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1.(2分)唐朝地理书《元和郡县图志》曾描述某水利工程,“公家运漕,私行商旅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以下属于该工程示意图的是()A. B. C. D.2.(2分)隋唐时期,“庶族希望靠科举制而发家,士族希望靠科举制而保持地位。如果庶族没能科举中第,家族就会继续贫困;如果士族没能科举中第,家族就会没落。”由此可见,科举制()A.加强了君主专制 B.阻止了世家子弟的入仕 C.促进了教育发展 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3.(2分)小中同学对“唐朝的建立”很感兴趣,在图书馆收集了以下的书籍,其中可靠性最强的是()A.《大唐创业起居注》,作者是唐朝温大雅(曾任李渊的记室参军) B.笔记小说集《大唐新语》,作者是唐朝刘肃(曾任江州浔阳主簿) C.《新唐书》,作者是北宋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 D.《大唐开国》,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刘后滨4.(2分)713年,唐玄宗任命姚崇和卢怀慎组织修订了《开元前令》,这次修订的法令与行政事务有关。后来,唐玄宗又任命宋璟和苏题组织修订了《开元后令》,这次修订的法令包括了刑法。这表明了唐玄宗()A.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B.注重律令,修订法律 C.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D.发展经济,改革税制5.(2分)某个纪录片中如此描述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生产了当时中国40%的白银,德昌宫中装麻布的库房整整装了40间……”。由此可知()A.南唐阻碍了北宋中原和南方的统一 B.五代十国时期统一趋势明显 C.南唐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得到发展 D.南唐是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6.(2分)北宋时,通判先设于新平定的地区,规定“伪命官见为知州者,令逐处通判或判官、录事参军,凡本州公事并同签议方行施行”,这一举措()A.是北宋重文轻武政策的体现 B.加强集权,巩固政局 C.造成了冗官冗费等社会危机 D.分化事权,削弱相权7.(2分)南宋时,兴元府(今陕西汉中一带)因其特殊地理位置成为宋金对峙之前线。兴元幕府揽才,一时群贤汇聚,主要有陆游、范仲淹等幕僚。幕僚多文士,期间创作了大量爱国诗词。这说明了()A.政权并立促进文化繁荣 B.边境和平有利社会稳定 C.社会动荡带来民族交融 D.文学创作反映时代特征8.(2分)泉州海外交通博物馆收藏有一方宋元时期以阿拉伯文、汉文撰写的潘总领墓碑石(如图)。学者推断,此墓主为迁居在泉州的蕃人,且极有可能是泉州蕃坊总领。由此可知()A.宋元陆上丝绸之路非常繁荣 B.泉州设有专供外国商人居住的蕃坊 C.蕃坊总领一定是阿拉伯商人 D.蕃坊总领是管理外国人的政府官员9.(2分)小国同学在学习《元朝的统治》后,制作了如图的思维导图。由此可见,元朝()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实现了民族平等 C.维持了长期统一 D.强化了文化认同10.(2分)小历同学在进行探究式学习时,收集了以下史料。据此判断,他探究的主题是()开封大相国寺宋代墓葬的歌舞散乐壁画宋朝蹴鞠铜镋A.多彩的文学艺术 B.繁荣的商品经济 C.繁华的都市生活 D.发达的海外贸易11.(2分)如图为《宋元时期三大科技的西传与外来科技的传入》,这反映了宋元时期中外交流的特点是()A.单向传播 B.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 C.双向传播 D.以西方科技东传为主12.(2分)1380年,明太祖废除了丞相,空前强化了皇权,但事无巨细均须皇帝裁决,一定程度上将其变成大包大揽的事务性政务官。这反映了朱元璋废除丞相()A.将君主专制推向顶峰 B.吸取了元朝灭亡教训 C.完全杜绝了大臣专权 D.降低了中央行政效率13.(2分)小史同学制作了下面的大事年表。由此可知()1405年郑和奉明朝永乐皇帝之命第一次下西洋。1415年葡萄牙远征北非的穆斯林重镇休达,拉开葡萄牙海外扩张的序幕。1433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回国途中病逝于印度卡利卡特。1521年葡萄牙与中国明朝发生屯门海战,葡萄牙战败。1553年葡萄牙人攫取澳门居住权。A.郑和下西洋促进中西方的友好往来 B.各国的航海技术普遍提高 C.中国发展逐渐受到全球性互动影响 D.明朝的疆域版图不断扩大14.(2分)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如此意在()A.体现农业乃国之本的思想 B.总结前人先进的科技成果 C.吸取西方先进的科技成果 D.彰显明代先进的科技水平15.(2分)明清时期,江西崛起了一批市镇,吴城镇、河口镇以转运贸易为主,樟树镇以药材加工炮制为主,浒湾镇以雕版印刷业闻名,文港镇以制笔业闻名。由此可见,这批市镇的特点是()A.依托于重要水运航道 B.以工商活动为主要功能 C.具有本土的文化特色 D.形成了全国性的商业网16.(2分)嘉庆帝生长于清朝全盛时期的乾隆朝。他当皇子时,曾随乾隆帝南巡,在杭州目睹士兵“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他当政之后,总是将此事引以为戒。这反映了()A.康乾盛世潜伏着社会危机 B.军备废弛是清朝的主要弊病 C.嘉庆帝比乾隆帝青出于蓝 D.八旗子弟的尚武精神被激发17.