息可知,这场斗争是甲午中日斗争,影响之一是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C项正确;客观上有利于“短暂的春天”出现的是一战,故D项错误。|A组|1.(2024年全国卷Ⅱ,28)19世纪70年头,针对日本阻挡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始终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依据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解析:选D由材料“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可知,中国希望借助西方势力而非日本借助西方列强,故A项错误;由材料“琉球国向中国进贡”“琉球始终是中国的藩属”可知,中国与琉球国之间,传统朝贡体系并没有解体,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地方督抚的外交建议而非干预朝廷的外交事务决策,故C项错误;由材料“依据万国公法与评直曲”可知,地方督抚希望借助国际公法解决日本干涉中国和琉球之间的事务的问题,这说明当时已经具有近代外交的观念,故D项正确。2.(2024年全国卷Ⅰ,28)甲午斗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扬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很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A.欧美舆论宣扬左右了斗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解析:选C甲午斗争的进程是由中日双方确定的,欧美的舆论宣扬最多只能影响但并不能左右斗争进程,故A项错误;日本将中国包装成专制独裁的代表并非为了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而是为了在舆论上争取西方的支持,故B项错误;面对日本对西方舆论的争取,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故C项正确;材料中西方媒体的说法反映出日本获得了西方舆论的支持,没有体现出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故D项错误。3.(2024年全国卷Ⅰ,29)甲午中日斗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肯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定最终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推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救济解析:选C甲午中日斗争前中国的洋务运动只是对军队进行初步的西式改革,并没有全部完成,故A项错误;集权制度不肯定带来有效地作战指挥,而且之前两次鸦片斗争时中国也是集权制度,但结果还是失败了,故B项错误;在甲午中日斗争前的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筹划海防,建立了三支近代海军,推动军事近代化的努力收到较大成效,军备上占有优势,故C项正确;甲午中日斗争前中国并没有获得广泛的外部救济,而是受到外部的侵略,故D项错误。|B组|1.(2025届广东揭阳二模)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英国在中国沿海近岸水域和珠江水道、杭州湾和长江下游进行水文调查,并绘制海图,公布调查结果。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鸦片斗争是英国蓄谋已久的结果B.英国已获得中国沿海和内河的航运权C.水文调查有力协作了英国的军事行动D.水文调查属于正常的科学探讨活动解析:选C材料是鸦片斗争期间的史实,而要得出鸦片斗争是英国蓄谋已久的结果应当结合鸦片斗争前的相关史实加以分析,故A项错误;英国已获得中国沿海和内河的航运权是在其次次鸦片斗争后,故B项错误;题干中的时间是“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当时正值鸦片斗争期间,且这些地方与斗争的地点紧密相连,故C项正确;英国的水文调查是在鸦片斗争期间,是为侵略斗争服务的,故D项错误。2.(2025届甘肃二模)有学者认为:“林则徐在他有机会对抗敌人之前就被撤职一事,导致很多人认为斗争的失败只是一桩历史的偶然事务。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接着沉睡了二十年。”这反映了()A.革职林则徐导致中国在鸦片斗争中战败B.鸦片斗争尚未真正惊醒沉睡中的中国人C.鸦片斗争对中国起到了肯定的震慑作用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