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教案 项目七 学习迁移_第1页
教育心理学 教案 项目七 学习迁移_第2页
教育心理学 教案 项目七 学习迁移_第3页
教育心理学 教案 项目七 学习迁移_第4页
教育心理学 教案 项目七 学习迁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七学习迁移一、目标与任务本次教学项目项目七学习迁移学时授课班级授课日期授课地点主讲教师思政理念学习迁移现象早在2000多年前就引起了我国古代学者们的注意,并在学习和教学中得以应用。学习迁移作为现代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强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学习迁移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及实践意义,理解学习迁移的相关理论技能目标学会知识和技能等的正迁移,掌握更多学习方法素养目标主动探索,提高实践应用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学习迁移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及实践意义,理解学习迁移的相关理论;学会知识和技能等的正迁移难点主动探索,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任务分解任务一学习迁移概述任务二学习迁移理论教学方法讲授法、点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教学媒体教材、课件、教案、多媒体、投影仪二、教学进度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时间(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境导入一个后生来到一座寺庙,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想以此考考老师父,冷不防地问了一句:“为何团团转?”老师父随口答道:“皆因绳未断。”后生听了,顿时目瞪口呆:“你怎么知道的?”后生接着说:“我在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但它转过来转过去都未能脱身。我以为师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老师父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思考:通过这个案例,你认为学习迁移的作用是什么?检查预习;板书思考新课讲授任务一学习迁移概述一、学习迁移的概念学习迁移是指学习者在一个情境中学到的经验对另一个情境的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简而言之,学习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既包括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对新学习的影响,也包括已经形成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对新学习的影响。例如,加法的学习影响乘法的学习、练毛笔字影响写钢笔字、在数学运算时错误使用正数的规则、运用四则运算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运算问题,这些都属于学习迁移的范畴。二、学习迁移的分类(一)根据迁移的性质分类根据迁移的性质,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1.正迁移正迁移是指积极的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以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这正说明了教学对正迁移的追求。2.负迁移负迁移是指消极的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负迁移的产生常发生在两种学习似是而非的情境下,学生因混淆而不能明辨产生的结果。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并非只有单纯的正迁移或负迁移。有时两种学习之间可能是正迁移,而有时又可能是负迁移。(二)根据迁移的内容分类根据迁移的内容,迁移可分为知识迁移,技能迁移,情感、态度和习惯的迁移。1.知识迁移知识迁移是指发生在知识学习领域的迁移。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建立在旧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基础上的。因此,知识迁移又可以分为知识经验的迁移和认知迁移。知识经验的迁移是指新学的知识经验和已学的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认知迁移是指在人脑的知识结构中发生的迁移。2.技能迁移技能迁移可分为认知技能的迁移和动作技能的迁移。认知技能是一种认知性的内隐操作过程,而动作技能则是一种肌肉性的外显操作过程。3.情感、态度和习惯的迁移情感、态度和习惯的迁移是指一种情感、态度和习惯对另一种情感、态度和习惯的影响。案例某小学五年级一位教师讲授“减法性质”,学生第一次接触简便计算是在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加法的两条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还有乘法的三条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应该说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和知识积累,在此基础上对学习这节课应该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但是在练习的时候出现了这么一个问题:在教学时教师并未像书上一样先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再通过比较来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而是这样处理的:教师:老师带了20元,买了两件文具,一件4.37元,另一件0.63元,你能帮老师算算还剩多少元吗?有的学生列式计算:20-4.37+0.63=20-(4.37+0.63)=20-5=15结果很明显,学生在计算时出现了错误。下课后一起总结评课的时候,我们大家认为原因可能是因为有了书上的例题3:9+3.6+6.4+1.1=(8.9+1.1)+(3.6+6.4)=10+10=20个别学生没有理解加减法连加时的符号变化问题,套用了加法简算时的方法。虽然最后的结果侥幸正确,但是方法确实是错误的。分析:学生受旧知识——加法结合律的影响,“惯性”地给加法套上括号,自认为能使得计算简便些。这种迁移使得学生对简便计算的学习更加困难。他们先前掌握的方法对后面学习产生了不良影响,阻碍新知识技能的掌握。这是一种典型的负迁移。它的产生通常在两种学习又相似又不相似的情境下学生认知混淆而产生的。(三)根据迁移的方向分类根据迁移的方向,迁移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从迁移的方向上看,迁移既可以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也可以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则称为逆向迁移。(四)根据迁移发生的范围分类根据迁移发生的范围,迁移可分为普遍迁移和特殊迁移。这是布鲁纳提出的一种区分方式。1.普遍迁移普遍迁移又称一般迁移,是原理或态度的迁移,其迁移范围较大。即个体在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会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这种迁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不局限于学习情境的影响。布鲁纳十分重视普遍迁移的重要性,认为普遍迁移才是教育过程的核心。2.特殊迁移特殊迁移是指某一领域或课题的学习直接对学习另一领域或课题所产生的影响。通俗地说,特殊迁移就是特定事实与技能的迁移,这种迁移依赖迁移情境与学习情境的相似性。(五)根据迁移发生的概括水平分类根据迁移发生的概括水平,迁移可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这是加涅提出的一种区分方式。1.横向迁移横向迁移是指知识或技能在相同水平上的迁移。例如,学习哺乳动物的概念后,把这一概念用于对不熟悉的鲸或海豚的识别。2.纵向迁移纵向迁移也叫垂直迁移。先前的学习内容与后续的学习内容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处于不同水平,这样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就是纵向迁移。纵向迁移包括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迁移。