(2分)“京剧正是循勃兴花部之俗并有所发展而兴盛起来的。它虽认真吸取昆曲成就,但力避其雅,唱词浅白、音乐简明、表演生动而火爆,更重要的是反映着更普遍民众的心声。”由此可见,京剧的兴盛得益于()A.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B.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 C.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D.迎合广大民众的需要二、非选择题(2大题,共36分)18.(22分)某学校七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围绕“陶瓷”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活动,邀请你一起探究,并完成以下任务。探究任务一【隋唐时期的陶瓷】材料一:隋朝士兵俑越窑秘色瓷八棱净水瓶唐三彩骑骆驼乐舞俑(骆驼上有5个人)彩绘打马球女俑(手中木质鞠杖虽已朽失)大食人俑——摘编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等(1)请你参照示例,选择材料一中的一件陶瓷(除示例外),为它写一张文物介绍卡。文物介绍卡名称:隋朝士兵俑简介:武士头戴尖顶头盔,身穿明光铠,下身着战裙,脚蹬长筒靴,坐骑披挂铠甲,一派重装骑兵形象,为隋朝军队的主力,反映了隋朝强大的军事实力。探究任务二【辽宋夏金元时期的陶瓷】材料二:契丹鸡冠壶的早期形式最像皮囊,有形象的针线皮条装饰,样子扁扁的。……于是,鸡冠壶的形制发生适合定居的变化是自然的。原本扁平的鸡冠壶放置不易稳定,容易倾倒,故腹部圆鼓起来,重心下移,这样就不易被碰翻了。政局的稳定与经济的多元化,使他们不再需要一直骑在马背上,更多的时候,他们只需坐在家中,泡上一杯清茶,这时用无把的孔式鸡冠壶泡水就不实用了,窑工们将孔洞改成提梁,便于提拎,方便多了。——摘编自王胤卿《契丹民族鸡冠壶的文化诠释》(2)根据材料二,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为下列的三个鸡冠壶排序。指出鸡冠壶形制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鸡冠壶形制变化的历史原因。①②③探究任务三【明清时期的陶瓷】材料三:清代中叶,海舶云集,商务繁盛,欧土重华瓷,我国商人投其所好,乃于景德镇烧制白器,运至粤垣,另雇工匠仿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南岸之河南(今广州海珠)开炉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盖其器购自景德镇,彩绘则粤之(广州)河南厂所加者也,故有广彩的名称。——摘编自刘子芬《竹园陶说》(3)根据材料三,概括广彩的生产、销售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过程的历史原因。19.(14分)某学校七年级(2)班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古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开展开展了项目式学习活动,邀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入项材料】材料一:统治思想内容出处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完颜阿骨打“女真、渤海本同一家。”《金史•太祖本纪》雍正“自古中国一统之世,幅员不能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大义觉迷录》材料二:边疆治理①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图(局部)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使用的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③达赖金印、班禅金印④台湾府陆海布防全图(局部)材料三:文化延续明清统一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有力地保障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不断延续和发展。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形成,使中国境内各族人民四海一家和天下一统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中国境内的各族人民坚决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和历史认同观念增添了新的内涵。——摘编自罗炳良《明清大一统政治与历史认同观念》【项目探究】(1)根据材料一,归纳各朝统治者在民族意识上的相同点。(2)将材料二中治理边疆的举措按以下主题进行分类。(每个举措只归类到一个主题,请选择最恰当的填入,写序号)主题举措(填序号)主题举措(填序号)A.反抗侵略B.打击分裂C.加强海防D.因俗而治【项目产出】(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完善“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这一观点,结合史实并展开论述。要求:价值观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1.(2分)唐朝地理书《元和郡县图志》曾描述某水利工程,“公家运漕,私行商旅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以下属于该工程示意图的是()A. B. C. D.【解答】根据题干“公家运漕,私行商旅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可知,题干材料评价的是隋朝大运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开始开凿大运河。自605年起,隋炀帝下令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千米。大运河按由北到南的顺序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C选项是隋朝大运河的示意图,故C符合题意;A是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排除A;B是秦朝时期修建的灵渠,排除B;D是元朝时期的大运河,排除D。故选:C。2.(2分)隋唐时期,“庶族希望靠科举制而发家,士族希望靠科举制而保持地位。如果庶族没能科举中第,家族就会继续贫困;如果士族没能科举中第,家族就会没落。”由此可见,科举制()A.加强了君主专制 B.阻止了世家子弟的入仕 C.促进了教育发展 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解答】根据材料“庶族希望靠科举制而发家,士族希望靠科举制而保持地位,如果庶族没能科举中第,家族就会继续贫困;如果士族没能科举中第,家族就会没落”可知,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D项正确;科举制加强了君主专制,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科举制没有阻止世家子弟的入仕,故B项错误;科举制促进了教育发展,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故选:D。3.(2分)小中同学对“唐朝的建立”很感兴趣,在图书馆收集了以下的书籍,其中可靠性最强的是()A.《大唐创业起居注》,作者是唐朝温大雅(曾任李渊的记室参军) B.笔记小说集《大唐新语》,作者是唐朝刘肃(曾任江州浔阳主簿) C.《新唐书》,作者是北宋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 D.《大唐开国》,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刘后滨【解答】《大唐创业起居注》是原始史料,第一手史料,作者亲身经历了唐朝的建立。关于唐朝的建立,可靠性最强的书籍是《大唐创业起居注》。故A符合题意;《大唐新语》是小说集,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B;《新唐书》的作者是北宋人,距离唐朝建立年代久远,不是可靠性最强的书籍,排除C;《大唐开国》是第二手史料,排除D。故选:A。4.(2分)713年,唐玄宗任命姚崇和卢怀慎组织修订了《开元前令》,这次修订的法令与行政事务有关。后来,唐玄宗又任命宋璟和苏题组织修订了《开元后令》,这次修订的法令包括了刑法。这表明了唐玄宗()A.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B.注重律令,修订法律 C.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D.发展经济,改革税制【解答】据题干“713年,唐玄宗任命姚崇和卢怀慎组织修订了《开元前令》,这次修订的法令与行政事务有关。后来,唐玄宗又任命宋璟和苏题组织修订了《开元后令》,这次修订的法令包括了刑法”可知,唐玄宗注重律令,修订法律。故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与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无关,排除AD;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的是唐太宗,排除C。故选:B。5.(2分)某个纪录片中如此描述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生产了当时中国40%的白银,德昌宫中装麻布的库房整整装了40间……”。由此可知()A.南唐阻碍了北宋中原和南方的统一 B.五代十国时期统一趋势明显 C.南唐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得到发展 D.南唐是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解答】A.材料没有体现南唐阻碍了北宋中原和南方的统一,A错误。B.材料没有体现五代十国时期统一趋势明显,B错误。C.根据材料“生产了当时中国40%的白银,德昌宫中装麻布的库房整整装了40间”可知,南唐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得到发展,C符合题意。D.材料没有体现南唐是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D错误。故选:C。6.(2分)北宋时,通判先设于新平定的地区,规定“伪命官见为知州者,令逐处通判或判官、录事参军,凡本州公事并同签议方行施行”,这一举措()A.是北宋重文轻武政策的体现 B.加强集权,巩固政局 C.造成了冗官冗费等社会危机 D.分化事权,削弱相权【解答】据题干“北宋时,通判先设于新平定的地区,规定‘伪命官见为知州者,令逐处通判或判官、录事参军,凡本州公事并同签议方行施行’”可知,这说明通判的设置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定政局。