自下而上的迁移是指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影响着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的学习。例如,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过程。自上而下的迁移是指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影响着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的学习。例如,掌握了一般平行四边形的有关内容可以促进对菱形的学习。(六)根据迁移发生的情境与原有经验情境间的相似度分类根据迁移发生的情境与原有经验情境间的相似度,迁移可分为自迁移、近迁移和远迁移。1.自迁移自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经验对相同情境中任务操作的影响,经常表现为原有经验在相同情境中的重复。这种迁移是自然的、自动化的。2.近迁移近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经验运用到与原初的学习情境比较相近的情境中。例如,学会了驾驶手动挡的普通汽车,那么当驾驶一辆自动换挡的汽车时,你会很快适应,且驾驶自如。3.远迁移远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学习情境不相似的情境中。这种迁移需要有意识地将某种情境中学习到的抽象知识应用于另一种情境。例如,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而司草书。(七)根据迁移的心理机制分类1.同化性迁移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经验结构,直接将原有的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以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与作用或将新事物纳入原有的经验结构中的过程。特点是自上而下,原有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2.顺应性迁移顺应性迁移是指当原有的经验结构不能将新的事物纳入其结构时,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经验结构,以适应外界变化的过程。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3.重组性迁移重组性迁移是指重新组合原有经验系统中的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的过程。在重组过程中,基本经验成分不变,但各成分间的结合关系发生变化。三、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一)客观因素1.学习材料的特性学习材料既包括学习的知识、技能以及经验之间有无共同的要素或成分,也包括学习材料或新学习的组织结构和逻辑层次。首先,各种学习材料之间要有共同要素。其次,学习方法的共同因素较多,迁移现象也明显。最后,那些包含了正确的原理、原则,具有良好的组织结构的知识,以及能引导学生概括总结的学习材料,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时的积极迁移。2.学习指导从指导的主体角度,学习指导包括教师指导和学生的自我指导,两种类型的指导都对迁移产生影响。从指导的内容角度,学习指导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的指导。3.学习情境任何知识经验的获得和应用都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情境包括最初的学习与后来的迁移中所涉及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二)主观因素1.智力智力对迁移的质和量都有重要的作用,因为智力所包含的人的能力是迁移的重要基石。智力较高的人能较容易地发现两种学习情境之间的相同要素及其关系,易于总结学习内容的原理、原则,能够形成比较完善的认知结构,能较好地将以前习得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运用到后来的学习中。2.年龄年龄也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一个因素,因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不同,学习迁移产生的条件与机制也不同。3.认知结构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4.心理定势心理定势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是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的形成是由于先前的反复经验,支配个体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后继的同类问题。5.认知技能与策略迁移过程是通过复杂的认知活动实现的,因此,认知技能和策略的掌握及其水平就必然影响迁移的实现。任务二学习迁移理论一、早期迁移理论(一)形式训练说其心理学基础是欧洲从古代到近代一直比较流行的官能心理学。官能即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一般的心理能力。从形式训练的观点来看,迁移是通过对组成心灵的各种官能的训练,以提高各种能力,如注意力、记忆力、推理力、想象力等而实现的。形式训练说把学习的迁移看作通过训练而得到加强的心理官能在其他领域自动地发挥作用。形式训练说重视能力的培养和学习的迁移,强调对有效的记忆方法、工作和学习的习惯、一般的有效工作技术加以特殊训练。(二)共同要素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詹姆士实验结论的基础上,桑代克和伍德沃斯提出了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其基本观点是只有当两种学习具有共同要素(相同或相似之处)时,才会产生迁移效应。不管学习者是否觉察到这种要素的共同性,只有两种情境含有共同要素,才会发生迁移现象。桑代克在1901年所做的“形状知觉”实验是共同要素说的经典实验。实验:以大学生为被试,训练他们判断各种形状、大小图形的面积。实验表明:估计100cm2之内的各种三角形面积练习的被试,当估计比100cm2稍小的各种三角形面积和估计比100cm2稍大的三角形面积时,具有练习效果。然而在面积相同而形状不同或三角形的形状有显著不同的情况下,则没有训练效果。实验还表明,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产生迁移。(三)概括化迁移理论由贾德提出。贾德认为,在前一种学习获得了一般性的原理,这种原理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应用到以后的学习中。迁移的发生是由于两种学习情境有共同的原理,两次学习之间发生了迁移是因为学习者对学习情境的共同原理进行了概括。根据这一理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即在于主体所获得的经验类化,它是作为共同要素说的对立面提出来的。贾德在1908年所做的“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实验:把11~12岁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分成A、B两组练习水中打靶。对A组被试,先教以光在水中的折射原理,而后进行练习;B组则只进行练习、尝试,而不教原理。当他们达到相同的训练成绩以后,增加水中目标增加水中续打靶时,学过原理的一组的练习成绩明显优于未学过原理的一组。(四)关系转换理论关系转换理论是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提出的迁移说和斯彭斯提出的转换说合并的结果。这一理论承认学生掌握学习情境中的关系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学习迁移实际上是一个转化或者说关系转化的问题。苛勒在1919年所做的“小鸡觅食”实验是支持关系转换说的经典实验。苛勒通过实验证明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即迁移的产生依赖于两个条件:一是两种学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二是学习者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和顿悟。其中后者比前者重要。二、现代迁移理论(一)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布鲁纳和奥苏贝尔把迁移放在学习者的整个认知结构的背景下进行研究,他们在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迁移的理论和见解。布鲁纳认为,学习是类别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迁移就是把习得的编码系统用于新事例。正迁移就是把适当的编码系统应用于新事例,负迁移则是把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