故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是强调设置通判是北宋重文轻武政策的体现,排除A;题干材料不能体现设置通判造成了冗官冗费等社会危机,排除C;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北宋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排除D。故选:B。7.(2分)南宋时,兴元府(今陕西汉中一带)因其特殊地理位置成为宋金对峙之前线。兴元幕府揽才,一时群贤汇聚,主要有陆游、范仲淹等幕僚。幕僚多文士,期间创作了大量爱国诗词。这说明了()A.政权并立促进文化繁荣 B.边境和平有利社会稳定 C.社会动荡带来民族交融 D.文学创作反映时代特征【解答】据题干“南宋时,兴元府(今陕西汉中一带)因其特殊地理位置成为宋金对峙之前线。兴元幕府揽才,一时群贤汇聚,主要有陆游、范仲淹等幕僚。幕僚多文士,期间创作了大量爱国诗词”可知,这一时期南宋与金对峙,体现政权并立促进文化繁荣。故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说明边境爆发了战争,排除B;题干材料不能体现社会动荡带来民族交融,排除C;题干材料不能说明文学创作反映时代特征,排除D。故选:A。8.(2分)泉州海外交通博物馆收藏有一方宋元时期以阿拉伯文、汉文撰写的潘总领墓碑石(如图)。学者推断,此墓主为迁居在泉州的蕃人,且极有可能是泉州蕃坊总领。由此可知()A.宋元陆上丝绸之路非常繁荣 B.泉州设有专供外国商人居住的蕃坊 C.蕃坊总领一定是阿拉伯商人 D.蕃坊总领是管理外国人的政府官员【解答】据题干“……此墓主为迁居在泉州的蕃人,且极有可能是泉州蕃坊总领”可知,这说明泉州设有专供外国商人居住的蕃坊。故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能说明宋元陆上丝绸之路非常繁荣,排除A;题干材料不能体现蕃坊总领一定是阿拉伯商人,排除C;题干材料不能反映蕃坊总领是管理外国人的政府官员,排除D。故选:B。9.(2分)小国同学在学习《元朝的统治》后,制作了如图的思维导图。由此可见,元朝()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实现了民族平等 C.维持了长期统一 D.强化了文化认同【解答】根据材料“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枢密院(最高军政机关)、御史台(最高监察机关)、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行中书省、路、府、州、县和宣慰司”可知,元朝在中央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设置行中书省、路、府、州、县和宣慰司,加强了中央集权,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族平等,排除B项;元朝在1368年被推翻,未维持长期统一,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文化认同,排除D项。故选:A。10.(2分)小历同学在进行探究式学习时,收集了以下史料。据此判断,他探究的主题是()开封大相国寺宋代墓葬的歌舞散乐壁画宋朝蹴鞠铜镋A.多彩的文学艺术 B.繁荣的商品经济 C.繁华的都市生活 D.发达的海外贸易【解答】据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场地宽阔,可容万人,每月举办多次庙会;宋代墓葬的歌舞散乐壁画反映宋代歌舞的流行;宋朝蹴鞠铜镋说明宋代流行蹴鞠。图片共同反映繁华的都市生活。故C符合题意;图片与文学艺术、商品经济、海外贸易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BD。故选:C。11.(2分)如图为《宋元时期三大科技的西传与外来科技的传入》,这反映了宋元时期中外交流的特点是()A.单向传播 B.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 C.双向传播 D.以西方科技东传为主【解答】根据图片“宋元时期三大科技的西传与外来科技的传入”可知,宋元时期,既有中国的三大科技的西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也传到中国。故宋元时期科技传播的特点是双向传播,地区广泛,传播路线海陆并举,中国科技对西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故C符合题意;单向传播表述错误,排除A;这一时期的科技传播是海陆并举,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的表述错误,排除B;宋元时期科技传播是东西方科技的双向传播,无法得出以西方科技东传为主的结论,排除D。故选:C。12.(2分)1380年,明太祖废除了丞相,空前强化了皇权,但事无巨细均须皇帝裁决,一定程度上将其变成大包大揽的事务性政务官。这反映了朱元璋废除丞相()A.将君主专制推向顶峰 B.吸取了元朝灭亡教训 C.完全杜绝了大臣专权 D.降低了中央行政效率【解答】材料中“事无巨细均须皇帝裁决,一定程度上将其变成大包大揽的事务性政务官”说明朱元璋废除丞相后,皇帝大权独揽,降低了中央行政效率,故D符合题意;清朝雍正帝时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A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明太祖废除丞相之后的影响,没有体现朱元璋废除丞相的原因,故B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明太祖废除丞相之后的影响,皇权得以强化,材料中没有体现完全杜绝了大臣专权,故C错误。故选:D。13.(2分)小史同学制作了下面的大事年表。由此可知()1405年郑和奉明朝永乐皇帝之命第一次下西洋。1415年葡萄牙远征北非的穆斯林重镇休达,拉开葡萄牙海外扩张的序幕。1433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回国途中病逝于印度卡利卡特。1521年葡萄牙与中国明朝发生屯门海战,葡萄牙战败。1553年葡萄牙人攫取澳门居住权。A.郑和下西洋促进中西方的友好往来 B.各国的航海技术普遍提高 C.中国发展逐渐受到全球性互动影响 D.明朝的疆域版图不断扩大【解答】A.材料没有体现郑和下西洋促进中西方的友好往来,排除A项。B.材料中没有体现各国的航海技术普遍提高,排除B项。C.根据材料“1405年郑和奉明朝永乐皇帝之命第一次下西洋,1415年葡萄牙远征北非的穆斯林重镇休达,拉开葡萄牙海外扩张的序幕……1553年葡萄牙人攫取澳门居住权”可知,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开始对外殖民扩张,中国与世界联系加强,中国发展逐渐受到全球性活动影响,C项正确。D.没有体现明朝的疆域版图不断扩大,排除D项。故选:C。14.(2分)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如此意在()A.体现农业乃国之本的思想 B.总结前人先进的科技成果 C.吸取西方先进的科技成果 D.彰显明代先进的科技水平【解答】明朝时的中国处于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中国自古就有以农为本的观念。据题干“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可知,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重视农业、以农为本的思想,A项正确;“总结前人先进的科技成果”不符合题干内容,排除B项;“吸取西方先进的科技成果”在题干中不能反映,排除C项;“彰显明代先进的科技水平”在题干信息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A。15.(2分)明清时期,江西崛起了一批市镇,吴城镇、河口镇以转运贸易为主,樟树镇以药材加工炮制为主,浒湾镇以雕版印刷业闻名,文港镇以制笔业闻名。由此可见,这批市镇的特点是()A.依托于重要水运航道 B.以工商活动为主要功能 C.具有本土的文化特色 D.形成了全国性的商业网【解答】根据材料“吴城镇、河口镇以转运贸易为主,樟树镇以药材加工炮制为主,浒湾镇以雕版印刷业闻名,文港镇以制笔业闻名”可知,这些市镇以工商业著称,以工商活动为主要功能,B项正确;材料中的很多市镇经营的是手工业,未体现与水运的联系,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本土文化特色,排除C项;材料只有江西省内的市镇发展状况,不能说明形成了全国性的商业网,排除D项。故选:B。16.(2分)嘉庆帝生长于清朝全盛时期的乾隆朝。他当皇子时,曾随乾隆帝南巡,在杭州目睹士兵“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他当政之后,总是将此事引以为戒。这反映了()A.康乾盛世潜伏着社会危机 B.军备废弛是清朝的主要弊病 C.嘉庆帝比乾隆帝青出于蓝 D.八旗子弟的尚武精神被激发【解答】据题干“嘉庆帝生长于清朝全盛时期的乾隆朝。他当皇子时,曾随乾隆帝南巡,在杭州目睹士兵‘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可知,这反映了康乾盛世潜伏着社会危机。故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能说明军备废弛是清朝的主要弊病,排除B;题干材料不能体现嘉庆帝比乾隆帝青出于蓝,排除C;题干材料不能反映八旗子弟的尚武精神被激发,排除D。故选:A。17.(2分)“京剧正是循勃兴花部之俗并有所发展而兴盛起来的。它虽认真吸取昆曲成就,但力避其雅,唱词浅白、音乐简明、表演生动而火爆,更重要的是反映着更普遍民众的心声。”由此可见,京剧的兴盛得益于()A.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B.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 C.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D.迎合广大民众的需要【解答】A.根据题目材料“它虽认真吸取昆曲成就,但力避其雅”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京剧的兴盛得益于迎合广大民众的需要,材料并不能够印证京剧的兴盛得益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故A错误;B.题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京剧的兴盛得益于迎合广大民众的需要,材料并不能够印证京剧的兴盛得益于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故B错误;C.题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京剧的兴盛得益于迎合广大民众的需要,材料并不能够印证京剧的兴盛得益于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故C错误;D.根据题目材料“唱词浅白、音乐简明、表演生动而火爆,更重要的是反映着更普遍民众的心声”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京剧的兴盛得益于迎合广大民众的需要,故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2大题,共36分)18.(22分)某学校七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围绕“陶瓷”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活动,邀请你一起探究,并完成以下任务。探究任务一【隋唐时期的陶瓷】材料一:隋朝士兵俑越窑秘色瓷八棱净水瓶唐三彩骑骆驼乐舞俑(骆驼上有5个人)彩绘打马球女俑(手中木质鞠杖虽已朽失)大食人俑——摘编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等(1)请你参照示例,选择材料一中的一件陶瓷(除示例外),为它写一张文物介绍卡。文物介绍卡名称:隋朝士兵俑简介:武士头戴尖顶头盔,身穿明光铠,下身着战裙,脚蹬长筒靴,坐骑披挂铠甲,一派重装骑兵形象,为隋朝军队的主力,反映了隋朝强大的军事实力。探究任务二【辽宋夏金元时期的陶瓷】材料二:契丹鸡冠壶的早期形式最像皮囊,有形象的针线皮条装饰,样子扁扁的。……于是,鸡冠壶的形制发生适合定居的变化是自然的。原本扁平的鸡冠壶放置不易稳定,容易倾倒,故腹部圆鼓起来,重心下移,这样就不易被碰翻了。政局的稳定与经济的多元化,使他们不再需要一直骑在马背上,更多的时候,他们只需坐在家中,泡上一杯清茶,这时用无把的孔式鸡冠壶泡水就不实用了,窑工们将孔洞改成提梁,便于提拎,方便多了。——摘编自王胤卿《契丹民族鸡冠壶的文化诠释》(2)根据材料二,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为下列的三个鸡冠壶排序。指出鸡冠壶形制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鸡冠壶形制变化的历史原因。①②③探究任务三【明清时期的陶瓷】材料三:清代中叶,海舶云集,商务繁盛,欧土重华瓷,我国商人投其所好,乃于景德镇烧制白器,运至粤垣,另雇工匠仿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南岸之河南(今广州海珠)开炉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盖其器购自景德镇,彩绘则粤之(广州)河南厂所加者也,故有广彩的名称。——摘编自刘子芬《竹园陶说》(3)根据材料三,概括广彩的生产、销售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过程的历史原因。【解答】(1)选择唐三彩骑骆驼乐舞俑,可以拟定文物介绍卡如下: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造型精美,色彩亮丽,骆驼与乐器演奏充满了异域情调,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从侧面反映了唐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社会风貌。(2)根据材料二“契丹鸡冠壶的早期形式最像皮囊,有形象的针线皮条装饰,样子扁扁的。……于是,鸡冠壶的形制发生适合定居的变化是自然的。原本扁平的鸡冠壶放置不易稳定,容易倾倒,故腹部圆鼓起来,重心下移,这样就不易被碰翻了。政局的稳定与经济的多元化,使他们不再需要一直骑在马背上,更多的时候,他们只需坐在家中,泡上一杯清茶,这时用无把的孔式鸡冠壶泡水就不实用了,窑工们将孔洞改成提梁,便于提拎,方便多了”并结合所学可知,鸡冠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是②①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鸡冠壶形制变化的历史原因是契丹人早期过着游牧生活,鸡冠壶全面模仿皮襄的形状,后来契丹人学会农耕生活,生活比较安定,有提梁的鸡冠壶便于提拎。(3)根据材料三“清代中叶……于景德镇烧制白器,运至粤垣,另雇工匠仿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南岸之河南(今广州海珠)开炉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盖其器购自景德镇,彩绘则粤之(广州)河南厂所加者也,故有广彩的名称”可知,广彩的生产、销售过程是在景德镇烧制白器,运到广东,然后开炉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形成这一过程的历史原因是景德镇是制瓷业中心,广州是清朝唯一的通商口岸。故答案为:(1)选择唐三彩骑骆驼乐舞俑: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造型精美,色彩亮丽,骆驼与乐器演奏充满了异域情调,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从侧面反映了唐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社会风貌。(2)②①③。契丹人早期过着游牧生活,鸡冠壶全面模仿皮襄的形状,后来契丹人学会农耕生活,生活比较安定,有提梁的鸡冠壶便于提拎。(3)在景德镇烧制白器,运到广东,然后开炉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景德镇是制瓷业中心,广州是清朝唯一的通商口岸。19.(14分)某学校七年级(2)班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古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开展开展了项目式学习活动,邀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入项材料】材料一:统治思想内容出处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完颜阿骨打“女真、渤海本同一家。”《金史•太祖本纪》雍正“自古中国一统之世,幅员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